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嵇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林七贤——嵇康
“矜尚不存乎心, 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 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嵇康《释私论》“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峨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其家本姓奚,会稽人,先祖避怨移居谯郡铚县,改为嵇姓。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娶曹操之子曹林之女(一说曹林孙女)长乐亭主为妻,迁郎中,拜中散大夫。生平经历嵇康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年少求学、竹林交游、卷入纷争。嵇康少孤,靠母兄抚养长大。年轻时代的他生活在一个政局稳定,社会安宁的环境中,同时他的家境殷实,这为他提供了很好的成长环境。他“幼有奇才,博览无所不见”(臧荣绪《晋书》),兼通音律,喜欢与友人抚琴吟诗于山水之间。竹林的交游始于嵇康与向秀、阮籍等人的结识。在这段时间里,嵇康或与友人于竹林中饮酒赋诗,放浪形骸;或读书属文,与其他学者就某些话题反复辩难。这是一段难得的自由时期,嵇康的才思在这段时期恣意奔涌,他一生中一些重要的著作如《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琴赋》等便著于此时。高平陵政变后,嵇康与向秀铸铁于洛邑,并时常进山求仙访
道,开始过起了隐居生活,然而执政者却不肯放过这位当世文坛的灵魂人物。《世说新语·简傲》载:“钟士季(钟会)……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锤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康始见恶于会。后嵇康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对官场无情地进行批判,
言辞之激烈更是让统治者侧目。钟会曾向司马昭进言:“嵇叔夜,卧龙也。公无忧天下,但以康为虑耳。”终于,吕安之案让钟会找到了机会。他罗织罪名,将嵇康投入了监狱,并不顾三千太学生的请命杀掉了嵇康。
赵孟頫行书《与山巨源绝交书》
思想人格嵇康作为魏晋时期一位著名的玄学家,他对于本体论的探讨十分有限,他更关注个体的人,更注重具体事物之理的探索。他分析音乐,提出“声无哀乐”,讨论养
生之理,又对名与胆、“自然好学”、“宅无吉凶”等问题,做出客观的分析与说明。他的分析中抽象的哲学思维的成分很少,相反的,他多用十分具体常见的事例,通过清晰严密的推理,揭示客观的自然之理。嵇康的思想不仅落在纸上,更是他一生品行的标杆。他在《释私论》中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便是他一生的写照。嵇康的诗最能体现他的这一品质。陈延杰《诗品注》曰:“四言能名家者甚鲜,三百篇之后,惟曹操、嵇康,差可嗣响。”他的四言诗清雅脱俗
又不离质朴,《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游仙诗》等充分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然纯真生活的向往。
嵇康虽曾在《幽愤诗》写道自己“托好老庄,贱物贵身”,但是他却没有能像老庄一样超脱于纷争的世事之外,相反的,他的真性情让他更像一个斗士。面对钟会假惺惺的拜访,他冷眼以待;得知好友山涛推荐自己做司马家的官,他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便送到山涛的案上;最后在刽子手的刀斧下,他索琴奏一曲《广陵散》,曲终弦断,从容赴死。他的真性情与生俱来,他的刚烈是对当时黑暗现实最激烈的控诉。嵇康孝顺父母,疼爱孩子,他是一个热爱热爱生活的人,却最总被时代的大潮推上了断头台。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予,《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亦于时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