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掷一掷》教学设计
掷一掷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掷一掷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b17e4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9.png)
掷一掷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掷一掷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掷一掷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掷一掷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已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这些数中居多的道理。
教学难点: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骰子,表格,统计图,学习纸,PPT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讲述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爷的故事。
2、设问:你们认为谁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3、学生发表意见。
二、自主探究1、让我们来动手掷一掷吧。
先思考:一个骰子有几个面?哪些数字?(六个面,1-6个数字)师:他观察得仔细吗?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呀!如果老师任意掷一个骰子,可能出现哪些数呢?生:1—6。
师:可能出现 7 吗? 生:不可能2、师:如果老师同时掷两个骰子,朝上的一面的和又可能是哪些数呢?生:2—12。
师:可能是 1 吗?为什么?可能是 13 吗?为什么?生答。
3、师:平常我们都用掷骰子来玩游戏,其实它里面还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今天咱们就来掷一掷骰子,研究其中的数学奥秘吧!(板书:掷一掷)请两位同学上台掷一掷,一问同学作记录。
4、玩20次后,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三、展示互评1、甲方赢的次数比乙方多,问什么呢?2、小组探究:掷一掷,并将掷出的和涂在统计图上。
每次掷中了谁选的和,就在谁的表格里涂一格,涂到有一个数字全都涂满为止。
3、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些小组一次2、12都没有掷出来,是不是代表不可能掷出2和12呢?4、现在来填学习纸,你们发现了什么?5、小结:和是5、6、7、8、9的可能性要大些,因为他们出现的次数要多些(具体说明多多少)四、巩固练习1、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9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4c58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d.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掷一掷》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和发现不确定事件和可能性大小的知识。
教材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利用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概率知识,能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但是,对于如何准确计算事件的概率,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计算事件的概率。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和发现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计算事件的概率。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探究问题的答案。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的骰子,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
2.准备相关的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骰子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对骰子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骰子的性质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和操作骰子,来预测它会出现哪些数字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实际操作骰子,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每组轮流掷骰子,记录出现的数字,并计算出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计算事件的概率。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概率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学生对概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掷一掷(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掷一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2ce2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a.png)
《掷一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0-51页。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掷一掷、画一画等活动了解骰子的点数和出现的次数,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等知识感受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二)经历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感悟比较归纳、推理、统计、随机、有序的数学思想,培养数据分析意识、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三)感受数学的价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探究掷两个骰子的点数和是2-12中哪些数的可能性大。
四、教学难点:探究掷两个骰子的点数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PPT,学习单1,学习单2,探秘单1,骰子,透明盒子。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骰子,初次猜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老师也喜欢玩游戏。
看,我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骰子。
师:玩过骰子吗?生:玩过。
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这小小的骰子开始,一起走进“掷一掷”的课堂。
师:1个骰子上有几个点数?生:6个。
师:哪6个?.生:1、2、3、4、5、6。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现在将它掷一次,猜一猜,朝上的点数可能是几?生:1-6都有可能。
师:到底会出现哪个点数,我们在掷之前能不能确定呢?师:那可不可能掷到0或者7呢?生:不可能,因为骰子上没有0和7。
[思考]本环节开门见山引入骰子,创设真实可见的场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简单的猜测与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将在掷骰子的过程中每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与生活中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产生关联,不仅为后续的学习积累了活动经验,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骰子里奥秘的兴趣。
2.感知游戏,明确规则。
师:正因为1-6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大,所以,这小小的骰子就特别公平。
你看,有了这公平的骰子,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制定游戏规则。
请看。
掷骰子比赛:掷骰子,如果是“4”,则同学们赢;如果不是“4”,则老师赢。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c013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3.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第【1】篇〗掷一掷教学目标:1.运用已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所学知识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让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活动过程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积累活动经验。
3.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骰子,师问:同学们见过骰子吗?你们在哪见过?它和数学有什么联系?(学生可能回答:在打麻将时、玩具上见过;骰子上有6个数字。
)学生回答后,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来掷一掷骰子,通过游戏一起探究骰子里面还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思考:如果同时掷出两颗骰子,它们出现的点数之和会有哪一些7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4、5……12。
追问:可能有1和13吗?为什么?学生自主思考,通过组合知识得出结论。
(不可能,因为两个数的和最小是2最大是12。
)2.游戏探究。
规则:把这11种结果分成两组:A组:1、2、3、4、10、11,B 组:5、6、7、8、9。
一共掷20次,总次数多者为胜。
(l)选择一组结果与教师进行比赛。
(2)两个小组为一个单位比赛,自由选择结果组别,4人轮流掷骰子,由组长记录试验数据,最后比较实验数据,分出胜负。
学生操作时,组员轮流掷骰子,组长负责填写数据。
掷骰子时要注意先在手中晃几下再投入杯子中。
3.汇报比赛数据和结论,师汇总并引导学生比较总结。
比较发现:两数和为5~9出现的次数较多,说明B组获胜的可能性大。
引导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数和的统计表,并通过举例说明:如和是6的情况:1+5,2+4,3+3三种情况;和是2只有1+1这一种情况。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9e40a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a.png)
《掷一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掷骰子的游戏,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发现事件的可能性,并能用分数表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骰子,让学生观察骰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掷一掷。
2. 新课导入(1)教师让学生掷骰子,观察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2)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每个面朝上的次数,计算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3. 深入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两个骰子同时掷出的和的可能性?(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出计算和的可能性的方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
(4)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和的可能性,并比较不同和的可能性大小。
4.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掷骰子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并能用分数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精选五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4ff52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9.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2、在游戏、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发现、体验0、1、2、8、9、10和这6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小;3、4、5、6、7这5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教学难点:理解可能性大小与实践发生不确定性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色子、统计表、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课前观看百事可乐广告视频。
1、教练准备用什么决定哪个队先开球?2、为什么用硬币开球?生答:用硬币比较公平(掷出硬币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3、除了硬币,还有什么公平的方法进行选择?(抛硬币、猜拳、掷色子)4、我们知道,类似的游戏方式有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小色子走进掷一掷的课堂。
教师板书课题。
掷一掷二、设置问题,猜想的开始1、我们玩一个掷色子的游戏,出示课件游戏规则:如果掷出4,则女生赢。
如果不是4,则男生赢,大家觉得公平吗?为什么?(色子有6面,4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1、2、3、5、6占5种情况都是男生赢。
)那怎么给规则才公平?2、现在增加1个色子,我们来玩两个色子得游戏,如果两个色子,点数和可能是几?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如果是2、3、4、10、11、12,则蓝队赢。
如果点数和是5、6、7、8、9则红队赢。
现在你认为哪个队赢得可能性大?让同学举手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哪个队,并询问原因。
3、现在让我们来实际做一做这个游戏,首先让两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两人各掷3次,让学生大声报出点数和和哪队赢)老师随机往1号记录单演示涂格子。
4、同学们,我们掷了六次,能判断哪队赢的可能性大吗?为什么?<<<12&&&(试验次数少,有偶然性。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a42d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e.png)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独立性,并能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分析事件的独立性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能根据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3. 在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培养其判断推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独立性。
2. 分析独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画树状图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分析事件的独立性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骰子、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骰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让学生初步体会事件发生的独立性,从而引出课题。
2. 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掷出两个骰子,朝上的两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几?(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分析问题。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掷骰子的游戏,记录每次掷出的数字,并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事件发生独立性及可能性大小的分析。
六、板书设计1. 《掷一掷》2. 事件发生的独立性3. 分析独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 画树状图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5.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事件发生独立性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而有趣的“石头、剪子、布”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体会事件发生的独立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69b3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4.png)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可能性》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掷骰子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和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内容如下:
1.了解骰子的结构,理解骰子掷出的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
2.掌握通过列表法或画图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会用列表法或画图法整理和分析掷骰子事件的可能性。
-能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定游戏策略。
举例解释:
-通过实物骰子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理解骰子有六个面,每个面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
-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列表法(如表格)或画图法(如树状图)来记录和分析掷骰子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强调每种方法的使用场景和优势。
2.逻辑推理能力:在探讨掷骰子游戏中,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推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可能性知识,制定合理的策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骰子的结构和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可能性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看到可能性在实际中的应用。我发现,当涉及到具体计算和列表法、画图法的运用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这些知识点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个别指导和鼓励。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将所学的可能性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不够充分,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这提醒我,在组织小组活动时,要更加注意分工的均衡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作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掷一掷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掷一掷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cb640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6.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运用分数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掷骰子的方法,并能准确记录结果。
(3)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掷骰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可能性与数量的关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掷骰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记录和分析掷骰子结果。
3. 可能性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掷骰子的方法,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可能性与数量的关系,可能性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骰子、记录表、多媒体设备。
2. 学具:骰子、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骰子,引导学生说出骰子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骰子可以用来做什么游戏吗?(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骰子可以用来玩掷骰子游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掷骰子。
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掷骰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2)学生分组进行掷骰子实践活动,记录每次掷骰子的结果。
(3)学生将掷骰子的结果进行整理,填写记录表。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掷骰子结果,发现规律。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掷骰子的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学生分享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能性与数量的关系。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5. 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掷骰子题目。
(2)预习下节课内容:可能性与概率。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案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bb91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c.png)
《掷一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可能性的大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骰子,让学生猜一猜掷出的数字是多少。
- 学生自由猜测,教师记录下学生的答案。
- 教师揭示答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人猜对了,有人猜错了?2. 探究新知-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骰子,让学生自己掷一掷,记录下每次掷出的数字。
- 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有的数字出现的次数多,有的数字出现的次数少?-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因为骰子有6个面,每个面出现的概率都是1/6。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掷出1的可能性是1/6,掷出2的可能性是1/6,以此类推。
3. 实践操作- 教师出示两个骰子,让学生自己掷一掷,记录下每次掷出的两个数字。
-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可能性?-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可能性是不相等的,因为有的和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和出现的次数少。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和为2的可能性是1/36,和为3的可能性是2/36,以此类推。
4.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发生的次数决定的。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游戏,让玩家掷骰子,根据掷出的数字获得不同的奖励。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骰子掷一掷,记录下每次掷出的数字,并计算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
2. 让学生设计一个游戏,让玩家掷骰子,根据掷出的数字获得不同的奖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发现可能性的大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a655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5.png)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数学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掷一掷》这一教案,为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设计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选择了教材的第十章第三节《掷一掷》作为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抛骰子这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抛骰子的概率规律,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骰子、白板、黑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具,以及学生用的练习册和学习笔记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让学生先自己掷骰子,然后记录下掷出的点数,通过实际操作引出概率的概念。
2.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计算抛骰子的概率。
3.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设计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讲解:我详细讲解了概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5.课堂互动:我在课堂上设置了问答环节,让学生通过问答加深对概率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概率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的重要概念,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请用骰子掷出1到6的点数,计算掷出偶数的概率。
答案:掷出偶数的概率是1/2。
2.掷两个骰子,计算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答案: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是1/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游戏中如何利用概率知识提高自己的胜率。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拓展延伸,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掷骰子并记录点数,通过实际操作来引出概率的概念。
这个环节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感受到概率的存在,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抽象出概率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3507a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2.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掷一掷》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概率现象,培养学生的随机事件判断和处理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掷骰子的方法,二是通过掷骰子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概率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概率概念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同时,学生对概率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掷骰子,并能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一些简单的概率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掷骰子游戏,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掷骰子,并能发现一些简单的概率规律。
2.难点: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解释概率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共同进步,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骰子、记录等。
2.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概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掷骰子的方法,并演示如何掷骰子。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熟悉掷骰子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掷骰子游戏,每组记录掷出的数字和出现的次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小组的掷骰子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概率现象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概率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掷一个骰子,出现偶数的概率是多少?掷两个骰子,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是多少?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掷骰子游戏和概率规律的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案模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73be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50页、51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的学习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应用和反思累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通过应用和反思累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学前检测通过掷骰子,复习可能性相关内容。
二、出示P50 掷骰子游戏师: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看和可能有哪些情况?师:为什么和最小是“2”,最大是“12”?三、合作交流,自主尝试探究(一)小活动:和老师比赛,分别掷两个骰子,如果和是5,6,7,8,9,算老师赢,否则学生赢,想一想谁赢的次数多?(二)同桌互相掷骰子比赛。
(三)小组合作探究。
师:为什么掷出和是5.6.7.8.9的同学又赢了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两人一组,轮流掷。
和是几,就在几的上面涂上一格。
涂满其中任意一列,游戏结束。
小组活动,展示,汇报。
(四)归纳总结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关于组合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和是5.6..7.8.9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吗?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玩一玩这个游戏,并给你的爸爸妈妈讲一讲其中的奥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案模板第【2】篇〗一、纵横梳理说教材《掷一掷》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0-51页)内容。
属于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范畴,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组合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不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
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4d51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d.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概率的基本概念,知道概率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掷骰子),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培养实证精神和数据分析能力。
2.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概率知识,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知道概率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通过实际操作(掷骰子),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培养学生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计算概率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一对骰子•记录表或记录纸•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示例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掷骰子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共同探究概率知识。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两个骰子,询问学生骰子有哪些面,每个面上的点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掷一次骰子,会出现哪些点数?每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同?2. 知识讲解•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包括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举例说明概率的计算方法,如掷一次骰子,出现点数为1的概率是1/6。
•引导学生理解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
3. 巩固练习•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掷骰子10次,记录每次掷出的点数,并计算每个点数出现的频率。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提问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4.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某些点数出现的频率较高或较低,这与概率的计算方法有何关系?•分享讨论成果,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掷一掷》(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fabfd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0.png)
《掷一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掷骰子的游戏,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可能性大小的表示。
难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骰子,引导学生观察骰子的特点。
1.2 学生回答:骰子有六个面,分别标有1至6的数字。
1.3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掷一次骰子,可能会掷出哪个数字呢?1.4 学生回答:可能会掷出1、2、3、4、5或6。
2. 探究新知2.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能会掷出1、2、3、4、5或6呢?2.2 学生回答:因为骰子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数字,所以掷出的数字是不确定的。
2.3 教师总结:是的,掷骰子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就是事件的不确定性。
2.4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掷出每个数字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吗?2.5 学生回答:是的,因为骰子的每个面都是相同的,所以掷出每个数字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2.6 教师总结:对,掷出每个数字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可能性。
例如,掷出数字1的可能性是1/6,掷出数字2的可能性也是1/6,以此类推。
3. 实践操作3.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掷骰子的游戏,记录每次掷出的数字。
3.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掷骰子10次,记录每次掷出的数字。
3.3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规律了吗?3.4 学生回答:我们发现,掷出每个数字的次数大致相同。
3.5 教师总结:这是因为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掷出每个数字的次数也会大致相同。
4. 总结提升4.1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4.2 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掷骰子的结果是随机的,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913c7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3.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分数或百分数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运用列举法或画“树状图”等方法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分数或百分数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列举法或画“树状图”等方法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法:通过掷骰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讲授法: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分数或百分数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掷骰子的游戏,引导学生关注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掷骰子的实践活动,记录每次掷骰子的结果,并填写统计表。
3. 讲授新课(1)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介绍如何用分数或百分数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掷骰子活动中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并用列举法或画“树状图”进行表示。
5.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概率奠定基础。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掷一掷》教学设计
![《掷一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6888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f.png)
《掷一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掷一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 5、6、7、8、9 居多的道理。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理解可能性的大小与游戏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骰子、统计表、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掷一掷。
(板书课题:掷一掷)2、游戏规则(1)同时掷两个骰子,将两个骰子朝上的点数相加,得到“和”。
(2)老师选一组“和”(5、6、7、8、9),同学们选一组“和”(2、3、4、10、11、12)。
(3)每人掷 10 次,谁选的“和”出现的次数多,谁就赢。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猜测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大家先猜一猜,哪一组赢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生 1:我觉得老师选的那一组赢的可能性大,因为 5、6、7、8、9这几个数比较多。
生2:我觉得我们选的这一组赢的可能性大,因为2、3、4 比较小,10、11、12 比较大。
2、实验(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掷骰子实验,记录每次掷出的“和”,并统计出现的次数。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将结果汇总在统计表中。
3、分析数据(1)观察统计表,比较两组“和”出现的次数。
(2)思考:为什么老师选的那一组“和”出现的次数多?4、理论验证(1)列出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所有可能情况。
小学数学《掷一掷 》教案
![小学数学《掷一掷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eba8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0.png)
A、讲清要求。
引: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记录单,表1.由组长负责填写试验数据,以小组为单位,4个人轮流掷骰子,每人3次,掷骰子时要注意先在手中晃几下再投入杯子中,活动结束后,由组长收好杯子和骰子,小组内交流试验数据.交流好数据后派一位同学把你们组的试验数据到老师地方汇总。听清要求了吗?
3、师:也就是说,同时掷2颗骰子,它们的和只能在2~12之间。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两颗骰子来场比赛怎么样?我们把这11个和分成两组(老师划线),为了方便,分别称为甲组和乙组。(板书)一共掷20次,以总次数多者为胜。
二、探索新知。
1、师生比赛——第一次探索实践。
A、学生猜测两组点数的可能性大小。
引:选择甲组请举手,说说你们选择的理由。选择乙组的请举手,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掷一颗骰子,可能掷出什么数?(出示骰子图)
这节课我们再来掷一掷骰子,(板书:掷一掷)
一起研究研究骰子中的数学,好不好?(教师板书课
题)
2、掷两颗骰子的可能性。
师:那么大家想,如果同时掷两颗骰子,朝上的两个面的数字之和会有哪些
3、学生回答,教师有意板书。
可追问:怎么可能是3?怎么可能是8?怎么没有1?可能是13吗?
B、小组活动。
师:(老师发学具)拿到学具的小组可以开始活动了……
C、汇报结果。
引:活动结束,请组长收好学具坐好。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说说你们的试验数据和结论?(老师汇总)
D、汇总大图。
引:为了更加准确清楚的反映这些和的不同情况,老师把全班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出示),先来看右边的统计表,和刚才的猜测一致, 5——9组和出现的次数多?这说明前面乙组获胜是偶然吗?接下来我们再看统计图,仔细观察,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小学数学《可能性—掷一掷》教案
![小学数学《可能性—掷一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109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3.png)
小学数学《可能性—掷一掷》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可能性的概念,并能够使用词语描述各种可能性。
2.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预测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能力。
教学准备:1.板书准备:可能性的概念和词语描写。
2.游戏道具:一颗骰子,一把飞镖和一个靶子。
3.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导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他们讨论一下掷一掷这个活动中的可能性。
例如:"小明,看看你有没有经常玩掷一掷这个游戏?你认为掷一掷这个游戏中有哪些可能性呢?"2.让学生将可能性的考虑和答案写在黑板上。
3.教师对可能性的概念进行解释,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当我们掷一次骰子,可能会出现几种结果?2)当我们玩飞镖游戏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3)当我们猜硬币正反面时,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4)你认为概率和可能性有什么关系?第二步:探究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颗骰子。
2.让学生轮流掷骰子,并让他们记录每次掷骰子的结果,当每个小组掷完6次后停止。
3.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写在黑板上,进行讨论和整理,观察掷出的结果是否有规律。
例如:"在你的记录中,你发现掷出的每个数字的可能性相等吗?","那你觉得掷出几这个数字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呢?为什么?"4.引导学生用可能性的词语来描述掷骰子的结果,例如:"掷骰子可能掷出1、2、3、4、5、6六个数字中的任何一个。
"第三步:游戏时间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把飞镖和一个靶子。
2.让学生轮流投掷飞镖,并记录每次的结果。
3.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写在黑板上,进行讨论和整理,观察投掷的结果是否有规律。
例如:"在你的记录中,你发现靠中心的可能性更大吗?"4.引导学生用可能性的词语来描述投掷飞镖的结果,例如:"投掷飞镖可能靠中心,也可能离中心较远。
《掷一掷》教学设计
![《掷一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a9d37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3.png)
《掷一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掷一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通过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等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组合、统计、可能性等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活动,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能用组合的知识分析和解释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可能性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组合情况及可能性大小。
2、教学难点理解和解释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可能性大小。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验法五、教学准备1、每个小组准备两个骰子、一张记录单。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的记录表格。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游乐场中掷骰子的游戏场景,提问:同学们,你们玩过掷骰子的游戏吗?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掷骰子中的数学问题——掷一掷。
(二)提出问题,引发猜想1、同时掷两个骰子,它们的点数之和可能是几?2、猜一猜,哪个点数之和出现的可能性最大?(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1、小组活动(1)每个小组掷两个骰子 20 次,将每次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记录在记录单上。
(2)完成后,小组内汇总数据,填写小组的汇总表。
2、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各小组的数据。
(四)分析数据,验证猜想1、展示各小组的数据,汇总全班的数据,填写在大的记录表格中。
2、观察数据,分析哪个点数之和出现的次数最多。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点数之和出现的可能性大,而有些可能性小呢?(五)知识讲解,揭示原理1、用组合的知识讲解点数之和的可能性大小。
例如,点数之和为 2 只有(1,1)这一种情况,而点数之和为 7 有(1,6)、(2,5)、(3,4)、(4,3)、(5,2)、(6,1)六种情况,所以点数之和为 7 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掷一掷》教学设计
萍乡市安源区城区小学彭洪英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0—51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掷一掷》是人教2013新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它安排在《可能性》一单元的后面,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探讨可能性的大小。
其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的学习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的学习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应用和反思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感受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
四、教学重点
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