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协同创新

合集下载

关于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通用3篇)

关于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通用3篇)

关于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通用3篇)工作计划是对未来重要工作的最佳安排,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它是应用写作的计划风格之一。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一、建设目标与思路为大力加强信息工程专业部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建议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组成。

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源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组成,以专业建设做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研发和实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团队规模适当。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

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

擅于资源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率的团队管理,构成强悍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够及时追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精确把握住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维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够融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

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最新)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最新)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最新)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决策部署,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总体目标:2019—2021年,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突出示范引领、建优扶强、协同创新、促进改革,按照“择优遴选、培育建设一批,优中选优、考核认定一批”的总体思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分年度、分批次、分专业遴选建设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做好省级、校级团队整体规划和建设布局,按计划、分步骤建成一批覆盖骨干专业(群)、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具体建设目标:经过3年左右的培育和建设,打造360个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通过高水平学校领衔、高层次团队示范,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模式全面实施,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国家示范,分级创建。

教育部支持建设国家级团队,探索建设模式,集聚优质资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引领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建设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点带面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校企合作,专兼结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建立学校优秀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最新)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最新)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最新)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决策部署,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总体目标:2019—2021年,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突出示范引领、建优扶强、协同创新、促进改革,按照“择优遴选、培育建设一批,优中选优、考核认定一批”的总体思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分年度、分批次、分专业遴选建设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做好省级、校级团队整体规划和建设布局,按计划、分步骤建成一批覆盖骨干专业(群)、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具体建设目标:经过3年左右的培育和建设,打造360个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通过高水平学校领衔、高层次团队示范,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模式全面实施,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国家示范,分级创建。

教育部支持建设国家级团队,探索建设模式,集聚优质资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引领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建设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点带面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校企合作,专兼结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建立学校优秀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

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与保障

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与保障

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与保障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成为教学创新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与保障。

首先,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的协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建立团队目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团队成员的协同合作。

二是建立团队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团队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机制等,以便实现团队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是建立团队评估机制,评估团队成员的成果和绩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保证教学创新团队的持续发展。

其次,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的保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完善团队成员的培训机制,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二是为团队成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包括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等。

三是优化团队成员的薪酬体系,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和保障是教学创新的基础,也是教学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的机制和完善的保障措施,才能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 1 -。

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案例

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案例

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案例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案例1. 前言专业群协同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与共享,以提供更丰富且综合的学习经验。

本文将介绍一个成功的案例,探讨该团队的建设和运作方式,并分享个人对这一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2. 案例背景这个案例发生在一所中学,该中学计划在某一学年开设一个跨学科项目,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该项目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老师进行协作,以提供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3. 团队的建设与组织为了有效开展专业群协同教学,学校首先成立了一个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

该团队由各个学科的老师组成,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团队的组织者明确了团队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

4. 团队的运作方式在这个案例中,团队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项目的进展和问题,并共享各自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他们通过实践教学和示范课程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及时反馈和改进教学方法。

团队成员还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和合作。

5. 成果和影响通过专业群协同教学团队的努力,该项目在学生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学生们不仅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上有了较全面的提升,而且他们也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案例也影响了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激发了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和教学创新的尝试。

6. 个人观点对于专业群协同教学,我认为它是一种非常有潜力和价值的教育模式。

它能够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综合化的学习经验。

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方式。

7. 总结与回顾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和运作对于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的合作与共享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首先,从源头上控制教师质量,坚持多元化引进团队成员。

一是坚持“硬性+软性”的准入原则,以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专业化的教学能力为硬性原则,选择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组成;以区域产业特色为专业教师准入的软性原则,各地以区域行业特点为依据,制定区域化、特色化的专业教师准入标准,防止各省各校专业教师准入标准的同质化。

二是多渠道引入团队教师,除了从高校聘请一部分高学历专任教师外,还要从行业企业聘请一些技术大师、能工巧匠、企业骨干等作为核心教师,以及特聘一些行业名匠、知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担任教学创新团队的“名誉团长”。

三是对兼职教师实施“候鸟”计划,以动态监督的方式确保兼职教师高教学能力的常态化,构建市场调节、智力流动、契约式用人的人才引进模式,动态选聘大国工匠、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

其次,优选团队负责人。

团队带头人承担着“提出愿景、战略布局、资源整合、队伍管理”等职责,对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团队创新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要制定专门的带头人遴选标准,优秀的团队负责人往往具有强烈的身份认同,都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同时又拥有企业实践经历,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丰富的经验以及高瞻远瞩的企业家思维保证了其对团队方向把控的正确性。

团队带头人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也要规定其最长的任职年限,如果团队带头人长期保持不变,团队内部就会出现成长停滞,出现团队的稳定重于创新,认同取代创新,从而产生“近亲繁殖”,也就是生物学的结论即“种的退化”。

最后,做好职后教师的培训工作。

要对职教师资进行完整系统的培养培训,培训要对接教师职前教育,为新入职教师顺利进入岗位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培训过程中,应对教师进行分类培训。

横向上,对团队带头人实行“明星打造”提升计划,对骨干教师实行“能力拔尖”集训计划,对青年教师实行“职业奠基”固基计划,以系统完整的培训为要求,以教师个体短板为重点进行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教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服务创新能力等的全面提升。

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案例

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案例

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案例一、引言专业群协同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大创新,它将不同学科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团队,通过协同合作,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要探讨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案例,了解其具体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

二、案例介绍我们选取了某高校的“跨学科合作教学创新团队”为案例,该团队由包括教育技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

这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协同合作,将各自专业的知识与教学理念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

他们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使得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促进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团队建设过程1. 团队组建这个案例中,团队成员的选拔非常重要。

他们不仅需要对自己的专业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善于合作。

团队的领导者要有丰富的跨学科合作经验,能够有效地协调各个成员的工作。

2. 目标明确在团队建设的初期,团队成员需要明确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在这个案例中,团队的目标是通过跨学科合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有效团队成员之间需要有高效的渠道。

在这个案例中,团队利用周例会、在线评台等多种方式进行,及时交流合作进展和问题解决方案。

四、成效与总结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该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团队中的教师也因跨学科合作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得到了深刻的拓展和升华。

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团队的协同合作,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够共同推动课程教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个人认为,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高校教学,也能够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专业群协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案例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希望类似的模式能够在更多的学校教育中得到推广。

教师工作规划的团队合作与协同育人

教师工作规划的团队合作与协同育人

教师工作规划的团队合作与协同育人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工作规划不再是一个孤立个体的事情,而是需要借助团队合作与协同育人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实施。

团队合作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综合成长,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展开,探讨教师团队合作与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及相应的具体做法。

一、共同目标共同成长在团队合作中,共同目标是推动教师工作规划的核心。

团队成员要明确他们的共同目标,明确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一起探索和研究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通过合作实践,教师们可以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合理任务分配团队合作需要清晰明确的任务分配,每个团队成员应根据自身的特长和职责,分担相应的任务。

在教师团队中,可以设立不同的岗位角色,如组长、主讲教师、协助教师等,通过任务分配,有效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的任务分配不仅能减少重复劳动,还能更好地发挥各个团队成员的潜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定期交流与反馈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是团队合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定期的会议、座谈等形式,及时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

而且,成员之间应该坦诚相待,相互给予正面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

这样的交流和反馈有助于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能促进成员之间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

四、资源共享与互助团队合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资源共享与互助。

教师团队成员应当积极主动地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经验和教材等,互相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育资源,还能节约时间和精力,发挥合作的最大价值。

五、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团队合作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与家长、社会资源的合作。

教师团队应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形成育人合力。

同时,教师团队应积极主动与社会资源合作,邀请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等参与育人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发展迅猛,其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培养、选拔和评价,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

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导优秀本科毕业生到职业院校深造,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也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提升在职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育部鼓励职业院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注重以素质为核心,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书育人能力和学术研究成果。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确定教师的职称晋升、绩效奖励和培训需求,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教育责任感。

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履行教育者的职责。

四、促进教学团队建设职业教育注重实践和应用,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建立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的教学团队,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五、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加强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以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通过有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培训平台,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培训需求。

同时,推动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与保障

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与保障

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与保障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之一。

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优秀的教学创新团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但是,如何建设高效的教学创新团队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和保障进行探讨。

一、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

所以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协同机制的前提。

只有建立了合理、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才能够保证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同时也可以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让各方面之间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传递信息,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团队的协同配合,提高团队整体效能。

3.建立共识和信任建立共识和信任是协同机制的关键。

只有建立了共识和信任,才能够让各方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团队整体效能。

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还需要全方位的保障。

这包括物质保障、精神保障等各个方面。

1.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

只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设备、场地等物质保障,才能够保证教学创新团队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2.提供良好的精神保障提供良好的精神保障同样也非常重要。

这包括提供学术支持、培训机会、宣传推广等各方面的支持,以及鼓励和肯定教学创新团队的成果和成就,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以上就是关于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和保障的探讨。

通过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可以有效地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一、概述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特别是高水平结构化创新团队的建设,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有助于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教学机制。

团队成员通过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教学实践经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共同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水平结构化团队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团队成员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教学研讨和合作研究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还能够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

团队成员可以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活动,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从国家层面来看,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

该方案明确指出,要打造“双师型”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研究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对于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来看,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日益激烈的职业教育竞争中,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协同、引育并举、三维共长的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

校企协同、引育并举、三维共长的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

校企协同、引育并举、三维共长的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校企协同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共同进行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中,校企协同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校企协同能够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企业的参与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更加贴合,确保学生获得真实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校企协同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与企业合作,教师可以了解到企业最新的需求和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保持教学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可以与企业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再次,校企协同可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企业参与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实习机会和实践平台,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同时,引育并举也是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的关键要素。

引育并举是指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并培养团队内部的年轻教师,形成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团队。

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可以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而培养年轻教师则能够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三维共长是指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共同发展的机制。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学生需要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实践和实习,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企业需要与学校合作,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

三方共同发展、相互促进,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总之,校企协同、引育并举、三维共长是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逻辑、使命、目标与保障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逻辑、使命、目标与保障

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纽带,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为共同愿景,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适当、专长特点互补、成员分工协作的教师群体[1]。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在“教学团队”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概念,是以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目标,以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1+X证书制度试点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点项目为抓手,由高水平的学校文化课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教学标准进行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的正式群体组织。

本文通过探寻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背后的逻辑,明晰教学创新团队肩负的使命和需要达成的目标,提出保障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发展的合理建议。

一、建设逻辑:国家、学校与教师的三重驱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产生于职业教育改革大背景之下,其建设与发展被视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职教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这一举措的实施则是国家政策导向、基层学校教学研究衰弱和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特点转变的综合结果。

(一)国家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产生是国家政策导向的结果。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着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逻辑、使命、目标与保障◎庄曼丽摘 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产生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肩负着服务1+X证书制度试点,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

教学创新团队的产生是国家政策导向、基层学校教学研究衰弱和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特点转变的综合结果。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使命是通过教学创新在教学实践层面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化,通过教师团队的形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技术技能创新推动校企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教学创新、技术技能创新、协同创新和融合创新。

想要成功建设并使教学创新团队发挥预期作用,就必须为其构建包括学校对教学创新团队的管理制度、教学创新团队自身的管理制度以及得以实施的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创新能力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高校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強重点专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是加强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学协作、创靳重点专业建设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动力。

因此,基于核心专业建设+课程组建设的教学创新团队是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建设的关键。

如何根据质量工程的要求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特点,有机地将智能交通知识体系和知识创靳结合起来,根据我院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结构和学缘合理、专业互补、锐意创新的教学创靳团队是专业群核心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2)课题界定1)创新的概念及教学创新的界定对于创新的定义,不同研究者赋予其不同的涵义。

Lubart , Ochse和Sternberg (1999)认为,创新是一种提出或产生具有新颖性(如原创的、新异的)和适切性(如实用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的工作成果的能力。

Maslow (1954)把创新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

前者指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等富有特殊天赋的人的创新。

后者则人人都有展现的可能。

创新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对精华的萃取,也是对糟粕的摒弃。

我国学者林崇德(2000)将创新理解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O2)教学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区别教学创新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创新和创造;而教育创新则是一个整体的全局性概念。

教学创新从属于教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一部分。

在本项目研究中,我们关注的核心不是创新教学,而是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精神,本方案旨在加快推进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引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

一、总体思路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为参照,以重点专业(群)建设为基础,按照“择优遴选、创建培育、校企合作、示范引领”的原则逐步推进。

计划在2020年立项建设4-5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到2022年建成5-7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立项建设1-2个省部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

学校将逐步建立校级、省部级和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三)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着眼打造品牌重点专业建设亮点,立项建设优先考虑专业教学团队组成结构优、学校专业(群)建设和校企合作基础好、专业(课程)建设成果显著等因素。

二、遴选立项一)立项条件1.团队师德师风高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个相统一”,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团队教师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在德育教育、思政课程建设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无违反师德师风情况。

2.团队结构科学合理。

团队成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

骨干成员一般10-15人且相对稳定。

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骨干成员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兼职任教不少于3名。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相关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教师占30%以上。

有优秀教师、水利职教名师(新星)、教学名师等,可以立项建设校级或省部级以上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或首席技师)工作室。

3.团队负责人能力突出。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职业院校老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职业院校老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运行机制职业院校老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要立足整体创新布局,着力任务分工有序推动,构建柔性化机制,形成刚柔并济、内联外合的团队协作机制。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增强系统性保障功能,实施立足三共的主体合作机制以结构性团队建设为总抓手,驱动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是职业院校有效应对人才培育面临挑战的理性选择。

然而,单个团队规模有限,但由于各种任务千头万绪、多方面的关系盘根错节,势必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难以独自突破,需要立足内部协作,加强相互之间协作,客观上必定要求组网融通、协同进展。

为此,围绕团队协作核心,分类组建共同体,为团队立足专业领域整体创新布局,分工协作,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系统性保障,有利于形成中心聚焦中心辐射的双轮循环格局。

但是,共同体主体合作机制不健全,致使相互之间缺乏依靠性与黏性,难以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发系统性保障功能欠缺的突出问题,制约着团队协作的有效开展。

增强共同体系统性保障功能,重在实施多元主体合作机制。

《方案》指出,要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

为此,要规范理事会制度,行使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权,统筹全局,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理事会下设进展规划、团队协作、成果转化等职能部门,分类实施归口管理,落实主体职能分工,促成业务合作关系,形成基于三共的主体合作机制。

第一,立足合作共建,实施主体分工合作机制。

牵头院校要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切实承担共同体组建与运维的主体责任;定期组织召开理事会,会商重大事项,弱化分歧、凝聚共识,增进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奠定合作共建基础,使其围绕团队协作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形成主体分工合作机制。

例如,职业院校为团队协作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经费、人员、场域支持;培训基地立足团队成员能力提升、协作方式改进等需要,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不断增强培训效果;科研院所为团队协作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并进行跟踪服务与指导。

教育部启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教育部启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广东教育职教 *+,- 年第 . 期 ,/-
广 东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大 学 获 批 &, 个 本科招生专业! 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技术, 汽车服务工 程, 网络工程, 软件工程, 工程造价,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商务英语, 数字
媒体技术! 今年正式启动招生-
而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获批更名 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标志着广州 市增加了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 今 年该校土木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汽车服务 工程, 印刷工程, 计算机应用工程, 国 际经济与贸易, 旅游管理, 环境艺术设 计 , 商 务 英 语 &, 个 首 批 本 科 专 业 将 进 行招生-
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 域专业! 分年度% 分批次% 分专业遴选
建设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 队! 示范引领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做好省 级% 校级团队整体规划和建设布局! 按 计划% 分步骤建成一批覆盖骨干专业 *群+, 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推
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教学创
新团队)方案$ 要求! 国家级团队须团队
来自中德两国政府, 职教行业, 院
校, 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代表 &+, 余人出 席本次论坛! 双方围绕两国职教发展的 制度设计, 政策举措和实践经验等进行 了深入交流-
在柏林出席论坛期间! 孙春兰会见 了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弗里德里希! 重 点考察了德国工商大会! 西门子柏林职 教中心! 柏林通讯, 信息和媒体技术综 合职业学校! 多米诺养老康复医院等职 教相关机构-
中德职教创新对话论坛在德国柏林举行
( 月 !( 日 ! 中 德 职 教 创 新 对 话 论 坛在德国柏林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

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的研究

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的研究

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的研究徐岩(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辽阳111000)[摘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在实践中,学习先遣团队的建设经验和成果,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嵌套布局、统分管理、模块划分、协同共创、分批打造、逐级提升”模式,运作实施,卓有成效。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26-0152-02团队建设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则是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教学工作的中层教学管理者,深入学习国家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将方案的内涵转化为落实管理依据和方法。

在学校牵头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和建设工作,参照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最高规格设定学校校本团队建设标准。

学习各省市先遣团队典型经验和成果,探索适合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模式,即“嵌套布局、统分管理、模块划分、协同共创、分批打造、逐级提升”模式。

一、构建体现包含或交叉关系的团队建设布局———“嵌套布局”(一)以服务中职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组建团队1.组建教师教学创新管理团队,布局中外围管理团队由中等职业学校的校级教学管理机构教务处牵头组建教师教学创新管理团队,制定《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方案》,对团队建设工作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统领统筹,科学规范指导,监查考核。

2.以不同主体为单位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母子团队实施“校部”两级管理模式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机构设置为教务处、系部、专业群教研室、专业教研组,机构的主体构成科学合理。

如果系部下包含若干专业群,教师、课程、项目、评价等要素的公共模块占比较大,则组建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协同创新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协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他们顺利地融入职业发展。

本文将从团队建设和协同创新两个方面探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建设。

一.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是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1. 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

一个强大的教学团队能够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所需的核心能力,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竞争力。

2. 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一个团队由多个教师组成,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教学经验。

通过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可以促
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的质
量和效果。

3. 提供学生个性化的辅导:专业教学团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
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二.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
要建设一支高效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需要注意以下关键
要素:
1. 优选教学人员:教师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应优选具备丰富专
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人员。

同时,要注重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和
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协同创新。

2. 确定团队目标:明确团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在明确的目标
指引下,团队成员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工作方向,形成高效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沟通机制: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通过定期会议、交流讨论等方式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分享经验和资源。

4. 鼓励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教学团队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要鼓励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启发,推动团队成员共同探索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协同创新的方法
协同创新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以下是一些协同创新的方法:
1. 教师合作教学:通过多个教师的合作授课,可以充分发挥各个教师的专业特长,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2. 项目驱动教学:通过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鼓励学生和教师的合作,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如教案、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等,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结: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协同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
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优选教学人员、明确团队目标、建
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鼓励协同创新,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教学团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职业教育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