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基础是本校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础理念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着重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备在计算机的单机和网络操作环境中使用应用程序的能力,并对计算机安全维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计算机基础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

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计算机基础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和网络资源;要积极利用书刊杂志、网络信息

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计算机基础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以及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具备计算机初步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标准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三个级别。该设计遵循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规律和不同专业学生发展方向的需求与特点,也适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旨在体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课程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简单的文字录入、文本编辑、电子表格计算、幻灯片制作、网络搜索等作业任务。能利用网络进行文件传送、收发邮件、聊天联络等。能较为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能利用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知道《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应用领域,数的进位制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

、全面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熟练掌握一至两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等一系列操作,学会对磁盘的格式化等基本操作,学会使用回收站、剪贴板和控制面板,学会安装操作系统。

、全面掌握字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掌握文档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表格的制作和图文混排,样式和模板的使用以及邮件合并的操作。

、全面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掌握数据的运算与输入,常用的工作表函数,公式的输入和公式中坐标的引用。学会制作图表,掌握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建立数据透视表等操作,了解在管理中的应用。

、了解幻灯片软件的各项功能,演示文稿的制作、超链接技术和放映。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组成和系统结构,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学会收发电子邮件,以及搜索信息、网络实时通讯、文件的下载等基本操作。

三、内容标准

计算机作为一个学科,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解决本学科相关问题的模型、技术和方法。在这里,给学生提供哪些计算机知识,从而对他们开展相应的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的问题。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同时也应适量地介绍些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硬件知识。

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对象对计算机应用的不同需要,设置统一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已难能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为此,把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作为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课内容;二是在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过程中加上体现所在专业特色或与所在专业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