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合集下载

历史上甲午战争教案优秀范文

历史上甲午战争教案优秀范文

历史上甲午战争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甲午战争中汲取历史教训,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甲午战争的背景:清朝的衰落、日本的崛起、朝鲜半岛的局势。

2. 甲午战争的过程:丰岛海战、平壤之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

3. 甲午战争的结果:中日《马关条约》、辽东半岛赎回、台湾割让。

4. 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加深民族危机、促进改革变法、引发辛亥革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甲午战争过程中各场战役的战术运用和战略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甲午战争中各场战役的战术运用和战略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甲午战争中典型的史料,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教科书、相关史料书籍。

2. 课件:甲午战争相关图片、地图、视频。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甲午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甲午战争吗?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讲解甲午战争的背景(10分钟)1. 教师讲解清朝的衰落、日本的崛起、朝鲜半岛的局势。

2. 引导学生从地图上了解当时的势力范围。

三、讲解甲午战争的过程(10分钟)1. 教师讲解丰岛海战、平壤之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

2. 结合战役地图,分析各场战役的战术运用和战略意义。

四、讲解甲午战争的结果(5分钟)1. 教师讲解中日《马关条约》、辽东半岛赎回、台湾割让。

2. 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结果对中国的影响。

五、讲解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5分钟)1. 教师讲解甲午战争加深民族危机、促进改革变法、引发辛亥革命。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1)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94-1895年 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的日本,也加入到侵略中国的 背景: 行列中。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结果: 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
影响:
条约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使台湾脱 离祖国50年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了。刺激了西方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戊戌变法 背景: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公车上书 序幕: 开始标志: 1898年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 维新运动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学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学习西方质变:除了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 面学习西方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 (4)戊戌变法 结果:顽固派镇压而失败
启示: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革 命人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权,才能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讨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它的失败给我们哪些启示? 原因: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 良的办法;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 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 支持,归于失败。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结果影响评析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结果影响评析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结果影响评析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它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之间,对中国和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甲午战争的结果进行评析,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甲午战争结果评析甲午战争结束后,中日两国通过《马关条约》达成和平协议。

根据该条约,中国清政府同意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巨额战争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供日本进行商业贸易。

此外,清政府还同意与日本建立平等条约关系。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以及所签订的条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屈辱。

中国的领土被侵占,国家的主权受到侵犯,而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也在这场战争中暴露无遗。

甲午战争结果的评析中,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失败。

然而,甲午战争对于日本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通过这场战争,日本正式宣告跻身列强之列。

从而在东亚地区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

同时,甲午战争也打开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门,为其后来的侵略和扩张奠定了基础。

二、甲午战争结果的影响1. 对中国的觉醒与变革甲午战争结果的影响之一是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意识的崛起。

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深刻意识到国家的落后和腐败,并激起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促使中国开始积极探索国家的发展道路,加强自身实力,以应对外部侵略。

这也为中国后来的革命运动和近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2. 东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化甲午战争结果对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作为战胜方崛起为一个新兴的强国,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大大增加。

同时,这场战争也导致了中日两国之间的长期对抗关系,为后来的战争和冲突埋下了伏笔。

3. 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甲午战争结果使中国清政府正式认识到国家的落后程度,迫使其启动了一系列的变革和现代化措施。

这包括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以及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这些变革和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4. 军事技术与思想的引进甲午战争结果迫使中国开始引进外国的军事技术和思想。

甲午战争影响

甲午战争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对日本、朝鲜以及远东政局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

从19世纪60年代起,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然而,甲午战争惨败,用事实证明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2.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中日双方签订了《日中媾和条约》通称《马关条约》,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社会的极其重要的步骤:首先在领土方面,日本割占了中国台湾,是继沙俄之后在中国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其次在赔款方面,巨额的赔款接近于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的3倍,远远超过了中国财政的承受能力,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以主权作抵押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再次在设厂方面,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满足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

战前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还不算“合法”,现在却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先后享有这项新的特权。

他们在中国“合法”地经营许多轻工业,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增强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在开放口岸方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口岸的通商通航,又使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从江浙到四川全部向帝国主义开放。

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甲午战败,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引发的割地赔款和瓜分危机,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记录
当时,许多来自西方的目击者都记述了惨案的真相。一名英国海员在回忆录《旅顺落难》里写到:“……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成一团,池糖里的水搅得通红一片。……一路上那枪声、哭喊声交杂著。满地血肉模糊,残肢断体,铺满道路。”
英国人艾伦在他的《龙旗翻卷之下》中写道∶“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事后
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中国租用外轮,违反国际法。英国驻日使节一度抗议,而“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却一口咬定,“高升”号是被中国军队非法占据,日舰实行“临检”,该船不服从命令。而英国政府从自身利益政策,也出现种种指证日本无罪的舆论,此事件草草结束。
黄海海战(1894年)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平壤之战
1894年9月初,日军开始向平壤推进,参战部队共20000余人,清军防御部队为12000余人。日军至15日完成部署,随即展开进攻,经过一整日激战,日军攻克平壤,清军抛弃辎重仓惶撤退,撤退途中屡遭日军伏击,撤退后又没有可以依托的防御支撑点,伤亡惨重,并且造成了驻朝鲜清军全面溃退的局面,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
海战双方都针对性选择了不同的阵型。联合舰队采用单纵阵有良好协调性。北洋海军各舰舰首向敌,因对准不同的军舰,出现阵形紊乱导致各自为战的局面。各国海军得出结论,海战中最重要的是阵型的整齐与协调;纵阵比横阵更适合发扬火力。
联合舰队在海战中机动性占有优势,第一游击队编队航速达到15海里,海战中进退自如,始终掌握着选择进攻目标与时机的主动权。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时间:1894年10月下旬
威海 战役
时间:1895年初 清军战略:“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结果: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 覆没
1895年1月,日本军队在山东 半岛荣城登陆,从背面袭击大清北 洋水师的基地威海卫,日本舰队则 从正面封锁海口。北洋水师提督丁 汝昌多次请求出击,都被李鸿章拒 绝。洋教官和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 逼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从, 命令手下锯掉水师提督印章一角, 然后吞鸦片自尽。广大爱国官兵先 后八次击退敌舰。2月,北洋水师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全军覆灭。
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内 容 影 响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为通商口岸。 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设工厂。
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 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 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材料二: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 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 理……切勿自我先挑衅” 。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 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 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 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四: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 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 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 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因此,北洋舰队在海 战中吃亏很大。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8)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8)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探新知·基础沉淀】A:日本B:马关条约C:半殖民地化【解疑难·合作探究】【甲午风云·一页沉重的历史】材料一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提技能·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用天干地支纪年法,2014年是甲午年。

历史上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A.1860年B.1894年C.1895年D.1900年【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发动侵华战争。

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2.在电影《甲午风云》中看到的历史人物是()A.李秀成B.邓世昌C.关天培D.林则徐【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李秀成抗击洋枪队,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3.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A.丰岛海域B.威海卫海域C.旅顺海域D.大东沟海域【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舰袭击。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官兵重创日舰,壮烈牺牲。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战而败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都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们都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5. 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1-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09年江苏卷)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 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 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辛丑条约》
4.《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 内 容 影

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 赔款4.5亿两,本息合达 制了中国税收 9.8亿两 设立东交民巷使馆界,各 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列强策划侵略的大本营 国驻兵保护 拆毁大沽至北京炮台,沿 京津地区置于列强控制 之下 铁路线允许外国驻兵 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居 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六部之首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义和团反帝运动日益高涨(直接原因)
2.经过:1900年 英法日俄德美意奥 3.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4.影响: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有人说,八国联军侵华是义和团运动造成的,你认为?
小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列强侵华战争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 半封社会 加深半殖民地 化的程度 大大加深半殖民 地化的程度 完全沦为半殖 半封社会
清军进军路线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丰岛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3、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4
李鸿章
伊藤博文
3、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4 问题1 :《马》内容同以前的条约相比有何变化? ( 2 )《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问题2:请逐条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内容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6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资料

6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资料

重难点一 史料
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
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商口岸以
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
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 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 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 ——新华网:某学者的评论
开埠通商类
攫取特权类
2.读表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及影响
时 期
侵华特征
以武力为手段, 以商品输出为主 19世纪 要侵略方式;英 40~60 法为首,其次俄 年代 美;侵略势力局 限于东南沿海及 长江中下游地区
影 响 ①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 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③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 学习的新思潮。 ④外交上,清王朝被迫打 开国门
第六讲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 (1)背景 ②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 ③ 西方列强默许纵容 ④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①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 击清军,挑起战端。 ②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 (2)过程 ③黄海大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④日军进攻辽东、山东半岛,攻占大连、 旅顺、威海卫等地。
思考:面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 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回应呢
1、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激进派
2、地主阶级光绪皇帝
3、农民阶级
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口号,发动的反帝爱 国运动日益高涨。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处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虽然清 朝进行了洋务运动自救,但清朝军事 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 阶段,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 低下。 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 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是因为此 时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为了准备 她在1894年的六十寿诞,将这些费 用来修建颐和园,供自己“颐养天 年” 。
结果: 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明治天皇 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日本工业革 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商品销售市场。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
场狭小,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1888年北洋舰队最初成军时确有雄踞东亚之势,可 日本蓄举国之力急起直追,短短数年内即完成赶超。
说说这几个国家在中国 的大致的势力范围。
国 势力范围 别
德 山东
长城以北 俄 和新疆 法 广东、广 西和云南 英 长江流域

福建
国 别 德 俄 法

借 胶州湾

势 力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云南
旅顺、大连 广州湾


威海卫、新界
长江流域
福建
租借地:资本主义国家用强迫定期租借的方式占有的他国 领土。租期有长有短,长的高达99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所控制的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在这片领土上,该国享有 独占的权利,不许他国染指。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 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结果影响反思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结果影响反思

初三历史甲午战争结果影响反思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充分利用了中国政治腐败和军队落后的状况,迅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本文将探讨甲午战争的结果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甲午战争结果甲午战争的结果对中国来说是毁灭性的。

中国军队几乎全面失败,失去了对朝鲜的影响力,并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根据该条约,中国不仅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还支付巨额赔款。

这使中国的领土和财政状况遭受了沉重打击。

此外,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对外贸易遭受了限制,并被迫向日本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

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挫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晚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国力。

二、甲午战争的影响1. 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争的惨败震惊了中国民众,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人们开始反思中国为何会落后于西方国家,并开始探索自救之路。

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自强、求新、求变的口号,寻求改革和革新的道路。

2. 引发改革运动的兴起甲午战争及其带来的伤痛促使中国开始探索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产生了一系列变革的思潮。

这些思潮逐渐演变成为各种改革运动,例如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

这些运动试图通过政治、思想和社会改革来振兴中国。

3. 加速了近代化的步伐甲午战争的失败迫使中国推动现代化的步伐加快。

中国开始积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批留学生赴日本、欧美等国家留学,吸收外来的现代思想和知识。

同时,中国开始开展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建设,以增强国力。

三、甲午战争的反思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战争揭示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腐败和军事制度的薄弱。

这促使中国国内开始呼吁进行政治和军事改革,加强国家的整体实力。

其次,甲午战争使中国明白了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现代武器和战术的重创,这使中国认识到必须在军事技术上迎头赶上,从而保卫国家利益。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 区别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 区别

1、领导因素。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指导思想是消极避战、积极求和。 抗日战争中,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 始终以民族利益为第一,成为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从而保证了抗 战。
2、民众因素。
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尚未觉醒。 抗日战争时,中华民族已经觉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各爱国阶 层、各党派、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抗日战争是一场真正的民族解 放战争
5、战争结果意义
甲午战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加速了 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增强了全 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经济力量强于日本,日本打仗靠外国借款,战争 只 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否则日本即告破产。但由于满清 王朝一 味对外妥协,匆忙割地、赔款使日本冒险发动的战 争收到了成果, 光赔款一项就相当于日本六年的总产值, 日本货币从那时起实现了金本位,一个日圆相当于一两银 子。台湾、朝鲜的割让使日本的领 土扩大了一倍还多,这为日本日后的侵略打下了基础,而 中国的国力却受到了重创,赔款的白银相当于一百艘铁甲 舰的造价,如果只是白白丢掉了一百艘铁甲舰问题还不严 重,问题是日本得到了这一 百艘铁甲舰,相当于中日两国的实力相差二百艘铁甲舰, 以后就更难追赶了。这一点上日本象一个赌徒:压上了全 部家当,侥幸赢了一大笔钱。
日本方面 : 1.甲午战争时期是 资产阶级民主政党对 外进行的侵略战,抗 战是资产阶级法西斯 独裁党为扩张领土进 行的侵略战, 2.甲午战争时是资 产阶级自由资本主义 阶段,抗战是资产阶 级垄断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方面: 1.甲午战争仅为两 个民族侵略与反侵略 的战争,抗战后期为 世界反法西斯性质战 争 2.抗战中中国接受 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的援助,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爆发
交涉破裂
中日出兵
战争爆发
朝鲜问题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突破口,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 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 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声称日本“人口不足”,必须武力“保卫”利益线,加紧 扩军备战。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 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 ,诱使清朝出兵朝鲜。清朝派直隶提督叶志超 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2000人于6月6日后数日分两批在朝鲜牙山登陆,准备镇压起义,同时根据1885年《中 日天津条约》通知日本。6月10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6月25日, 原定计划的第三批清军在牙山登陆,驻朝清军总数达到2465人。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 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中日战争(西方列强在观望)(2张)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 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 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 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 有利条件。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军突袭汉城王宫,击溃朝鲜守军,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解散朝鲜 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日本嗾使朝鲜亲日政府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 军驱逐驻朝清军。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 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 速”舰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至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战前冲突
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 分的。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 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 宣称 明治天皇 “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 开拓万里波涛, 开拓万里波涛 方”,蓄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 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 《中日修好条规》,第一款就说: “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 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 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 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影响:中日甲午战争是 世纪末日本侵略 影响: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 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 的战争。 25日 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 光绪二十年 日本明治二十七年) 二十年, 明治二十七年 (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 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 的爆发为开端, 1895年 17日 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 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 《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 时年为甲午年 故称甲午战争(Sino甲午年, 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 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 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 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 不平等条约— 丧权辱国的 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 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带来空前 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 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 殖民地化的程度。 殖民地化的程度。 化的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
班级:姓名:
战争情况
名称:中日甲午战争 名称: 地点: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威海、 地点: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威海、黄海 北部时间 1894年 北部时间: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 时间: 25日 1895年 17日 参战方:大清帝国,日本帝国 参战方:大清帝国,日本帝国 结果:日本获胜,签订《马关条约》 结果:日本获胜,签订《马关条约》 参战方兵力:清军630,000人 日军240,616人 参战方兵力:清军630,000人 日军240,616人 伤亡情况:清军31,500人阵亡 日军13,306人死亡 伤亡情况:清军31,500人阵亡 日军13,306人死亡 主要指挥官:李鸿章丁汝昌,山县有朋伊东祐亨 主要指挥官:李鸿章丁汝昌,山县有朋伊东祐亨

甲午战争的结果_甲午战争有什么影响

甲午战争的结果_甲午战争有什么影响

甲午战争的结果_甲午战争有什么影响中日甲午战争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那么你知道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的影响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甲午战争的结果甲午战争结果及影响:甲午战争,日方称为日清战争,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指的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

丰岛战役是战争爆发的标志。

最终,清朝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随着战争的失利,清政府进一步加紧了乞降活动。

2月11日,决定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包括《讲和条约》十一款,《另约》三款,《议订专条》三款,以及《停战展期专条》两款。

条约的主要内容为: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③中国“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⑥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⑦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日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甲午战争的影响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从此走向更深重的灾难。

中国失去了东亚大国的地位,半殖民化加大了!巨额战争赔款相当于全国3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贷款,不但利息很高,还要以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作抵押。

甲午战争的结果怎么样

甲午战争的结果怎么样

甲午战争的结果怎么样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日益衰败,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领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渡。

甲午战争为何会取得这样的结果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甲午战争的结果怎么样,希望大家喜欢!甲午战争结果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是一场源于日本阴谋而刻意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近九个月,最终以日本胜利、中国战败为最终结果。

在鸦片战争后,虽然使得中国国力变得衰弱,但却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政府对军事上的大力投入,使得清朝军队战斗力明显变强,那么为何甲午战争仍然以中国的失败为结局呢?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后,可以得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如下三个。

第一、对战双方对于甲午战争的准备情况不同。

日本为了甲午战争的发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为此日本天皇还带头对日本的军事投入进行了捐赠,而反观中国,清政府建立了北洋舰队,以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后开始缩减对于军事的拨款。

第二、对战双方的武器对比不同。

日本为了能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在军舰的制造以及维护上投入巨大,而中国的北洋战舰年代久远,又没有得到必要的保养从而老化。

第三、对战双方的战斗决心不同,日本是抱着一定要取胜的决心参加甲午战争,而中国却还在指望列强们的调停。

从甲午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中国急需变革的现状。

甲午战争损失1894年丰岛海战爆发后,日本按照海外扩张计划开始进军清。

那时候的中国正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封建大帝国似乎要焕发光彩,而日本历经明治维新,正交叉着进行两次工业革命,资源匮乏的岛国早已对地广物博的中国虎视眈眈,两国对战一触即发。

众所周知,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民族英雄邓世昌正是在其中的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最后两国对战的威海海战更是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告终,因此甲午战争损失最大的国家莫过于战败的中国了。

比起日本,投入数倍兵力的清军阵亡人数是31500,而日军的阵亡人数则是1132,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军事实力的悬殊对比。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俄国
胶州湾
旅顺和大连地区
山东 长城以北和 新疆
广东、广西、 云南 长江流域、 广东、云南 福建
法国
英国 日本
广州湾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 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二、过程 1、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 清帝第六书》)
影响: 台湾、澎湖列岛大片领土的割让,迫使台湾 和祖国隔离数十年,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 国的野心。清政府为了偿付巨额赔款,加紧 搜刮人民,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新的通商口岸的 开放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 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外国资本家在中国 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过程 1、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2、组织机构:保国会等 3、开始变法:时间、标志、措施(政治、经济、 文教、军事) 4、结局:失败(标志、原因)
三、意义 第一,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宣扬西方的 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使知识分子的思想得 到解放,摆脱旧文化的束缚,转化为近代知 识分子,维新运动开创了时代风气、社会舆 论和思想观念。
3、开始变法
(1)、 开始时间——1898年6月11日 (2)、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书,宣布变法。 变法共持续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3)、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 军事。
思考题: 根据上述变法的内容,你觉得新法在政 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方面的除旧布新 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局限性?
思考: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 却失败了呢?试比较中日近代改革相同点和 不同点。 相似之处(可从改革的背景、动机和原因、舆 论准备、内部和外部条件、领导力量、具体 内容等方面来比较) 不同之处(可从两国社会变革的内外部条件差 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革的领导 力量、具体内容、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来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甲午战争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第一次甲午战争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日益衰败,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领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渡。

在平静一段时间后,中国又再一次爆发了战争,甲午战争。

那么甲午战争的结果如何,甲午战争为何会取得这样的结果?从甲午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是一场源于日本阴谋而刻意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近九个月,最终以日本胜利、中国战败为最终结果。

在鸦片战争后,虽然使得中国国力变得衰弱,但却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政府对军事上的大力投入,使得清朝军队战斗力明显变强,那么为何甲午战争仍然以中国的失败为结局呢?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后,可以得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如下三个。

第一、对战双方对于甲午战争的准备情况不同。

日本为了甲午战争的发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为此日本天皇还带头对日本的军事投入进行了捐赠,而反观中国,清政府建立了北洋舰队,以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后开始缩减对于军事的拨款。

第二、对战双方的武器对比不同。

日本为了能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在军舰的制造以及维护上投入巨大,而中国的北洋战舰年代久远,又没有得到必要的保养从而老化。

第三、对战双方的战斗决心不同,日本是抱着一定要取胜的决心参加甲午战争,而中国却还在指望列强们的调停。

从甲午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中国急需变革的现状。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甲午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噩梦般的战争。

经历过甲午战争之后的中国满目疮痍,清政府国库负债累累,中国国门从此大开,西方列强开始长驱直入侵略中国,中国步入极其黑暗的时代。

那么中日甲午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如果不能避免的话,那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总结?分析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后,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中日甲午战争,这是一场避无可避的战争,是一场必然会发生的战争,如果说能改变,那么有所改变的只是战争爆发的时间。

既然是战争,那么一定存在战争双方,即中国和日本,如果要弄清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就必须分别从中国和日本两个方面去分别看待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首先,从日本方面来看,世界各国都逐渐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日本也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在这场运动之中,天皇引领日本国家步
入资本主义社会,国力日渐强大,在19世纪末期,日本开始转型,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国内的矛盾开始变得极为尖锐,而日本此时需要开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活动,这就需要转移国内的矛盾,获得大量的钱财用来缓解经济危机,并且通过殖民地扩张来壮大本国的军事能力,于是日本便将目光对准了中国,刻意策划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其次,从中国方面来看,甲午战争爆发之时清朝处于极其腐败的时期,慈溪不顾国家的内忧外患,耽于享乐,没有将重心放在对外社交以及战事准备上,以致于中国在面对日本刻意设下陷阱之时,外交负责人没有第一时间察觉阴谋并落入圈套,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甲午战争的简介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总共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西方列强纷纷或推翻或脱离封建社会的统治,逐渐转入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启了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国却仍然在一成不变的维持着封建皇权的统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大清王朝的后期,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使中国遭受了极其不公平的待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那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如何,爆发的原因如何?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7月25日,结束于1895年4月17日,整场战争持续了近九个月的时间。

甲午战争的爆发原因是日本内部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缓解国内困境,日本制定了海外扩张
的战略,其中主要的扩张目标就是中国,为此日本蓄意引诱中国进入事先设定好的陷阱,借此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持续时间较长,整场战役的过程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爆发的是平壤战役、黄海海战;第二阶段爆发的战争主要在辽东半岛进行的,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第三阶段爆发的战争是威海卫之战。

在这三个阶段的战争中,日本方面和中国方面均投入了不少的兵力,在军力投入方面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但两方取得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中日甲午战争以日本取得胜利、中国溃败为结局,为此,中国签订了极其屈辱的《马关条约》,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