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双一流冲刺专题型增分练:高考选择题专练4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精编】2020高考地理选择题专练—景观图分析型
【精编】2020高考地理选择题专练—景观图分析型解析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理好题分享,获取更多试题资源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我国某地(25°N,115°E)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
夏至日前后,该地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1~3题。
1.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2.该地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日光照射最长时间是A. 15小时10分钟B. 13小时40分C. 13小时D. 12小时20分3.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在阴雨连绵的春季(3、4、5月),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集热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A. 一直调大B. 一直调小C. 先调大后调小D. 先调小后调大【答案】1、A2、B3、B【解析】1、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能,北半球太阳能电磁板应该朝向正南方。
所以,图中西藏太阳能电池板应该朝向正南方,呈东西向延伸,所以图中火车的行进方向是东北,故选A。
2、夏至日前后,该地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此时该地115°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即该地日出的地方时是5:30-(120°-115°)×4=5:10,根据昼长是=(12-日出时间)×2,则该地夏至日的昼长是=(12-5:10)×2=13时40分,夏至日为该地一年中昼最长的一天,故该地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日照最长时间为13小时40分钟,故选B。
3、太阳能集热板的水平倾角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关系。
春季,此地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阳能集热板的水平倾角应逐渐调小,故选B。
逆光拍照可使被拍摄物显出有光的轮廓,达到丰富层次,增加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因而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拍摄手段。
2019年冬季,某一摄影爱好者在张家口坝上旅游景区逆光拍摄了一张照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4~5题。
4.摄影爱好者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大约是A. 5:00B. 10:00C. 12:00D. 17:005.此时17:00,摄影爱好者位于照片中的这一片树林的A. 西北方向B. 西南方向C. 东北方向D. 东南方向【答案】4、D5、C【解析】4、图中信息显示太阳高度较低,说明拍摄时间在日出后或者日落前。
2020届全国新高考增分训练仿真模拟卷(四)地理(解析版)
综合仿真模拟(四)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考试大纲调研卷二模)在珠穆朗玛峰北侧,海拔5 300~7 000米的区域主要被冰雪覆盖,日出后的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因而该区域山谷处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这种因冰川分布而形成的下山风又被称为冰川风,下图为冰川风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几乎昼夜盛行冰川风的原因是()A.盛行风的推动B.山谷地形封闭C.山坡气温较高D.冰面气温较低答案 D解析山坡处因有冰川覆盖气温低、气压较高,山谷中气温高、气压低,因此气流由山坡向山谷中流动形成冰川风。
2.下列变化能导致冰川风风速增大的是()A.山坡坡度增大B.昼夜温差变小C.植被覆盖率降低D.地形起伏变小答案 A解析山坡坡度增大有利于下山风下行,增大风速;地形起伏变小会导致冰川风风速减小;冰川风的形成主要与山坡和山谷的温差有关,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冰川风盛行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其变化对冰川风影响不大。
3.冰川风最强盛时当地时间为()A.零时B.6时C.12时D.14时答案 D解析当地时间14时山谷与山坡温差达一天中最大值,所以此时冰川风最强盛。
(2019·赣湘粤三省六校4月联考)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
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读图完成4~6题。
4.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答案 D解析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D项正确。
5.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地势较低,流速较慢,泥沙沉积,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D项正确。
届高考地理复习第二部分技能一专项4景观图讲+练含解析
专项4 景观图类型与特点判读步骤1.图形特点: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显示制图区域各种地理组成要素的发展规律,揭示各要素彼此间的深刻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提供区域地理景观的完整概念,便于人们对制图区域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
2.图表类型:自然景观图(地质地貌、天气气候、自然灾害、生物群落等);人文景观图(聚落、农田和农业、工厂和工业、交通、人种外貌、民族风情、建筑、名胜古迹等).3.命题特点:高考命题多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图片等为载体,考查考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观察地理现象、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典题探究](2019·高考天津卷)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A.船舶制造与维修B.海洋文化旅游C.水产养殖与捕捞D.远洋货物运输(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解题指导]第一步:结合图名,审阅材料。
本题利用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图,考查区域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读材料、图像提取有效信息。
第三步: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问题.[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得知,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都是立于临海优势打造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吸引旅客的文化服务产业,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船舶制造与维修作为工业,水产养殖与捕捞作为农业,远洋货物运输作为运输业,在图中并无直接共同体现,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
第(2)题,从材料中得知,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位置位于防潮堤前的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人工礁石的放置可以削弱海潮对海岸的冲刷侵蚀,盐生植物的生长能消耗营养盐,净化水体,改善水质,A对;题干中也没有阐述沿海滩涂之前的生态环境如何,恢复生态用词牵强,B错;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并没有直接增加湿地面积,C错;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是一种保护滩涂的方式,并非开发滩涂,D错。
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专练—示意图分析型含答案
2020年⾼考地理选择题强化专练—⽰意图分析型含答案选择题强化专练—⽰意图分析型⼀、单选题(本⼤题共20⼩题,共80.0分)读下⾯“美国苹果公司产品全球价值链分解图”,完成问题。
1.从产业链⾓度看,③所属环节最有可能是A. 零部件供应B. 代⼯环节C. 品牌及设计D. 营销环节2.影响②环节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B. 原料C. 劳动⼒D. 动⼒1962年,⼀位⽂物保护⼯作者发表⽂章提出:鸣沙⼭的沙物质⼤量向东移动,30年内莫⾼窟(位于⽢肃省西北部,开凿于敦煌城东南呜沙⼭东麓的崖壁上)有被沙⼦淹没的危险。
当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赵松乔先⽣受命到敦煌实地考察后表⽰,未来300年⾄3000年内,鸣沙⼭不会向东埋压莫⾼窟,那些将莫⾼窟全部搬迁的⽅案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下图为21世纪初建成的“六带⼀体”综合防护体系⽰意图。
3.下列该地区的⾃然环境特征能够⽀持赵松乔先⽣观点的有①地处东西风过渡带,两者⼤致势均⼒敌②⽓候极度⼲旱,沙尘暴天⽓多发③鸣沙⼭的基底都是岩⽯④莫⾼窟顶部有⾯积较⼤的平坦地⾯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六带⼀体”综合防护体系建成以来,进⼊敦煌的沙量减少了85%以上。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A. 草⽅格固沙带⼈⼯⼽壁带崖⾯化学固沙带B. 草⽅格固沙带崖⾯化学固沙带⼈⼯⼽壁带C. ⼈⼯⼽壁带草⽅格固沙带崖⾯化学固沙带D. 崖⾯化学固沙带⼈⼯⼽壁带草⽅格固沙带2016年1⽉20⽇是农历节⽓⼤寒,受来⾃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之后数⽇南⽅多地迎来了⼤范围⾬雪冰冻天⽓,降温幅度达10⾄14℃.下图是此次寒潮过境时⾬雪分界线推进⽰意图。
5.影响⾬雪分界线推进的天⽓系统是①冷锋②暖锋③⽓旋④反⽓旋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6.19⽇夜间~21⽇夜间,图中四地⾬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A. 甲B. ⼄C. 丙D. 丁7.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绒服”(塑料薄膜)(如上右图所⽰),可有效地防⽌冻害,其原理是A. 增强⼤⽓逆辐射B. 阻挡地⾯辐射C. 增强地⾯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 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异重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互相接触,在密度有⼀定的差异时⽽发⽣相对运动。
2020高考地理全国版大二轮练习:高考选择题专练四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Word版含解析
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堆积形成B.风力侵蚀残留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D.流水沉积作用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平顶山岩层成水平状说明该处肯定发生过沉积,依据材料,前期是流水沉积,后经过风力和流水侵蚀而形成雅丹地貌,故D正确。
第2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貌,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相对和缓,故选B。
(2019·岳阳质检)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约1°W~13°W,27°N~36°N),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树干上,有的站在树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着树叶,呈现一幕“羊上树”的奇景(见下图),这种景象已经持续有400年之久。
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生长缓慢。
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材料,下列关于阿甘树习性或生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系短小,需水量大B.耐旱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4.摩洛哥南部出现“羊上树”奇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羊的生存需要B.阿甘树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C.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D.气候干旱,食物短缺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羊上树”现象出现在摩洛哥南部地区,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植被耐旱,B正确。
冲刺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读图技巧示意图各种图像提升练习题--带解析与答案版
2020届高三地理读图方法总结:地理景观示意图【备考方向】1.高考地理必考地图:景观地图。
2.知识体系:(1)景观地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特征、形成原理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地图。
主要包括实景图像和艺术图像两大类。
(2)实景图像①卫星、航空遥感图像:遥感影像是通过对地表摄影或扫描获得,由成千上万的像元组成的数据。
②类型黑白影像。
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
彩色影像。
真彩色影像,与地物的颜色特征一致;假彩色影像,草、树、庄稼为红色,水为灰色或蓝色,城市为灰蓝色。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摄影照片。
包括自然地理景物的摄影照片和人文地理景物的摄影照片。
③黑白影像的判读技巧看灰阶深浅。
遥感黑白影像中,灰阶的深浅反映了地物反光的特性。
一般道路、建筑、冰川等反光强,影像偏灰白(偏浅);森林、草地、河流、湖泊反光弱,影像偏黑灰(偏深)。
如图中建筑的色调就偏亮,很容易判读出河谷中有一个小城市。
看阴影方向。
遥感黑白影像中,阴影方向不但能反映影像形成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还能反映出地物的三维结构特征。
如图中从阴影就能判读出太阳位于东南,山中有一个湖泊等有价值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分析出日期、地点等时间、空间更多的信息。
看事物形态。
遥感黑白影像中,自然地物一般形状不规则,人工地物形状一般比较规则。
如图中河流、海岸呈现为曲线,而道路、建筑则“有棱有角”。
(3)艺术图像①地理景物的描绘图。
包括自然景观绘图和人文景观绘图两大类。
②主题漫画。
以粮食、资源、能源、人口、环境等人地关系问题为主题的漫画。
③艺术图像的读图技巧分辨图中文字、符号的含义,判断图像表示了何种地理因素,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观察艺术图像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思考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
根据艺术图像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总结图像表达的主题。
一、典题示例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2020高考选择题强化专题练—景观图分析专题训练题答案解析
2020高考选择题强化专题练—景观图分析专题训练题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A【小题2】B【小题3】B【解析】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能,北半球太阳能电磁板应该朝向正南方。
所以,图中西藏太阳能电池板应该朝向正南方,呈东西向延伸,所以图中火车的行进方向是东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夏至日前后,该地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此时该地115°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即该地日出的地方时是5:30-(120°-115°)×4=5:10,根据昼长是=(12-日出时间)×2,则该地夏至日的昼长是=(12-5:10)×2=13时40分,夏至日为该地一年中昼最长的一天,故该地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日照最长时间为13小时40分钟,B对,ACD错。
故选B。
太阳能集热板的水平倾角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关系。
春季,此地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阳能集热板的水平倾角应逐渐调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太阳高度不大,接近地平面,应该是日出、日落前后,“十一”假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中国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D错误。
“十一”假期,北半球昼短夜长,6点后日出、18点前日落,因此A错误,B正确。
故选:B。
5.【答案】【小题1】A【小题2】C【解析】右图可知,此地位于天山山脉附近地区,该地受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山地北坡受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使山地北坡相对湿润,存在森林景观,景观图中存在云杉林,说明其位于山地北坡,再结合地形图可判断能观察到的左图景观中的地点是甲地。
甲地地形向西开,有利于水汽上升形成山地降水,A对;乙地虽位于山地北坡,但受山脉走向影响,水汽难以深入,降水少,B错;丙地和丁地都位于山地南破,处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多为荒漠景观,CD错。
故选A。
该地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山地降水,天山海拔较高,一般在山腰地带降水较多,云杉林为森林,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C对;终年积雪区和高山草甸区海拔较高,上升气流因在云杉林形成降水而导致更高处水汽含量减少而降水少,AB错;山麓草原因所处海拔低,气流难以抬升而难以形成降水少,D错。
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专练—景观图分析型含答案
选择题加强专练—景观图剖析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共 84.0 分)以下图是一旅客在列车上拍摄的我国某地(25°N , 115°E )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
夏至日前后,该地在北京时间5:30 看到日出。
1. 该旅客在拍摄图片刻,火车的行进方向是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2.该地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日光照耀最长时间是A. 15 小时 10 分钟B. 13小时 40分C. 13 小时D.12小时 20分3. 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巧调整朝向和倾角,在阴雨绵延的春天(3 4 、 5 月),要达、 到最正确发电成效,对集热板倾角调理正确的选项是A. 向来调大B. 向来调小C. 先调大后调小D. 先调小后调大4.以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中学的刘老师于“十一”假期, 在校园漫步时用手机向前面抓拍的校园景观。
刘老师的行进方向和抓拍时间的搭配最合理是 A. 东南 5 : 30 B. 西南 17 : 00 C. 东北:30 D. 西北: 00517 联合以下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小题。
5.最有可能察看到左图中景观的地址,是右图中的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6.在左图所示地域,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 终年积雪区B. 高峰草甸带C. 云杉林带D. 山麓草原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面积约48700km2。
乌斯怀亚也称世界终点,地处火地岛南部(如图 1),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大陆近来处仅800 公里,整个城市都表现出“南极”风光。
在火地岛南部某保护区发现,当地树木大多低矮,或爬行在地,或树冠形状奇异,当地称之“醉汉树”(如图2)。
读图,达成问题。
图1图27.对于火地岛的自然地理特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火地岛东、西部自然差别较明显B. 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C. 火地岛植被茂盛,生长速度较快D. 火地岛冬天严寒少雨,天气恶劣8.火地岛多“醉汉树”的原由主假如A.风力使迎风面树枝遇到损害,背风面树枝不停生长B.土层松散,地质活跃,树木受内力作用向一侧倾斜C.岛上云雨雾天气多,光照较弱,树木朝北朝阳而生D.人为修整所致,创建独到景观,以利于发展旅行业9. 乌斯怀亚市常住居民仅2万人左右,但某些季节市内人口可达6 7万人。
2020高考地理双一流冲刺专题型增分练:高考36、37题仿真练(一)
高考36、37题仿真练(一)对应学生用书P211 1.(2019·山东德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工降水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增大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2019年2月13日至14日,一股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多地气象部门抓住时机,向大气中发射碘化银火箭弹,进行了多轮次增雪作业,缓解冬季少雪干燥的状况。
材料二雪花形态多样,其形成与气温、相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相同情况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和风速密切相关,“最美雪花”多形成在零下14℃到零下18℃之间,复杂精致、大而饱满。
下面图1为雪花形态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图,图2为中国最美雪花地区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阐述此次人工增雪的形成过程。
(2)简述此次人工增雪对当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判断相对湿度随温度降低的变化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天山西麓雪花发育大但残缺,不够精致美观;吉林南部地区雪花多复杂精致、发育大而饱满、形态完整,有最美雪花之称。
(4)试分析天山西麓与吉林南部两地雪花差异的原因。
解析(1)由材料可知,“人工降水是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降水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增大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同时“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这个时机,发射“碘化银火箭弹”。
该题的思维过程先回顾降水的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即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③凝结核,④水滴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
再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得出答案。
(2)结合材料此次人工增雪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可知,华北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干燥,扬尘天气多,空气中杂质细菌多,土壤水分含量少。
因此此次人工降雪能够增加空气湿度;抑制扬尘;增加土壤墒情,有利于春季作物生长;洁净空气,减少呼吸道疾病。
(3)根据材料中相对湿度计算公式及图1水饱和曲线得出当温度低于0℃时,随温度降低,饱和水汽量先增后减,根据斜率看其变化是饱和峰值前速度较快后较慢,所以相对湿度的变化先减少得快后增加得慢。
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专练—景观图分析型含答案
选择题强化专练—景观图分析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84.0分)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我国某地(25°N,115°E)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
夏至日前后,该地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
1.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2.该地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日光照射最长时间是A. 15小时10分钟B. 13小时40分C. 13小时D. 12小时20分3.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在阴雨连绵的春季(3、4、5月),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集热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A. 一直调大B. 一直调小C. 先调大后调小D. 先调小后调大4.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中学的刘老师于“十一”假期,在校园散步时用手机向前方抓拍的校园景观。
刘老师的前进方向和抓拍时间的搭配最合理是A. 东南 5:30B. 西南17:00C. 东北5:30D. 西北17:00结合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5.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6.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 终年积雪区B. 高山草甸带C. 云杉林带D. 山麓草原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面积约48700km2。
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地处火地岛南部(如图1),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公里,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
在火地岛南部某保护区发现,当地树木大多低矮,或匍匐在地,或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之“醉汉树”(如图2)。
读图,完成问题。
图1 图27.关于火地岛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 火地岛东、西部自然差异较显著B. 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C. 火地岛植被茂密,生长速度较快D. 火地岛冬季寒冷少雨,气候恶劣8.火地岛多“醉汉树”的原因主要是A. 风力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B. 土层疏松,地质活跃,树木受内力作用向一侧倾斜C. 岛上云雨雾天气多,光照较弱,树木朝北向阳而生D. 人为修整所致,创造独特景观,以利于发展旅游业9.乌斯怀亚市常住居民仅2万人左右,但某些季节市内人口可达6~7万人。
2020高考地理全国版大二轮练习:高考选择题专练四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堆积形成B.风力侵蚀残留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D.流水沉积作用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平顶山岩层成水平状说明该处肯定发生过沉积,依据材料,前期是流水沉积,后经过风力和流水侵蚀而形成雅丹地貌,故D正确。
第2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貌,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相对和缓,故选B。
(2019·岳阳质检)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约1°W~13°W,27°N~36°N),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树干上,有的站在树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着树叶,呈现一幕“羊上树”的奇景(见下图),这种景象已经持续有400年之久。
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生长缓慢。
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材料,下列关于阿甘树习性或生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系短小,需水量大B.耐旱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4.摩洛哥南部出现“羊上树”奇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羊的生存需要B.阿甘树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C.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D.气候干旱,食物短缺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羊上树”现象出现在摩洛哥南部地区,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植被耐旱,B正确。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专练 专练四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2018·南京市期中)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
结合以下两幅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说明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城市道路两侧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
故选A。
第2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两地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这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故选C。
(2018·南京市期中)下图为“点苍山、洱海、白族传统民居、照壁和大理风向玫瑰图”。
回答3~4题。
3.白族民居中正房大多坐西朝东,厢房在南北,正房对面是照壁。
下列关于该地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南季风,坐西朝东可接受水汽B.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C.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反射太阳光使正房保持凉爽D.该地地势东高西低,房屋可依山傍水4.近年来,一批国内居民“逃离北上广”“归隐山水间”,成为“大理新移民”。
造成该种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大理旅游业发达,人均收入高B.大理为白族聚居区,人口政策宽松C.大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D.大理环境承载量大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读大理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的盛行风为西南季风,A错误;点苍山夜晚降温速度快,形成高压,洱海降温速度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B正确;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将太阳光反射进正房,使正房的光照充足,不会保持凉爽,C错误;根据指向标判断,该地地势西高东低,D错误。
2020届新高考地理考前高分突破练练习:小题快练四示意图、关联图和景观图分析型专题卷(京津鲁琼版)
快练四示意图、关联图和景观图分析型(2019 ·天津文综)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1~ 2 题。
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A. 船舶制造与维修B. 海洋文化旅游C.水产养殖与捕捞D.远洋货物运输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答案 1.B 2.A 解析第 1 题,根据景观图名称可知,四处景观都与海洋有关,因而可判断当地着力发展的是海洋文化旅游,B 正确。
船舶制造与维修应在船厂内进行,图示四处景观没有涉及船厂,A 错误。
水产养殖与捕捞、远洋货物运输都需要利用广阔的海洋空间,而图示四处景观主要位于沿海陆地上,C、 D 错误。
第 2 题,海水涨落潮的过程中,位于滩涂上的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能降低潮流速度,减少海流侵蚀、促进泥沙沉积, A 正确。
人工礁石并不能恢复生态,B 错误。
滩涂本身就是湿地,放置人工礁石后湿地面积并没有增加,落变化大,若不采取围垦措施就不能发展养殖业, D 错误。
(2019 ·江苏地理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 M 之上的 “ 甲 ” 是一水平岩层,界面 M 之下的 “ 乙 ” 是一向斜, “ 丙 ” 是地表沟谷, N 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 答 3~ 4 题。
3 .界面 M 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 N 的是 ( )A. 沉积物变化 C. 古环境变化 4 .该区域 ( ) A. 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 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 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答案 3.D 4.C解析 第 3 题, 界线 N 是向斜构造中岩层的层面, 反映了地壳受水平挤压产生了明显的褶皱运动;界面M 是水平岩层的下界,反映了地壳的下沉运动, N 、 M 分别反映了水平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对岩层的作用,D 正确。
2020高考地理选择题专练 四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2019·海南卷,1~3]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
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
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
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1~3题。
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形状规整 B.地形差异小C.分散细碎 D.距离村庄近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农用地面积减少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农产品质量下降答案:1.B 2.C 3.A解析:第1题,通过对比分析农产品的劳动投入(粮与菜),距宅基地距离(远与近),结合关键信息“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可知②地距离宅基地距离最近,方便农户安排农事活动,故B选项为正确选项。
第2题,结合关键信息“我国中部平原地区”“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农民进城落户”,可推测该村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农业的机械化,题干信息“大型农用机械”,与图中图例信息比例尺及估算某农户的地块面积,可知由于该农户的地块面积分散细碎,使用大型农用机械投入大、产出低,操作不便,因此农户不会购置,故C选项为正确选项。
第3题,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集中连片;种田专业户,粮食种植技术水平高,熟练使用农业机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又因为,该村大量农民进城落户,农产品的消费量减少,该村农产品的剩余量增加,使农产品商品率提高,故A选项为符合题意选项。
[2019·海南卷,12~13]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图表专项练4景观图的判读
图表专项练四景观图的判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6分)(2019·河北省唐山市三模)某科研团队针对我国某热带植物园的生态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发现该地区有典型的地貌分布,且出露岩石可将降水和大气沉降养分分配给周围的斑块土壤,而斑块土壤能够维持多样化植物生长(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分布在该植物园区的地表岩体导致( C )A.植物分布更连续B.地表形态趋平缓C.土壤表层被切割D.径流流动遭阻隔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地表岩体起伏不平,土壤被岩体切割成斑块状,植物生长于土壤之上,分布较为分散,因岩层中有岩隙即通道,地下径流不受阻碍,故C项正确。
2.出露岩石对临近斑块土壤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D )A.排除水分B.连续输入养分C.调节温度D.可增加碳来源解析:由材料知“出露岩石可将降水和大气沉降养分分配给周围的斑块土壤”,故出露岩石可向斑块土壤输入水分,A项错误;出露岩石向土壤分配的养分受降水影响,不具备连续性,B项错误;岩石比热容小,会增大昼夜温差,对气温没有调节作用,C项错误;出露岩石为石灰岩,与降水反应形成可溶性物质融入土壤可增加土壤中碳来源,D项正确。
(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下图左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右图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在侧石扩展池内设计小型拦水坝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雨水的( C )A.储水量B.蒸发量C.下渗量D.径流量解析:拦水坝减缓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可以增加下渗水量,C项正确。
4.“绿色街道”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 B )A.中心商务区B.高级住宅区C.停车场附近D.街心公园内解析:“绿色街道”交通建设主要是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全面构建集排水、蓄水、绿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推进“绿色街道”建设,大幅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打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宜居环境,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高级住宅区,B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对应学生用书P153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下沉式温室大棚是温室内地面下沉一定深度的一种大棚。
下图为某地一处下沉式温室大棚的景观设施。
读图完成1~3题。
1.棚顶主要采用玻璃材质能够()A.增强太阳辐射B.减轻棚顶重量C.提高光利用率D.加速积雪融化解析玻璃材料有利于光射入,但无法增强太阳辐射;由于光线射入之后,被地面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难以透射出去,从而提高了光利用率。
答案 C2.表土之下铺垫砂石,两边为砾石沟,反映了大棚内()A.热量条件差B.土壤含水量大C.昼夜温差小D.土壤透气性差解析表土之下铺垫砂石,主要目的是增大孔隙,加强水分下渗,两边砾石沟方便排水,所以反映出大棚内土壤含水量大。
答案 B3.该大棚设施在我国使用过程中,主要缺点是()A.光照不足B.热量易散失C.水源不足D.土壤肥力低解析该大棚设施采用下沉式,设施成本比普通大棚高,因此主要在我国北方纬度较高地区使用,由于作物种植区沉降于地面之下,加之我国北方在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因此会造成采光不足。
答案 A(2019·四川自贡一诊)在福建闵南传统建筑中“冷巷”有两种,一种是室内连接各房间的通道,此巷道长期不受太阳辐射,廊道与天井相连,空气流通顺畅,生活余热少,称为“室内冷巷”,(左图为室内冷巷平面图)。
另一种是外墙与周围墙之间或相邻两屋之间狭窄的露天通道,此巷高而窄,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受晒时间短、通风顺畅,温度较低,称为“露天冷巷”(右图)。
与冷巷接通的各房间,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较热的空气就会被带出,从而达到通风效果,称为冷巷效应。
据此完成4~5题。
4.从大气运动的角度推测,右图中室内冷巷在通风中起到动力作用的是()A.天井B.祖厅C.房间D.巷廊5.左图中室外冷巷最有利于通风的走向可能是()A.东西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第4题,由材料可知,廊道与天井相连,空气流通顺畅,如果实现二者空气发生流通,是由于天井受到太阳辐射,温度较高,然后天井与廊道发生热力环流,进行热量交换,只有天井位于室外,所以起到使得空气流动的作用,故选A。
第5题,由于福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为了有更好的通风效果,冷巷的走向与盛行风垂直,所以应为东北-西南,故选B。
答案 4.A 5.B(2019·山东临沂一模)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闭流洼地(内流区)。
该区域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 mm。
下图示意扎龙湿地水循环。
读图完成6~7题。
6.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湿地生态用水B.调蓄湖泊水库水量C.治理土地的盐碱化D.满足农业灌溉需水解析此题组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影响因素及意义。
第6题,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下渗,④是地下径流。
水循环中下渗和蒸发(散)环节是水平衡支出环节,扎龙湿地是闭流洼地,纬度高(有季节性冻土分布),另外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所以蒸发强烈,下渗弱,沼泽广布。
选A。
第7题,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人类截取湿地来水),湿地蓄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水是湿地的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湿地。
在湿地的3个主要特性(水文、土壤、植被)中,水文是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替的最主要因素,水文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中部引嫩(江)干渠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维持湿地生态用水。
答案 6.A7.A(2019·浙江稽阳联考)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会城市某小区路面景观图,该小区多为7层楼老式建筑。
读图,完成8~9题。
8.该小区()A.人口出生率较高B.人口死亡率较高C.自然增长率较高D.机械增长率较高解析该小区位于东南沿海,地上“常回家看看”的标语及7层楼老式建筑说明该小区空巢老人较多,人口年龄结构偏大,故选B。
答案 B9.若对该小区进行改造,下列措施合理的是()①增加电梯等方便上下楼设施②增加地面停车位便于上下班通勤③增设紧急医疗服务点④增加儿童游乐设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本小区人口年龄结构偏大,故需要在老式建筑加装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以及设立紧急医疗服务点,方便老人看病,故①③正确,选D。
答案 D(2019·广东六校联考)川西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技术要求之高、施工难度之大、造价之高是其它地区公路建设难以比拟的。
连接雅安和西昌的高速公路(雅西高速)被喻为中国最美的“天梯高速”。
下图甲是雅西高速途经拖乌山时,被设计建设成由特大桥P连接的双螺旋形状,图乙是西南地区公路、铁路沿线常见的“敞开窗户的隧道工程”——棚洞。
据此完成10~12题。
10.根据文字材料和图甲信息可以判断()A.图中特大桥P沿等高线延伸B.图中河流冬季结冰C.图中河流干流自东向西流D.图中高速公路沿线地形高差很大解析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雅西高速公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为了降低坡度,在石棉县境内建设小半径双螺旋曲线隧道,延长线路,所以D正确,A错误。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B 错误;图中位于我国川西地区,海拔是西面高,东面低,故河流不可能由东向西流,C错误。
答案 D11.图甲中隧道被设计成双螺旋形状的主要目的是()A.绕过高大山体B.穿过高大山体缩短线路C.降低路面坡度D.降低工程造价解析图甲中隧道被设计成双螺旋形状的主要目的是延长线路,降低路面坡度,C正确,B错误;从高大山体中穿过,A错误;会增加工程造价,D错误。
答案 C12.图乙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河谷洪水对道路的危害B.防御落石、滑坡对道路的危害C.防御地震对道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公路、铁路线解析雅西高速公路由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沿南丝绸之路穿越中国大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深山峡谷地区,地形条件极其险峻,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为多变,多滑坡和泥石流,图中的防护设施主要是防御落石、滑坡对道路的危害,B正确;棚洞有“洞”,不能防御河谷洪水对道路的危害,A错误;其余选项可排除。
答案 B(2019·湖南八市十二校联考)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
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13~15题。
13.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解析根据图示,a 处流经安第斯山脉,地形陡峭,流速快,侵蚀作用强,该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处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作用为主,选B。
答案 B14.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解析古印加文明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因地形崎岖,土层浅薄,且容易受到雨水淋失,一般不适宜开辟耕地,但是通过用石块垒成梯田,改造地表状况,可以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可以发展种植业,据此选C。
该地降水多,土壤水分多,A 错;修梯田不能降低山地坡度,B 错;梯田是为发展种植业而建,必然破坏原始植被,降低植被覆盖率,D 错。
答案 C15.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根据材料,古印加文明分布区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地处低纬,为热带气候。
低地闷热,而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山体海拔高,山上有积雪使得山区有冰川融水,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
古代文明的发展,需要有较好的防御条件,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山区为河流源头,但河源水量小,地势起伏大,水运不便利,据此选A。
答案 A(2019·河南九师联盟校联考)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 mm,年蒸发量却高达3 507 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
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
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形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
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
据此完成16~18题。
16.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地壳断裂下陷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隆起过程中形成的众多断陷河谷之一。
答案 D17.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A.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B.雨季冲沟流水冲刷土桥顶部C.地震频发,土桥中部易断裂D.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解析土桥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节理发育显著;受流水侵蚀作用,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桥洞中部缺乏支撑,容易发生崩塌,导致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
答案 A18.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气候干旱,岩层坚硬致密B.泥沙沉积层厚,土桥规模大C.降水稀少,水土流失较轻D.植被稀疏,岩层抗侵蚀力弱解析元谋干热河谷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岩层节理发育,岩层松散;岩层在经过长时间干旱后的集中降水条件下,极易产生较强的土壤侵蚀,导致干热河谷内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B(2019·宁夏大学附中模考)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
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19~20题。
19.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海洋递减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低的地区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含盐量整体上由外侧海洋向内陆递减,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