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遁词/鲁钝天骄/矫揉造作B.隔膜/油馍麾下/自惭形秽C.灰烬/寒噤篁竹/富丽堂皇D.诓骗/眼眶玄虚/目眩神迷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征引草长莺飞轻觑忸怩作态B.嗤笑形消骨立渺茫不攻自破C.栈桥孜孜不倦疏懒根深缔固D.作揖轻歌曼舞濡动经世奇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儿童和少年是新型冠状肺炎的易感人群,因此,卫生与健康教育进课堂间不容发。
B.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当代和历史相得益彰。
C.浏览是一种读书方法,其妙处就在于一目十行,断章取义,快速提取信息。
D.这些名人的字画,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有种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高洁气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
B.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等诗句,又一次拨动了每一名中国人最温柔的心田。
C.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的现状,“时代楷模”张桂梅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
D.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打底的缘故。
5.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女生上课和同学肆意打闹,家长了解情况后,很不好意思地跟老师说:“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B.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C.王叔叔借给我一本绝版书,我郑重地说:“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归还,请您放心。
”D.在新落成的住院部大楼门口,院长制作了醒目的条幅,上面写着:“欢迎各界人士经常光临本院。
”6.书法爱好者张伯要为小区宣传家庭、邻里和谐写一副对联。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高二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乡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激情,城市诗歌创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所谓城市诗,我们认为是诗人置身城市环境中,表达其在城市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展现其置身的城市空间,在捕捉其稔熟的城市意象中,以诗意的手法抒写其内心情愫和对城市生活的思考,或多或少呈现出某种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
诗歌是诗人对时代敏锐感应的表达,诗歌是对现实真实体悟的表述。
城市诗是置身城市空间中诗人的有感而发,是对于城市生活城市变化的思索与抒发。
诗人在城市诗歌创作中,注重抒写其对于城市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既寻觅城市生活中之“美”,也批判城市生活中之“丑”。
只有真切深入地感受城市生活、努力把握城市生活的脉动和城市心态的跳动,只有充满激情地去感受、去表达,才能真正呈现城市诗的光彩。
城市诗的创作与城市空间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城市空间成为诗人们生存的环境,城市空间出现在诗人们的眼中和笔底。
在当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空间、心灵空间都成为诗人们关注和描写的对象。
城市诗人们对于其置身的城市空间的描写,也往往突显了城市的面容与性格。
“真正的城市的诗意——‘大诗意’‘真诗意’——是那些诗人笔下彰显的城市的气质,比如波德莱尔笔下‘巴黎的忧郁’;比如洛尔卡笔下纽约的喧嚣;比如博尔赫斯笔下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城市诗人在描绘城市空间时,常常也将诗人的心灵空间融入笔底,展现出诗人眼中或心里别样的城市景观。
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惠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述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前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乡土文学的概念内涵产生了新的挑战。
自1990年以来,随着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乡村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传统乡村生活的状貌正在逐渐失去。
从文学角度来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化,传统乡土文学作品会进一步减少,很可能难以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或文学题材而继续存在。
据此,有一些批评家认为乡土文学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基础,面临消亡。
其实不然,乡土文学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即使是在传统乡村逐渐消逝的背景下,它也有存在的一席之地。
它并不随乡村面貌的改变而消逝,而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拓展自己、转换自己。
具体说,在乡土社会发生巨大转变的今天甚至是不久的将来,“乡土精神”应该成为“乡土文学”最基本的核心,构成这一概念的灵魂。
乡土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乡土的热爱和关注,这是乡土精神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只有对乡村和乡村人的关爱,才能呈现出乡土的内核。
二是对乡土文明生活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向往与认同,这是一种基本的精神姿态,或许它不是现代的,但却是与乡土内在关联的。
当然,它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如对人类生态的关注,对现代文明缺陷的批判等,都是与之相关联的主题。
三是对一些美好乡土文化价值观的揭示和展示,而“乡土文化”这一概念中包含有多元因素,文学应该张扬其中的美善一面,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质朴人性的认同,张扬人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强调人情、人伦,对人类精神价值表示尊重。
广州番禺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番禺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语文2023. 05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总用时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填涂相应题号的选择项。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期浸润在山水之间的人,会将山水内化于人的自然本性。
山水的内在精神没有具体形状,却显现于外形之中。
人们通过观看山水的“形”而达其“神”,人的精神超脱于外物,便可领悟至高天理。
高山顶峰的光辉绚丽与幽谷的晦暗混沌形成一种张力,山水景象在两极之间的无限变化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兴发,不断催促人回到事物和生命的本源。
人沉浸在山水天地间因观看到本源和秩序之美而产生精神的充盈和愉悦,从而超越单调乏味的世俗生活,重新获得勃勃生机的生命动力。
山水之美、澄明、温润、秀丽、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等等都隐含着天道、人道,人与山水的一次次相遇促使人的精神不断敞开,最后窥见其超越性的层面。
静观山水、临摹山水,可让人获得生命的智慧,忘我而自足。
山水的滋养更容易使人形成和谐、内敛、温厚的心性,建立起稳定的精神秩序。
山水文明强调天人合一,宇宙——城邦——个人的内在统一。
山水文明更侧重从山水自然静观宇宙的自然秩序和人的自然本性,更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力图调和社会与个人。
山水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益于个人失意的排遣,心智的抒发,生活的隐忍和激发。
中国园林作为对真实山水的模仿,便是尝试将山水自然内化于人的精神,使之变成人的家园的一部分。
园林中有各种岩石、草木、流水,曲直、明暗、虚实结合,构造精巧、风格独特,试图将远人山水的特质移植到人的身边,使“自然”与“技艺”融为一体。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学校为帮助新生互相了解,开展系列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5小题,共20分)1.学校组织大家每人完成一份自我介绍,以下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我乐于融入新集体,因此我总是抖擞精神,神采弈弈的回到班级,热忱对待同学。
B.我天性豪放,做事不会小心冀冀缩手缩脚,更不爱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
C.我长得比较瘦弱,可是我心胸决不狭隘,我特别喜欢为集体做事,不会拈轻怕重。
D.我比较羞怯,每次做诀择时总是会很犹豫,发言时听到嘈杂的催促也会觉得尴尬。
2.不少同学自我介绍时混淆了形近字读音。
请你判断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等待./侍.弄扒.开/趴.下B.哄.堂大笑/烘.托概.念/灌溉.C.旷.达/粗犷.轻捷./睫.毛D.截.然不同/戳.穿琢.磨/啄.食3.同学们自我介绍时用了不少成语,请判断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我是个特别害羞的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下走上课室讲台发言了。
B.我的外表和我的个性大相径庭....,大家看我总是叽叽喳喳爱说笑话,就一定能感受到我是个热情开朗的人。
C.我不是一个爱搬弄是非的人,我从不喜欢打听别人的事,也懒得为无聊的八卦刨根究底....。
D.我的学习意识特别强,总是会见异思迁....,不断去探索新的领域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4.为促进同学交流,七年1班组织大家建立“文学兴趣小组”和“班刊编辑部”,准备发公告书如下,请你帮忙看看哪些句子是病句()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关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②当网络、游戏、电视、电影充实你的课外生活时,不要忘记文学这片精神。
③班级准备筹建文学兴趣小组和班刊编辑部,促进大家的文学交流活动。
④文学兴趣小组需要大家自组小组并选出组长、确定组名和小组交流活动时间。
⑤小组活动倡导同学们共读一本书,展示交流各自的读后感,优秀的读后感由每个小纽每月推荐到班刊发表。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8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18页)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二年级 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给下列段落中加点字选择恰当读音(在下面画“ ”)。
(3分)故事课结.(ji ē ji é)束了,老师教.(ji āo ji ào )我:遇到困难.(n án nan ),不要生闷.(m ěn m èn )气。
其实,只要好.(h ǎo h ào )好想办法,我们最终都.(d ōu d ū)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字词练习。
(36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20分)zh àn sh ì( ) x īn k ǔ( ) c ān ɡ m án ɡ( ) y ǎn jing ( ) 平平是我的好p én ɡ you ( ),他来自n án ( )方的一个ch én ɡ sh ì( )。
他今年八su ì( )。
我们经常在一起s àn b ù( ),看di àn y ǐng ( )、读b ào zh ǐ( )。
(二)选字填空。
(6分)1.圆 园 公( ) ( )珠笔2.铜 桐 梧( ) ( )号3.支 枝 一( )笔 ( )叶(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再写一个。
(6分) 1.如( )得水 惊弓之( )我也能再写一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2.( )言( )语 ( )言( )语我也能再写一个带有“言”“语”的成语: (四)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
(4分)一( )海鸥 一( )稻田 一( )帽子 一( )翠竹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22分) (一)读一读,连一连。
(4分) 雾锁山头山锁雾 不坠青云之志 路人借问遥招手 人无志不立 树无根不长 天连水尾水连天 穷且益坚 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答案(Word版)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答案(Word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新高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北宋的题山水画诗,固然仍有不少是停留在单纯描述画面,赞扬画家画得逼真,然而融入个人情感的作品比例却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与唐代不同,在这类融入个人情感的诗歌中,卧游不再是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它只是一个途径,而归隐才是最终目的。
在北宋涉及党争的诗人的题山水画诗中,提到归隐的诗歌约占30%,远远高于唐代。
而谈到归隐的作者更是远多于唐,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晁补之、蔡襄、秦观等都有提及。
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不仅出现了李成、范宽这样杰出的山水画家,而且诞生了郭熙《林泉高致》这样精到的山水画理论总结,而这一时期苏轼的画学理论更推进了文人画的形成。
在这种背景之下,山水画空前繁荣,山水不仅彻底摆脱了作为背景的尴尬局面,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且融入了文人的情思,更易与诗人契合。
故失意的文人更容易在山水画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处。
然而林泉之思大量产生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与北宋党争有关。
政党之间的相互倾轧,使许多文人卷入了政治漩涡,宦海沉浮的沧桑使文人们大多疲惫不堪,故而转向对山水的倾诉,以求通过山水获得精神压力的释放。
这种情绪深深地反映到了题山水画诗中,成为观山水画所得的一个最重要的感受。
如晁补之《题段吉先小景》三首(其二):人生何事踏尘埃,闲处胸襟足自开。
不作终南养高价,小山幽桂好归来。
晁补之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亦被作为旧党卷入到党争之中,这使其诗歌洋溢着浓厚的归隐情绪。
这首诗否定了唐代以隐居为终南捷径的表达方式,而认同真正的归隐。
在北宋党争之后,题山水画诗建立起一种归隐的情调。
不仅单纯地描述画面,强调画中景致的逼真,而且融入了一种深沉的林泉之思。
这种规范的建立,对北宋之后的题山水画诗书写更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1.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实施打击式家教的父母总是以一种“挑剔”的目光求全责备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都难以得到认可与表扬。
B. 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是学有所成的保障,但并非唯一的路径。
学习者如果缺少良好的心态与科学的方法,最终只能是心劳日拙,难有收获。
D. 我跟着母亲走过这一个又一个濯濯童山,这里丝毫没有绿荫覆盖的葱茏,只有黄土一片,几只山羊在觅食,枯草在风中抖动。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被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B. 优化营商环境十分关键,政府部门要文过饰非,知不足、明忧患、补短板,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环境。
C.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侵权方式怎样千变万化,只要回到《著作权法》的原点,记住了法律的初衷,就不会歧路亡羊。
D. 在得知中国发生了地震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中国人曾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我们,我们愿意捐助一切,与中国永结秦晋之好。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当了村官的大学生王强,一下子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平时就爱好文学,喜欢舞文弄墨,现在村里文件的起草、宣传栏的布置他全包了。
B. 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虽然年事已高,却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C. 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D. 近年来,文物修复获得了更多科技赋能,更多新技术、新方法被用于文物修复,这对于文物修复师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
4. 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①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②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③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阴:山南面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缕:细丝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或:有时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凌驾⑦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限:界限⑧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绛:大红⑨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劝请⑩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倚:循、依⑪戊申晦,五鼓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⑪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乘:冒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⑧C. ③⑥⑨⑪D. ④⑦⑩⑪5. 请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介词,被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介词,从③托遗响于悲风于:介词,对于④不知东方之既白之:动词,去,往⑤越长城之限之:结构助词,的⑥耳得之而为声之:代词,它⑦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句末语气助词,吗⑧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乎:助词,啊⑨相与枕藉乎舟中乎:介词,在A. ①⑤⑦B. ②④⑥C. ③⑦⑨D. ①⑥⑧6. 请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全部正确的一项()①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③舞幽壑之潜蛟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⑤其阴,济水东流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⑦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⑩侣鱼虾而友麋鹿⑪道少半,越中岭⑪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A. ①⑥⑪B. ②④⑪C. ③⑨⑩D. ⑤⑦⑧7.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光武以此多之多:赞扬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克:克服B.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令:美好的姊适于氏,住在市西适:去,往C. 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短:批评、指责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稍:渐渐地D. 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谀:奉承千里之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审:认真8.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曾子衣敝衣以耕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B.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 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蛟或沉或没,行数千里D. 时帝亦为假山未成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9.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例句: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番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番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新时代,现代性视域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虽然已有许多成功和有益的探索实践,但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与难题,这是由于当下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农业社会大相径庭:一个科技更新速率和社会变革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景。
网络时代既为文化遗产快速传播创造了无远弗届的时空条件,提供了智能呈现、智慧设计等全新传播展示途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化遗产的价值凸显虽然与现代化背景密切相连,但遗产本体具有的历史、美学、社会等价值依然是其价值硬核所在。
这就涉及遗产保护的原真性问题。
严格说来,保存原真性与传播利用是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不仅遗产存在的历史情境难以复原,而且传播利用过程还势必进一步损害仅存的历史情境。
与此同时,即便保存了原真性,又如何实现与现代社会对接并被普遍认同?原真性关涉文化传承、文化身份与文化安全,现代认同关涉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如何处理这一矛盾考验着当代人的智慧。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兴盛背后的原真性保护堪忧,而兴盛是否就表明现代认同也很值得人们慎重思忖。
以文化遗产作为母本进行的文创产品设计生产已成为普遍现象,并被认为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源于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的确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一定程度增强了传统文化现代认同与经济功能;但却带来另一个问题,即浅表化、娱乐化地传播接受传统文化,究竟在什么程度和范围内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我们该如何从浅尝辄止的表象化体验向深层精神文化认同转化?在文化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期待所形成的对文化精品期望提升背景下,这种转化衔接显得格外重要。
文化传承的目的远不只是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娱乐消费,其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消费只是途径,最终要指向民族文化核心理念、美学精髓的传递和发扬。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2023 1一㊁本大题共4小题ꎬ共15分ꎮ1.(3分)C㊀㊀㊀㊀2.(3分)B㊀㊀㊀㊀3.(3分)B4.(6分)答案要点:①要满足乡村人民对文化的热爱㊁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ꎬ满足乡村人民对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强烈需求ꎮ②要扎根群众ꎬ创造条件ꎬ便利渠道ꎬ搭建广阔的群众文化舞台ꎬ让乡村人民人人都能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ꎮ③要充分发挥各地自身的乡村文化特长ꎬ深入挖掘各地独特的优秀乡村文化资源ꎬ找到适合本地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ꎮ④可借助现代科技㊁互联网平台ꎬ加强智慧化建设ꎬ普及乡村文化知识㊁激发群众文化热情㊁扩大乡村文化影响力ꎮʌ评分参考ɔ每点2分ꎬ答出3点即可ꎮ意思对即可ꎮ二㊁本大题共6小题ꎬ共23分ꎮ5.(3分)B㊀㊀㊀㊀6.(3分)D㊀㊀㊀㊀7.(3分)A㊀㊀㊀㊀8.(3分)B9.(6分)答案要点:①一心抗敌ꎬ毫无个人私念ꎬ襟怀大度ꎮ②英勇无畏ꎬ忠君爱国ꎬ尽忠职守ꎮ③性格宽厚ꎬ德高望重ꎮʌ评分参考ɔ每点2分ꎮ意思对即可ꎮ10.(5分)答案示例一:赞同 比不上 ꎮ孔子认为ꎬ君子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ꎮ君子要修养仁德ꎬ就要与仁德之士为友ꎬ与直爽㊁信实㊁见闻广博的人为友会对仁德修养有益ꎬ与虚浮㊁圆滑㊁夸夸其谈的人为友会对仁德修养有害ꎬ所以要与比自己贤能的人为友ꎮ答案示例二:赞同 不像 ꎮ孔子认为ꎬ君子不要跟不像自己的人交朋友ꎮ君子通过学问来交朋友ꎬ通过交朋友来帮助仁德的成长ꎬ好朋友间要相互切磋督促ꎬ所以要与志同道合的仁德之士为友ꎮʌ评分参考ɔ言之成理即可ꎮ11.(3分)C㊀㊀㊀12.(3分)D13.(6分)答案示例一:诗歌开头写 远林暑气薄ꎬ公子过我游 ꎬ本是炎炎夏日ꎬ李公为避暑气ꎬ特来诗人居住的郊野林间作客ꎮ诗人留客人在家饮酒ꎬ却突然 清风左右至ꎬ客意已惊秋 ꎬ清风吹进屋中ꎬ客人惊讶不已ꎬ以为竟然到了初秋ꎮ盛夏的季节与凉爽的感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ꎬ造成了客人的错觉ꎮ诗人以出人意料的转折ꎬ写出了村居生活的幽静闲适ꎬ体现出 顿挫 的风格ꎮ答案示例二:巢多众鸟斗ꎬ叶密鸣蝉稠ꎮ苦道此物聒ꎬ孰谓吾庐幽 几句写屋檐下鸟巢众多ꎬ鸟儿们争斗不止ꎬ院中树木枝叶繁密ꎬ蝉鸣声此起彼伏ꎬ诗人嘴上对客人抱怨着 这些东西实在是吵闹ꎬ谁说我的草庐幽静呢 ꎬ其实心里却暗自得意ꎬ雀鸟鸣蝉的自在生活恰好反衬出远离都市喧闹的清幽闲适ꎬ诗人以似嗔实喜的手法曲折地表达了对村居生活的喜爱之情ꎬ体现了 顿挫 的风格ꎮʌ评分参考ɔ结合诗句4分ꎬ内容或表现手法分析2分ꎮ意思对即可ꎮ14.(10分)(1)岂曰无衣㊀王于兴师㊀与子同仇死节从来岂顾勋㊀楼船夜雪瓜洲渡㊀㊀铁马秋风大散关(2)谁家今夜扁舟子㊀何处相思明月楼(3)天生我材必有用㊀千金散尽还复来ʌ评分参考ɔ每空1分ꎮ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ꎮ15.(6分)(1)(1分)林黛玉(2)(5分)答案示例:这句批语的意思是ꎬ只有林黛玉才能写出这样的好诗ꎬ只有贾宝玉才能有这样深情的共鸣ꎮ«红楼梦»中的诗词ꎬ大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ꎮ«葬花吟»是林黛玉思想㊁性格㊁才华的集中体现ꎬ也是喻示她命运的 诗谶 ꎬ所以唯有林黛玉能写出ꎮ贾宝玉与林黛玉是有 木石前盟 的灵魂知己ꎬ也只有他能真正理解㊁体会㊁欣赏林黛玉的情思和才华ꎮʌ评分参考ɔ符合原著ꎬ言之成理即可ꎮ16.(3分)B㊀㊀㊀㊀17.(3分)D18.(6分)答案要点:①全文多处写灰色ꎬ写出了对中国色彩从不理解到深刻领悟的过程:初学绘画时学习西方色彩理论ꎬ不了解也不关心中国色彩ꎬ认为灰色是暗淡㊁压抑的ꎻ后来听讲座㊁读散文ꎬ对中国色彩有了新的认识ꎬ从 百草霜 老僧灰 中感悟到中国色彩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境ꎻ现在对中国色彩中的灰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ꎬ喜欢它的内敛低调㊁深情温和ꎮ②运用欲扬先抑的笔法ꎬ为后文对中国色彩的感悟赞美作了铺垫ꎮ③通过前后对灰色认识的对比ꎬ揭示出中西方色彩理论的区别ꎬ表达了对中国色彩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境的感悟和赞美ꎮʌ评分参考ɔ①4分ꎬ②③各1分ꎮ意思对即可ꎮ19.(6分)答案要点:①天水碧是一种柔和清雅的浅绿色ꎬ极富诗意ꎮ②宋代的理性审美是平淡㊁典雅㊁沉静的ꎬ天水碧的色彩特点符合这种审美ꎮ③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高峰ꎬ才能培养出文化型美学ꎬ全社会都向往 诗意的生活 ꎬ从而形成了这种理性的审美ꎮʌ评分参考ɔ每点2分ꎮ意思对即可ꎮ五㊁本大题共3小题ꎬ共66分ꎮ20.(6分)(1)(3分)B(2)(3分)乙㊁甲㊁丙ʌ评分参考ɔ每空1分ꎮ21.(10分)ʌ评分参考ɔ参考高考微写作评阅标准ꎮ22.(50分)ʌ评分参考ɔ参考高考作文评阅标准ꎮʌ附:文言文参考译文ɔ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ꎬ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ꎬ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ꎮ李翰因文章而自许ꎬ写这篇传记十分详尽严谨ꎮ但(实际上)还遗憾有所缺失:没有为许远立传ꎮ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ꎬ打开城门接纳张巡ꎬ(他)职位本在张巡之上ꎬ(却把)指挥权交给张巡(自甘)在他手下ꎬ毫无猜疑妒忌ꎮ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ꎬ成就功名ꎬ城破后被俘ꎬ(不过)与张巡死的时间先后不同罢了ꎮ(张㊁许)两家的后代才智低下ꎬ不能完全明白二位父亲的志向ꎬ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ꎬ怀疑(许远)怕死投降了叛贼ꎮ(如果)许远真的怕死ꎬ何苦守住尺寸大小的地盘ꎬ来与叛军对峙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包围中守城时ꎬ外面没有一点如蚂蚁般力量微弱的援助ꎬ(他)想要效忠的ꎬ就是国家和皇上ꎬ叛军拿国家灭亡和皇上已死的(假)消息告诉(他)ꎮ许远见救兵不来ꎬ而叛军越来越多ꎬ一定会把他们的话当作真的ꎻ外面毫无(援兵的)依靠却仍然死守ꎬ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计算日期知道自己(要)死在哪里了ꎮ许远不怕死也是很明显的了!哪有城破㊁自己的部下都战死ꎬ(他却)独自蒙受愧疚耻辱乞求苟活的?即使最愚昧的人(也)不愿(这样)做ꎬ唉!(怎么)却说许远这般贤明的人会这样做呢?议论的人又认为ꎬ许远和张巡分城门守卫ꎬ城陷落ꎬ(是)从许远分守的城门开始的ꎬ拿这个理由来指责许远ꎮ这又和小孩的见识没有两样ꎮ人将要死的时候ꎬ他的内脏必定有先受到侵害的地方ꎻ扯紧绳子拉断它ꎬ绳的断口必定有先裂开的地方ꎮ旁观者看到这种情况ꎬ就来责怪这先受侵害和先裂开的地方ꎬ这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喜欢非议(他人)ꎬ不愿成人之美ꎬ(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像张巡㊁许远所达成的功业ꎬ如此杰出ꎬ尚且不能避免(小人的诽谤)ꎬ其他人又怎么被非议呢!当二公刚开始守城的时候ꎬ怎么能知道别人最终(也)不来救援ꎬ(从而预先决定)弃城逃走呢?如果此城不能守住ꎬ即使逃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处?等到他们没有救兵并且走投无路的时候ꎬ率领那些受伤残废㊁饥饿瘦弱的残余部下ꎬ即使想逃走ꎬ也一定无法成功ꎮ二公这样贤明ꎬ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守住一座孤城ꎬ捍卫天下ꎬ仅凭千百来个濒临灭亡的士兵ꎬ迎战百万天天壮大的敌军ꎬ保护江淮地区ꎬ阻遏叛军的攻势ꎬ天下能够不亡ꎬ这是谁的功劳啊!在那个时候ꎬ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ꎬ不在少数ꎻ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ꎬ一个接着一个ꎮ(议论的人)不追究讨论这些ꎬ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二公ꎬ也可见这些人把自己等同于逆乱者ꎬ捏造谎言来帮他们一起攻击(有功之人)了ꎮ张籍说: 有个叫于嵩的人ꎬ年轻时跟随张巡ꎻ等到张巡起兵抗击叛军ꎬ于嵩一直在围城之中ꎮ我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ꎬ于嵩那时已六十多岁了ꎮ我那时还幼小ꎬ粗略地询问过张巡㊁许远的事迹ꎬ不太详细ꎮ(他)说:张巡身高七尺多ꎬ一口胡须活像神灵ꎮ等到城破后ꎬ张巡被杀时ꎬ脸色毫不慌张ꎬ神态安详就和平日一样ꎮ许远是个宽厚的长者ꎬ相貌和他的内心一样ꎻ和张巡同年出生ꎬ月份日子比张巡稍晚ꎬ称张巡为兄ꎬ死时四十九岁ꎮ。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高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
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一旦有了个人情感色彩,就不科学了,没有意义了。
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
正是因为“歪曲”了,或者用一个术语来说“变异”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
有些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
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
这时用感觉的还原就文不对题了,应该使用的是情感逻辑的还原。
这里的诗句说的是爱情是绝对的,在任何空间、时间,在任何生存状态,都是不变的,永恒的。
爱情甚至是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的。
这是诗的浪漫,其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
用逻辑还原的方法,明显不符合理性逻辑。
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彩的,对任何事物都取分析的态度。
按理性的逻辑的高级形态,亦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不变的。
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都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
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性之理,恰恰又是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
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
为什么妙?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但,因为情感的特点恰恰是绝对化,无理了才有情,不绝对化不过瘾,不妙。
所以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从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数:15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
人,生来就有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最适当的方式是诗歌,因为语言节奏与内在节奏相契合,是自然的‚不能已的。
诗歌、音乐、跳舞原来是混合的。
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
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melody)‛,舞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
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跳舞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
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在生灵方面,节奏是一种自然需要。
节奏是音调的动态,对于情绪的影响更大。
我们可以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
诗的节奏决不能制成定谱。
即使定谱,而每首诗的节奏亦绝不是定谱所指示的节奏。
乐的节奏可谱,诗的节奏不可谱;可谱者必纯为形式的组合,而诗的声音组合受文字意义影响,不能看成纯形式的。
这也是诗与乐的一个重要的分别。
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
音乐只有纯形式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
这个分别最重要。
语言的节奏是自然的,没有规律的,直率的,常倾向变化;音乐的节奏是形式化的,有规律的,回旋的,常倾向整齐。
诗源于歌,歌与乐相伴,所以保有音乐的节奏;诗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含有语言的节奏。
现代人做诗文,不应该学周诰殷盘那样佶屈聱牙,为的是传达的便利。
不过提倡白话者所标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
日常的情思多粗浅芜乱,不尽可以入诗;入诗的情思都须经过一番洗练,所以比日常的情思更为精妙,更有剪裁。
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部分解析)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①将中国文化的现代建设落脚于民族性而不是机械地照搬西方文化,不仅有利于减少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偏误,而且也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贡献于人类当代的文化建设。
西方文化是20世纪人类现代文化的主流。
但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性的不同,而且也存在着民族性的差异。
尽管寻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曾经是西方启蒙时代思想家的理想,但是,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很快取得了对于现代社会与人生的主导地位,造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尖锐对立,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出现的是人生价值意义的沦丧与人性的异化。
②因此,可以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工具理性的极度发展既为西方文化带来了宏大的物质性力量,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压迫了价值理性的合理伸展,以至于手段本身自觉不自觉地取代了目的本身,从而导致了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迷失。
众所周知,追求真知是西方文化自古希腊时代就己经奠定了的基本精神方向。
注重通过理性认知以求真、甚至把求得客观真知看作是生活的最高目标,这其中的确已经蕴涵了高扬工具理性的可能性。
③比较而言,中国文化则更为注重人生价值的安顿问题。
与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在注重价值理性方面堪称具有十分丰富的传统资源,形成了一套立足于吾人之自我、在人性自足的前提下充分凸显人生之终极价值与意义的理论系统。
也正是与中国文化过于注重价值理性相联系,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工具理性不仅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甚至缺乏基本的发展。
由此,中西文化的弊端可以说是相映成趣:如果说西方文化是因为过于注重工具理性而使手段掩盖了目的以至于迷失了人生的意义,因而工具理性所带来的成就也就失去了终极意义的话,那么中国文化则是因为过于注重价值理性而害怕工具理性的发展会影响人们对价值理性的注重,因而缺乏实现理想的手段并最终导致价值理性所提倡的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在新时代,现代性视域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虽然已有许多成功和有益的探索实践,但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与难题,这是由于当下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农业社会大相径庭:一个科技更新速率和社会变革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景。
网络时代既为文化遗产快速传播创造了无远弗届的时空条件,提供了智能呈现、智慧设计等全新传播展示途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化遗产的价值凸显虽然与现代化背景密切相连,但遗产本体具有的历史、美学、社会等价值依然是其价值硬核所在。
这就涉及遗产保护的原真性问题。
严格说来,保存原真性与传播利用是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不仅遗产存在的历史情境难以复原,而且传播利用过程还势必进一步损害仅存的历史情境。
与此同时,即便保存了原真性,又如何实现与现代社会对接并被普遍认同?原真性关涉文化传承、文化身份与文化安全,现代认同关涉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如何处理这一矛盾考验着当代人的智慧。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兴盛背后的原真性保护堪忧,而兴盛是否就表明现代认同也很值得人们慎重思忖。
以文化遗产作为母本进行的文创产品设计生产已成为普遍现象,并被认为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源于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的确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一定程度增强了传统文化现代认同与经济功能;但却带来另一个问题,即浅表化、娱乐化地传播接受传统文化,究竟在什么程度和范围内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我们该如何从浅尝辄止的表象化体验向深层精神文化认同转化?在文化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期待所形成的对文化精品期望提升背景下,这种转化衔接显得格外重要。
文化传承的目的远不只是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娱乐消费,其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消费只是途径,最终要指向民族文化核心理念、美学精髓的传递和发扬。
源于传统的文创产品有助于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但前提是不能局限于符号层面的表现形式,而要内在地传递文化遗产富有生命力的精髓,使人们能触及文化底蕴而获得深度感悟。
(摘编自李倩、管宁《文化遗产:经典化、保护经验与中国智慧——网络时代文化遗产的历史命运》)材料二:文创产品不仅是文化本身的一种标签与时代化产物,同时也是文创产品创意的一种展示,在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文创产品创意开发主体的盈利能力,进一步为文创产品创意开发与发展注入活力。
就现有发展情况来看,博物院作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主体,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创意资源,依托博物院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已经成为文创产品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地域特征是能够实现与游客群体地域接近性和心理接近性的关键方式,同时也是能够凸显博物院和景区特色的关键因素。
充分把握地域特征,打造多元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文创产品同质化、模仿化的问题,进一步迸发出文化创意产品的活力,为游客群体打造出认知上的“关键词”,引导游客群体从消费中感受景区的特征。
从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开发创意来看,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其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均是以故宫博物院的展品内容为基础,结合市场本身的需求,进行多元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的打造。
从当前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的内容与形式来看,有着明显的内容多元性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博物院本身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上,同时也体现在故宫博物院与其他地区联合的开发设计上。
对此,各地博物院和旅游景区可以进行充分借鉴,加大对自身文化创意产品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力度,从而推动文创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
除此以外,现代文化的文创产品开发,更需要有品牌特色的带动,从而让更多的群体认识到博物院,让其产生深入了解的需求。
当前,故宫博物院在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口碑与品牌,并且随着景区的不断发展,口碑呈现出强化的趋势。
而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通过品牌打造出自身的核心观众群体和核心文创产品开发群体,从而来促进文创产品开发本身更好地发展。
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特征之一,同时也带动了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传播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大众传播时期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同时也由于多种媒体的融合,提升了传播本身的丰富性,做到了及时传播与创意传播的结合。
因此,各个博物院和景区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的适应性和高效性,确保发挥出网络传播的作用,提升文创产品传播的范围和效果,为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互联网在传播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一体化的传播与营销体系,这也有利于博物院文创产品产业链的形成,如,实施“网络传播+ 网络营销”等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既可以提升文创产品和博物院、景区的宣传力度,同时也能够相应提升文创产品的变现能力。
(摘编自明政《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策略及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遗产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文化遗产本体的历史、美学、社会等价值比它的现代价值更为重要。
B.依托博物馆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能帮助博物院打造专属文化品牌,成为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重要途径。
C.文化传承是为了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大众化消费是为了民族文化核心理念、美学精髓的传递和发扬。
D.文创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利用互联网传播的适应性和高效性,可以为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支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现代社会科技更新速率和变革节奏越来越快,与农业社会大相径庭,这导致文化遗产保护出现了许多困境与难题。
B. 文创产品的研发不仅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还要注重从表层体验向深层精神文化体验进行转化。
C.丽江古城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城之一,但没有进行原真性保护,也没有获得现代认同。
D. 当前景区文创产品形式上相对单一,存在同质化、模仿化的问题,游客完全无法从文创产品中感受到地域特色。
3.下列说法中,最不适合用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三星堆博物院文创馆以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两款青铜面具为模板,上新“青铜味”和“出土味”两款青铜面具冰淇淋,短时间内销售一空。
B.故宫博物院依托故宫本身的建筑特色与藏品,设计了朝珠耳机、故宫口红、宫门箱包乃至高清字画等丰富多样的文创衍生品,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各省博物院纷纷搭建起自身的网络传播矩阵体系,如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直播等多个网络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文创产品的传播范围。
D.河北博物院文创商店结合男性消费群体审美特点,设计了皮带、马克杯、书签等“车较纹”系列文创产品,吸引不少男性游客驻足端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 题。
信许锋一万年后,它重见天日。
它受到惊吓,想从明丽的阳光中挣脱,身体一张一翕,像一条缺氧的鱼。
瞬间,它又中毒一般,面色发黄,变褐,如炒糊的麦子。
它有二十厘米长,十厘米宽。
上面有字,龙飞凤舞,但看不清。
历史学家拿着放大镜仔细考证之后认为,这可能就是传说中我们的祖先曾使用过的一种联系工具。
另一位历史学家补充道,它的名字可能叫“信”。
出土“信”的消息风似的刮遍全国,这是考古历史上的重大发现,包含几个第一:第一次发现我们的祖先使用过类似纤维的东西,和现在的塑料完全不同;第一次发现人类的手迹,和现在的激光笔截然不同;第一次发现人类的沟通方式,原来老祖宗当年的花样还挺多,比我们化人多多了。
对,现在是化人时代——一万年,一眨眼,聚苯乙烯人主宰了世界,俗名化人。
人们更牵肠挂肚的是信的内容。
是父亲写给女儿的,情郎写给情人的,老师写给学生的,还是自己写给自己的?——胡说,有毛病,哪有自己给自己写信的?有的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了粗。
在举国上下一致强烈的要求下,这封信的拆封仪式在偌大的演播厅举行,不需要实况转播,网络后世纪时代,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便可将大事小情尽收眼底。
历史学家格外慎重,他们在演播厅中央一个透明却密闭的空间里对信进行拆封。
虽然年代极为久远,但封口仍然异常牢固。
历史学家用薄如蝉翼的刀片轻轻地试探性地分开封口,显然,努力是徒劳的。
另一位历史学家现场分析道,传说中我们的祖先使用过一种叫“鼠立毙”的胶水,这种胶水黏性十足,是专门对付老鼠的,老鼠只要黏上这种胶水,哪怕是尾巴黏上,也跑不掉,除非——断尾逃命。
可惜的是这种胶水的配方已经失传了,我们现在使用的胶水远远不如我们祖先当年使用的胶水,我们祖先的聪明与智慧让我们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
什么是老鼠?什么是尾巴?人们议论纷纷。
当然,这封信是不是用了这种胶水,要拆封后对残留物进行化验才能得出准确结论,目前只是一种猜测。
数小时之后,封口仍然固若金汤。
有人建议,把封口那一截直接截掉。
有人出主意,把刀片从侧面插进去豁开。
干脆用超能透视仪得了。
方案被专家组长一一否定,必须确保这封信完好如初,人类已进入塑料后世纪时代,植物纤维已经绝迹,水分子已经发生变化,人们以塑料和仿塑料制品为食,塑化剂、乳化剂、色素、黏性剂作为日常营养的主要构成为人们提供能量。
历史学家想从这封信中发现植物纤维何时从地球上绝迹,包括传说中的玉米、树木,还有水何时发生了变异。
它们到底是什么形态,有多么神奇的魔力让人类不食塑料和仿塑料制品也能繁衍生息。
观众嚼着塑化香蕉,吃着乳化面包,抹着黏性化妆品发泄着不满,狗屁专家,连个信封都打不开,我们纳税人真是白白养活了这一群废物。
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最后,专家组长顶着巨大的压力,向全国观众道歉,他缓慢而磁性的声音在空中飘荡:同胞们,女士们、先生们、孩子们:史料记载,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有森林、溪水、鲜花、青草……充足的氧气的环境中,你可能想象不到,那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能闻到树木的气息,溪水的气息,鲜花的气息,青草的气息,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啊羊啊,它们欢快的叫声——让我们现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夏季的山间,你牵着孩子的小手,在彩蝶飞舞、小鸟萦回的美妙的大自然中喜悦地奔跑、欢笑、栖息的情景,那是多么富有情趣的生活。
世界彷佛沉寂和凝固下来。
人们极力想象专家所描述的情景,但是,想象不来,真的想象不来。
专家说,是的,我们的想象残缺不全。
我们根本无从想象先祖曾经拥有的美好生活,就像连一封信都没有见过,怎么会想得到驿站、八百里加急、飞鸿传书、邮递员、望眼欲穿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