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地产信贷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摘要:
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和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的贷款,我国当前个人购买住房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信贷,房产还是信贷过程中最重要的抵押品,可以看出房地产与银行信贷业务是血肉相连的。当前,我过房地产业发展过快,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就使银行信贷的风险大大增加。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房地产信贷发展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寻求降低房地产信贷风险的途径。面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和房地产信贷将产生一定的风险, 如何防范化解这些风险,笔者通过调查, 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字:
信贷风险主要风险及成因对策措施商业银行
一、我国房地产信贷现状
2009年,我国的房地产信贷额度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飙升而大量增加。据央行公布,09年全国新增信贷万亿,其中用于房地产的信贷超过两万亿,占全国信贷总额的两成,而这两万亿房地产信贷中又有70%是投放到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银监会在2009年年报中指出,我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为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房地产信贷占信贷总规模的比例迅速增大,这种过快增长意味着其中会有一部分是不审慎的投机行为;在房地产市场上行的阶段,一些还款能力弱的投资者也会参与到房地产市场中来。如果房价出现滑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会大大加剧。2010年,政府为了控制房价的疯涨,防止房地产泡沫过大以至破灭,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这其中就包括严格控制银行房地产信贷的发放额度。各银行也出台了具体的管理措施,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回落。例如中国银行就推出了房地产信贷管
理的四大措施:严格执行动态差别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坚持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有保有压、有进有退;三是动态评估、适时调整土地储备贷款额度;四是加快创新扩大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在严格执行动态差别人人住房贷款政策这项,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一套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增加其首付比例至50%,且提高其贷款利率;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同时为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和股市,还不得发放无指定用图的个人贷款。尽管10年经济的发展环境略好于09年,且政府开始控制房地产信贷的规模,但是房地产信贷属于中长期贷款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回,而且由于房地产市场存在周期性波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商业银行的信贷还是存在很大的风险。
二、我国房地产信贷的主要风险
(一)从土地供应与开发制度来看,超额利润吸引市场资金大量涌入,导致房地产信贷的非理性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均是实行协议出让制度,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房地产管理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在两者之间产生寻租行为。2003—2007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购置土地面积亿平方米,年平均增长6%;而2003—2006年共支付土地购置费10 852亿元,年均增长%。在房地产开发商眼里,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是市场的领先者, 大量资金涌入土地交易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不规范的土地供应,扭曲了土地和房屋不动产的价值市场化决定过程。从金融运行的角度看,银行信贷资金也具有趋利的基本性质。银行贷款首先是为了获利,越是能够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的行业, 越是能够积聚市场资金,同样也越能够吸引银行的信贷资金。由于我国央行对信贷监督制约的手段匮乏,对房地产信贷市场总体规模缺乏科学指导, 导致房地产信贷在一段时间内,随着土地交易市场的虚热呈现出非理性增长。
(二)从房地产开发与供给机制来看,结构性矛盾突出引发开发商资金链紧张, 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还款来源不确定,从房地产供求情况看,全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房地产供给机制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房地产建设开发中,开发商把大量的资金投向大户型商品房、别墅、高档公寓、商业用房等高价格、高回报的商品房开发建设中,造成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宅比例偏低,商品房供给不能适应普通居民住宅需求。另外,部分开发商在土地开发前未进行市场调研和客户细分,乐观地判断我国房地产市场为绝对的卖方市场,认为只要能建成商品房就能够顺利销售,使得部分地理位置偏僻、社区及周边生活配套不成熟、楼盘品质低劣的商品房大量推向市场,而这些又不能满足普通居民生活需求,造成已开发完成的商品房长期空置积压。我国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商品房的大量空置造成房地产开发资金大量沉淀,使得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还款来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贷款项目销售不畅,企业还款来源很有可能从其他项目或渠道筹措。
(三)从投资和投机行为来看,投资性买房诱发价格泡沫,容易导致房地产信贷抵押品价值不充足。国际经验表明,住宅价格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一般在3—6之间时, 住宅市场方能正常运转。如果房价收入比大于6, 则住宅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 会造成一方面有真实需求的消费者无力支付高房价;另一方面,上涨过快的房价刺激房地产投资行为和投机行为。尤其在其他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大量社会资金为实现保值增值,转向购房投资。而投资性买房属于不真实的购房消费, 本质上是住房价值循环中多余的环节,但由于炒作,投资或投机行为会进一步不合理地推高房价。在房地产信贷中,抵押品清算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房地产土地性质、土地用途、其他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能力和开发水平、商品房中介市场是否完备、商品房交
易价格的合理性以及居民人均消费能力等。在这些决定性因素中, 有的决定生产性贷款的抵押品清算价值,有的决定消费性贷款的抵押品清算价值。如果抵押品价格严重超出市场预期,抵押品处置会变得十分困难,抵押品减少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作用将会被削弱,借款人提供的抵押品价值将不再是显示贷款风险十分有效的信号。
(四)从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看,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导致房地产信贷风险过度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资金链中,商业银行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运行的全过程,是房地产市场各参与主体的主要资金提供者, 要承受伴随着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在我国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企业的自筹资金一直维持在25%—33% 左右, 房地产开发贷款约占18%—23% 。在商品房预售中约有70% 的客户可能会采用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商品房, 按揭贷款以首付20%—30% 计算,其他资金来源中约有49%—56% 的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在我国现有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中,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信用保险、评估机和房屋中介等机构的合作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法律约束,使得房地产信贷的系统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分散,房地产融资风险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
(五)从商业银行经营及管理来看,目前信贷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房地产信贷风险监控亟待加强。一段时期以来,商业银行出于对经营利润的追求,往往只重视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市场拓展,而对其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风险和控制认识不够, 对贷款项目的审查主观判断多一点,定量分析往往基于房地产项目可研分析报告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没有科学、完整的风险度量指标体系; 也没有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信贷市场变化、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和内控制度要求的变化,对房地产信贷项目的量化分析指标进行动态调整。信贷风险度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