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各科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64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科学教育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熟悉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能够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并能够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

依据幼儿教师进行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设该门课程。

幼儿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工作任务包括撰写教学设计、安全的组织和实施科学活动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这些任务是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

依据学前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科学、科学教育的含义,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领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及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会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掌握先进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并撰写方案的能力;・组织和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陆兰。

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9参考教材:1.夏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3.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科学。

艺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建议1.可采用理实一体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加大实践力度,在实践中理解科学教育理念及方法。

2.深入理解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特点,通过观看大量的教学视频或者体验式学习,掌握科学教育的特点,熟悉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和教学方法,为后面教学方案的设计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打基础。

3.明确每次课程实践的目标,并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的课程实践笔记。

(Ξ)教学基本条件1.该课程任教的教师必须对科学教育有较深的研究,同时要有丰富的幼儿科学教育实践经验。

学前教育专业各科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各科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各科课程标准一、语言领域(一)目标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2、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有礼貌的与别人交谈;3、能大胆、清楚、连贯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4、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和表达;5、初步了解、掌握绘本的基本特点与功能并在看看、说说、画画中加深对“字宝宝”的印象、认识、理解,能够初步学习认读;6、喜欢识字,能用自己喜欢的字配画,喜欢欣赏诗歌。

(二)内容与要求1、倾听(1)能听懂普通话并能用普通话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2)喜欢倾听并乐意与同伴、老师交谈,会用简单的语言说明自己想说的事;(3)能欣赏儿童文学作品,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表述(1)能有条理地讲述生活中的经验;(2)能较连贯、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3)在谈话中有表情地描述喜欢或的事情。

3、阅读(1)能初步理解生活或图书中的简单文字;(2)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知道童话故事、诗歌和散文是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3)对图书和绘画中的人物形象能形成初步的认识;(4)初步学习用图画、简单的符号和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5)初步建立汉字与事物的,尝试认读常见的汉字。

识字的范围包括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汉字。

4、早期阅读(1)喜欢阅读,能初步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2)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优美,学习作品中的优美词句和段落,并乐意与同伴一起朗诵;(3)初步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学到的本领解决遇到的问题。

5、识字与阅读(1)喜欢识字,能从生活中主动地识字并知道字的不同用处;(2)对汉字感兴趣并能初步发现汉字的特点;(3)喜欢阅读欣赏绘本、图画书等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并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

6、文学欣赏通过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广泛地欣赏各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文学作品的初步感受能力。

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学习其中的优美的词句丰富幼儿的词汇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跟随着文学作品朗诵培养幼儿初步的朗读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专业基础课,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专业理论课。

也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重要必考课程。

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导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后续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游戏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设计依据: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融入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地方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课程基本理念:(1)突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实施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特点。

以拓宽学生的理论根基和视野为原则,以增进学生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宗旨,大量提供学生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改进课程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随时把握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前教育形势的新发展。

以教材为依据,联系当前教育大环境下的新情况、新动态,增强学生对学科发展趋向的敏感性,和研究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应对复杂教育现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3)课程实施中着力培养学生大教育的观念,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身边的教育现象、社会问题,增进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积极的责任意识的教育专业人才。

逐步形成课程结构立体化、课程目标整体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建构化、实施途径多元化、课程效果最优化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108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功能和社会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环境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工作等问题,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学前心理学》和《学前卫生学》,后续课程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学前儿童游戏》等。

依据学前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及工作任务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设该门课程。

学前教师的工作任务包括一日生活管理、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等,这些任务都属于学前教育范畴,要完成这些任务,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是必须的。

依据学生未来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及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联系运用,提高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和热爱。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将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教育情境的能力;●设计实施各种活动的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对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常规的组织与安排能力;●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行为的能力;●听课评课的能力;●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与同事沟通合作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选用与编写应体现五年一贯制专科学生的特点,既要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可接受性。

考虑选用梁志燊主编的教材《学前教育学》。

另外,以下四本书可作为参考教材:1.《教育教育学》李生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4年版2.《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3.《学前教育学》郑健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4.《学前教育学》牟映雪主编2012年版(二)教学建议1.将教师的讲授、辅导和学生的自学、讨论、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把书本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前教育学 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  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编制日期:2022年11月《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面向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就业所必备的关键能力——理论分析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及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即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面对教师、幼儿、师幼互动以及家园合作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均需遵循一系列教育原则,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展开教育教学服务与研究工作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儿童观,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家长指导与沟通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和解决幼儿园教育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学前教育工作能力。

本课程是在先期课程包括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并行课程包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礼仪、教师语言技能,后续课程包括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幼儿教育活动指导、幼儿游戏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等课程。

本门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相连,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本课程学时共64课时。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幼儿园教师职业资格证考试标准,以幼儿园教师工作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案例为载体,“课、岗、赛、证”相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

基于建构主义课程观的课程开发思路:在对行业、企业、专业、市场充分调研基础上,对幼儿园保育岗位和教育岗位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设置有一定弹性的课程目标,构建幼儿园教育情境实施模拟教学,促进学生对学前教育知识的主动构建。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数: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学前教育系一、教育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一般发展,理解和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具有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

因此,本门课程强调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强调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新问题的探讨,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的实际,进行或参加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教育。

因此本门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含义、任务。

3.领会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的含义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4.本书结构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1.学前教育的含义2.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3.学前教育的类型4.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和任务1.学前教育的特点2.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3.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特点;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2.理解儿童发展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3.分析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儿童关系概述1.儿童发展概述2.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3.学前教育要受学前儿童发展的制约第二节儿童观的演变与建构1.儿童观概述2.儿童观的演变3.科学儿童观的内涵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含义。

2.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协议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

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能够设计和实施适合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

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和组织能力。

2、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如绘画、手工、音乐、舞蹈、故事讲述等。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的儿童画和教学插图。

熟练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精美的手工作品。

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演奏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教学活动。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编排方法,能够组织儿童进行舞蹈活动。

能够生动有趣地讲述故事,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培养其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3、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观察、评估、指导儿童的能力。

学会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和发展状况,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

掌握儿童发展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能够对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估。

能够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全面发展。

4、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责任心、爱心和耐心。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个性和权利,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2、专业技能课程绘画基础手工制作音乐基础舞蹈基础故事讲述3、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观察与评估实习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实习三、课程内容11 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11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生理发展儿童认知发展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儿童个性发展112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学前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113 教育统计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数据的推断性统计统计软件的应用12 绘画基础线条与构图色彩基础儿童画创作教学插图绘制121 手工制作纸艺布艺泥艺综合材料手工122 音乐基础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声乐基础乐器演奏基础123 舞蹈基础舞蹈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儿童舞蹈创编舞蹈教学法124 故事讲述故事选材与改编讲述技巧与表达肢体语言与表情运用互动与引导13 教育实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观察与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班级管理与家长工作实习总结与反思131 观察与评估实习儿童行为观察方法与技巧儿童发展评估工具的使用观察与评估报告的撰写基于评估结果的教育建议132 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实习教育活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学前教育学》是一门针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幼儿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二、课程目标1.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2.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4.培养良好的教学态度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1.幼儿教育基本概念:介绍幼儿教育的定义、目的、意义和特点等基本知识;2.教育目标:讨论幼儿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3.教育内容:分析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4.教育方法:介绍多种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学、小组合作等;5.教学策略:介绍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学策略,包括一对一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6.幼儿心理发展:介绍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四、教学方法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2.定期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教学技能;3.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践考核: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效果;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课程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2.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3.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持续改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乐理与视唱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乐理与视唱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乐理与视唱》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技能性与实用性,是《键盘演奏》、《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幼儿教师所必备的视谱、音高、节奏、调式、乐谱分析、旋律视唱等音乐知识与技能,为键盘演奏、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课程的学习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能支持,全面提升综合音乐素养。

二、参考学时90学时三、课程学分5学分四、课程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交流。

2.提高综合音乐素养,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力,陶冶音乐情操,培养音乐情感,建立音乐审美情趣。

3.在课程学习中,不断树立岗位技能学习意识,热爱幼儿教育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精益求精、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4.掌握音高、音程、节奏、节拍、音乐记号、调式等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地进行歌谱分析。

5.能够比较流畅、有表情的视唱乐谱,正确表现作品的节奏韵律与风格情绪。

6.能够应用节奏知识,对儿歌、幼儿歌曲进行简单的节奏改编,创编歌曲的律动伴奏。

7.能够应用音乐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小型音乐作品的音高、节奏、节拍、调式及音乐风格,为作品的演唱与演奏服务。

8.系统地发展音乐听觉,初步形成音乐素材的赏析与选择能力。

9.掌握歌唱与身体律动及声势律动配合的方法,提高肢体协调能力,发展大脑对身体律动的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培养多声部音乐思维。

10.了解引导幼儿感知音高、节奏、律动、音乐风格的基本方法与活动形式,能够组织开展幼儿律动、欣赏类音乐活动。

五、课程内容(一)学习基础1.对音乐有一定审美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音乐的风格2.基础的单音音高模唱能力;3.二音组音高比较听辨能力;4.模仿演唱1-2小节旋律的能力;5. 一定的文字阅读、理解、书写能力;6.能够比较流畅的演唱1-2首幼儿歌曲;7.能够听辨对比音乐的速度、强弱,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音乐的情绪与风格。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是儿童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探讨幼儿教育的原理、方法、策略以及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为学前教育的实践和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一、学前教育学绪论
1. 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二、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1. 儿童的身体发展
2. 儿童的认知发展
3. 儿童的语言发展
4. 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
5. 儿童的艺术发展
6. 儿童的道德发展与性别认同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 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
2.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3. 学前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评价
4. 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5. 学前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四、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
1. 学前教育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2. 学前教育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3. 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机制
4. 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
五、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前沿问题
1.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2. 学前教育学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
3. 学前教育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学前教育学与实践结合的案例分析
1. 学前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研究
2. 学前教育学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与影响
结语: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旨在为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指导,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前教育学可以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期教育专业1、前言1.1 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本课程以《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系统阐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为后续学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等课程打下理论和观念的基础。

1.2 设计思路1.2.1关于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方面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各章节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着眼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理论;能力目标主要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高阶思维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意目标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

1.2.2关于学习内容(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应有全面且深入的介绍,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作为学生课外的拓展学习,做到突出重点、扩大信息量。

(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并不是教学的所有内容。

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应该以教材为主,但又不受教材的束缚,不照本宣科,大胆突破教材的限制。

(三)学习内容的来源应更为广泛,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内容应紧跟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使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紧密接轨。

2、课程目标本课程适应现代幼教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子啊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管理实用性人才。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建议课时数:48课时先修相关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卫生与保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它主要阐明有关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如学前教育的含义、功能、性质、发展历史,学前教育理论的演进,儿童观与教师观,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与基本原则,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等。

是学前教育专业同学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提性、基础性理论课程。

本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入门必修课程,遵循学前教育学科发展和学前教育实践变革的双重逻辑,课程内容既要反映学前教育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成果,也要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以及专科毕业生在后续学习中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的需求。

课程内容的编排遵从以下逻辑:从学前教育理论的一般问题,到学前教育活动各组成要素、幼儿园保教活动核心环节,再到学前教育机构同外部要素的衔接与合作。

内容共分以下8章:第一章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6课时)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4课时)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2课时)第四章幼儿园教师(8课时)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8课时)第六章幼儿园生活活动、教学和游戏的组织(9课时)第七章幼儿园环境(5课时)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6课时)二、课程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规范,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等,主要从观念层面为他们进一步从事专业学习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情。

●知识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类型、特点、原则、发展历史;知晓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线索;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社会的一般关系,儿童观的内涵、基本观点;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含义、角色素质结构与要求;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观点;掌握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作用与创设方法;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与教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衔接的意义与方法。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属于该专业的基础课程。

它旨在向学生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任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等。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通常为80学时。

二、课程内容1. 学前教育理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学前教育教学原理、儿童游戏与学习理论等,以及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2. 学前教育实践:涉及儿童习惯养成与生活能力培养、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培养、儿童认知与创造能力培养、儿童社交与情感能力培养,以及儿童运动与协调能力培养等。

3. 学前教育管理:包括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学前教育机构组织与管理、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以及学前教育资源管理等。

三、课程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运用学前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设计并实施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学前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了解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和管理原则,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学前教育机构。

进行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并提出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增强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应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

评估内容应涵盖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指导,培养他们成为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完整版)学前教育课程标准

(完整版)学前教育课程标准

2. 明了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熟悉课程的内幼儿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学前教育的法规与政策,掌握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的一般原理,正确实施班级管理和幼小衔接工作,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概念、目标、任务和原则;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特点与方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幼儿教育学基本理论,联系幼教实习情况,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幼儿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树立现代化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三、参考学时216 学时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1. 了解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学前 幼儿教育学教育学的发展状况1.观看视频; 16概述2.多媒体演示。

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激发 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2的目标任务和原则1. 了解我国教育的目的,识记幼儿园教育目标。

2. 识记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理解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3. 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1.观看视频;2.多媒体演示;3.项目教学(幼儿园教育的原则运用案例)。

203 婴儿教育1.了解婴儿教育的方式、任务和意义,理解婴儿1.观看视频; 202. 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和特点。

3.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类型教育。

2. 理解婴儿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3.熟悉托幼机构的保教活动。

2.多媒体演示;3.项目教学(典型案例分析)4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1.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及意义;2.了解幼儿体育的含义,理解幼儿体育目标和内容 ,掌握幼儿体育的实施办法。

3. 了解幼儿智育的含义,理解幼儿智育目标和内容 ,掌握幼儿智育的实施办法。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引言: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为了规范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学前教育学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对象、任务和原则,培养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学前教育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学前教育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2. 掌握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如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环境理论等,并能够正确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3. 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具备基本的学前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制定、实施和评估学前教育课程,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创设适宜的学前教育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如学前教育的定义、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等。

2. 儿童发展理论:学生需学习儿童发展理论,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包括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3. 学前教育的环境: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环境的概念、特点和设计原则,明白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4.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各种适用于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游戏教学等,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儿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5. 学前教育机构与管理: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了解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估标准。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学前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提供学生必要的背景知识。

2.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实际的学前教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其应用。

3. 教学实践: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提供学生机会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手工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课程,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要学习一些手工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手工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具有其他专业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计划开设的纸工造型、泥工制作、布艺制作、综合材料手工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陶冶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

(二)本课程的任务手工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注意安排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活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优秀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并掌握比较系统的手工基础知识的和基本技能技巧,掌握幼儿园的手工教材和教学方法。

能胜任幼儿园手工教学工作。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四个系列的内容标准:1、“纸工造型”这种用纸来表现物象的手工技能,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手工的基础,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1)学习内容,折纸、纸艺造型、纸雕塑、纸浆造型等。

(2)成就标准掌握纸工造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今后手工课程开展打下基础。

2、“泥工制作”是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课程。

透过泥工的学习,能够感受泥塑文化的奇妙。

充分体会手工活动带来的愉悦感、满足感、成就感,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环境布置打下良好的基础。

3、“布艺造型”学生要了解并掌握布艺造型的艺术特征,学会欣赏优秀的布艺作品。

4、“综合材料手工”是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环境布置、玩具制作,以及幼儿手工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通过“综合材料手工”学习,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材料,认识不同材料的功能与作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1)材料肌理与材料语言、材料形态、幼儿园玩具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包括:幼儿园教室布置、校园布置、活动或会议场所布置等)。

(2)成就标准通过“综合材料手工”的内容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海报、贺卡等平面设计的应用;利用所学到的手工知识与技能,进行幼儿园教室、校园环境的布置;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

(三)教学建议1、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课程的重点:一是手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各类手工教育活动的实施课程的难点:手工活动的设计及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2、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注意安排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活动。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布置等实际工作。

教学形式应以教师讲授为基础,同时组织小组活动和个别指导与之相配合。

3、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多种多样的操作实践。

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了解幼儿园的节日装饰和日常环境布置,熟悉幼儿园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对美术运用的感性认识。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纸工造型”系列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内完成,以每周 2课时,每学期18周。

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今后手工课程开展打下基础。

学习打下基础;“泥工制作”系列与“布艺造型”系列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内完成,以每周 2课时,每学期18周计算,纸工造型已经为学生开展本课程打下了基础;“综合材料手工”系列安排在二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内完成,以每周 2课时,每学期 18 周计算,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环境布置、玩具制作,以及幼儿手工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通过“综合材料手工”学习,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材料,认识不同材料的功能与作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五、教学时数分配六、考核方式在教学计划中该课程列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建议是闭卷;注明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出勤百分之十,考试成绩百分之六十。

考试满分为100分评分标准90-100分符合实体要求规定准确合理,正确的理解对象结构关系,作品完整,整体与局部协调,个方面把握能力较强,作品富有感染力。

80-90分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造型准确,正确的理解对象结构关系,作品完整,整体关系良好,作品有较好的感染力。

70-79分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造型基本准确,能正确的理解对象结构关系,作品完整,整体关系较好。

60-69分基本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制作方法基本正确,整体表现一般,各方面的把握不足。

60分以下不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造型能力较差,制作方法不正确,缺乏艺术表现力。

七、教材及参考书主教材教材名称:幼儿园手工基础编者:胡悦、刑夏婕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版本:第一版出版时间:2015年4月参考书教材名称:美术编者:张晓嘉、围明坤出版社:高等级有出版社版本:第二版出版时间:2014年8月《幼儿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幼儿教育学是中等专业学校幼儿师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和幼儿教育学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特点与方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幼儿师范专业学生教育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了解我国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掌握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能正确认识、分析、独立思考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能力。

有助于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对于中等专业学生,我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教学,努力探索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新。

在教学中,以课程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而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课程教学目标1、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2、知识教育目标: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幼儿教育学历史和发展趋势;掌握幼儿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

3、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4、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能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四、主要内容和大纲按照实际的课程教学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表现。

因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采取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竞争,演示,表演等,使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较好的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然后,老师对学生的这些活动进行评价,这非常有益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2.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可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3. 平时观察记录。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展现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合理评价。

学期结束,进行期末考试,期末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理论+实训)50%。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适当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主要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幼儿一些普遍典型的心理特点。

通过幼儿在日常反映的行为,看到幼儿内心的需求。

课程作用: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由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将典型的幼儿表现记在心头到。

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中灵活应用,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了解幼儿的可爱之处。

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从业目标。

本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后续课打下必要时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六共同”等。

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探讨幼儿心理发展中主要问题。

本在教材中,不仅增加了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反映幼儿教育时代精神的内容,力求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任务和理论,为幼儿教育、幼儿保健等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

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同时为学生将来解决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具体包括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一)专业知识目标1、正确掌握幼儿心理概论及心理分类2、基本能概括说出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3、正确阐述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二)职业能力目标1、能识别幼儿行为反映的心理状态2、能根据幼儿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应对3、能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征采用正确的对待方式4、能根据幼儿的表现对其做出有效的意志培养5、能判断幼儿心理状态(三)职业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行业法律法规2、具备教育教学安全意识3、具备良好的节约意识4、能够解决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协调(四)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