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1.“起用王安石”,说明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这是变法的重要条件。

2.富国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目的是解决“积贫”问题。

3.强兵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措施,目的是解决“积弱”问题。

4.取士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目的是培养变法人才。

对应学生用书P36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和设想;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深化认知]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1)目的: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①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②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③免役法:又称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物资,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

2.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2)内容:①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保马法:百姓可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

④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1)目的:为顺利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人才。

(2)内容: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设明法科。

②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

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品课件: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品课件: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5
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
时代背 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 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景不同 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 革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性质 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 一次奴隶主阶级的缓和社会
不同 不 同 特点 之 不同 处
二、学习延伸 争鸣: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提示 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评述。青苗法的实施既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 民的盘剥,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与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关系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建立,反过来,梭伦改革、民主政 治的建立又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__市__易__务___,收购__滞__销__货__物___,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 税法:政 府重新 __丈__量__土__地___,核实每 户占有土 地的数量 , 按照 __土__地__多__少___和肥瘠收取赋税,__官__僚___、_地___主__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_发__运__使__,依照“__徙__贵__就__贱__,__用__近__易__远____”
(3)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
21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二、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
基础。
本节内容结束
(2)梭伦改革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消极方面
(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原创1: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原创1: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来1就、南A.。赋悲税愁徭白役日繁天重地,自昏然,灾路害旁严过重者,无农颜民色生。活…困…苦, 社
会矛盾日益激化
----王安石
该诗反映B.了辽什、么西社夏会威现胁状,?民结族合矛第盾一激课化内.容,还有哪些社 会2、问A题.宋? 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 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B.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8.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 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
12.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更侧重于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整顿吏治
C、加强中央集权
D.减轻农民的负担
13.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
商鞅和王安石变法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1、改革土地制度: 商“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 生产关系。 王推行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限制、冲击特权: 商废除世卿世实禄制,奖励军功和耕织,废除了奴隶主 贵族的特权。 王推行募役法,按贫富等弟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官僚、 地主的特权。
谢谢观看!

9.王安石推行的旨在强兵的措施有
①均输法②市易法③ 保甲法④保马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起用王安石王安石上台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通过了解宋神宗掌权时的社会状况和王安石变法,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变法的迫切性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背景以及变法主要措施、目的。

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概括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北宋中期的王安石针对时弊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这种坚持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变法的主要措施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的目的、内容、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及目的难点:王安石变法的侧重点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 ----王安石该诗反映了什么社会现状?结合第一课内容,还有哪些社会问题?1、赋税徭役繁重,自然灾害严重,农民生活困苦,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辽、西夏威胁,民族矛盾激化,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王安石面对这种社会现状怎么办?教学过程:背景回顾:提问: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改过概括总结:变法原因:(1)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

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

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

(3)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1068年,宋神宗即位。

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决定起用王安石。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234
解析 答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法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答案 因素:法律能否严格执行;是否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法律是否 顺应时势,兼顾多方利益。 解析 从法律能否严格依据立法者立法初衷执行;是否重视教育,培养 人才;法律是否顺应时势,兼顾多方利益,寻求各方利益均衡点等方面 综合分析作答。
史论要旨
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另外也有与大 官僚大地主争夺政治、经济权益,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深刻目的。 2.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内容广泛,但富 国之法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触动最大。 3.王安石的取士之法同庆历新政在选官用官方面的改革相比,已有较大变 通和缓和,已有明显吸取教训的特点。 4.王安石变法中的唯才用人,打破了按资升迁的成规,许多低级官员和下 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1234
解析 答案
二、措施及内容
类别 措施
内容
__青__苗__法__ 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富 农__田__水__利__法_ 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公用水渠须“疏通均济”
国 农
之 法
免役法
又称 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照贫 富等第收免役钱
_方__田__均__税__法_ 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强兵 工
_设__军__器__监__
监督制造兵器
之法
取士 士
之法
改革科举 废明经诸科,取士考经义和 时务策 ,设明法科 整顿_太__学_ 编纂教科书(儒家经典),设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唯才用人 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
思维点拨 史论要旨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变法的初衷与实际效果之间产生巨大背离
材料五 《流民图》(北宋·郑侠)
探究三:后人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
1.苏辙: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 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 事,……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 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起用王安石
宋 神 宗 : 1067—1085 年 在 位 , 曾 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 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 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 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知识回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1.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 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 3.宋初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
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三冗两积);
——《汴京梦断》
理想二:妥善处理国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探究一: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材料三 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 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 管理国家财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理想三:重视商品、货币与市场关系,用经济的办法管 理国家财政。
小结: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 3.要注意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 • 4.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组织农户习武,轮差巡查, 节省了军费 保 甲 法 开支,提高 维护地方治安。 百姓自愿申请替官府养马, 了宋军的战 保 马 法 斗力,避免 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了地方的不 选派有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 安定因素, 将 兵 法 各地区军队的军事训练。 减少官府负 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 担。 设军器监 提高武器质量。
王安石提出 “三不足” :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一、起用王安石
1.王安石简介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3.王安石变法开始标志
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
探究问题:
王安石变法主要在哪几个方面进行? 其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变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在变法措施 1069 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开始
发展了教育, 使有真才实学 的新进之士取 代了反对改革 的旧官。
惟才用人
看图读史
宋代士人迷恋 科举,有谚语道: “做官做不到宰相, 考试考不中状元, 白做了。” 图左:正在假 寐的考生做了一个 考取状元的白日梦; 图右:考场有 人看守,每位考生 被隔开。
总结:
内 容
王安石变法
具体措施 作 用
富国之法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案:宋朝中期的“积弱” 局面,士兵素质低下, 战斗力不强。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 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兵 无常将、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 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强兵之法
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归 并军营,缩减编制,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措 施 内 容 作 用
神臂弓。一种单兵操作的 弩,其威力之大,为弓弩之冠, 在460米的射程内,可以穿透两 层铠甲鳞片。 宋代习武图

4. 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4. 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①精简军队 ②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2)目的
①改变积弱局面 ②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③整顿、加强军队
(3)影响 ①节省了军费
②提高宋军的战斗力
四、取士之法
(1)内容: ①改革科举制度
②整顿太学
③选官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2)目的:选拔人才,为变法制造舆论 (3)影响:①培养专门人才
②使许多低级官吏和下层士 大夫得到发挥才干的机会
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
中心内容不同:庆—整顿吏治

王—理财
改革程度不同:庆-局部改革

王-全面改革
一、起用王安石
1、王安石上书《言事书》
一、起用王安石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 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 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 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
“理财为方今先急” “理财以农事为先”
措施
内容
青苗法 募役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二、富国之法 三、强兵之法 四、取士之法
一、起用王安石
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
宋神宗? 起用的标志是什么?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
《言事书》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 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不同点:
背景: 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679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679人教PPT课件

作用
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编为保 甲。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 军。
保马法 官马由农户保养
将兵法 设“将”为军队编 制的基本单位,由 固定将官带军队
设军器 兵之法
措施 内 容
作用
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编为保 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
甲。农户十家一保 制,又增强了抵御辽
,闲时练兵战时入 和西夏进攻的能力,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宋朝中期的“积弱” 局面,士兵素质低下,战斗 力不强。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 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兵 无常将、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 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2.强兵之法
措施 内 容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市易法
设市易务,收滞销货, 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来源: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多少、好 坏收税。
均输法
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 近采购等原则。
措施 青苗法
内容
影响
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 使农民免受兼并势力高利贷盘剥,缓和了
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 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强
青1、苗哪法些、措募施役有有法利、利于市于增易加法增政、加府方的田国收均家入税?法增加了
政府的收入;的财政收入,有
开源
均2、输哪法些节措省施了有货利利款于于和节转改约运政善费府用“的开积支?节流
3发、展哪生些产措?施有利于贫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有
利于提高农产量。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四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四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

的配合,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
加。所以,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称为“富国”之法。
二、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
大商人的利益? (1)青苗法: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 (2)募役法: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4)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要照土地实有亩数缴 纳赋税。

[例]
(2010· 山东高考)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
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 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 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折》
[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 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 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取士之
法。第(1名资历叙朝廷之位”等信息。第(2)问 材料中体现的教育思想“为天下国家之用”,也就是 培养实用性人才,科举考试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 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 言之有理即可)
3.积弱局面的改变 扭转了 西北 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4.变法的命运 宋神宗死后, 司马光 任宰相,新法被废止。
5.新法被废止的原因
(1)变法触动了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2)后期失去 宋神宗 的支持。 (3)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1: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1: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典例分析
王安石变法在当时以及后来都是反对者有之,赞同者有之。 图中说话者最有可能是( )
A.宋仁宗 B.宋神宗 C.范仲淹 D.司马光
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掌握能力。 解题指导:从图中服饰来看,说话者应当是北宋皇帝, 从图中文字来看,该皇帝支持变法。宋仁宗并不支 持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 法的,故选B项。 答案:B
知识点二
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 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1)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借贷,这 样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
地主也要出钱)。 (4)市易法:设 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短缺时卖出以稳 定市场。 (5)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田亩多少、好坏征税。 (6) 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的原则。
3.据载,商人刘乾随叔父在汴京经商致富,成为有名的大
商人,但王安石变法却使他的收入直线下降。在王安石
变法的措施中,对他打击最大的是( )
A.均输法、市易法
B.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D.青苗法、免役法
解析:均输法防止了大商人和官僚勾结囤积居奇,控制市
场;市易法限制了豪商大贾们控制和操纵市场,这两项措
施使大商人遭受了沉重打击。
答案:A
4.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 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和 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农户出资兴修水利 ④向农民贷款, 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件2:王安石变法

课件2:王安石变法

5.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 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
安石变法( B )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解析】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 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 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 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本题选B项。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 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 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 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 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 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 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 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 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3.王安石改革的局限和变质: (1)变法遭受攻击: ①王安石的“富国之法”意在抑制兼并,针对的是上层大官 僚、大地主和富商,遭到激烈反对。 ②扩大税源,要“取诸民”,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 (2)“元祐更化”: 1085年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启用反对派司马 光,逐步废除新法。 (3)新法的变质: 1093年,哲宗亲政后逐步恢复新法,但朝堂分化诸多派别, 党争纷起。宋徽宗时,新法成为宰相蔡京的聚敛工具。
3.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
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
的新法是( D )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精品PPT课件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精品PPT课件
“……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改变积贫局面;但也存在局限,具有较大争议。 新法实施中出现危害百姓现象,如…
二、变法的内容—— (1)理财(富国)措施
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
作用评价:
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
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圩田工程示意图(选自(清)《授时通考》)
木兰陂位于莆田 市郊南门外约4公里的 木兰山下,是北宋期 间修建的一座引、蓄、 灌、排、挡综合利用 的大型水利工程。迄 今仍在发挥效益,灌 溉着莆田平原1万多公
设置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兵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 省了费用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精简军队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
主要表 现: 西 部边境 的巩固 和开发
王安石变法
措施 目 的
(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 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二)庆历年间范仲淹 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 赖的几乎没有;(三)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 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 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办法;(四)当今不能泛 泛而学,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 的专业人才;(五)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 题,主要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六)当前朝政的 严重问题是从中枢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 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 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评价其历史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 主要内容, 作用。 作用。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1、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 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 起用的标志是什么? 2、起用的标志是什么? 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 3、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
原 1、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 、庆历新政失败后, 加尖锐 因: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决心; 、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决心;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 、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面,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标 1069年,起用王安石为参知 1069年 志 政事,主持变法 政事,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
强兵 之法
取士 之法
关注人才的选拔、 改革科举制度、 培养人才, 关注人才的选拔、 改革科举制度、整 培养人才,发挥 顿太学、 现才干, 培养和使用, 培养和使用,为 顿太学、重视官员 现才干,为变法 的选拔任用 变法造舆论 起了舆论作用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
重编教科书, 重编教科书,优秀 学生可直接为官。 整顿太学 学生可直接为官。 设武学、医学、 设武学、医学、律 3、使许多低级官吏和 下层士大夫得到发挥 学等专门学校 才干的机会 惟才用人 提拔有志于改革 的官员
王 安 石 变 法
措施 富国 之法 目 的 内 容 作 用
有利于减轻人民 的负担, 的负担,发展生 增加财政收 产,增加财政收 入 节省了政府开支, 节省了政府开支, 提高了军队战斗 提高了军队战斗 力,增加了武器 装备
富国强兵,缓和危机, 富国强兵,缓和危机,巩固统治 1、目的: 目的: 富国之法 (核心措施) 核心措施) 具体措施: 2、具体措施: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讲义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讲义人民版选修1

第 2 课王安石变法[ 目标导航 ] 1. 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详细举措。

( 要点 ) 2.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 难点 ) 3. 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研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定性。

(要点)一、富国之法1.均输法(1) 内容:规定征购督运各地供给京城物质的发运使要认识生产和需讨状况,就近采买,以节省国家开销。

(2)作用:减少了纳税户的负担,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市易法(1)内容:在开封设“市易务”,收买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

(2)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控,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青苗法(1) 内容:每年轻黄不接时借款或粮食给田户,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批利息。

4.募役(免役)法(1)内容: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花费。

(2)作用:使本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1)内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

(2)作用:使各地的农田水利显然发展。

6.方田均税法(1)内容:清丈土地,依据土地肥瘠区分等级,作为缴纳赋税的依照。

(2)作用:纳税土地增加,政府收入增添。

易错提示(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封建统治。

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都听从于保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

(2)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富民”政策的不一样:“富国”政策主假如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假如使天下百姓饱食暖衣。

二、强兵之策举措内容作用将兵法精简整编禁军,选拔有作战经验和有才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能的人担当负责演练军队的将官弱的场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乡村住户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使各地壮丁遇到军事训练,并和正规保甲法军相参为用,国家养兵花费日渐减产,保持治安少,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少保马法废掉牧马监,把原占牧地送还民户,推保马法的推行,节俭了朝廷的大批开行民户代养官马的方法并赐予优惠政策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军火监在开封城内设置军火监,特意管理武器军火的制造逐渐改良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奖惩要点精讲北宋统治者为防备武将专权,采纳兵将分别、屡次调换的举措,军队组织松散、缺乏训练,致使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选修一学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2.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导入新课】江西省抚州市是王安石的故乡,王安石从这里一步步走向北宋统治的政治舞台。

为改变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危机局面,他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进行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变法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

列宁曾称赞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

一、起用王安石(一) 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要求的呼声又起;(二) 即位后,希望改变的局面,决定起用;【重点探究】1.青苗法实施的意义及利弊。

青苗法实施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第一,打破了地主豪门垄断农村借贷市场的局面,减轻了平民百姓的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第二,低利率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社会在生产的规模可以扩大;第三,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我们可以从青苗法中看到用金融调控的方式管理国家的影子,从当时的世界来看,这是极其先进的;但青苗法自实施以来就不断遭到人们的攻击。

地方官员常常私自将利率提高到30%,甚至更多,而且还强行摊派,逼迫百姓借钱,最终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一旦遇到灾荒,就再也维持不下去了,纷纷破产;2.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异同?【问题探究】教材第53学思之窗:上述情况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提示:问题:士兵素质低下,军队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

原因:北宋政府奉行养病政策,士兵虽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实行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以致其缺乏训练,素质低下;【知识巩固】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根本目的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使人民生活富裕C.提高军队战斗力D.克服危机,维护统治2.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2: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2: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课标内容要求: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起用王安石
(1)原因: ① 统治集团危机四伏; ② 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 ③ 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2)标志: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措施
目的
富国 之法
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 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 的关系,发展生产
商 市易法、均输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 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三: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 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2)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3)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
经义策论 (应从“废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
生产? 农田水利法
发展生产
3、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将兵法、保 马法、置的: 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 形式: 都是至上而下的改革,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③ 内容: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
的反对 ④ 范围: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⑤ 变法者 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2、不同点:
背景
根本目的
性质
商鞅 发生在新旧交 废除旧制度,是一场封建化 变法 替的战国时期 建立新制度 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王安石变法[目标导航] 1.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重点) 2.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难点) 3.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

(重点)一、富国之法1.均输法(1)内容:规定征购督运各地供应京城物资的发运使要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

(2)作用: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市易法(1)内容:在开封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

(2)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青苗法(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量利息。

4.募役(免役)法(1)内容: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

(2)作用:使原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1)内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

(2)作用:使各地的农田水利明显发展。

6.方田均税法(1)内容: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划分等级,作为交纳赋税的依据。

(2)作用:纳税土地增多,政府收入增加。

易错提醒(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都服从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

(2)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富民”政策的不同:“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

二、强兵之策重点精讲北宋统治者为防范武将专权,采取兵将分离、频繁调动的措施,军队组织涣散、缺少训练,导致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

为改变这一局面,王安石推行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思维拓展近代维新思想家梁启超曾为王安石翻案,称其“保甲法”为近代警察制度之雏形。

三、育才之道思维点拨(1)科举和学校制度的改革。

科举注重选拔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学校成为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这都是保障变法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

(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这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是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要注重实用性,二是注意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

四、短暂的变法1.成效(1)青苗法、募役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势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3)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对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4)变法中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2.结果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上任宰相,新法相继被废除。

3.变法失败的原因(1)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新法的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

(3)守旧官僚的反对,宋神宗的变法决心动摇,逐渐失去对王安石的信任。

史论要旨(1)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内容广泛,但富国之法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触动最大。

(2)王安石的取士之法同庆历新政在选官用官方面的改革相比,已有较大变通和缓和,已有明显吸取教训的特点。

(3)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

(4)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遭到他们激烈反对而失败。

知识图示主题一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史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①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史料二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

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②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传家集》[史料解读]①处划线部分表明王安石企图通过调整封建政府和占有大量财富的大地主、大商人的关系,来缓和社会矛盾,解决财政困难。

②处划线部分体现了王安石的理财观,通过积极开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富国之法有何特点?提示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和商人利益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体现了中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调节,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主题二王安石变法的特点史料一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

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①奸宄固宜少。

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

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史料二以②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史料解读]①指违法作乱的事情。

②指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

[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维护地方治安,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并节省军费开支。

(2)据史料二,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提示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王安石变法的特点(1)理财措施的特点①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

②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

③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2)整军措施的特点①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

②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③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

(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1.范仲淹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C.增加政府收入,增强军队实力D.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答案 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北宋时期机构臃肿,财政困难,民族矛盾尖锐,政府统治危机。

因此可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2.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设军器监答案 C解析本题根据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成保甲,平时参与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D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变法的真正兴奋点是富国,而不是富民。

王安石的“理财”,实际上主要是在分配领域内损下益上,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做到的不过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

——《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和启示》材料二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成了大宋政界围绕新法是“利民”还是“害民”展开争论而形成的最大的一场政治角力,政见不同的臣僚纷纷发表看法,难以骑墙。

原来的中书和台谏班子,多数是变法的反对派,所以,王安石主持中央政局之后,对这些部门进行了大清洗……基本封杀了反对的声音……南宋章如愚在《山堂考索续集》中谴责说:“安石作俑,始于钳天下之口。

”陕西农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到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翻了个大跟头。

“虽兼并之家乘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重”,弄得连“中户以下大抵乏食”……于是,“妇子皇皇,如在汤火之中,号泣呼天,无复生望”……这在整个变法过程中决非个案。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1)结合具体内容,举两例说明,变法是如何体现“损下益上”这一特点的?(2)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说明: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贷款给农民,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限制了高利贷;免役法,民户以钱代役,富户须多负担免役钱,政府收入增加。

(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2)看法:变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以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必然遭到广泛的反对,这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拒绝听取不同意见,对反对者进行打击;在变法实施中,普遍存在盘剥百姓的现象,导致变法成为“害民”之举,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解析第(1)问,“损下益上”即是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免役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结合主要内容回答即可。

第(2)问,评价历史事件的成败往往要辩证看待,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成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阻力,是其变法失败的原因,但我们也应看到其深层原因,也就是对下层百姓的盘剥使变法失去民心,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基础达标]1.“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A.青苗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答案 A解析青苗法内容是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以较低利息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秋后偿还,农民由此免受地主豪绅的高利贷盘剥,符合材料内容,故A项正确。

2.“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

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

该诗赞扬的是()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答案 C3.“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

这一材料说明王安石实行募役法的主要用意是()A.打击大商人B.增加政府收入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D.打击高利贷者答案 C解析解题时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募役法又叫免役法,政府事先根据需要预算所需费用,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

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