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邹斌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标准分析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标准分析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标准分析发布时间:2023-03-21T06:44:23.760Z 来源:《城镇建设》2023年第1月第1期作者:杨康[导读] 这些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非常迅猛,发展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也在逐渐加快,社会对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开始对房屋质量给予更高的重视。

杨康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这些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非常迅猛,发展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也在逐渐加快,社会对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开始对房屋质量给予更高的重视。

在设计建造房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为了能够确保此类地基的承重能力达到标准要求,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严格把控各个施工流程,确保房屋建筑项目的进度不受影响,满足人民群众对房屋质量提出的各项要求。

由此可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技术人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0 引言现如今,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人们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项目施工质量方面。

软土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基类型,这种地基会对房屋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造成直接影响。

以往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手段不够规范,质量控制措施不够严谨,最终导致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

当前,很多企业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都会采用振冲法、强夯法等技术手段,并综合考虑软土地基的触变性特征,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

1 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特点1.1 高透水性与高压缩性软土地基的透水性相对来说比较高,含水量大。

与此同时,由于地基内部存在比较大的空隙,在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变形。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沉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地基沉降,主要是软土地基高压缩性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应当尤为关注透水性与压缩性等特点。

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分析 申延涛

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分析 申延涛

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分析申延涛发表时间:2017-03-29T11:25:08.320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申延涛1 吴浩2[导读] 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层。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沪)上海 200000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和速度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对软土地基的勘察和处理越来越严格。

建筑工程前期的地基勘察和技术处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

本研究以软土地基勘察和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就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危害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层。

大部分软土具有渗透性弱、压缩性高以及抗剪强度低的特性,由于软土这些特有的性质,所以无法直接作为土建工程的路基。

软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为50%~70%,最大甚至超过200%,几乎处于饱和状态,再加上该类土渗透系数小,不但使土体的固结过程延缓,而且在加荷初期,容易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变形大而不均匀,对地基强度有显著影响。

各种土质的抗剪强度与加荷速度及排水固结条件密切相关,并且与其侧压力大小无关,软土本身的含水量高使得抗剪强度很低。

1.2 软土地基的危害(1)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

受国际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土建工程公司将工作的重点错误地放在了企业利润和生产工期中,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只是错误地追赶施工完成工期,在软土地基还未完全达到施工要求的固结情况下,就迫不及待进行下一道工序,会导致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下沉,为了工程的安全,不得不进行返工,耗时、耗力而且耗资金。

(2)影响工程的质量。

由于软土地基的间隙比较大,极易吸收地基中的水分,但水分蒸发的速度却非常缓慢,在不同的时节进行勘察时,得到的数据也不相同,比如,如果没有区分考虑潮涨、潮汐对地下地基的影响作用,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严重影响工作质量。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_2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_2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发布时间:2021-08-26T11:39:25.23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作者:覃广德[导读] 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广阔,所涉及的土质类型也较为多样,软土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土质类型。

覃广德广西桂能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市530000摘要: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广阔,所涉及的土质类型也较为多样,软土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土质类型。

在房建工程中,要获取良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关键要结合房屋建筑地基特点,优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改变软土地基原有特性,保障房建工程地上结构安全。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引言软土地基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壤,由于自身含水量较高,导致自身的承载能力较弱。

因此,改善和处理软土地基的相关任务,需得到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如软土地基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突发故障,从而使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地基的土质、含水量等进行专业性的勘测,以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建筑物的软土地基能够达到标准承载力,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

1软土地基概述所谓的软土地基指的是地基土壤之中水分含量较大且粘性较大的粘土,因为压缩性较强,所以很容易便会造成地面的不均匀沉降。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因为受到重力而使得房屋建筑下沉速度较快,进而可能对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定性造成影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面对软土地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首先需要根据当时所处的位置和地质特点确定好是何种软土类型,之后根据软土地基做好相应的设计并确定所要选择的处理技术,通过提升地基承载强度来最大程度地避免地基发生沉降,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1]。

2软土地基处理原则(1)在施工设计时,应精确计算其基础荷载量,特别是对房建施工准备阶段,应根据其上层结构设计形式,确定基础荷载的具体数值,还要以此为依据,进行桩基础的设计,适当地提高软土地基处理预期,使其基础承载力达到更高水平。

建筑工程施 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施 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摘要:如何有效解决软土地基一直是困扰建筑行业的难题之一,而随着我国建筑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此问题上终于有了重大的突破。

鉴于此,本文将对当前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究,分析其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技术分析引言地基是整个房屋建筑的根基,它所承载的是整个建筑物的重量,是保证整个房屋建筑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所在。

一个房屋建筑从施工到完成,其所采用的混凝土、砖头以及钢筋等等建材,都是具有极大的自重的,这些重量在经过楼板、房梁等不断的传递,最后会由地基来进行承受,而且,地基对这些巨大压力的承受还不是短期或者偶然的。

而软土地基的特性则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对地基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这种处理技术是保证软土地基在后期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1软土地基工程所具备的特点1.1地基含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土质由于软土自身特性的限制,他的含水量要明显高于其他土质,土质中空隙也比较多,这就对于建筑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从而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1.2软土的渗透性较差由于软土本身的特点,相对于一般土质来讲,软土的形态易于改变,对水和空气的渗透性都比较差,这也对建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3软土容易进行压缩软土相对于其他土质,有容易压缩的特性,这也是软土土基对于建筑物影响最大的一个特性,容易压缩的软土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地基下沉,地基不稳定甚至倾斜等问题,这对于建筑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在对软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应用施工技术应该注意三个原则。

第一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对于拥有不一样基础的工程而言,其软基处理在进行施工时面对的条件通常存在差异,而不一样的情况也导致了在进行处理相关施工技术选择时候的不同。

假如要处理的软基面积比较大,那么则应该先进行相应的试验区域的建立,借助于试验施工来进行相关施工技术的确定,同时对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

软土地基工程处理技术研究

软土地基工程处理技术研究

软土地基工程处理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3-02-20T07:12:19.93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4期作者:唐杰1 叶建斌2 [导读] 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技术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相比之下其强度低,若是在建筑施工过程出现软土地基,就需要做相应的处理,否则就会出现变形或者沉降现象,造成工程质量差的问题。

施工时,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非常重要,要有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研究,了解软土地基本情况,处理技术以及分析周边建筑受到的影响。

1.身份证号:3305221995031XXXX 身份证号:3307811991062XXXX摘要: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技术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相比之下其强度低,若是在建筑施工过程出现软土地基,就需要做相应的处理,否则就会出现变形或者沉降现象,造成工程质量差的问题。

施工时,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非常重要,要有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研究,了解软土地基本情况,处理技术以及分析周边建筑受到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软土地基工程处理是目前建筑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几年以来国家城市化规模扩大,在各大建筑以及基础设施进行中都有软土地基工程技术。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软土地基的处理有很多新方法、新技术,但是这些方法和技术的具体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没有规定,一旦选择了不恰当的处理技术,其造成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导致建筑和基础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因而,选择科学的软土地基工程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一、软土地基的概念及其特点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软土指的就是淤泥类质土,是由冲击或极其缓慢的流水沉积,经过自然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粘性软土。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首先,透水性效果不好。

软土地基里面含有很多水量,排水效果差,使得软土地没有达到预期应用标准,安全隐患加大,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我见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我见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我见发表时间:2012-12-21T10:31:27.3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9月Under供稿作者:姚荣炳[导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都大力开展建筑工程建设。

姚荣炳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10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加大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进一步刺激建筑行业的繁荣。

由于工程建筑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资且极其复杂的施工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改良施工设备,切实做好项目工程建设。

本文就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进行相关讨论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ofYao RongbingZhejiang welcomes Czech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 Zhejiang Ningbo 315010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irrigation work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urther stimulat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s prosperity. Due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 time-consuming, expensive, cost and complex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is requires our continuous innovation,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do a good job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f you do well in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work related discussion and exploration.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各地都大力开展建筑工程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 黄严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 黄严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黄严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区域的经济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基础建设设施普及到了各个地区。

随着工程范围变广,在建筑施工中存在一部分的工程地基属于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尽管我国现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得到极大提高,但是目前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努力来发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缺陷,进而更好的完善我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具有透水性能差、沉降量大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处理软土地基,避免建筑工程沉降过大以及不均匀沉降问题,并根据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和施工情况,灵活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软土地基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其优化措施,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特点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是高触变性、低透水性、高压缩性、沉降速度快、沉降不均匀等。

其中,触变性指的是软土未受水分侵蚀之前是固体状态,在水分和其他因素侵蚀后变成流动状态;低透水性主要是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差,施工企业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排水工作,从而加快土体固结;高压缩性指的是软土地基受到高强度压迫后,建筑物会出现沉降,尤其当垂直压力在0.1MPa时,软土地基会出现变形问题,且发生大面积沉降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沉降速度快主要是在负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软土地基中的建筑物沉降速度越来越快,在同条件下,建筑物越高,负荷越大;沉降不均匀主要是软土地基成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成分是大量细微颗粒与砂土,这2种原材料的密度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受力,最终出现沉降不均匀问题。

2、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建筑工程安全性与稳定性越来越关注。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摘要:建筑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增强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当前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核心与基础,其质量标准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软土地基来说,软土地基存在压缩量极大、自身强度低、沉降量大等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隐患会给建筑施工带来极大的风险性。

因此,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建筑工程的重视,完善应对措施,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社会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这一重要设施,社会发展越快,对其要求越高。

为了更好发展建筑行业,必须注重工程基础结构建设,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妥善处理软土地基,这样工程整体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软土地基的结构比较特殊,因此建筑建设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技术来处理软土地基。

在保证施工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防止地基出现质量问题。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1地基透水性较差相比于普通地基结构,软土地基内部颗粒物之间的间隙较大,在水分进入时,会将大部分水分固定在土层当中。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在35%以上,在进行开挖施工时,非常容易出现基坑积水过多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基坑积水对结构强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2可塑性相对较强软土地基结构之间的空隙相对较大,在受到外界压力时,空隙也会被迅速压缩,形成稳定性较强的土层结构,且在后续应用过程中,也会根据外界压力的大小出现不同形变,这也会给施工活动的进行带来一定困扰,容易导致土层结构不规则沉降情况出现。

因此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土层结构压实度检查工作,并对压实情况进行检查,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可塑性。

1.3结构均匀度较差虽然整个区域的土层结构都属于软土地基,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同一区域的不同位置,软土地基厚度、含水率、密度也会存在不同。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13T08:45:04.404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8期作者:张州萍[导读]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软土地基存在含水量高、土质松软、抗压性差等多种不良特性,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改善其特性是确保地基和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分析了国内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现状和施工处理特点,并对软土地基相关处理技术进行阐述,最后就软土地基处理的管理要求进行强调,对于提高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州萍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1800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软土地基存在含水量高、土质松软、抗压性差等多种不良特性,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改善其特性是确保地基和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分析了国内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现状和施工处理特点,并对软土地基相关处理技术进行阐述,最后就软土地基处理的管理要求进行强调,对于提高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引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推动了建筑道桥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建筑施工期间,软土地基问题经常会为施工带来难题和困扰,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技术不够完善,很容易造成地表不均匀沉降,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工程开始使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一直以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中的热议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这对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软土地基特点软土具有饱和性黏土结构,往往含有较高的水量,抗压能力较低,触变性较高,如若遇到外力影响容易产生流动变形,对于房屋建设质量影响较为明显,具体特点:抗压性差,软土压缩系数高,如受收到超过0.1MPa的垂直应力作用,则会出现严重的变形;透水性差,软土易呈现胶结状,在进行软土处理时需要长时间的排水固结,软土地基处理不好建筑物甚至会出现连续10年以上的持续沉降;均匀性差,软土含有大量的细微颗粒和高分散颗粒,且不同粒度颗粒分布不匀均,不进行处理或者处理效果不好容易造成上方建筑物受力不均,出现裂缝和不均匀沉降;触变性高,软土不受外界干扰时呈固态,一旦受到外力、水等外因干扰后固态结构很容易被打破,进而转变为可流动的液态状;流变性高好,软土在受到剪切应力作用时会迅速出现流变现象,容易造成软土长时间后强度降低。

洪泛区软基础的处理

洪泛区软基础的处理

洪泛区软基础的处理发表时间:2016-09-08T15:43:03.77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9期作者:邹兵[导读] 在洪泛区施工中,存在着软土地基的现象,这是施工的重点也是难点。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在洪泛区施工中,存在着软土地基的现象,这是施工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保证施工顺利的进行,一定要做好洪泛区软土地基的处理和加固,保证地基的强度,使其充分的发挥效能。

【关键词】洪泛区;施工;软土地基引言地基在工程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稳固,提高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地基处理不好,后面的施工就无法进行。

在洪泛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软土地基问题,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会导致工程地基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如失稳或者沉陷。

因此,我们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和性质,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以及整体建设施工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不仅能够使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1软土地基的特点洪泛区指的是江河两岸、湖周海滨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

历史上洪水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或称洪泛平原。

在大河流的中下游多有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财富密集的冲积平原。

为合理发展洪泛区的经济并减小洪灾损失,需根据洪水发生频率、淹没水深和流速及危害程度对洪泛区进行区划,如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允许开发区等。

在区划的基础上,应制定法令法规对洪泛区实行管理,保持洪泛区内划定区域的行洪、滞洪功能,统筹安排土地利用;限制与洪水威胁不相适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采取减小洪灾损失的措施。

洪泛区软土地基较为明显,软土是指强度低、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的土体。

一般情况下,软土主要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以及软黏性土等。

软土地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共性:(1)土颗粒之间的透水性能较弱,从而导致在软土地基中,对水分的保持性较高,从而造成土质含水量严重超出工程应用范围。

(2)软土地基土体之间的可压缩性较高,由于软土地基土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大,这就导致软土地基之间的可压缩性较高。

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张涛

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张涛

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张涛发布时间:2021-07-31T01:41:10.32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作者:张涛[导读] 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样提高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

中城投集团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530000摘要: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样提高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

目前工民建筑工程项目与日俱增,工民建筑工程项目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的难度较大,若是未能对软土地基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形成严重影响。

即便项目完工后同样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施工速度形成影响。

因此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强化,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

本文将根据个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最初部分,必须经过勘察测量工作之后再进行地基施工,对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后需要根据勘查结果对地基施工的进行设计,地基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最为关键,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的地质情况都不相同,对地基施工影响巨大,施工过程中要对地基本身的支撑性进行考虑,地基需要很强的承载力对上层建筑的稳固性进行保障,但是很多地区常出现软土地基的情况,土质松软并且含水量较大,缺乏支撑能力,这就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如果出现软土地基,会使建筑工程出现沉降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1]。

因此,如何采取规范正确的施工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是目前工民建工程企业需要处理的重点难题之一。

1.软土地基一般来说压缩量高且强度低的软弱土层叫做软土地基。

依据相关资料证明,软弱土层当中会有许多有机物质存在,软土地基会因为土地的质量不好,容易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沉降或者是坍塌的情况发生,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差,含水量相对较高,土囊具有较强的粘性。

试析房屋建筑地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

试析房屋建筑地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

试析房屋建筑地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发表时间:2018-08-29T09:36:52.59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4期作者:肖波[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日益增多。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也引起广泛的关注。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

身份证号码:5109211978****2217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日益增多。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也引起广泛的关注。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

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将会对建筑安全产生十分恶劣的后果,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文章就房屋建筑地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引言房屋建筑是百姓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建筑设施,它对于满足百姓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如果不预先进行有效处理,就很难展开建设任务,即使建设完成,其质量与安全方面也会存在隐患。

所以,必须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才可展开各项施工建设。

近年来,我国房建施工企业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接下来文章略作探讨。

1在软土地基上进行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1.1软土地基概述所谓软土地基,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比普通地基可压缩性能高、土体承载能力低、土壤环境含水量大的地基,软土地基在一般情况下是呈现软塑到流塑状态之间的土体环境,其主要构成是饱和粘土,一般分布在平原地区或者湖泊河流的周围地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软土地基在承受巨大的压力之后,容易破坏软土地基的基本组成结构,从原先的固体土体状态转变成为稀释流动状态,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二是软土地基的水渗透性能很差,甚至可以认为软土地基并不能够渗水,这就导致在软土地基上施工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排水过程往往会持续数十年,在这一过程之中,房屋建筑会产生很大的沉降,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楼体质量;三是软土地基具有很强的压缩性能,这就导致软土地基在承受较大压力的时候(一般是在指的垂直压力0.1兆帕以上时),软土地基会发生形变,导致房屋建筑工程产生沉降问题。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发表时间:2018-06-01T10:26:50.7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作者:潘鹏[导读] 详细的勘查资料是判断施工现场地质能否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依据之一。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安全是保障人们居住安全的第一保障,而建筑业由于地质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潜在的危险因素相应增加。

建筑施工地基不够坚固,为防止建筑后地基下沉拉裂造成建筑物不稳定等事故,需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沉降变得足够坚固,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达到设计的要求,这个施工过程叫软土地基处理,建筑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是每个建筑研究者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 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1 勘查资料缺乏详细的勘查资料是判断施工现场地质能否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处理地基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参考材料之一。

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首先要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地质、地貌、土质土力学、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详细勘测资料,目的在于看施工地质条件和参数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重视不够,只是简单的采用常规勘测,或者简单的采用陈旧工程的勘测资料,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乏保证,除了土质的物理学指标,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的指标缺乏数据,很难判断能否满足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及承载力的要求,结果将会给建筑安全的后续设计留下了隐患,地质考察的优劣将会导致建筑施工项目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当在软土地基处理时由于施工方式不对,或者施工不当,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地基失稳。

软土地基的表面有一层强度较高的土层,通常被称为“硬壳层”,由于其强度相对较高,可以有效的承重和扩散应力,可以有效的承重上部荷载,在工程中如果有效的利用其强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处理软土地基的难度,还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工程施工新材料·新装饰2020年9月第2卷第17期软土地基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并且其大多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

因其强度低、沉隐量较大,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没有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处理,势必会给工程造成极大的危害,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还会给施工人员以及住户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基于此,在工民建施工当中必须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

1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基轴线偏移等问题,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先进行山墙及外墙的堆砌工作而导致基础槽的中线丢失,也可能是因为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碰触到了控制桩导致其控制桩的实际位置出现了一定的改变[1]。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工作人员需对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严格执行中心桩校对的工作,使其基础的拉中线工作及轴线确定工作得以合理进行,以有效避免在实际施工时出现其他问题。

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础标高控制不到位等问题,工作人员需借助相关工具科学合理地开展基础标高的检查工作,合理应用细石及砂土等材料进行基础标高的找平,采用水准尺开展相应的校准工作,以确保施工各个阶段的标高质量都符合施工要求。

另外,为了有效避免地下潮湿问题给建筑内部所带来的影响,在实际施工时需提高对防潮层的重视,通过合理应用堆砌的方法并结合施工规范及要求的配置需要,以1∶2.5的比例对水泥砂浆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保障防潮层的施工质量,进而降低防潮层开裂问题。

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对施工环境和材料的管理工作,且需对抹灰工作予以足够重视,从而提高抹灰的整体质量,进而有效减少后期墙体受潮的概率。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1)高压旋喷注浆处理法。

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因此,在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应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并将钻机及高压喷射装置相结合,对其进行高压喷射及合理切割地层,以达到加强结构稳定性及提高基础荷载的目的[2]。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 王宁思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  王宁思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王宁思发表时间:2020-07-02T15:03:29.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作者:王宁思[导读] 摘要:建筑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其对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滕州市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服务中心山东滕州 277500摘要:建筑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其对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建筑开工的途中,软土地基是十分常见的工程问题,假如不事先施行妥善处理,就很难开展工程任务,就算工程竣工,品质安全方面也可能存有安全隐患。

所以,务必要做好软土地基的治理,才可以展开各项工程建设。

近几年来,国内建设施工方在软土地基解决方式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本篇文章就做了一些分析还有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建筑对自身地基强度的要求有所增加。

软土地基作为建筑施工中最常出现的情况,其沉降问题对建筑带来了较大影响,施工人员需要结合软土地基的特征,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提高建筑地基结构质量。

1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征所谓的软土地基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特别的土壤结构,因为土壤自身的含水量时比较高的,但是负荷容量却相对较低,所以建筑出现沉降的几率会比较大。

我们常常提到的软土地基实际上就是一些强度比较小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虽然强度小,但是压缩量大,水分含量也比较高。

因此,我们会非常重视改进和处理软土地基的相关工作,如果我们不能更加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可能会造成各种安全隐患。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软土地基放在开发难度难度大的范围之内,在进行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当,我们应该综合分析,之后通过正确的处理技术,合理的开展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从而提高地基的能力和承重量,使软土地基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施工需要,避免出现沉降,保证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 谢刚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 谢刚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谢刚发表时间:2020-05-15T09:57:44.0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作者:谢刚[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导致人们对于居住房屋的要求和条件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广西鼎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玉林 537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导致人们对于居住房屋的要求和条件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有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建筑工程软土地基不稳定、抗震水平低等等。

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但是在建筑工程当中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来说至关重要。

在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的时候,运用施工技术不当,将会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强化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处理十分关键。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一、处理软土地基的意义确保地基稳定性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该项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性和施工质量的关键。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软土地基问题,处理不好软土地基,会对人们居住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可见,应当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视,要全面勘察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充分与勘查结果相结合,采取科学的方式完成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使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进而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提高,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

二、软土地基的特点1、高压缩软土地基牢固性低,这也就导致土质中会存在空隙,当上部承载力过重,土质受重力影响,将会发生变形,情况严重时,会引起沉降。

2、低透水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这导致土质处于饱和状态,土质难以渗透十分,这也就导致土质牢固性偏低,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承受能力弱。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_1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_1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7-15T15:45:42.81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7期作者:桑菘[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下软土地基施工对工程质量安全产生一定影响,为降低软土地基危害,还需要做好加固处理。

桑菘身份证号 23010719870305****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下软土地基施工对工程质量安全产生一定影响,为降低软土地基危害,还需要做好加固处理。

下面文章对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特点与具体技术措施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引言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常遇到软土地基处理问题,软土地基土壤多由软弱土层、淤泥、软杂冲填土等组成,相比于普通地基而言,软土地基呈现出抗压性能差、触变性好、流变性高、抗剪能力弱等特点,是故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是整个建筑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土地基处理符合规范也是确保建筑质量的重要基础。

1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相关概述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相应的不稳定性,所以,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存在相应不可预测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这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加强对力学性能的改造。

因为软土地基其具有不可预测性以及低透水性和可压缩性等,对于地基基础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换填处理,保证其力学性能符合建筑结构施工要求,保证建筑施工可以有效进行。

施工前,施工企业需要和地质勘探企业进行协调沟通,对土体的类型以及性质进行合理明确,和专业化的勘探人员做好交流。

软土地基在处理当中尽可能的采用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等,保证对于地基性能可以很好的改善,从而可以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为了避免建筑工程产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监管程序的制定,保证软土地基自身的有效性。

1.2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特点结合软土和软土地基的自身特点,同时通过调研掌握了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存在的特点:复杂性,房屋地基建成后会深埋地下,这就要求软土地基处理标准更高,确保软土地基符合建筑要求,同时在处理软土地基时确保无渗水现象发生,否则会造成地基后期变形,影响民房建设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鉴于房屋建设软土地基的处理复杂性,应严把软土地基设计关和施工关;多发性,地基施工过程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同时受到气候、地貌、施工工艺等等方面的影响,地基问题往往也难以避免,尤其是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其具有抗压性差、均匀性差、流变性好等多重特点,故软土地基具有问题多发性特点,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尤为重要;潜在性,软土地基相比于普通地基其处理工艺相对复杂,且软土地基处理要求和标准较高,鉴于现代建筑速度相对较快,各环节紧密相连,往往地基一旦打成便进入快速修筑建筑物阶段,因此很多问题不能及时暴露造成多种潜在性问题的存在,故在处理软土地基时要加强监测,尽可能早的发现地基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因潜在性隐患造成房屋建筑在使用期间出现裂隙、沉降等损坏现象。

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邹鑫

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邹鑫

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邹鑫发布时间:2021-08-06T16:02:03.1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邹鑫[导读] 摘要: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地进步。

身份证号码:33062119940506XXXX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地进步。

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中的市政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城市的交通发展重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等问题,软土地基极不利于市政工程公路的开展建设,极大地降低了市政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以解决软土地基问题为研究目的,对实际情况分析后采取有效方法,最终取得了良好结果,面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了软土地基施工水平,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工程大量提升,而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软土地基。

地基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及其稳定性,所以软土地基施工必须得到重视。

1软土地基条件的表现特性和危害性分析 1.1软土地基条件的特点第一,土壤的含水量相对较大。

软土地基条件的最常见特性表现为土壤内部的含水量和空隙率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含水量可以达到20%以上,同时还存在部分软土地基内部含水量甚至可以达到50%~70%。

由于土壤内部的含水量较高,因此造成土壤结构的流动性相对较强,因为软土地基条件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工作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工程建设施工单位需要有效做好工程施工前期的现场勘查工作,要充分了解软土地基结构的相关参数条件,制定出针对性的地基加固施工处理方案,有效提高公路桥涵技术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较差。

软土地基与普通的地基结构相比,软土地基的固结速率相对较慢且渗透性较低,同时很多软土地基条件当中会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物质,进而会形成很多气泡。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邹斌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邹斌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邹斌摘要:近年来,尽管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施工问题也是频频发生,尤其是软土地基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则势必会降低工程质量,给整个建筑物的日后运营发展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改善软土地基,已成为相关施工单位势在必行的工作趋势。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处理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意义在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保证地基的稳固性最为重要,因为只有做好该项工作,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其造价成本。

但是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问题却会经常发生,由于该地基的强度、抗剪能力、承载能力十分之低,所以若是在施工中没有对其进行彻底的改善,则势必会导致整个建筑物在日后发展运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变形或沉降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给人们的居住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既要对施工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勘查,又要结合勘查结果,采取对应的处理技术和处理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软土地基工程施工质量。

2软土地基性质分析软土地基通常是指含有较多的粘土或者是粉土等细微颗粒的松软土,如果土质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土或者是淤泥质土,也被认定为软土地基。

这类土质通常较为松散,受力效果不佳,而且通常地下水位较高。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危害性较大,很容易造成地上结构的开裂或者是失稳。

由于软土地基含水率较高,在施加荷载之后,土体颗粒之间的水会随着压力而逐渐的消失,土体原有的受力平衡状态会被逐渐的打破。

从而出现建筑物的沉降,而且软土地基多伴有主体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因为软土地基的成分较为复杂,而且土体力学特性不均匀,在承受荷载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均匀的压缩,从而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软土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以及许多江河湖泊附近都分布着大量的软土,由于软土的孔隙率较高,一般粘性土的孔隙率为1.5,淤泥质土孔隙率在1.0至1.5之间,淤泥的孔隙率基本都在1.5以上,此类土质流动性很强,且具有很高的可压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邹斌
发表时间:2019-03-05T11:57:19.4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作者:邹斌[导读] 近年来,尽管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施工问题也是频频发生,尤其是软土地基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则势必会降低工程质量,给整个建筑物的日后运营发展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邹斌
廊坊益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廊坊 065600 摘要:近年来,尽管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施工问题也是频频发生,尤其是软土地基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则势必会降低工程质量,给整个建筑物的日后运营发展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改善软土地基,已成为相关施工单位势在必行的工作趋势。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处理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意义在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保证地基的稳固性最为重要,因为只有做好该项工作,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其造价成本。

但是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问题却会经常发生,由于该地基的强度、抗剪能力、承载能力十分之低,所以若是在施工中没有对其进行彻底的改善,则势必会导致整个建筑物在日后发展运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变形或沉降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给人们的居住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既要对施工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勘查,又要结合勘查结果,采取对应的处理技术和处理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软土地基工程施工质量。

2软土地基性质分析软土地基通常是指含有较多的粘土或者是粉土等细微颗粒的松软土,如果土质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土或者是淤泥质土,也被认定为软土地基。

这类土质通常较为松散,受力效果不佳,而且通常地下水位较高。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危害性较大,很容易造成地上结构的开裂或者是失稳。

由于软土地基含水率较高,在施加荷载之后,土体颗粒之间的水会随着压力而逐渐的消失,土体原有的受力平衡状态会被逐渐的打破。

从而出现建筑物的沉降,而且软土地基多伴有主体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因为软土地基的成分较为复杂,而且土体力学特性不均匀,在承受荷载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均匀的压缩,从而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软土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以及许多江河湖泊附近都分布着大量的软土,由于软土的孔隙率较高,一般粘性土的孔隙率为1.5,淤泥质土孔隙率在1.0至1.5之间,淤泥的孔隙率基本都在1.5以上,此类土质流动性很强,且具有很高的可压缩性。

土体本身的抗剪能力差很差,由于孔隙率很高,此类土质的透水性较好,不利于建筑工程基础施工。

软土地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差别,不同的地区,软土地基的特性往往不相同,而且同一地区的软土地基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甚至同一场地之内的软土地基不同土层之间的差别也是很明显,因此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要做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首先要做好勘察工作,对于施工现场之内的软土层要充分探明,位置、形状、深度、类别等等,方便施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3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稳定性的问题
软土地基由于其独有的力学特性,稳定性是在施工处理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当软土地基的地上部分有回填土的时候,地上部分的建筑物主体可能会因为软土地基处理不当而引起的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同弧滑动的现象,当滑动位移较大时,侧向剪切力也会增大,当剪切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地基就会受到破坏。

即使没有剪切力产生,软土地基处理不当也很容易出现较大的侧向位移,而这也是引起沉降的主要云因,同样也能够使地基出现剪切破坏。

同样由于软土的特性,软土地基的边坡也很容易失稳,挡土墙、板桩等设置不当极容易造成边坡的失稳,引起支护结构的破坏。

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问题还表现在对于桩的水平拉力方面,软土层可以认为是持力层和支撑装之间的传力介质,从竖直方向上来看,软土层与支承桩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支承桩会透过软土层都座在持力层上。

但是在水平方向,软土层的影响则不能忽略。

当地基外部存在着水平力或者是受到地震等水平荷载的影响的话,软土层的水平位移会较大,其对于支承桩就会产生水平方向的拉力,引起支承桩侧向的弯矩,有可能会引起支承桩的破坏。

3.2沉降问题
软土地基在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另外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就是沉降问题,也是软土地基对于建筑物主体危害性最大的问题。

软土由于其土力学特性,其含水率较高,且具有着很高的可压缩性,这就往往会造成建筑物主体完工之后,荷载全部施加。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软土地基之中的游离水被不断的挤压而出,软土层开始出现不规律的收缩,从而引起建筑物主体的沉降。

3.3渗透问题
软土地基的施工难度较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渗透问题。

软土地基的透水性很高,因此往往地下水位较高。

如果基础较深的话,则排降水的工作量会非常大。

而且也会给支护,土方开挖等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而且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时时常会遇到流砂、管涌等问题。

因此在面对软土地基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算建筑物的承载力需求,合理的确定基础形式,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解决措施 4.1换填加固
换填加固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基础内的原软土部分挖除,然后换填成稳定性更好、抗压缩性更好且强度更高的材料。

通常在施工的过程中,换填的材料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

在换填的过程中需要逐层进行换填加固,压实采用机械碾压的方式,通常软土层厚度在2m以内的软土地基适用换填法,分层换填、分层压实,确保换填的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提高地基的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所选择的换填材料要做好级配方面的考虑,合理确定天然砂砾的粒径、含量等等,做好试验检测,以免由于材料不当而引起的沉降。

4.2强夯法
强夯法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处理软土地基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重锤自一定高度自由下落,使地基迅速加固凝结。

通常选用的重锤质量在10吨至40吨范围之内,用起重设备将其提至10至40米高度,然后依靠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层。

强夯法多用于砂性土、非饱和粘性土以及杂填土。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连续夯击或者是分遍间歇性夯击。

强夯法的操作最为简便,适用的范围也较为广泛,效果较为明显,通常状况下能够将原有地基的强度提升2至5倍。

经过强夯法处理的软土地基,变形沉降量较小,可压缩性也能够降低2至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以达到6至10米。

4.3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需要在软土地基之中预先设置排水通道,通常为砂垫层以及竖向的排水系统,该措施能够大大的缩短软土地基土体固结过程中所需要的排水距离。

设置完成排水通道之后,在软土地基表面分级施以荷载,通常可以选用堆土或者是其他方式的荷载。

当软土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的时候再进行卸载。

经过堆载预压法处理的软土地基不仅承载力会大大提高,而且在完成施工之后所发生的沉降也相对较小。

堆载预压法要在使用的过程中控制好施加荷载的重量,以免由于重量过大而造成地基的破坏。

4.4深层搅拌处理法
该方法是将软土地基之中软土层与固化剂进行强制性拌合,让软土凝结成更具整体性的固化结构。

在通常的施工过程中,将水泥浆、石灰等固化剂注入到软土层内部,利用深层搅拌机将固化剂与软土层进行均匀拌合,待水泥浆、石灰等固化剂凝结之后,形成强度符合要求的复合型地基。

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含水量较大的黏土地基,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固化剂的成分比例,控制好水灰比。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建筑工程施工问题中,软土地基问题最为常见,为了保证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增强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就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和相应的处理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改良,并做好现场勘查工作,正确认识处理软土地基的重要性,掌握各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控制要点,这样才能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地基强度和负荷承载力,进而为工程日后运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析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窦广录.化工管理.2018(09)
[2]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要点分析[J].李勇.居舍.2018(09)
[3]浅析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龚勋华,彭晓平.江西建材.2017(24)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王水清,陈建城.建材与装饰.2016(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