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1~3节)

合集下载

妇科护理学课件-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9~11节)

妇科护理学课件-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9~11节)

第十節 婦產科內鏡診療技術
❖宮腔鏡診療 ➢適應症
➢異常子宮出血者 ➢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或反復流產者 ➢疑宮腔異常者 ➢宮內異物的定位及取出 ➢子宮內膜切除或子宮肌瘤的切除 ➢宮腔鏡引導下輸卵管通液、注液及絕育術
第十節 婦產科內鏡診療技術
❖宮腔鏡診療
➢禁忌證
➢ 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 嚴重血液系統疾病 ➢ 急性、亞急性生殖道感染 ➢ 近3個月內有子宮手術或子宮穿孔史者 ➢ 宮頸瘢痕、宮頸裂傷或鬆弛者,為相對禁忌症
第九節 診斷性刮宮術
❖ 檢查前準備
➢ 無菌刮宮包1個(內有陰道窺器1個、宮頸鉗1把、卵圓 鉗1把、宮頸擴張器4~7號各1個、子宮探針1個、長 鑷子2把、大小刮匙各1把、取環器1個、洞巾1塊), 棉球及棉簽若干、無菌手套1個、複方碘溶液、標本瓶 2 ~ 3個及5%聚維酮碘溶液。
第九節 診斷性刮宮術
容器內有足夠的灌流液,記錄出入量。 ➢ 按要求及時送檢病理標本
第十節 婦產科內鏡診療技術
❖宮腔鏡診療
➢ 術後護理
➢ 評估患者術後心理狀況,做好心理護理 ➢ 評估患者生命體征、陰道流血情況 ➢ 評估患者有無與腹痛、過度水化綜合征等相關的併
發症 ➢ 講解宮腔鏡診療後注意事項第十節 婦產科內鏡診療技術
阻力,有無液體回流及患者有無下腹疼痛等情況 ➢ 在X線透視下觀察造影劑流經輸卵管及宮腔情況並攝片
,並觀察腹腔內有無游離造影劑
第十一節 輸卵管通暢檢查
❖檢查中配合
➢ 應在注射後立即攝片,10 ~ 20分鐘後再次攝片
➢ 考慮輸卵管痙攣,可肌內注射阿托品0.5mg,
20分鐘後再透視、攝片;或停止操作,下次攝片 前先使用解痙攣藥物 ➢ 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警惕造影劑栓塞 ➢ 結束後再次消毒宮頸、陰道,取出陰道窺器

最新妇产科常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最新妇产科常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2.会阴正中切开缝合术
消毒后沿会阴后联合中线垂直切开约2~3cm。此法出血少,易缝合,但分娩过程中 应注意避免会阴切口延长,造成会阴重度撕伤。其他步骤同侧切。
第4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
六、护理要点
1.知情宣教 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会阴切开缝合术的目的、意义及 方法,以取得产妇的配合。
2.准备好会阴切开的各种用物,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协助医生在 最佳时机切开会阴。
2.第二产程延长者或胎头拨露于会阴部达半小时胎儿未能娩出者。 3.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瘢痕者。
三、禁忌证
1.胎儿不能或不宜从阴道分娩者,如头盆不称、骨盆异常、产道阻塞、尿漏修补术后。 2.胎位异常,如面先露、额先露等。 3.宫口未开全或胎膜未破者。 4.胎头先露位置高,未达阴道口者。
四、用物准备
记后及时送检。
腹腔镜检查
一、目的
1.诊断不清的盆腔包块,如肿瘤、炎症、异位妊娠、子宫内 膜异位症等。
2.生殖道发育异常。 3.不明原因的腹痛。 4.人流放环术后可疑子宫穿孔。 5.不孕、不育症及某些内分泌疾病的检查。 6.恶性肿瘤手术或化疗后的效果评价。
二、禁忌证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2.腹腔有广泛粘连,腹腔大量出血或腹腔严重感染者。 3.脐部周围有感染灶者。 4.过度肥胖者。
3.抽吸空气形成负压 调节负压吸引器使负压在 200~300mmH,或用空注射 器抽出吸引器内空气约150~180ml,以使吸引器内形成所需负压,用血管钳 夹住连接管,使吸引器与胎头系牢。
4.牵引 待子宫收缩产妇屏气时,顺骨盆轴方向,按正常胎头娩出机制牵引, 使胎头娩出。胎头娩出时要保护好会阴。
学习目标
1.记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的护理配合 2. 说出腹腔穿刺的目的,记住术后护理要点 3.说出内镜检查术的操作过程、熟悉护理配合 4. 记住输卵管通畅术的护理配合 5.记住会阴切开缝合术的操作步骤、护理要点 6.说出胎头吸引术、产钳术、臀牵引及臀位助产术的

妇产科手术病人护理

妇产科手术病人护理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策略
并发症预防
熟悉手术并发症的类型和预防措 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并发
症发生率。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密切观察病人状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如出血、感染等。
急救准备
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如备齐急救药 品和器械,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 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
03
手术后恢复期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与记录要求
弹力袜使用
对于高危患者,可使用弹力袜等物理方法预防深 静脉血栓。
药物预防
根据患者情况,可给予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 。
其他并发症识别和处理建议
疼痛管理
01
术后给予患者疼痛评估,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提高患者舒适度

尿潴留预防与处理
02
鼓励患者术后定时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处理。
肠梗阻预防与处理
03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活动等,预防肠梗阻发生;对于已发
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不足的病人,通过鼻胃/肠管提供 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补充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肠外营养补充适用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 的病人。
合理配置营养液
根据病人的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个性化配置营养液。
监测并发症
肠外营养补充可能导致感染、代谢并发症等,需密切监测并及时 处理。
06
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评估手术 风险。
03 确定护理问题
根据病人情况,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术前教育及心理指导
01 术前教育
向病人介绍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手术前后注意 事项等。
02 心理指导
针对病人术前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情绪,进 行心风险,取得 家属理解和配合。

初级护师妇产科护理妇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讲义

初级护师妇产科护理妇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讲义

第二十二章妇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阴道及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脱落细胞主要来自阴道上段和子宫颈阴道部,也可来源于子宫腔、输卵管、卵巢及腹腔。

适应证1.协助诊断阴道、子宫颈、子宫腔、输卵管等部位的肿瘤。

2.卵巢功能检查。

3.子宫颈炎症。

4.宫颈癌筛选:3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检查1次。

5.胎盘功能检查用于疑似妊娠期间胎盘功能减退的孕妇。

禁忌证1.月经期。

2.生殖器官急性炎症期。

物品准备:清洁玻片、阴道窥器、长棉签、装固定液的小瓶、宫颈刮片、一次性手套。

操作方法1.阴道涂片(1)阴道侧壁刮片法:用于已婚妇女,病人取膀胱截石位,用窥器扩张阴道(窥器上不涂润滑剂),用刮片在阴道侧壁上1/3处轻轻刮取分泌物,将分泌物薄而均匀地涂于玻片上,放入装有固定液的小瓶中。

取材时宜轻轻采取,切勿用力,以免将深层细胞混入而影响诊断。

(2)棉签采取法:用于幼女及未婚者,方法是将卷紧的消毒棉签浸湿后,伸入阴道在其侧壁上1/3处涂抹,取出棉签,横放在玻片上向一个方向滚涂,然后将玻片置于固定液。

2.子宫颈刮片法为早期发现子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取材应在子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以子宫颈外口为圆心,将木质小脚刮板(毛刷)轻轻刮取一周,然后放入装有固定液的小瓶中。

3.子宫颈管吸引涂片法先将子宫颈表面分泌物拭净,用吸管轻轻放入子宫颈管内,吸取子宫颈管分泌物,制成涂片;也可用生理盐水棉签伸入子宫颈管内,轻轻旋转一周取出做涂片。

4.子宫腔吸引涂片疑有子宫腔恶性病变者,可采用子宫腔吸片。

消毒外阴、阴道及子宫颈口,了解子宫腔方向及深度。

将塑料吸管伸入子宫腔,上下左右移动,吸取标本后制片固定。

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1.测定雌激素对阴道上皮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阴道上皮的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及表层细胞数的百分比得到。

正常情况下涂片看不到底层细胞,全部为表层细胞。

如果卵巢功能低落时出现底层细胞。

分度轻度低落者底层细胞占20%以下;中度低落者底层细胞占20%~40%;高度低落者则占40%以上。

16妇产科护理学 第23章 妇产科常用诊疗操作

16妇产科护理学 第23章 妇产科常用诊疗操作
一、适应症
五、护理要点
二、必备条件
四、操作步骤
三、用物准备
第六节 产钳术
一、适应症
五、护理要点
二、禁忌症
四、操作步骤
三、术前准备
第七节 臀牵引及臀位助产术
一 、适应症 四 、术前准备
二 、禁忌症 五 、操作步骤
三 、用物准备 六 、护理要点
第八节 剖宫产术
一 、适应症
二 、术前准备
四 、术用物准备

1 . 掌握妇产科常用诊疗操作术前准备及护理要点 。

2 . 熟悉妇产科常用诊疗操作步骤及适应证与禁忌
证。
◆ 3 . 了解妇产科手术的操作步骤及适应证与禁忌证 。
1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2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术
3
穿刺术
4 会阴切开缝合术
5 胎头吸引术
6 产钳术
7
臀牵引及臀位助产术
8 剖宫产术
9
人工剥离胎盘术
10 诊断性刮宫术
11 慢性宫颈炎的物理疗法
12 输卵管畅通术
13 内镜检查术
第一节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术
一、适应症
五、护理要点
二、禁忌症
四、操作准备
三、用物准备
第三节 穿刺术
第四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
一、适应症
五、护理要点
二、用物准备
四、操作步骤
三、麻醉方式
第五节 胎头吸引术
五 、手术方式及 步骤
三 、麻醉方式 六 、护理要点
第九节 人工剥离胎盘术
适应症
操作步骤
麻醉方式
护理要点
第十节 诊断性刮宫术

妇科护理学讲义-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

妇科护理学讲义-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

妇科护理学讲义-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阴道及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脱落细胞主要来自阴道上段和子宫颈阴道部,也可来源于子宫腔、输卵管、卵巢及腹腔。

适应证1.协助诊断阴道、子宫颈、子宫腔、输卵管等部位的肿瘤。

2.卵巢功能检查月经紊乱、异常闭经。

3.子宫颈炎症。

4.宫颈癌筛选:30岁以上的妇女每2年检查1次。

5.胎盘功能检查用于疑似妊娠期间胎盘功能减退的孕妇。

禁忌证1.月经期。

2.生殖器官急性炎症期。

物品准备清洁玻片、阴道窥器、长棉签、装固定液的小瓶、宫颈刮片、一次性手套。

操作方法1.阴道涂片(1)阴道侧壁刮片法:用于已婚妇女,病人取膀胱截石位,用窥器扩张阴道(窥器上不涂润滑剂),用刮片在阴道侧壁上1/3处轻轻刮取分泌物,将分泌物薄而均匀地涂于玻片上,放入装有固定液的小瓶中。

取材时宜轻轻采取,切勿用力,以免将深层细胞混入而影响诊断。

(2)棉签采取法:用于幼女及未婚者,方法是将卷紧的消毒棉签浸湿后,伸入阴道在其侧壁上1/3处涂抹,取出棉签,横放在玻片上向一个方向滚涂,然后将玻片置于固定液。

2.子宫颈刮片法为早期发现子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取材应在子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以子宫颈外口为圆心,将木质小脚刮板(毛刷)轻轻刮取一周,然后放入装有固定液的小瓶中。

3.子宫颈管吸引涂片法先将子宫颈表面分泌物拭净,用吸管轻轻放入子宫颈管内,吸取子宫颈管分泌物,制成涂片;也可用生理盐水棉签伸入子宫颈管内,轻轻旋转一周取出做涂片。

4.子宫腔吸引涂片疑有子宫腔恶性病变者,可采用子宫腔吸片。

消毒外阴、阴道及子宫颈口,了解子宫腔方向及深度。

将塑料吸管伸入子宫腔,上下左右移动,吸取标本后制片固定。

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1.测定雌激素对阴道上皮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阴道上皮的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及表层细胞数的百分比得到。

正常情况下涂片看不到底层细胞,全部为表层细胞。

轻度影响者表层细胞占20%以下,见于早期卵泡期或接受少量雌激素治疗;中度影响者表层细胞占20%~60%,见于卵泡中期或接受中等量雌激素治疗;高度影响者表层细胞占60%以上,超过正常排卵期水平,见于病人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或患有卵巢细胞瘤、卵巢颗粒细胞瘤等。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刮 Ø 宫腔内残留组织的清除
编辑版ppt
6
第九节 诊断性刮宫术
n 禁忌证
Ø 急性生殖器官炎症 Ø 体温超过37.5℃
编辑版ppt
7
第九节 诊断性刮宫术
n 检查前评估
Ø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Ø 评估患者检查时间
编辑版ppt
8
第九节 诊断性刮宫术
n 检查前准备
Ø 无菌刮宫包1个(内有阴道窥器1个、宫颈钳1把、卵圆 钳1把、宫颈扩张器4~7号各1个、子宫探针1个、长镊 子2把、大小刮匙各1把、取环器1个、洞巾1块),棉球 及棉签若干、无菌手套1个、复方碘溶液、标本瓶2 ~ 3 个及5%聚维酮碘溶液。
编辑版ppt
14
第十节 妇产科内镜诊疗 技术
阴道镜诊疗
➢ 适应证
➢ 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Ⅱ级以上,或TBS提示上皮细胞 异常者
➢ 有接触性出血,肉眼观察宫颈无明显病变者 ➢ 妇科检查怀疑宫颈病变者 ➢ 宫颈锥切术前确定切除范围 ➢ 对可疑外阴、阴道、宫颈病变处进行指导性活检 ➢ 对外阴、阴道和宫颈病变的诊断、治疗和效果评估
编辑版ppt
18
第十节 妇产科内镜诊疗 阴道镜诊疗 技术
➢ 检查中配合
➢ 检测系统 ➢ 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 常规消毒 ➢ 调整阴道镜高度,将镜头放置距外阴10cm的位置,调
节焦距 ➢ 检查结束前清点敷料和器械 ➢ 病理标本:固定、标记并及时送检
编辑版ppt
19
第十节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
阴道镜诊疗
➢ 宫腔镜、窥阴器1个、宫颈钳1把、卵圆钳1把、3~6 号扩宫棒1套、无齿镊1把、探针1把、弯盘1个、纱 布棉球若干
编辑版ppt
25
第十节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

妇产科患者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妇产科患者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1)腐蚀性药物 多用于慢性宫颈炎颗粒增生型。①20%~50%硝酸银溶液:用长棉棍蘸少许药液涂于宫颈糜烂 面,并插人宫颈管内约0.5cm,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洗去表面残余的药液,再用干棉球吸干,每周 1次,2~4次为1 疗程。②20%或 100%铬酸溶液:用棉棍蘸铬酸涂于宫颈糜烂面上,糜烂面乳头较大的可反复涂药数次,使局部呈 黄褐色。再用长棉棍蘸药液插人宫颈管内约0.5cm持续约1分钟。每20~30天上药1次,直至糜烂面乳头完全光滑 为止。 (2)非腐蚀性药物 新霉素、氯霉素等消炎药可用于急性或亚急性宫颈炎、阴道炎。
第1节 阴道冲洗

四、护理要点





1.灌洗液以41~43℃为宜,温度过低,病人不舒适,温度过 高,则可能烫伤阴道粘膜。 2.灌洗筒与床沿的距离不超过70cm,以免压力过大,使水流 过速,液体或污物进人子宫腔或灌洗液与局部作用的时间不 充足。 3.灌洗头插人不宜过深,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切勿损伤阴 道粘膜和宫颈组织。 4.必要时可在妇科检查床上用窥阴器将阴道张开,直视下进 行冲洗,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5.禁忌证:宫颈癌病人有活动性出血者、月经期、产后或人 工流产术后宫口未闭、阴道出血者。

二、用物准备

第5节 乳房护理

三、操作方法:




1.清洁及按摩 每日用清水清洗,并用软毛巾或用手按摩乳房 以增加乳头的韧性。清洗时可以使用浴液,但不要使用肥皂, 以防乳头皲裂,增加感染机会。按摩方法是用手掌侧面,轻 轻按摩乳房壁,露出乳头,围绕乳头均匀按摩,每日一次, 每次5分钟。穿戴合适的乳罩以支托乳房。 2.乳头伸展练习 将两拇指或(食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慢 慢地由乳头向两侧外方拉开,使乳头向外突出,以同样的方 法将乳头向上、下纵向牵拉,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 3.乳头牵拉练习 用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拇指、中指和示指 抓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并左右捻转乳头。每日两次,每 次10-20下。 4.真空抽吸法 取一10ml注射器,将注射器乳头切掉,从切断 处将针栓插入,将注射器末端扣于乳头上,用手轻轻拔出针 栓,每日两次,每次重复10-20下。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第22章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讲义)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第22章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讲义)

第二十二章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阴道及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脱落细胞主要来自阴道上段和子宫颈阴道部,也可来源于子宫腔、输卵管、卵巢及腹腔。

适应证1.协助诊断阴道、子宫颈、子宫腔、输卵管等部位的肿瘤。

2.卵巢功能检查月经紊乱、异常闭经。

3.子宫颈炎症。

4.宫颈癌筛选:3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检查1次。

5.胎盘功能检查用于疑似妊娠期间胎盘功能减退的孕妇。

禁忌证1.月经期。

2.生殖器官急性炎症期。

物品准备清洁玻片、阴道窥器、长棉签、装固定液的小瓶、宫颈刮片、一次性手套。

操作方法1.阴道涂片(1)阴道侧壁刮片法:用于已婚妇女,病人取膀胱截石位,用窥器扩张阴道(窥器上不涂润滑剂),用刮片在阴道侧壁上1/3处轻轻刮取分泌物,将分泌物薄而均匀地涂于玻片上,放入装有固定液的小瓶中。

取材时宜轻轻采取,切勿用力,以免将深层细胞混入而影响诊断。

(2)棉签采取法:用于幼女及未婚者,方法是将卷紧的消毒棉签浸湿后,伸入阴道在其侧壁上1/3处涂抹,取出棉签,横放在玻片上向一个方向滚涂,然后将玻片置于固定液。

2.子宫颈刮片法为早期发现子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取材应在子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以子宫颈外口为圆心,将木质小脚刮板(毛刷)轻轻刮取一周,然后放入装有固定液的小瓶中。

3.子宫颈管吸引涂片法先将子宫颈表面分泌物拭净,用吸管轻轻放入子宫颈管内,吸取子宫颈管分泌物,制成涂片;也可用生理盐水棉签伸入子宫颈管内,轻轻旋转一周取出做涂片。

4.子宫腔吸引涂片疑有子宫腔恶性病变者,可采用子宫腔吸片。

消毒外阴、阴道及子宫颈口,了解子宫腔方向及深度。

将塑料吸管伸入子宫腔,上下左右移动,吸取标本后制片固定。

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1.测定雌激素对阴道上皮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阴道上皮的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及表层细胞数的百分比得到。

正常情况下涂片看不到底层细胞,全部为表层细胞。

如果卵巢功能低落时出现底层细胞。

分度轻度低落者底层细胞占20%以下;中度低落者底层细胞占20%~40%;高度低落者则占4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液 ➢妊娠中、晚期孕妇 ➢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
第三节 常用穿刺检查
❖涂片种类
➢ 阴道涂片:主要目的是了解卵巢或胎盘功能。 ➢ 宫颈刮片:是筛查早期子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 宫颈管涂片:用于筛查宫颈管内病变。 ➢ 宫腔吸片:筛查宫腔内恶性病变,较阴道涂片及诊刮阳性
率高。
第一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要点
➢ 评估检查后有无不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 作好载玻片标记,标本固定并及时送检。 ➢ 向护理对象说明生殖道脱落细胞检查结果的临床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十三章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
病人的护理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殷玲
目录
一、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二、宫颈活组织检查 三、常用穿刺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重点难点
重点
❖ 各诊疗及手术的术前 评估要点
❖ 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 要点
妇产科护理学
难点
❖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结 果评定及临床意义
❖ 各诊疗技术的并发症 护理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诊断性宫颈锥切术
➢术中配合
➢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 ➢导尿,放置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消毒阴道和宫颈 ➢手术过程中及时递送医生所需用物 ➢切除组织装入标本瓶中,做好标记,及时送检 ➢手术完成后用无菌纱布卷压迫创面止血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诊断性宫颈锥切术
❖经腹壁腹腔穿刺术
➢适应证
➢协助诊断腹腔积液的性质 ➢鉴别贴近腹壁的肿物性质 ➢穿刺放出部分腹腔积液 ➢穿刺注入抗癌药物进行腹腔化疗 ➢穿刺注入二氧化碳进行气腹造影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节 常用穿刺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经腹壁腹腔穿刺术
➢禁忌证
➢疑有腹腔内的器官有严重粘连时 ➢疑是巨大的卵巢囊肿病人 ➢大量腹腔积液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止大量放腹腔
CINII-III、宫颈原位癌)需确诊者 ➢ 可疑为早期浸润癌,为明确病变累及程度及确定手术
范围者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诊断性宫颈锥切术
➢ 禁忌证
➢ 生殖道患有急性或亚急性炎症者 ➢ 妊娠期、月经期或伴有不规则子宫出血者 ➢ 患血液病有出血倾向者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诊断性宫颈锥切术
意义,嘱其及时将病理报告结果反馈给医师,以 免延误诊治。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局部活组织检查
➢ 适应证
➢ 宫颈脱落细胞学涂片检查巴氏Ⅲ级或Ⅲ级以上者。 ➢ 宫颈脱落细胞学涂片检查巴氏Ⅱ级经反复治疗无效
者。 ➢ TBS分类鳞状上皮细胞异常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
以上者。 ➢ 阴道镜检查反复出现可疑阳性或阳性者。 ➢ 可疑为宫颈恶性病变或宫颈特异性感染,需进一步
➢评估病人阴道流血情况,12小时后自行取出棉球或纱 布卷
➢指导病人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及阴道灌洗 ➢提醒病人按要求取病理报告单并及时复诊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诊断性宫颈锥切术
➢适应证
➢ 宫颈细胞学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者 ➢ 宫颈活检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
➢术后护理要点
➢评估病人阴道出血情况 ➢术后保持会阴部清洁,抗生素预防感染 ➢告知病人术后休息3天,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提醒病人6周后门诊复查,探查宫颈管有无狭窄
第三节 常用穿刺检查
第三节 常用穿刺检查
一、经腹壁腹腔穿刺术 二、经阴道后穹隆穿刺术 三、经腹壁羊膜腔穿刺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节 常用穿刺检查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局部活组织检查
➢ 检查前准备
➢ 物品准备:阴道窥器1个、宫颈钳1把、宫颈活检钳 1把、长镊子2把、纱布卷1个、洞巾1块、棉球及 棉签若干、手套1副、复方碘溶液、装有固定液标 本瓶4 ~ 6个及消毒液。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局部活组织检查
➢ 检查中配合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检查前准备
➢ 留取标本的用具必须无菌干燥。 ➢ 物品准备:阴道窥器1个、宫颈刮匙(木质小刮
板)2个或细胞刷1个、载玻片若干张、不同型 号塑料管、0.9%氯化钠溶液、无菌干燥棉签及 棉球、装有固定液(95%乙醇)标本瓶1个或 新柏氏液(细胞保存液)1瓶。
第一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检查中配合
➢ 体位:协助护理对象取膀胱截石位。 ➢ 取脱落细胞标本时动作应轻、稳、准,避免损伤组织
引起出血。 ➢ 若阴道分泌物较多,应先用无菌干棉球轻轻擦拭后再
取标本。 ➢ 涂片必须均匀地向一个方向涂抹,禁忌来回涂抹,以
免破坏细胞。
第一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第一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适应证
➢不明原因闭经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流产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妇科肿瘤的筛查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禁忌证
➢ 生殖器急性炎症 ➢ 月经期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检查前评估
➢评估护理对象心理状况 ➢评估护理对象的检查时间
明确诊断者。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局部活组织检查
➢ 禁忌证
➢ 生殖道患有急性或亚急性炎症者 ➢ 妊娠期、月经期或有不规则子宫出血者 ➢ 患血液病有出血倾向者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局部活组织检查
➢ 检查前评估
➢ 心理状况 ➢ 生命体征、病史 ➢ 检查时间,妊娠期、月经期
妇产科护理学
➢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 ➢ 放置阴道窥器,局部消毒 ➢ 宫颈外口鳞-柱交接处或特殊病变处取适当大小的组织 ➢ 手术结束以棉球或纱布卷局部压迫止血 ➢ 取出的组织做好标记及时送检 ➢ 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病人反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局部活组织检查
➢检查后护理要点
➢ 检查前评估
➢ 心理状况 ➢ 手术时间,用于治疗者应在月经干净后3~7日内进行
第二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
❖诊断性宫颈锥切术
➢术前准备
➢物品准备:无菌导尿包1个、阴道窥器1个、宫颈钳1把、 宫颈扩张器4~7号各1个、子宫探针1个、长镊子2把、尖 手术刀1把(或高频电切仪1台、环形电刀1把、等离子凝 切刀1把、电切球1个)刮匙1把、肠线、持针器1把、圆 针1枚、棉球及棉签若干、洞巾1块、无菌手套1副、复方 碘溶液、标本瓶1个及消毒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