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原仿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是一次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的模拟,通过对模拟的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一:开关电源
1.实验目的
掌握开关电源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电源的稳压和稳流的基本原理,掌握开关电源的设
计和布局方法。

2.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手册,搭建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 IC、滤波电感、电容、稳流
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

(2)进行仿真实验,记录各个参数数据。

(3)分析实验结果,了解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实验结果分析
(1)开关频率: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开关频率,观察电路的输出。

结果表明,当开关频率增加时,电路的效果也增强。

(2)输出电压:在实验中,我们对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较高时,输出电压也较高;当输入电压较低时,输出电压也较低。

4.实验总结
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率、小体积、轻量化的电源,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是电子领
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之一。

掌握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布局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电子
电路的原理和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开关电源的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2.熟悉电力电子电路的常用元件,如二极管、晶闸管等;3.学习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电子电路的模拟分析。

实验仪器与软件:1.电力电子实验箱;2.PC机;3. Multisim仿真软件。

实验步骤:1.搭建一个简单的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其中包括一个二极管、一个负载电阻和一个输入交流电源。

2. 打开Multisim仿真软件,选择电力电子电路仿真模块,并导入所搭建的电路图。

3.模拟设置输入交流电源的电压、频率等参数,并运行仿真。

4.观察仿真结果,记录输出直流电压、负载电流及负载电压的波形。

5.更改交流电源的电压、负载电阻的数值,并重新仿真,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6.搭建一个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其中包括六个二极管和一个负载电阻。

7. 导入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图到Multisim仿真软件,并设置相关参数进行仿真。

8.观察输出直流电压、负载电流及负载电压的波形,并记录数据。

9.更改电源电压及负载电阻的数值,重新进行仿真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了以上实验步骤后,我们分别得到了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仿真结果。

通过观察输出波形和记录的数据,我们发现以下几个规律:1.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输出直流电压的平均值较输入交流电压的峰值小,且具有脉动。

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的波形与输入交流电压的波形相同,只是幅值减小。

2.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输出直流电压的平均值较输入交流电压的峰值小,且同样存在脉动。

负载电流的波形是一个六段的锯齿波,而负载电压的波形是一个脉冲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熟悉了常用的电力电子元件。

同时,通过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分析,我们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电路各个参数的变化情况,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通电电子电路仿真实验之实验四 FM鉴频器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通电电子电路仿真实验之实验四 FM鉴频器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将变换网络加到设计电路中,通过 PSpice 仿真,可得到运放输出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通过查分运算放大电路,可以将差分输出转化为单端输出,并且比较经过低通滤波器后的解调波形和运放 输出的电压波形图,可知输出电压幅度增加 2 倍,与实际符合。
仿真结果
信号源 V1 的波形如下所示:
通过两个失谐的谐振回路后,将会转化为 AM-FM 信号,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于 AM-FM 信号,通过二极管包络检波后,将后输出与 AM-FM 信号包络一致的波形,即进行了解调。最终解调输 出信号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为了得到更为平滑的正弦波,在解调输出再加入一个低通滤波器,可以得到经过低通滤波器后的解调波形如下图所 示:
实验四 FM 鉴频器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设计电路
要求及主要指标: 1、 采用二极管完成一个鉴频器的设计; 2、 设计 FM-AM 变换电路; 3、 输入调频波,观测鉴频器的输入、输出波形; 4、 完成双端输出到单端输出的变换; 5、 载波频率ω0 = 2MHz ;载波信号的电压幅度Vm = 4V;调制信号频率Ω = 50KHz ;调频指数mf = 10;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电路实验的仿真,包括电路基本定律验证、电路元件特性研究以及电路参数计算等。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引言:电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

然而,传统的电路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并且操作过程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电路仿真技术的出现为电路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方法:本实验采用了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的仿真。

通过在软件中搭建电路原理图,设置电路元件参数,并进行仿真运行,观察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变化,以及元件的特性曲线等。

实验一:欧姆定律验证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流表。

设置电源电压为10V,电阻阻值为100Ω。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仿真结果显示,电路中的电流为0.1A,电压为10V,符合欧姆定律的要求。

实验二:二极管特性研究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二极管电路,包括一个二极管、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表。

通过改变电阻阻值和电压源电压,观察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特性。

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源电压大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表显示有电压输出;当电压源电压小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反向截止,电压表显示无电压输出。

实验三:RC电路响应特性研究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RC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和一个电压源。

通过改变电阻阻值和电容容值,观察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和响应特性。

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源施加一个方波信号时,RC电路会出现充放电过程,电压信号会经过RC电路的滤波作用,输出信号呈现出不同的响应特性。

实验四:电路参数计算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复杂的电路,包括多个电阻、电容、电感和电压源。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加深对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实验中使用的设备有: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三、实验原理电子线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等元件组合而成。

在电子线路中,电源提供电流,电流通过线路中的元件实现信号的处理和传递。

电阻限制电流的流动,电容储存电荷,电感储存磁场,二极管具有导通(正向偏置)和截止(反向偏置)的特性。

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的实验(1)利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对不同电阻值的电阻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值和标称值之间的差异;(2)在电路中连接不同的电阻,并观察并分析串联和并联对电阻阻抗的影响。

2.电容的充放电实验(1)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将方波信号传到一个电容上进行充放电;(2)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容充放电波形,分析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3.二极管的直流分压和交流放大实验(1)利用电源和电阻构建一个二极管直流分压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2)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通过二极管放大电路增大信号幅度,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放大后的信号。

五、实验结果1.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的实验经测量,不同电阻的测量值与标称值相差较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串联电阻的总阻抗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阻的总阻抗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2.电容的充放电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放电过程是指电容器通过一个电阻将储存的电荷逐渐释放,电压逐渐下降的过程;充电过程是指电容器内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与输入信号的幅度相等,并保持恒定的过程。

3.二极管的直流分压和交流放大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二极管直流分压电路的输出近似为输入信号的一半。

在交流放大实验中,增加了二极管和电容,使得输入信号的幅度得以增大,实现了信号的放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谢永全1 实验目的:熟悉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功能,掌握使用Multisim进行输入电路、分析电路和仪表测试的方法。

2使用软件:NI Multisim student V12。

(其他版本的软件界面稍有不同)3 预习准备:提前安装软件熟悉其电路输入窗口和电路的编辑功能、考察其元件库中元件的分类方式、工具栏的定制方法、仪表的种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预习实验步骤,熟悉各部分电路。

4熟悉软件功能(1)了解窗口组成:主要组建包括:电路图编辑窗口、主菜单、元件库工具条、仪表工具条。

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初步定制:定制元件符号: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选择Components标签,将Symbol Standard区域下的元件符号改为DIN。

自己进一步熟悉全局定制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窗口中各标签中的定制功能。

(3)工具栏定制:选择:View|Toolbars,从显示的菜单中可以选择显示或者隐藏某些工具栏。

通过显示隐藏各工具栏,体会其功能和工具栏的含义。

关注几个主要的工具栏:Standard(标准工具栏)、View(视图操作工具栏)、Main(主工具栏)、Components(元件工具栏)、Instruments (仪表工具栏)、Virtual(虚拟元件工具栏)、Simulation(仿真)、Simulation switch(仿真开关)。

(4)Multisim中的元件分类元件分两类:实际元件(有模型可仿真,有封装可布线)、虚拟元件(有模型只能仿真、没有封装不能布线)。

另有一类只有封装没有模型的元件,只能布线不能仿真。

在本实验中只进行仿真,因此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使用虚拟元件,二极管、三极管、运放和其他集成电路使用实际元件。

元件库的结构:元件库有三个:Master database(主库)、Corporate database(协作库)和User database(用户库)。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通信原理实验报告CPLD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时钟信号的特点及波形。

2、熟悉各种数字信号的特点及波形。

二、实验内容1、熟悉CPLD可编程信号发生器各测量点波形。

2、测量并分析各测量点波形及数据。

三、实验仪器1、通信原理0 号模块一块2、示波器一台四、实验原理1、CPLD数字信号发生器,包括以下五个部分:①时钟信号产生电路;②伪随机码产生电路;③帧同步信号产生电路;④NRZ码复用电路及码选信号产生电路;⑤终端接收解复用电路。

2、24位NRZ码产生电路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速率可根据输入时钟不同自行选择,帧结构如下图所示。

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路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

LED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五、实验框图六、实验步骤1、观测时钟信号输出波形。

信号源输出两组时钟信号,对应输出点为“CLK1”和“CLK2”,拨码开关S4的作用是改变第一组时钟“CLK1”的输出频率,拨码开关S5的作用是改变第二组时钟“CLK2”的输出频率。

拨码开关拨上为1,拨下为0,拨码开关和时钟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按如下方式连接示波器和测试点:启动仿真开关,开启各模块的电源开关。

1)根据表1-2改变S4,用示波器观测第一组时钟信号“CLK1”的输出波形;2)根据表1-2改变S5,用示波器观测第二组时钟信号“CLK2”的输出波形。

2、用示波器观测帧同步信号输出波形。

信号源提供脉冲编码调制的帧同步信号,在点“FS”输出,一般时钟设置为 2.048M、256K,在后面的实验中有用到。

按如下方式连接示波器和测试点:启动仿真开关,开启各模块的电源开关。

将拨码开关S4分别设置为“0100”、“0111”或别的数字,用示波器观测“FS”的输出波形。

3、用示波器观测伪随机信号输出波形伪随机信号码型为111100010011010,码速率和第一组时钟速率相同,由S4控制。

电路电子软件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电子软件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电子软件仿真实验报告学号:XXXXXXX姓名:XXXX实验报告纲要1:电路电子基本知识小结一、常用电阻、电容、电感二、常用仪器的认识三、测量概念的初步认识2:Multisim的认识3:实验6-2-----6-54:常用电器的分析5:常用电器的部分电路的仿真与故障排除6:实验的反思与体会一、电阻器的基本知识(一)电阻器的作用电阻器主要用来控制电压和电流,即起降压、分压、限流、分流、隔离、信号幅度调节等作用。

(二)电阻器的电路图形符号电阻器在电路中以R表示,常用的电路符号如下(三)电阻器的种类电阻器有多种分类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按用途的不同分类,电阻器可以分为通用电阻器、高阻电阻器、高压电阻器、高频电阻器和精密电阻器等。

2、按制作材料的不同,电阻器可分为线绕型电阻器和非线绕型电阻器。

其中线绕型电阻器又可以分为普通线绕型电阻器、被釉型线绕电阻器、陶瓷绝缘线绕型电阻器等;非线绕型电阻器又可以分为合成式线绕电阻器和膜式电阻器。

3、按结构形式不同,电阻器可为分圆柱型电阻器、管型电阻器、圆盘型电阻器和平面状电阻器(贴片式电阻器)。

4、按引线的不同,电阻可分为轴向引线型电阻器、径向引线型电阻器、无引线电阻器等。

5、按电阻器的特性,通常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敏感电阻器、熔断电阻器和电阻排等几大类。

其中,固定电阻器可分为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合成碳膜电阻器、有机实心电阻器、无机实心电阻器、金属玻璃釉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片式电阻器等;敏感电阻器可分为热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磁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力敏电阻器等电容器的基本知识(一)电容器的结构特性与作用电容器是由两个相互靠近的金属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介质构成的,具有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

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高、低频及电源等电路中,起退耦、耦合、滤波、旁路、谐振等作用。

(二)电容器的电路图形符号电容器在电路中用字母“C”表示,常用的图形符号如下:(三)电容器的分类电容器有多种分类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按电容量是否可调,电容器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_范文模板及概述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_范文模板及概述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在这里,我们将引入Multisim的使用以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是一种强大的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

通过使用Multisim,可以实现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从而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Multisim使用、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文章整体结构,并简要概述Multisim的使用与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两个主题。

在“Multisim使用”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Multisim软件的背景、功能与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接着,在“电路仿真实验报告”部分中,我们将描述一个具体的电路仿真实验,并包括实验背景、目的、步骤与结果分析等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回顾实验内容,并分享个人的实验心得与体会,同时对Multisim软件的使用进行评价与展望。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介绍Multisim的使用以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并探讨其在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Multisim软件的详细介绍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的呈现,读者将能够了解Multisim的基本特点、功能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同时,本文旨在激发读者对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兴趣,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与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Multisim使用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参考价值,促进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2. Multisim使用2.1 简介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软件,由National Instruments(国家仪器)开发。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电路设计和分析工具,能够模拟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行为。

使用Multisim可以轻松地创建、编辑和测试各种复杂的电路。

2.2 功能与特点Multisim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和特点,使其成为研究者、工程师和学生选择使用的首选工具之一。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1)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1)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类班级:材料1105姓名:学号:2实验时间:第7周星期一第3/4节实验室:综合楼116实验台:005指导教师签字:成绩:电路仿真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Pspice软件的运用方法,以及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2、学会用电路仿真的方法分析各种电路。

3、通过电路仿真的方法验证所学的各种电路基础定律,并了解各种电路的特性。

二、软件简介Pspice是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的分析程序,Pspice起初用在大规模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分析,后来推出了能在 PC上运行的Pspice软件。

Pspice5.0以上版本是基于windows 操作环境。

Pspice软件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于仿真设计:在实际制作电路之前,先进行计算机模拟,可根据模拟运行结果修改和优化电路设计,测试各种性能,不必涉及实际元器件及测试设备。

改和优化电路设计,测试各种性能,不必涉及实际元器件及测试设备。

三、预习要求及思考题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时,先要在capture环境(即Schematics程序)下画出电路图,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模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求电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零点(即接地点)。

同时,要用电路基础理论中的方法列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四、主要仪器设备五、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1、原理说明: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时,现在要在capture环境(即Schematics程序)下画出电路图。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求电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零点(即接地点)。

同时,要可以用电路基础理论中的方法列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板5.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信号进行调制、放大、解调等处理,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通信电子电路:1. 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将模拟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信号的传输。

2.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将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信号的传输。

3. 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四、实验内容1. 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模拟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调制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调制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入解调电路的输入端。

⑥ 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

⑦ 改变解调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2.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调制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调制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入解调电路的输入端。

⑥ 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

⑦ 改变解调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 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放大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放大电路的增益。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电路仿真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电路的运行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验证并分析不同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2. 理解并验证基本电路的性能和特点;3. 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和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1. 简单电路的仿真通过电路仿真软件,搭建并仿真简单电路,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并联组合电路。

观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 放大电路的仿真搭建并仿真放大电路,如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分析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

3. 滤波电路的仿真搭建并仿真滤波电路,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分析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四、实验步骤1. 下载并安装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SPICE等;2. 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搭建电路、设置元件参数、设置输入信号等;3.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并仿真所需的电路;4. 运行仿真,观察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电压变化情况;5. 改变输入信号的参数,如幅值、频率等,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6.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简单电路的仿真结果通过搭建并仿真电路,观察到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

例如,在串联电路中,电压随着电阻值的增大而增大,电流保持不变;在并联电路中,电流随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电压保持不变。

这说明了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2. 放大电路的仿真结果通过搭建并仿真放大电路,观察到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例如,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的幅值增大时,输出信号的幅值也相应增大,但频率不变;在共集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大时,输出信号的幅值减小,但频率不变。

通信电子电路 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八 三点式LC 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LC 振荡器的基本原理;2、掌握反馈系数对起振和波形的影响;3、掌握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4、掌握三点式LC 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量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2、观察反馈系数对起振和输出波形的影响;三、实验仪器20MHz 示波器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调试工具一套四、实验原理1、三点式LC 振荡器三点式LC 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图如图8-1所示。

图 8-1 三点式LC 振荡器实验原理图图中,T2为可调电感,Q1组成振荡器,Q2组成隔离器,Q3组成放大器。

C6=100pF ,C7=200pF ,C8=330pF ,C40=1nF 。

通过改变K6、K7、K8的拨动方向,可改变振荡器的反馈系数。

设C7、C8、C40的组合电容为C ∑,则振荡器的反馈系数F =C6/ C ∑。

通常F 约在0.01~0.5之间。

同时,为减小晶体管输入输出电容对回路振荡频率的影响,C6和C ∑取值要大。

当振荡频率较高时,有时可不加C6和C ∑,直接利用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电容构成振荡电容,使电路振荡。

忽略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则三点式LC 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如图8-2所示。

C6图8-2 三点式LC 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图8-2中,C5=33pF ,由于C6和C ∑均比C5大的多,则回路总电容450C C C += 则振荡器的频率f 0可近似为:)(2121452020C C T C T f +==ππ调节T2则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当T2变大时,f 0将变小,振荡回路的品质因素变小,振荡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也变大。

实际中C6和C ∑也往往不是远远大于C5,且由于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在改变C ∑,即改变反馈系数的时候,振荡器的频率也会变化。

五、实验步骤1、三点式LC 振荡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开关K1、K9、K10、K11、K12向左拨,K2、K3、K4、K7、K8向下拨,K5、K6向上拨。

Multisim数字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数字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基于Multisim的电子仿真设计班级:卓越(通信)091班姓名:杨宝宝学号:6100209170辅导教师:陈素华徐晓玲学生姓名:杨宝宝学号:6100209170 专业班级:卓越(通信)09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一基于Multisim数字电路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数字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入网数字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的使用。

2.进一步了解Multisim仿真软件基本操作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用数字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测试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

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四、实验步骤1.在Multisim软件中选择逻辑分析仪,字发生器和74LS138译码器;学生姓名:杨宝宝学号:6100209170 专业班级:卓越(通信)09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2.数字信号发生器接138译码器地址端,逻辑分析仪接138译码器输出端。

并按规定连好译码器的其他端口。

3.点击字发生器,控制方式为循环,设置为加计数,频率设为1KHz,并设置显示为二进制;点击逻辑分析仪设置频率为1KHz。

相关设置如下图学生姓名:杨宝宝学号:6100209170 专业班级:卓越(通信)09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五、实验数据及结果逻辑分析仪显示图下图实验结果分析:由逻辑分析仪可以看到在同一个时序74LS138译码器的八个输出端口只有一个输出为低电平,其余为高电平.结合字发生器的输入,可知.在译码器的G1=1,G2A=0,G2B=0的情况下,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学生姓名:杨宝宝学号:6100209170 专业班级:卓越(通信)09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当G1=1,G2A=0,G2B=0中任何一个输入不满足时,八个输出都为1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对Multisim的基本操作方法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电子电路仿真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2. 熟悉电子元器件如何实现电路中的各种功能。

3. 掌握几种基本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脑2. 软件:Multisim仿真软件3. 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三、实验原理在电子电路中,各种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各种电路,实现信号的放大、变换、滤波等功能。

而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来进行计算分析、虚拟实验等操作,为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帮助。

本次实验将重点介绍三种基本电路的仿真方法和设计思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

每种电路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和指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仿真和测试。

四、实验内容1. 放大电路仿真实验(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可以实现信号放大和变换的功能。

在该电路中,输入信号经过电容和限流电阻进入基极,当输入信号变化时,导致基极电位的变化,进而影响集电极电位的变化,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值发生变化。

为了使单管工作稳定,需要额外加上一个偏置电路,保证输入信号不会进入截止区或饱和区。

该偏置电路通常由一个电阻和电源构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电阻的取值来改变工作点。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电路图:其中Q1为NPN型三极管,Rb1为偏置电阻,Rb2为信号电阻,Re为发射极电阻,Rc为集电极电阻,C1为输入信号电容,C2为输出信号电容。

在仿真软件中,可以通过正弦信号源模拟输入信号,通过示波器实时监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输出信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偏置电阻的取值应该适当,可以通过调整偏置电源来达到调节偏置电压的目的。

2)输入信号的电容取值应该适当,可以通过调节电容的容值来改变输入信号频率的响应情况。

3)集电极电阻和发射极电阻的取值应该适当,以达到适当的放大倍数和输出功率。

如图所示,是仿真软件中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实验效果:通过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可以在示波器上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变化,同时可以计算出输出信号的功率和放大倍数等重要指标。

(完整word版)2FSK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2FSK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综合实验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地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的绘制电路图。

三、FSK调制与解调系统整体方案设计3。

1 调制设计方案设信息源发出的是由二进制符号0,1 组成的序列, 且假定0 符号出现的概率为p,1 出现的概率为1— p,它们彼此独立,那么,2FSK 信号便是1 符号对应于载频ω1,而0 对应于载频ω2( 与ω1不同的另一个载频) 的已调波形,而且ω1、ω2的改变是瞬间就能完成的。

容易想到,2FSK 可以利用一个矩形脉冲序列对一个载波进行调频,使其能够输出2 个不同频率的码元。

2FSK信号的产生,可以采用模拟调频法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来实现。

图3-1是数字键控法产生2FSK信号的原理图:图3-1数字键控法实现2FSK信号的原理图图中两个振荡器的载波输出受输入的二进制基带信号s(t)控制。

由图1-1可知,s(t)为“1”时,正脉冲使门电路1接通,门2断开,输出频率为f1;数字信号为“0"时,门1断开,门2接通,输出频率为f2。

在一个码元Tb期间输出ω1或ω2两个载波之一.由于两个频率的振荡器是独立的,故输出的2FSK信号:在码元“0”“1”转换时刻,相邻码元的相位有可能是不连续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转换速率快,波形好,频率稳定度高,电路简单,得到广泛应用。

对应图3-1(a)和(b),2FSK调制器各点的时间波形如图1-2所示,图中波形g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频率载波的2ASK 信号波形e 和波形f 的叠加。

可见,2FSK 信号由两个2ASK 信号相加构成。

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kbkkbkFSK t kT t g a t kT t g a t S 2211cos cos ϕωϕω图3—2 2FSK 调制器各点的时间波形本次综合设计实验调制部分正是采用此方法设计的。

电子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仿真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电子仿真实验报告篇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仿真实验报告模电课后仿真分析报告学院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指导老师______二极管静态和动态电压的测试仿真数据结论(1)比较直流电源在1V和4V两种情况下二极管直流管降压可知,二极管的直流电流越大,管压降越大,直流管压降不是常数。

(2)比较直流电源在1V和4V两种情况下二极管直流管降压可知,二极管的直流电流越大,其交流管压降越小,说明随着静态电流的增大,动态电阻将越小;两种情况下电阻的交流压降均接近输入交流电压值,说明二极管的动态电阻很小。

共源放大电路测试仿真数据结论(1)由2n7000的转移特性可得ugs(th)=2V,IDo=199.182mA。

由于ugs变化时iD变化较快,因此用电子仪器测量时,应特别注意不能超过场效应管的最大功耗,以免烧坏。

(2)当电阻Rg2增大时,ugsQ减小,IDQ减小,uDsQ增大,|Au|减小。

由此说明,在Rd和RL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电路参数增大IDQ是提高电路电压放大能力的有效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调节Rg2时,要始终保证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保证电路不是真。

(3)由ugs(th)=2V,IDo=199.182mA和公式gm?2ugs(th)IDo?IDQ,分别计算Rg2等于6?和6.1?时的gm分别为13.7ms和10.4ms,因此电压放大倍数Au??gm(Rd//RL)??13.7?5??68?Au??gm(Rd//RL)??10.5?5??52?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测试静态工作点调试电压放大倍数测试共模放大倍数的测试篇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格式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一、本仿真实验的目的查阅教材第八章内容可以知道,本实验中三个运放运放一和运放三作为电压比较器,另一个运放的输出电压与Rc电路充放电有关。

因此预计运放一和运放三输出波形为方波,运放二输出与运放一输出波形频率相同的。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正确性;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通信电子线路是研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如何通过电子电路进行调制、解调、放大、滤波等处理的学科。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调制:将信息信号(基带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上,以便于信号的传输;2. 解调: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基带信号;3. 放大:提高信号强度,满足传输要求;4. 滤波: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号质量。

三、实验器材1.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高频信号发生器;4. 万用表;5. 长度可调同轴电缆。

四、实验内容1. 调制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调制原理和调制电路的设计方法。

(2)实验步骤:① 调制信号发生: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波形,确保其频率、幅度等参数符合要求;② 载波信号发生:使用高频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载波信号,频率与调制信号频率相同;③ 调制电路搭建:将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接入调制电路,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④ 分析调制效果:根据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深度、相位等参数,判断调制效果。

2. 解调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解调原理和解调电路的设计方法。

(2)实验步骤:① 解调信号发生: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信号波形,确保其频率、幅度等参数符合要求;② 解调电路搭建:将解调信号接入解调电路,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③ 分析解调效果:根据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解调深度、相位等参数,判断解调效果。

3. 放大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信号强度。

(2)实验步骤:① 放大信号发生: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信号波形,确保其频率、幅度等参数符合要求;② 放大电路搭建:将放大信号接入放大电路,观察放大后的信号波形;③ 分析放大效果:根据放大后的信号波形,分析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参数,判断放大效果。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标准调幅(AM )系统电子c121班 姓名 学号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SYSTEMVIEW 构建简单的仿真系统。

2.掌握调幅信号产生和解调的过程及实现方法。

3.研究信道噪声对调幅信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调制幅度调制是无线电通信中最常用的调制方式之一。

普通的调幅广播就是它的典型应用。

幅度调制的基本原理是用基带信号(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幅度,使其携带基带信号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调制的基本作用是频谱搬移,其目的是进行频率变换,使信号能够有效的传输(辐射)或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根据频谱特性的不同,通常可将调幅分为标准调幅(AM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 ),单边带调幅(SSB )和残留边带调幅(VSB )等。

2.调制信号的实现方法设f (t )为调制信号,高频载波为C (t )=A 0cos (ω0t +θ0)(1)标准调幅AM 信号可以表示为:S AM (t )=[A 0+f (t )]cos (ω0t +θ0)已调信号的频谱为(设θ。

=0)S AM (ω)=πA o [δ(ω-ωo )+δ(ω+ω0)]+1/2[F (ω-ωo )+F (ω+ωo )]标准调幅的数学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l 标准调幅的数学模型(2)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 信号可以表示为: S DSB (t )=f (t )cos (ω0t +θ0)已调信号的频谱为S DSB (ω)= 1/2[F (ω-ω0)+F (ω+ω0)] (设θ0=0)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数学模型如图1-4所示。

图1-4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数学模型3)单边带调制00000)cos(ω0t +θ0)SSB 信号可以表示为:S SSB (t ) = f (t )cos ω0t ± f ^(t )sin ω0t已调信号的频谱为S SSB (ω) = l /2[F (ω-ω0)+F (ω+ω0)]H SSB (ω)SSB 的数学模型如图41-7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仿真实验报告电子1242006 孙世林实验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一、实验题目本实验主要研究的是通信系统中基带系统的传输特性,通过眼图,展示噪声和信道特性不理想对基带信号传输造成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直接送往信道, 不经调制直接传输的系统,数字基带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由图 1 的模型表示:1)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产生固定码速率的二进制单、双极性不归零信号2) 发送/接收滤波器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都是升余弦平方根特性 1 由于发送滤波器的输入信号是不归零信号而不是冲激信号, 因此在滤波器的输入端采取了均衡措施,使其输出的波形为标准的升余弦脉冲 1 另外由于升余弦滤波器是非因果滤波器,滤波器当前的输出依赖于未来时刻的输入, 为解决这一问题, 在滤波器中人为地增加了时间延迟, 延迟的时间是码速率的整数倍3) 传输信道信道引入加性高斯白噪声, 理论上, 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是无限宽的, 但是在系统中只要噪声带宽远大于系统的最高带宽就可以满足要求, 因此在信道中引入的是限带高斯白噪声噪声源用相关时间比系统最短时间常数小得多的高斯分布随机序列发生器来模拟。

三、程序源代码function[f,sf]=T2F(t,st)dt=t(2)-t(1);T=t(end);df=1/T;N=length(st);f=-N/2*df:df:N/2*df-df;sf=fft(st);sf=T/N*fftshift(sf);end%在把序列d插入到序列M中,得到一个新序列function [out]=sigexpand(d,M)N=length(d);out=zeros(M,N);out(1,:)=d;out=reshape(out,1,M*N);%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clear all;close all;Ts=1;%每个码元的长度N_sample=8;%每个码元的抽样点数dt=Ts/N_sample;%抽样时间间隔N=1000;%码元数t=0:dt:(N*N_sample-1)*dt;%1x8000T=t(end);gt1=ones(1,N_sample);%1x8gt2=ones(1,N_sample/2); % 1x4?1x8?gt2=[gt2 zeros(1,N_sample/2)];%1x8mt3=sinc((t-5)/Ts);% 1x8000 sin(pi*t/Ts)/(pi*t/Ts)波形gt3=mt3(1:10*N_sample);%截段取10个码元d=(sign(randn(1,N))+1)/2;%1x1000 d=??data=sigexpand(d,N_sample);%插入N_sample-1个0gt4=ones(1,N_sample);gt5=ones(1,N_sample/2);gt5=[gt5 zeros(1,N_sample/2)];st1=conv(data,gt1);%调用Matlab的卷积函数convst2=conv(data,gt2);d=2*d-1; % 变成双极性序列data=sigexpand(d,N_sample);st3=conv(data,gt3);st4=conv(data,gt4);st5=conv(data,gt5);[f,st1f]=T2F(t,[st1(1:length(t))]);[f,st2f]=T2F(t,[st2(1:length(t))]);[f,st3f]=T2F(t,[st3(1:length(t))]);[f,st4f]=T2F(t,[st4(1:length(t))]);[f,st5f]=T2F(t,[st5(1:length(t))]);%------------------产生单极性RZ波形与频谱------------------figure(1)subplot(321)plot(t,[st1(1:length(t))]);axis([0 20 -1.5 1.5]);xlabel('单极性NRZ波形');gridsubplot(322);plot(f,10*log10(abs(st1f).^2/T));gridaxis([-5 5 -40 10]);xlabel('单极性NRZ功率谱密度(dB/Hz)');subplot(323)plot(t,[st2(1:length(t))]);gridaxis([0 20 -1.5 1.5]);xlabel('单极性RZ波形');subplot(324);plot(f,10*log10(abs(st2f).^2/T));gridaxis([-5 5 -40 10]);xlabel('单极性RZ功率谱密度(dB/Hz)');subplot(325)plot(t-5,[st3(1:length(t))]);gridaxis([0 20 -2 2]);ylabel('双极性sinc波形');xlabel('t/Ts');subplot(326);plot(f,10*log10(abs(st3f).^2/T));gridaxis([-5 5 -40 10]);ylabel('sinc波形功率谱密度(dB/Hz)');xlabel('f*Ts');%------------------双极性NRZ波形与频谱---------------------figure(2)subplot(221)plot(t,[st4(1:length(t))]);axis([0 20 -1.5 1.5]);xlabel('双极性NRZ波形');gridsubplot(222);plot(f,10*log10(abs(st4f).^2/T));gridaxis([-5 5 -40 10]);xlabel('双极性NRZ功率谱密度(dB/Hz)');subplot(223)plot(t,[st5(1:length(t))]);gridaxis([0 20 -1.5 1.5]);xlabel('双极性NRZ波形');subplot(224);plot(f,10*log10(abs(st5f).^2/T));gridaxis([-5 5 -40 10]);xlabel('双极性NRZ功率谱密度(dB/Hz)');%------------------ 升余弦滚降系统仿真代码---------------------Ts=1;N_sample=17;dt=Ts/N_sample;df=1.0/(20.0*Ts);t=-10*Ts:dt:10*Ts;f=-2/Ts:df:2/Ts;alpha=[0,0.75,1];for n=1:length(alpha)for k=1:length(f)if abs(f(k))>0.5*(1+alpha(n))/TsXf(n,k)=0;elseif abs(f(k))<0.5*(1-alpha(n))/TsXf(n,k)=Ts;elseXf(n,k)=0.5*Ts*(1+cos(pi*Ts/(alpha(n)+eps)*(abs(f(k))-0.5*(1-alpha(n))/Ts))); endendxt(n,:)=sinc(t/Ts).*(cos(alpha(n)*pi*t/Ts))./(1-4*alpha(n)^2*t.^2/Ts^2+eps);endfigure(1)plot(f,Xf);axis([-1 1 0 1.2]);xlabel('f/Ts');ylabel('升余弦滚降频谱');figure(2)plot(t,xt);axis([-10 10 -0.5 1.1]);xlabel('t');ylabel('升余弦滚降波形');Ts=1;N_sample=17;dt=Ts/N_sample;df=1.0/(20.0*Ts);t=-10*Ts:dt:10*Ts;f=-2/Ts:df:2/Ts;alpha=[0,0.5,1];for n=1:length(alpha)for k=1:length(f)if abs(f(k))>0.5*(1+alpha(n))/TsXf(n,k)=0;elseif abs(f(k))<0.5*(1-alpha(n))/TsXf(n,k)=Ts;elseXf(n,k)=0.5*Ts*(1+cos(pi*Ts/(alpha(n)+eps)*(abs(f(k))-0.5*(1-alpha(n))/Ts))); endendxt(n,:)=sinc(t/Ts).*(cos(alpha(n)*pi*t/Ts))./(1-4*alpha(n)^2*t.^2/Ts^2+eps);endfigure(1)plot(f,Xf);axis([-1 1 0 1.2]);xlabel('f/Ts');ylabel('升余弦滚降频谱');figure(2)plot(t,xt);axis([-10 10 -0.5 1.1]);xlabel('t');ylabel('升余弦滚降波形');%---------------NRZ通过升余弦系统得到的眼图---------------clear all;close all;Ts=1;N_sample = 17; %每个码元的抽样点数eye_num=7;alpha=1;N_data=1000;n0=input('输入n0=');dt= Ts/N_sample; %抽样时间间隔t= -3*Ts:dt:3*Ts;d = sign( randn(1,N_data) )noise=n0*randn(size(d));dd=d+noise;ddd = sigexpand(dd,N_sample); %对序列间隔插入N_sample-1个0%基带系统冲激响应ht=sinc(t/Ts).*(cos(alpha*pi*t/Ts))./(1-4*alpha^2*t.^2/Ts^2+eps);st=conv(ddd,ht);tt=-3*Ts:dt:(N_data+3)*N_sample*dt-dt;figure(1)subplot(211)plot(tt,st);axis([0 20 -1.2 1.2]);xlabel('t/Ts');ylabel('基带信号');subplot(212)ss=zeros(1,eye_num*N_sample);ttt=0:dt:eye_num*N_sample*dt-dt;for k=3:50ss=st(k*N_sample+1:(k+eye_num)*N_sample);drawnow;plot(ttt,ss); hold on;end%------------NRZ通过升余弦系统再加噪声得到眼图---------------clear all;close all;Ts=1;N_sample = 17; %每个码元的抽样点数eye_num=7;alpha=1;N_data=1000;n0=input('输入n0=');dt= Ts/N_sample; %抽样时间间隔t= -3*Ts:dt:3*Ts;d = sign( randn(1,N_data) )noise=n0*randn(size(d));dd=d+noise;ddd = sigexpand(dd,N_sample); %对序列间隔插入N_sample-1个0%基带系统冲激响应ht=sinc(t/Ts).*(cos(alpha*pi*t/Ts))./(1-4*alpha^2*t.^2/Ts^2+eps);st=conv(ddd,ht);tt=-3*Ts:dt:(N_data+3)*N_sample*dt-dt;figure(1)subplot(211)plot(tt,st);axis([0 20 -1.2 1.2]);xlabel('t/Ts');ylabel('基带信号');subplot(212)ss=zeros(1,eye_num*N_sample);ttt=0:dt:eye_num*N_sample*dt-dt;for k=3:50ss=st(k*N_sample+1:(k+eye_num)*N_sample);drawnow;plot(ttt,ss); hold on;End%------------接收端采用匹配滤波器得到输出结果---------------clear all;close all;Ts=1;N_sample = 8; %每个码元的抽样点数dt = Ts/N_sample; %抽样时间间隔N = 100; %码元数t = 0:dt:(N*N_sample-1)*dt;gt=ones(1,N_sample); %基带波形d=sign(randn(1,N));a=sigexpand(d,N_sample);st=conv(a,gt);ht1=gt;rt1=conv(st,ht1);ht2=5*sinc(5*(t-5)/Ts);rt2=conv(st,ht2);figure(1)subplot(321)plot(t,st(1:length(t)));axis([0 20 -1.5 1.5]);ylabel('输入数字基带双极性NRZ信号'); subplot(322)stem(t,a);axis([0 20 -1.5 1.5]);ylabel('输入数字序列');subplot(323)plot(t,[0 rt1(1:length(t)-1)]/8);axis([0 20 -1.5 1.5]);ylabel('方波滤波后输出');subplot(324)dd=rt1(N_sample:N_sample:end);ddd=sigexpand(dd,N_sample);stem(t,ddd(1:length(t))/8);axis([0 20 -1.5 1.5]);ylabel('方波滤波后抽样输出');subplot(325)plot(t-5,[0 rt2(1:length(t)-1)]/8);axis([0 20 -1.5 1.5]);xlabel('t/Ts');ylabel('理想低通滤波后输出');subplot(326)dd=rt2(N_sample-1:N_sample:end);ddd=sigexpand(dd,N_sample);stem(t-5,ddd(1:length(t))/8);axis([0 20 -1.5 1.5]);xlabel('t/Ts');ylabel('理想低通滤波后抽样输出');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如图是单极性NRZ波形及频谱如图是双极性NRZ波形及频谱如图是升余弦滚降系数依次为0、0.75、1的波形及频谱a=0对应矩形框,代表理想低通滤波器,对应时域为Sa函数,但理想是不可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