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农村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二
‚小腿疼‛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
高潮1:‚小腿疼‛大闹办公室
高潮2:社员出工变成强制性劳动 高潮3:小腿疼‚偷棉花‛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
问题小说。抛弃了一切当时粉饰 现实的虚伪写法,实实在在地写 出了农村出现的真实情况
现实主义的方法冲破了作家的历史 局限,以它自己的方式达到了生活 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
赵树理:‚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是 ‘问题小说’‛ 叙事模式: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解 决方法——指导工作 政治意图明显的功利性写作。但文本中间 也有意图空隙和裂缝。如《‚锻炼锻炼‛》:
‚我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
解读:“赵树理现象”
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从起步伊始,就呈现出与‚五四‛新 文学和左翼革命文学所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小飞蛾
命运的屈从者 女儿婚姻的推动者 新婚姻法
艾艾 小晚 结婚登记
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
《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描写解 放后农村生产合作化潮流的优秀长篇
小说“从旗杆院说起”,讲述了 1952 年 9 月一个月里发生在三里湾 这个老解放区里围绕着扩社、开渠两 件事而展开的合作化运动
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
开篇:“从旗杆院说起”
来历和用途(从地 结构布局“前后相 主私宅到村里公用 连的两院房子”: 房):革命成功与农 会场与合作化运动的力
村合作化 量源泉
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
马家院:“马家的规矩与别家不同:三里湾是个 老解放区,自从经过土改,根本没有小偷,有好 多院子根本没有大门,就是有大门的,也不过到 了睡觉的时候,把搭子扣上防个狼,只有马多寿 家把关锁门户看得特别重要——只要天一黑,不 论有几口人还没有回来,总得先把门搭子扣上, 然后回来一个开一次,等到最后一个回来以后, 负责开门的人须得把上下两道栓关好,再上碗口 粗的腰栓,打上个像道士帽样子的木楔子,顶上 个连滑泏刨起来的顶门杈。”
十七年小说概述
题材的分类与等级
时间:历史与现实 • 分类的尺度 空间:工、农、兵、学
十七年小说概述
题材的分类与等级
• 分类的实质与依据 这种分类,实质上包含着‚阶级‛区分的类别背 景,同时,也表现了以社会群体的政治生活(而非 ‚个人日常生活‛)作为题材区分的根本性依据。
十七年小说概述
题材的分类与等级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 新的婚姻家庭观 农业合作化 工业建设 干预生活 人情人性
现实题材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新的婚姻家庭观
–《登记》(赵树理) –《结婚》 《一架弹花机》(马烽) –《新事新办》
《强扭的瓜不甜》(谷峪)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农业合作化
• 《不能走那条路》(李准) • 《三里湾》(1955)(赵树理) 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 《山乡巨变》(周立波) • 《创业史》(柳青) • 《艳阳天》(浩然) • 《风雷》(陈登科)
明确地将农民群 体界定为自己作 品的接受对象, 使用纯正的农民 通用语言
回归民间文学的 艺术表现传统, 再造属于农民大 众自己的中国现 代文学
表现一种新的人 物形象、一种新 的生活方式、一 种新的道德规范
解读:“赵树理现象”
• ‚我的语言是被我的出身所决定的。‛
解读:“赵树理现象”
• ‚从我为农民写作以来,——我就开始用农民 的语言写作。我用词是有一定的标准的。我写 一行字,就念给我父母听,他们是农民,没有 读过什么书。他们要是听不懂,我就修改。我 还常去书店走走,了解买我的书的都是些什么 样的人,这样我就能知道我是否有很多的读 者。——这样,从前只有少数知识分子看我的 作品,现在连穷人都普遍能看到了。‛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工业建设
• 《铁水奔流》(周立波) • 《百炼成钢》(艾芜) •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 《乘风破浪》(草明) • 《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
周立波 (19081979) 原名周绍 仪,湖南 益阳人。
周而复 (19142004), 安 徽旌德人。 1938年毕 业于上海 光华大学 英国文学 系。
第二讲 十七年农村小说
一、十七年小说创作概述 二、赵树理小说 三、李准与《李双双小传》 四、农村合作化小说
十七年小说概述
• • • • 本时期小说的取材 本时期的小说体裁状况 本时期小说的形态 本时期小说的不足
十七年小说概述
本时期小说的取材
(一)历史 (二)现实 (三)分类与等级
十七年小说概述
3、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也没了生存空间
4、与小说形态的单一相关联的是小说风格的单 一:奔放、雄伟、刚健、热烈
赵树理的小说
出生在山西省 沁水县贫苦农 民家庭
解放后兼任《人民日 报》记者。1950年发 表短篇小说《登记》。 1955年发表长篇小说 《三里湾》
赵树理
青年时代就学于长 治的山西第四师范 学院,接触到新文 学和左翼文学
革命历史题材 民主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 其它历史
革命历史
十七年小说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小城春秋》 《青春之歌》 《三家巷》 《红旗谱》 《党费》 《七根火柴》
1、民主革命
十七年小说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风云初记》 《铁道游击队》 《敌后武工队》 《野火春风斗古城》 《苦菜花》
2、抗日战争
解读:“赵树理现象”
• ‚我既是个农民出身而又上过学校的人,自然是 既不得不与农民说话,又不得不与知识分子说话。 有时从学校回到家乡,向乡间父老兄弟们谈起话 来,一不留心,也往往带一点学生腔调,立刻就 要遭到他们的议论,碰惯了钉子就学了点乖,以 后即使向他们介绍知识分子的话,也要设法把知 识分子的话翻译成他们的话来说,时间久了就变 成了习惯。说话如此,写起文章来便也在这方面 留神——‘然而’听不惯,咱就写成‘可是’; ‘所以’生一点,咱就写成‘因此’,不给他们 换成顺当的字眼,他们就不愿意看。‛
年轻人花好月圆,扩社开渠圆满成功
袁天成 小俊
王பைடு நூலகம்生
王玉生
马多寿
菊英
范登高
范灵芝
个人解放
王玉梅
马有翼
合作化事业
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
解读视角:人物
新-旧 进步-落后 青年-老辈 女性主义 与 妇女解放 民间语言命名 (绰号):生 存地位/文化 处境/生命状 态/价值指向
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
解读视角:空间
解读:“赵树理现象”
• 分析与比较:
– 前几句风景描写透露的是对农村风景的欣赏 和赞美,这种情感恰恰是五四启蒙影响下的 小资化情感,却与农民无关,农村成了被欣 赏被塑造的他者,农村风景变成隐蔽地表现 小资情怀的场所。叙事视点同样是外来者视 角。
解读:“赵树理现象”
‚赵树理方向‛
1945年以后,在周扬、冯牧、林默涵、郭沫若、茅盾等人的 全力推崇下,赵树理实际上已经被人为地加以神话 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他的作品可以作为衡量边 区创作的一个标尺,因为他的作品最为广大群众所欢迎。‛
• 老一辈落后的农民宋老定、董守贵、孙喜旺等。 • 农村新人李双双:原型快嘴李翠娥
意义
• 对乡村强势男性文化的反抗与颠覆,女性不再是历史的局 外人而是历史的参与者 • 革命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
• 题材的价值等级
– 不同的题材类别,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即 指认它们之间的优劣、主次、高低。类别的严 格区分,与等级上的清楚排列,是紧密关连的。
– 划分等级的原则:工农兵生活优于知识分子或 非劳动人民的生活,公共生活优于私人生活。
十七年小说概述
题材的分类与等级
• 进行分类的原因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革命文学在题材上必 须转移到对‚新的世界,新的人物‛的表现。 –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的报告:‚民族的、阶 级的斗争与劳动生产成为了作品中压倒一切的 主题,工农兵群众在作品中如在社会中一样取 得了真正主人公的地位。‛
解读:“赵树理现象”
• 《暴风骤雨》开头:
七月里的一个清早,太阳刚出来。地里,苞 米和高粱的确青的叶子上,抹上了金子的颜色。 豆叶和西蔓谷上的露水,好像无数银珠似的晃 眼睛。道旁屯落里,做早饭的淡青色的柴烟, 正从土黄屋顶上高高地飘起。一群群牛马,从 屯子里出来,往草甸子走去。一个戴尖顶草帽 的牛倌,骑在一匹儿马的光背上,用鞭子吆喝 牲口,不让它们靠近庄稼地。„„
十七年小说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解放战争
《保卫延安》 《红日》《红岩》 《百合花》 《党费》 《黎明的河边》
十七年小说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抗美援朝 a、《三千里江山》(杨朔) b、《上甘岭》(陆柱国) c、《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其他历史 a、《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b、《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
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
“门”
门内就是家,家是抵抗外部侵扰的堡垒 家是马多寿单干致富的大本营
“关门”
自我保护 与政权与政策的对抗 谨小慎微与惊慌失措
封建堡垒的大门是关不住的,它必将被浩浩荡荡的合作化大潮冲开
家的瓦解与合作化运动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
人物一
‚吃不饱‛ 暗示了农民劳动 积极性地下和生 活待遇的低下
解读:“赵树理现象”
建国后,‚赵树理方向‛实际上一直是 处在一种被淡化和被消解的静止状态
1.长期的农村封闭生活,使他对于 中国现代革命战争缺乏必要的了解
2.问题小说已经不合时宜,无法 适应新的政治形势的需要
李准与《李双双小传》
作者李准
• 早期:《不能走那条路》 • 1958年后:《李双双小传》
小说人物:“二人转”的结构模式
1943年发表成名作《小二 黑结婚》,之后中篇小说 《李有才板话》和长篇小 说《李家庄的变迁》
赵树理的小说:《登记》
《登记》 《小二 黑结婚》 农村青年争 取婚姻自由 为题材
革命与恋爱
(才子与佳人)
农村青年争 取婚姻自由 为题材 政治对情感 的介入
政治与美学
赵树理的小说:《登记》
• 小说主要以张家庄张木匠的老婆小飞蛾为主线,描写 了她与婆婆和女儿艾艾三代女性的婚恋故事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干预生活
• • • •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 《田野落霞》(刘绍棠) 《改选》(李国文) 《灰色的帆蓬》(李准)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人情人性
• • • • • 《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 《在悬崖上》(邓友梅) 《红豆》(宗璞) 《小巷深处》(陆文夫) 《达吉和她的父亲》(高缨)
解读:“赵树理现象”
• 对于那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民来说,民歌、鼓词、 评书、戏曲这些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才是他 们获取知识与享受娱乐的唯一渠道。
解读:“赵树理现象”
• 《登记》开头:
诸位朋友们:今天让我来说个新故事。这个故事 题目叫《登记》,要从一个罗汉钱说起。 „„ 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 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娥”。小飞娥生了个女 儿叫“艾艾”,„„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 艾艾搞恋爱。故事就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
解读:“赵树理现象”
• 分析与比较:
– 风景描写是现代小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
隐含着可能作者也没注意到的个体化情感,
但这是高高处于乡村之上的外来者和知识分
子化视点,与农民接受者的距离更远。
解读:“赵树理现象”
• 《秧歌》开头:
一到了这个小镇上,第一先看见长长的一排 茅厕。都是迎面一个木板照壁,架在大石头上 ,半遮着里面背对背的两个坑位。接连不断的 十几个小茅棚,里面一个人也没有。但是有时 候一阵风吹过来,微微发出臭气。下午的阳光 淡淡地晒在屋顶上白苍苍的茅草上。
十七年小说概述
本时期小说体裁状况
1、状况:趋向两极即短篇与长篇 2、形成原因: 由于自身的‚功能‛ A、短篇 文学刊物的增刊 对短篇形态学的讨论 专事短篇写作的作家 B、长篇 C、评价
十七年小说概述
本时期小说形态
• ‚单一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形态的总体特征。
表现在:
1、言情、武侠小说失去了合法化的地位 2、讽刺、幽默的小说也不能继续推进
解读:“赵树理现象”
• 分析与比较:
– 赵树理小说以古典式的白描直入主题,没有
一句多余的话,一开始就介绍故事场景和主
要人物,用极简单的叙事交代读者需要了解
的重要信息。
解读:“赵树理现象”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开头:
路两旁和洋河北岸一样,稻穗穗密密的挤着。 谷子又肥又高,都齐人肩头了。高粱遮断了一 切,叶子就和玉茭的叶子一样宽。泥土又湿又 黑。从那些庄稼丛里,蒸发出一种气味。走过 了这片地,又到了菜园地里了,水渠在菜园外 边流着,地里是行列整齐的一畦一畦的深绿浅 绿的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