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 2015 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合集下载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对我市城乡建设的影响
肖曙曦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2016.04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一、引言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与正式实施, 使得我市主城区和湘潭县所辖范围,由原来的非抗震设防区
变成了六度抗震设防区。建设行业的各位同行十分关注由此
带来的城乡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受市地震局和市住建局的
3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来确定抗震设防相关参数的取值。 特殊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应进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根据安评报告 确定抗震设防参数。
4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相关文件节选】
国务院第323号国务院令《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月1日起实施) 第三条、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 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第九条: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地震的危害程度估计,城市抗震 防灾现状、易损性分析和防灾能力评价,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预测等(二)城市抗震 防灾规划目标、抗震设防标准(三)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四)抗震防灾措施 。。。。。。
图1.1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局部
(比例尺:1:400万)
8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新区划图 的修订,消除了不设防区域,我市全范围内的一般建设工程在 抗震设防参数上有了整体的提高,特别是湘潭市城区(含九华、昭山)和湘 潭县均划为六度设防区。从6月1日起, 一般建设工程均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和 施工验收,以提升建设工程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新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究竟对我市的城乡建设有哪些影响 呢?我们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抗震防灾的需要,并逐步 解决由非抗震设防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2.对建筑设计、市政设计、和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提出了更高安全标准的 要求.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震害防御)【精品范文】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震害防御)【精品范文】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震害防御)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震害防御)(一)单选题1.“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创建省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个。

DA.10B.20C.50D.562.根据《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依法进行()。

AA.地震安全性评价B.地震应急预案检查C.防震减灾科普宣传D.地震应急演练3. 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

DA.坚硬的土地B.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C.开阔地带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4. 小王家要盖新房子,为了房屋安全,地基应选在( )。

BA.旧沙滩上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C.活动断裂带上D.古河道上5. 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

C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D.制定地震应急预案6.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CA.不必B.根据建设单位需要C.必须D.没必要7.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当依法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BA.建设部门B.地震部门C.计划部门D.政府部门8. 下列建筑物哪些属于生命线工程有()AA.变电站、自来水厂、通讯线路B.机关、学校C.百货公司、餐馆D.大型商超9.为避免人工爆破造成地震误传事件,一次齐发爆破用药量相当于( )梯恩梯炸药能量以上的,爆破单位在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审批手续的同时,必须向爆破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书面报告?DA. 1吨B. 2吨C. 3吨D. 4吨10.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是第()代地震区划图? DA.第2代B.第3代C.第4代D.第5代11.地震中,()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CA.地面破裂B.水灾C.房屋倒塌D.火灾12.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为了改变农村民居防震能力薄弱的现状,我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于()开始启动。

参考答案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卷

参考答案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S90 A.科学研究B.灾害评估C.防震减灾D.防震抗震2.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可概括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震后救灾与重建四个环节。

S90A.科考B.科学研究C.应急D.灾害评估3.防震减灾法要求,〔〕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S90A.国务院B.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组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4.某城市在新城区的规划阶段已进行了地震小区划工作。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建设大型居民小区,该工程应按照〔〕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S106A.建筑抗震设计标准B.地震小区划C.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D.地震平安性评价结果5.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建设工程必须到达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那么和〔〕。

S104A.技术指标B.行政规定C.风险水平D.设计标准6.地震平安性评价管理条例由〔〕公布实施。

S99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务院地震主管部门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7.地震平安性评价从业单位资质分甲、乙、丙三个等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结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资质的审批。

S108A.乙级B.乙级和丙级C.丙级D.甲级、乙级和丙级8.申请地震平安性评价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具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持有一级执业资格证书6人以上,其中地震、〔〕、工程地震专业必须有2人以上。

S109A.地震活动B.地球物理C.工程地质D.地震地质9.工程场地地震平安性评价报告应由〔〕报送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审定。

S99A.建设单位B.完成单位C.设计单位D.监理单位10.北京市某科技具有丙级地震平安性评价资质证书,可以进行〔〕工作。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6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底框结构震害
图3.4 青海玉树地震底框结构震害
图3.5 台湾集集地震底框结构震害
底框结构(底框-抗震墙结构)属于典型结构竖向不规则结构,底部刚度 小而上部刚度很大,在历次地震中破坏严重。建议今后对于底部大空间多层 商住楼采用局部抽柱的框架结构或异形柱框架结构。
(4)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电力调度中心,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或者规划容量100万千瓦以上的火
力发电厂、75万千瓦以上的水电厂、50万伏以上的变电所和50万伏以上大跨越塔; (5)坚硬、中硬场地上80米以上或者中软、软弱场地上60米以上高层建筑工程;百万人口以上城市 的各类救灾应急指挥机构用房。
2、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5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相关文件节选】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34号《湖南省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 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2004年4月1日起实施)
1、重大建设工程 (1)省以上的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国际电信楼、国际卫星地球站、省中心长途邮电通信枢纽; (2)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等)的建筑; 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医疗中心; (3)公路、铁路干线上的特大桥梁、300米以上的隧道及立交桥工程,铁路特大型站的候车楼,国 际、国内主要干线中的航空站楼;
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14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 – 2015
第8.1.3条: 综合管廊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第8.1.5条: 综合管廊工程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应满足国家现 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区划图与其他2

区划图与其他2

所以,从宏观定性的、非物理量的地震烈度,过渡到以地震
动参数表示的、可以直接为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所使用的、
可以定量的物理量,是抗震依据——地震区划图的必然改
进。
7
基本地震动参数
• 区划图给出的是基本地震动参数。
• 基本地震动参数:表征抗震设防要求的、相应于50年超越 概率为10%的地震动物理参数,包括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和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10
我省地震动参数的变化
相对于第四代《区划图》和闽建设[2002]37号文的规 定,我省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变化如下:
1 我省部分地区有所变动,表现为特征周期加长,更多地 考虑了中远震的影响,提高了建筑抗震要求。
2 如福州市主城区(鼓搂区、台江区、仓山区和晋安区大 部分)和厦门市主城区(思明区、湖里区)的特征周期由 0.40s 改 为 0.45s , 设 计 地 震 分 组 从 《 建 筑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 GB50011-2001的设计一组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设计二组(执行第四代《区划图》),改变为现在的 设计三组(执行新一代《区划图》),抗震设防水准逐步提 高。
•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相应于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 震作用强弱程度的指标,对应于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 的水平加速度。在《抗震规范》上称为“设计基本地震加 速度”,并与“抗震设防烈度”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 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相应于50年超越概率 为10%地震的Ⅱ类场地(标准场地)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下 降段起始点所对应的周期值。与《抗震规范》中的“设计 地震分组”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反映了地震震级、震中距 和场地类别的影响。
6
为什么以地震动参数区划代替地震烈度区划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有图)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有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关规定及工程建设对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需求制定的。

本标准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提供抗震设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c)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高孟潭、徐宗和、薄景山、张培震、陈国星、谢富仁、李大华、冯义钧、许晏萍。

1 范围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内容及附录A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内容及附录A

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局部修订而成。

此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以及民政部发布2015年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实施以来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对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与相关标准进行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

此次局部修订,共涉及一个附录和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A和第3。

4.3条、第3.4。

4条、第4。

4.1条、第6。

4.5条、第7。

1。

7条、第8。

2。

7条、第8。

2.8条、第9。

2。

16条、第14.3.1条、第14。

3。

2条。

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次局部修订的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主要起草人:黄世敏王亚勇戴国莹符圣聪罗开海李小军柯长华郁银泉娄宇薛慧立主要审查人:徐培福齐五辉范重吴健郭明田吴汉福马东辉宋波潘鹏3。

4.3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平面、竖向不规则性,应按下列要求划分:1 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存在表3。

4。

3—1所列举的某项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

4.3-2所列举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不规则的建筑:表3.4.3—1 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表3。

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内容及附录a

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内容及附录a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内容及附录A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局部修订而成。

此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1)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以及民政部发布2015年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实施以来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

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对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与相关标准进行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

此次局部修订,共涉及一个附录和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A和第3.4.3条、第3.4.4条、第4.4.1条、第6.4.5条、第7.1.7条、第8.2.7条、第8.2.8条、第9.2.16条、第14.3.1条、第14.3.2条。

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位:本次局部修订的参编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主要起草人:黄世敏王亚勇戴国莹符圣聪罗开海李小军柯长华郁银泉娄宇薛慧立主要审查人:徐培福齐五辉范重吴健郭明田吴汉福马东辉宋波潘鹏3.4.3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平面、竖向不规则性,应按下列要求划分:1 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存在表3.4.3-1所列举的某项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4.3-2所列举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不规则的建筑:表3.4.3-1 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表3.4.3-2 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2 砌体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大跨屋盖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

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委托,我和大家一起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求在今后的
工作中,有所裨益。
2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1.1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国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等357项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5年第15号)。 新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将替代《中国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GB 18306-2001),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适用范围有如下说明: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以及社 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 一般建设工程:除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外 的建设工程。
11
湘潭市土木建筑学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二章:防震减灾规划 第十二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 灾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 根据上一级防震减灾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 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 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备案。 第十三条: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 面预防的原则,以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需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需要,及时提 供有关资料。 第十四条: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地 震监测台网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 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监测台网建设、震情跟 踪、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准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作出具体安排。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主要变化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主要变化

中国是一个多震灾的国家。

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

百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

依据地震区划图提高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土地利用规划水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

GB 18306—2015的发布实施,为新时期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

一、标准的修订背景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地震台网布局更加合理,并逐步实现了地震观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实现了对中国大陆全覆盖监测。

同时,实施了国家GPS观测系统一期、二期工程,中国大陆形变监测和地球物理场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针对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断层调查。

观测系统的完善和大规模的调查,获取了大量的新资料。

与此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了中国大陆强震机理、强震危险预测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研究,对中国大陆强震危险性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模型和关键技术。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

10多年来,该标准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汶川“5·12”8.0级地震、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3·11”9.0级地震等国内外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对防范特大地震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需求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这些都为地震区划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也要求地震区划图应适时更新。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方法在云南地区的应用实践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方法在云南地区的应用实践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方法在云南地区的应用实践作者:闻满华来源:《地震研究》2017年第02期摘要:[JP2]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的技术方法,将云南地区划分为02°×02°的网格点,计算了基岩峰值加速度,并转换为一般场地结果,与五代图颁布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蒙自地区某代表场地计算了基岩反应谱并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绝大部分计算点的50年10%超越概率水平对应的一般场地峰值加速度试算结果与五代图比较吻合。

从反应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五代图的计算方法及结果有效反映了云南地区地震环境对该代表场地的影响。

建议今后云南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应采用五代图编图的技术方法。

[JP]关键词: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基岩峰值加速度;超越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图分类号:P315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7)02-0257-070前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资料的积累、重大灾害性事件的经验总结、国际发展趋势以及防震减灾法的相关要求等方面出发,中国地震局修编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KG-*2](GB 18306―2015)[KG-*2](中国地震局,2015)[KG-*2](以下简称五代图),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发布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云南省范围内的重大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小区划等涉及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相关工作应使用五代图编图原则和技术方法。

为了进一步掌握和应用这些新的技术方法,同时与云南地区以前的工程项目安评结果衔接过渡,本文采用五代图编图技术方法进行了云南地区试算实践,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讨论。

1五代图编图原则和技术方法五代图修编以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50年超越概率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的一般场地峰值加速度值的1/19中的较大者作为编图指标,从方法上保证了抗倒塌设计参数(即罕遇地震动)的风险水平不低于50年超越概率2%。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5版简介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5版简介

GB18306-2015 文本修订主要变化:
1.GB18306-2001为全文强制,GB18306-2015为部分强 制,5.1、5.2、6.1、7.1、8.2、附录A、附录B、
附录C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2.提出抗震设防准则和相应参数的确定原则与规定; 3.列表明确乡镇所在地的抗震设防参数;
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天津市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大部分为“第二组”,局部 为“第三组”
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天津市城镇区划界线图:
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表C.2 天津市城镇峰值加速
度和特征周期列表:
天津市行政分区情况
天津市内外共计16个区县
1. 市内6区: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 、红桥区;
2. 市外7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
、宝坻区、滨海新区; 3. 外围3县: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天津市设防峰值加速度统一的区县
共计11个区县
1. 市内6区:(8度0.2g) 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
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抗震设防烈度不完全一致的区县:
武清区 街 道 镇 合 计 街 道 7 度
(0.15g)
西青区 2 7 9 1 5 6 1 2 3
津南区 -8 8 -3 3 -5 5
滨海新区
蓟县 1 26 27 1
10(含1乡)
6 24 30 0 4 4 6 20 26 镇
GB18306-2015 文本修订主要变化: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与工程抗震设防使用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与工程抗震设防使用

地震烈度的分布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第三代,1990年) 区划原则与方法
修正的两个原则被采用: 1. 在历史地震重演方面,考虑了地震潜在震源的震级上限和 地震活动性参数 2 构造类比 2. 第三代区划图的进步是: 1. 采用概率方法考虑地震复发特性,吸收了地震预报成果 2. 采用地震潜在震源区划分考虑了地震活动性的空间和时间 不均匀性 3. 采用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得到50年超越概率 10%的预测地震烈度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 与工程抗震设防使用
李小军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教 授 beerli@
GB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15年5月发布 2016年6月实施
工程抗震设防问题
工程抗震设防问题
0
T0
Tg
T(sec)
设计地震动反应谱参数:
Sa max (PGA) amax m=Sa max/ amax Tg 、T0、Tm 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放大系数反应谱最大值 反应谱特征周期
几个关键参数:PGA,
Tg,
m
1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
2 新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
3. 地震区划 地震区划图中场地条件影响考虑 图中场地条件影响考虑
GB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15年5月发布 2016年6月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 重大建设工程的规划和选址,以及社会经济发 展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环境 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 GB18306是工程抗震设防的最基础性规范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A1)
附录 B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见图B1)
附录 C
地震定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见表C1)
附录 D
(提示的附录)
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过渡的说明
本标准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不再采用地震基本烈度。

现行有关技术标准中涉及地震基本烈度概念的,应逐步修正。

在技术标准等尚未修订(包括局部修订)之前,可以参照下述方法确定:
A)抗震设计验算直接采用本标准提供的地震动参数;
B)当涉及地基处理、构造措施或其他防震减灾措施时,地震基本烈度数值可由本标准查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按表D1确定,也可根据需要做更细致的划分。

表D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安徽省地方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

本标准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质监函〔2019〕10号)的要求,由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安徽省地方标准《工程建设场地抗震性能评价标准》DB34/5008-2014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调查研究,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了安徽省内有关勘察、设计等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后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7章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勘察要求、抗震地段和场地类别、场地与地基的地震破坏、设计地震动参数。

本次修订的内容有: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修订了附录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安徽省部分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并依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铜陵市六安市安庆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181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六安市淮南市铜陵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206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的通知》(皖政秘〔2018〕153号),将原标准附录B——安徽省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修订为本标准附录B——安徽省城镇、乡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列表;3、增加宿州、六安两个城市的场地地层简表;4、修改了宣城市的场地地层简表;5、增加了有关场地卓越周期测试的条文,以及部分条款的文字性调整。

本标准中第3.0.5条、3.0.6条、3.0.7条、4.0.6条、5.0.6条、5.0.7条、6.1.2条、6.1.7条、7.1.4条、7.1.5条、7.1.7条为引自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归口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其他条文技术内容的解释委托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地震工程-9.1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地震工程-9.1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地震工程-9.1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单选题]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规定,下列哪个选项符合要求?()[2014年真(江南博哥)题]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允许放大使用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可放大使用C.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扩建工程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应做专门研究D.核电站可直接采用本标准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两项,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附录A,区划图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C项,第6.1.2条规定,图A.1分区界线附近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按就高原则或专门研究确定。

D项,根据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区划,故选项D错误。

[单选题]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2012年真题]A.小震、中震、大震B.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C.近震、中远震、远震D.众值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条文说明总则第1.0.1条规定,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某种具体化。

与三个地震烈度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一般情况下(不是所有情况下),遭遇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可以视为弹性体系,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分析;遭遇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影响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遭遇第三水准烈度—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影响时,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

所以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

以永州为例浅析中小学砌体教学楼加固施工技术

以永州为例浅析中小学砌体教学楼加固施工技术

0引言在我国,砌体结构因其材料易于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方使、造价低廉等优点,在建国后被大量使用在住宅、学校和办公用房中。

但是砌体结构的传力路径单一、容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与依托钢筋混凝土承重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等结构形式相比,抗震储备水平低,承重墙在地震作用下形成贯通裂缝,大幅降低承载能力、整体性、安全性和可修复性[1],甚至彻底破坏、倒塌。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有90%的砌体结构房屋倒塌[2];2008年汶川地震中超过70%的砌体结构房屋倒塌,靠近震中的北川、映秀等区域砌体房屋倒塌率接近90%[3];2010年玉树地震导致玉树县的所有学校中70%的校舍发生倒塌,砌体平房损毁倒塌率超过90%[4]。

有鉴于现行规范在抗震设防要求中存在不足之处,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5年第15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是我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烈度)区划图,相较于之前四代区划图的最大变化就是取消了不设防地区。

仅湖南一省行政辖区内,过去不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株洲、永州、怀化、衡阳、湘潭5市及浏阳等48县区内,所有的建设工程均需要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地震基本烈度6度进行抗震设防设计和施工。

考虑到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加之我国一般建筑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对于新增抗震设防地区而言,除了对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进行设计、施工以外,也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已投入使用但未进行抗震设防设计的建筑结构,尤其是相对脆弱的砌体结构房屋进行结构加固处理,才可以在灾难来临时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现以永州市的中小学砌体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适用的加固施工技术,为其它存在类似情况的砌体结构抗震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1砌体结构研究现状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主要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考虑[5],一是对设计上不满足构造要求的房屋进行整体加固以避免地震倒塌;二是对承载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构件或局部结构进行加固。

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潘华;李金臣
【期刊名称】《城市与减灾》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以下简称为"五代图")是具有概率含义的地震区划图,编制中采用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任何地震危险性评价,都需要先了解工程场址周围地震活动水平,确定未来地震的强弱,然后结合地震所能产生的地震动强度,得到工程场址的地震危险性。

【总页数】6页(P28-33)
【作者】潘华;李金臣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一代地震区划图在南京地区市政工程的应用
2.贯彻实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提升城市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3.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破坏性r地震目录修编及相关工作简介
4.新一代地震区划图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建立与特点分析
5.新版地震区划图
地震活动性模型与参数确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一个多震灾的国家。

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

百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

依据地震区划图提高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土地利用规划水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

GB 18306—2015的发布实施,为新时期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

一、标准的修订背景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地震台网布局更加合理,并逐步实现了地震观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实现了对中国大陆全覆盖监测。

同时,实施了国家GPS观测系统一期、二期工程,中国大陆形变监测和地球物理场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针对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断层调查。

观测系统的完善和大规模的调查,获取了大量的新资料。

与此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了中国大陆强震机理、强震危险预测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研究,对中国大陆强震危险性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模型和关键技术。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

10多年来,该标准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汶川“5·12”8.0级地震、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3·11”9.0级地震等国内外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对防范特大地震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需求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这些都为地震区划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也要求地震区划图应适时更新。

依据新资料、新成果和新认识,对GB 18306—2001进行修订势在必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中国地震局于2007年启动了GB 18306—2001的修订工作。

经过地震系统内外广大地震、工程等多个领域科技工作者几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版地震区划图的编制。

二、技术要素的修订GB 18306—2015的编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公众在地震中的生命安全问题,将抗倒塌作为编图的基本准则。

技术上,充分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资料;使用上,采用双参数调整,并提出“四级地震作用”取值;结果上,消除不设防区,全国设防参数整体上有了适当提高。

在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编制过程中,中国地震局与住建、水利、核电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广泛征求吸纳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等多方意见与建议。

与GB 18306—2001的地震区划图相比,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基础资料更加扎实,技术依据更加充分,科学认识更加全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工程适用性。

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地震安全政策的变化,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主要变化刘晓东 (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吸取汶川8.0级地震、东日本9.0级大地震的教训,GB 18306—2015的标准适用范围和基本规定,强调各类抗震设计规范、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时应更加重视和考虑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

“两图”指GB 18306中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是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核心技术要素。

“两图”修订后,对全国抗震设防要求有所提高。

其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 g的分区不再出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 g(即Ⅶ度)及以上地区面积有所增加,从49%上升到58%。

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地区的面积从24%增加到27%,0.45s地区的面积从31%增加到32%。

“两图”直接给出的是基本地震动,是确定抗震设防的基准。

GB 18306—2015还明确提出了“四级地震作用”概念,规定了“四级地震作用”相应的地震动参数确定系数。

“四级地震作用”是指常遇地震动、基本地震动、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

常遇地震动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1/3,罕遇地震动约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1.9倍,极罕遇地震动约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2.7倍。

GB 18306—2015规定确定抗震设防地震动参数时,应根据标准的要求确定不同场地常遇地震动、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

GB 18306的修订主要是对“两图”的修订。

修订的关键是在新资料、新成果和新认识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对全国地震构造背景的新认识,修订全国潜在震源区,重新核定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和重新确定全国地震地面运动参数预测方程。

在对中国大陆强震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中,我国科学家提出强震孕育发生的“活动地块”理论。

在“活动地块”理论指导下,全国地震区划编委会,全面系统分析研究了地震资料、地震构造资料、地球物理场资料和历史地震等震线资料,编制了相应的基础图件,对地震构造环境进行了详尽分析,最终给出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构造图。

吸纳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强震危险区划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包括逆冲断裂体系强震构造模型、走滑断裂带强震构造模型、正断层断裂带强震构造模型,建立了“三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技术体系。

与GB 18306—2001编图技术原则相比,增加了地震构造区的概念和相应技术要求。

“三级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方法的应用,使得潜在震源划分更加科学合理。

根据新的活动断层调查资料、新的地震构造模型和“三级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应用,全国高震级潜在震源区的数量显著增加。

如西部地区7.5级潜在震源区增加了 63%, 8.0级潜在震源区增加了26%。

潜在震源地震活动性参数是决定地震区划结果的关键性参数。

本次技术要素修订工作中,创新性提出了符合国际上地震危险性分析趋势、符合我国地震资料和活动性特点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考虑历史地震资料及现代仪器测定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参考世界上关于b值研究的成果,采用地震发生率与b值不确定性综合分析方法,重新核定了全国地震带(地震统计区)的b值和年平均发生率。

新的模型保证了中强地震和大地震的发生率都不会低估。

新模型的应用,合理反映了中强地震对地震区划结果的贡献,是GB 18306—2001中0.05g以下分区取消的主要原因。

技术要素修订工作中,还建立了与“三级潜在震源区”划分相应的地震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方法。

地震地面运动预测方程的重新确定,是本次修订工作的重要环节。

修订工作中,搜集了大量的强震记录,重新拟合确定了新的预测方程。

与世界上新的研究成果一致,在地震动预测方程分区方面,首先区分大地震活动区和中强地震活动区。

中强地震活动区相应震级的峰值加速度值显著大于大地震活动区相应震级的峰值加速度。

这也是GB 18306—2001中0.05g以下分区取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大地震活动区的地震动预测方程以6.5级地震为界,分震级段拟合,与强震资料更为符合。

三、地震动参数确定GB 18306—2015与GB 18306—2001相比有两个重要的变化。

一是提出了地震动参数土层双调整原则及其参数调整表,二是提出了“四级地震作用”及其地震动参数的比例系数。

标准中同时规定了确定地震动参数的技术流程。

GB 18306修订过程中,吸取了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强震危险区划与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成果,同时系统整理分析国内与国际上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国际上主要抗震规范关于地震动参数场地调整的规定,提出地震动参数依据场地条件进行“双调整”的原则并给出了调整系数表。

GB 18306—2015规定应根据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调整。

该规定的实施对确保我国沿海港湾、沉积平原和内部古湖泊等Ⅲ类场地条件地区的地震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在GB 18306—2015中提出“四级地震作用”概念和相关规定,对完善国家地震灾害防御体系,预防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大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部门的要求,标准给出了常遇地震、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比例系数。

应该至少使用比例系数的平均值以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峰值加速峰值较高区域罕遇地震比例系数平均值稍低,但方差比较大。

使用低于平均值1.9的更小系数,将导致房屋建筑的不安全。

在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中以及工程设防、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准备等抗震设防体系中考虑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对城乡地震安全极为重要。

技术要素修订过程中,峰值加速度是根据地震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0.05)的平台值确定的。

即,将平台值除以2.5作为峰值加速度。

因此,按 GB 18306—2015确定反应谱平台值时,应按峰值加速度乘以2.5确定。

考虑反应谱放大系数为2.5,主要考虑下面三个因素:——根据国际上大量的研究成果,绝大多研究者推荐该系数为2.5;——根据国际上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研究,绝大多数国家采用2.5或更大的值;——对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统计分析结果,该系数采用2.5也是合适的。

GB 18306—2015第6章、第7章和第8章,规定了具体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技术流程。

准确理解标准条文的含义和操作步骤非常重要。

计算实例和通用表格可以方便工程设计人员和规范编制人员使用。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四、标准与法规GB 18306—2015 是涉及每一位公民、每一个家庭的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关于建设工程地震安全和抗震设防的最低要求,必须得到有效的实施。

GB 18306—2015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的,对标准的违反将意味着对国家法律的违反,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GB 18306—2015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的延伸,对标准的违反,同样意味着对国家法律的违反,必须按法律条文严格执行。

GB 18306—2015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所要求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中关于建筑抗震设防方面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在城乡规划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制定各类标准和规划工作中,其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和使用,不能低于本标准的要求。

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将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法不究既往”的法律实践和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处理法律或国家规章对已有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

五、标准的附表目录标准的附表目录包括全国城镇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 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