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与内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我国1982年年终人口数将达10.15亿人。若按1981年自然增长率 14.55‰计算,要求预测2000年人口总数。 计算:已知P0= 10.15亿人,n=18年,K=0.01455,则
pn1.1 0 ( 1 5 0 .01) 1 48 1 5.1 3 5亿 7 人
6
在人口变动不稳定的地区 应分析人口变动因素,采用不同方法测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较大的,应分析人口自然增长趋势,
5 入(出)量计算平均值,并分析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予以确定。
另有:算术级数法
Pn = P0 + k×n
K——年增长人口数;n——预测期长度(年); 假定:人口增长是线性的,每年的增长量为k 适用:年人口增长数基本恒定的情况,短期人口预测。
p n1.1 01 5 0.011 48 515 .1 3亿 7
2)城镇人口预测
13
3.6.2 人口预测
2)城镇人口预测
(3) Logistic模型
逻辑斯谛曲线能够比较适合地反映国家或区域城镇人口的增殖规律,那么如 何运用这曲线进行城镇人口的发展预测呢?
这一规律的描述,即城镇人口发展预测模型,后来由比利时数学家维哈尔斯 特(Verhulst)归纳提炼成一般的数学表达式。
P0 —— 基期年人口数; △P —— 预测年机械人口数。
Pn —— 预测年人口数;
n ——预期距基期年数;
△P = Pn - P0
假定:未来人口以一定K增长; 适用:较短时间内(≤15年)人口增长稳定的地区;
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根据计划生育指标,分析人口年龄与性别构成状况予 以确定。
人口机械增长,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依公安部门统计的多年人口净迁
3)预测的内容
人口、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作物产量、农业用地需求量、建 设用地需求量。
2
3.6.2 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对规划期末的总人口及其构成、人口分布的估算。 人口的发展决定着对土地利用的基本需求。直接影响着社会
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对城镇规模、环境建设和交通、旅游等用 地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人口预测也是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础。 预测时期:短期 (<10年)、中期 (10-25年)、长期 (>25年); 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要素法 预测内容:
U(t)= K / (1+A*e-Bt)
运用生长曲线模型预测我国城镇人口,最首要的前提是预测我国城镇人口最 多能达到的上限K。
14
3.6.3 农用地预测
耕地需求量预测 基本原理:
1)确定规划年各类(i)农作物产品需求量Di; 2)预测各类作物耕地单产Ai, 二者相除得到 i 作物总需求面积, 3)结合当地耕作制度,用复种指数F去除作物的耕地需求量之和。
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 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的全 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 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调查时居住在 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 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
人口增长率、人口规模、人口构成、人口分布、消费人口、 劳动资源、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迁移趋势等的预测。
3
三种方法: (1)系统动力学模型
3.6.2 人口预测
1)总人口预测
4
(2)自然增长法
3.6.2 人口预测
1)总人口预测
在人口变动比较稳定的地区
ⁿ Pn = P0 (1+ K) +△P
K ——人口自然增长率;
Q =( 1 / F )∑( Di / Ai ) 预测步骤如下图:
15
16
江苏省土地总规确定的规划年人均消费水平
17
3.6.4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一般采用定额指标法。即在城镇人口规 模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F.1),计算规划规划期内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新建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Ⅲ级内确定,当城镇的
18 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Ⅱ级内确定。
19
20
1)城镇:用地定额指标概算 法
进行总人口预测时,除预测户籍人口外,还应预测城市范 围内暂住人口数量,暂住人口预测方法与总人口机械增长预测 方法相同。经济发达地区还应考虑人口流动因素。
9
3.6.2 人口预测
2)城乡人口预测
城镇人口是指城市、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乡村人口 是指村庄、集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一般不计入城镇与乡村人口, 但在确定建设用地规模时应予以考虑。
10
预测城镇与乡村人口规模时,人口计算范围应与 城镇、村镇建设用地范围一致。
城镇与乡村人口预测时应考虑城镇化发展进程, 预测方法与总人口预测基本相同。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的计算范围应当与城镇人口计 算范围相一致。
11
(1)自然增长Leabharlann Baidu型法
3.6.2 人口预测
2)城镇人口预测
12
(2)地域转移法
3.6.2 人口预测
现有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水平,按表F.1的规定确定。所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 符合表中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调整幅度是 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比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的地区,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允许采 用的规划指标等级中,只能采用最低一级。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
1
3.6.1 概述
1)预测的程序
确定预测目的 —→ 制定预测计划 —→ 收集基础资料 —→ 检验现有资料 —→ 实施预测过程 —→ 分析预测误差。
2)预测的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至今所采用的预测方法达150多种,其中 常用方法15—20种。大致可分为三类:1、定性预测。2、定量预测。 3、综合预测。
按上述公式分段或逐年确定K值计算。 ──因建设重大项目引起人口变动的,可按劳动力带眷系数法,
即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情况计算人口机械增长。
7
8
受资源、生态条件严重制约的,应按环境容量法确定适宜的人 口规模。
式中:PMAX ──城市的极限人口;PIMAX──自然资源、生态条件供给能 力和某项基础设施支持能力的最大值。
pn1.1 0 ( 1 5 0 .01) 1 48 1 5.1 3 5亿 7 人
6
在人口变动不稳定的地区 应分析人口变动因素,采用不同方法测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较大的,应分析人口自然增长趋势,
5 入(出)量计算平均值,并分析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予以确定。
另有:算术级数法
Pn = P0 + k×n
K——年增长人口数;n——预测期长度(年); 假定:人口增长是线性的,每年的增长量为k 适用:年人口增长数基本恒定的情况,短期人口预测。
p n1.1 01 5 0.011 48 515 .1 3亿 7
2)城镇人口预测
13
3.6.2 人口预测
2)城镇人口预测
(3) Logistic模型
逻辑斯谛曲线能够比较适合地反映国家或区域城镇人口的增殖规律,那么如 何运用这曲线进行城镇人口的发展预测呢?
这一规律的描述,即城镇人口发展预测模型,后来由比利时数学家维哈尔斯 特(Verhulst)归纳提炼成一般的数学表达式。
P0 —— 基期年人口数; △P —— 预测年机械人口数。
Pn —— 预测年人口数;
n ——预期距基期年数;
△P = Pn - P0
假定:未来人口以一定K增长; 适用:较短时间内(≤15年)人口增长稳定的地区;
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根据计划生育指标,分析人口年龄与性别构成状况予 以确定。
人口机械增长,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依公安部门统计的多年人口净迁
3)预测的内容
人口、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作物产量、农业用地需求量、建 设用地需求量。
2
3.6.2 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对规划期末的总人口及其构成、人口分布的估算。 人口的发展决定着对土地利用的基本需求。直接影响着社会
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对城镇规模、环境建设和交通、旅游等用 地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人口预测也是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础。 预测时期:短期 (<10年)、中期 (10-25年)、长期 (>25年); 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要素法 预测内容:
U(t)= K / (1+A*e-Bt)
运用生长曲线模型预测我国城镇人口,最首要的前提是预测我国城镇人口最 多能达到的上限K。
14
3.6.3 农用地预测
耕地需求量预测 基本原理:
1)确定规划年各类(i)农作物产品需求量Di; 2)预测各类作物耕地单产Ai, 二者相除得到 i 作物总需求面积, 3)结合当地耕作制度,用复种指数F去除作物的耕地需求量之和。
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 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的全 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 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调查时居住在 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 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
人口增长率、人口规模、人口构成、人口分布、消费人口、 劳动资源、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迁移趋势等的预测。
3
三种方法: (1)系统动力学模型
3.6.2 人口预测
1)总人口预测
4
(2)自然增长法
3.6.2 人口预测
1)总人口预测
在人口变动比较稳定的地区
ⁿ Pn = P0 (1+ K) +△P
K ——人口自然增长率;
Q =( 1 / F )∑( Di / Ai ) 预测步骤如下图:
15
16
江苏省土地总规确定的规划年人均消费水平
17
3.6.4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一般采用定额指标法。即在城镇人口规 模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F.1),计算规划规划期内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新建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Ⅲ级内确定,当城镇的
18 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Ⅱ级内确定。
19
20
1)城镇:用地定额指标概算 法
进行总人口预测时,除预测户籍人口外,还应预测城市范 围内暂住人口数量,暂住人口预测方法与总人口机械增长预测 方法相同。经济发达地区还应考虑人口流动因素。
9
3.6.2 人口预测
2)城乡人口预测
城镇人口是指城市、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乡村人口 是指村庄、集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一般不计入城镇与乡村人口, 但在确定建设用地规模时应予以考虑。
10
预测城镇与乡村人口规模时,人口计算范围应与 城镇、村镇建设用地范围一致。
城镇与乡村人口预测时应考虑城镇化发展进程, 预测方法与总人口预测基本相同。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的计算范围应当与城镇人口计 算范围相一致。
11
(1)自然增长Leabharlann Baidu型法
3.6.2 人口预测
2)城镇人口预测
12
(2)地域转移法
3.6.2 人口预测
现有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水平,按表F.1的规定确定。所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 符合表中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调整幅度是 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比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的地区,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允许采 用的规划指标等级中,只能采用最低一级。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
1
3.6.1 概述
1)预测的程序
确定预测目的 —→ 制定预测计划 —→ 收集基础资料 —→ 检验现有资料 —→ 实施预测过程 —→ 分析预测误差。
2)预测的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至今所采用的预测方法达150多种,其中 常用方法15—20种。大致可分为三类:1、定性预测。2、定量预测。 3、综合预测。
按上述公式分段或逐年确定K值计算。 ──因建设重大项目引起人口变动的,可按劳动力带眷系数法,
即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情况计算人口机械增长。
7
8
受资源、生态条件严重制约的,应按环境容量法确定适宜的人 口规模。
式中:PMAX ──城市的极限人口;PIMAX──自然资源、生态条件供给能 力和某项基础设施支持能力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