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水污染分析

合集下载

东湖调查报告

东湖调查报告

东湖调查报告
一、报告背景
东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武汉市著名旅游景点。

为全面了解
东湖的自然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所组成的调
查小组于2021年6月至7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查。

二、调查内容
1.自然生态环境
经过实地走访和相关部门的调查了解,东湖保持了相当良好的
自然生态环境。

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植被丰富。

但由于旅游人
数过多,湖泊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2.旅游业发展现状
调查显示,东湖的旅游业发展逐渐成为武汉市重要的经济支柱。

旅游资源丰富,接待游客数量大,游客满意度较高。

但旅游景区
管理不够完善,游客的行为也不够文明,给环境和景区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

3.存在的问题
①东湖水体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亟需加强治理和整治。

②景区管理需加强,与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

③游客文明意识需要提高,加强环保意识与素质教育。

三、建议与对策
①加强对东湖水体污染治理和整治,提高水质。

②完善景区管理,加强警力的配置和社区力量的介入。

③加强游客文明意识建设,引导游客更好地保护环境。

四、结论
东湖自然环境良好,但存在水体污染问题。

旅游业发展迅速,
但管理不够完善,游客文明意识需要提高。

加强治理、完善管理,提高游客素质与文明意识,才能保证东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

东湖水污染研究报告1背景介绍东湖,降水丰富,常年湿润,我国最大的“城中湖”。

拥有120多个岛屿、112千米湖岸线、区域汇水面积375平方千米。

其水系分布共东、西、北三面,为长江围绕,并显现出西高东低的地形趋势。

可分为东沙湖水系和北湖水系,其中东沙湖水系主要湖泊有沙湖、东湖、杨眷湖,北湖水系主要湖泊有严西湖、严东湖、北湖。

由于隅堤建设,湖面养殖等原因,东湖被分为水果糊、郛郑湖、汤菱湖、庙湖、团湖、后湖、喻家湖等子湖。

大东湖水系在历史上与长江是相连的,各湖泊间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发挥着多种功能:遇到降雨时,雨水的调蓄功能;湖区周边的动植物,改善生态的功能;极具魅力的湖区风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景观功能;农业方面,水产养殖的功能;城市工业方面,供水功能——影响着武汉的城市环境、东湖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儿十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多的外来人口聚集,东湖湖区周围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工业、种植业和水产养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政控制水环境的基本设施的不完善,污水整体面积32.5平方千米。

2东湖污染概述2.1点源污染为了城市污水的排放的便捷,东湖与污染严重沙湖连通,造成大量污水流入东湖,使东湖的水质急剧下降;为了交通便利,填湖修路,把完整的东湖分割成一块块池塘,其中一些池塘被承包下来作为渔业养殖使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雪上加霜。

东湖水生态群落结构被破坏,其结果就是水中的浮游生物的数量激增,湖水向富营养化状态发展。

2.2非点源污染城市地表径流、降雨和底泥污染等面源污染因素导致东湖水质恶化:湖区周边地区会因降雨形成地表径流,将地表的大量污染物带入湖中;降雨初期形成的地表径流中,污染物不仅量大且浓度非常高,而且造成东湖周边地区空气中的尘埃、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随降雨的过程进入东湖水体,致使东湖水环境受到污染;底泥污染详见下文。

3污染项目类型(化学性污染)3.1东湖富营养化3.1.1污染物与污染源一般认为富营养化发生所必备的条件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适宜的温度条件、光照和充足的氮、磷等营养盐;(2)硅、铁等元素量适度;(3)含溶解氧充足;(4)水流流态缓慢,水体更新周期长。

东湖污染及治理概况

东湖污染及治理概况
由于水质恶化,近年来,东湖发生水华的频率越来越高,并 已出现蓝藻,水生物种类也逐年减少。以前只在子湖才有的 死鱼现象,如今在大湖也时有发生……
3
警醒!
目前,东湖二类水体面积占28%,三类水体面积占 19%,轻污染状况的四类水体面积占28%,人体不可
接触的劣五类水体面积已占到25%!
4
东湖污染的一般原因分析
与藻型湖泊生态修复的水资源保护模式,还将系统地对湖泊的水文动态、
湖泊里的鱼类、蓝绿藻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以及植物等进行监测,对闸
口进行季节性调度,让水动起来,恢复江湖连通,建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
下城市湖泊的水流修复与水资源保护模式,使“病态”的藻型湖泊转变成健
康的草型湖泊。
17
结语
湖泊犹如城市的眼睛。武汉东湖是我国面积最 大的城市湖泊,为荆楚大地增色不少。然而, 前些年东湖遭到严重污染,水质变黑发臭,行 人掩鼻而过。“让东湖重新清澈、还市民美好 生活”,武汉市用行动把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
湖、后湖尖和菱角湖,七大排污口每天向东湖排放污水8.6万吨。
6
新的污染源逼近东湖 新污染源
东湖周边生活污水 东湖周边湖边、水上餐厅及一些娱乐设施污水
东湖边农田林地施用的农药化肥 湖边垃圾
汽车排放尾气经过雨水进入湖体
7
事例回顾
事例一
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村所属东湖桥渔场地处 珞喻路卓刀泉路口(东湖边),占地100多亩。 1993年前属高精养渔场,亩产超过1000斤,曾 被洪山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1144样板工程。从 1993年后,由于周边地区大量的工业、医院及生 活污水涌入,使该渔场遭到严重污染。1997年12 月26日,卓刀泉村请湖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到该 渔场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水质含有大量超 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有毒物质,如果食用,非常易 于导致癌病发生,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极 大的危害。而且渔场经常发生翻塘现象,死鱼和 污水有损东湖景区风光。

关于加强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关于加强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提案标题:加强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一、提案背景1.1 东湖公园是武汉市最大的市区公园,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1.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的增加,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水质下降、水生物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问题分析2.1 水质下降导致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东湖公园的生态系统平衡。

2.2 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等污染源的不断增加,对水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3 水生物的减少使得东湖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对公园的生态景观和旅游吸引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解决措施3.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2 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类污染源,保护水环境安全。

3.3 积极开展水生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对水生物的监测和保护力度,恢复东湖公园的生态平衡。

3.4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四、实施方案4.1 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管理和监督。

4.2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更新改造水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

4.3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4 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撑,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保护水平。

五、预期效果5.1 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2 促进东湖公园生物多样性恢复,增强生态景观的吸引力。

5.3 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休闲旅游场所,提升公园的社会效益。

六、结语提案的实施是为了加强对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公园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自然环境和休闲旅游资源。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高度重视这一提案,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共同推进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东湖公园作为武汉市的一张璀璨名片,其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2023修正版关于武汉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1]

2023修正版关于武汉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1]

关于武汉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关于武汉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摘要本文对武汉市的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了解了武汉市不同水体的水质状况,并评估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的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1. 引言水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作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武汉市的水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武汉市的水污染情况,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

2. 调查方法在本次水污染调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收集并分析武汉市水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 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 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3. 数据分析3.1 武汉市主要水体的水质状况根据武汉市水质监测站的数据,我们对武汉市主要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

主要水体包括长江、汉江、东湖、西湖等。

通过对这些水体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我们发现以下情况:1. 长江:长江是武汉市最主要的水源之一,但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其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在下游地区,水质状况较差。

2. 汉江:汉江是武汉市的主要支流,其水质状况相对较好。

但在部分污水排放较多的地区,汉江的水质存在一定的变差趋势。

3. 东湖:作为武汉市的标志性水体,东湖的水质问题备受关注。

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一些入湖河流的污染物依然对东湖的水质产生影响。

4. 西湖:西湖位于武汉市的西部,近年来得到了有效保护。

其水质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入湖河流污染的问题。

3.2 水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水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在武汉市的水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和影响:1. 影响饮用水安全:水污染使得武汉市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一些水体的水质超过了饮用水标准限值,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2. 破坏水生态系统:水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了水中生物的生存繁衍。

武汉水源污染情况分析报告

武汉水源污染情况分析报告

武汉水源污染情况分析报告武汉水源污染情况分析关键词:武汉,水源,污染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水环境极为重要。

武汉市滨江、滨湖等水体独特的地理优势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同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水体污染首当其冲。

近几年,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武汉的发展,就水污染问题,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收效甚微。

现在,我就针对武汉水源污染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武汉水体基本情况我市地处长江中游,境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

市域内有河道40多条,大小湖泊60多个,市郊有水库273座。

全市总水域面积2187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5.8%;水资源总量7484.4亿立方米,其中可水资源量7450亿立方米;城镇自来水供水能力420.9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供水面积743平方公里,供水普及率100%。

丰富的水资源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武汉市提出了保护水环境的重大课题。

二、武汉市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前期工作深入扎实,但武汉市的水污染的状况还没得到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还很脆弱,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一)生活污水问题日益突出据环保部门统计:2000年,全市废水排放量74971.03万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34310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5.76%。

近年来,我市住宅小区成片开发,餐饮业迅猛发展,旅游业、宾馆业日渐兴旺,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污染。

此外,大量的生活垃圾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长江、汉江武汉段水域船舶流动人员和常住人口日产生垃圾、粪便近300吨,而垃圾收集量仅为20吨,粪便几乎是直接向两江倾倒。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各方面对水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生活污水排放的矛盾还将日益突出。

(二)湖泊污染富营养化严重由于周边地区排污口长期向湖内排污,多数湖泊水质恶化态势明显。

东湖原为清澈见底的洁净湖泊,由于受污染严重,水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天气闷热时,死鱼现象频发。

大型城市浅水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武汉东湖为例

大型城市浅水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武汉东湖为例

大型城市浅水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武汉东湖为例大型城市浅水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武汉东湖为例大型城市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一直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作为中国著名的大型城市,武汉市不仅是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其中东湖作为武汉市的城市湖泊,一直是武汉市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近年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的不断增加,东湖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首先,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导致东湖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中,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其他毒性物质,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另外,大量的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到湖泊中,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有机物质,污染了湖泊的水质。

其次,湖泊周边的建设活动也对东湖的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的扩张使得湖泊周边的土地被大量开发和利用,导致大量的城市污水和雨水排放到了湖泊中。

此外,建设活动还引起了大量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进一步污染了湖泊的水质。

同时,建设活动还给湖泊周边的植被和动物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破坏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武汉市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明确责任,建立了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专门的综合治理方案。

其次,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并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严禁乱排污水。

同时,逐步提升了污水处理和排放标准,建设了大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有效地减少了污水对东湖水体的污染。

此外,武汉市还注重湖泊周边的生态修复和保护。

通过植树造林、湿地建设等方式,恢复了湖泊周边的植被覆盖,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同时,加强了湖岸带的生态保护,保护了湖泊周边的生态系统。

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武汉市不仅注重治理措施的执行,也注重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通过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号召市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增强了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手段和方法。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制造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武汉市主要的工业区域,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该区域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环境现状分析1、大气污染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生活垃圾焚烧等因素。

特别是在污染物排放量远超国家标准的工业领域,油烟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2、水污染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

同时,该区域内的河流和湖泊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许多地区的水质都达不到国家标准。

3、噪音污染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工业、市政建设等方面,这些噪音已经对周围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对策研究1、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管理,鼓励企业采取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同时,政府部门应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严格检查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

2、水污染治理建立完善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千企千村清洁生产行动,促进绿色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重点区域水环境治理力度,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3、噪音污染治理加强交通管理,限制车辆的速度和噪声,同时建议对市内乱盖乱建、违法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整改。

政府应落实好夜间施工禁止噪音污染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监管。

综上所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环境问题需要得到政府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加强环境监管,规范企业行为,力争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东湖水质调查实验报告

东湖水质调查实验报告

地理开放性实验——东湖水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检测东湖水质状况,并通过不同时段的多次调研了解东湖水质变化动态。

2.接触水质检测的仪器,学习其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评价水质的指标。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一、武汉市水环境的基本情况东湖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为34.59平方千米,总湖容量为8648万立方米,汇水区面积117平方千米。

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兼有渔业养殖、调蓄、调节气候等多项水体功能。

多年来,由于粗放型地开发和利用东湖水体资源,导致东湖的水环境质量堪忧。

东湖的水体污染物以氮磷等营养盐为主,其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

2001-2008年间,除了2006年水质是V类外,均为劣V类,现在水质在属于IV类。

由于人工堤的隔绝,各个湖区水质状况也不相同。

从东湖多年来水生生物种群生长趋势来看,水生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却在减少。

夏秋季,由于蓝绿藻的大量繁殖,在水果湖一带形成水华,很多湖区已见不到水草。

这些现象都说明东湖水环境质量已经很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采取的措施:武汉市高度重视对东湖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武汉市已经关闭了较大的排污口,但仍有隐蔽的小型排污口在向东湖偷排污水;部分湖区实施了底泥疏浚工程;实施了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将水质较好的长江水引入东湖,疏通东湖的出水口,将湖水的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容量很大的长江,加快水体流动,提高自净能力。

水果湖位于长江东南岸,是东湖的子湖,原面积为260余亩,平均水深为2.03m。

后因城市道路扩建、修筑景观绿地,缩小为180亩。

水果湖水质秋季和冬季为IV-V类,春夏季为V类。

水果湖周围是武汉市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东湖治理的重中之重。

二、主要仪器与试剂:1.Professional Plus,美国金泉2.DR3900台式分光光度计,美国哈希3.DR2800台式分光光度计,美国哈希4.DRB200消解器,美国哈希5.采样器: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6.COD预制试剂,美国哈希7.总磷预制试剂,美国哈希三、采样点布置:第一次1.中南医院(水果湖)2.双湖桥东3.水生所4.水院门5.凌波门(游泳池)6.水上运动站7.风光村8.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9.沿湖大道二十三孔桥附近10.九女墩第二次1.东湖村(汉江情)2.东湖村(东北饺子)3.东湖南路与东路交汇处4.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5.梅园游船码头6.磨山亲水平台7.水上运动站8.凌波门(游泳池)9.水生所10.放鹰台11.中南医院(水果湖)第三次1.东湖村(汉江情)2.东湖南路与东路交汇处3.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4.磨山亲水平台5.梅园游船码头6.八一游泳池7.水上运动站8.凌波门(游泳池)9.水生所10.放鹰台11.中南医院(水果湖)四、测定参数及方法:采样点坐标、水体温度、大气压、溶解氧、电导、比电导、总溶解固体、盐度、PH、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总磷、COD五、实验数据与结论在获得原始数据后,我们采取了舍去偶然误差求均值的做法,处理后的数据如下:第一次(注:除时间和位置坐标外,表中其它数据均为平均值)第二次第三次七、实验感想地理环境开放性实验给了我们一个走出教室、动手操作,使理论得以联系实际的机会。

武汉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武汉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武汉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要本文从东湖风景区水资源基本情况出发,对东湖水环境演变历程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治理一、前言东湖位于武汉市东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城中湖”,也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东湖旅游业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东湖水资源污染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危机。

如何保护东湖水资源,实现东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东湖风景区基本情况(一)东湖风景区概况。

东湖属雍塞湖,是江汉湖群中的一个浅水、半封闭、人工控制型湖泊,港汉湖岸交错。

东湖风景区总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2平方公里。

东湖风景区沿湖依次划分为听涛、白马、落雁、磨山、吹笛五大景区。

(二)东湖水资源概况。

根据武汉市勘测设计院2006年的最新测量成果,东湖平均水深3米,最深5米,东湖水面面积为33.2平方公里,湖岸线总长133.7公里,年均降水量1,192毫米,蒸发量1,269.6毫米,全湖汇水面积132平方公里,丰水位21米(黄海高程)时的总容量13,489万立方米。

由于历史原因,东湖被人为分割成14个湖区,其中最大的湖是郭郑湖,湖面面积12.8平方公里。

通过对东湖水下地形及淤泥厚度的核磁共振扫描,东湖最大淤泥厚度4米,平均淤泥厚度1.06米,淤泥总量3,522万立方米,是东湖库容的20%。

三、东湖水质状况分析(一)东湖水环境演变历程。

东湖形成的初期是与长江相连的,之后由于自然和人工的作用,削弱了江湖连通;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入湖,导致东湖水体生态环境恶化。

主要表现在水质感官差、水体腥臭、蚊蝇孳生、底泥淤积,水体功能得不到良性发挥。

20世纪五十年代,东湖水质清澈,鱼翔浅底,登高望远,碧波千顷;到六十年代,由于人工筑堤修路建桥,造成湖汉分隔,削弱水体的交融和流动;至七十年代后,随着武汉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剧增,排入东湖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幅度增加,有毒物质污染日益增多,且地表径流向湖泊中汇集大量有机物、无机肥料、残毒农药、溶解性固体杂质,以及钙、镁盐类与锰等重金属。

武汉东湖调研报告

武汉东湖调研报告

武汉东湖调研报告武汉东湖调研报告引言:武汉东湖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最大的市区内湖泊之一。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以调研的方式对武汉东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该湖泊。

本报告意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东湖的地理位置和特征:武汉东湖位于武汉市的中心城区,地理位置优越。

东湖面积广大,共有14个岛屿,以及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

此外,东湖周边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使其成为武汉市的重要文化旅游景区。

二、东湖的环境状况:我们对东湖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检测,了解到湖水质量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水污染,由于市区日益增多的人口和工业活动,湖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其次是湖岸带的生态环境存在缺失,部分湖岸已经被开发商占用,且存在一些违法违规建设。

三、东湖的生物多样性:东湖是一个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湖泊,调研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观测,发现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然而,由于水污染和湖岸开发等原因,一些珍稀物种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因此,应加强保护措施,保护东湖的生物多样性。

四、东湖的管理与保护:东湖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导致一些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其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第三,管理手段相对较为单一,需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五、东湖的发展与利用:东湖作为武汉市的重要文化旅游景点,其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建议在东湖周边建设更多的旅游设施和文化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同时,加强对周边开发商和投资者的规范管理,确保开发项目的合法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

六、东湖的文化价值:东湖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建议加强对东湖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育和发展与东湖相关的文化产业,提升东湖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

七、东湖的社会影响:东湖对武汉市的社会影响巨大,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与武汉市的形象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

对东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研究与对策

对东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研究与对策

对东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对策武汉地区位于长江中游,江河湖泊众多,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经调查并记录的水生生物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有3000余种,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维系自然界的能量流动、净化环境、涵养水资源及调节气候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湖是武汉市最重要的湖泊,集旅游、疗养、气候调节、水产养殖和水上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 它的水质好坏与武汉市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没经任何处理就排入东湖,造成水生生物某些种群死亡,种类及生物多样性急骤下降;引起富营养化,导致许多蓝藻“水华”、微囊藻、念球藻属等某些产品或品系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一、东湖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 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60—70年代,东湖鱼类有67个种,隶属于18个科,54个属,而据1992年以来的调查结果,在东湖仅发现鱼类38个种,隶属于10个科33个属,胭脂鱼、鲂、暗色东方纯、鲸等20余种已基本绝迹。

2. 大量有机质对水生生物的直接影响和杀伤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直接排人湖中,由于这些污水中携带大量的有机物,而湖水中的好氧性微生物对这些污水中携带的有机质进行分解,导致湖中溶解氧降低,从而导致鱼类的死亡。

因此,又引起湖水富营养化加速,湖泊由贫营养型过渡到富营养型,最终转变为陆地生态系统。

再加上不合理的渔业经营,大大地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过程,这就是造成东湖极度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3. 富营养化的加速引起水体中的蓝藻“水华”在高度营养水体中,往往由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下降,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削弱,而引起少数浮游藻类的爆发性增长,最为典型的是夏季蓝藻“水华”的大量发生。

蓝藻“水华”的大量发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特性之一。

1978年Fmnci首次报道了泡沫节球藻水华引起的家畜和家禽死亡。

此后,由蓝藻“水华”引起的动物甚至人类中毒死亡事件也有大量的报道。

最近的研究资料证明:蓝藻微囊藻属、鱼腥藻属以及念球藻属等的某些种类或品系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能损害肝脏,影响蛋白磷酸酶的活力,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武汉东湖污染透视

武汉东湖污染透视

武汉东湖污染透视■灾≥动了第四届环局宣布通向东们再次将治污E中湖泊——东投入资金近10:污,东湖几时再!为使然封闭浅水湖泊,里,汇水面积:的城中湖.40年}鱼可数,水生生代后期,因渔业日逐渐被分割成9产和生活污水便(质每况愈下,从泊",能见度从过去的2米多降至现在的不足1米.环保部门的水质监测表明,东湖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城市污水中的氮,磷.也就是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是造成东湖水变黑发臭的元凶.据资料记载,上世纪80年代排入东湖的总污水量约20万吨/日.上世纪90年代末,武汉市排水公司对沿湖19个主要排污口实测统计,进入东湖的污水排放量每日约30余万吨.至今,已被发现的通向东湖的主要排污口已超过27个.由于水质恶化,东湖水厂被迫关闭,周边居民改饮长江水.湖区死鱼现象时有发生.据监测,目前东湖二类水体(清洁)面积占28%,三类水体(允许)面积占19%,四类水体(轻污染)面积占28%,五类(重污染)面积占25%.东湖治污举步维艰东湖治污工程启动于上世纪80年代末.1993年,武汉建成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收集处理水果湖一带的污水;1994年,世界银行贷款开始介入东湖治污.世行加入后,东湖明确要新建"东湖地区污水处理系统"和"东湖排污口截流",任务是将博物馆,天鹅湖等多达15 个排污口污水截住.目前,除武汉体院,卓刀泉和东湖桥三个排污口外,其余12 个排污口工程已完工.水果湖泵站于2003年4月5日投入运行后,平均每天截住进入东湖的污水约7.2万吨,茶港和水果湖等排污口的晴天污水和初期雨水已基本保证不再进入东湖.据排水部门介绍,2003年8月底,有灾20个排污口被截断,每天可拦截排入东湖的污水20万吨,占入湖污水量的70%. l5个排污口被截留的污水,将汇入三个大污水处理厂.就在东湖治污"捷报"频传之时,人们眼前的东湖,并没有如想象中一样,开始清亮起来.6月,参加环保世纪行的湖北省市人大领导,在东湖茶港附近见到的,仍是发黑的臭水.7月中旬,东湖鹅嘴湖段出现了近百米长的死鱼带;8月初, 东湖风光村官桥湖一带水面出现大片死鱼;8月下旬,东湖双湖桥一带水面又发现大片死鱼,令人痛心.据治污专家介绍,东湖污染状况不能马上被改变的原因:一是水体和底泥的内源污染物短时间内无法自然消解, 加之东湖是浅水湖,自身清污十分有限, 水体自然恢复过程非常缓慢.若采取将排污口附近一定范围的底泥抽起来的措施.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湖水的臭味,但清淤资金高昂.二是武汉市目前展开的截污及污水处理工程,并不能完全解决东湖的污染问题.如近年兴建的二郎庙,龙王嘴,沙湖三座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38万吨/天,但因还需承担附近其他污水的处理,真正用于处理东湖污水的量为24万吨,可每天流向东湖的污水在30万吨以上.更何况,这些项目尚未完全运行.三是江城雨量充沛,近来已成为全省四大暴雨中心.特别是每年暴雨期,一下大雨,截污管网收集污水的能力不够用,也就是说截污管网不可能按最大降雨量来设计,使得部分污水仍直接排入东湖.四是目前的截污管网排水闸口没有配备相应的机械捞渣设施,暴雨期间截污管网开闸放水时,大量生活垃圾,枯枝败叶等固体废物,也会随水流进东湖,继续恶化东湖水质.省环保局认为,要使东湖恢复到上世纪6o年代的状况,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可以说,东湖截污只是迈开治污的第一步.生态净湖有效途径湖北省环科院的专家认为,湖泊污染的恢复期需2o__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据了解,日本有使水体快速变清的经验,但治理成本每平方公里高达2.5亿美元,这对财力不宽裕的政府来说,犹如画饼充饥.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东湖的治理最终要走重建水生态系统的道路,协调分配鱼,植物和藻类在湖水中的比例,重新形成三者之间顺畅合理的食物链——富营养化,其问题才能"根治".武汉市环科院院长何庆慈介绍,世界上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有多种方式,国内比较通用的有两种:一是通过养鱼,向湖中投放除藻试剂等方式改善水质,二是实施生态系统工程,以栽植大型水生植被为主,重建水下生态系统.第一种方式见效快,但副作用大.长时间采用,湖水容易出现新的污染,即使干净了,也是一潭无生气的人工"纯净水".第二种是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欧美许多国家都沿用了这一办法,效果不错.如果在东湖实施生态系统工程,由于湖域面积大, 资金投入将以亿元计算.目前政府财力有限,一旦实施也只能分阶段,分湖域进行.由于耗资巨大,时间长,东湖治污最少需要3—5年才能初见成效.。

东湖水污染与治理

东湖水污染与治理

东湖水污染与治理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3级于上董文逊邓体喆王磊摘要武汉大学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上。

东湖作为江城风光的一颗明珠,有着其独特的旅游、经济、环境价值。

东湖山水与武大书香,也是遥相呼应,堪称绝配。

但是,近年来,东湖的水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鱼虾死亡,植物绝迹,臭气熏天,已经成了东湖在重重污染下的新“标签”。

对此,作为一名武大水利学生,对此不由得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仔细的研究。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实地观察,对于东湖水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

综合本学期的化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对于东湖水污染现状进行了描述与记录,对于东湖水污染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于东湖水污染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设计。

并汇总在本文之中。

本次研究,既是小组成员对于东湖水污染的一次研究与考察,也是小组成员对于本专业化学、环境学知识的总结、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东湖水污染治理一.东湖水污染现状1.水生生物本世纪六十年代前东湖水质良好,全湖动植物、底栖动物动物与鱼类种类丰富,组成了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但是在30多年的认为干扰破坏后,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耐污种类生物的比例不断上升。

植物方面,1957年,东湖浮游植物共有111属,甲藻、硅藻为优势种群。

1986年,浮游植物只有76属,蓝藻成为了优势种群。

从1963年到1993年,水生植被面积有23.78平方千米锐减为0.8平方千米,不到全湖总面积的3%。

动物方面,东湖浮游动物从60年代到80年代种类不断减少,底栖动物由113种减少为26种,轮虫有47种减少为27种,鱼类有18科67种减少到了10科38种。

但是,东湖水生生物中耐污种类比例明显上升,浮游动物总数在80年代约为60年代的2,,4倍。

耐污的刮毛类所占比例从12%上升到67%。

2.水质变化50年代初,直接工作居住在东湖周围的人口只有两万人,主要从事种植、捕鱼、教学等公国,排污单位仅仅有两家。

当时东湖湖水清澈见底。

从50年代中期来时,东湖周围陆续建成了一批工厂、医院和科研院校,湖滨人口也大量增加。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一)东湖是我国湖泊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东湖水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展开了一项东湖水环境研究。

我们首先对东湖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和分析。

结果显示,东湖的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物质和有机物。

这些污染物可能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放。

此外,我们还发现东湖水质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较低,表明水体存在氧气缺乏的情况。

这可能会对湖泊的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们对东湖的水生生物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东湖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等。

然而,由于水污染的影响,部分物种数量明显减少。

这给湖泊的生态平衡带来了威胁。

我们还发现,东湖的鱼类数量明显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了不利影响。

另外,我们还对东湖周边的陆地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湖泊附近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质量较差。

这可能是由于土地过度开发和废弃农田导致的。

土壤质量的下降对湖泊的水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综上所述,东湖的水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生态问题。

为了保护东湖的水质和生态系统,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加强对东湖周边地区的排污管控。

对农业和工业废水进行严格监管,防止有害物质进入湖泊。

同时,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再排放。

其次,应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采取措施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加强湖泊周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高土壤质量,为湖泊提供更好的生态支持。

最后,加强对东湖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科学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水质、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此外,加强对东湖周边活动的管理,减少对湖泊的人为干扰。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东湖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将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

同时,这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共同努力为东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3修正版关于武汉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2023修正版关于武汉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武汉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关于武汉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1. 概述本报告对武汉市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通过采集环境监测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当地水质监测报告,全面评估武汉市的水质状况。

本报告旨在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人们了解武汉市的水污染问题,并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水质。

2. 调查方法2.1 数据采集为了进行准确的调查,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 武汉市水质监测数据:收集了过去一年内武汉市各个地区的水质监测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 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与武汉市水污染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政府报告,以获取更全面的了解。

2.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主要关注武汉市各个主要水源地和河流的水质状况。

我们特别关注了长江、汉江和东湖等重要水体的水质情况,并对附近地区的工业排污点进行了调查。

3. 水污染情况分析3.1 主要污染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武汉市的水污染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废水排放武汉市的工业发展较快,许多工厂和企业的废水排放不符合标准。

工厂排放的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武汉市周边农田广泛使用农药和化肥,其中一部分可能通过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2 水质状况评估根据收集的数据和调查结果,我们对武汉市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根据相关标准,我们发现武汉市的部分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

其中,东湖的水质较为良好,但长江和汉江的部分水域存在严重污染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

4. 推荐改善措施为了改善武汉市的水质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1 加强排污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工业排污的监管和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废水处理,防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入水体。

4.2 推行农业环境友好型生产鼓励农民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4.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推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水质净化能力。

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周新萌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430015摘要东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武汉市靓丽的城市名片。

像全国很多城市湖泊一样,东湖也面临着湖泊富营养化和水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

本文通过分析武汉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改善东湖水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东湖水环境防治对策东湖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为34.59平方千米,总湖容量为8648万立方米,汇水区面积117平方千米。

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兼有渔业养殖、调蓄、调节气候等多项水体功能。

多年来,由于粗放型地开发和利用东湖水体资源,导致东湖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令人堪忧。

本文针对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一、东湖水环境质量状况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月对东湖实施水质监测,监测点位有5个,分别是郭郑湖2个点位,汤菱湖1个点位,庙湖1个点位,鹰窝湖1个点位。

从监测结果来看:东湖水环境质量有以下特点:1.东湖水体污染物以氮、磷等营养盐为主,湖泊呈现中度富营养状态。

表明东湖水质主要受城市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的影响比较大。

2001年至2008年,除2006年东湖水质为V类外,其余年份东湖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

现在东湖水质在V类和劣V类之间波动。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东湖的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

2.东湖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

2008年4月,我们对东湖十个子湖进行了一次调查性监测。

从监测的结果来看,东湖十个湖区中,水质为Ⅲ类、Ⅳ类和V类的湖区各有2个,另有4个湖区的水质为劣V类。

各湖区营养状态也不一致,有的湖区是中营养,而有的湖区是中度富营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湖区基本上由人工堤相互分隔,每个湖区纳污情况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差异导致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

2008年4月东湖调查监测各湖区水质类别和营养状态一览表湖区郭郑湖汤菱湖后湖团湖庙湖小谭湖筲箕湖菱角湖喻家湖水果湖水质类别V ⅣⅢⅢ劣V Ⅳ劣V V 劣V 劣V营养状态指数58 54 50 50 69 55 65 58 70 70轻度轻度中度轻度中度轻度中度中度营养状态中营养中营养富营养富营养置冒乔富营养富营养置冒乔富营养富营养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一)水质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长期以来,东湖周边的排污口向东湖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加上东湖周边地表径流和渔业养殖投放饵料,这些都向东湖输入了大量氮磷等能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湖的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引述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们对东湖水环境所做出的调查和研究,并进一步引用专家观点,旨在揭示东湖水环境的现状,以及如何有效的改善水质。

东湖是武汉市的一大标志性景观,占地30平方公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泊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东湖周边的城市居民的数量增长,对东湖的生活、工业和农业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人们越来越关注东湖的水质问题。

一份2019年发表于《科学通报》的研究显示,东湖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据介绍,东湖水源地区受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天然水和污染水的混流。

此外,东湖近年来不断受到城市生活垃圾和内河河道工程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

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水生动物消失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环境的破坏和水质的降低引起的。

专家对东湖的研究认为,东湖水质问题的存在与大自然的监管关系紧密相关。

代表中国古生物学界的徐星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传统的“结构”监管往往无法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与生态学知识提高环境监管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东湖的生态环境。

现实中,之所以东湖水环境仍存在着各种问题,还与监管机制薄弱有关。

尽管从国家层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在实践层面上还有待改进。

对此,环境法学家、南京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闵枫教授认为,监管不力问题源于各地域层面的管理缺失与规律性不足,应加强政府公开、公众参与等环节的严格规定,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从而保障公众的社会监督权利。

在此基础上,东湖水环境改善方案应综合考虑和采取多种方法来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应切实改善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的质量和数量,限制进河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其次,应强化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保护,尤其是对于东湖周边的生态系统,回归自然,促进区域水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的研究

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的研究

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的研究近年来,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的研究受到科学家、政府以及渔民的重视。

从太湖地区的水质检测情况可以看出,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和其他化学组分的浓度突变已成为重头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研究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与来源,具有重要的环境科学意义。

一、研究背景春夏季节是武汉来源的污染物排放高峰期,既有工业排放又有农业排放,使得武汉地区大气、水体和地表污染尤为严重,其中磷酸盐和其他化学组分浓度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特征。

浙江省自1985年起,就开始实施河流污染防治工程,要求每年开展太湖地区的水质检测,从而开始了对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的密集监测研究,在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二、实验方法(1)采集样品。

以每年的2月份为重点阶段,采集不同季节(春、夏、秋、冬)在武汉东湖降水中的磷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样品,以及表层水样。

三、研究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和其他化学组分的浓度高低受到季节、天气乃至于大气、水体污染特征的影响。

春季,入湖大气的磷酸盐和其他浓度要高于夏季,而夏季高于秋季;冬季大气的磷酸盐和其他化学组分的浓度较其他季节都比较低。

同时,研究表明,武汉东湖磷酸盐和其他化学组分的来源主要来自大气、土壤和污染源,此外,水体环境温度也会影响其迁移转化。

四、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武汉东湖降水中磷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呈现复杂变化,磷酸盐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来源主要来自大气、土壤和污染源。

这对武汉东湖水质调控及污染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重视东湖降水中��酸盐及其他化学组分的研究,制定出明确的治理措施,以期达到降低污染、保护水环境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东湖水体富营养化
起因、影响及解决方案探研
宋迪1
(1 宋迪,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1、引言
我的家乡坐落在中国的中心——湖北武汉。

武汉的环境污染相对来说比较严重,集中体现在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这里,我就拿水体污染作为例子简要谈谈家乡的污染。

我在住在武汉东湖旁边,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正在努力建设III级水质湖泊和国家5A级风景区。

然而,现今特别是前几年东湖的水体污染问题严重,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

我将从原因、影响、措施等方面谈谈东湖水质污染问题。

关键词: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富营养化污染
2、东湖水污染从何而来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主要是指水流缓慢,更新期长的地表水体,接纳大量氮、磷、有机碳等植物营养素引起的藻类等浮游生物急剧增殖的水体污染。

自然界湖泊自身也存在富营养化现象,但速率很
慢,而人为污染所致的富营养化,速率很快。

[1] 根据文献资料和论文显示,综合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每年东湖入湖污染物总量COD为17573.8t,TN为2710.2t,TP为374.5t。

[2][3] 再通过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一系列研究表明:1. 湖泊的水环境容量远远小于现状入湖负荷;2. 点源污染是湖泊污染的主要因素;3. TP是东湖污染物削减的关键控制因子。

[4] 综上所述,再结合一些数据,我们可以归纳以下结论(东湖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1. 东湖水系的污水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污染(点源污染);
2. 青山区的热电厂也是污染的重要来源(点源污染);
3. 地表径流污染物,尤其是COD、TP、TN污染严重(面源污染);
4. 东湖底泥释放率较大,TP、TN释放过多(内源污染);
5. 东湖地区大气降尘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降尘污染)。

3、东湖水污染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课本中提到,水污染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5] 可见,水污染的后果非常严重。

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基础上,以法规、标准为依据解释的反应。

[6] 近些年武汉东湖水质有所改观,但是前几年的污染让人们记忆犹新。

蓝藻泛滥(讽刺的是,蓝藻泛滥地点离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只有1km左右的距离),鱼群翻糖,恶臭漫天——东湖的水质状况让人堪忧。

根据水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现实生活中的
一些感受,我们归纳出以下影响:
1. 水味变腥发臭,水体透明度降低(直观感受);[7]
2. 有毒物质释放,污染远远超出自身负荷能力(化学生物效应);
[7][8]
3. 水生生态变化,正常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影响)[7]
4. 环境变化有可能影响微生物数量及活动强度从而对底泥释磷产生影响,对底泥释磷的影响又会产生新一轮的水体污染;(反作用,恶性循环)[9]
4、我们怎样解决东湖水污染问题
污水处理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防止污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

针对不同污染物质的特征,发展了各种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这些处理方法可按其作用原理划分为四大类,即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10] 下面我们先从技术方面来谈谈解决东湖水污染问题的方法。

4.1 物理处理法
4.1.1 底泥疏浚
现在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是底泥疏浚[11]。

疏浚的方法见效快,并能够增加湖库水体容量或提高河流过水能力和夹沙能力,但其治
理费用昂贵,工艺要求高。

[12] 考虑到武汉地区经济实力、科教实力及其未来的潜力,这一方法在未来可以有极大发展。

4.2 化学处理法
4.2.1 加混凝剂
主要的化学方法是投加混凝剂。

[11]习惯上将低分子电解质称为凝聚剂,而将高分子药剂称为絮凝剂。

这里把凝聚剂和絮凝剂合称为混凝剂。

无机混凝剂(硫酸铝、碳酸钠、氢氧化铝、高岭土、聚合氯化铝等)和有机混凝剂(月硅酸钠、十二烷胺-醋酸、精氨酸钠、阴离子型聚丙烯酸钠等)构成了混凝剂的类型。

离子型高分子混凝剂是今后的发展重点。

[10]然而,加混凝剂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治理不彻底、成本高的问题,特别是会产生二次污染,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11]
4.3 物理化学法
鉴于当今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更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中学课本中我们就知道,声音具有能量。

使用超声波作为当今清理精密仪器的有效手段,也被逐渐应用到治理环境污染领域。

4.3.1 超声波除藻
超声波除藻技术主要是利用特殊频率的超声波所产生的振荡波,作用于水藻外壁并使之破裂、死亡,以达到消灭水藻、平衡水环境
生态的目的。

超声波抑藻杀藻机理是:破坏细胞壁,破坏气胞,破
坏活性酶。

[13] 超声波除藻技术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但其效果显著,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

4.4 生物处理法
现流行的生物和生态修复,通过微生物降解和水生植物的吸收、转移或生态浮床、滤床的过滤、吸附等措施来消减水体中的氨氮。

[11]
4.4.1 污水生化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污水生化法。

[10] 这一方法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相对广泛,在处理富营养化时也可借鉴。

4.4.2 水生植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处理或降解环境
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14] 这一方法可以消减水体营养盐;生物工程植物与藻类竞争光,抑制藻类繁殖;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抗干扰能力。

[15]
4.5 解决方法的小结
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怎样通过最好的途径
解决,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解决已有的问题,我首推水生植物
修复的方法,因为它的副作用小,效果明显而且长效,不仅可以解
决东湖富营养化问题,还可以改善东湖地区生态环境。

其次,随着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底泥疏浚和超声波除藻也是可以逐渐应用到治理当中。

根据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我们可以借鉴治理水污染经常使用的加混凝剂、污水生化法来解决富营养化问题。

同样,预防也很重要。

我们要大力宣传,使周围居民减少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是东湖主要的污染源);对周围工厂,特别是青山区工厂进行合理规划,厂址选择应结合城市或工厂的环保要求。

[16]
5、对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小结
武汉东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本应该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然而,和杭州西湖相比,武汉东湖不仅在规划设计方面显得不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相差甚远。

要想创建5A级景区,市政府就必须下大力气改变当今东湖生态环境现状,更好地解决富营养化问题。

武汉市依托中部中心城市这一经济优势,和武大、华科两所著名高校的科研实力,将东湖天然的旅游资源发展起来,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吴雄勋等. 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
[2] 武汉市公安局.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850014—2006),2006
[3] 汉阳地区城市水环境生态综合规划,2003
[4] 陈雄志,王芳. 武汉东湖水污染成因和特征分析及综合治理措施探索. 城市规划学刊,2009,第7期
[5] 贾振邦. 环境与健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陆书玉等. 环境影响评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赵不凋等.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
[8] 王彩艳等,武汉大学. 武汉东湖水污染控制TMDL计划. 人民长江,2010,第10期
[9] 隋少锋,罗启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武汉东湖底泥释磷特点. 环境科学,2001,第1期
[10] 王燕飞. 水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1] 百度百科. 富营养化
[12] 郑金秀等. 底泥生态疏浚研究概况. 水利部中国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武汉
[13] 卢健,谷金钰。

超声波除藻技术设备研究及推广前景. 中国水利,2012,第10期
[14] 郑焕春,周青. 微生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的作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1)
[15] 王军霞等. 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湖泊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
[16] 黄茗荣,胡纪萃. 水污染治理工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