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区域地层.. 共33页
四川盆地地层划分
侏罗 系
凉高山组
凉上 凉下
自五
凉上 凉下
过渡
过渡
层
层
J1l2 J1l1
J1g
页岩夹砂泥岩 泥岩夹团块灰岩
大安寨组 大一 自四 大一 J1dn1
下 统
马鞍山组
大二
大二
大三
大三
自三
马鞍 山
J1dn2 J1dn3
J1m
介壳灰岩夹页岩
灰绿紫红泥岩夹砂 岩
浅油气 400~60 层
0
东岳庙组
自二
东岳 庙
J1d
黑色页岩夹介壳灰 岩
主要岩性
灰岩云岩 灰质云岩泥质灰岩
灰岩及云岩 灰岩
石膏夹泥质云岩
石膏灰质云岩泥质 云岩
针孔云岩灰岩及石 膏
标准(指 示)层
井下厚 度 无 无 无
0~100 100~14
0
70~100
60~90
云岩石膏夹页岩 绿豆岩 0~80
云岩石膏及灰岩
14~60
灰岩夹云岩
20~30
石膏夹云岩 硅质泥岩 40~80
香二
香二
T3x2\T3 xj2
中至粗砂细砂岩页 岩
香一
香一
香一
T3x1\T3 xj1
页岩碳质页岩夹粉 砂岩
地壳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
四川运动 燕山运动
印支运动
中
生
界
四川盆地地层表
界 系统
中 统 三迭 系
下 统
中 生 界
三迭 下 系统
阶(组) 雷口坡组
嘉陵江组
嘉陵江组 飞仙关组
段 旧层 新层
雷五 雷五 雷五
珍珠冲组
自一
珍珠 冲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及岩性表
川中油层
川东 广安产层 广安产层 川南、川西、川北九龙山等
上统
须家河组
6.000
中生界 Mz 中统 雷口坡组
6.959
川西、川中
嘉五 三叠系 嘉四
嘉陵江组 下统
6.456
嘉三
嘉二
川中、川东
飞仙关组
嘉一 飞四 飞三 飞二 飞一
6.080
川东 川东
上统
长兴组 龙潭组 茅四 茅三 茅二
6.014
茅口组 二叠系 下统
上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6.098
川东
志留系
泥岩、粉砂岩、深灰色页岩夹生物灰岩
5.34
黑灰、灰黑色泥灰岩及云质页岩
中统 奥陶系
兰灰、浅紫、深灰色灰岩,石灰岩夹页岩及少许粉砂岩 6.924
下统
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生物灰岩,砂岩、砂质云岩夹泥岩
上统
白云岩,局部含砂质、燧石
寒武系
中统
白云岩,局部含砂质、燧石
2
代码 Q00 N00 E10 E20 010 020 030 110 120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53 154 155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31 232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271 281 282 283 284 310 32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41 342 343 350 410 420 500 610 620 630 640 710 720 730 740 750 760 770 780 790 810 820 830 840 850 860 810 880 911 912 913 914 920 930 940 A10 花岗岩、云岩 白云岩、粉砂岩、页岩 泥岩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绵阳2024年秋季高2023级10月月考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命题人: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球均可同步观看。
据此完成1-2题。
1.在下列观看纪念大会的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成都(30°35′N)B.拉萨(29°36′N)C.武汉(30°42′N)D.绵阳(31°36′N)2.当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A.逐渐变快B.逐渐变慢C.先变快再变慢D.先变慢再变快读我国某地区局部地层剖面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A 向B 由老到新4.图中长腰山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卡帕多西亚位于土耳其中部,地质历史时期火山大规模爆发,厚厚的火山灰散落在地表,层层堆积固结形成凝灰岩。
凝灰岩内部存在岩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塔状的“精灵烟囱”地貌景观。
下图为“精灵烟囱”地貌演变过程图。
据此完成5-7题。
5.凝灰岩属于()A.变质岩B.沉积岩C.喷出岩D.侵入岩6.根据③阶段“精灵烟囱”的形态判断()A.b 岩层岩性坚硬,对a 岩层起支撑作用B.a 岩层岩性松软,外力侵蚀速度快C.a 岩层岩性坚硬,对b 岩层起保护作用D.b 岩层岩性松软,内力断裂成塔状7.阶段④侵蚀速度急剧加快的主导因素是()A.地震活动B.河水流速C.重力崩塌D.岩性差异位于青岛市的石老人海蚀柱,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高17米。
正常天气情况下,石老人海蚀柱受潮汐涨落影响的部位高度为-0.7~2.08米,但是2022年10月3日凌晨的巨浪对石老人海蚀柱的冲击高度最高达6.35米,石老人海蚀柱上半部分突然坍塌。
四川蒲江地区遂宁组地层特征及沉积特征
基金项目:1:5万名山幅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0212)作者简介:李杨,女,1987年7月,汉,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
Email :liyang.0711@ 四川蒲江地区遂宁组地层特征及沉积特征李杨,何显川(核工业西藏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本文详细描述了蒲江县光明乡川主庙遂宁组实测地层剖面,讨论了蒲江地区遂宁组的岩石地层及岩相组合特征,分析了该组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规律。
通过对研究区遂宁组的岩性对比,发现由北西往南东岩石粒度由粗到细,沉积相为河流相-湖泊相的变化。
根据遂宁组地层古生物组合及地层分布特征建立了一个轮藻Aclistochara urniformis-Aclistochara lufengensis 组合带,将遂宁组归属于上侏罗统。
关键词:遂宁组,地层划分,沉积相1概论蒲江地区地处扬子地块西缘,二级单元为川西前陆盆地,地层区划属上扬子地层分区中的成都地层小区(图1)。
本文结合1:5万名山幅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通过多条剖面测制及地质填图,对遂宁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讨论岩性、沉积相的变化规律,为区域构造及沉积地层研究提供新资料。
2剖面描述研究区遂宁组地层在岩石组合、地质年代及沉积相等方面沿北西-南东向存在明显差异。
野外选择蒲江县光明乡川主庙遂宁组实测地层剖面A 、火井镇盐井溪遂宁组实测地层剖面B 及雾山乡桂花坪遂宁组实测地层剖面C共3条剖面进行测制,其中光明乡川主庙剖面起点坐标:E103°31′04″,N30°07′34″,露头良好,该剖面遂宁组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夹砂岩,与下伏沙溪庙组、上覆蓬莱镇组均为整合接触关系(图2)。
分层描述如下:蓬莱镇组(J 3p )(未见顶 ) >14.48m31.紫红色中-厚层粉砂岩与黄灰色厚层钙质粉砂岩、砖红色中-厚层泥岩不等厚互层,砂岩中见斜层理 14.48m整 合遂宁组(J 3s ) 507.71m30.砖红色块泥岩,偶见灰绿色斑块 24.59m29.砖红色厚层泥岩夹同色薄层粉砂岩,二者比约为9:1,粉砂岩中见平行层理、砂纹层理。
航拍中国四川地理知识点笔记
航拍中国四川地理知识点笔记
中国四川地理知识点笔记:
地理位置: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临重庆市,西靠西藏自治区,南接云南省,北濒陕西、甘肃两省。
地形地貌:四川地势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地区域。
川西高原是中国主要的高原之一,而四川盆地则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之一。
气候:四川省气候多样,主要有高原气候、山地气候和盆地气候。
东部和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而西部和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较长。
水系:四川省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江和嘉陵江。
四川境内还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如青海湖、泸沽湖等。
自然资源:四川省富集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铅、锌等矿产资源。
此外,四川还是中国重要的水能资源基地。
生态环境: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多样性。
川西高原地区有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四川还拥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
经济发展:四川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农业方面,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工业方面,四川省以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要支柱。
城市与人口:四川省有多个重要城市,包括成都、重庆、绵阳、德阳等。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也是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四川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这些是关于中国四川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
地理下册《“天府之国”—四川省》课件1湘教
THANKS
感谢观看
物流体系
四川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和降 低物流成本,促进商贸流 通业的发展。
教育与科技
教育资源
人才引进
四川省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和职 业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 人才。
四川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 秀人才来川工作和创业,提升地区人 才竞争力。
科技创新
四川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
04
四川省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九寨沟
以其瑰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拥 有五彩斑斓的湖泊、瀑布和原始
森林。
黄龙景区
与九寨沟相距不远,以钙化彩池为 特色,拥有千姿百态的彩池、雪山 和峡谷。
峨眉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势雄伟 ,景色秀丽,被誉为“峨眉天下秀 ”。
人文景观
都江堰
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是世界文化遗产。
“天府之国”—四川省
• 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 四川省的历史文化 • 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 四川省的旅游资源
01
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邻重庆市, 南接贵州省、云南省,西连西藏 自治区,北接陕西省、甘肃省。
四川盆地是四川省的主要地形特 征,周围被高山环绕,盆地内部 地势平坦,是中国的四大盆地之
的物资和人力支持,同时也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化特色
川菜
四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口味浓郁而著名。川菜在烹饪技艺和口味 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如擅长用辣椒、花椒、豆瓣酱等调料,注重火候和调味的搭配。
川剧
川剧是四川地区传统的戏曲剧种,以其变脸、喷火、水袖等表演技艺而著名。川剧在唱腔 、表演和音乐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西南部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川西南部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相古地理特征姜德民;田景春;黄平辉;林小兵;郭维【摘要】The li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 southwest Sichuan Basin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e data from field outcrops,drilling section and well logging. It is shown that beach and open sea micro-facies develop in Qixia Formation,Qixia Form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edimentary cycles,and they separately were show 2 times of sea-level fluctuation in Qixia period. Meanwhile, the sea level declining phase of the second sedimentary cyc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 in this phase shallow beach developed widely, and the lithology of the shallow beach is mainly sparite bioclastic limestone and partial dolomite. The shallow beach sedimentation reformed by Dongwu movement will be favorable reservoir for further exploration.%基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的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对该地区栖霞组的岩性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栖霞组主要发育台内浅滩和开阔海微相,并将栖霞组划分为2个沉积旋回,分别代表栖霞期的2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其中第二沉积旋回——海平面下降阶段为栖霞期最重要的成滩期,该时期浅滩广泛发育,岩性主要为亮晶生屑灰岩,局部高地发育白云岩,经后期东吴运动改造,有望成为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特征的储集层.【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8)001【总页数】6页(P41-46)【关键词】岩相古地理;沉积旋回;栖霞组;中二叠统;四川盆地【作者】姜德民;田景春;黄平辉;林小兵;郭维【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处,四川成都 61005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近年来四川盆地碳酸盐岩领域的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促使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越来越深入.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岩石学、沉积相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相关成果揭示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岩台地,台内零星散布生物成因的生物集或准生物集.有学者基于四川兴文中二叠统剖面的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为波浪(及风暴浪)作用为主的开阔陆棚环境.根据最近几年新的实钻、野外调查资料,也有学者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发育于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台内滩主要位于川西—川南地区的弧形地带,将中二叠统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进一步划分为台内浅滩和台内缓坡沉积[1-3].前人研究成果主要基于全盆性大尺度的地层系统,针对四川盆地栖霞组或者某些重点区域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目前的钻井资料显示四川盆地西南部栖霞组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对周公山构造及其邻区中二叠统储层的研究结果表明,台内高能生屑滩(包括白云岩化的高能滩)具有发育良好储层的条件.因此,基于野外剖面和钻井资料,对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栖霞期进行深入而精细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厘清高能生屑滩的分布规律,可以为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及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4-5].1 区域地质背景四川盆地位于上扬子准地台内,由于北东向—北西向交叉的深大断裂影响,成为近菱形构造—沉积盆地,研究区位于该盆地西南部.受云南运动风化剥蚀的影响,四川盆地在二叠纪时期基本准平原化;但是受冈瓦纳大陆冰川消融的影响,四川盆地在中二叠世又发生了大规模的海侵[6],在此背景下发育的栖霞组,表现为与下伏中二叠统梁山组滨岸沼泽相含煤碎屑岩系呈整合接触,与上覆茅口组亦呈整合接触.统计资料显示,盆地内栖霞组厚度较为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25 m,但局部最厚达313 m;岩性组合表现为:下部主要为灰黑色—深灰色泥质生屑微晶灰岩,局部发育眼球状灰岩;上部主要为浅灰色—灰褐色云质生屑灰岩、晶粒云岩和亮晶生屑灰岩,次生溶孔—洞发育.栖霞组上述岩性组合特征在四川盆地可以进行良好对比,并且其顶部的白云岩(颗粒)可作为研究区内的主要储集岩.(图1)图1 四川盆地西南部区域构造Fig.1 Regional structure of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2 栖霞组地层及岩性特征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分布广泛,岩性较稳定,与整个四川盆地特征一致,该地区栖霞期与下伏梁山组泥页岩及上覆茅口组灰岩均整合接触.岩性以深灰色、灰色灰岩为主,上部夹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含硅质结核或硅质条带.生物化石可见有孔虫、珊瑚、红—绿藻、腕足等生物[7].根据众多单井、野外剖面的特征分析,研究区栖霞组的地层、岩性纵向演化特征主要表现如下(图2):图2 四川盆地西南部栖霞组地层综合柱状图Fig.2 Stratigraphicalcomprehensive column of Qixia Form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栖一段早期:该时期的沉积环境主体为开阔台地,沉积岩类型以灰黑色、深灰色(含生屑)微晶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为主,局部发生白云岩化,发育粉—细晶白云岩,生物碎屑在各类岩石中均见发育,但生屑含量较低.台地内局部高点(如大深1井、周公1井等)受较强水动力改造,发育台内浅滩沉积,岩石类型主要为灰色、灰褐色亮晶生屑灰岩与藻屑灰岩.栖一段晚期:台内浅滩较早期的更为发育,岩性以灰色或灰褐色亮晶生屑灰岩、亮晶藻屑灰岩为主,偶见白云岩化.栖二段早期:以灰色微晶灰岩、生屑微晶灰岩为主,生屑主要为藻屑和棘屑,含少量泥质,局部发育硅质结核.台内滩主要发育在大深1井—沙湾—资2井一带以及宫深1井—窝深1井一带,滩体岩性以灰色泥—亮晶生屑(藻屑)灰岩为主.栖二段晚期:岩性组合以(浅)灰色及灰褐色泥—亮晶藻团粒灰岩、亮晶生屑(藻屑)灰岩、泥—细粉晶灰岩为主,总体以低能的灰泥支撑为主.局部发育(残余)生屑白云岩、(残余)生屑灰质白云岩.该时期是研究区重要的成滩期,台内浅滩分布广泛[8].3 栖霞组沉积相特征通过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结合测井等资料,分析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生物组合特征,认为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栖霞组的沉积相类型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亚相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特征表现为海域广阔,海水循环良好,海底地形较平坦,水体深度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开阔台地亚相可划分为台内浅滩和开阔海微相类型[9](图 3、图 4).图3 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栖霞组不同沉积微相镜下特征Fig.3 Micro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Qixia Form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图4 四川盆地乐山沙湾剖面栖霞组沉积相和地层综合柱状图Fig.4Comprehensive column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tratigraphy of Qixia Formation on Shawan Sec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3.1 台内浅滩台内浅滩主要分布在栖霞组中上部开阔台地中地形较高处,沉积时水体浅、能量较高,在该环境中发育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褐)灰色泥—亮晶生屑灰岩及白云岩,局部见燧石结核.台内滩中发育具较强抗浪能力的枝状红藻(图3(a)),另见有孔虫、腕足、珊瑚和棘皮类等生物化石(图3(b)).溶蚀孔、洞普遍发育,具有发育良好储层的潜力.3.2 开阔海主要分布在栖霞组下部,水体深、水动力弱,岩性以深灰、灰黑色微晶灰岩、微晶生屑(藻)灰岩为主,泥质条带较为多见(图3(c)),有机质含量较高,局部见燧石结核.生物化石以有孔虫、藻类、棘屑、介形虫和瓣腮类为主(图3(d)).4 栖霞组沉积旋回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四川盆地西南部栖霞组识别出2个海平面升降旋回[10](图5).图5 栖霞组高能滩与海平面升降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nergy beaches and sea level rising and falling in Qixia period in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4.1 第一旋回海平面相对上升阶段(对应于栖霞组一段早期):主要以深灰色—灰黑色微晶灰岩、生屑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为主,泥质含量较高.电阻率曲线响应为低值,伽马曲线总体为高值,测井曲线组合为上粗下细的漏斗形.海平面相对下降阶段(对应于栖霞组一段晚期):沉积颜色较下伏地层浅,主要为灰色、浅灰色.泥质含量较少,以块状微晶灰岩、亮晶生屑灰岩为主,另见斑状白云岩发育.总体而言,电阻率曲线为高值,伽马曲线为低值,测井曲线组合表现为向上变细的钟形.4.2 第二旋回海平面相对上升阶段(对应于栖霞组二段早期):以灰色、浅灰色微晶生屑灰岩为主,生屑可见藻屑、有孔虫,含少量泥质和硅质.海平面相对下降阶段(对应于栖霞组二段晚期):水体进一步变浅,沉积环境能量增强,相应地以浅灰色厚层微—亮晶生屑灰岩、晶粒白云岩为主,生物(屑)含量高,其中抗浪能力强的红藻主要发育于该阶段.测井相应表现为电阻率曲线高值,伽马曲线低值,测井曲线组合表现为上细下粗的钟形.5 栖霞期岩相古地理特征5.1 第一旋回海平面上升阶段:研究区处于较深水环境之中,主要发育开阔海亚相,主体沉积为深灰色泥—微灰岩,含燧石结核,局部白云岩化,生物碎屑虽然发育,但含量一般较低.在台内局部高点如周公1井区、大深1井区和川南的自深1井区等区域,受较强水动力改造,发育台内滩沉积,主要岩性为亮晶生屑、藻屑灰岩(图6(a)).海平面下降阶段:受相对海平面下降的影响,研究区演变为相对浅水的沉积环境.开阔海亚相以发育灰色、深灰色泥—粉晶灰岩和生屑微晶灰岩为主.台内滩范围较上一阶段变大,以灰色亮晶生屑灰岩为主,局部白云岩化(图6(b)).5.2 第二旋回与第一旋回相比,第二旋回由于研究区海平面相对整体下降,沉积环境以浅水为主,同时,台内浅滩的发育范围得到了大面积扩张.海平面上升阶段:依然以灰色泥—微晶灰岩为主,夹生屑微晶灰岩和硅质结核灰岩.台内滩在研究区中北部大深1井和乐山沙湾等区域发育,沉积主体以灰色及灰褐色微—亮晶生屑灰岩为主(图6(c)).图6 四川盆地西南部栖霞期岩相古地理Fig.6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Qixia period in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海平面下降阶段:与上一阶段相比,台内浅滩范围明显增大,开阔海亚相收缩至成都—仁寿—荣县—自贡一线的东北部.开阔海亚相岩性主要为深灰色微晶藻屑灰岩和泥晶生屑灰岩.台内浅滩位于峨边—马边—盐津一线以北、开阔海亚相以南的局部高地,沉积物为一套泥质含量较低的灰色、浅灰色细粉晶—亮晶生屑灰岩、藻屑灰岩、白云岩夹燧石条带.沿西部的广元—雅安一带为台缘滩沉积,岩性特征与台内滩类似,但白云石化作用更强烈,白云岩发育,主要为(残余)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11](图6(d)).6 结论(1)四川盆地西南部栖霞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的开阔台地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台内浅滩和开阔海.(2)根据岩性组合和电性特征等将栖霞组划分为2个沉积旋回,其中第1旋回相当于栖一段,第2旋回相当于栖二段.(3)栖霞组各沉积旋回岩相古地理图表明,第1旋回海平面上升阶段主要的沉积环境为开阔海,仅在研究区西北部的较小范围内发育浅滩,但台内浅滩微相在海平面下降阶段范围变大,开阔海微相同时向北东方向退却.与第一旋回相比,研究区相对海平面在第二旋回整体下降,台内浅滩分布范围明显扩大,特别是第二旋回海平面下降期,浅滩微相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区域发育.参考文献:[1]田景春,郭维,黄平辉,等.四川盆地西南部茅口期岩相古地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2):1-8.TIAN Jing-chun,GUOwei,HUANGPing-hui,et al.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Maokou Period in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2012,34(2):1-8.[2]陈宗清.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勘探[J].中国石油勘探,2007(5):1-11.CHEN Zong-qing.Exploration for natural gas in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of Sichuan Basin[J].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2007(5):1-11.[3]陈宗清.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勘探[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3):325-334.CHEN Zong-qing.Discussion on gas exploration of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Sichuan Basi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9,20(3):325-334.[4]王志鹏,陆正元.岩溶在四川盆地下二叠统储集层中的重要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2):141-144.WANG Zhi-peng,LU Zheng-yuan.Important role of karstification in the Lower Permian reservoir in Sichuan Basi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33(2):141-144.[5]冯仁蔚,王兴志,张帆,等.川西南周公山及邻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对储集性的影响[J].地质找矿论丛,2008,23(3):223-229.FENG Ren-wei,WANG Xing-zhi,ZHANG Fan,et al.Influence of diagenesis of Lower Permian carbonate on reservior performance in Zhougongshan and the near districts in the southwest Sichuan[J].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2008,23(3):223-229.[6]李佐臣,裴先治,刘战庆,等.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33(2):117-123.LI Zuo-chen,PEI Xian-zhi,LIU Zhan-qing,et al.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strata and their forming environments of Nanhuan Period-Early Paleozoic of Back-Longmenshan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Yangtze Block[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2011,33(2):117-123.[7]凡元芳.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显示及其表达的油气藏改造信息[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4):6-10.FAN Yuan-fang.Oil-gas shows of the Paleozoic-Mesozoic marine strata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ir carried reforming informa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J].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0,25(4):6-10.[8]黄先平,杨天泉,张红梅.四川盆地下二叠统沉积相及其勘探潜力区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24(1):10-12.HUANG Xian-ping,YANG Tian-quan,ZHANG Hongmei.Research on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areas of Lower Permian in Sichuan Basin[J].Natural Gas Industry,2004,24(1):10-12.[9]杨玉卿,冯增昭.中国南方二叠纪沉积体系[J].古地理学报,2000,2(1):11-18.YANG Yu-qing,FENG Zeng-zhao.Permian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south China[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00,2(1):11-18.[10]刘振华,成志刚,仵杰.高分辨率双侧向和双感应测井联合反演[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10,25(6):23-27.LIU Zhen-hua,CHENG Zhi-gang,WU Jie.Joint inversion of high-resolution dual laterolog and high-resolution dual induction logging [J].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0,25(6):23-27.[11]胡明毅,魏国齐,胡忠贵,等.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岩相古地理[J].古地理学报,2010,10(5):515-526.HU Ming-yi,WEI Guo-qi,HU Zhong-gui,et al.Sequence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0,10(5):515-526.。
川南
“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之一。乐山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 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世界双遗产城市、2008奥运火炬传 递城市之一。2000年6月,乐山正式成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唯一的合作城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岷江、 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处。
宜宾五粮液机场(YibinWuliangyeAirport;IATA:YBP,ICAO:ZUYB),位于中国四川省宜宾市宗场镇, 距离宜宾市区约11千米,为4C级军民合用运输机场。
截至2019年12月,宜宾五粮液机场拥有一座航站楼,面积为2.4万平方米;建有一条跑道,长度为2600米; 设置站坪停机位13个。截至2021年7月,宜宾五粮液机场通航城市32个,航点33个。
宜宾港位于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汇合处。其中,四川宜宾志城港作业区为全省最大的作业区。随着经济 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的功能由最初的货运装卸和集散作用迅速扩大到商贸、物流、信息等综合功能,不仅为 城市带来大量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更重要的是具有强大的资源集聚和整合能力,能够带动港口城市及周边地 区制造业、重化工等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为银行、保险、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实 现港口和城市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涵盖城市
1
自贡
2
宜宾
3
泸州
4
内江
5
乐山
自贡是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成渝的交通枢纽。
飞龙峡自贡,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位于川南地区几何中心地带。以“千年盐都”、“南国 灯城”和“恐龙之乡”自贡大三绝蜚声国内外。拥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八百多年的彩灯文化和七十四年的建市 史,是全国最早的23座建制市之一。同时也是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地质 公园。自贡是四川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大批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拥有川南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四 川轻化工大学(原四川理工学院),一所医药卫生高职院校——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第44卷第6期2020年12月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Vol.44No.6Dec.2020DOI103969/jissn2095—4107202006004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白晓亮,鄱诚,和源,王晶,明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幵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摘要: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确定层序地层格架展布,建立沉积演化模式。
结果表明:栖霞组可以划分为Sql和Sq2两个三级层序旋回,Sql海侵体系域迅速海侵,造成可容纳空间的增加速率大于碳酸盐岩的生长速率,局部层段可见颗石藻及钙球粒等水体较深的生物组合,反映迅速海侵造成水体突然加深的过程;Sql高位体系域广泛发育厚层台地边缘颗粒滩相,随海平面的上升,高部位碳酸盐岩的生长速率可以弥补海平面上升(可容纳空间增加)的速率,碳酸盐岩生长以加积为主,发育一套厚层稳定分布的台缘颗粒滩相沉积。
二叠系沉积前,古地貌控制栖霞组沉积格局,栖霞组早期沉积是逐渐向古隆起的超覆过程,栖霞组中晚期发育海侵背景条件的碳酸盐岩台地一斜坡一盆地沉积模式,加里东古隆起高部位及岩溶古地貌高部位控制滩相展布。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地层;台地边缘;沉积演化模式中图分类号:TE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07(2020)06-0033-100引言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二叠统栖霞组一直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系。
近期川西北、川中地区多口探井钻探成功,进一步证实栖霞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勘探前景广阔。
栖霞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位于栖霞组中上部,其成因与分布受控于台缘滩、台内滩相的展布,因此,明确栖霞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对滩相展布的预测至关重要。
三峡库区地层岩性
界 新 生 界 系 第 四 系 白 垩 系 统 全新 统 更新 统 下统 石门组 蓬莱镇组 中 生 界 上统 侏 罗 系 中统 遂宁组 上沙溪庙 组 下沙溪庙 组 中统 侏 罗 系 下统 香 溪 群 千佛崖组 地层名称
区域地层岩性表
岩组 代号 Qh Qp K1s J3p J3c J2s J2x 厚度 (m) 1-10 岩 性 简 述 粉质粘土、粘性土、 碎石土、砾石层 10-30 粘土夹砾石,底部为 新滩砾岩 37275 268339 紫红色厚层块状砾岩
三 叠 系
中统
第一 段 第三 段 第二 段 第一 段
T2b1 T2j3 T2j2 T2j1 T1dy
51403 133213 256376 71174 476799 57130 131 24142 175310 0-7 0-33 0-63 0-38 8-58
嘉 陵 江 组
下统
大冶组
吴家坪组 上统 龙潭组 二 叠 系 上 古 生 界 石 炭 系 泥 盆 系 下统 茅口组 栖霞组 梁山组 中统 黄龙组 写经寺组 黄家磴组 云台观组
娄山关组 (原三游洞 ∈3O1L 中上 组) 统 覃家庙组 ∈2-3q 石龙洞组 天河板组 下统 ∈1s ∈1t
寒 武 系
159195
石牌组
∈1s
134198
砂岩夹灰岩 黑色炭质页岩夹粉) 上统 震 旦 系 中统 灯影组 陡山沱组 南沱组 下统 莲沱组 前 震 旦 系 崆岭 群 Z1l Z2 Z2d Z1n 1981380 55124 20159 0-65 488685
P2l P1m P1Q P1l C2h D3x D3h D2yn
上统 中统
砂岩 纱帽组 下 古 生 界 志 留 系 中下 统 罗惹坪组 上段 罗惹坪组 下段 新滩组 龙马溪组 中上 统 奥 陶 系 下统 宝塔组 庙坡组 牯牛潭组 大湾组 红花园组 南津关组 下 古 生 界 S1-2s S1Lr2 S1Lr1 S1x O3S1l O2-3b O2-3m 02g 01d 01h 01n 212624 159630 98397 180579 118178 534900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细砂岩夹页岩 黄绿色、灰绿色页岩 夹泥岩、粉砂岩 黄绿色泥岩、钙质泥 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页岩硅质岩 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 岩 泥灰岩、龟裂灰岩 32-58 黄绿色页岩夹泥灰岩 中厚层状灰岩与瘤状 灰岩互层 泥质条带灰岩 灰岩夹生物碎屑 深灰色厚层块状白云 质灰岩 灰、浅灰色厚层白云 质灰岩,含燧石结核 厚层白云岩、白云质 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浅灰、深灰色中厚层 状、块状白云质灰 岩、泥质条带灰岩 深灰色薄层泥质条带 灰岩 灰绿、黄绿色页岩、
四川矿产资源概况
四川油、气资源以天然气为主。四川石油资源储量很小,仅占全国石油资源的0005-0002%。而天然气资源则遍 布于盆地内12个地、市,且气田气占98%以上。随着勘探的进展,气田数和储量还在不断增加。四川是中国天然气尤
/MyLemmaShow.aspx?lid=2166
四川矿产资源概况>>四川百科信息网
Page 1 of 6
网络百科新概念
搜索
创建词条 四川百科信息网知识树 我的积分 我的空间
提示 正文中的蓝色文字是词 条,点击蓝色文字可进入 该词条页面; 正文中的红色文字是尚 待创建的词条,点击红色 文字可进入创建词条页 面; 欢迎参与词条创建或编 辑修改!人人为我,我为 人人。共同建设中文百科 在线,共创知识文明!
1 小县城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2 普瑞曼油气回收 品质保证 3 四川中净环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4 肝病有救了! 5 夫妻两做生意,一年买车买房 6 农村办厂好项目,轻松月赚15万! 7 成都空调回收公司 8 辞职后可以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9 常州能源设备值得您的信懒
基本概况
编辑本段
四川的矿种多而全。目前国民经济需要的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基 础工业矿物原料都比较丰富,辅助矿产也较充足,从而有利于建立相对完备 的工业基地分布相对集中。一些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矿产常集中在一个或几个 地区,这就有利于建立较大规模的工业基地,并使矿产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如钒钛磁铁矿集中在攀西地区,就近还有一定规模的富铁矿床;钙芒硝集中 在成都平原,磷矿集中在 绵竹 、 什邡 、 汉源 、 马边 、 雷波 一带;岩盐集中在 自贡 、 威远 、 南充 、 盐源 等地区;煤和硫 铁矿主要集中在川南地区;汞矿集中在 酉阳 、秀山地区;铜、铅、锌较集中地分布在 会理 、 会东 一带。
自贡地区地层简表
根据四川省地貌区划图,自贡地区属四川东部盆地之构造剥蚀盆中方山丘陵亚区,根据1997年四川省岩石地层划分,自贡市地层区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之上扬子地层分区重庆小区。其岩石地层单元划分如下:
地层单位
地层
代号
地质描述
厚度
(m)
界
系
统
组
新
生
界
白
垩
系
上
统
夹关组
K2j
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岩。主要为砖红色块状、巨块状不等粒泥质岩屑长石砂岩,大型斜层理及平行层理发育。上部石英含量稍高,夹少许凸镜状泥岩,下部含钙,且含岩屑较多,并夹少许棕红色泥岩及微晶白云岩,普遍夹3~4层以石英砾石为主的砾岩凸镜体。底砂岩一般较稳定,底面凹凸不平,与下伏蓬莱镇组呈假整合接触。
下段(J13SN):测区内广泛分布。下部为紫灰、灰紫色中层至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粉砂岩、泥岩组成2~3个不等厚韵律;中上部紫红色中薄层状粉砂岩与同色泥岩互层,夹凸镜状长石石英砂岩和灰绿色砂质条带。底部普遍为一套灰白、紫灰色厚层至块状长石石英砂岩,昔称“蓬莱镇砂岩”,偶含凸镜状砂砾岩,多见灰岩砾石,含泥砾、植物碎片、炭屑等。平行层理、大型斜层理发育。层位稳定,但沿走向有厚薄变化或分叉现象。
按其岩性特征可分为八层(T3xj1~T3xj8),其中1、3、5、7层为含煤段,以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等软岩为主;2、4、6、8层以砂岩等硬岩为主。且1至3段属下亚组,4至8段属上亚组。
上亚组(T13xj),包含4~8段。一般由砂岩段-含煤段-砂岩段-含煤段-砂岩段五个岩性段组成。4、6、8砂岩段,主要为黄灰、灰、灰白色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或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组成,局部夹泥页岩、煤线间粉砂岩构成含煤层凸镜体。砂岩之斜层理、交错层面普遍较发育,且常见菱铁矿结核或少许石英岩、燧石、石英等砾岩,尤其以4段砂岩之底,普遍含稀疏的砾石,或为含砾砂岩。6、8段砂岩中常夹高岭土化砂岩,第4段砂岩是自贡地区重要的产卤(黄卤)层。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界
地层分层
代码
岩性
可钻性
产层
系
统
阶(组)
段
过去
现在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新生界
Kz
第四系
Q
Q00
地表为可耕土壤,向下为砂砾层,未胶结成岩
上第三系
N
N00
下第三系
芦山组
芦山
R2
芦山
E1l
E10
名山组
名山
R1
名山
E1m
E20
中生界
Mz
白垩系
上统
灌口组
灌口
K3
灌口
K2g
010
泥岩、白云质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及石膏和芒硝,底见砾岩
沧浪铺
∈1c
810
邛竹寺组
邛竹寺
∈11
邛竹寺
∈1q
880
元古界
P t
震旦系
上统
灯影组
灯四
震四2
灯四
Z2dn4
911
花岗岩、云岩
7.752
川南威远
灯三
震四1
灯三
Z2dn3
912
灯二
震三
灯二
Z2dn2
913
灯一
震二
灯一
Z2dn1
914
喇叭岗组/陡山沱组
震一
喇叭岗
Z2l/Z2d
920
下统
南沱组
南沱
南沱
Z1nt
上、下部石膏,中部泥岩、泥质云岩、针孔云岩,底为兰灰色泥岩
川中、川东
嘉二1
Tc21
嘉二1
T1j21
263
五大盆地综合柱状图课件
在黑色钙质泥页岩、偶夹砂岩
系
茅口组
下
当冲
统
组
P1m
P1m:以灰岩为主,夹硅质灰 岩
P1d P1d:灰黑色~棕色含铁硅质岩夹硅质灰岩
中 涟源、 组 邵阳两 合 个凹陷
栖霞组
P1q
厚层状灰岩夹灰质页岩及泥灰岩
中、 上 统
壶天群
C2+3
上部:灰白色厚层灰岩夹白云岩或白云质灰 岩。下部:块状白云岩、云灰岩
大
T3 干海资组
T3 干海资组
T3 普家村组
T3 普家村组
T3 云南驿组
P
C
D2-3 宰格组
Ⅱ
华宁组
D2 渔子甸组
D1 坡脚组
翠峰山组
O 大箐组
巧家组
红石崖组
汤池组 ∈3 二道水组
Ⅰ
∈2 陡坡寺组
龙王庙组
沧浪铺组
PPT学习∈1交筇流竹寺组
8
渔户村组
湘中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地层
代号
基本岩性
生储 盖组
合
组合 划分
梓门 桥段
C1d3
灰色云质灰岩、灰岩、泥灰岩、部分地区夹 石膏层
石 炭 系下
塘 测水段 阶 石磴
子段
C1d2 C1d1
砂、泥岩互层夹煤层 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含生屑灰岩夹泥质
灰岩
统 岩
刘家 塘段
C1y3
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灰质泥岩 及页岩
关 阶
孟公 坳段
C1y2
深灰色灰岩、泥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PPT学习交流
34
辽河坳陷地层综合柱状图
分布 区域
侏中 罗下 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古生界岩石 地层出露范围
缺失 O-S
缺失 沉积
下古生界岩石 地层分布范围
四川省东部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华南地层大区 扬子地层区
地
丽江分区
康定分区
质
时
代
峨眉小区
上扬子分区
年
九
代
成都小区
顶
地
重庆小区 叙永小区 巫溪小区 山
层
小
区
车家坝组
小溪峪组
S4
志
中槽组
留
纪
稗子田组
大路寨组 嘶风崖组
回星哨组
韩家店组
回星哨组
秀山组 溶溪组
马脚冲组
纱帽组
S3
茂 县
S2
志 留
群
系
黄葛溪组
龙马溪组
大箐组
宝塔组
奥
巧家组
陶
纪
湄潭组
红石崖组
石牛栏组 松坎组 龙马溪组 宝塔组
大湾组 红花园组
桐梓组
小河坝组 罗惹坪组
S1
新滩组
庙坡组 牯牛潭组 红花园组
南津关组
O3
O2 奥
陈 家 坝
陶 O1 系
组
娄山关组
娄山关组
∈3
西王庙组
四川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其地层、岩 石类型、地质构造、地貌十分复杂!
龙门山 5.12 Ms 8.0
四川盆地
2019年地层学培训材料
四川省区域地层简介
四川省地 层区划图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Ⅵ3)
昌都— 思茅地 层区 (Ⅵ2)
巴颜喀拉 地层区(Ⅵ1)
扬子地层区(Ⅵ4)
进一步划分为 7个地层分区 和13个小区
四川省地层区划
• 1、巴颜喀拉地层区(Ⅳ1) • 玛多-马尔康地层分区(Ⅳ11):雅江小区(Ⅳ11-1)和金川小区(Ⅳ11-2), • 玉树-中甸地层分区(Ⅳ12) • 稻城小区(Ⅳ12-2)木里小区(Ⅳ12-3)中咱小区(Ⅳ12-1) • 2、昌都-思茅地层区(Ⅳ2) • 金沙江地层分区(Ⅳ21),奔子栏-江达小区(Ⅳ21-2), • 3、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Ⅳ3) • 摩天岭地层分区(Ⅳ32),降扎小区(Ⅳ32-1)和九寨沟小区(Ⅳ32-2) • 4、扬子地层区(Ⅳ4) • 丽江地层分区(Ⅳ41)、康定地层分区(Ⅳ42)、上扬子地层分区(Ⅳ43)
缺失 沉积
缺失沉积
中上元古界岩石 地层分布范围
四川省东部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华南地层大区 扬子地层区
地
质
丽江分区 康定分区
上扬子分区
年 代
时
地
代
峨眉小区
成都小区
重庆小区
叙永小区
巫溪小区
九顶山 小区
层
灯影组
灯影组
观音崖组
观音崖组
列古六组 澄江组
列古六组
新
元 古
开建桥组 苏雄组
代
盐边群/会理群/登相营群/峨边群/火地垭
群
灯影组
陡山沱组 南沱组 大塘坡组 古城组 莲沱组
板溪群
灯影组
观音崖 组
震 Z旦
系
盐井群
黄水河 群
南 Nh 华
系
河口岩群
下村岩群
中
元 古
康定群
代
康定群
青
Qb
白 口
系
蓟
Jx
县 系
?
四川省西部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地 层 区
昌都-思茅 地层区
分 区
金沙江地层分区
华南地层大区
巴颜喀拉地层区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年
代
玉树-中甸地层分区
玛多-马尔康地层区
摩天岭地层分区
地 层
小 区
奔子栏江达小区
中咱小区 稻城小区 木里小区
雅江小 金川
区
小区
九寨沟 小区
降扎小区
查马贡群
新 元 古 代
水晶组 蜈蚣口组 木座组
下咯沙组
水晶组 蜈蚣口组
震 Z旦
系
木座组 碧口群
白衣沟群
南
Nh
华 系
中-新元古代基底地层
四川的基底分别由块状无序的结晶基底及成层的褶皱基底 两个构造层组成,分布于盆周山区及攀西地区。结晶基底以康定 杂岩、彭灌杂岩等为代表,多由中、深变质的杂岩及少量超镁铁 岩组成,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形成于太古一元古代;近年研究表 明,结晶基底可分为变质表壳岩和深成侵入体二部分,前者以康 定群为代表,后者为8~10亿年左右侵入的各类岩浆岩。褶皱基 底由浅变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变质中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组成,厚度一般在3000米以上,褶皱等形变剧烈, 形成于中一晚元古代,包括了会理群、盐边群、黄水河群、火地 坝群。通木梁群等地层单位。
陡坡寺组
寒
石龙洞组
武 纪
磨刀垭组
长江沟组
邛竹寺组
西王庙组 陡坡寺组 石龙洞组
沧浪铺组
仙女洞组
覃家庙组 清虚洞组
石牌组 牛蹄塘组
平井组 高台组
金顶山组
∈2
油 房 组
寒 武 系
邱 ∈1
家
河
组
四川省西部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华南地层大区
地 层 区
昌都-思茅 地层区
分 区
金沙江地层分区
巴颜喀拉地层区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年
新元古代岩石地层
南华系在攀西地区及若尔盖~平武地区堆积了数千米的杂 色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以苏雄组及开建桥组具有代 表性,与四川盆地东缘冰水沉积物(列古六组)形成强烈的对 比,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元古代褶皱基底之上。
震旦系以大套碳酸岩为主,白云岩占有优势,以灯影组具 有代表性,厚度一般<500米,其沉积时限可延续至早寒武世 早期。下古生界在四川省东部层序较为完整。其中,寒武一奥 陶系由海相碎屑岩及碳酸岩组成,总厚达2000余米。区内由 西向东碳酸盐岩含量增大,局部夹有厚度较大的古杯灰岩礁体, 含有丰富的三叶虫,腕足类等化石。志留系以富含笔石的页岩 为主,川南及盐源地区夹有较厚的生物礁灰岩,造礁生物以珊 瑚及腕足类为主,厚度约500~1300米不等。
。可分为:九顶山小区、成都小区(Ⅳ43-2)、峨眉小区(Ⅳ43-3)、重庆小 区(Ⅳ43-4)、叙永小区(Ⅳ43-5)、巫溪小区(Ⅳ43-8)等六个地层小区。
中基上底元古地界层岩石
地层出露范围
前震旦纪基底,主要出露在康定至攀 枝花地区,龙门山、米苍山地区也有 断续出露,属中条期;上部变质地层 以会理群、盐边群、峨边群等地层 为代表,分布于泸定至攀枝花广泛 地区,属中浅变质岩系,为晋宁期变 质作用变质作用产物,构成扬子克拉 通的褶皱基底。盖层:部分的变质 岩由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三叠 系变质地层组成,主要分布于四川 的西部和西北部,具有多期变质作用 的特点,以浅变质岩系为主,部分地 区可达中深变质。
代
玉树-中甸地层分区
玛多-马尔康地层区 摩天岭地层分区
地 层
小 区
奔子栏江达小区
中咱小区 稻城小区 木里小区
雅江小 金川 区 小区
九寨沟 小区
降扎小区
志
然西组
留
纪
雍忍组 散则组 格扎底组
米黑组
通化组
卓乌阔组 舟曲组 迭部组
志 S留
系
奥 陶 纪
蒙措钠卡组
寒
武
纪
小坝冲组
物洛吃普 组
物洛吃普 组
邦归组
颂达沟组 额顶组
呷里降组
瓦厂组 人公组
大河边组
渭门 组
大堡群
O3
奥 O2 陶
系
O1
∈3
寒 ∈2 武
系
太阳顶组 ∈1
四川省下古生界岩石地层
在四川西部茂汶一木里一线(扬子西缘)及巴塘 地区,范围较局限。在扬子西缘寒武系多以变质碎屑 岩(黑色千枚岩、板岩)为主,夹硅质岩及少量碳酸 盐岩,厚度不足500米;奥陶、志留系以砂板岩、千枚 岩为主,夹凝灰岩、条带状的灰岩、硅质岩及生物灰 岩等,厚度达1000~2500米。金沙江东侧的巴塘地区 寒武系为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火山岩,厚度近 5000米,奥陶、志留系均以结晶灰岩—白云岩为主夹 变质碎屑岩,厚愈3000米,含有较为丰富的三叶虫、 腕足类及笔石等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