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湖北省省化学优质课课件: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
![湖北省省化学优质课课件: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541876af1ffc4ffe47ac8c.png)
元 太 阿 笠 博 士
光 彦
灰 原 哀
步 美
情景导入:
分别编设人物角色:
人物 角色 人物 性格 人物 作用
元 太 柯 南 阿 笠 博 士 学 生
冒失鬼
好观察 爱思考 会探究
知识渊博 性格随和
发现问题
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
参与实验
[ 设计意图 ]
1.用学生喜爱的动漫——《名侦探柯南》中的人物来激发学生学习热 情,以他们的活动作为本节课的探究主线。 2. 设计元太这一人物引发问题,柯南带动探究过程的逐步进行,而阿 笠博士提供化学信息。再加上学生的参与,就一起构成了整个探究活动。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学会运 用观察、实验等基本探究方法。 (2)培养学生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CO2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从现 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知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保持和增强对生活 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感受到 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所起的积极作用。
感受碳酸
黄冈中学化学教研组
23
情景6:课外延伸、揭开谜底
问题1:你知道可乐中冒出的是什么气体了吗? 问题2:你学习过哪些气体的检验方法?
[ 设计意图 ]
通过所学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得出结论,解开谜底,原 来我们探究的物质就是二氧化碳。让学生得到自主探究过程 中带来的喜悦和快感。
下集预告:
下一集中小侦探们将发现二氧化碳广
问题3 为什么小狗昏迷,人没事? 问题4 小花为什么会变红?
[ 设计意图 ]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师生共入质疑、解疑境界,培养 学生科学探究真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CO2的性质说课PPT
![CO2的性质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45a814650e52ea5518980a.png)
二氧化碳的性质
九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
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起到了 铺垫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 温室效应,危及全球,然而,二氧化碳却又有广泛、重 要的用途,它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作灭火剂,可制造 化肥,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组实验的教学方法,来满 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动手 能力
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不完备,还 需要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总结出实验 结论。
教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 线,结合使用启发法、讨论法、 归纳分析法。 学法: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实验 法、归纳总结法。学生自己动手 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 考。
自己动手 新课探究
CO2物理性质的探究
实验二 你们看到 了什么?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体现其什么性 质呢? 这种气体是什 么? 为什么我们平时打 开汽水瓶盖时,会 有大量气体产生?
我能解“死 狗洞”之谜 谜!!
自己动手 新课探究
提出问题:石蕊试剂加 入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中, 石蕊为什么溶液 变 红?
激发学生 学习化学 的兴趣
培养学生勤 于思考、勇 于探究、开 。 拓创新的学 习精神
重点:CO2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实验, 比较并归纳CO2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 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喜 欢自己动手,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 兴趣的最好方法。
巩固练习
3、下列反应用作鉴定CO2气体的是( ) 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 A、 CO2+H2O = H2CO3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B、 H2CO3 = CO2↑ +H2O C、 CO2+C===2CO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CO2+ Ca(OH)2 = H2O +CaCO3 ↓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2、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A、密度比空气大 B、可以溶解在水里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C、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 D、CO2分子可以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 C、因为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所以H2CO3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22b4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0.png)
3、灭火原理--实验探究 合作交流
小小消防员
比一比:看谁灭蜡烛的“鬼点子”多。
灭火的材料:碳酸钠、稀盐酸、烧杯、水、湿抹布、剪 刀、书本(可以尝试不用上述物品,只要能灭火就算 成功)
提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产大量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能 更加真实且直观地感受到灭火方法背后的原理
通过控制变量法两两进行 对比,让学生形成燃烧条 件缺一不可。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创设真 实情景
实验 探究法
教学评 一体化
学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燃烧条件的实验
优点:
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80℃ 40℃ 240℃
点燃目的是什么的探究
优点:
通过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燃酒精灯实验,使学生 直观的体会到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以 上。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燃烧的条 件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即着火点)
注意: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火可以 造福人
类
火亦可 带来灾
难
如果遇到火灾,那么该如何灭火呢?
设计意图:图片中感受燃烧的两面性,意识到掌握灭火原理和方法的重 要性。从“火”和“灭”字的汉字中,感受到灭与火有关
说课人:刘XX 时间:2023年11月17日
说课目录
31 教学分析 2 教学目标 3 教法、学法 34 教学重点、难点 5 教学过程
一、教 学 分 析
课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一、教学分析--课标分析
在新课标中,“燃烧和灭火”位于“物质的化学 变化”主题,属于“物质的变化与转化”这一大概念 统领的核心知识。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55d59ffd0a79563c1e72bf.png)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课题3《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CO2是学生继水之后比较系统地研究的第二种化合物,其性质和制法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在《我们的呼吸作用》中初步了解了CO2的部分性质,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而本节课为以后学习酸做好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思维活跃,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对化学问题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但是化学思维能力比较差,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薄弱。
通过问题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推理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简单的探究了解CO2物理性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CO2化学性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了解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本节课的重点是从CO2的探究实验中认识CO2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中现象,为了攻克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是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钙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两个实验的探究,我决定让学生提前了解酸碱以及酸碱反应,这对学生突破难点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法主要有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比较归纳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我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学习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2a7a39453610661ed9f425.png)
教学内容与对象 教材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针对二氧化碳与人类活动的 奇妙关系,将本节课题设置 为“奇妙的二氧化碳”。同 时增添了二氧化碳与社会、 生活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并 将教材顺序调整为由用途体 现性质,以此来创设教学情 境,这样不仅使本节内容具 有趣味性,同时使学生感悟 到化学与社会和生活的紧密 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单位:庆丰农场子弟校
课件制作:姜淑杰
说课教师:王桂莲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 式教学理念,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科学探究”为主导的 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 的机会,并配以多媒体协助教学,促进现 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式的有机整合,指 导和帮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 核心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 能和创造精神。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配制200ml澄 清的石灰水,放在烧杯中备用,数 日后发现放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和液 面上都出现一层白色固体,这种现 象使同学们产生疑惑,不知这白色 固体是什么物质?为什么会产生白 色固体? 返回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 的是——,释放的是——。 2、二氧化碳没有毒,但动物在二氧化碳浓度 大的空间很快会死亡,其原因是——。 3、用干冰保藏食品比冰好,理由是——。 4、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的原因 是—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 应属于——反应。 6、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 体,该固体是 ——。
返回
实验与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4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 CO2能使蜡烛 蜡烛的烧杯中,观察。
火焰熄灭吗?
实验5
CO2能与水 反应生成酸 吗?
二氧化碳说课课件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二氧化碳说课课件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a97b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c.png)
1
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试验探究, 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物化性质。
2
指导学生用分析、对比思维办法,使 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
引导学生变定势思维为发散思维,
3 达到对知识深层理解和利用。
学会 会学,融会贯穿!
第8页
导入新课(2分钟)
说
新课教学练习(8分钟)
溶解性
是否支 持燃烧
无色 气态 无味 密度不 小于空 气
易溶 于水
试验一
第15页
CO2物理性质探究
新课教学
试验一
——密度
观测:试验中是下层 蜡烛先熄灭,还是上 层?为何?
思考:为何蜡烛会熄灭? 这阐明什么?所表达性 质是属于物理性质还是 化学性质?
视频播放
第16页
新课教学
CO2化学性质
(1)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检查CO2惯用办法)
吹水变“牛奶” 第21页
性
质
人工降雨
灭火
决
定
肥料
用
光合作用
途
思考:CO2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第22页
保护我们生存环境
提出问题: (1)什么是“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3)“温室效应”防治办法有哪些?
第23页
温室 效应
用途
CO2
课后小结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第26页
课后探究
合作探究
网上寻宝 生活与化学 保护地球
第27页
二氧化碳 板书设计
一、CO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气态
无味 • 不小 溶于水
二、CO2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公开课主讲版ppt课件
![二氧化碳的性质公开课主讲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32c7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c.png)
△
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Ca(OH)2+CO2==CaCO3↓+H2O
白色
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 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想一想
为了使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 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 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Ca(OH)2 + CO2
CaCO3↓+ H2O
•用什么方法证明人呼出的气体 里含大量二氧化碳?
•用什么方法证明汽水里溶有二 氧化碳?
方法: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用玻璃棒蘸澄清的石灰水放 在容器口。 •将涂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玻璃 片放在容器口。
(4)、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
2、二氧化碳对人类及环境不利的一面
(1)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人和动物的死亡 (2)温室效应
3、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2)、开发新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
二.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 瓶中加入约一半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 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 分析
塑料瓶瘪了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小结: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增大压强时,二氧化碳的 溶解性会增强。
实验一 思考问题: 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像水一样向下倾倒? 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蜡烛为什么是自下而上熄灭?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61ed032647d27284b7351b5.png)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一 我 为 什 么 设 计 这 节 课
主要选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自人教版
九年级化 学上册第 六单元课 题3:二氧化
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课前微课,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屠狗妖
CO2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创设剧情,激发兴趣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大现原形,猜想验证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课前微课,自主学习 创设剧情,激发兴趣 大现原形,猜想验证 降妖除魔,实验探究 原来如此,辩证思考 巧制枫叶,引导发现 畅谈体会,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探究继续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四 我 的 设 计 和 教 学 感 悟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一 我 为 什 么 设 计 这 节 课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 生提供未来发展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 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 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 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 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53e9177225c52cc58bd6beb5.png)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庆市怀宁县振宁学校的郑春霞,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性质》,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进行。
1.我为什么设计这节课;2.我想让学生达成的目标;3.我是如何上好这节课的;4.我的设计和教学感悟。
一.我为什么设计这节课(一)课标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主要选材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物质之一,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好素材。
它既承接前面氧气和水的知识,又联系了后面酸碱盐的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知识状况:学生目前已学习了氧气等物质的知识,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常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力状况:具备了进行科学探究的相关实验技能,了解了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但在实验方案设计和分析推理等方面仍需提高;心理状况: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对实验充满渴望,对自主探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绪和心理都应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二.我想让学生达成的目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常见性质,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2.通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微视频学习,合作探究、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提高科学素养;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运用控制变量等方法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重难点:重点:运用课前微视频所学的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解决检验CO2和除去CO2等简单问题,体验合作探究过程,感受探究的乐趣。
难点:通过探究获知CO2能与NaOH、H2O反应的证据,运用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氧化碳性质》课件 2022年人教版省一等奖PPT
![《二氧化碳性质》课件 2022年人教版省一等奖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a852e8e87101f69f3195d8.png)
(2)某些有损人体健康的元素:主要是__铅____、___汞___、 __镉____等。
[典例](2011辽宁大连)老年人体内缺少下列某种元素会发 生骨质疏松,该元素是( A )。
A.钙 B.锌 C.铁 D.碘
几种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1.人体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靠食物摄入的,下表列出了几种 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3)除氧、碳、氢、氮主要存在于水、糖类、油脂、蛋白质 和维生素中,其余元素主要以____无__机__盐______的形式存在。
2.各种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部分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的害处。 ①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是人体含量最多的 金__属__元__素__。青少年缺钙易患__佝__偻__病____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 钙会发生__骨__质__疏__松__、容易骨折。 ②钠和钾:Na 以___N_a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K 以 _____K__+_____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作用是维持人体内的 __水__分____和__恒__定__的__p_H__。
人体中其余的元素主要以__无__机__盐____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4.人体的微量元素中,有些是必需元素,如_F_e_、__Z__n_、__S_e_、
_I、__F_等;有些是非必需元素,如_____A_l_、__B_a_、__T_i___等;有些是 有害元素,如_H__g_、__P_b_、__C__d等。对于必需元素,必须合理摄入, 摄入过量或摄入不足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考点2 化学知识与生活 4.(2012广东)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
组是( B )。
A.健康 常识
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 铁性贫血;碘元素是人 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越手法:结合影视作品中穿越手法展现问题任
务,以问题驱动开展探究式学习,对传统的教学过程 进行了重构。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降妖除魔,实验探究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原来如此,辩证思考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巧制枫叶,引导发现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四 三 我 是 的 如 设 何 计 上 和 好 教 这 学 节 感 课 悟 的
设计感悟
四 我 的 设 计 和 教 学 感 悟
以翻转为手段,促进知识运用; 以穿越为情境,推动问题解决; 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 以小组为单位,构建探究氛围; 以探究为依托,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重难点
二 我 想 让 学 生 达 成 的 目 标
1 2 3
了解CO2的常见性质,提高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通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微视频学习,合 作探究、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提升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科学 素养,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 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运用控制变量等 方法设计实验的能力。
对新知识充满 好奇,对实验 充满渴望,对 自主探究具有 浓厚的兴趣, 他们的情绪和 心理都应处于 兴奋和好奇状 态。
学生
心理状况 能力状况
具备了进行科学 探究的相关的实 验技能,了解了 设计对比实验的 方法,但在实验 方案设计和分析 推理等方面仍需 提高。
教学目标
重难点
二 一 我 为 想 什 让 么 学 设 生 计 达 这 成 节 的 课 目 标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畅谈体会,归纳总结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拓展延伸,探究继续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的实验中瓶 子为什么没有全部变瘪?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教学策略 设计感悟
课前微课,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屠狗妖
CO2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创设剧情,激发兴趣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大现原形,猜想验证
教学策略
三 二 我 想 是 让 如 学 何 生 上 达 好 成 这 的 节 目 课 标 的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学法
教法
情境 驱动
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1 2
翻转课堂:课前录制一个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四 我 的 设 计 和 教 学 感 悟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一 我 为 什 么 设 计 这 节 课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 生提供未来发展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 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 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 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 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氧化碳的性质》
说课内容
一 我 为 什 么 设 计 这 节 课
二 我 想 让 学 生 达 成 的 目 标
三 我 是 如 何 感 悟
课标分析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一 我 为 什 么 设 计 这 节 课
二 我 想 让 学 生 达 成 的 目 标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一 我 为 什 么 设 计 这 节 课
主要选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自人教版
九年级化 学上册第 六单元课 题3:二氧化
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一 我 为 什 么 设 计 这 节 课
二氧化碳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物质之一, 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 好素材。
氧气
水
承上
酸碱盐
启下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一 我 为 什 么 设 计 这 节 课
已经学习了氧气等物质 知识,通过微视频课前 知识状况 自学了二氧化碳的常见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重难点
二 我 想 让 学 生 达 成 的 目 标
重点 难点
运用课前微视频所学的CO2的 相关性质,解决检验CO2和除 去CO2等简单问题,体验合作 探究的过程,感受探究的乐趣。
通过探究获知CO2能与NaOH、 H20反应的证据,运用控制变 量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
课前微课,自主学习 创设剧情,激发兴趣 大现原形,猜想验证 降妖除魔,实验探究 原来如此,辩证思考 巧制枫叶,引导发现 畅谈体会,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探究继续
教学策略
突破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 我 是 如 何 上 好 这 节 课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