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总迟到嘟嘟
大班社会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准时参加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到达社会活动现场。
3.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班级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本课将围绕大班社会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展开教学,以启发学生对准时到达社会活动现场的认识和意识。
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嘟嘟迟到的原因。
2.探讨班级准时到达的重要性。
3.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4.班级准时到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以学生喜爱的角色扮演或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比如讲述嘟嘟为什么总是迟到,并引发学生对准时到达社会活动的讨论。
第二步:分析原因老师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每个小组分析嘟嘟迟到的原因,并列出表格或梳理 Mind Map,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第三步:探讨准时到达的重要性老师通过示范、互动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准时到达的重要性,以及迟到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例如,将班级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按时到达社会活动现场,另一组迟到,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两组的不同。
第四步: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老师为学生传授一些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时间管理、计划安排等。
并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准时到达社会活动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班级凝聚力。
第五步:总结教学反思老师根据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评价教学效果。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出调整和改进。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课堂纪律和参与情况。
2.学生提交对准时到达的认识及班级准时到达的想法作业。
3.随堂测验或课后测验,考核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课是以生活贴近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形成准时到达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责任感。
效果明显,学生参与度高,集中力大,对开始反应较为消极的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班级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本次教学中,我尝试了许多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方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创造了丰富的教学情境。
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评价方式需要更加细化,组织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大班语言总是迟到的嘟嘟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总是迟到的嘟嘟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嘟嘟迟到的原因,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守时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 角色头饰:嘟嘟、妈妈、老师等3. 计时器4.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彩泥等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课件,讲述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关注嘟嘟迟到的原因。
2.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说出嘟嘟迟到的原因,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表演,体验守时的重要性。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材料创作与活动主题相关的作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管理,培养幼儿守时的好习惯。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展览,让幼儿时刻提醒自己要守时。
3.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角活动中设置与时间管理相关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守时意识。
六、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回顾:让幼儿回顾《总是迟到的嘟嘟》的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表演进一步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3. 时间管理游戏:设计时间管理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守时意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学习时间管理。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守时意识。
八、教学评价:1. 观察法: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评价幼儿对时间管理的学习效果。
2. 问答法:通过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情节和时间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一、活动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知道嘟嘟迟到的原因。
2. 能够表述自己上幼儿园或学校的原因,学会关心他人。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 角色头饰:嘟嘟、妈妈、老师等3. 计时器4. 画纸、画笔三、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关注嘟嘟迟到的原因。
2. 讨论:为什么嘟嘟会迟到?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按时到校?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上学迟到的情况,引导幼儿体验角色心理。
4. 计时游戏:设置不间的任务,如穿衣、洗漱等,让幼儿实践守时完成任务。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制定作息时间表,监督执行。
2. 环境创设:布置“时间管理”主题墙,展示幼儿绘画作品、时间计划表等。
3. 区域活动:设置“时间挑战”区,开展相关游戏活动,如计时拼图、计时跑步等。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迟到原因的表述。
2. 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如守时完成任务的能力。
3. 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时间观念的养成情况,如作息时间规律、按时到校等。
六、活动内容1. 故事分享:《总是迟到的嘟嘟》2.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3. 时间管理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守时。
4.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培养时间观念。
5. 家园联系:家长协助幼儿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进行监督。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守时。
3. 绘画法: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时间观念的理解。
4. 家园合作法:通过家长协助,培养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管理能力。
八、活动步骤1. 分享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关注嘟嘟迟到的原因。
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迟到的后果,懂得珍惜时间,准时到达目的地。
2.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通过故事情景,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
二、教材准备1.教学材料: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
2.相关图片或实物:闹钟、手表、时钟等。
三、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老师询问孩子们是否知道钟表的作用,引导孩子们探讨钟表的作用,让孩子们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2.老师介绍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的简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讲述故事(15分钟)1.老师让孩子们静静地倾听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
2.老师在讲解中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和蕴含的道理,教育孩子要守时不迟到,要珍惜时间。
第三步:讲解故事道理(10分钟)1.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对于迟到的后果,以及明确了守时的重要性。
2.老师与孩子们讨论完成任务的时间,让孩子们理解一件事情,时间的管理和完成任务是十分重要。
第四步:闹钟表演,唱歌(10分钟)1.老师让孩子们观看闹钟的表演,让孩子们听到闹钟的响声,感受钟表的作用。
2.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唱歌,主题就是珍惜时间,守时到达目的地。
第五步:小组活动(15分钟)1.老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孩子们展开课堂小组活动,自由讨论故事、时间以及珍惜时间的话题,以及如何准时到达目的地。
2.老师引导孩子们描述一天当中的日常活动以及如何保证完成,并能够对完成时间进行管理。
第六步:总结(5分钟)1.老师就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思考和表现进行总结,要求孩子们记住守时、珍惜时间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2.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唱歌,主题就是珍惜时间,守时到达目的地。
四、课后作业1.老师布置珍惜时间并守时的一天,自己记录完成状态并记录用时。
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闹钟。
2.孩子们可以自由进行时间游戏,掌握和熟悉钟表的作用和使用。
五、教学体会通过故事和情境,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和守时的意义。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总是迟到的嘟嘟》2篇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总是迟到的嘟嘟》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总是迟到的嘟嘟》精选2篇(一)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迟到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并意识到迟到的不良习惯需要改正。
2. 能够描述和阐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 能够掌握并运用一些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表达。
教学内容:1. 儿童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
2. 相关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问题和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讨论迟到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迟到的思考。
Step 2:讲故事(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带领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一起讨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Step 3:理解和回答问题(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迟到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
Step 4:词汇和句型学习(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如迟到、准时、责任等。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Step 5:小组讨论和分享(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迟到的情况,以及迟到给他们和他人带来的影响。
之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与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6: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迟到的影响以及需要改正迟到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学生能够用更准确和流利的语言描述和表达对迟到的看法。
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合作。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在教学反思中,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总是迟到的嘟嘟》精选2篇(二)大班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家乡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

幼儿园大班《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punctuality(守时)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3.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4. 引导幼儿学会同理心,尊重他人。
二、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讨论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感受。
4.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学会守时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嘟嘟,了解嘟嘟总是迟到的原因。
2. 第二课时:讨论嘟嘟迟到带来的困扰,引导幼儿同理心。
3. 第三课时:学习时间管理,制定守时计划。
4. 第四课时:角色扮演,体验守时的快乐。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
2. 计时器:用于实践操作环节。
3. 守时计划表:用于教学活动。
4.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手表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punctuality(守时)的认识。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环节的表现,考察他们的同理心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3. 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守时的情况。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嘟嘟,了解嘟嘟总是迟到的原因。
1. 讲述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关注嘟嘟的行为。
2. 讨论:为什么嘟嘟总是迟到?迟到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困扰?3. 小组活动:幼儿分成小组,画出嘟嘟迟到的情况,并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讨论嘟嘟迟到带来的困扰,引导幼儿同理心。
1. 回顾上节课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嘟嘟迟到时,其他人有什么感受?2.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感受。
3. 分享感受:让幼儿谈谈自己扮演角色时的感受,引导他们同理心。
第三课时:学习时间管理,制定守时计划。
1. 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时间表。
大班语言总是迟到的嘟嘟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总是迟到的嘟嘟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迟到的原因,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守时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叙述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 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3. 沙漏、钟表等时间工具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提问幼儿关于迟到的问题,如:“你们有没有迟到过?为什么迟到?”2. 讲述故事:播放《总是迟到的嘟嘟》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讲解故事中嘟嘟迟到的原因。
3. 讨论分析:引导幼儿讨论嘟嘟迟到的原因,让幼儿明白守时的重要性。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体验守时的意义。
5. 绘画表达: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自己的时间表,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时间管理角”,让幼儿了解各种时间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嘟嘟快递公司”,让幼儿体验快递员送货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迟到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价幼儿在绘画表达环节中的创意和表现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六、活动步骤1. 回顾故事内容: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回顾上节课讲述的《总是迟到的嘟嘟》故事情节,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记忆。
2. 讲解时间重要性:教师通过讲解时间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白守时对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守时的意义。
4. 绘画表达: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和彩色铅笔在画纸上绘制出嘟嘟守时的场景。
5. 分享与评价: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教学目标】1. 了解迟到的原因,并明白迟到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
3. 培养团体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教学内容】1. 通过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了解迟到的原因和影响。
2.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迟到给人带来的麻烦。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迟到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4. 进行迟到常识的学习,学习正确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
【教学准备】1. 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2. 角色扮演道具:闹钟、书包等3. 美术制作:迟到小人卡片4. 迟到常识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闹铃的声音引起幼儿注意,谈论迟到的意思。
2.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有没有过迟到的经历,以及迟到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
二、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15分钟)1. 展示故事书,向幼儿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读故事时要带入角色,通过语音、语调、肢体等表现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3. 读完故事后,进行简单的问答,让幼儿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分发角色扮演道具:闹钟、书包等。
2. 邀请幼儿分别扮演嘟嘟和他的小伙伴,通过角色扮演的过程,让幼儿感受迟到给人带来的麻烦。
3. 引导幼儿就扮演角色的过程进行简单的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扮演嘟嘟和小伙伴时的感受和体会。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迟到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并分享自己对迟到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2.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五、迟到常识学习(20分钟)1. 制作迟到小人卡片,上面写上常见迟到原因。
2. 展示卡片,让幼儿辨认迟到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讨论。
同时,教师补充迟到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3. 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总结出迟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概括今天学到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

幼儿园大班《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守时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2. 帮助幼儿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养成守时的良好习惯。
3. 通过故事分享,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分享:《总是迟到的嘟嘟》2. 时间观念的培养3. 规划时间,守时实践4. 倾听与表达5. 关心他人,培养同情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守时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2. 难点:帮助幼儿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养成守时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 计时器3. 画纸、画笔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故事分享(10分钟)播放《总是迟到的嘟嘟》的故事课件,让幼儿倾听故事内容。
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故事心得,让幼儿谈谈对嘟嘟迟到的看法。
3. 时间观念培养(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互动游戏,让幼儿了解时间的概念,明白守时的重要性。
4. 规划时间,守时实践(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避免迟到。
让幼儿设定一个计时器,尝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5. 倾听与表达(5分钟)教师让幼儿分组,相互分享自己如何克服迟到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6. 关心他人,培养同情心(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嘟嘟迟到的原因,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幼儿明白守时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第二天的时间表,并按照时间表执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时间观念的理解和守时习惯的养成。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幼儿能否在家中也实践守时的行为。
3. 通过小组分享和讨论,评估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培养幼儿按时到校的好习惯,懂得守时的重要性。
3. 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和创造,设计自己的起床流程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体会角色情感。
难点:1. 学会表达自己的起床流程图。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 画纸、画笔、贴纸等绘画材料3. 沙漏、计时器等时间工具4. 小组讨论卡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有没有迟到过,迟到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感受嘟嘟的情绪变化。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嘟嘟总是迟到,以及迟到给他带来的困扰。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设置嘟嘟起床、洗漱、吃早餐等环节,让幼儿体验守时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请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起床流程图,并分享给大家。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强调按时到校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努力遵守。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每天起床、洗漱、吃早餐的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3. 家长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起床流程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按时完成任务。
3. 评价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是否能在家中实践按时到校的好习惯。
4.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遵守作息时间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我是时间管理小能手”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进一步培养时间观念。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共同制作时间管理工具,如沙漏、计时器等。
八、教学反馈1. 课间时间,教师可与幼儿交流,了解他们对故事和课堂活动的喜爱程度。
2. 教师可通过家长群,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遵守作息时间的反馈。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一、主题活动目标:1. 认识时间概念,理解迟到的原因和后果。
2. 培养幼儿守时、自律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情感态度。
二、主题活动内容:1. 故事分享:《总是迟到的嘟嘟》2. 讨论:为什么嘟嘟总是迟到?迟到有什么后果?3. 游戏:时间管理接力赛4. 手工制作:制作时间管理表5.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制定家庭时间表三、主题活动过程:1.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总是迟到的嘟嘟》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嘟嘟迟到的原因和后果。
2.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嘟嘟总是迟到,迟到有什么后果。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游戏:时间管理接力赛。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扮演时间管理员,监督组内成员按时完成任务。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
4. 手工制作:制作时间管理表。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制作时间管理表,培养幼儿规划时间的能力。
5.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协助幼儿制定家庭时间表,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体验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四、主题活动延伸:1.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时间管理相关展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2. 区域活动:设置时间管理区,提供相关教具,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时间管理意识。
3. 家园联系:教师通过家长群、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五、主题活动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时间管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时间管理能力的体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时间管理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幼儿自我监控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 时间管理相关教具:如钟表模型、时间卡片等3. 手工制作材料:彩色纸、画笔、剪刀等4. 家庭时间表模板5.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七、教学活动步骤:1. 故事分享: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总是迟到的嘟嘟》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嘟嘟迟到的原因和后果。
大班社会《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嘟嘟迟到的原因。
2. 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快乐。
3.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知道嘟嘟迟到的原因。
2. 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快乐。
3.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难点:1. 教育幼儿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迟到。
2. 教育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 嘟嘟玩具一个3. 时间表一张4. 分享卡片若干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1. 故事里是谁总是迟到?2. 嘟嘟为什么总是迟到?3. 嘟嘟是怎么做的?2.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嘟嘟迟到的原因,以及嘟嘟是如何改正错误的。
3.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如何避免迟到,并分享自己的心得。
4.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模拟嘟嘟改正错误的过程,引导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迟到。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教育幼儿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迟到。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3. 观察身边的朋友,发现他们是否有迟到的情况,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对于时间管理的态度。
2. 评估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如何避免迟到的想法和策略。
3. 观察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2. 开展一次关于时间管理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和活动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3. 举办一次分享活动,让幼儿带上自己的玩具或食物,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含反思一、故事简介讲述一个小狗嘟嘟总是迟到的故事。
他不喜欢早起,总是赖床,导致上学迟到。
小朋友们都很生气,于是老师想了一个办法,让嘟嘟体会到迟到的危害,最终改掉了迟到的坏习惯。
二、教学目的1.帮助孩子意识到迟到的危害,养成守时的好习惯;2.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解,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故事主题,问孩子们是否有过迟到的经历,有什么感受。
引导孩子们思考有哪些事情需要按时进行。
第二步:朗读故事教师朗读故事,可以结合故事配合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
第三步:讨论故事1.请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描述嘟嘟为什么总迟到,有什么危害;2.孩子们认为老师的惩罚方式是否公正,是否合理;3.孩子们可以自由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交换看法。
第四步:展开活动1.学生角色扮演:可以选几个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小剧场表演。
其他同学也可以充当观众,给予反馈和评价。
2.绘本创作:让孩子们自由绘制故事中的场景或人物,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添加自己的想法和元素。
第五步:总结吸收1.重新回顾故事情节,检查孩子们是否都理解了故事中的重点和核心内容;2.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思考,如何避免在生活中迟到,养成准时的习惯。
四、教学反思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深入浅出地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告诉孩子们迟到的危害,激发孩子们保持守时的好习惯,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
通过教学过程,不仅让孩子们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还锻炼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需要教师不断调动兴趣,增加互动,使得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在活动结束后,还应该引导孩子们逐步将故事情节和教育意义带到日常生活中,注重实践。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嘟嘟总是迟到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守时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嘟嘟总是迟到的原因,认识到守时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迟到的原因,并能够提出改进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嘟嘟角色头饰、时间表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关注嘟嘟迟到的原因。
3.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嘟嘟迟到的看法,引导幼儿认识到守时的重要性。
4.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嘟嘟,通过实践体验守时的意义。
五、作业布置2. 鼓励幼儿在下次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时间安排,让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嘟嘟总是迟到的原因。
(2)能够表达自己迟到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2. 评价方法:(1)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时间表制定情况。
(3)情景模拟表现:评价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观察其守时意识。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开展“守时小能手”竞赛,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强化守时意识。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关注幼儿的时间观念培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观看其他与时间管理相关的动画片或故事,让幼儿从中学习到更多守时的方法。
2. 开展时间管理主题活动,如“我的时间我做主”,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2. 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和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改正自己总是迟到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时间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嘟嘟总是迟到,迟到的后果是什么。
2. 故事讲述: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嘟嘟总是迟到的事件,引导幼儿关注嘟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嘟嘟为什么改正了迟到的习惯,幼儿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不迟到。
五、课后延伸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时间管理相关的内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时间。
3.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时间管理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1.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包括故事情节、角色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掌握。
2. 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情感投入和合作意识。
3. 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发言质量,包括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等方面。
4. 幼儿在课后延伸活动中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作息习惯养成情况。
七、教学内容1. 故事讲述:嘟嘟总是迟到,导致错过了很多有趣的活动。
2.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嘟嘟迟到的心理和后果。
3. 讨论活动:引导幼儿思考迟到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如何改正迟到习惯。
八、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通过故事课件讲述嘟嘟总是迟到的事件。
2. 角色扮演法: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嘟嘟总是迟到,迟到的后果是什么。
2. 故事讲述: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嘟嘟总是迟到的事件,引导幼儿关注嘟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大班社会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大班社会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1500字教案名称:解决大班社会中总是迟到的嘟嘟问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准时出席的重要性以及迟到对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养成准时出席的好习惯,并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通过游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和马克笔。
2. 卡片或手写标签。
3. 学生手册。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题(10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要讨论的话题:迟到问题。
询问学生是否有人经常迟到,以及他们认为迟到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通过学生回答,引导他们意识到迟到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
2. 分组活动 - 迟到小组(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为迟到小组。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代表将扮演迟到的学生嘟嘟。
在每个小组中,组员讨论和分享他们迟到的原因和影响。
然后,要求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和合作,找到解决嘟嘟迟到问题的方法。
每个小组将结果写在一张卡片或标签上。
3. 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代表将他们的卡片挂在白板上,与整个班级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并让学生互相补充和评论其他小组的提议。
4. 规则制定(10分钟):根据学生的意见和讨论,共同制定一份规则,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时间和准时出席。
例如:- 提醒: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说明。
- 计划: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确保准时到达目的地。
- 养成习惯:建立每天早起和提前离开的好习惯。
将这些规则写在白板上,并要求学生复制到自己的学生手册上。
5. 游戏 - 时间竞赛(2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他们参加一个时间竞赛的游戏。
每个小组将收到一个任务表,上面列有一系列要完成的任务。
规则是:每个小组需要尽快完成任务,但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
如果超过规定时间,这个任务就被认为失败。
游戏结束后,每个小组讨论他们的表现,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策略和经验。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经验,让他们分享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幼儿园大班《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

幼儿园大班《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守时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理解和支持。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的阅读与讨论。
2. 时间管理游戏的开展。
3. 制作时间表和计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守时的重要性,培养时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时间管理游戏让幼儿体验守时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制作时间表和计划,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
2. 时间管理游戏材料。
3. 纸张、彩笔等制作时间表和计划的材料。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述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讨论嘟嘟迟到的原因和后果。
2. 讲解守时的重要性:让幼儿理解守时对于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 时间管理游戏:开展时间管理游戏,让幼儿体验守时和不守时的不同结果。
4. 制作时间表:引导幼儿思考一天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帮助幼儿制定合理的时间表。
5. 计划实践:让幼儿根据时间表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活动。
七、教学拓展1. 分享时间管理的小技巧:与幼儿分享一些时间管理的小技巧,如设定闹钟、优先处理重要任务等。
2. 团队合作游戏:开展团队合作游戏,让幼儿体验在有限时间内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3.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时间管理学习,与家长分享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时间管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评估幼儿在制作时间表和计划过程中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管理情况。
九、教学总结1. 总结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中的教训,强调守时的重要性。
2. 强调幼儿在时间管理方面取得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十、教学延伸1. 开展时间管理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加与时间管理相关的小组活动,如制作时间沙漏、开展时间竞赛等。
大班社会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大班社会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名称:大班社会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教案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迟到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准时意识。
3.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教案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黑板。
2.教学素材:关于迟到对他人和自己造成影响的图片或故事。
3.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的素材和道具。
4.音乐和实物奖励。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问候学生,询问学生最近是否有迟到的情况,并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
2.观看图片或讲述故事:展示相关图片或讲述有关迟到对他人和自己造成影响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迟到行为的不良影响。
二、探究(15分钟)1.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迟到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并让学生陈述自己对迟到行为的看法。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出迟到对个人和团队带来的负面影响。
3.展示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教师记录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收集到的意见。
三、启发(10分钟)1.时间游戏: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时间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反思讨论:让学生讨论游戏过程中是否有学生做到了准时完成,引导学生认识到准时的重要性。
四、拓展(15分钟)1.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一个“如何避免迟到”的小手册。
每个小组需要包括以下要点:制定一个早起计划、规划上学的时间、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等,并通过插图和文字来展现。
2.小组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手册,并进行展示。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评价。
五、归纳(10分钟)1.总结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迟到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并强调准时的重要性。
2.感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今天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巩固(10分钟)1.时间管理游戏:教师给出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参与并加深对时间管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教案:总迟到嘟嘟Big class social lesson plan: always late, doodle
大班社会教案:总迟到嘟嘟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目标:
1、掌握故事内容,理解迟到的根本原因。
2、能大胆、多元、有逻辑的讲述作为小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知识点:
1、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嘟嘟总是迟到,可他把原因归咎于"妈妈骑自行车太慢,爸爸喊我太晚了'闹钟的声音太轻了",结果同学们都笑他。
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自己: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
就不再迟到了。
2、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例:我也会迟到,以后我会快快的穿衣服,这样就不能迟到了。
以后我会早早的睡觉,也不会迟到了。
准备:
(1)物质准备
PPT一:
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
孩子的画面: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结果:迟到,小朋友都在上课(小朋友捂着嘴巴笑)。
PPT二:
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
孩子的画面:穿衣服速度很快(皮皮吃饭时专注,没有东张西望)(皮皮很快的起床)。
结果:不迟到,小朋友都在操场上游戏。
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
(2)知识准备:前期了解作为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3)场地准备:座位坐成U字型。
过程:
(一)通过出示PPT"皮皮上学了",引起幼儿--今天早上,小学生皮皮在上学的过程中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吧!(播放课件1)
(二)通过欣赏课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不要把迟到
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1、通过欣赏PPT,将难点进行前置。
(1)通过欣赏课件1,初步了解迟到的原因--谁愿意说
一说故事中皮皮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爸爸叫他起床。
皮皮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妈
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
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结果皮皮迟到了。
--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皮皮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
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2)通过欣赏课件2,初步了解不迟到的原因--后来,老师告诉皮皮一些不会迟到的好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谁愿意老师告诉了皮皮什么好办法?结果怎样?
爸爸叫他起床:快速的穿衣服,有顺序的穿衣服。
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皮皮低头专心的吃饭,认真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赶快起床,也不磨蹭结果皮皮没迟到。
--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皮皮没有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快速的穿衣服,有顺序的穿衣服。
皮皮低头专心的吃饭,认真的吃饭皮皮赶快起床,也不磨蹭。
(3)通过对比活动,明白迟到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请小朋友比一比这两个故事,你发现了皮皮迟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自己的行为改变了。
2、通过欣赏课件,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不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
--小朋友都知道了皮皮迟到的原因,皮皮还有一个好朋友嘟嘟,他是不是也经常迟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
(1)初步整体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中都有谁?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故事,了解迟到和不迟到的原因--现在我们来听一听故事的第一段,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嘟嘟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嘟嘟认为是什么事情导致他上学迟到了?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第二段,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后来嘟嘟迟到了吗?为什么没迟到?
(3)整体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遇到问题时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怪别人。
(三)能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方法。
--再过几个月小朋友也要进入到小学,做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愿意来说一说做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
能不迟到?
早睡早起、不睡懒觉、不赖床穿衣服动作快一点,有秩
序的穿衣服早上专心的吃饭晚上收拾好书包2、通过讲述活动,了解作为一个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1)作业、书包忘记拿:晚上自己把书包收拾好,不要
让爸爸妈妈收拾了。
(2)和好朋友打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死自己
做错了。
(3)考试考不好: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老师讲的没
听懂。
(4)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开动脑筋想问题。
(四)延伸--小朋友刚才学会了故事,等会区域的时候请小朋友把这个表演出来,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互相讨论一下,下课时把讨论的结果告诉我!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