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
探讨新形势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金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核定编制数 101,实际核定 编制数 101,实际在编 98 人,空编率 2.9%。男性职工 35 人,女性职工 63 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 35 人,占干部 职工总人数的 35.7%。卫生专业技术职称 74 人,占干部职 工总数的 75.5%,其中高级职称 16 人,占干部职工总数的 16.3%;中级职称 30 人,占干部职工总数的 30.6%;初级 职称 28 人,占干部职工总数的 28.6%;无职称 24 人,占 干部职工总数的 24.5%。中心临时聘用了 5 名人员从事业务 科室辅助岗位和工勤岗位工作。共 25 个科室,按实际岗位看, 8 个行管科室共有 22 人,占在职职工的 22.4%;17 个业务 科室 76 人,占在职职工的 77.6%。
管机构、整合人员队伍,促进精干、高效、专业化疾病控 制体系和队伍建设。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合理安排人员岗 位,重点建设业务科室,使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编制数不少 于 85%,卫生技术人员不少于 70%,确保编制用于专业技 术人员。将编制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放在负责疾控主要职责 的业务科室进行培养。
加 强 公 共 卫 生 人 才 培 养 力 度 。采 取“ 师 傅 带徒弟”模式, 为新入职人员“一对一”配备指导老师,建立指导培养台 账,为青年职工铺设快速成长的“高速路”;提高在职培 训、定岗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建立全 县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全员轮训,提高业务能力 和水平。同时要注重乡镇卫生院和乡村、社区卫生所专兼 职疾控人员的队伍稳定和业务培训工作,承担区域公共卫 生健康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任;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聚焦病原学鉴定、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源地消毒处置等 方面的现实需求,努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懂业务、会管理、 能处置实际问题的专业化、复合型公卫人才。
2024年公共卫生培训计划
2024年公共卫生培训计划一、引言公共卫生是指全社会为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所采取的一切必要的行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工作也变得愈加重要。
为了加强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政策和规划。
其中,培训是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本文将结合公共卫生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制定2024年公共卫生培训计划,力求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背景分析1. 公共卫生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公共卫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公共卫生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在培训方面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以适应社会需求。
2. 社会对公共卫生培训的需求社会对公共卫生培训的需求日益增长。
一方面,现代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需要更专业的培训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另一方面,公共卫生工作者也需要接受更深入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三、培训目标1. 为公众提供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2. 提高公共卫生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服务于公众;3. 推进新时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实现全民健康。
四、培训内容1. 健康教育知识普及(1)个人健康管理知识培训(2)疾病预防与控制知识普及(3)基本医疗知识普及2.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培训(1)卫生法规政策培训(2)危机事件处理培训(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技能培训3. 健康传播与宣传专业培训(1)健康传播理论知识培训(2)健康宣传策划与实施培训(3)社区健康服务技能培训4. 新兴健康领域专业培训(1)心理健康教育培训(2)健康科技应用培训(3)公共卫生科研技能培训五、培训方法1. 课堂授课课堂授课是最常见的培训方式,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员。
2. 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员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技能水平。
如何进行医卫人才培养,都有哪些方法
如何进行医卫人才培养,都有哪些方法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新一轮的医改制度,可以进一步凸显出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紧迫感和重要性,同时更好的为医学教育的改革指明方向。
将协同育人手抓,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必经之路就是进行多样化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1]。
学校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根本,其宗旨是更好的服务于区域医药的经济,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和人才优化的培养方案、内外资源、完善管理体制、搭建育人平台等措施,和企事业进行深度合作,大力推行综合改革应用型医卫人才的培养。
1.医学院校扩招根据资料表明,我国在1999年就已实施针对高等教育的扩大招生政策,因此医学院校迅速增加招生规模。
扩招的规模和院校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自身条件状况不平衡,致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大幅度下滑。
扩大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一方面可以提高医药卫生人才供给数量。
另一方面,由于降低录取分数线和不充足的教学资源难以保证毕业生的专业质量,将会导致浪费教育资源与人才。
1.国家对医卫人才的均投状况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分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进行管理,主要以省级政府的统筹为主,同时由于社会和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均衡,致使地区之间的投入差距不同。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部门对医学教育投入的经费情况进行调查表明,医学生的平均拨款为5000元,部分院校低于5000元,个别院校低于3000元。
由于地方院校所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学杂费是经费的主要来源。
地方政府给予地方院校的拨款大多和理科院校的标准相同,或者少于理科院校,因此表明低成本无法保证高质量医卫人才的切实培养[2]。
此外,由于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低下导致政府财政的收入不一,进而影响院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西部地区院校很难满足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和人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1.职业能力的现状近年来,报考执业医师的人数逐年增高, 但是其总通过率日益下降,执业资格的考试通过情况极大的反映出地区院校的教学质量。
公共卫生培训交流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参加公共卫生培训交流。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此,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对公共卫生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公共卫生工作。
一、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1.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公共卫生工作的核心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通过预防、控制和消除疾病,降低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良好的公共卫生状况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大传染病疫情、环境污染等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二、我国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1.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近年来,我国面临着多种重大传染病威胁,如艾滋病、结核病、新型冠状病毒等。
防控这些疾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2.慢性病防控任务艰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
慢性病防控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
3.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公共卫生人才短缺,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做好公共卫生工作的措施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
2.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强传染病防控,做好慢性病防控,提高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能力,确保及时发现、控制、消除疾病。
3.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风险。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事务,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公共卫生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公共卫生事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背景1.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染病的防控、慢性病的防控、环境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2. 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环节日益受到重视。
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传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使学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公共卫生事业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内容1. 传染病防控传染病防控是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疫情监测、病例调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
2. 慢性病防控慢性病防控涉及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等方面,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慢性病防控的基本技能。
3.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实践教学包括环境卫生监测、环境卫生评价、环境卫生治理等,使学生了解环境卫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4.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实践教学涉及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评价、食品安全管理等,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技能。
关于新时代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时代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总体情况(-)建立服务体系。
全市已建成1个市级疾控中心和6个县(区)疾控中心;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39家,设置传染病科3家,独立设置传染病区1家(仁寿县人民医院),规范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19家,县级综合医院、妇幼院100%设置疾控科;全市137个乡镇卫生院,设置了公共卫生科。
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网。
(二)强化实施国家免疫规划。
东坡区、仁寿县、洪雅县建成省级免规示范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建成规范化接种门诊,进一步规范疫苗采购、管理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单苗报告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三)加强监测预警。
建立了上联国家省、下联各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全天候24小时开展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处置工作。
(四)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治。
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多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艾滋病发现率、治疗率、治疗成功率达到省定目标,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遏制;血吸虫病全市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洪雅、丹棱、青神达到消除标准。
(五)强化健康宣传教育。
狠抓健康教育与促进,普及防病知识,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健康促进示范点创建,开展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分析等工作,广泛利用新兴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六)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发生以来,市政府科学有效有序应对,取得了抗击重大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我市确诊病例数在全省排名第16位,无医务人员感染、无安全事故发生,目前8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无重症、无死亡,无新增病例。
二、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防治体系不健全,技术支撑能力不强。
一是疾控机构等级低,检验检测能力弱。
市疾控中心、仁寿县疾控中心为二级甲等,东坡区、彭山区、洪雅县、青神县疾控中心为二级乙等,丹棱县暂未评定等级。
各疾控机构普遍存在设备缺失、老化陈旧、配置标准低的情况,检验监测能力较弱。
关于新时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议题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阅。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把该项事业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日趋健全,运行机制不断规范,重大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较好地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市政府及卫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方便群众、保障服务的原则,在全市建成了1299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形成了反应快速灵敏、运行协调高效、保障严密有力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广大城乡居民就近可获得公平、方便、快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市政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先后投入2.4亿元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软硬件建设不断加大。
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推进优质资源下沉、深化医联体建设等措施,县级医院、镇级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较好落实。
各级政府不断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加服务内容,健康教育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工作有序开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2016年我市代表全省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中获得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二、存在问题(一)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不强。
一方面,个别单位和领导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将保障公民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摆在并重的位置,尤其在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服务往往被忽视。
医防融合、理实贯通、学研一体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医防融合、理实贯通、学研一体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
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视越来越高。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建设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
该体系应该具备医防融合、理实贯通、学研一体的特点,以适应医疗、预防两个方面需求。
首先,医防融合是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
传统的医学专业注重临床诊断和治疗,而预防医学则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医防融合可以使医务人员既能治疗疾病,也能预防疾病,具有更全面的医学素养和专业技能。
此外,医防融合也可以促进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
其次,理实贯通是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
现代公共卫生领域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技术,但是实际应用时经常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理实贯通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公共卫生理论的同时,也学习到应对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更加接近实际工作,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最后,学研一体是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特点。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理论掌握和实践操作往往是分开进行的,但是这种分散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研一体可以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公共卫生理论,
同时也能加强他们与实践的联系。
总体而言,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需要医防融合、理实贯通、学研一体的特点。
这样的体系可以更好地保证医务人员具备更全面的医学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全社会的健康服务。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医院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思考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医院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思考摘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我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问题,采取了最为科学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始终都将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作为第一要义,所以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赏。
虽然我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其中也不得不使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认识到,在后疫情时代下,做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本文在接下来的环节将会对此展开科学分析。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医院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在当前后疫情时代下,展开医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工作,往往能够产生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首先能够为突发卫生问题,预备大量的后备人才,其次能够使得突发卫生问题下的医疗防控工作,能够按照国家标准,有条不紊的展开防控操作。
在接下来的内容当中,本文将会首先分析医院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性,其次再介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科学措施,希望能够为有关医疗部门提供基本参考。
一、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医院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性分析在进一步展开后续内容分析之前,首先应当对本文主题分析的重要性,作出全面化的分析,因为这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基础。
具体的重要性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国内公共卫生行业储备大量人才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公共卫生行业,仍然需要储备大量的人才,因为如此才能确保公共卫生行业存在的突发隐患问题,得到科学化的应对与解决。
医院培养公共卫生人才,需要从各个方面展开综合化的考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储备大量的人才,必须要使得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用,不至于出现无法应对实际问题的情况。
因此,注重该时代背景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工作,是能够为有关突发卫生问题,提供较大的帮助的,需要引起广大人士的高度重视。
(二)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的体系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打造完善化的卫生人才体系,但是从实际的情况研究发现,整项卫生人才体系,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构建,因为后备人才的数量相对不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779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779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9.14•【文号】•【施行日期】2020.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779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公共卫生。
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公共卫生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主要进展情况如下:(一)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的公共卫生法制体系。
基本建立以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以全社会参与为支撑,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稳步发展。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中心和各类专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全社会协同的工作网络,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具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优势的疾控队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信息监测管理等能力明显提升。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
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极大提高疫情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新医改背景下推进卫生人才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背景下推进卫生人才管理的思考摘要:我国党和政府在新时代下推行的新国策是新医疗制度改革,如何基于此背景加强医院人才队伍的管理力度也是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新课改局势为基础背景,探究出实施医疗卫生人才管理的有效对策,为我国医疗事业良好的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新医疗改革;卫生人才;管理措施一、卫生人才管理的必要性新医改属于一项面对全社会范围较广的卫生改革措施。
国家提出新医改政策主要的目的就是对人民群众看病难,价格贵等问题做好解决,在新医疗改革中,也可以对医院自身的资源配置做好优化,促进医疗改革的有效发展,其中,卫生人才管理属于新医改的重点内容,本文以此为重点,探究出卫生人才管理的措施。
医院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开始加大了对自身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推出了适宜的卫生人才管理制度。
人才竞争属于卫生人才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虽然对公立医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扶持,但是在新医改人才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比如人才机制过于常规,管理模式过于粗放等等,为了响应新医改政策的号召,提高医疗发展力度,医院开始深入落实人才管理模式,基于新医改基础上加大了卫生人才管理力度。
因此,在新医疗改革基础背景下,推进卫生人才管理力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推进卫生人才管理的措施(一)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医院兴旺的根本就是人才,想要促进医院工作的有效发展,一定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首先,在人才引进待遇上要实行高薪制,加大对优秀卫生人才的吸引力度,招聘成功的主要因素和薪酬的高低息息相关,实行高薪模式也可以对外向人才传递出医院的特定信息;其次,拓展人才引进渠道,提高科研队伍素质,带动医院效益属于人才引进的主要目的,所以在人才引进上要在多途径基础上进行招收,具体措施是,要将医院的效益和人才引进系统相结合,构建人才不为我所用,但为我所用的崭新观念。
(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一要为卫生人员提供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人才效益实现最大化,加大在物资,政策和科研资金的扶持力度,为良好的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其次要为人才创造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建议有关部门要营造公开公平的和谐环境,只有创建和谐、创新、公平的外部环境,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卫生人才的发展。
2024年公共卫生工作计划4篇5篇
2024年公共卫生工作方案4篇2024年公共卫生工作方案4篇精选5篇〔一〕2024年公共卫生工作方案公共卫生工作是保障人民安康的重要保障,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视更为突出。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公共卫生工作,制定了2024年公共卫生工作方案,本文就此作一定讨论。
第一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立在公共卫生工作中,基层医疗机构是最关键的一环。
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立,将采取以下措施:1.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加大公共卫生根底设施建立的力度,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效劳,提升基层医疗效劳才能。
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公共卫生诊疗才能、疾病防控和卫生教育宣传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公共卫生效劳才能,确保基层医疗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立,建立数字化医疗档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信息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和效劳的程度。
第二篇: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往频繁,新发传染病和疫情的爆发频率加快,疾病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疾病监测和预测,对可能发生的疫情提早进展预测和监测,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进展管控。
2.完善疫苗和药品的研究和开发,进步疫苗的研发和消费程度,增强我国自主创新才能,进步疫苗和药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公众的安康平安。
3.进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加强医疗机构的防控设施建立和管理,进步医务人员的防控知识和技能,确保医务人员的平安和安康。
第三篇:强化环境卫生工作环境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环境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保障公众安康的重要保障。
为了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将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空气、水、土壤等各类污染治理,加强环境检测和监控,防止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和传播,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康。
2.加强餐饮、住宿等场所的卫生监管,研究制定更加标准严格的卫生标准和管理制度,保障公众的饮食卫生和平安。
新时代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预防医学教育现况及发展对策分析
新时代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预防医学教育现况及发展对策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国家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预防医学教育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需要关注和改进。
一、现状分析1.人员短缺:在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预防医学医生的数量与需求有明显的差距。
根据统计数据,到2020年,每千人口的医疗卫生人员数应达到5-6人,但我国仅为2.64人,就医资源紧缺。
2.教育不足:现有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教育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还需加强相关实践课程和实验室建设。
同时缺乏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教师资源,导致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全面掌握实用技能,难以适应现实需要。
3.专业化不够:现有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工作范围不够明确,无法满足现阶段需求趋势。
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不够广泛,无法针对当前疫情和公共卫生风险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发展对策1.加大投入力度:应加强公共卫生人员和预防医学医生的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
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和预防医学医生的薪酬待遇,做到“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2.优化教育内容: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注重学生实践下的基础教育,提高相关实践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强模拟实验、实习和实地调查等教育活动。
在教材的编写方面,要充分结合当前卫生状况,加强疫情、环保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3.强化专业化: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人员和预防医学医生的职业培训,注重科研工作和新技术的学习,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制定行业标准和职业认定制度,明确公共卫生人员和预防医学医生的职业范畴和发展路径。
在新时代国家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相关工作的发展和改进,为国家的卫生事业做贡献。
2024年公共卫生工作总结(5篇)
2024年公共卫生工作总结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____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工作,____年上半年公共卫生各项目工作基本能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指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公共卫生各项目工作主要成绩(一)、健康教育工作卫生院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2板,每版更新内容____期,共更新了____期内容;每个村卫生室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1板、内容更新____期,____个村卫生室共更新了____期内容。
印刷健康教育宣传单资料____种共1____份;已发放宣传单资料____份;印刷健康教育处方____种共7____份,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____份;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____人次;制作健康知识影像资料____种进行播放宣传,已播放120场次共计____小时;开展了____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了____期健康教育讲座活动。
通过实施以上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广大群众的卫生知识知晓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同时在全体责任医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使群众改变了不良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大大提高了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二)、建立健康档案工作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纸质健康档案累计数____人,建档率____%、电子建档累计人数36062,建档率____%;其中孕产妇建档____人;____岁儿童建档____人;____岁以上老年人建档____人、高血压患者建档____人、二型糖尿病人建档____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____人、其他人群建档____人。
(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1、为____名____个月婴幼儿开展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2、为____名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服务,开展____次孕期保健服务和____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孕期营养及心理指导等孕期保健服务,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及培养模式
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及培
养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不断发展,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需求日益增加。
在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的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和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公共卫生人才的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包括政策实施能力、卫生调研与监测能力、应急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卫生宣传与教育能力等方面。
这些能力构成了公共卫生工作者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在培养模式方面,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同时,还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拓展国际视野和思路。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公共卫生人才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如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加强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等。
只有这样,公共卫生人才才能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社会,应对新时代公共卫生挑战。
如何构建基层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文/袁燕 王林如何构建基层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以下简称“CDC”)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部分,在公共卫生领域承担了重要作用。
作为基层公共卫生组织,区级CDC在基层公共卫生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今年新冠疫情下尤其凸显了基层防疫队伍的能力,但也暴露出基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人才的短板和人才短缺问题。
胜任力模型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优异要求组合起来的胜任力结构,是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践的重要基础。
因此构建基层CDC 公共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力,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也为国家公共卫生教育和基层CDC更好地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自2020年8月份起,对N市区级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医师进行调查。
●研究方法采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编制的《公共卫生职业医师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根据常文娟等有关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并结合区级公共卫生机构的相关专家,获得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汇总之后提取其中同样的胜任力要素,最终确定并制作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基本信息;二是胜任力要素项目,共47项。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计发放200份匿名问卷调查,剔除无效的问卷后,有效问卷共计174份,回收率87%。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利用Cronbach's α检验判断内部一致性,得出信度系数α=0.959>0.9,表明该问卷信度良好。
对所有胜任力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应用KMO和Barlett’s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得出KMO值为0.867≈0.9,P=0.000,变量间相关性良好,适合做因子分析。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17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64名(36.8%),女性110名(63.2%)。
年龄集中在31—40岁(23.08%),其中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69人,初级职称61人,无职称19人。
新公共卫生工作计划
新公共卫生工作计划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疾病传播速度加快,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决定加大投入,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本计划旨在通过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2)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3)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4)完善公共卫生法规政策体系;(5)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二、主要任务2.1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完善疫情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疫苗接种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2 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民。
2.3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公共卫生事业。
2.4 完善公共卫生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2.5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实施措施3.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公共卫生工作计划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3.2 落实责任分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明确责任,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3.3 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3.4 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计划实施情况的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计划落到实处。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计划,预期实现以下效果:(1)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足;(2)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明显增强,重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3)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取得突破,人才短缺问题得到缓解;(4)公共卫生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更好保障;(5)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
公卫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此,我代表公共卫生战线上的全体工作者,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公共卫生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繁荣稳定。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此,我要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二、强化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核心任务。
我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近年来,我国成功应对了多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如非典、禽流感、新冠病毒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通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改善医疗服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措施,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
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目前,我国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共卫生人才,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公共卫生事业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与交流,分享防控经验,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展望未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公共卫生政策体系。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三、强化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疾控中心新专家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作为疾控中心的新专家,向大家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我要感谢疾控中心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全球疫情、环境污染、慢性病等多重压力下,如何做好公共卫生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是我们每一个公共卫生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我们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其次,我们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我们要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再次,我们要关注环境健康。
环境污染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加强环境监测,加大环保力度,降低污染排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卫生人才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公共卫生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以下是我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议: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我们要以预防为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深化医防融合。
要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医防协同,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服务相结合。
三、创新公共卫生管理模式。
要适应新时代公共卫生工作需求,创新公共卫生管理模式,提高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四、强化公共卫生宣传教育。
要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公共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
作者:刘芳时秋芳
来源:《群众》2020年第13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
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我们要自觉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放到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布局、放到“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局中定位和推进,着眼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能够有力应对各种已知未知风险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人才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力量,著力建设与当前发展相匹配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成为迫切需求。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面临新要求
当前,公共卫生面临新发传染病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等严峻挑战,这对公共卫生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
人才数量存在缺口。
当前很多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编制数量,远低于国家规定。
近年来,苏州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量不断增加,但公共卫生人才储备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匹配。
今后,急需大量高水平、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投入到社区服务、健康养老工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
人才队伍不够稳定。
近年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队伍稳定性不够。
主要原因在于,公共卫生技术人员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低于当地卫生行业平均水平;公共卫生单位绩效工资不能较好地体现公共卫生人员的劳动价值,缺乏有效激励。
此外,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落实医改具体任务,其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
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机会都影响着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人才结构急需优化。
以苏州市疾控中心为例,2019年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占比27.9%,硕士研究生占比38.3%,博士研究生占比2.5%;初级职称占比18.4%,中级职称占比41.9%,高级职称占比39.7%。
可见,高学历、高水平、综合性人才相对缺少,对公共卫生科研创新和职能履行不利,公共卫生事业后续发展缺乏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经过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检验,我们明显感觉到实用性、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欠缺,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增强队伍力量。
核心能力有待强化。
公共卫生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指为社会提供更好公共卫生服务而必须具备的良好个人综合能力,如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高效的应急反应能力等。
在应对此
次新冠病毒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发现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实操演练、突发传染病疫情研判、预警能力、现场流行病调查能力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既要注重五大核心知识技能教育,即流行病、卫生统计、环境卫生、社会和行为科学、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的提升,更要注重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有效提升岗位胜任能力。
扎实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对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具备“敬业、团队、探索、求实”四种精神,具有应急调查能力、救灾防病能力、疾病监测能力、决策建议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演讲沟通能力、培训授课能力“八种能力”。
结合本地区情况,苏州正扎实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度,充分考虑每名员工特点和潜质,对业务技术能力强、热爱科研工作的员工,引导其向业务技术骨干方向发展;对沟通协调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员工,引导其向管理方向发展。
构建高层次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从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业务素养、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等多个维度遴选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等。
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实施“个性化、订单式”培养。
建立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开展学分制管理,鼓励、支持职工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学习。
优化人才选拔机制,竞选一批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奉献精神足、沟通管理优的中层管理干部。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动成立苏州市卫生标准委员会,选拔优秀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省、市等卫生行业标准制定,全方位促进科技人才队伍成长。
以国际化视野培养人才,积极选送公共卫生人才以及管理人员外出交流、进修、学习。
建立首席专家工作室,有效发挥高年资专家在政策分析、数据把控、疫情研判、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势。
推行导师制,遴选一批优秀青年公共卫生骨干人才,与流行病学、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专业首席专家结对,全方位提升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工作作风。
成立青年学术委员会,为中青年科研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青年人才承担重点、重大科研项目。
着力构建人才激励机制。
充分挖掘人才特长和潜能,构建多维度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动态考评机制,包含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
制定科研奖励办法,设立专项科研奖励基金,鼓励申报各级各类课题。
大力表彰、宣传优秀人才工作业绩,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苏州一批公共卫生人才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在战“疫”一线经受了重大考验、践行了初心使命。
着力提升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战斗力
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党的建设,在党建引领下,坚持建强队伍,提高公共卫生技术人员核心能力,发挥好专家作用,强化后备力量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凝聚力高、忠诚度强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促进公共卫生建设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营造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引入留住人才。
构建和谐向上的公共卫生党建文化,让全社会认同、理解公共卫生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相关政策,如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在人员编制、队伍建设、科研项目、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专项政策和经费,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
营造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文化氛围,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优质的内部环境支持。
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考核维度,建立一套双向选聘岗位、人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人才动态管理机制,重点比工作绩效、比工作奉献度,真正让一流人才、一流业绩者获得一流报酬,留住人才,让人才脱颖而出。
探索建立与高校、医院、社区党建联动模式,优化人才结构。
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机构与高校、医院等合作联动,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发挥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结构。
如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综合素养能力,优化人才梯队;进一步推进高校与公共卫生机构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合作,加强公共卫生机构专业学位授予点建设;加强与医院临床医务工作者工作互动,将防治理念有效融合于临床诊疗中;鼓励公卫医师到基层、社区参与预防诊疗门诊。
积极培养一批平战结合、专业化、复合型、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培养更多懂预防、会治疗、能应急的复合型人才。
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能力。
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终身学习理念。
积极搭建公共卫生人才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平台,鼓励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完善、更新知识体系,借助国际、国内高水准科研合作与交流项目,提高国际化综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举办各类开放式培训班。
每年举办涉及基础业务技能培训班,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等,有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工作能力。
构建公卫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将继续教育学分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相挂钩;每年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动,举办新知识、新技能培训班。
积极推进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育孵化、打造一批优质的国家、省、市级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作者分别系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