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探讨课例
韶关市第九中学朱丽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氯化钠溶解的实验探究形成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涵义的认识。
难点: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三、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学生为韶关市第一实验中学的学生。学生经过大半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化学的能力与经验,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并且学生的自觉性、知识、技能水平较高,具备实验探究的能力。所以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让学生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但由于不是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程度把握还是不是很准确,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有一定的弹性,表现在将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放在课后能力提升习题中。
四、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饱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让学生归纳出饱和不饱和之间的转化规律,最后通过讨论引出结晶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的状态问题。
五、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探究讨论法
六、实验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28小组,每小组2人。每组准备器材:烧杯1个(各装250mL水)、钥匙、1 g NaCl两份(预先称好)1 gKNO3三份、5ml注射器,酒精灯、火柴、试管两支。
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5mL水中加入1gNaCl,搅拌(A溶液)
继续加入1gNaCl,搅拌(B溶液)
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
再加5mLH2O,搅拌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
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量”飞入片中)。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上台展示,投影学生记录的现象,学生上台进行表述。学生完成下表的实验:
表1.氯化钠溶于水
步骤ⅠⅡⅢ
操作在5mL水中加
入1gNaCl,搅
拌(A溶液)
继续加入
1gNaCl,搅拌
(B溶液)
再加5mLH2O,搅
拌
(C溶液)
现象
结论
2.硝酸钾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
...(5mL)的水中呢?阅读P33-34,(活动与探究)确定实验方案(可以用图表示)
操作现象结论
Ⅰ在5mL水中加入1gKNO3,搅拌
Ⅱ再加1gKNO3,搅拌Ⅲ加热
Ⅳ再加1gKNO3,搅拌Ⅴ冷却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
直观、生动。
注重交流合作,掌握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
──杯底是否有未
溶固体溶质。
通过追究教师“疏忽”增补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关注、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中的“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引入探究。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节课围绕两个学生实验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第一个实验通过改变溶质溶剂的质量,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到“一定量”,第二实验通过温度的改变,引起饱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关系为学习结晶做好铺垫,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教学设计比较严谨。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改进课本实验,将用量降低既符合节约环保原则也能保证实验效果更节约时间。
习题设置上用学生实验中做的几次实验判断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既充分运用了课堂资源也让学生能对当场学的知识进行反馈和巩固。每个知识模块都穿插了习题,体现了讲练结合,但是学案设计上不够简洁,呈现的内容较多,可以做适当的简化。
但本节课仍有不足处,与借班老师的沟通不足,导致学案不能提前发放,学生要在课堂上花时间阅读学案导致学生的实验时间较长,后面的内容讲得略为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