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教案

合集下载

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与电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与电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教案: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与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递电流,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3. 电路的类型:根据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关系,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4. 电流的测量: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使用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

2. 能够识别并理解电路的组成、类型和特点。

3. 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类型。

难点:电流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2. 电流的概念:教师讲解电流的定义和电流的单位,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

3. 电路的组成:教师讲解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元素。

4. 电路的类型:教师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类型的电路。

5. 电流的测量:教师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电流、电路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电流、电路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单位:安培(A)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递电流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电路的类型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使用方法:与被测电路串联注意事项:避免电流表直接连接电源和用电器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电流的概念,并说明电流的单位。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灯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引出电路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并讲解其换算关系。

(3)讲解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4)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一些关于电流和电路的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电路问题。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验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使用、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测量工具,并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电路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难点:电流的测量方法和电路故障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电路,引导学生发现电路中有电流流动时,灯泡会亮起来,电流表指针会偏转。

提问:什么是电流?电流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讲解:(1)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2)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量程、接线柱等,讲解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通过一个电阻为2Ω的灯泡,求电路中的电流。

解题步骤:(1)根据欧姆定律,I=U/R,计算电流。

(2)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电流I=6V/2Ω=3A。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通过一个电阻为4Ω的灯泡和一个电阻为6Ω的电阻丝,求电路中的电流。

5. 实验操作:(1)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连接电路,测量不同用电器中的电流,学会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实验现象观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分析电流与用电器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2.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3. 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通过一个电阻为3Ω的灯泡和一个电阻为5Ω的电阻丝,求电路中的电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电流和电路》这一课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说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电路板、灯泡、导线等教具,同时让孩子们自己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电池、小灯泡等,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它们是什么。

接着,我会指导孩子们进行电路连接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问,以检查孩子们的理解情况。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课后,我会让孩子们进行课堂小结,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程度。

同时,我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电流和电路的应用,以延伸他们的学习。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电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理解它可能有些困难。

因此,我需要设计一个生动形象的引入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的存在。

为了引入电流的概念,我计划使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

我会准备一个电路板、灯泡、导线等教具,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通过将电池、灯泡和导线连接起来,孩子们可以观察到灯泡亮起来的现象。

我会引导他们观察到,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就会发光。

这样,孩子们就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的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4.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7.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物理史、科学家故事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如小灯泡发光,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d.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及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a.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等。
b.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c.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结电流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电流和电路。
3.教师简要介绍电流和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电流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
a.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电流的单位:安培(A),1A=1C/s。
c.电流的计算:I=Q/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表示时间。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绘制出电路图。要求:包含电源、导线、用电器(至少两个)、开关等基本组成部分,能展示电流的形成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以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5.教学策略:本案例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等核心知识点。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案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3.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的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流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于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图示进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形成,认识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讲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流的概念和形成。

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3.电路中电流的发展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图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开关、导线等。

2.教学课件:电流和电路的相关图片、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 previous knowledge关于电学的基本概念,如电压、电荷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引入电流的概念。

同时,通过实验和图示,介绍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让学生对电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用电器,以及这些用电器是如何工作的。通过这个话题,让学生认识到电器与电流之间的联系。
2.展示:展示一些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猜测这些电路的作用,从而引出电路的概念。
3.悬念:提出问题:“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与电荷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4.电流的测量:介绍电流表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测量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讨论:给出几个关于电流和电路的问题,如“电流的形成原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8.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地理解电流和电路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错误和困惑,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提高学习效果。
3.实际应用题:设计一道关于家庭电路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并计算电流值。
4.探究性实验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值,并记录数据。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并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用具】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倾注心血,精心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探索电流和电路的奥秘。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操作和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孩子们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路图。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

难点:电流的产生原因,电路的组成部分,电路故障的排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路图、实验器材(包括电池、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电路,引导他们发现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电流的产生原因和电路的组成部分。

3. 操作实践: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让孩子们动手搭建电路,观察电流表的变化,引导他们思考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4. 绘制电路图:让孩子们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对应的电路图,培养他们的图形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孩子们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

难点:电流的产生原因,电路的组成部分,电路故障的排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以孩子们的表现为依据,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电流和电路的奥秘,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作为实践情景,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电路的存在和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我设计这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

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掌握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3.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解决电路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电流的产生,电路的连接和短路、断路的概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路图、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形成,引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和电压,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4. 讲解:讲解实验结果,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路知识。

5. 练习:给出一些电路问题,让学生现场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

2.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路,试着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电流和电路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我注意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正确使用它们对于理解电路非常重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3.布置课后作业:布置具有实际应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后提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和一个电阻。要求学生绘制出电路图,并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电流和电路的奥秘。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5.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进行欧姆定律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3.分层次教学,突破难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掌握重点知识。
例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讲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分析复杂电路图,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家中某个电器设备的电路原理,如电风扇、洗衣机等。要求学生用欧姆定律解释该设备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流的发现历程,以及与电流相关的科学家故事。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介绍电流的发现过程及科学家的贡献。
4.针对本章所学内容,布置以下练习题:
a.选择题: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5道选择题,涵盖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知识点。
b.填空题: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3道填空题,涉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教学设计 15.2 电流和电路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教学设计 15.2 电流和电路

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

3.认识断路、短路、通路。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内容由电流、电路的构成、电路图和通路断路短路四部分组成。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要突出教学重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和动手画图。

在科学探究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难点是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和对短路、短接的理解与识别,同时让学生规范地画出电路图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科学课等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电流和电路的认识更是不明确、不具体。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教学过程:新回忆上节课的一个实验: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电,B不带电,用不带电的金属棒CD将A、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的张角变小,B金属箔的张角变大。

这表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定向移动,但这种定向移动瞬间就结束了。

实际中点亮的小灯泡能持续发光,是因为有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

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呢?思考并回答问题续表:【设计电路与实验】(1)如图甲所示,没有电源,无论断开还是闭合开关,小灯泡都不亮。

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5.1(1)两种电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荷,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2.知道原子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课程重点(内容)1、电荷2、原子结构★难点——摩擦起点的实质★考点——①电荷;②原子结构。

★教具——玻璃棒、塑料棒、绸、皮、细小物、塑料尺、验电器★过程一、电荷1.带电体的性质: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3.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4.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5.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铂片张角的大小反映出带电荷的多少6.电荷量——所带电荷的多少简称:电荷;字母:Q;单位:库仑(C)如:摩擦的橡胶棒带10-7C 云层带几十库仑二、原子的结构1.宇宙→物质→分子→原子2.元电荷——e=1.6×10-19C 3.摩擦起电※4.电荷守恒定律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摩擦起电例1、一金属块带正电,原因是金属原子的( C ) A.核电荷数增加,核外电子数目不变; B.核电荷数比核外电子数增加多些; C.核外电子数减少,核电荷数不变; D.核外电子数比核电荷数减少多些。

例2、用丝线挂着a 、b 、c 三个很轻的小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能互相吸引,那么这三个球中( B ) A.只有一个带电B.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带异种电荷C.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带同种电荷D.三个都带电 例3、用带电体去靠近吊在细线上的绝缘小球,有什么现象?但接触后立即又被推开,又是为什么?分析:吸引——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排斥——绝缘小球带上同种电荷四、导体 常见: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不导电可带电) 常见: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空气、油、干木头…五、自由电荷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中几乎没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教学设计
5.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基本电学仪表,并进行实际操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电流和电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欧姆定律的应用等。
2.每个小组针对讨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形成小组观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其他小组倾听、提问、补充,共同提高。
2.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结合实物和电路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这些组成部分的作用。
3.讲解欧姆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4.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通过实物展示和电路图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电路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5.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电流的形成及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
3.电路故障的排查方法及实际操作能力。
4.将电流和电路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7.结合课后作业和课堂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设想活动:布置与生活相关的电路设计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一个正在充电的手机,提问:“手机为什么能充电?充电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让学生思考电流和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想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如手机充电、家庭用电等,让学生感受到电流和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1.布局合理:板书的内容将按照教学的逻辑顺序排列,使得学生能够follow思路,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2.内容精炼:板书将只包含最关键的知识点,避免冗长的文字,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抓住重点。
3.风格简洁:板书将采用清晰的字体和简洁的图示,避免复杂的装饰和花哨的字体,以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阅读和理解。
(二)教学反思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这一节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电流的形成、电路的连接等知识点。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电流的形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源的作用、用电器的使用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电流的产生原理,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包括学生对电路图的绘制和分析感到困难,以及部分学生对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理解不深。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和练习机会,通过反复的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和测验来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4.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电流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其测量。
2.电路的组成部分、类型及特点。
3.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电流的形成及测量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电流的概念。
2.电路类型的分析,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不同类型的电路。
6.家长辅助: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在电路方面,对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有所了解,但分析电路类型、特点的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讲解,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3.学生在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实践,这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a.论述电流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b.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优缺点。
c.阐述欧姆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d.指出电流和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安全用电、节能等。
3.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以下内容:
a.家庭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了解不同用电器的电流消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以及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
2.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疑问,教师解答疑问,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 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3.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并能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流的概念及其单位。

2. 电路的组成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灯泡、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a. 电流是如何产生的?b. 电流有哪些特点?2.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的流动,电流的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理解电流的大小。

3.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引导学生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并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4. 电路的连接方式:讲解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通过示例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并能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测量电流的大小。

6.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7. 板书设计:板书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8. 作业设计:设计一些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题,以及判断电路连接方式的题目。

六、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个灯泡的电阻为10Ω,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A,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答案:U = IR = 0.5A × 10Ω = 5V2. 判断题:答案:错误,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电流的产生和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短路及其危害【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干电池,灯泡,小电动机、电铃,灯座,开关及导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短暂的定向移动,实际生活中,灯泡持续发光,就要不断地有电荷定向移动,怎样才能得到持续不断地电荷移动呢?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一)电流展示想想做做中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灯泡亮起来,电动机转起来?小组探究。

多媒体演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实验连接:实验结果表明:要让小灯泡发光,就必须有电池,还要用导线将它们与电池连接成闭合回路。

由此引出电流的概念: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与水流作类比讲电流的概念。

通电前后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多媒体动画展示)溶液中离子的通电时电荷的移动2.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要有电源;电路处处闭合。

4.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

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多媒体演示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方向实验现象:当电流由正极经过发光二极管流向负极时,二极管发光,反之,电流不能由负极经过发光二极管流向正极,二极管不会发光。

实验表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根据其发光与否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及电流的方向。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文档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2.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与断开;3.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方向和单位;2.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3. 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能正确读取电流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难点:电流的测量及电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路图示教板、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电路图绘制纸、铅笔、直尺、电流表使用说明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方向;2. 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和单位,通过示教板演示电流的流动;3. 电路的基本组成:讲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必要条件;4. 电流的测量: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实践,测量不同电路的电流;5. 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分组绘制简单的电路图;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概念;2. 电路的基本组成;3.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4.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七、作业设计电路:一个灯泡连接一个电池。

答案:电路图:(在此处绘制电路图)电流大小:(在此处填写电流大小)电路:一个灯泡连接一个电流表,再连接一个电池。

答案:电路是否闭合:(在此处填写答案)原因:(在此处填写原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但在电流的测量和电路图的绘制方面仍需加强指导;2. 拓展延伸:邀请物理实验员进行电流测量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与 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节日小彩灯是串联
并联电路特点
路灯一起亮一起灭,它们是串联的吗?
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有两条(或多条)电流路径; ②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 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P43)
连接电路图演练
1.如图,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应该怎样连接?请在图中画出接线。
L1
L2
实验探究
实验数据
次数
1 2 3
A点电流 IA/A
B点电流 IB/A
C点电流 IC/A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课堂小结
电流规律 表达式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处处相等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I=I1+I2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小阳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 电流关系,他分别用电流表测电路中A、B、C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实验探究
实验:用橡胶棒连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
现象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A
B
分析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实验探究
实验:用金属棒连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
现象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 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A
B
C
A1
L1
L2
A3 A2
2.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 A,
A3的示数为0.4 A,则通过L1的电流是 _0_.4__A__,通过L2的电 流是_0_.5__A__,通过干路的电流是_0_._9_A__。
A
1
L1
L2
A
3
A
2
串联
S L1
串联和并联
L2
L1
L2
用电器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这样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并联
两个用电器两端分别接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用电器是并列 连接的,这样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干路 S
L1
干路
S
L2
L2
L1
L1支路
L2支路
L1支路
L2支路
串联电路特点
S
L1
L2
串联电路特点: ①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②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电流的测量
实验2
改变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比较电流表两次示数。
S
S
A L
A L
想一想,两次电流表的示数相同说明什么?
课堂练习
1.以下电路中,电流表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A )
A A
A B
A
A
C
D
练一练
课堂练习
2.连接实物图,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电流表测灯L2的 电流(约0.5 A),并画出电路图。
流的热破坏
直流电(如电池 ) 无感觉 无感觉
感觉痒热
热感觉增强
热感觉大大增强,手部肌肉不 强烈收缩
强烈的热感觉,手部肌肉收缩 、痉挛,呼吸困难
呼吸麻痹
认识电流表 1.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器。
刻度盘
数值单位 指针
负接线柱
量程为0~0.6 A
调零螺母 正接线柱
量程为0~3 A
+A-
电流表的电路符号
电流表的连接
S
L1 L2
L1
L2
A
课堂练习
3.根据所给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A
L1
A1
L1
1
A2
L2
A2
L2
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思考
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观察灯泡的亮度,这两只灯泡中的 电流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
还记得上节课做过的实验吗? 电流表接在这个简单电路的不同位置,两次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关系?
电流的强弱
你认为电力机车和手机工作时的电流 有什么不同?
1.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电流的常用单位:
毫安(mA)
1 mA=10-3 A
微安(mA)
1 mA =10-6 A
安培
安德烈·玛丽·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 1775 — 1836),电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生 于里昂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具有惊 人的记忆力和非凡的数学才能。安培最主要的 成就是1820~1827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他被 麦克斯韦誉为“电学中的牛顿”。在电磁作用 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 以其姓氏命名。
L1
L2
实验探究 实验数据
次数
1 2 3
A点电流 IA/A
B点电流 IB/A
C点电流 IC/A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实验探究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L1
A LL12
CB
猜想:流过A、B、C各点的电流大小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1.设计实验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和电路
思考探究 发光二极管也叫LED,具有单向导电的特点。
接正极
接负极
电流的方向
电流和电路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与电流方向相反; (2)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思考探究
电流和电路
怎样使小电扇持续转动?
各种电源
干电池
氧化银电池
蓄电池
硅光电池
锂电池
学生电源
燃料电池
发电机
各种开关
按钮开关
接线开关
单刀开关
空气开关
声控开关
光控开关
感应开关
温控开关
各种用电器
电视机
电冰箱
洗衣机
电风扇
台灯
微波炉
电脑
电烤箱
电路图
电流和电路
熔断器
发热器
加热指示灯
电饭锅下的电路, 你能看明白这些线 是怎么连接的吗?
保温指示灯
过的橡胶棒相吸引。这说明: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电荷量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 作用力约为9 000 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目录
一.两种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生活中的电器
1.两种电荷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 实社会中的应用可以说 无处不在,那么究竟什 么是电呢?
摩擦起电 • 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 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安德烈·玛丽·安培
电流的强弱
人体对电流的感觉
电流/mA 0.6~1.5
2~3 5~7 8~10
20~25
50~80
90~100
300~
交流电(如家庭电路) 手轻微颤抖
手指强烈颤抖 手部痉挛
难于摆脱电极,能摆脱手指剧痛 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
痛,呼吸困难
呼吸麻痹,心房震颤
呼吸麻痹,延续3s心脏麻痹 呼吸心脏麻痹,肌体组织遭到电
导线
电流和电路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电路
把电源、用电器、 开关用导线连接起 来组成的电流可以 流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电路个元件的作用
电流和电路
(1)电 源 (2)用电器 (3)导 线 (4)开 关
提供电能 消耗电能 输送电能 控制电路
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其实都是由简单 的电路组合成的。
验电器 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绝缘垫
接线柱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罩
验电器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原子结构
常见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内部还有复杂的结构
质子
原子核
带正电
原子 电中性
带正电 核外电子
中子 不带电
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失去电子的物体因 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 带等量的负电。这是摩擦起电的本质。
三处的电流,得知IA=0.2 A,则IB=_0_._2_A___, IC=_0__.2__A__。
2.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 A,
A3的示数为0.4 A,则通过L1的电流是 0__.4__A__, 通过L2的电流是_0_._5_A__,通过干路的电流是 _0_._9_A__。
L1
L2
课堂练习
4.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B )
A.人 体、大 地、铜钥匙 B.橡 皮、煤 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 水、玻璃杯 D.瓷 瓶、空 气、钢板尺
2.电流和电路
思考探究 怎样使小灯泡持续发光?
提示: 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
直接连在一起。
电流
电流和电路
闭合开关,小灯泡持续发 光,表明有电荷持续流过 小灯泡。电荷的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前门
乙 后门
课堂练习
改动一根导线,使开关S控制小灯泡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