制度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
03
制度变迁供给的含义

制度变迁供给,就是一种新制度的‚生产者‛在制度变迁 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情况下设计和推动制度变迁的活 动,它是制度变迁的生产者供给愿望和能力的统一。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仅考察制度变迁的收 益(或成本)与制度变迁供给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制度变 迁的供给也可以用供给曲线来表示。

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

1.宪法秩序与规范性行为准则
(1)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规定了界定制 度创新的方向和形式; (2)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交易费用和外部性成倍扩大,由宪 法赋予政府掌握国家的‚暴力潜能‛,可产生‚规模经济‛效 应; (3)随着制度的演变和经济关系的调整,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地 位的利益主体就有进入政治体系和增大自己谈判力量的愿望, 以上过程也将要求对与新的制度安排不相适应的法律条文进行 修改或制定新的法规。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
制度安排的需求;
• 戴维•菲尼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利益,就会产生改变现有
• 诺斯认为,‚正是获利能力无法在现存的安排结构内实现,才导致了一种新
的制度安排的形成‛。
三 、制度变迁的供给
制度变迁供给的含义
01
制度变迁供给的主体与原则
02

3.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
• 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发展的成本; • 纵观历史,社会知识使制度绩效和制度创新得以增进,主要是通过成功 先例的逐渐积累或作为行政与管理知识与经验的副产品来实现的。

制度选择集(林毅夫提出的概念),林认为,社会科学的 进步能扩大制度选择集,下面两因素也可以:
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供求分析
01
一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02
二 制度变迁的需求
03
三 制度变迁的供给
一、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最早对制度变迁进行供求分析的是舒尔茨。
• 在1968年《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他明确提出了制度需 求、制度供给、制度供求分析、制度均衡和非均衡等概念,并将它们引入到 制度变迁分析中。

二、制度变迁的需求
01
制度变迁需求的含义
02
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
制度变迁需求的含义

制度的需求,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能够给制度的 消费者提供某些服务。 制度变迁的需求,指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 制度变迁的需求曲线与制度的需求曲线相同,制度变迁过程 不过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替代过程。对新制度的需求就是对 制度变迁的需求。
传统的政府职能部分或全部地向非政府组织转移是当 代行政管理(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17




• 是否与其他经济接触;
• 政府政策的改变。

4.上层决策者的利益
四、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的特点
一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 第一,由政府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向和准则。 第二,政府以制度供给者的身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实施制度供给。 第三,政府设置制度进入壁垒,限制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活动。 第四,政府有选择地放松制度准入条件,促进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并提高 其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二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 第一,从增量改革逐渐向存量改革过渡。 第二,从局部改革逐渐到整体性推进。 第三,先易后难的变迁进程。


16

非政府组织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它更有利于实行诱致性、渐近性的制度变迁,而这种 制度变迁方式常常是在一致性同意或大多数人同意的 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更能够提高大多数人的福利水平。 它连接政府与个人的一个中介组织,比较好地沟通政 府与个人的关系,使得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变迁更有益 于广大的民众。 有利于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的社会结构。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戴维斯和诺斯(1971)在《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 再次将制度供求分析应用到对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并对引起制度 安排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拉坦(1978)在其《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论文中,明确使用 ‚制度变迁的需求‛和‚制度变迁的供给‛概念,并在诺斯的 基础上对引起制度变迁供求变化的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还 指出舒尔茨和诺斯等人对制度变迁的供给缺乏分析。 戴维•菲尼(1988)对制度变迁供求分析中过于强调需求忽视供 给的不足再次提出批评。 林毅夫(1989)总结性地指出:‚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 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理论框架 进行分析。‛

15

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在财政压力之下,在维护地方利益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展开了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即政 策与对策的博弈。也正是由于财政压力、市场竞争压 力和各个地方政府的竞争压力之下,使得地方政府在 制度变迁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广东的顺德的 国企改制:靓女、丑女自由出嫁,分立式的改制等等。 此外地方政府之间为发展经济的、搞好地方建设、吸 引外资的竞争等的地方制度安排的优化方面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限制竞争,地方封锁,对外 地产品征税,对本地的假冒伪劣、走私、骗取出口退 税、黄色、赌博性的东西等也默认、包庇、纵容等等。
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对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框架进行全面总结的是戴维•菲尼。
• 宪法秩序; • 制度安排; • 规范性行为准则。
• 把制度分为三种类型:

戴维斯和诺斯(1971)指出,分析框架中内生变量是各种 制度安排,外生变量则是以宪法秩序为核心的制度环境。 在借鉴戴维斯和诺斯理论的基础上,戴维•菲尼提出了自己 的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框架。

规范性行为准则对制度变迁的供给会产生深刻的影 响


2.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
按照戴维•菲尼的观点,主要取决于设计新制度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 要素价格。
• 人力资源;
• 要素成本; • 实施上的预期成本。
• • • •
组织费用; 技术革新; 知识的积累、教育体制的发展等; 政府权力的稳固上式和它对社会生活更多方面的渗透。
14
五、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在政府主导性的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作用是至 关重要的。在非政府主导性的制度变迁中,政 府不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干预等于默认, 等于间接支持。因此,在一个国家整体的或部 分重要的制度变迁中,离开了政府的支持、扶 持都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即使是诱致性的制度 变迁,有时也需要政府加以确认,使其合法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