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部编版)_16-20
合集下载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25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6.21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 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 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抗击日本
侵略者的相关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
中流砥柱
素养 目标
史料实证:运用《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示 意图》等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历史解释: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理解之火 可以燎原
5.右图是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的手迹。图示内容反映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 C )
A. 建立抗日民主革命政权 B.改变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发展生产,保障物资供给 D.丰富根据地的文化生活
6.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 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做法有助于( A )
14.(2023·江苏扬州)右图是创作于1940年的套色木刻版画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它意在( A )
A.团结各阶级共同抗战 C.打击国民党投降势力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结束国共十年内战
7.下面是陈赓1937年9月26日的日记(部分)。据此推论,此 次胜利( B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抗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仗 D.使日本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1.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
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
论是( C )
战役名称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 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 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 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抗击日本
侵略者的相关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
中流砥柱
素养 目标
史料实证:运用《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示 意图》等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历史解释: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理解之火 可以燎原
5.右图是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的手迹。图示内容反映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 C )
A. 建立抗日民主革命政权 B.改变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发展生产,保障物资供给 D.丰富根据地的文化生活
6.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 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做法有助于( A )
14.(2023·江苏扬州)右图是创作于1940年的套色木刻版画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它意在( A )
A.团结各阶级共同抗战 C.打击国民党投降势力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结束国共十年内战
7.下面是陈赓1937年9月26日的日记(部分)。据此推论,此 次胜利( B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抗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仗 D.使日本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1.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
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
论是( C )
战役名称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 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34张PPT)

林彪
目的:
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代表: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 山东、苏南等。
中心:敌后战场的战 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特点: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
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 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 击战争。
战法: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A
)
B.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 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A.太原 C.长沙
B
) B.延安 D.台儿庄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土地政策是(
A
)
B.开展大生产运动 D.发动农民起义
A.实行减租减息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地道战
地雷战
夜袭战
麻雀战
措施: ①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 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减租减息大会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作用: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 利的基地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 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随着敌后抗日根 据地的开辟与发展, 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 展开,华北日军开始 重视中共的武装。 日本华北方面军 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 在报告中指出: “···必须彻底扫 除,以绝后患。”
日军目的: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 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 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 封锁沟。
目的:
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代表: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 山东、苏南等。
中心:敌后战场的战 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特点: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
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 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 击战争。
战法: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A
)
B.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 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A.太原 C.长沙
B
) B.延安 D.台儿庄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土地政策是(
A
)
B.开展大生产运动 D.发动农民起义
A.实行减租减息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地道战
地雷战
夜袭战
麻雀战
措施: ①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 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减租减息大会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作用: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 利的基地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 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随着敌后抗日根 据地的开辟与发展, 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 展开,华北日军开始 重视中共的武装。 日本华北方面军 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 在报告中指出: “···必须彻底扫 除,以绝后患。”
日军目的: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 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 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 封锁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7张PPT)

2、中日双方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是在( )
D A、常德 B、长沙 C、岳阳 D芷江
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
A 我们新的长城!”这首国歌的名字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我爱你,中国》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板书设计
课堂巩固
1、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 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 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
B 转战30个县。下列选项与材料叙述无关的是( )
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 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
台上欢呼胜利
合作探究
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分析百团大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课堂总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都是全民族统一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 辅相成,互相配合,少了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的抗日战争。敌 后战场在抗战中牵制了日伪的大部分兵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 战场作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美梦,对迫使日军由战 略进攻转人战略相持有重要的作用,对十四年抗战的最后胜利 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贡献。
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 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 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62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
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中国:林彪 八路军115师 (4)、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5)、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华南人 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 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 ,广泛的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 ,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 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 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 、 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 冀鲁豫、山东、 苏北、湘鄂赣 、鄂豫皖等19块。
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 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大生产运 动
二、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格局地,日军实行了“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 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官: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100多个团,因此称“百团大战”。 6、主要目标: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伪据点。
(2)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敌后战场与正面 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延安宝塔山
麻雀战图片
麻雀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 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 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 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1、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
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中国:林彪 八路军115师 (4)、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5)、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华南人 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 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 ,广泛的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 ,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 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 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 、 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 冀鲁豫、山东、 苏北、湘鄂赣 、鄂豫皖等19块。
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 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大生产运 动
二、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格局地,日军实行了“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 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官: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100多个团,因此称“百团大战”。 6、主要目标: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伪据点。
(2)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敌后战场与正面 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延安宝塔山
麻雀战图片
麻雀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 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 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 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20张PPT)

依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说明共产党是如何建设敌后 抗日根据地的?有何作用?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措施: 1.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政治上) 2.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经济上) 作用: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了良好的基础。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1938年 1942年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58% 63%
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 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万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破坏 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 八路军也伤亡1.7万人。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 链,碉堡为锁,并配以 封锁墙、封锁沟。
三光政策:
烧光、杀光、抢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 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
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
临彭 前德 线怀 指副 挥总 作司 战令 亲
平型关战役共缴获日军汽车82辆、大炮1门、炮弹2000 余发,步枪数百只,歼敌1000多人。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1 建立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
晋察冀
创
建
者
聂荣臻 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邓小平 关向应 徐向前
晋冀鲁豫 刘伯承 晋绥 贺龙
苏南
江北
陈毅
张云逸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 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 方和指挥中枢。
的日伪据点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措施: 1.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政治上) 2.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经济上) 作用: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了良好的基础。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1938年 1942年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58% 63%
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 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万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破坏 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 八路军也伤亡1.7万人。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 链,碉堡为锁,并配以 封锁墙、封锁沟。
三光政策:
烧光、杀光、抢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 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
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
临彭 前德 线怀 指副 挥总 作司 战令 亲
平型关战役共缴获日军汽车82辆、大炮1门、炮弹2000 余发,步枪数百只,歼敌1000多人。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1 建立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
晋察冀
创
建
者
聂荣臻 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邓小平 关向应 徐向前
晋冀鲁豫 刘伯承 晋绥 贺龙
苏南
江北
陈毅
张云逸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 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 方和指挥中枢。
的日伪据点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共30张PPT)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特点、战法)
抗日根 据地的
发展:建立民主政权
建立和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发展 作用
时间:1937年9月
平型关 大捷
指挥:林彪 重要意义
主要
时间:1940年下半年
战例 百团 指挥:彭德怀
大战
重要意义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战法: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 战”等。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麻雀战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人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自主学习 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部队 林彪115师 战果 歼灭日军1000多人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林彪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 后战场 的抗战 》课件 (共30张PPT)
概念解读 “囚笼”政策 日军在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时,他们 修筑了无数的碉堡、封锁墙和封锁沟,还 利用铁路和公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 和蚕食。这就叫“囚笼”政策。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29张PPT)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 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平型关大 捷
敌
后
战 抗日根据
场
地
的
抗 战
百团
大战
时间:1937年9月 领导人:林彪 重要意义
陕甘宁延安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建立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时间:1940年下半年
领导人:彭德怀 重要意义
抗日根据地 政权人员
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巩固和发 共产党展了抗日党民外族进统步一分战线。 中间派
子
代表工人阶级 士
掀起了大生产运动
三、重大胜利
讨论:根据地建立的情况如何?建立 后怎样进行巩固和抗战?
完县一区郭家庄村选大会
《河北妇女运动史资料选辑》第四辑河北省妇女联合会编1983年版114页
夜袭战是在夜里乘敌不备,对其实施突 然攻击的战法。通常选择战斗力不强,防备 不严,便于袭击的敌人,以迅速而突然的动 作,速战速决,快打快撤。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
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三五 成群,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 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 叫作“麻雀战”。
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 日伪据点。
彭德怀在前线
重点:正太铁路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彭德怀(1898—1974),中华人民 共和国元帅。军事家。1928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 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军委 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 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 了中国人民的各项事业,建立了不朽的 历史功勋。
平型关大 捷
敌
后
战 抗日根据
场
地
的
抗 战
百团
大战
时间:1937年9月 领导人:林彪 重要意义
陕甘宁延安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建立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时间:1940年下半年
领导人:彭德怀 重要意义
抗日根据地 政权人员
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巩固和发 共产党展了抗日党民外族进统步一分战线。 中间派
子
代表工人阶级 士
掀起了大生产运动
三、重大胜利
讨论:根据地建立的情况如何?建立 后怎样进行巩固和抗战?
完县一区郭家庄村选大会
《河北妇女运动史资料选辑》第四辑河北省妇女联合会编1983年版114页
夜袭战是在夜里乘敌不备,对其实施突 然攻击的战法。通常选择战斗力不强,防备 不严,便于袭击的敌人,以迅速而突然的动 作,速战速决,快打快撤。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
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三五 成群,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 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 叫作“麻雀战”。
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 日伪据点。
彭德怀在前线
重点:正太铁路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彭德怀(1898—1974),中华人民 共和国元帅。军事家。1928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 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军委 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 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 了中国人民的各项事业,建立了不朽的 历史功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20张PPT)优秀课件

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 矿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伪军数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百团大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 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 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三次重要战役一览表】
江北
张云逸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 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 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破袭战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在觅食飞 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 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 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作“麻雀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淞沪会战期间,日 军入侵山西,企图占 领太原。1937年9月, 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 户——平型关进发, 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北平
大同
天津
平型关
平型关遗址
概况
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东北平型关 部队 林彪115师 歼敌 歼灭日军1000多人
战役 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主要战绩
历史意义
平型关 大捷
1937年 9月Βιβλιοθήκη 平型关八路军 一一五师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 大批军用物资。
抗战以来中国 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
台儿庄 1938年 台儿庄 李宗仁 战役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正面 战场的最大胜 仗
百 团 1940年 华 北 大 战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