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1课人之初

合集下载

清版三字经全文带拼音

清版三字经全文带拼音

清版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清版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导语:三字经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三字经和《千字文》《百家姓》并列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清版带拼音,欢迎借鉴!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人之初 , 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性相近 ,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苟不教 , 性乃迁。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教之道 , 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昔孟母,择邻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窦燕山,有义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养不教,父之过。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子不学,非所宜。

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幼不学,老何为。

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玉不琢,不成器。

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为人子,方少时。

人之初课文一年级下册

人之初课文一年级下册

人之初课文一年级下册《人之初》是南宋王应麟所作,原文如下: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它朗朗上口、蕴藏着无尽哲理,来学习下三字经吧!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人之初 , 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性相近 ,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苟不教 , 性乃迁。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教之道 , 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昔孟母,择邻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窦燕山,有义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养不教,父之过。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子不学,非所宜。

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幼不学,老何为。

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玉不琢,不成器。

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为人子,方少时。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亲师友,习礼仪。

人之初的全文解释

人之初的全文解释

人之初的全文解释《三字经》是南宋王应麟所作。

全文如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日黄道、日所躔、日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

《三字经》教案(7篇)

《三字经》教案(7篇)

《三字经》教案(7篇)《三字经》教案篇一经典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活动目标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师之堕”2、识字:山、远、近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活动准备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字卡:山、远、近“多闻之星”贴纸教师用碟:《三字经》第一课内容、说文解字、知行合一《妈妈生病了》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

”出示盒子,“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把它请出来。

”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

“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

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

〕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

“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活动展开〔一〕诵读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

”播放vcd,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

〕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

〔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

“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

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

三字经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一讲人之初

三字经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一讲人之初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一讲人之初,性本善第一讲人之初,性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

苟:假如。

性:天性。

教:训导、教诲。

本:来、原来。

迁:转变、变化。

性:性情。

道:此处指方法。

习:习染,长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贵:注重、重视。

特性。

专:专一节:人之初,性本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为什么会被大尊称为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沉甸甸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制精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这样的教科书,比如说《仓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

而这部《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

在今天好多地区,比如客家人,我们知道他们主要居住在广东梅州,或者福建一带,他们对《三字经》还是可以像歌谣一样唱的。

从内容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

也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

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这种传统的蒙书,主要是我们通常所三,即《三字经》、《百家姓》、《字文》,这些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

大家一听三,马上会有一感觉,为什么只有《三字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节:人之初,性本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古往今来在漫长的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中华儿童就是《三字经启蒙,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许未必识字,也许没有机接受教育,但是他们从小也听诵《三字经》,对《三字经》耳濡却不一定染,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字经.第一课doc

三字经.第一课doc

《三字经》第一课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注释:之:的。

初:人刚出生的时候。

性:本性。

本:本来。

善:善良、好的。

近:没什么差别。

习:习染。

苟:如果。

教:教育。

迁:改变乃:于是,就。

道:方式、方法。

贵:重要。

专:专心致志。

译文: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环境不一样,人性才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使孩子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附:故事《改恶向善》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王烈的人。

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又很乐于教导别人。

有一次,一个小偷在偷牛的时候被主人捉住了。

小偷向主人认罪说:“你怎么处置我,我都心甘情愿,但千万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

”谁知道这件事还是让王烈知道了。

王烈派人去看望了那个小偷,还送了两匹布给他。

别人很不理解,问王列为什么这样做。

王烈回答说:“那个小偷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还能够改过向善。

我送他布匹,是鼓励他继续向善。

”后来,有个老爷爷在路上丢了一把剑。

一个过路人捡到后,就守在剑旁,等待失主的到来。

傍晚,老爷爷沿路回来找剑,顺利地找到了丢失的剑。

王烈知道了这件事后,便派人查访守剑的人是谁。

结果,居然就是那个偷牛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一样善良的,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有可能变坏。

因此,家长对小朋友要从小进行教育,使他能够区分善与恶,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附:故事《学习贵在专心》奕秋是一个精通棋术的人。

他同时教两个学生下棋。

其中一名学生非常专心的听奕秋讲解各种棋局和下棋的技巧;二另一名学生却一边听课,心里一边想着如果天有大雁飞来,就拿弓箭去射他们。

等到上完了课,奕秋让两名学生下一盘棋。

结果认真听课的学生的棋艺比想着大雁的学生高明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习时一定要专心致志,时刻不能放松。

《三字经》分段赏析

《三字经》分段赏析

《三字经》分段赏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注释】人:泛指众人。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情,本性。

本:根本,原来。

相近:相去不远。

习:后天的习惯。

远:相差太远。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

【】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

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再是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注释】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化。

道:方法、道理。

贵:注重、重视。

以:在于。

专:专心致志。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新版国学三字经1.人之初性本善 教学设计

新版国学三字经1.人之初性本善 教学设计

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比如有的人,小的时候愉东西,如果不好好教育,长大就会愉盗成性.人就会变坏.教之道,贵以专:要教育好一个人,最至要的一条,就是要教导他专心致志学习,始终如一,学习的时候不可以三心二意.,比如图中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在读书,蝴蝶飞过来,一个小朋友始终专心的读书,另外的一个小朋友就跑去追埔蝶了.它就是不专一的.6.再次朗读本句,讨论总结此句话带给我们的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2故事典故1.物6.从前,有一个叫秋的人,由于他善于下棋,所以人们都叫他奔秋.7.奔秋收了两个弟子,专门传授他们棋艺.虽然弈秋教得非常认真,可是他并不知道,弟子d]jt的学习的态度完全不同。

其中一个弟子学习非常专心,每次老师讲课他都认真地听,一招一式完全牢记在心,课余的时间也专心'学习根谱.另一个弟子表面上看起来也在用心听讲,实际上心思并没有用在学棋上,一心想着游玩打*,课余的时间都用在游玩上了.8.一段时间后,奔秋想检查一下两个弟子的学习成绩,就让他们对奔一局.开局没走几步,优劣便明显分辨了出来:虚心'学习的弟子落子如飞,从容不迫;而另出立不专心的弟子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很快就落败了.9.虽然这两个弟子在一起学习,又是同一个名师传授,可是几年后,一个成了困俱高手,另T却没有学到什么本事,成为了一个平庙的人.10.讨论一下容秋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故事我f网道,学习的时候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可以三心二意。

四、复习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三字经介绍

三字经介绍

国\学\文\化\之\三\字\经
讨论交流 的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给爸爸、妈妈提建议的勇气,让学生懂得感恩。
版权声明
国\学\文\化\之\三\字\经
感谢您下载觅知网提供的原创PPT作品,为了您和觅知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 ,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觅知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 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故事二、唐伯虎学画]
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还需要有 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不再家里学些,学校为什么不和 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有了好 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古人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了 吗?我们来看看:
国\学\文\化\之\三\字\经
《三字经》
背诵比赛 能堂上背诵出来的给予小奖品。
国\学\文\化\之\三\字\经
《三字经》
各种形式的读:
1、听录音唱读 2、学生齐读 3、同桌互读
小结:
国\学\文\化\之\三\字\经
先鼓励学生自己口头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在学生概括后教师再作一个小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 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 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
国\学\文\化\之\三\字\经
San
zi
jing
三字经
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注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 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教师:xxx
班级:X年级X班
国\学\文\化\之\三\字\经
目录
一 《三字经》 三 孟母三迁

三字经1[精华]

三字经1[精华]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千字文》〔梁〕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千字文》注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三字经全文及详细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详细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

昔孟母,择邻处,养不教,父之过。

玉不琢,不成器。

香九龄,能温席。

首孝悌,次见闻,三才者,天地人。

曰春夏,曰秋冬,曰水火,木金土,曰黄道,日所踱。

曰江河,曰淮济。

曰士农,曰工商。

地所生,有草木,稻粱菽,麦黍稷,曰喜怒,曰哀惧,酸苦甘,及辛咸,匏土革,木石金,高曾祖,父而身,父子恩,夫妇从。

此十义,人所同。

礼乐射,御书数,有古文,大小篆,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断机杼教不严,师之惰人不学,不知义孝于亲,所当执知某数,识某文三光者,日月星此四时,运不穷此五行,本乎数曰赤道,当中权此四渎,水之纪。

此四民,国之良。

此植物,遍水陆。

此六谷,人所食。

爱恶欲,七情具。

此五味,口所含。

丝与竹,乃八音。

身而子,子而孙。

兄则友,弟则恭。

当顺叙,勿违背。

古六艺,今不具。

隶草继,不可乱。

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

窦燕山,有义方,子不学,非所宜。

为人子,方少时,融四岁,能让梨。

一而十,十而百,三纲者,君臣义,曰南北,曰西东,十干者,甲至癸。

赤道下,温暖极。

曰岱华,嵩恒衡。

曰仁义,礼智信,有虫鱼,有鸟兽,马牛羊,鸡犬豕,青赤黄,及白黑,膻焦香,及腥朽,曰平上,曰去入,自子孙,至玄曾,长幼序,友与朋。

斩齐衰,大小功。

唯书学,人共遵,若广学,惧其繁,教之道,贵以专。

教五子,名俱扬。

幼不学,老何为。

亲师友,习礼仪。

弟于长,宜先知。

百而千,千而万。

父子亲,夫妇顺。

此四方,应乎中。

十二支,子至亥。

我中华,在东北。

此五岳,山之名。

此五常,不容紊。

此动物,能飞走。

此六畜,人所饲。

此五色,目所识。

此五臭,鼻所嗅。

此四声,宜调协。

乃九族,人之伦。

君则敬,臣则忠。

至缱麻,五服终。

既识字,讲说文。

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孝经通,四书熟,有连山,有归藏,我周公,作周礼,曰国风,曰雅颂,三传者,有公羊,五子者,有荀杨,自羲农,至黄帝,夏有禹,商有汤,汤伐夏,国号商,周辙东,王纲坠,嬴秦氏,始兼并,光武兴,为东汉,宋齐继,梁陈承,迨至隋,一土宇,二十传,三百载,炎宋兴,受周禅,舆图广,超前代,迨成祖,迁燕京,清世祖,膺景命,道咸间,变乱起,革命兴,废帝制,中不偏,庸不易。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三字经的全文解释?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更多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word版式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word版式

(三字经)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注释】初:初生之物。

性:指人的本性。

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得意思。

远:相去太远,有很大的差别。

苟:假如、苟若。

迁:改变、变迁,这里是指不好的改变。

专:有恒、专心的意思。

【语译】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这个善良的本性,每一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而专心一致的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注释】孟母:亚圣孟子的母亲。

择:选择。

处:居住的地方。

机杼:机,织补用的木架子;杼,织补用的梭子。

窦燕山:原名窦禹均,幽洲人,因为当地名属燕,所以又名燕山。

义方:指良好的家训。

【语译】从前,孟子的母亲曾经一连搬过三次家,是为了替孟子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难过的孟母立刻拿出刀子来,把快要织完的布割断,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五代后晋时,燕山地方有个名叫窦禹均的人,教导孩子的方法非常好,因此他的五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博得人们的赞誉,当时,没有人不知到他们的。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注释】教:这里有两个“教”字,第一个是父之教,第二个是师之教。

惰:偷懒怠惰,没有尽到责任。

子:这里指为人子女。

不学:不肯读书学习。

非所宜:是说不应该如此。

为:作为、成就。

【语译】做父亲的生了子女后,只顾着去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是父母的过错;做老师的教育学生不够严格,不能使学生有所成就,这就是老师的怠惰。

做人子女者如果不肯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幼小时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注释】琢:雕饰琢磨得意思。

器:器皿,比喻成就。

义:理义,做人做事的道理。

抗日三字经

抗日三字经

《抗日三字经》(张自忠)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

国不保,家不安,卫祖国,务当先。

昔岳母,训武穆,背刺字,精忠谱。

岳家军,奋威武,打金兵,复故土。

唐张巡,守睢阳,奋战死,称忠良。

文天祥,骂元兵,伸正气,留英名。

郑成功,守台湾,抗清兵,美名传。

刘永福,黑旗军,打法兵,英名存。

七月七,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

佟麟阁,赵登禹,两将军,把兵举,守南苑,攻丰台,身虽死,有荣哀。

姚子青,守宝山,一营兵,只余三。

段云青,一等兵,身体健,国术精。

遇敌舟,跃身上,一挡三,是猛将,左一拳,右扫腿,两倭寇,齐落水,余一寇,逃船尾,刺刀下,立见鬼。

阎海文,是空军,打敌机,八架焚。

掷炸弹,炸敌轮,轰一声,三舰沉。

身受伤,落敌方,从容中,举手枪,先杀敌,后自戕,不屈辱,真叫棒。

此数将,军人魂,青史上,美名存。

------------------------------------------------------------------------------《抗日三字经》(现代版)海之东,有倭国,仅四岛,号大和。

倭人性,最难测,惧强权,欺软弱。

实好战,伪共荣,谋扩张,图作恶。

神州兴,汉唐威,四海平,倭人惑,遣特使,来朝贡。

学文化,学礼仪,学制度,学典籍。

炎黄人,最忠厚,对倭人,行仁义。

殊不知,藏鬼计,笑脸后,隐杀机。

宋元后,国力微,倭人性,露峥嵘。

至明初,终成寇,扰我民,掠我物。

秀吉王,够猖狂,占高丽,始扩张。

戚家军,最英勇,逐倭寇,显豪雄。

清帝国,太无能,倭国势,日益盛,吞并心,日渐成。

甲午年,北洋灭,马关约,台湾别。

至此后,我势微,列强欺,九州危。

民国初,更嚣张,廿一条,显猖狂。

九一八,最堪伤,东三省,付苍狼。

国已破,家何安,失妻子,丧爹娘。

离乡土,倍凄凉,松花江,成绝唱。

一二八,占上海,松沪约,主权卖。

一二九,求抗战,遭镇压,民心伤。

双十二,行兵谏,抗日志,终实现。

卢沟桥,起硝烟,日亡我,我图存。

平型关,战大捷,黄土领,倭将灭。

三字经-【宋】王应麟

三字经-【宋】王应麟

三字经-【宋】王应麟三字经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昔:从前。 择:选择。
邻:邻居。
处:相处、居处。
子:即孟子。 机:指织布机。 杼(音柱):牵纱的梭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 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容②
《出郊》(明)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汾上惊秋》(唐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课外必背古诗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人:泛指众人。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情,本性。 本:根本,原来。
相近:相去不远。 习:后天的习惯。
远:相差太远。“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 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 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 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 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 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 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

三字经一到六节

三字经一到六节

三字经一到六节《三字经》第一节原文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第一节译文:3.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4.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字经》第二节原文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2.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第二节译文:3.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4.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字经》第三节原文1.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2.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第三节译文:3.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4.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三字经》第四节原文1.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2.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第四节译文:3.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4.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三字经》第五节原文1.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2.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第五节译文:3.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4.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三字经》第六节原文1.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第六节译文:3.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第1课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2课子不学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第3课首孝弟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第4课曰水火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