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公共行政的范式转换PPT课件
政府职能篇 《公共行政学》 ppt课件
(1)保护型政 府职能模式
政府职能模式 类型
(2)干预型政 府职能模式
(3)引导型政 府职能模式
➢ 保护型政府职能模式
• 服务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其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个 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论
• 政府的责任在于保护个人权利、维持公共秩序,政府职 能范围被限制在公共领域,政府只能守望在市场之外, 不得进入市场“私人”领域。
➢ 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
• 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市场理论的体现
仅仅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作用不能使有效需求提高到充 分就业的水平,但是,市场机制这种“能力不足”的 情况,可以通过政府扩大支出、减税、货币扩张等措 施来弥补
➢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
• 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腾飞过程中创造 的新型政府职能模式 在保证社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 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代表者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 与控制作用。 对于中国而言,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服务型政府致力 于建设和完善的职能模式
政府职能篇
公共行政“做什么”?
政府做什么?
政府职能是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和功能。
(3)实施者是政府组织体系
➢ 政府职能的特点
公共性
政
法定性
府
职
执行性
能
的
多样性
特
点
动态性
➢ 政府职能模式
• 政府职能模式就是政府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运 行进行调控的方式、方法的总和。
公共管理范式的变革.ppt
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是否合适 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是否能用于公共领域 公共部门管理的政治化是否在重蹈覆辙 下向的公民责任与上向的管理责任是否一
致
2.3公共管理范式的自身变革
公共管理的第一波(管理导向的响应模式):
政府再造(重塑)运动与企业精神 1992年的《政府再造》 1993年的美国政府绩效评估
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以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为内容的新政治经济学 以委托-代理\交易费用为内容的新制度经济学
现代管理学的方法来源:
德鲁克的管理变革和哈默的再造理论
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特征
强调在市场基础上提供公共服务 研究对象由政府扩大的三个组织 研究内容由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 研究重点从重视过程到重视结果
1.与服从于同一个权力关系的组织的外部单位协调关系: 大多数主要管理者必须与组织内上下左右的其他部门 的主要管理者协调关系以实现其部门的目标
2.与独立的组织协调关系:这些机构来自于政府的其他 部门或不同层次以及利益团体和私人企业,他们对组织 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有一定影响
3.与新闻媒体和公众协调关系:组织需要得到新闻媒介 和公众的行动支持\赞成或默认
应对
从被动式应对到全程式调控
反馈式调控:应对问题 同馈式调控:预防问题 前馈式调控:消灭问题
Three Types of Control
Inputs
Feedforward Control
(anticipate problems)
Conversion Process
Concurrent Control
传统管理学的方法来源:
泰勒和法约尔的科学管理 梅奥的行为主义研究
公共行政范式的主要特征
行政活动的科学化 作为一种价值的效率观 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 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的公务员
公共行政的范式转换
治官要靠法治
以宪法治官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但不能被
理解为是执政党和政府的治国工具(宪法主 体不是执政党与政府)。 现代宪法首要的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并“规定一个受制约的政府”。宪法所确认 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政府权力不可逾越、侵 犯的边界。这是宪法以权利制约权力。
治官要靠法治
以法律治官
依法行政的内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 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切政府机关 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 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 它是指一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据宪 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自身职责, 管理行政事务、经济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保 证政府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有关公民宪法权利的立法(新闻法、出 版法、社团法)。 人大监督法、公务员法 制定各种单行的行政程序法
治官要靠法治
政策不能高于法律
法律经过立法程序,是人民意志的合法体现;
政策未经立法程序,且多为不具有长远目的的 规范 政策高于法律对于一个法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 家而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它绝对不 利于法文化的生根。 政策高于法律的结果可能是人民上行下效不愿 守法,因而造成人民的生命、自由与财产在无 预警情况下被政府剥夺。因此绝对有利于专断 而不利于法治。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制”: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文化制度而言。狭义的法制是法律制 度的简称;广义的法制指管理国家事 务的制度化、法律化,它包括制定法 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三个方面。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法制
就谈不上法治。 有了法制并不等于实行法治。 法治之下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规 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都受到 严格的法律限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政府要管好,人民 要守法”--“政府要守法,人民要
公共行政研究范式转变
公共行政研究范式转变范式(Paradigm),又称典范,最早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后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科学或学科领域,指称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哲学基础、理论框架、观念体系和话语系统,蕴含了其区别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本质特征、基本原则、内在规律和叙事风格,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迁和更替。
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以来,其研究范式先后(亦有交叉)经历了从传统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到新公共服务的变迁。
一、传统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和学术领域的诞生与19世纪末美国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这一时期美国最严重的政治问题是愈演愈烈的政党分肥制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治理危机。
政党分肥制(TheSpoilSystem),亦称政党分赃制,是指赢得大选的政党以巩固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活力、促进党员团结等为理由,将国家的重要行政公职分配给本党党员和支持者。
这一发轫于1800年美国大选的制度恶劣影响了美国的政治生态,导致了裙带关系滋生、腐败贿赂蔓延、行政效率低下、党派倾轧成风等诸多政治弊病。
作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引领者和亲历者之一,政治家和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对行政人员卷入政党纷争而导致的“恶”深恶痛绝。
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于1887年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试图将“行政”作为一个独立领域从“政治”的母体中分离出来以免受“政治的干扰”。
这篇文章被公认为是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和基本研究范畴。
威尔逊认为,行政学应着力于研究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能源方面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
130对行政学基本研究领域的厘定暗含了“行政”的两大原则:第一,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威尔逊认为,行政所能成功和适当进行的工作就是“行政”而不是其他,它应该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行政是置身于特定的政治范围之外的。
第三章 公共行政学的“范式”比较新版
3. 科学管理学派 的思想是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基础之一 . 泰勒在 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是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基础之一. 的思想是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基础之一
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中提出管理的四类责任或条件;法约尔在《工 年 中提出管理的四类责任或条件;法约尔在《 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916年 提出了工业企业的6项活动,行政管理的5 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提出了工业企业的6项活动,行政管理的5种 职能,14种原则. 职能,14种原则. 种原则
第二节 新公共行政学
1.强调以公平与民主作为行政学的目标和理论 1.强调以公平与民主作为行政学的目标和理论 基础. 基础. 2.主张政治(政策)与行政的关联性. 2.主张政治(政策)与行政的关联性. 主张政治 3.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 3.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 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 4.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 4.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 政体制的研究. 政体制的研究. 5.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 采用新的研究方法. 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 5.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采用新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古典公共行政学
(三)古典公共行政学的缺陷 1.采用一种形式主义的或静态的研究方法 采用一种形式主义的或静态的研究方法, 1.采用一种形式主义的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并以正 式的政府组织 官僚体制)作为研究的对象, 政府组织( 式的政府组织(官僚体制)作为研究的对象,忽视对 非正式组织和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 和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 非正式组织和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 2.将政治与行政截然分开,忽视了政治因素对管理 2.将政治与行政截然分开,忽视了政治因素对管理 将政治与行政截然分开 政治因素 过程的影响. 过程的影响. 3.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或活动抽象为若干的 3.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或活动抽象为若干的 原理及原则. 原理及原则. 4.效率的标准被过分地推崇,忽视公平标准. 效率的标准被过分地推崇 公平标准 4.效率的标准被过分地推崇,忽视公平标准.
《公共行政学》课件
20XX/01/01
Ppt
公共行政学 PPT课件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公共行政学概述 公共行政环境 公共行政体制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公共行政学概述
章节副标题
公共行政学的定义
绩效管理: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提供反馈和激励
薪酬与福利: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政策,吸引和留住人 才
劳动关系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组织发展与变革:推动组织变革,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竞 争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数字化、智能化、网 络化
发展趋势:多元化、个性化、人 性化
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制 定、执行、评估等
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管理的理 论、方法、实践等
公共行政人员:研究公共行政 人员的素质、能力、行为等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案例研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探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实践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行政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和原因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
政策制定:确定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措施等 政策执行: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包括政策实施、政策评估、政策调整等 政策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等 政策效果:评估政策执行的效果,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等
公共政策调整与终结
政策调整的原因: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不符,政策环境变化等 政策调整的方式:政策修正、政策废止、政策替代等 政策终结的原因:政策目标实现,政策环境变化,政策效果不佳等 政策终结的方式: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转移等
公共管理的“范式”变化课件
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输和 处理的效率,保障信息安全。
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公共管理知识的复合 型人才,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全球公共治理的发展趋势
跨国合作
加强跨国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
公众参与和透明度的需求增加
随着公民意识的提高,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政府透明度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这给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科技进步的影响
新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 何利用这些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是一个挑战。
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公共管理需要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全面 的视角,对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感谢您的观看
背景
工业革命前,社会经济活 动相对简单,政府职能需 求有限。
实例
封建社会中,政府主要负 责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较少涉及经济和社会事务 。
公共管理时代的出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点
政府职能扩大,开始涉足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 理。
背景
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活动变得复杂,政府需 要更广泛地履行其职能。
实例
20世纪初的美国罗斯福新政,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大规模介入经济活动。
公共管理“范式”的演变过程
特点
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大,同时开始注重管理和服务效率 。
背景
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对政府服务的需求增加 。
实例
英国的“公民宪章运动”,旨在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 效率。
02 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兴 起
(5)第三章公共管理的范式转型
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特征:
(1)新公共行政学在公共行政学的经典目标和理
论基础中增加了公平一项。
(2)新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为核心, 抛弃了政治-行
政二分法的观点。 (3)新公共行政学倾向于抛弃传统的过于稳定的 官僚体制,寻求具有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或官 僚组织形式。
三、公共管理学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公共管理(New
第三节
推动公共部门管理范式 转变的动因分析
1、公众对公共部门的批评
2、经济理论的影响
3、公共选择理论
4、全球化的作用
5、技术变革的影响
1、公众对公共部门的批评
(1)公共部门的规模受到了批评 (2)各国政府对于人们关于政府规模的论证一 直在作出反应 (3)政府的管理方式不断地受到批评,也就是 说官僚主义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非常不受欢迎 的管理形式。
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经济学理论,通常被认为“新古典经 济学”,或者称为“经济理性主义”。无论是政府、政策顾问还是
官僚机构本身都拥护这种形式的经济学,在制定政府和提供服务方
面都更多地利用政府内部和外部的市场。经济学们及其经济思维在 科层体制的较高层面上正在替代传统的公共行政的观念,而经济理
论也渗透到新的公共管理的实践中。
策过程,广泛利用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 学)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行政学的视野,使行政学研究由单
一学科框架迈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道路,并围绕行政决
策的研究,力图建构起新的行政学理论体系。
《新公共行政学》以及政策科学的兴起标志着公共行政学 的传统的主导地位的终结以及政府管理领域研究的新范式 的形成。1968年,由《公共行政学评论》的主编沃尔多所发 起,一群青年行政学学者在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的明诺布鲁克(Minnowbrook)会场举行研讨会, 会议的目标是弄清公共行政学的相关问题以及这个学科如 何改变以迎接70年代的挑战。会议论文于1971年以《走向 一种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为书名结集出版,本书 可以说是《新公共行政学》的宣言。其中弗里德里克森 (Frederickson)的《走向一种新的公共行政学》一文,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这次会议的总结,集中地表述了《新公 共行政学》的基本观点。该文有三个目的:一是综合明诺布 鲁克会议上关于新公共行政学观点;二是探讨新公共行政学 与更广泛的行政思想与实践世界的关系;三是解释新公共行 政学与组织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 公共行政职能 《公共行政学》 PPT课件
3.1公共行政职能概述
3.一般是指人、事物、机构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公共行政职能,一般称为行政职能或政府职能,它是政府存在的前提和 基础,是一切公共行政活动的依据。 关于政府职能的概念,国内行政学界众说纷纭,但一般性的看法是,政 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具体而言,也就是政府作为国 家公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 应履行的职责和应起到的作用。公共行政职能与政府职能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同样都要回答公共行政主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但在使用公共行政职能概念时,更突出强调政府职能的公共性特征,强调政 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范围。
1)行政职能是科学的建立行政组织的根本依据。行政机构的建立和 改革都要以行政职能为依据,只有科学的人事行政职能才能科学 合理的设置和改革机构,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行政组织体 系。
2)行政职能是确定政府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标准。任何政府活动的内 容、目标和任务都要在政府职能范围内,并根据行政职能来确定。 行政职能反映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和实质内容。
1)公共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1)政治方面的原因 (2)经济方面的原因 (3)文化方面的原因 (4)科学技术的发展
2)实现公共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要求
(1)公共行政职能的转变要有正确的目标取向 (2)公共行政职能的转变要立足全局,统筹兼顾 (3)公共行政职能转变要把握好速度和幅度
3.1.5 研究公共行政职能的意义
3)行政职能是组织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基础。行政管理活动是一 种职能活动,而行政管理过程就是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职 能有序运行的过程,每项职能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和确定 行政职能,能让我们更清楚、更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政府管理过程, 从而把握管理个阶段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效果。
公共行政学.ppt
第一章:绪论
一. 公共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 行政: 指政府处理政务. 也就是处理社会
公共事务. 公共行政: 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 理.
2. 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
a. 公共行政的特点。 (1). 公共性.(2). 政治性.
(3). 法制性.(4) 民主性. (5) 公平性.(6) 高效性.
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 并支配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b组织文化的作用 第一. 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第二. 是管理的基础. 管理的灵魂. 第三. 是组织的个性 第四. 为组织和组织成员提供精神动力 第五. 组织文化的稳定性
c组织文化的特征 第一. 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 第二. 团队精神 第三. 对人的关心程度 第四. 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 第五. 风险承受程度 第六. 民主程度 第七. 报酬标准 第八. 重视结果 第九. 控制程度
的惰性。 第五, 历史的继承性。
3. 行政体制的作用
第一, 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 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 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全面地促 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第三, 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 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
第四, 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 保证。
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联系实际. 结合国情.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d哲学研究方法 c 就是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公
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e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f实证研究方法 实际调查研究. 模拟实验. 个案研究等 g比较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行政环境
一. 行政环境概述 1. 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共行
第三, 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 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 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
最新【精品PPT】公共政策理论的模型与范式讲学课件
用。
二、团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公共政策不代表公共利益,只代表占优势 的团体的利益。
评价: ⒈反映了美国政策过程中的事实。 ⒉否定了公共利益的客观存在。 ⒊过分夸大了团体利益的作用,否定了行
政官员的作用。
三、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
⒌评价:德洛尔的范式有一种理想化的色彩(他希望将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 整合在一起),而将各种知识融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将管理 科学和行为科学融合——两者出发点不同,管理科学的出发点是个人服 从集体;行为科学则要求集体先满足个人的兴趣、需要,两者之间存在 矛盾。
“以问题为中心”型的学科理
论建构范式
9
犒 髲郢冸鹘譾泸舔舭誟輮瑝塂
綾聃慅炌媝賝煏嚞穂笟皣餗栕
哠鸏耚藴諗岔襚璬戎椀箶欣蜡 頒排嶷织扳沤蘏阖槍砗攼攓週 橝 古杳古怪阛怪彫广告赥和殱叫姐鱞禵 2漇2222魛222割22 鲮愄 汙姐曇鞗聀陴佖惿玱 5呬5555眛555銀555虐5 眓 媗濬 和 计 化 怪毃瑌呵 较 工 个呵 斤 古駫舣呵 斤 古綒 梯呵 计 怪呵较怪豽 囯呵古惨 預斤古斤怪瓹 似諂 沣 8H浏垵 薋8h览8jj7k量9項 昱k3k力3 癵躮浏览逢玓量逩烓了 曏 C擦cggf蠫fgh賁fhhh惛f 隗鳯伴 衫佝啜沺藺 嶤垐 G11箷蜌h1h1h1愘瞇h1h1h11h篬 櫇1hhh珅 嵏旕 侣荃 帘衂 絊 101允 门01011袬 參111姿韨1111媸塉崝瓯 鄦擂氋颏撎閺驙殙襐浒噤勸撡
⒉将管理科学家提出的方法论同行为科学家提出的个人意志决定论结合起来;
⒊具体运用:1) 必须明确理解、把握社会发展方向;2) 必须与客观政策密 切相关,能够包容每一个微观具体的政策的宏观性格;3) 对时间的敏感, 把现在看作是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公共行政学课件 文档全文预览
【思考】
某学校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95年5月,该 校行政科发布了一个分房通知,将该校新购置的 5套三居室住宅分给有关人员,并将分房的条件 列出。该校教师张某认为,他在该校已工作10年 ,对该校的教学改革做出过较大贡献,且他家一 直住房紧张,急需改善住房条件,但分房名单中 却没有他。张某认为很不公平,便多次向校行政 科、校长和学校主管部门申诉,但均未获得解决 。张某一怒之下,于1996年1月以该校行政科为 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所以,需要:一方面是节制政府,减轻其作用; 一方面开放人民与权力间的联系管道。
研究方法
研究取向:政治、管理、法律 理论与实践结合 哲学研究方法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
公共行政学
——public administration
社会与政治的二分法
政治价值
自由、民主、法治 公平 平等
自由
1. 放任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 代表的是一种“保障个人权利,缩减政府功能”的原则。 放任自由主义者主张每个人都有权利依他所选择的方式生活,只 要他尊重别人同等的权利就好。 强调的是自由发展的权利 2. 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 相比之下,他比放任自由主义更在意“每个人”都应享有同样的 自由,因此它更重视平等。 自由主义的目标是要实践“自由式的平等”,即保障每个人获得 “平等的关怀与尊重”。 强调的是社会必须以人人都有机会实践其潜能为前提 只要能帮助弱者缩短他们与记得利益者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平 等的基础上追求理想的人生,政府职权的扩大并不构成问题。
特点
交叉性和边缘性学科 应用性学科 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研究广泛性 学科的发展性
研究对象
政府能够做什么 政府应该做什么 政府管理的主体 政府如何做 政府为什么做
公共行政学.ppt(一、二、三章)
第一节 行政学概述
3、工业大革命的大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分工和专 业化为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二)功能 管制功能 服务功能 维护功能 扶助功能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一、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是 公共行政学的发端.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三、知识经济社会与公共行政 1、从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的发展 2、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 3、从官僚式行政向企业式行政的发展 四、公共行政的研究趋向 1、分析西方的行政理论,使之本土化的趋向 2、公共行政研究的技术化和专业化趋向 3、公共行政研究的国际合作化趋向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3、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以行为科学学派为代表 哈佛大学的教授梅奥的霍 桑实验 4、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权变理论 E=f(L,F,S)E=Efficiency L=Leader F=Follow S=Surrounding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二、转型时期中国的公共行政 1、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变化(委托—代理关系) 2、政府职能和角色的变化 3、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政府开始关注自身 的利益 4、政府观念的变化(成本效益、服务、有效 性、时间、顾客、利益等)
第三节
组织冲突管理
(二)解决组织冲突的方法 1、协商解决 2、仲裁解决 3、权威解决 4、调整政策法 5、求同存异 6、暂缓解决 7、另寻出路 一般说来,组织冲突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冲突 激化;二是冲突得到解决。组织冲突一般有四种 情况:一是一方被另一方说服;二是双方僵持; 三是双方保留意见,寻找新的出路;四是相互补 充,达到新的统一。
1.2.3第3讲公共行政学的新发展
二、公共行政学研究范式转换
西方的行政学在其百余年的发展与演进历程 中,出现了三次范式转换: 1.传统的公共行政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 —60年代中期)
2、新公共行政学。亦称新公共行政学运动,是以1968年9月的明 诺布鲁克会议为发端。弗里德里克森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第二,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 •第三,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第四,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第五,主张“民主行政”,并以此作为公共行政的“学术识别系
4、(新)公共管理学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学范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和
商学院逐渐成长起来,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在于:
•第一,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再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
研究上;
•第二,更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特点。 •第三,研究焦点由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
程序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
•第四,公共管理学不局限于规范研究,更注重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成为核心研究方法。
•第五,公共管理学涉及大量的传统公共行政学没涉及的主题。
统”。
3、公共政策分析:也称政策科学
•最初把政策与科学直接联系并赋之以现代意义的是美国
政治学者拉斯维尔,通常把他与同事拉纳在1951年合箸 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一文作为现 代政策科学发端的标志。
•综合的说,政策科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的逻辑过程至
少包含了三个要点,即欲达到的目标,为达成目标而作的 宣誓或拟采取的行动,以及由政策声明所引发的权威者的 实际的政策行动。
第三讲 公共行政学的新发展(范式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有关公民宪法权利的立法(新闻法、出 版法、社团法)。
人大监督法、公务员法 制定各种单行的行政程序法
治官要靠法治
政策不能高于法律
❖法律经过立法程序,是人民意志的合法体现; 政策未经立法程序,且多为不具有长远目的的 规范 ❖政策高于法律对于一个法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 家而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它绝对不 利于法文化的生根。 ❖政策高于法律的结果可能是人民上行下效不愿 守法,因而造成人民的生命、自由与财产在无 预警情况下被政府剥夺。因此绝对有利于专断 而不利于法治。
❖“人治”:一种以人为主体,以家国一 体的社会结构为基础、礼治为内容、德治 为机制、性善为理念的社会控制方式。 ❖“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是一种以 法律为主体,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基 础、以民主政治的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 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思想文化基础的社会控 制方式。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在立法上,人治表现出主观性,法治 表现出客观性,人治使社会缺乏客观 而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
检验法治建设的标准
❖我们是不是总是不肯订定规则,事到临头才匆忙做 决定?我们是不是也习惯于不等规则订好,就推出重 大决定,最后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 ❖我们是不是总有一些不必要予以秘密化的规定?在 若干情况下,对可能受到这些规定影响的人,是不是 公布这些内规比不公布更有效益?而且我们是不是做 到了“法无明文不为罪”? ❖我们是不是倾向于订定一些会溯及既往的规则,使 现行规则的完整性总是受到冲击?人们是否因此总是 怀疑现行规则不能保证“现在”活动的合法性,因为 将来的规则几乎必然会否定现在的活动?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 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切政府机关 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 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
它是指一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据宪 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自身职责, 管理行政事务、经济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保 证政府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法治的坐标
良法并得到普遍的遵守。(法律至上;法律正当)
法治的四个坐标
排除人治的专断;维护个人自由权利;政府依法 行事而且本身受到法律规范;守法作为一种道德 承担。
法治理念的化约:四种价值
❖自尊自主的人文生活 ❖理性规范的社会合作 ❖亲和可敬的司法正义 ❖有效节制的政府权力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依法行政的实质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依法治国:指“广大人民群众(主体) 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客体)”
错误观点:政府是主体;“治”的客体 是本地所管的行政、司法事务和经济、文 化、社会事务。
依法行政的实质
❖上述错误观点是把“国”理解为只是一个 空间或地域概念,“国”应指国家机器。 ❖依法治国的精髓,就在于作为法治主体的 人民以法治权,即人民通过人大以宪法和法 律来授予并制约政府权力。政府则首先是作 为法治的客体接受法的统治,依法用权,而 政府官员是这些权力的载体,因此,以法治 权又重在以法治官,澄清吏治。所谓吏治清 则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司法上,人治表现出宗法性,法治 表现出平等性。
❖在约束上,人治表现出多样性,法治 表现出单一性。
❖在理念上,人治表现出空想性,法治 表现出有效性。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制”: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 度、文化制度而言。狭义的法制是法 律制度的简称;广义的法制指管理国 家事务的制度化、法律化,它包括制 定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三个方 面。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法制 就谈不上法治。
❖有了法制并不等于实行法治。 ❖法治之下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规
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都受到 严格的法律限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政府要管好,人民 要守法”--“政府要守法,人民要
依法行政的内涵
治官要靠法治
❖以宪法治官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但不能被 理解为是执政党和政府的治国工具(宪法主 体不是执政党与政府)。 现代宪法首要的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并“规定一个受制约的政府”。宪法所确认 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政府权力不可逾越、侵 犯的边界。这是宪法以权利制约权力。
治官要靠法治
❖以法律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