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知识点整理笔记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知识点-高考语文复习素材

散文阅读知识点-高考语文复习素材

高考散文阅读笔记汇总【基本知识】一、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2.意境深邃3.语言优美凝练二、散文的分类1.写人记事类散文2.写景状物类散文3.议论说理类散文4.文化游记类散文【读文步骤】一、读文步骤第一步串“形”首先,明确何为散文的“形”,便于在阅读时“抓形”所谓“形”,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阅读文本时,首先根据题目及所写内容,区分散文类别,便于在阅读时找出其“形”,“抓形”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概括每个段落层次的含意,梳理出文本所写的内容。

其次,思考“怎么串”,这就需要“捉线”和“辨法”“捉线”就是捕捉线索,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内容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一定的语言标志、文章的题目等都是捕捉线索的主要切入点。

另外,文化游记类散文一般以游踪为线索。

“辨法”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分辨其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是散文谋篇布局的外在形式,回答问题时通常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对比、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等作为鉴赏的术语。

第二步聚“神”神,就是文章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聚“神”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1.思考“形”背后隐含的东西。

可以采用“询问法”,就是询问为什么写这些“形”,然后思考。

2.瑞摩重点语句。

作者情感态度转换的语句、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文章的主旨句等是揣摩的关键。

3.关注重点语段。

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环境描写段落等是关键。

二、读文深思1.理解景、物与情、境的关系2.理解“形”和“神”之间的关系(1)由言及意,既要有理智的分析,也要有情感的判断(2)整体把握与局部确认要相互对照,比对分析(3)要懂得散文“由实至虚”的文体思维特点高考命题点一把握散文结构思路题型一概括分析结构思路命题角度一梳理结构思路一、掌握必备知识1.高考常考文本结构类型“四字”法解答理清结构思路题1.明——明确类型,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明确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备考策略及知识点梳理+课件54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备考策略及知识点梳理+课件54张

考情分析
1.选文特点
2.考查题型
3.考查趋势
一.选材上:充分体现全面育人的鲜明
导向,紧扣时代主题、时代精神,体 每篇小说阅读设置四道试题, 一.设问指向越来越具体细
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 其中一道选择题考查小说的
致,全面考查对文本的理
国文化自信的命题意识。致力深耕红 思想内容和考生对于小说艺
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不仅可以使文理通顺,情节自然,
还能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峰回路转,具有独特魅力。照应的作用是能使情节
连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蓄势 铺垫是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使情节具有合理性。运用铺垫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 铺垫 好的铺垫,步步发展,引人入胜,能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
主要包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两种,常常与反衬并用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某一事物,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的特点及其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或褒扬,以
突出强调事物(人物)的特征 抑扬
先扬后抑:如果要批评、贬斥某人(物),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指责,而是用假托的方式,先说其“好处”,在读
者心存狐疑之时,作者再由所谓“好处”转而揭示其害处,由“赞美”转为指责
按风格分
古典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 小说、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
一.常见类型
二.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文学体裁。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
2、小说三要素
名称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主题
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进行描写。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一、语文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B看到lookC写到writeD说到speak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B象征写法C烘托写法D以小见大写法E先扬后抑写法F虚实结合写法G夹叙夹议写法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必考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必考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必考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

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幽魂》。

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实甫,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

另外,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中国在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3、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些四折之外还有楔子,它起序幕或过渡的作用。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

角色由末、旦、净三大类组成。

4、曹禺,原名万家宝,现当代剧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话剧,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5、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被称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本·琼生曾如此评价莎士比亚: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时期词人。

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称为柳屯田。

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二百多首。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

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

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9、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高考必备语文笔记

高考必备语文笔记

考试主干题目类型一、语言文字运用1、字音2、成语:若不知道意思的,就推测一下,不慌(积累本,小册子){注意对象,感情色彩}3、语病:提炼主干,静下心来多读几遍。

课上讲的四种类型必须牢牢掌握。

4、概括主干信息:抓关键词句,审题很重要。

注意方法,如分层等。

5、文学常识二、文言文阅读先把要解释的字在文中标注出来,再看一遍第三题的4个选项,然后阅读古文,在题3说涉及的情节上要仔细比较,不难。

可以全对!翻译句子是只需要放入文中语境,了解大意,逐字逐句即可。

1、实词题:根据语境、自我积累判断,4个选项都得看。

2、虚词题:重点虚词,根据语境判断3、人物分析题:结合语境判断,排除法。

4、文章内容分析题:选项带入文中一一对比,往往错在很小的地方(时间、人物等)5、翻译:字字落实(注意主语宾语补充,心有特殊句式,各类文言现象)做完必须细看一遍,避免遗漏。

三、古诗词鉴赏主要是要读懂诗的大意,敢于联想,再看题目,记得方法技巧。

手法题:手法+手法分析+效果+情感主旨题:结合诗句,手法,细分析(一定看清题目要求,不乱答)如何把握情感1、题目,诗人 2、注释 3、意象写景:1、感观 2、顺序 3、动静 4、虚实 5、角度四、名句默写考前巩固、看书、写写。

五、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三步阅读法,了解大意很重要,审题、技巧、分点意识,把问题想简单些,千万不可自作聪明,要结合文本分析。

1、先读一遍题目再读两遍文章,问问文章在考什么,写了什么。

2、划分层次3、划出与题目相关的句子(三步阅读法:1、文章讲了什么 2、文章行文脉络 3结合题目,确定阅读区域,分点作答)(各类题型解题方法、思路:具体题目+积累本分析)诗歌一、送别诗情感:1、依依惜别之情2、伤怀3、寄予美好的希望写景的角度:1、感官2、方位3、动静、虚实4、颜色意象:1、空间:长亭、灞陵桥(长安之界)2、时间:日暮、秋3、环境:杨柳、美酒、残笛4、乐曲:《阳关曲》、《骊歌》例子: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篇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是文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往各种写作论著论之甚详。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剪裁、并编织起来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倾向就是对生活现实的憎爱情感或态度)。

将主题定义的中心词改成思想与倾向,虽只是一词之增,但由于它符合作文心理过程的实际,符合文章内容的实际,因而无论对写作实践或阅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写作尤其是文艺创作,正如黑格尔所说:一方面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

树立了主题是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的深刻观念,将使习作者更自觉地用两条腿走路,更自觉地酝情发思,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激发。

这就是情感思维。

难以望其项背的出处篇二望其项背,出自明朱有炖《三度小桃红》:气味浑厚,音调复谐,毕竟是本朝第一能手。

近时作者虽多,终难望其项背耳。

译文:气味浑厚,音调又和谐,毕竟这是本朝第一手能。

近来作者虽然多,终难望其项背部罢了。

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百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望其项背它还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对方所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度对象有一定差距。

望其项背造句1、你能想象会什么望其项背声像,玛丽感觉还是要有深入的弟子都感到悲伤,那黑暗的日子。

2、曾八度入选全明星的姚明令多数NBA中锋难以望其项背,但最终他最大的对手可能一直就是他自己。

3、自然界中的螺旋形,奥妙无穷,人间杰出的美术家也难望其项背。

4、这是最伟大的童话故事电影,甚至没有一部能望其项背。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6篇)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6篇)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名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如上所示,名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若它处在了谓语或状语的位置,则必活用。

要么名词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

文言文中的使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文言文中的意动,其实就是一种主语以宾语怎么样的句式。

(1)左右欲刃相如。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以上四个例句都是名词处在了谓语的位置,它首先必须活用为动词。

例(1)、(4)分别活用为用刀杀、把鼎当作把玉当作把金子当作把珍珠当作。

但(2)、(3)却不能直接翻译为称王他、当作宾客他的父亲,而必须翻译为使他称王、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5)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6)(愚公等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上两例名词都处在了状语的位置,而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所以如果名词处在谓语的前面,它不是做主语,就是活用为状语。

(5)、(6)两例分别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用箕畚。

(7)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字结构,所的后面一般跟动词,起着改变词性的作用,如说是动词,而所说则指所说的话,变成了名词。

(7)中的罾本意是渔网,是名词。

所以此处应活用为动词捕捉。

二、动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动词一般处于谓语的位置,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及物动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可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宾语,文言文中如若带了宾语,则一般活用为使动或为动。

同时,现代汉语中动词不能处于宾语的位置,文言文中如若处于宾语的位置,则须活用为名词。

(8)项伯杀人,臣活之。

(9)曹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之)也。

(10)等死,死国可乎(《陈涉起义》)(8)、(9)两句,现代汉语中没有活了他、逃跑了他这种说法,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都应活用为使动:使活了下来、使逃跑。

(10)不能译为死了国家而应活用为为动为而死。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重点内容整理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重点内容整理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重点内容整理2023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重点内容整理文言文不仅是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内容,你掌握了多少文言文的知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重点内容整理,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文言文必考重要内容1.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

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动词用。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柳敬亭传》)(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4)“者”“也”都不用,即“……,……”式。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赤壁之战》)2.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式。

复习备考策略:高考状元语文学习笔记(1)(整理精校版)

复习备考策略:高考状元语文学习笔记(1)(整理精校版)

复习备考策略:高考状元语文学习笔记(1)学法指导0324 20:55::复习备考策略:高考状元语文学习笔记(1)一、走进高三,快速适应“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这首周杰伦的《蜗牛》也是我在高三冲刺阶段的“战歌”。

是的,高三会很苦,高考是挑战。

但有苦才有甜,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高考,不必畏惧,而应感激,只有它能让人生在最短时间内增值,只有它能使我们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用一年,换一生。

”这是我的高三宣言;“信念坚定+持之以恒。

”这是我恪守的学习准则。

(刘涵,2006年云南高考文科状元)那么,如何快速适应高三紧张而又繁重的学习生活呢?1.准确定位,做好规划认真分析,给自己的学业水平出初步定位,结合实际,树立目标。

有了理想和目标,学习才会有追求的动力。

可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检测目标,并在一定的时间后对目标进行修改和完善。

2.抓牢基础,形成网络高三的学习一定要抓基础,并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为现在的高考正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

3.主动学习,善于总结高三的学习其实是对十年苦读的一次总复习,在这个高二转折到高三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转变身份,主动学习,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梳理者,把自己的所学尽可能地全部整理一次,发现薄弱之处,及时有针对性地补漏补缺,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

分析总结不可缺少,遇到新问题,学到新方法,都应及时记下来;每次考试,对于新题型的解法思路、典型试题等都要及时整理分析。

得失心中有数,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二、缓解压力,从容应对非智力因素往往左右结果,摆正心态吧。

当我因成绩波动而焦躁时,我会选择用安静的音乐来平静自己;当我意志消沉时,我会用榜样来激励自己;当我情不自禁开始胡思乱想时,我也会给自己放个假,留出时间来天马行空地幻想。

我用各种方法来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永远乐观、积极,调整最佳心态来应对每一次人生的挑战。

[笔记]高考语文复习病句专题(精心整理)(1)

[笔记]高考语文复习病句专题(精心整理)(1)

高考语文复习病句专题【知识梳理】(一)辨析病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

高考《考试说明》指出,典型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

一、常见六类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包括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定语、状语位置错乱、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1)关联词位置不当。

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例: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前比质量,后比成本,“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方法1、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主语+后关联词。

不同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①+关联词+主语②例如:①你因为不努力学习,(你)所以成绩下降。

(同一主语)②因为你不好好学习,所以老师很为你的成绩担心。

(不同主语)例句①他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学校就有开除他的危险。

运用:读句子,确定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他再犯错误,他将被开除。

属于同一主语的情况,而原句后一句的关联词“就”的前面用的是“学校”,格式不对,应改为“他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就有被学校开除的危险”才通顺,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2)状语、定语跟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家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偏正结构,“国家外汇储备充足”是主谓结构,两者结构相同才好。

可改为“充足的国家外汇储备”。

)(3)定语和状语位置错置。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四书”是《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合称。

3,“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4,《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

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春秋》相传为孔子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

《春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的历史大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6,《国语》是第一部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西汉编定的《战国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共十二国策33篇。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比《史记》少了“世家”,共四个部分组成。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9,《汉书》作者班固(东汉),《后汉书》作者范晔(南宋),《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

10,《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据《水经》作注,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11,南朝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共编选汉魏以来有关男女闺情769首,高中课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选自该集。

12,《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是南朝人刘勰著成。

13,《资治通鉴》由北宋时期司马光编撰,所记史事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共1362年,按年叙事,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钦赐书名。

14,《四库全书》由清代永容、纪昀等编写,是清代官修的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

高考语文学生必背知识点大全2023

高考语文学生必背知识点大全2023

高考语文学生必背知识点大全2023高中语文必背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离骚》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10、溘:宁溘(kè)死以_兮(突然,忽然)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二、通假字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三、一词多义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3、以为: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4、修: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四、词类活用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_的事)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五、古今异义的词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齐人有一妻一妾》是《孟子》散文中的名篇,诙谐幽默,耐人寻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背景:*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

字词:处室: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

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唿。

餍:满足、饱食。

反:通“返”。

所与饮食者:与他在一起吃喝的人。

富贵:指富贵的人。

其:指良人。

未尝:不曾。

显者:有地位有声望的人。

瞷良人之所之:暗中看他所去的地方。

瞷,窥视,暗中看。

前一个“之”是助词,后一个“之”是动词。

所之,所去的地方。

蚤:通“早”。

施:通“迤”,逶迤斜行。

这里指暗中跟踪。

国中:都城内。

国,国都、京城。

卒之东郭墦间:最后到了东门外的墓地。

卒,最后。

之,去、往。

东郭,城之东门外。

墦间,坟墓间。

之祭者乞其余:向祭墓的人乞讨剩下来的食物。

顾而之他:掉头到另一个墓地去。

道:方法。

讪:讥讽。

中庭:庭院中。

施施:喜悦自得的样子。

骄:骄傲。

希:通“稀”。

练习题: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其良人出,则餍酒肉而后返。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餍酒肉而返;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之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2文言句式1.判断句(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3.疑问句(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4.倒装句(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3中国古代文学1.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哈克贝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归纳笔记

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归纳笔记

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归纳笔记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的兴亡史,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B.汉武帝时代,一个叫苏武的皇帝侍从官受汉武帝的提拔,被封为中郞将,出使匈奴。

C.《离骚》是最长的一首中国古代史上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D.欧阳修在散文、诗歌和文学创作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散文造诣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错,缺少主语。

应删除“使”。

C.“《离骚》是最长的一首中国古代史上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错,语序不当。

应改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D.“散文、诗歌和文学创作方面”错,概念又包含关系,不能并列,应把“和”改为“等”。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 11月16日下午,英国《卫报》和BBC网站均发文表示,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将不会参加12月的诺奖颁奖礼,其行为让人侧目而视....。

②在眼球效应时代,为了提高关注度,“微信拉票”成为屡试不爽....的法宝,成了一些商家提高知名度的不二之选。

③既尊重节日的传统,又不被繁文缛节....所束缚,也许只有这样,“过年很累”的抱怨就会渐渐减少,大家能真正过上一个健康、欢乐、祥和的轻松年。

④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⑤在《魂断蓝桥》中,罗伊和马拉在前往教堂举行婚礼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名字。

一切貌似荒诞不经....,但却是合情合理。

⑥随着振聋发聩....的一声巨响,观海二路一家饭店突然蹿出一个大火球,塑钢门以及玻璃窗被炸碎,碎片四散。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总结+正确整理语文课堂笔记的方式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总结+正确整理语文课堂笔记的方式

高考语文知识点综合复习方法总结一、作文提升类:问题1:怎么运用论点、论证、论据呢?答:根据材料先确定论点,他是写作的核心,其次论据是你的素材,为证明论点服务,论证方法可以多样化,论证过程要精彩。

问题2:议论文怎么写?谢谢老师答: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出发一一突破。

确定立意,积累素材,论证精彩!问题3:写作文容易纠结,拖慢时间,怎么改善?答:多进行立意训练,找典型的题目进行结构布局和立意的安排,写出提纲。

问题4:男神老师,如何能快速有效地记住作文素材并使用呢?答:遇到素材不要机械记忆,多思考这种素材可以应用在那种主题之下,然后进行构思。

这样才最高效。

问题5:老师,作文怎样才能拿到高分?答:立意深刻,主题明确,详略得当,素材新颖,语言有文采!问题6:老师,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答:审清题干,把握关键,从要求出发,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结构安排的合理性问题7:我语文在100~110之间,但是作文经常跑题或者立意不够深刻,该怎么办呢?答:进行专门的立意训练,拿一些好的题目进行写作立意,锤炼自己深刻的立意二、综合复习类:问题8:语文要怎么提分,提速度,时间总是很紧张。

答:多进行答题速度练习,制定合理的做题时间与计划。

问题9:才一百零几,高三了,怎么能突破一下答:强化阅读,重视细节,从板块出发,总结题型,整理错题。

问题10:语文,怎么样从80提高30到40分呢?答:巩固基础为先,按照板块强化学习,掌握必要知识点,然后归纳答题方法与技巧问题11:老师我的语文一直都在110左右想要提高作文通常45左右阅读题一般拿一半的分文言翻译和名句默写还有古诗鉴赏一般得分都比较低咋整啊?谢谢老师!!答:阅读要根据题型总结出答题要点,加强对文本的分析。

古诗文掌握必要的知识要点,实词虚词,句式,语法要理解。

古诗鉴赏多角度把握。

问题12:老师你好,我现在语文只能考105--110,选择题会错很多,作文48分左右,还没能上50,现代论述文阅读正确率很低,很少能全对,文言文选择题也较差,请老师指教一下作文怎么才能上50 ,和现代论述文阅读的做题步骤(这类题型花费了我的很多时间)和文言文题型的练习和做题方法,以及语文如何能上120答:作文提升自己的立意,注意素材和结构的安排。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客观题”复习笔记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客观题”复习笔记整理

客观题一、现代诗歌选择题考查角度新诗最显著的特点是诗行间的“空白”,联想可以弥补这种“空白”,将孤立的意象融入整体之中,而想象则可以进一步令鉴赏者进入诗歌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

阅读新诗,主要是锻炼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高考客观题常考的角度有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对情感主旨的把握、对艺术手法的鉴赏等。

如:二、现代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合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

意象有三类:1.比喻性意象。

比喻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之,比喻的主要任务是使诗歌作品形象化。

在诗歌中,用作比喻的意象可称之为比喻性意象。

比喻有明喻、暗喻之别。

明喻要求本体与喻体都在诗中出现,并在两者之间加上“如”“似”“若”“像”“仿佛”一类表示比喻的词语。

在明喻中,本体与喻体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不是等同关系。

例如:“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这是艾青看了俄国舞蹈家乌兰诺娃的芭蕾舞《小夜曲》后写的诗。

比喻中的本体是舞蹈家的“人体”,喻体则是“云”“风”等等。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通常使用“暗喻”(或说“隐喻”)和“曲喻”的手法。

所谓暗喻,就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

如果在诗歌中处理得当,反倒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例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闻一多的《死水》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一沟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2.象征性意象。

象征是指借助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蕴。

例如:“太阳是光明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豺狼是残暴的象征,绵羊是温顺的象征,孔雀是骄傲的象征,玫瑰是美丽的象征,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现代诗中,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篇中的象征性可以是不同的。

高考语文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1. 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古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 传统文化与诗词鉴赏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要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就需要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3. 古代诗词的结构与风格古代诗词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绝句则是四言。

同时,古代诗词也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七言绝句等多种风格。

4. 古代文人与作品赏析古代文人是指具有文学才能和卓越成就的人士,他们的作品被广泛流传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现代文学与鲁迅作品鉴赏1. 现代文学发展历程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现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时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文学作品。

2.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对于唤醒国民觉醒、推动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鲁迅作品的主题与风格鲁迅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重要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其中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为基调,风格深沉、犀利,对社会问题进行了真实、深刻的揭示。

4. 鲁迅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鲁迅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后来作家的创作,使现代文学走向了现实主义的道路。

三、古代诗词阅读与鉴赏1. 古代诗词的阅读方法阅读古代诗词需要了解其语言表达、意象隐喻等特点,同时要注意运用语境分析来理解诗词的内涵。

2. 古代名篇赏析古代名篇包括《青玉案·元夕》、《登鹳雀楼》等,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也是我们学习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重要参考。

3. 宋词与元曲的鉴赏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唐末宋初文学的高峰。

元曲是元代戏曲的一种形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是古代文学的瑰宝。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词的4个角度”笔记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词的4个角度”笔记整理

“4角度”读懂诗歌大意角度一:读“标题”信息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是诗词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重要切入点。

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1)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4)揭示诗歌的线索;(5)表明诗歌的题材;(6)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高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考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词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能较快地深入到诗词的内容中去。

角度二:读“作者”信息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在“知人论世”时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3篇)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3篇)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修辞手法讲解8大手法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语文备考知识点整理笔记(33)十二、文言文复习(一)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哀悲哀、悲伤: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涉江》)同情: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爱爱护: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吝惜: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安安稳: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论》)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安定: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赤壁》)拔提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攻下: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拔出: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突出: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姥》)报报告: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促织》)报答: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报复: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信陵君》)备完备: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预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准备: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殽之战》)本本来: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量词: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书本: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指南录》)根本: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原本: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

(《采草药》)比等到: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赤壁》)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比较: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褒禅》)比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信陵君》)策马鞭: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过秦论》)政策: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过秦论》)计策: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指南录》)鞭策: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登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乘乘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登上:鄂渚而反顾兮。

(《涉江》)加: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黄花冈》)驾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月几时有》)坐车: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一车:马约车骑百余乘sheng,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四: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殽之战》)持拿着: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维持、坚持: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赤壁》)扶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治理: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察今》)出出来: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指南录》)离开: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

(《指南录》)产生: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指南录》)超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师说》)出产: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辞言辞: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指南录》)命令: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告别: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推辞: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行》)借口:动以朝廷为辞。

(《赤壁》)从跟从: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听从:从其计。

(《廉颇》)使跟从: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赤壁》)同宗: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活板》)介词: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合纵: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当应当: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赤壁》)恰当: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采草药》)执政: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指南录》)对着: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当作: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道道路: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指南录》)规律: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儒家:想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人道: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说: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得得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能够: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赤壁》)需要: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恰当:此言得之。

(《六国论》)收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褒禅》)度越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度过: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琵琶行》)度量: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

(《治平》)考虑: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o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涉》)发送出: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廉颇》)征发:世元年七月,发闾左ß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

(《陈涉》)打开: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促织》)出发: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荆轲》)散发: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头发: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抒发: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伐讨伐: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砍伐: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伐檀》)自夸: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屈原》)功劳: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负背东: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背弃: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承担责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倚仗: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廉颇》)固坚固: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赤壁》)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坚持:蔺相如固止之。

(《廉颇》)故旧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六则》)缘故: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察今》)老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先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故意: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信陵君》)仍然: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孔雀》)所以: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顾回头: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照顾: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顾及: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但是: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信陵君》)看:环顾国内,贼氛方炽。

(《黄花冈》)观看: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核舟记》)考察: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观察: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

(《信陵君》)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乐阳楼记》)宫殿: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廉颇》)归回来: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指南录》)去到: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信陵君》)使回去: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归向、归属: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聚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归还: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过经过: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指南录》)拜访: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信陵君》)错误: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超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促织》)合符合: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赤壁》)集合: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

(《赤壁》)会合: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信陵君》)合并: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促织》)还返回: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指南录》)归还:计时以还。

(《东阳》)还要: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环绕: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回转: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an走。

患忧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患难: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灾祸:纵敌,患生。

(《殽之战》)假借助: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促织》)虚假: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东阳》)假期: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孔雀》)兼同时: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汇合: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过秦论》)加上: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兼任: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指南录》)间中间: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隔离: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an隔。

(《桃花源》)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空隙:彼节者有间jian,而刀刃者无厚。

(《庖丁》)悄悄:侯生乃屏人间jian语曰:(《信陵君》)夹杂:中间jian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口技》)间隔: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an隔。

(《桃花源》)参与: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an焉?”(《曹刿》)机会:至京口,得间jian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指南录》)进前进: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送上: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信陵君》)在朝廷: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就走向:使吾勇于就死也。

(《与妻书》)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信陵君》)靠近: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活板》)完成: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活板》)计计算: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计策: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信陵君》)办法: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打算: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廉颇》)决决定: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赤壁》)决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赤壁》)一定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诀别: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诀)而行。

(《信陵君》)绝断绝: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消失: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横越: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