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要如何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要如何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类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的主要特点,并详细阐述针对非洲猪瘟的几种主要防控措施。
一、了解非洲猪瘟的特点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其主要特点如下:1. 高度传染性:非洲猪瘟病毒能够通过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不同疫区之间的猪只也可通过人工传播而感染病毒。
2. 高致死率:非洲猪瘟的致死率非常高,感染猪只多数会在数天内死亡,因此疫情一旦爆发,损失极为严重。
3. 没有特效药物:目前对非洲猪瘟尚无特效药物可供治疗,只能通过限制传播以及加强猪群免疫力来防控疫情。
二、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有效的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是非洲猪瘟防控的基础。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养殖场、屠宰场和进出口猪肉等环节的监测,及时了解疫情的动态,并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报告。
同时,也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非洲猪瘟的认知和识别能力。
三、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养殖场作为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场所,其生物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加强场所消毒:定期对养殖场的场地、设备、车辆等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2. 严格管理进出场畜禽:加强对猪只进出场的监管,对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猪只进行严格检疫,并合理安排隔离期,确保无疫情的猪只进入养殖场。
3.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饲养环境的卫生水平,合理安排饲喂,增加猪只的抵抗力。
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和报告。
四、严控非法运输和交易非法运输和交易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猪肉运输和交易环节的监管,对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检疫和调查。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打击非法运输和交易行为。
五、加强科学防疫和免疫措施科学防疫和免疫措施是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
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和间接接触感染的病毒污染物传播。
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传染性:非洲猪瘟病毒对猪极具传染性,感染猪只很快出现病情,并且会在短时间内传播给其他的猪。
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
2. 复杂的传播途径:ASFV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野生猪传播、人为活动传播、蜱传播和饲料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直接接触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例如猪只之间的接触、饲料和水的污染等。
3. 隐性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在潜伏期内,感染猪只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难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播。
在这期间,感染的猪只依然可以传染给其他猪。
1. 卫生防护: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做好猪舍和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
及时清除猪舍周围的垃圾、秸秆等易滋生蜱的物品。
要保证充足的清洁水和洗手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2. 限制动物交易和运输:加强对猪只流动的监控和限制。
禁止买卖、运输和屠宰患病猪只,并且严格控制野生猪的活动。
禁止非法捕猎、销售和食用野生猎物,防止野生猪和疫区猪只的接触。
3. 断链消除:一旦发现疫情,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断链消除,即立即隔离病死猪只、被感染的猪群和疑似病例,彻底清除病原体,断绝传播链。
4. 加强监测和报告:加强对猪只健康状况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快速反应和应对疫情,做好疫情信息共享和发布工作。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对非洲猪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和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
宣讲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和病症特征,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和重视。
提供科学的养殖指导,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环境和管理水平。
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主要体现在其高度传染性、复杂的传播途径以及隐性感染等方面。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猪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了数百万只猪的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非洲猪瘟的爆发对于养猪业及相关产业来说是一场灾难,因此应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以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
一、非洲猪瘟的特点1. 高度致命性:非洲猪瘟可以感染所有年龄段的猪,且感染后死亡率极高。
受感染的猪常在感染后数天内死亡,导致养猪业的严重损失。
2. 高度传染性: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病毒颗粒、污染的食物、水、血液等途径传播,并且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极易在猪场间传播。
3. 病原体强大: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复杂的DNA病毒,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数周甚至数月,不易被一般的消毒剂灭活。
二、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1. 做好生猪养殖场的管理:(1)养殖场应该实行封闭式管理,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的进入,并加强对于养殖场内的卫生管理。
(2)严格控制饲料和饮水的来源,避免受到潜在的病原体污染。
(3)定期对猪栏、饲料仓库、饮水设施等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2. 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控养猪场要加强对于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控,避免潜在的病原体通过这些途径传播。
所有进出养猪场的人员和车辆都要接受相应的检测和消毒。
3. 加强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大规模养猪场要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患病的猪,并及时报告,以便进行隔离和处置。
4. 禁止未经检疫的猪只和猪肉的流通为了避免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加强对未经检疫的猪只和猪肉的管控,避免非洲猪瘟通过交易途径传播。
5. 提高兽医团队的检疫能力需要提高兽医团队的检疫能力,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6. 强化疫苗接种和特殊饲料的补充疫苗接种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需要对养猪场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并定期对饲料中添加特殊的抗病毒成分,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这种疾病在非洲猪种群中广泛传播,并且在传入其他国家时会造成严重的猪群死亡和经济损失。
以下是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非洲猪瘟具有高度传染性。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病猪、病死猪体、猪污染的环境和媒介如虱子、蜱等进行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还可以通过暴露在感染病畜和病畜产品的非猪宿主(如饲养员、野生猪)和生物媒介(如蚊子、苍蝇等)传播。
非洲猪瘟的主要特点是高度致死性。
患病的猪常常会突发高热、厌食、虚弱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患病猪只能通过严格的治疗和隔离措施来提供支持性治疗,而目前还没有可用的疫苗和特效药物。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强大的抵抗力。
它可以在冷冻的猪肉和猪产品中存活长达数年之久,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旅行的重要传播源。
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也能存活一段时间,在一些病例中,感染的猪粪便和排泄物也可以成为传播源。
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监测和报告。
各国应建立完善的非洲猪瘟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对疫情进行及时掌握和有效报告。
应建立健全的经济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确保疫情的有效控制和防范。
2. 加强疫情的控制和扑灭。
对于发现的非洲猪瘟疫情,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呼吸道防护等措施,避免传播扩散。
应组织安全、合理的处置措施,包括安全销毁病猪、病畜产品和病留样。
3. 限制和管理贸易和运输。
对于非洲猪瘟传染的国家或地区,应采取严格的进出口管控措施,包括禁止或限制从疫区进口猪肉和猪产品。
对于疫情受控和病区恢复后的国家或地区,还应建立有效的质量安全监测和检验体系,确保货物贸易的安全性。
4. 提高防控意识和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养猪业者、农民和消费者对非洲猪瘟的认知和识别能力,加强防控意识,避免途径和操作不当引发疫情。
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猪类动物,能够导致高死亡率、
强制扑杀、禁止出售及输送猪类动物等不良后果。
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比较显著,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迅速传播:非洲猪瘟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由于病毒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使得它在人与猪之间很容易交叉传播。
2. 规律性传播:非洲猪瘟也具有规律性的传染特点,根据其传播规律,很容易分布
和查找病例。
3. 难以预测:对于非洲猪瘟的传播趋势和预测也比较难以预测,因此,及时采取非
常规手段的防疫措施至关重要。
针对以上的特点,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强化动物卫生:通过对猪舍的彻底清洁、消毒,以及对猪群防疫体系的强化建设,从源头上减少非洲猪瘟的传播。
2. 实施限制措施:禁止幼猪和病猪的外出出行、避免与其他饲养场接触,实施管制
措施,阻止非洲猪瘟的扩散。
3. 增强监测能力:加强对饲养场的监测和报告管理,建立信息发布平台,便于及时
发现和报告非洲猪瘟疫情,从而更有效地防控疫情。
4. 强化营养保健:争取为猪群提供营养健康的饲料和保健措施,增强猪的免疫力和
生命力,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减少非洲猪瘟的感染率。
总之,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做到早预防、早
发现、早处理,避免非洲猪瘟的重大损失。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简称ASF)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能导致猪只的高死亡率和经济损失。
ASF最早在非洲被发现,后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和其他地区。
以下将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1.强烈传染性:ASF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能在猪只之间迅速传播。
感染猪只一般在1-9天后出现症状,但已经感染的猪只却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传播病毒。
2.不同途径传播:ASF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只、食用受感染的食物、饮用受感染的水源、吸入空气中的病毒等途径进行传播。
人类、昆虫、啮齿动物、家禽和其他动物也可作为传播媒介。
3.无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截至目前,尚无针对ASF的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只能采取防控措施降低传播风险。
4.极强的病毒抵抗力:ASF病毒能在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
在被感染的猪只或病死猪只的组织、血液、尿液、食物等样品中,ASF病毒可以存活数月至数年。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1.加强动物卫生监管:各国政府应制定和加强动物卫生监管措施,建立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加大对可疑感染地区的检疫力度,及时报告和处置疫情。
2.加强养殖管理:养殖场应做好环境卫生控制,加强病原体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严禁饲喂未经检疫的猪饲料,采取措施阻止和控制猪只与野生动物的接触。
3.加强疫苗研发和疫苗接种:积极开展ASF疫苗的研发工作,加快推进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应用。
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实施大规模的猪只免疫接种计划。
4.完善动物交易管理:加强对猪只的交易和运输的监管,落实好动物检疫工作。
严禁非法运输和贸易活动,遏制非洲猪瘟的传播。
5.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养殖户和兽医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ASF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通过传媒和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非洲猪瘟的防控知识,引导公众正确对待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是强烈的传染性、多途径传播、病毒抵抗力强,并且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在猪场中流行性非常广泛。
随着全球性的猪肉贸易和国际旅行的增加,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论述。
一、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1. 高度传染性: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力,能够在猪群中快速传播。
感染一只猪后不久即可传染给整个猪群,使得猪群中的猪几乎都会感染上非洲猪瘟。
2. 致死性强:非洲猪瘟对猪的致死性非常高,患病的猪常常在短时间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
这对养猪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为一旦猪场中出现非洲猪瘟,猪群很可能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3. 潜伏期短:非洲猪瘟的潜伏期非常短,通常只有几天时间。
这意味着一旦猪群中有病毒存在,就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爆发疫情,对猪群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4. 多种传播途径:非洲猪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病毒污染的场地和设施、饲料、水源以及间接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这增加了非洲猪瘟控制的难度,也增加了疫情暴发的可能性。
5. 无疫苗可用:目前尚无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可用,这使得非洲猪瘟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唯一的防控手段就是通过严格的卫生和隔离措施来阻断病毒的传播。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1.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强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报告和隔离疫情病例,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扩散。
2. 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控制,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加强对场地、设施、饲料和水源等的消毒和清洁,防止病毒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3. 健康证明和过境检疫:对进出口猪只和猪产品实施健康证明和过境检疫制度,防止非洲猪瘟通过国际贸易和旅行传播。
4. 强化兽医卫生监管:加强兽医卫生监管,提高养猪者的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5. 加强宣传教育和科普知识:加强对非洲猪瘟的宣传教育和科普知识推广,提高广大养猪者、兽医和相关工作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主要感染猪科动物,包括家猪、野猪等。
以下是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的相关信息。
流行病学特点:1. ASF病毒具有极强传染性和致病性,可通过接触病毒源感染猪只。
人类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病毒。
2. ASF病毒能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不易被常规消毒剂杀灭,因此病毒的传播速度较快。
3. ASF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如病猪之间的接触、饲养管理以及食用污染的饲料传播。
临床症状:1. 高热症状:患病猪只体温急剧上升,初期可达40°C以上。
2. 沉闷食欲:患病猪只食欲下降,甚至拒食。
3. 呼吸困难:患猪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喘息现象。
4. 皮肤症状:患病猪只皮肤表现为紫绀、腹部和四肢霜状斑块。
5. 出血性症状:患猪可出现鼻、直肠、输尿管等嗜血区域出血。
6. 死亡率高: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只死亡率较高,通常在7-10天内死亡。
防控措施:为了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1. 加强从疫源国进口猪肉和猪产品的检疫检验,防止病毒带入。
2. 未确定疫源国时,禁止非法进口(包括行李物品)疫区猪肉和猪产品。
3. 强化养殖全程的生物安全管理:加强猪群的健康监测和外来猪只的隔离观察。
4. 强化饲养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饲养环境,清理污秽物,控制饲料和饮水的卫生质量。
5. 严禁食用未经检验合格、来源不明的猪肉和猪产品,确保食品安全。
6. 做好发现疑似非洲猪瘟患猪的报告和隔离工作,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并进行病情调查和溯源工作。
7. 做好动物禁区、隔离区、屠宰场和批发市场的卫生管理,加强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有效减少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
总结: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猪病,具有高传染性和致命性。
为了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加强进口猪肉的检疫管控、强化养殖环境卫生管理、禁止非法进口疫区猪肉等措施。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猪只,并能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它的流行传播特点与其他疾病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采取特定的防控策略来控制其传播。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如下:1. 高传染性: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病毒能迅速侵入猪体并在猪体内大量繁殖。
感染一只猪之后,很快就能传播给其他猪只,导致整个猪群爆发。
2. 多种传播途径:非洲猪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感染猪只、野猪或野生动物的间接接触、蚊虫叮咬、污染的饲料或水源等。
这使得非洲猪瘟的传播范围相对较广,很难彻底控制。
3. 长期潜伏期:非洲猪瘟的病程较长,一般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明显的症状。
在这段潜伏期内,病毒可以在猪体内悄无声息地繁殖,使得防控工作更加困难。
4. 没有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目前尚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扑杀感染猪只和加强隔离措施来控制疫情。
这加大了防控的压力和难度。
1. 加强动物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猪只,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要对猪群进行定期的疫情监测,包括病死猪只的尸检和猪群的抽血检测等。
2. 严格生物安全措施: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加强畜禽养殖场、交易市场和运输车辆的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 采取隔离措施:对感染猪只进行隔离,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猪只。
对疫区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限制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4. 扑杀感染猪只:对感染猪只及时进行扑杀,以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对扑杀场和猪体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消毒,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畜牧养殖者和市场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措施。
非洲猪瘟在短时间内能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动物监测、严格生物安全措施、采取隔离措施、扑杀感染猪只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手段,才能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保护养猪业的稳定和发展。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高致病性的动物传染病,其疫情特点和防控措施如下:
特点:
1.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其传染性极强。
2.症状明显: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只出现高烧、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率高达100%,易于发现和诊断。
3.地域扩散快: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工具、车辆等运输途径快速传播,往往在短时间内影响到较广范围的区域。
4.防治难度大:目前尚无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防治主要靠隔离、消毒、灭杀等物理防治措施,防控成本较高。
防控措施:
1.严格管控来源:猪只进出的农场、疫点等场所必须实行严格管控,杜绝病毒通过外来猪只、器械等传入。
2.科学用药:对可能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情况借鉴国内的防控经验,谨慎用药,减少二次感染的可能。
3.日常检查:加强猪只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淋巴肉芽肿病、疫苗疮、脚底溃疡等疾病,避免交叉感染。
4.隔离治疗:出现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只,应及时隔离,进行预防性治疗。
5.消毒、灭杀:隔离、治疗结束后,对猪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灭杀,特别是对污染猪粪的区域,更要注意彻底清除和消毒。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极具侵袭性和破坏性,防控工作亟需重视。
通过加强疫情的日常监测、来源管控、加强消毒灭杀工作等,减少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风险,增大治疗成功率,达到控制疫情的目的。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极大影响,
极易引起大规模瘟疫,造成经济损失。
在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方面,以下
是我的解读:
流行传播特点:
1.高度传染性:非洲猪瘟在猪之间极易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一只感染的猪就足
以引发大规模瘟疫,通过嗜血虫、跳蚤、蜱等昆虫可以间接传播。
2.传播速度快:在猪群中很容易爆发病情,散养的猪群也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一
旦发病易造成破口流血、呼吸困难等,导致感染病毒的猪很快死亡,而且,死亡猪只要没
有及时处理会继续传播。
3.高度致死性:非洲猪瘟对猪的致死率非常高,且没有药物可治疗,只能依靠猪的天
然免疫力抵抗病毒。
防控策略:
1.科学预防:通过疫苗预防,保持和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换气,检测
和隔离病猪等措施,降低传染性和致死率。
2.加强运输管理:规范猪只的运输,避免带有病毒的猪只进入猪场(如屠宰场),同时,严禁禽类(如鸡鸭等)与猪同室居住、共用饲料、饮用水等措施。
3.落实防疫措施:定期对猪群和饮用水、饲料等营养物质进行检测,同时在发生疫情
后要相应增强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病毒持续时间和传播机会。
4.及时处理和消灭病猪:在发现病猪后要及时报告,以便有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防疫
措施和组织消灭病猪等的措施,降低病毒传播机会。
总之,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措施方面,需要多依靠科学合理的方法,以及完善的防控
体系,来加强监察和管理,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保障猪群健康
和生产安全。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源于非洲并广泛传播的猪只传染病,也是目前猪农们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由于其传染性极强,一旦疫情爆发,往往会导致批量猪只死亡,从而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分析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种传染病。
1. 高度致死性。
非洲猪瘟病毒能够在猪体内迅速繁殖,并引起高热、腹泻、呼吸困难和出血等症状,进而导致猪只死亡率高达90%。
2. 易传播。
非洲猪瘟具有强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呼吸、消化道、粪便、尿液、呕吐物、血液、性接触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而且,这种病毒潜伏期短,一旦感染就迅速发病,很容易导致疫情的迅速蔓延。
3. 季节性流行。
非洲猪瘟在一年中的流行时间主要与气候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疫情易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夏季和早秋季节发生。
二、防控措施1. 注重入境猪只检疫。
为了防止疫情通过外来猪只传播,相关部门应加强入境猪只的检疫工作,从源头上遏制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2. 做好场所消毒。
应定期对养殖场、车辆、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 严格限制猪只禁运。
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对猪只进行限制销售,限制其运输范围,同时对疫区的猪只实行隔离,以防传播病毒。
4. 加强养殖管理。
对于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猪只,也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加强饮食、增加营养、改善生活环境等,以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5. 进行疫苗预防。
目前,已研制出了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可以通过接种预防的方式降低疫情蔓延的风险。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并不能百分百地预防疫情,还需要结合其他防控措施一起应用。
结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的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使其对猪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避免疫情的传播和减少猪业的损失,相关部门和养殖者应该提高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的关键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病猪、间接接触感染病猪和摄食病猪组织或产品而传播。
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是高度传染性、高致病性、易扩散、难治疗。
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非洲猪瘟病毒在猪体内能够迅速繁殖,病猪从感染到发病和死亡的时间很短,病死猪体内的病毒会大量排出,感染附近猪只和传播给其他地区,从而形成疫情。
非洲猪瘟在非洲、欧洲、亚洲等地都有发生,疫情扩散的可能性很高。
非洲猪瘟的病程短、死亡率高。
感染猪只通常会在2到10天内出现高热、倦怠和厌食等症状,接着出现呼吸急促、皮肤发紫、食欲丧失等严重症状,最终死亡。
成群死亡的现象常见,且死亡率高达80%以上,这导致了猪群经济损失巨大。
由于非洲猪瘟可引起泛发性出血,这使得病猪体内的血液、排泄物等都存在很高的传染性,加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非洲猪瘟难以治疗,目前也没有有效的疫苗。
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变异能力较强,抗原性突变频繁,因此疫苗的研制难度较大。
目前,对非洲猪瘟感染的猪只只能施以隔离和扑杀措施,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在非洲猪瘟的防控方面,关键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疫情监测和报告能力。
建立健全的非洲猪瘟监测网络,对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定期监测,对疫情进行全面、及时的报告,以便快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2. 加强防护措施。
养殖场要严格控制人员和交通工具的出入,采取严密的动物隔离和排斥措施,加强场内场外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强化养殖管理。
加强养殖场的自我管理和自查,提高养殖者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了解,加强饲料和水源的消毒处理,避免感染源的传播,并定期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养殖者的防控能力。
4. 健全扑杀措施。
一旦发现猪群有非洲猪瘟疫情,要及时通报上级部门,并实施快速扑杀、灭鼠灭虫和消毒等紧急措施,以控制疫源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保护周边地区的猪群安全。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感染对象为猪。
该病在非洲和欧亚大陆之间的半岛地区、马来半岛和列巴诺岛已有病例报告。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采取措施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以保护猪的健康和农业生产。
本文将探讨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以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传染性非洲猪瘟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病毒可以通过空气、粪便、尿液、唾液、血液等途径传播。
这意味着一旦有猪群中出现非洲猪瘟,将很容易导致整个猪圈甚至整个养猪场的传播,因此控制难度极大。
2. 快速蔓延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极快,猪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整个猪群的猪都将很快感染上病毒,造成大面积的疫情。
3. 高死亡率非洲猪瘟的死亡率极高,感染上病毒的猪一旦出现症状,就很难治愈,普遍死亡率可达90%以上。
因此一旦出现疫情,将给养猪业带来重大损失。
针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几项防控措施:1. 建立健全的检疫体系养猪场需要建立健全的检疫体系,对外来猪只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非洲猪瘟病毒的输入。
对疫区的猪只以及患病猪只的运输、上市等也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监控,确保养猪场的安全。
2. 加强疫区控制对于非洲猪瘟的疫区,需要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猪只的外流,对猪只的销毁和处理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病毒的蔓延。
同时要对疫区进行严密的封锁,禁止外人出入,确保疫情不会扩散开来。
3. 清洁消毒养猪场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包括猪圈、饲料槽、饮水设备等的定期清洁消毒,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同时要保持养猪场的卫生,减少病毒的存活环境。
4. 提高疫苗接种率目前已有非洲猪瘟疫苗问世,猪只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提高对非洲猪瘟的免疫力。
养猪场需要提高猪只的疫苗接种率,确保猪只可以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
5. 教育宣传对于养猪场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对防控措施的宣传和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有效的防控工作。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1. 引言1.1 疫情背景介绍非洲猪瘟,又称非洲猪瘟热,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疾病。
该病在猪只中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对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非洲猪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DNA病毒。
该病毒对猪类动物具有极强的侵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食品、水源以及昆虫传播等途径实现传播。
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发生疫情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非洲猪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爆发,给猪养殖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我国也曾经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了有效控制和防止疫情扩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挑战,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成为养猪业和政府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和防控策略两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提供参考和帮助。
2. 正文2.1 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其传播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由于病毒能在猪体内迅速复制并大量释放到环境中,一旦有猪感染,周围的猪群很容易就会受到感染,形成传播链条,导致疫情快速蔓延。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多样。
病毒既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或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以通过食用受感染的猪肉或猪肉制品引起感染。
还有可能通过受感染的人员、车辆、工具等间接传播。
非洲猪瘟具有一定的抗药性。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因此一旦疫情爆发,控制起来非常困难。
非洲猪瘟的传播范围广泛。
由于病毒稳定性强,能在环境中长时间存活,因此一旦疫情爆发,可能会迅速传播到周边地区甚至跨国传播,对当地的猪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对于科学有效地制定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对疫情监测和预警、加强对猪群的隔离和检疫、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新型且传染性强的猪类疾病,其传播速度很快,容易引起动物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严重的特点,对猪类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以下从流行传播特点、症状、传染源、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流行传播特点1. 速度快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传播开来,就很难控制。
由于它的高度接触性,传播速度每天都会以几倍的速度扩散。
因此,及早发现和控制非洲猪瘟病例是至关重要的。
2. 传播途径广非洲猪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传播。
直接接触是指病猪直接接触健康猪。
间接接触是指人或物品通过接触病猪或其分泌物进行传播。
另外,非洲猪瘟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因此,它可以通过风、昆虫和鸟类等传播。
3. 症状隐藏非洲猪瘟的症状是隐藏的,常常无法及时发现。
病猪可以携带病毒并患有非洲猪瘟而没有任何症状。
即使症状出现,由于其症状与其他疾病非常相似,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
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控制,非洲猪瘟可以在整个养猪场传播。
二、症状1. 体温升高非洲猪瘟的患猪体温会升高,周期为3-4天。
2. 呼吸道症状患猪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患猪的食欲会降低,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4. 皮肤和粘膜症状患猪出现皮肤病变,包括发红,水泡和溃疡。
此外,粘膜也可能变红和肿胀。
5. 表现不一非洲猪瘟的表现并不一定都一样。
有的病猪仅有轻微的症状,有的病猪则会出现严重的症状,甚至死亡。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每个猪随时的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
三、传染源1. 病毒携带者非洲猪瘟的传染源可能来自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者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把病毒传给其他健康的猪,而使得病毒传播开来。
2. 棕色食肉动物一些棕色食肉动物也是非洲猪瘟的传染源,如野猪、豹、狮子等。
3. 放任的污染放任的污染,如从一个养猪场运输的污染物或来自口蹄疫感染场的污染,也可能成为非洲猪瘟的传染源。
四、预防措施1. 提高认知各国政府和养殖户应加强疾病预防的认知和意识,加强检测和报告的意识。
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高度致死性的猪病毒性疾病,流行传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易于传播非洲猪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其病毒可以存在于病猪的血液、尿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肉类和兽药、饲料、饮水等物质中。
同时,非洲猪瘟又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各年龄猪只之间交往密切,传播速度非常快。
此外,非洲猪瘟还可以通过跳蚤、蜱以及人工输种等途径传播。
二、难以治疗一旦猪只感染了非洲猪瘟,往往到死才有可能恢复。
当前还没有完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对抗该病毒。
因此,一旦大规模感染,便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高度致死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一只猪只的死亡率极高,尤其是对于幼仔和育肥期的猪只,死亡率可以高达100%。
面对非洲猪瘟的流行,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控策略:一、人工隔离无论是患病猪只,还是感染猪只,都应该立即隔离,避免感染其他健康的猪只。
一旦猪群中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应该立即全面清除所有死亡猪只,并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二、加强检测为了能够更早地发现猪群中的非洲猪瘟疫情,应该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检查所有新生猪只,确保其健康状况符合标准。
同时,提高兽医人员的防控意识,加强检验饲料、兽药等产品的质量。
三、制定防疫计划制定科学的防疫计划,明确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对养殖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其防疫能力。
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疫情的扩散,减少疫情的影响。
四、加强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让兽农从应急准备、日常管理等方面提高对非洲猪瘟的防控认识和能力,同时扩大公众对非洲猪瘟的认知,防止疫情传播。
总之,非洲猪瘟的传播范围广、传统的免疫防控措施难以达到彻底预防的目的,必须与减少病毒污染、加强疫情监测、加强防范意识教育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非洲猪瘟在猪群中的爆发和传播。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无症状型)及防控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无症状型)及防控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会导致感染猪只出现高死亡率。
近年来,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除了典型的临床症状外,还存在一种无症状型的非洲猪瘟感染,给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带来了一定困难。
本文将重点探讨非洲猪瘟无症状型感染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无症状型感染是指猪只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但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
这种感染形式对于疫情的防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为在猪只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很难及时发现感染的猪只,从而造成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此外,无症状型感染的猪只也可能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潜在传染源,增加了疫情的风险。
针对非洲猪瘟无症状型感染,需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强化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猪只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特别是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猪只,要加强监测频率,减少漏检漏报的风险。
2. 严格隔离:对于发现感染的猪只,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理,避免与健康猪只接触,防止病毒的传播。
对于无症状型感染的猪只,也应当进行隔离观察,确保不会对其他猪只造成传染。
3. 加强消毒:猪场的环境消毒至关重要,定期对猪舍、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杀灭潜在的病毒污染源,减少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4.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增强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感染风险。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料营养均衡也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总之,非洲猪瘟无症状型感染虽然不易察觉,但危害同样巨大,需要引起养殖者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隔离、消毒和管理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保障猪只的健康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群健康的传染病,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引起。
自20世纪初在非洲被首次记录以来,ASF迅速传播到亚洲、欧洲和其他地区,成为全球猪肉生产和贸易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解读ASF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一、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1. 难以控制的传染性:ASF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方式传播,可在猪间快速扩散。
病毒在猪体内的复制速度快,感染力强,患病猪只往往迅速死亡。
ASFV可以通过血液、组织、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蜜蜂等途径进行传播,成为防控的困难所在。
2. 广泛的病毒载体:ASFV不仅能感染野生猪种群,还可以感染家养的猪和一些间接的宿主。
虫子、蜜蜂、鸟类等都可能成为ASFV的携带者,从而耐受并传播病毒。
3. 复杂多变的病原体:ASFV具有高度变异性和复杂的基因组结构,使其易逃避免猪的免疫防御机制,并对不同病毒株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
这使得ASF的防控工作更加困难。
4. 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疫苗: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特效药物和疫苗来治疗和预防ASF。
由于ASF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因此病毒很难被彻底消灭。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1.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加强与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的沟通和信息分享,提高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严格控制交通运输和市场流通:限制猪、猪产品和猪饲料的流通,加强疫情区域与非疫情区域之间的交通管控,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和规模养猪场所的流通监管制度,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强化养殖环境和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畜禽养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养殖场、设备和车辆等,提高场外人员和车辆的管理和检疫制度,加强人员和车辆的流动监管。
4. 加强疫苗研发和使用:积极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提高对ASFV的识别和检测能力,为防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根据疫情情况合理组织疫苗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作者:李加廷雷凤雨哏留平等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1期
李加廷1 ,雷凤雨1,哏留平2 ,刀安云1,寸待梁1,黄猛1,田茂渐1
(1.盈江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云南盈江679300 ;2.盈江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盈江67930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或野猪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极高、内脏器官广泛出血的
动物传染病,是当前严重威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
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临床特征等,阐述如何做好该病的防控。
1非洲猪瘟(ASF)的发病情况
1.1非洲猪瘟(ASF)在国外流行发病情况
非洲猪瘟(ASF)首次于1921年在非洲东部国家肯尼亚被确诊发现,近30来年,该病一直流行于非洲以南的国家。
1957年西欧国家相继发生非洲猪瘟;1971年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出现非洲猪瘟疫情;2007年前后非洲猪瘟疫情进一步扩散,相继传入外高加索等国并在俄罗斯南部和
东欧各国持续扩散;2012年前后东欧等国相继爆发非洲猪瘟疫情。
1.2 非洲猪瘟(ASF)在国内流行发病情况
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截至2019年8月,我国多个省份及区域已经
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见下表)。
2 流行病学与病症
2.1易感动物
家猪、野猪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易感发病,其他动物如牛、羊、马属、禽类、犬类、
兔类等不感染非洲猪瘟病毒。
2.2传播途径
一是疫区(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猪制品通过机场、港口带入后饲喂生猪而发生疫情;二是
通过饲养工作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而感染发病;三是健康猪与携带
非洲猪瘟病毒的猪接触;四是健康猪被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软蜱动物等昆虫叮咬而发病。
2.3临床症状
该病通常潜伏期 3~15 d,急性情况潜伏期3~4 d。
特急性型主要表现为猪猝死,几乎没
有征兆;急性型主要表现为体温突然上升至40.5~42 ℃以上,呈稽留热型(约1~5 d),2~7 d耳朵发红或发紫,耳尖、尾尖、肢体末梢、胸腹部有出血斑,死前24~48 h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发酣,运动失谐呕吐,腹泻(有时带血),眼部流出分泌物;亚急性和慢性型表现妊娠母猪流产,皮肤红斑、突起,坏死,剖检肺脏干酪样坏死和钙化炎症。
2.4病理变化
非洲猪瘟(ASF)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的病变以内脏器官心、肝脏、脾脏等,大面积充血、出血、局部出血点为特征;亚急性和慢性型表现在呼吸系统的呼吸道、肺脏等病变,为肺脏干酪
样坏死和钙化炎症,如纤维素性心包炎、脑膜炎等。
3诊断方法
3.1临床诊断
非洲猪瘟与猪瘟临床症状和病变都很相似,特别是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在临床诊断上不易区分,因此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鉴别。
3.2 实验室确诊
目前在实验诊断中比较广泛运用的,一是快速检测卡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抗原胶体金测试卡);二是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
快速而准确的实验室诊断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及
时发现、控制该病的科学依据。
4防控措施
4.1 加强宣传报告力度
通过政府官方权威媒体宣传报告,普及非洲猪瘟(ASF)知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认知,理性消费猪肉产品。
采取发放告知书和宣传册、粘贴海报、开展非洲猪瘟(ASF)知识讲座等方式,以期实现全民、全社会来共同抗击非洲猪瘟(ASF)。
4.2加强兽医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兽医队伍,确保政令畅通、执行到位;有计划有目标组织培训基层一线畜牧
兽医技术人员;提高基层一线畜牧兽医队伍工资福利,特别是村级防疫员(协检员)补助待遇,确保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稳定。
4.3提高养殖企业(户)的生物安全意识
所有养殖企业(户)应加强生物安全工作。
养殖企业应采取封闭式管理,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运输生猪和饲料的车辆,生猪流动圈舍、场区等开展消毒,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只有
生物安全做到位,才能保障猪场不发生非洲猪瘟,减少发生疫病机率。
4.4加强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检测
通过加强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抗体检测工作,以期实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对非洲猪瘟(ASF)防控,特别对确诊亚急性和慢性病例中的非洲猪瘟(ASF)与猪瘟(CSF)有着重要的意义。
4.5做好非洲猪瘟病毒(ASFV)消毒灭源工作
发现疑似非洲猪瘟(ASF)疫情,应按照一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采取防控措施,科学指导,防止非洲猪瘟(ASF)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
一是及时准确找出传染源,做好灭源消
毒工作;二是及时组织人员根据疫情发生情况,对疫区范围内3~5 km易感动物采取无害化处理,疫点各路口做好设卡检查消毒工作,禁止疫区生猪及猪肉产品流出疫区;三是对疫区外的
生猪做好非洲猪瘟(ASF)排查监督工作,做到一日一报排查情况并做好消毒工作。
4.6 防止非洲猪瘟病毒(ASFV)输入性传播
对引进的种猪或商品猪进行非洲猪瘟病毒(ASFV)检测,隔离观察时间应超过该病最长的
潜伏期15 d以上,养殖场(户)要尽可能做好自繁自养及全进全出工作。
4.7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加大饲料生产企业(销售点)监督检查,严禁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活猪运输车辆实施备案管理,对调运生猪做非洲猪瘟病毒(ASFV)检测。
实现活猪“点对点”供应;严格落实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监管,对运输车辆生猪清洗消毒,生猪的产地检疫证(宰前屠宰检疫)进行严格检查,无产地检疫证的猪做遣返或隔离观察。
对生猪胴体及其产品应查验产品检疫合格证,无证的做无害化处理。
4.8加强行业与部门间联防、联动工作
非洲猪瘟(ASF)防控工作是长期持久战工作,不是哪一个行业哪个部门单独就能统筹做好的,涉及方方面面,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联防联动。
因此,要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联防联动机制,举全国之力、全民之智,才能打赢这场防控非洲猪瘟的攻坚战。
参考文献
[1]杨少余,孙维庭,黄文丽,等.浅谈非洲猪瘟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种
业,2019(03):158.
[2]王宏燕,周晨阳,董娜.辽宁沈阳发生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J].现代畜牧兽医,2018(10):40-43.
收稿日期: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