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合集下载

备战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2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备战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2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专题2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传记类文章中传主的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等信息以及筛选写景抒情类、议论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信息的能力.高考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匹配式,即给出四个选项,每个选项有两句话,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一种是分类式,即从文中抽取六句话分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如2017年高考天津卷第10题。

其中,分类式最为常见。

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北京卷第14题。

在分类式题目中,题干的要求一般会有两种:一种是“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的一组是”,一种是“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的一组是”。

考生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别.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知,“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设置错误选项常见的方法有:1.张冠李戴.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往往涉及多个人物、几件事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组是”。

因而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时,往往会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说成是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做的,从而造成对象的错位.2.似是而非。

传记类文章中所选传主的优秀品德往往呈现多面性,而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的时候,往往会忽视题干所提出的某一种传统美德,而将传主所做的好事全部列出,从而混淆正误,扰乱考生的视线。

预计2018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阅读材料是人物传记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内容一般是人物的情操、主要事迹等;如果阅读材料是议论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多是有关论点、论据的信息;如果阅读材料是游记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多是有关景物描写的内容等.因此,考生解答筛选文中的信息类题目时,应先确定阅读材料是哪一类文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中信息加以筛选.考向一客观型筛选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韦敻传韦敻字敬远。

志尚夷简,澹于荣利。

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附解题技巧与实战演练)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附解题技巧与实战演练)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题技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考点,所谓“筛选信息”,即“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文中进行搜索、辨别并提取文中的主要信息,包括文章的论点、论据、作者的见解、写作意图等,去次存主,挑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语言材料。

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篩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归纳、转述、概括等二次加工,重新组合,使其符合题目的要求。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从本质上说,选择题的各个选项已经是命题人对文章信息进行归纳、转述、概括后的结果,我们只需判断其正误就好。

因此,洞悉命题人常设置的陷阱,确定信息的源头,与原文内容进行仔细比对,就是准确答题的关键。

1.根据题干关键词,精读材料,确定信息源头。

答题时,要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题目的具体要求;精读文章时,要抓住文章主旨句,对与文章脉络、作者观点或和选项内容有关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把握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2.对照题目与文本,仔细比对,找准设错点。

命题人常设置的陷阱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混淆时态、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绝对武断,我们在比对判断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比对词语,看选项的用词是否有差异。

关注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表范围词、程度词;表示时间或结果的词语;代词;关联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词。

(2)比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看选项的逻辑是否严密。

做题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因果、假设、条件、递进、转折和并列关系的词,关注句子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

(3)比对文章得出的结论或者论据,看选项的推理是否成立。

注意去比对选项和原文中陈述对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以及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是否有依据。

二、主观题解题技巧选择题着重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主观题则更加注重“整合”信息,题型比较灵活。

1.粗读文章,整体把握。

在筛选信息前,我们可以先速读一遍文章,借助关键语句去明确文章大意,整体把握全文,快速感知主要信息。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讲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

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着力考查点:通常是与分析、概括相结合,试题选项涉及的信息区间跨度相对较大,并不仅局限于某一自然段,而常常是涵盖多个自然段。

【设问形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各项,属于(不属于)分析“×××”原因(根据)的一项是3.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的一项是【答题步骤】第一步,分析题干。

必须把握题干信息,筛选信息题往往考查的是选项的所答是否合乎题干的所问,如果选项所答非所问,那么肯定是错误选项。

第二步,确定区间。

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检索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检视。

第三步,细心比照。

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命制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

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题技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很明显有两个步骤,一是筛选,一是整合。

筛选就是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出答题的有效信息,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列举合并,而应该是有机结合,这样才能选出正确选项。

对于该考点的训练,可参考如下步骤:1.整体把握全文,审清题干及选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信息类文本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题干及选项是问题关键所在,答题时必须弄清楚提供的相关解题信息。

2.题文比照阅读,勾画重点信息。

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

高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高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学习重点:所谓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

高考的《考试说明》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列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一条要求。

阅读,一定要有信息观念。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效信息,因此在阅读中,就要特别注意阅读材料中提供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要十分重视信息的获取,要十分重视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和吸收。

准确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辨清作品中的各种提法,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敏锐的语感的培养,要通过平时多读、多思考、多品味才能获得。

金题体悟:(2002年高考第9题)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方法指导:上面说过,准确地筛选文中的信息,需要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但仅凭语感也不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如在做题时,要仔细将题目的选项与阅读材料作比照,对所涉及到的概念的并列、属种、交叉等关系,肯定、否定的提法,有关增减、强弱、大小、升降、先后等的变化及其条件中的叙述,有关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多加注意。

对材料中使用的起修饰、限制和补充作用的词语,切切不可放过,材料的叙述有时故意“绕弯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化繁为简,把它读懂。

还有一点应注意的就是应该知道选项中的干扰项的种种干扰角度,在比照材料中去识破它,如有的干扰项故意朝意思相反的方向说,把程度重的说轻,把数量少的说多等等,有的干扰项故意说绝对,说片面,或者说过头,或者说不及,有的干扰项故意说与题目无关的内容,有的干扰项故意说材料中并不具有的内容,有的干扰项故意说似是而非的内容,有的失之于窄,有的失之于宽,凡此种种,不能尽举,都是辨析筛选时应小心在意的地方。

高三语文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高三语文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学点探究分析】重点能够对照文言选段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

难点能对题中有关的重要信息及时、准确地提取、组合。

【学习方法技巧】从文中筛选并提取信息,需要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内容上。

如果是记叙性的文段,要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事,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如果是议论性的文段,要弄清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论证的,有哪些论据等。

重要信息的筛选,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认筛选的角度,浏览有关内容,把握大意,然后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提炼出所需信息。

【能力升级捷径】例1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

”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

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

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

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格守清廉。

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

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

从而赢得儿子的敬佩。

高三语文 怎样筛选并整合文言文的信息

高三语文 怎样筛选并整合文言文的信息

怎样筛选并整合文言文的信息一、问题描述:高考文言文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筛选并整合?在具体操作上有什么技巧?二、复习范围1.文言文信息,是指史传文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局,语言、动作、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散文札记类的风物、意境、感悟、抒怀等;说理文的观点、论据、见解、看法、感慨等。

总体来说,文言信息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2.文言信息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文中限制,凸显出语境的相对完整,表现出上下文在筛选信息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筛选”关键词,“筛选”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动态思维过程,是一个“圈定”“辨析”“遴选”“提取”“整合”的完整进程。

三、方法指引1、筛选信息技巧:一是明结构关系,即要弄懂人物、事件、观点、结论之间的关系,为筛选信息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知对应关系,即筛选信息时应做到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对应;三是对位意识,即将信息选项代入语境去验证真伪,辨别正误;四是比对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意进行比较鉴别,以确定正误是非。

2、筛选信息的答题技巧(1)阅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理清文章线索,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重视对全文的通读,明确基本信息。

如就古代人物传记而言,基本信息包括:①人物。

所记为谁?哪一朝代?还涉及多少人?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误将人名当实词翻译。

文言文中讲述某人事迹时,常留名略姓,若将人名当实词译,则徒增阅读障碍。

②官职。

要理清以下几点: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③事件。

人物传记记载了传主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敌等。

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事?传主在什么职位做了什么事?④品格。

高考所选传记,传主常是正派人物,要求筛选或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阅读时,要格外留意传主这方面的品格。

(2)查找,就是要审清题干,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题干中往往说“全都表明某人某种品质的一组”,“全都表明”即规定了信息指向,其中“某种品质”更是关键,答题时若不以“某种品质”引导思考的方向,会造成失误。

高考语文《从文言文中筛选并提取信息》课件

高考语文《从文言文中筛选并提取信息》课件
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
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
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复请饥,通籴淮南
,A遂.得①商贾③往还,B彼.此②兼④济,⑤水陆之C利.,③通于④河北。D.①②⑤
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 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 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 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 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 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 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 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 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比较的重要性】
因为命题者常常会故意掺杂一些错 误的信息以增加试题的迷惑度,所 以,我们必须把选肢归还到原文之 中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找到选项 信息与原文有关信息的对应点,一 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 的含义,即“题文对应,由文解 题”,可见比较是做题中最关键的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 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大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 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 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 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 ,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 ,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 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 ?”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 来送。颊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 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颖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 ,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 。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 府君。”琼曰:“一身获罪 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 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除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 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 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筛选、提取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类题目的解答技巧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筛选、提取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类题目的解答技巧

“筛选、提取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类题目的解答技巧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阅读文本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获得各种知识。

这就需要阅读者具备筛选、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言语理解能力的测试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考查的一项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一般来讲,“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

【基本考点】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语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

这一能力点的基本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基本考点指向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名词概念出发,要求考生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

二是抓住重要的知识概念或重要语句,要求考生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其中包括体现概念和语句内容的若干要点(形成的条件、原因或相关因素)。

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或者是按提供的例句去寻找同类的语句。

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求考生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相关知识】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语言文字材料中准确而迅速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

其实也就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

所谓“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

筛选信息既是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也是舍弃无用信息、干扰信息的过程。

文中哪些信息是值得筛选的呢?从答题的要求来说,符合答题要求的就是重要信息。

语文高考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语文高考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 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 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
“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
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 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
观两个角度进行分层表述即可。
[参考答案]
①权威、社会偏见、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
②社会(学校)的促进或干涉。
③个人认识和自觉追求的程度。
前些年论述类文章大多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近年来 由于新课标的实行,主观题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试题中。解 题时应该遵循解答客观题的基本原则,又要兼顾到主观题的
具体特点,来掌握筛选整合的方法。
把握住文意,才能有针对性地或快捷地找出相关的文字或材
料,才能进一步为筛选提供掌握材料的保障。这要求在阅读
过程中,要注意养成“处处留心,句句在意”的好习惯和整 体认知的习惯,必须对整个文段或中心段(针对某一问题的 相关段落)有深入的理解,甚至不能忽视那些很“不起眼” 的有时误以为只是补充性质的加注文字。
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
有哪些? 答:
[思路分析]
本题答案集中在最后一段,根据“在于思
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习惯的束缚”一句, 可提炼出“权威”“社会偏见”“违背哲理的常规”“习 惯”等词语;根据“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 它的发展”一句可提炼出“社会”“促使”“干涉”等词 语;根据“这种内心的„„一个目标”一句可提炼出“个 人”“追求”等词语。考生只要将提炼出来的词语从主客
的方式,透过迷惑项,采取“排除法”,抓正确项。
五、筛选整合类题目的三种类型 此类题目从答案归结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高考语文冲刺密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高考语文冲刺密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江苏邳州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孟凡军 老师提示 “筛选整合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筛选信息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来说要求语句通顺。

“重要信息”在考题中1.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

这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阅读中首先要关注的地方。

2.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资料)。

现代科技文章,不仅提出反映信息的概念,而且还在文章中对这些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进行解说、分析与阐释。

有时还会对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式及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对有关材料进行辨别和评价,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

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

3.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

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联系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这方面的考查在现代科技文阅读中是个难点,在现代社科文阅读考查中也是个重点。

近年来高考试题在题目设计上常采用如下一些方法设计错误选项:1.以偏概全式。

2.答非所问,或为原文未谈及的问题。

3.改变判断的性质。

4.偷换概念。

5.背离语境的暗示,与材料或相关信息相矛盾。

解答本考点的问题,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对文段形成整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养成“处处留心,句句在意”的好(针对某)有深入的理解,不能忽视那些很“不①在平时训练中,必须培养寻找阅读敏感点的能力。

如文②在复习备考过程中相应地还应当加强提纲挈领的能力一、(2004年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等,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12分,每小题3分)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应选A。

本题的对应点主要在原文中的第二段。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如何快速筛选信息和归纳关键点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如何快速筛选信息和归纳关键点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如何快速筛选信息和归纳关键点高考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是考生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筛选信息并归纳关键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技巧,帮助考生在阅读理解中更加高效地筛选信息和归纳关键点。

一、审题准确理解首先,要在阅读文本前仔细阅读问题,确保自己准确理解题目所问,明确答案的要求。

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归纳。

二、抓住关键字在阅读文本时,要学会抓住关键字。

关键字往往是文章中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它们能够提供文章的重要信息。

通过抓住关键字,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理解段落结构在阅读文本时,需要抓住每个段落的主旨和结构。

通过理解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从而更快地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四、意识流阅读在进行长篇阅读时,可以运用意识流阅读的方法。

意识流阅读是指快速浏览全文,通过抓住关键句和段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通过意识流阅读,可以快速筛选出文章的重点和关键信息。

五、利用排除法在多选题中,可以利用排除法来筛选信息。

通常情况下,选项中会有一些明显与文章不符的错误信息,我们可以先排除这些选项,然后再进行比较,选择最符合文章的选项。

六、划重点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铅笔或记号笔划出重点句子或关键词,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归纳关键点时更加清晰明了。

七、归纳总结在阅读完成后,可以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整理关键点:文章主旨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论证思路如何?通过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

总之,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快速筛选信息和归纳关键点是一项技巧活。

通过审题准确理解、抓住关键字、理解段落结构、意识流阅读、利用排除法、划重点和归纳总结等技巧,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应对阅读理解题,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希望以上技巧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聚焦】这一考点在高考能力要求方面属于C级层级。

它是在理解基础上的高一级的“分析综合”能力层级。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过滤次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

2003年《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将“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改成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整合”和“提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整合”不仅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暗含着概括、重组、融合、表述等多项要求,不再停留在句子表面,而要从内蕴上去理解。

“整合”不仅仅是“提取”。

“提取”指的是提炼而取得;“整合”更多的是指整顿、加工使之合乎某些要求。

表现在阅读题的答案编制中,包括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的过程,涉及阅读者本身的“认知积累”因素更多,有强调“素养”的成分。

由原先的着重考查思维的结果变为考查思维的过程。

“提取”可以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某些现成的语句作为答案,或选取某些短语加以拼接。

“整合”则需要考生对语言材料中的信息作食桑吐丝的工作,只对现成的语句加以理解来作答是远不够的。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1.阅读思维准备状态不足,阅读心理浮躁,不能静下心来筛选信息。

因此,不能准确地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过滤次要信息,造成答题错误。

2.筛选信息后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只看出显性信息,不能透过表层信息看清隐性信息。

在复习时,教师应不断强化考生的“重要信息”概念,坚持“突出重点,持之以据”的原则,并注意以下几点:1.统观全文,分清主次;2.瞻前顾后,确定范围;3.以言取意,辨析真伪;4.分清关系,防止颠倒;5.概括文意,整理组合。

【高考示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

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

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6筛选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6筛选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6 筛选文中的信息教案【目标要求 】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章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放在最后,有两题,题型均为选择题。

近五年来考查的内容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考查对人物言行主张或品德形象的概括能力;二是考查对总体文意的叙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的判断能力。

【网络透视】文言文同现代文一样,都是由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组成的。

这项考试内容要求的是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理、情、言、时、地等语言信息,从而对试题提供的选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或者根据试题要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表述。

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试题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文段中的有关词句可以成为筛选和提供的信息,文段才层次结构或语言技巧也可以成为筛选和提取的信息,文段中所反映的有关人物品行的言行细节或体现某一观点的几个依据等更可以成为筛选和提供的信息。

所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是将测试考生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来设置的。

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时,最重要的阅读要求是准确把握筛选和提取的条件,因为筛选和提取的条件有时是明示的,更多的情况下是隐性的,所以做题时要认真研究和把握筛选和提取的条件。

具体说,要提高完成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试题的准确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理解全文,基本扫清文字障碍,这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基础前提;二是要在文言文阅读实践中养成对于重要信息的敏锐语感,这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条件;三是要掌握做题的一般方法,即先利用题干信息确定筛选和提取的标准和角度,然后找到信息所处的阅读区间进行比较研读,最后根据题干要求对试题所列的信息选项进行辨析判断,或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文字表述。

【活题精析 】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例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与“忠于唐”的一组是(原文见考点12) 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凡所陈奏,……矩辄以闻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3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3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3 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目标要求】《考试说明》将本考点要求由原来的“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修改为“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这样一改,使考试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着重考查思维的结果变为考查思维的过程。

着重点变了,考试的难度也就增加了。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中的“信息”指文章中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一种认识、发现和感受。

也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

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本身的主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有关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语句等。

“筛选”就是将主要信息是与次要信息、冗余信息区分开。

整合”就是“调整组合”的意思。

【网络透视】信息指文章中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一种认识、发现和感受。

1.“重要信息”标准:①基本概念和新知识点。

②对重要概念及知识进行解释和阐述。

③最能表现作者意图的句子。

(1)正确提取:主要信息是与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要分辨区分开来。

(2)正确辨别:①确认检索区域,即必要信息的位置,概念范围大小,涉及的范围。

②根据问题指向将题目与阅读材料进行比较,发现误差,进行梳理或提取主要信息,舍弃冗余信息,然后进行恰当转换,在转换中注意区别和避免下列一些问题的出现,以偏概全,转换不全,主客错位,因果颠倒,无据推断,已然将然混淆,而这些问题也是命题人惯用的命题手段,只要我们识别出了这样一些陷阱,解题就不难。

2.提取和筛选的对象:一定要研究题目,弄清楚筛选的对象概念外延有多宽,在那一个段,那个词是核心符号,二要准确组织文字表达。

提取和筛选的对象有如下一些:(1)摘录起始句,这主要适用结构思路的分析把握。

(2)确认中心,这主要适用对内容要和主旨及态度归纳分析。

(3)查找对应隐含句,这主要适用对具体语句的概括、阐述、解释。

【活题精析】(例1)200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沙尘暴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却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

最新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技巧篇)专题: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题技巧含解析

最新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技巧篇)专题: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题技巧含解析

专题02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题技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具体操作时要抓住三个关键词:标准、筛选、整合。

所谓“标准”,就是“筛选”的目的、要求和方向。

这是解题的首要条件。

“筛选”,就是根据“标准”,经过辨别,把文章中的相关信息提取出来。

“整合”,就是根据“标准”,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论述类文本中,其命题角度主要有:1.要求筛选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最新知识和基本概念。

2.要求筛选出阐述文中重要概念、知识的材料。

论述类文章中,对概念的解说、知识的阐述大多使用举例说明的方法。

有时在对有关材料的辨别或评价上,表现出阐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和难点。

3.要求筛选出体现作者观点或作品主旨的句子。

文章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如在对事情的评说中一般蕴含着文章的主旨,体现着作者的观点。

实用类文本中,其命题角度主要有:1.传主生活的时代,社会、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

2.传主的人生经历、主要事迹。

3.传主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4.作者对于传主及有关事实的评价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具体的考查形式有两种:1.客观题。

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双项选择题(5选2),二是单项选择题(4选1)。

从局部或全文的角度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主观题。

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章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客观题与主观题都考查到了信息的筛选,不同的是,客观题须要筛选判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主观题则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后,再将其转换成符合试题要求的答案,准确表达出来。

历年的课标卷中,无一例外均涉及对此考点的考查,因此考生要予以重视。

方向一论述类文本中的信息筛选第一步:整体认知,微观把握。

“整体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的基本结构层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的内容要点等。

“微观把握”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留心一些关键的句子,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句子以及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等。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筛选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课件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筛选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课件

别人的失误
基姆·瑞德是美国人,以前一直从事沉船寻宝工作,直到他 遇到那只高尔夫球,他的整个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正在打球的人由于动作失 误将球击入美国奥兰多的“格兰德·塞普奈斯”高尔夫球场的湖水 中,于是他脑子里灵光一现,仿佛看到了一个机会。
他穿好潜水衣,带上工具跳进湖中。你猜他看到了什么?白 茫茫的一片!全是高尔夫球,有成千上万只,这些球几乎全和新 的差不多,全都是因为球手们失误打到湖中的。他回到岸上后, 和球场经理商定以10美分一只的价格打捞并卖给球场,仅一天的 时间他就捞了两千多只,收入相当于他一周工作的薪水。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文中所写的人是赞颂、 同情,还是斥责、讽刺;对文中所写的事是拥护、肯定,还是反 对、否定。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要求考生能够分析 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近年高 考试题对内容观点进行评价方面的考查很少,主要是考查对文意 观点的分析把握。
[答案] B
[参考译文]
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县人。他自小就被亲戚赵伯符所赏 识,在他十七岁时,赵伯符出任豫州刺史,委任他为左军行参军, 他以处理事务得当见称。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就暂时寄居在历 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乡里父老都称赞他敦厚和睦。他又出 任句容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宋明 帝泰始初年,他侍奉建安王刘休仁,刘休仁任用他为司徒参军, 并向宋明帝提到他。明帝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太 守。这二郡在长江三峡地区,地方官一直以武力来进行镇压。
往忽视了其要求中的重要环节或隐含信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 无法迅速正确选出语料。
阅读文后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
是在为考生作提示,用它来帮助理解文意。由注释,可知人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从阅读材料中区分有关的与无关的、主要的和次要的、关键的与非关键的词语、句子、段落等,筛选并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或适合要求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文章中筛选并提取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的重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重要信息有哪些呢?1.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

2.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

3.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文章中有些语句能有力地表现作者的观点,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它们当然也应算作是重要信息。

“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重要信息的筛选包括:摘要抽取、概括、组合、转换、延伸等能力。

【要点讲析】本知识点题目的拟定主要依据文中的一些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过渡句和标题用语来体现。

1.提示语话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

许多语境特征,比如相关的人物、事物、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上下文的联系等,都会在话语中得到反映。

反映这些语境特征的语言成分就叫指示语。

标示人物、事物的词语叫对象指示语;标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叫时空指示语;标示人际关系的词语叫社交指示语;标示上下文关系的词语叫语篇指示语。

如:一生中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其中”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就是指示语,这个题目让分析”这样”与”这”指代的内容,实际也是抽取信息。

分析要注意结合上下语境。

”这样”所指的是上一段所表述的内容,那么作为科学家他有何特色呢,即上段”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这”,指代的具体内容,要紧承着”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而来的。

若与”这样”指代同一内容,则不能与下文恰当地连接起来,显然,两个词指的是不同的内容。

由”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可见,他不仅仅是科学家,更主要的还是革命家,故”这”指的是”作为科学家”。

2.概括语概括语是集中表现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词语。

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回忆柔石,有这样的话:”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是一看他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这里的”硬气”、”迂”,已经把柔石思想性格的特点概括出来了。

例如,下段文字中“这正是马克思得以作出天才预见的客观背景”就是概括句,由此来分析”具体内容”就是筛选信息。

题目:下段文字中,马克思得以作出天才预见的客观背景的具体内容是:(不超过45个字)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近代科学技术刚刚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的时代。

先是蒸汽机,而后是电力,作为人类驯服自然力的象征,刷新了生产力系统中基础性的动力部分。

人类知识的结晶——机器,以它加工的精确和速度取代了灵巧而缓慢的手工操作,化学在农业上的初步应用促进了产量的成倍增长……这一切像魔力一样创造出庞大的财富,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革命家——科学崭露头角。

这正是马克思得以作出天才预见的客观背景。

这三个具体内容是:(1)蒸汽机、电力刷新了基础性的动力部分;(2)机器取代了手工操作;(3)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3.情态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遇到情态语。

例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开头一节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俄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而最后一节则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由”轻轻的”变为”悄悄的”,这反映了诗人情绪的脉络。

情态语在小说、散文、诗歌中经常出现。

4.主旨句与过渡句主旨句是传达重要信息的。

过渡句也同样起着传达重要信息的作用。

其实,过渡句不仅显示着文章的层次脉络,也常常显示着主要的信息。

例如1992年全国高考阅读题,第三段开头一句是”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

”这即是主旨句,也是过渡句。

”进一步”“更加”两个情态语揭示了上下文的关系。

文中的”技法…风格”两个词作为对象指示语,不仅适用于本段,也适用于上段。

【方法指导】各类文章中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但人们在阅读文章时所得到的信息却是有限的。

人们总是根据自己阅读的目的从文中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其他信息则不予理会,这就是对信息的筛选。

摘取要点,便是筛选信息的过程,是对考生综合能力考查的重要方法。

一、判断正误(一)镜像原则。

也就是在”从原文中找答案”,一般来讲,每一个选项在原文中都能找到根据,如果找不到,就可推断为错误,就像有”像”必有”物”一样。

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一部分考生习惯于离开文段自己寻找答案的情况而提出的。

(二)比较甄别。

用在原文中找出的对应语句所载的信息与考题选项中所表述的信息相比较,看是否犯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源流倒置”“答非所问”“已然未然、或然必然性质不分”“深浅肯否,牵强附会”等毛病。

二、简要表述(一)直接摘取。

有时候提取要点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小,可就文中某个现成的词语或短句,采取”直接摘取”的方法,把文中的重要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有时需要稍加整理。

(二)概括提炼。

如果涉及的范围大,提炼要点就可能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范围大,干扰信息就会增多,什么信息是所摘要的,一时难以分清。

在这种情况下,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要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技巧,把信息区分开来,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信息,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

【经典例题一】(1992全国高考)在”基本粒子”的大家族中,有一种叫中微子。

它那穿山过海,敢于与光速较量的神奇本领和不费吹灰之力穿过地球的拿手好戏,极大地触发了科学家们应用研究的灵感。

于是,中微子通讯的设想脱颖而出了。

这是一种采用中微子束来代替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无线通讯方式。

它可以冲破电磁波通信不可逾越的水下和地下这两大禁区,实现全球无线通讯;它保密性好,传递信息快,不受外界干扰,对人体无害。

这些优点是其他通讯方式无法比拟的。

中微子通信过程和微波通信相似,有发射和接收装置。

通讯时,发射站首先用高能质子加速器,将质子加速到几千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然后去轰击一块金属靶子。

此时,靶子的背面就产生许多”短命”的介子,这些介子一边运动,一边发生衰变,从而变成中微子和★子。

再让它们共同穿过钢板,这时★子被钢板阻挡并衰变了,剩下的就是纯净的中微子束。

然后,再用信号对它进行调制,接着通过磁场控制载有信息控制的中微子束,使之按人的旨意朝一定方向传向目标。

接收站是一个贮有近亿吨水的大水箱,箱内的光探测器星罗棋布。

当发射来的中微子束在水中传过时,就会与原子核中的中子发生核反应而生成★户,★子在水中高速前进,受到核的减速作用放出光子,这些光子进而被水中的光探测器接收,即可把原来中微子束所携带的信息解调出来,从而达到通讯的目的。

1.从原文意思来看,下列对中微子通信和电磁波通信所作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们的通信过程、传递路线和装置是基本相同的。

B.巾微子穿透力强,金属板对它也不会产生阻碍。

C.中微子能冲破水下和地下两大禁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通信方式。

D.中微子通信和电磁波通信都是用光来传输信息的。

2.下列对中微子通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调器是用来还原信息的装置。

B.中微子通信的始端和终端都利用了核物理原理及其技术。

C.经过磁场之后的中微子才成为束状并具有定向性。

D.中微子通信利用了基本粒子的某些特性,是一种采用高新技术的无线电通讯方式。

【例题讲析】1.答案:B。

A文中说”中微子通信过程和微波通信相似,有发射和接收装置”,并没有说”它们的通信过程、传递路线和装置是基本相同的”,故错;C说”中微子能冲破水下和地下两大禁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通信方式”,与文中”中微子通讯的设想脱颖而出了”矛盾,也错;D毫无根据,妄加推测,也错。

2.答案:C。

从原文第二段可知,中微子束是在穿过钢板后形成的,定向性才是在经过磁场后具有的,因此C错。

【经典例题二】以泰山300兆瓦压水堆核电站为例,核蒸汽供应系统(一回路系统)主要由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和冷却剂官倒等组成。

气轮发电机系统(二回路系统)主要由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系统、给水系统等组成。

泰山300兆瓦压水堆核电站的一回路系统与二回路系统完全隔开,是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

它的原理流程为:主泵将高压冷却剂送入反应堆,带出核燃料放出的热能;冷却剂流出反应堆后进入蒸汽发生器,通过2975根传热管,把热量传给管外的二回路水,使之沸腾产生蒸汽;冷却剂流经蒸汽发生器,再由主泵送入反应堆,如此循环不己,不断地将反应堆中的热量带出和转换产生蒸汽。

蒸汽冲转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再经凝汽器,由给水泵再送入蒸发器。

凝汽器由海水循环水加以冷却。

这三个回路是完全相互隔离的系统。

在”三个回路”中循环的主要物质依次是、、。

【例题解析】答案:冷却剂、蒸汽和水、海水。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

只要到仔细阅读就不难回答。

【经典例题三】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

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

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

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

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根据文中所述,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答:①②【例题解析】答案:①当时的理论;②当时对具体作品的评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首先确定重要的语句为最后一句话,重要的词语为”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这样,只要对重要词语稍加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经典例题四】(1998上海高考)在仰视、俯视、平视之中,我比较赞成平视。

仰视难免阿谀逢迎。

一个作者存心取悦于读者,本是他的分内事,不过他有他的身份和艺术的良心。

如果他将就读者的错误的见解,低级的趣味,以佞嬖俳优的身份打诨呐喊,猎取世俗的炫耀,仰视就成为对于艺术的侮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