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实验报告单答案
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实验日期:2021年10月20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者:张三一、实验目的1. 学习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相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溶液的浓度常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
本实验通过称量固体溶质和量取溶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滴定管、锥形瓶、胶头滴管;2. 试剂:氯化钠(NaCl)、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2.0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2. 用量筒量取5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3. 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4. 将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5. 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将冲洗液转移至容量瓶中;6. 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7. 将溶液倒入滴定管中,记录溶液体积;8. 重复步骤6和7,连续配制3次,记录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次数 | 溶液体积(ml) | 溶质质量(g) | 溶液浓度(mol/L)--- | --- | --- | ---1 | 50 | 2.0 | 0.402 | 50 | 2.0 | 0.403 | 50 | 2.0 | 0.40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溶液的浓度为0.40mol/L,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数据处理准确,实验结果可靠。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2.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数据处理准确,实验结果可靠;3.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八、实验注意事项1. 称量固体溶质时,注意准确称量,避免误差;2. 量取溶剂时,注意视线与量筒刻度线平行,避免读数误差;3. 搅拌溶液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溅出;4. 定容时,注意刻度线,避免溶液溢出;5.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目的:1. 熟悉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
3. 掌握滴定终点判断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根据所消耗的酸或碱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实验仪器:1. 酸式滴定管2. 碱式滴定管3. 移液管4. 容量瓶5. 烧杯6. 滴定管夹7. 滴定台8.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9. 待测溶液(如NaOH溶液)10. 标准溶液(如HCl溶液)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2. 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HCl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3. 待测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待测溶液。
4. 滴定前的准备:用待测溶液润洗滴定管,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25.00mL待测溶液于烧杯中。
5. 滴定: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用酸式滴定管逐滴加入标准溶液,边滴边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6. 计算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数据:1. 标准溶液的浓度:0.1000 mol/L2. 待测溶液的浓度:?3. 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20.00 mL4. 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无色变为粉红色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如下:n(NaOH) = c(HCl) × V(HCl) = 0.1000 mol/L × 20.00 mL × 10^-3 L/mL =0.00200 molc(NaOH) = n(NaOH) / V(NaOH) = 0.00200 mol / 25.00 mL × 10^-3 L/mL =0.0800 mol/L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了待测溶液的浓度,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表明实验操作正确,数据可靠。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篇一: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篇一:人教版化学必修2《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人教版必修2《实验手册》答案(第三章)p27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钠的性质(1)光泽:金属光泽颜色:银白色现象:切口处可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方程式:4na + o2 ==2na2o结论:钠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2)现象: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化学方程式:2na + o2 =△= na2o22、铝的性质实验现象:铝箔发红,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
实验原理分析:①al2o3的熔点远高于al的熔点,包在al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al不会滴落。
②al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快又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一、金属与水的反应1、钠与水的反应: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溶液变红色。
方程式:2na+2h2o=2naoh+h2↑ 实验事实:钠的性质非常活泼,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反应放热,钠与水反应有碱和气体。
p28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蒸发皿中产生大量肥皂泡,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仍呈黑色。
化学方程式:3fe+4h2o =高温=fe3o4+4h2二、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铝入盐酸中现象: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点燃气体观察到蓝色火焰。
铝放入naoh溶液中现象: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点燃气体观察到蓝色火焰。
三、钠与盐溶液的反应现象:①钠放入cuso4溶液中: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产生蓝色沉淀。
②钠放入fecl3溶液中: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产生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2na+2h2o+cuso4 =cu2↓+na2so4+h2↑6na+6h2o+ 2fecl3 =2 fe 3↓+ 6nacl+3h2↑实验结论: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培养正确使用滴定仪器的技能。
3. 掌握滴定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实验中,将已知浓度的酸溶液(或碱溶液)滴加到含有未知浓度的碱溶液(或酸溶液)中,直到酸碱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此时酸碱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完全。
通过测量消耗的酸溶液(或碱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台、滤纸等。
2. 试剂: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滴定管洗净、润洗,并检查是否漏水。
将锥形瓶洗净、干燥,加入适量的未知浓度HCl溶液。
2. 滴定前的准备:用蒸馏水配制酚酞指示剂溶液,将指示剂滴加到锥形瓶中的HCl溶液中。
3. 滴定过程:将NaOH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开始缓慢滴加到锥形瓶中的HCl 溶液中。
边滴加边振荡锥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
4. 记录数据:记录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5. 重复实验:重复步骤3和4,进行三次实验,求平均值。
五、数据处理1. 计算HCl溶液的浓度:c(HCl) = c(NaOH) × V(NaOH) / V(HCl)2. 计算实验误差: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计算标准偏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HCl溶液的浓度:c(HCl) = 0.1000 mol/L2. 实验误差:标准偏差 = 0.0032 mol/L根据实验结果,HCl溶液的浓度与理论值相符,实验结果准确。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正确使用滴定仪器,并进行了数据处理。
工程综合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工程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日期: 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工程材料的常规性能测试方法。
2. 通过实验,加深对材料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测试。
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硬度等;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腐蚀试验箱、电子天平、温度计、热导仪等。
2. 试剂:硫酸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1. 力学性能测试:- 根据实验要求,选取适量的样品。
-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载荷和断裂伸长率。
- 对样品进行压缩试验,记录最大载荷和变形量。
- 使用硬度计测量样品的硬度。
2. 化学性能测试:- 将样品放置在腐蚀试验箱中,按照实验要求设置温度和腐蚀介质。
- 定期观察样品的腐蚀情况,记录腐蚀速率。
- 对样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测试,记录反应速率。
3. 物理性能测试:- 使用电子天平测量样品的密度。
- 使用温度计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
- 使用热导仪测量样品的导热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学性能:- 样品的抗拉强度为XXX MPa,抗压强度为XXX MPa,硬度为XXX HRC。
-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适用于高强度、高负荷的工程应用。
2. 化学性能:- 在腐蚀试验中,样品的腐蚀速率为XXX mm/a。
-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工程应用。
3. 物理性能:- 样品的密度为XXX g/cm³,热膨胀系数为XXX × 10⁻⁵/℃,导热系数为XXXW/(m·K)。
-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适用于对物理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用。
高一实验报告册1到20页
《化学实验报告册》1-20页部分参考答案
第2页:现象:粗盐溶解,溶液浑浊。
电离方程式:NaCl=Na++Cl-。
现象:滤液澄清,滤纸上有附着物。
遗留的是:泥沙。
滤纸的溶质:
过滤的目的: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第3页:现象:液体蒸发,有晶体逐渐析出。
蒸发的目的:将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思考题:
第5页:无色透明。
不是,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第6页:现象:无明显现象。
排除碳酸根、氯离子等杂质的干扰现象:有白色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
不溶解可能含有:
思考题1:
思考题2:
思考题3:
第8页:现象:无明显现象。
酸化的目的: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
第9页:溶液中的现象:有白色沉淀方程式:
振荡后沉淀不溶解。
结论:自来水中含有。
化学大学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实验名称:酸碱滴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3. 学习如何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来测定未知溶液浓度的方法。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当酸和碱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定溶液的pH 值,可以判断滴定终点,并计算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烧杯、滴定管夹、滴定台、洗瓶、滤纸等。
2. 试剂: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0.1000mol/L HCl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然后用相应的标准溶液润洗3次。
将锥形瓶洗净,并用蒸馏水润洗。
2. 滴定实验:将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
将碱式滴定管固定在滴定台上,缓慢滴加NaOH标准溶液,边滴边振荡锥形瓶。
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记录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3. 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得出以下公式:c(待测) = c(标准) × V(标准) / V(待测)其中,c(待测)为待测溶液的浓度,c(标准)为标准溶液的浓度,V(标准)为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V(待测)为待测溶液的体积。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数据:| 序号 | V(标准)/mL | c(待测)/mol·L-1 || ---- | ----------- | ---------------- || 1 | 20.00 | 0.0500 || 2 | 18.50 | 0.0450 || 3 | 17.00 | 0.0400 |平均体积:V(平均) = (20.00 + 18.50 + 17.00) / 3 = 18.83 mL待测溶液的浓度:c(待测) = 0.1000 × 18.83 / 25.00 = 0.0752 mol·L-12.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引言:工程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化学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将以某次工程化学实验的报告答案为主题,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以及结果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某种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分析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该实验基于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可知,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关系。
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我们可以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反应机理。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包括反应釜、温度计、计时器等。
2. 将反应釜中的反应物A和B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催化剂C。
3. 将反应釜置于恒温水浴中,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
4. 开始计时,记录反应开始后的时间t1,并定期记录反应体系的温度。
5. 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停止计时,记录反应结束后的时间t2,并停止加热。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并绘制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的数值。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常数k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提高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反应碰撞的频率和能量,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2. 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反应的活化能Ea的数值,并进一步分析反应的机理。
3.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实际工程中的反应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在工程化学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来调节反应速率,从而实现工业生产的需求。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某种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并研究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滴定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学习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将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标准溶液)与待测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溶液)进行反应,通过滴定操作,使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即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用量,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仪器:1. 酸式滴定管2. 碱式滴定管3. 银电极4. 烧杯5. 滴定瓶6. 移液管7. 酸碱指示剂8. 滴定架9. 秒表10. 稀释器实验药品:1.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0.1mol/L)2. 醋酸溶液(0.1mol/L)3. 酚酞指示剂4. 稀硫酸(1mol/L)5. 硝酸银溶液(0.1mol/L)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2.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0.00mL的醋酸溶液,放入烧杯中。
3.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搅拌均匀。
4. 将碱式滴定管装满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用橡皮管连接滴定瓶。
5. 开始滴定,边滴边振荡烧杯,直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6.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7. 重复滴定两次,取平均值。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次数 | 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 平均值(mL)------- | ------------------------------ | ------------1 | 22.50 |2 | 22.00 |3 | 22.20 |平均体积 = (22.50 + 22.00 + 22.20) / 3 = 22.17mL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n(NaOH) = C(NaOH) × V(NaOH) = 0.1mol/L × 22.17mL × 10^-3L/mL =0.002217moln(CH3COOH) = n(NaOH) = 0.002217molC(CH3COOH) = n(CH3COOH) / V(CH3COOH) = 0.002217mol / 0.02000L =0.11085mol/L实验结果:醋酸溶液的浓度为0.11085mol/L。
实验报告标准答案详细版
实验报告标准答案详细版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温度计、计时器、玻璃棒、水浴实验试剂:稀盐酸(HCl)、镁粉(Mg)实验方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所需器材准备齐全。
2. 将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HCl)。
3. 分别取两个试管,标记为试管A和试管B。
4. 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镁粉(Mg),试管B中不加镁粉。
5. 将试管A放入温水中,控制温度在30℃左右,并立即倒入烧杯中的稀盐酸(HCl)。
6. 记录下反应开始的时间,并观察镁粉与盐酸的反应。
7. 当镁粉完全消失时,用计时器记录下反应结束的时间。
8. 重复实验2-7步骤,但将温水温度调整到50℃和70℃。
实验数据:温度(℃)时间(s)30 12050 8070 60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率显著增加。
在30℃时,反应时间为120秒;而在50℃时,反应时间缩短到80秒;在70℃时,反应只需60秒。
可见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2.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分子动能增加,分子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也就随之增加。
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克服激发能,从而发生反应。
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物理学中的“温度效应”规律。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碰撞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多,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促进作用。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使反应物分子具有更高的动能,增加了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
温度效应对于许多化学反应都具有普遍意义,理解和掌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黄希庭.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J]. 中国新教育, 2017(4): 13-14.[2] 纳米科技实验教学团队.【物理化学实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4): 77-80.。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工程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
2. 掌握化学试剂的配制、纯化及性质测试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工程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分离过程、物料平衡及能量平衡等方面的实验。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化学试剂的配制与纯化: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和纯化方法。
2. 物料平衡: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从而确定反应物的消耗量和生成物的产量。
3. 能量平衡:根据反应热力学数据,计算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从而确定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烧杯、玻璃棒、试管等。
2. 试剂:硫酸、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硝酸银等。
四、实验步骤1. 化学试剂的配制与纯化(1)称取一定量的硫酸,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
(2)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
(3)取一定量的盐酸,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
2. 物料平衡(1)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2)根据摩尔比,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和生成物的产量。
3. 能量平衡(1)根据反应热力学数据,计算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
(2)根据热效应,确定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化学试剂的配制与纯化实验过程中,成功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溶液,并进行了纯化处理。
通过实验,掌握了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和纯化方法。
2. 物料平衡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并确定了反应物的消耗量和生成物的产量。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
3. 能量平衡根据反应热力学数据,计算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并确定了反应的放热性质。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化学试剂的配制、纯化及性质测试方法。
化工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乙醇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学习乙醇的制备方法。
2. 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化学式为C2H5OH。
乙醇可以通过发酵法、乙烯水合法等方法制备。
本实验采用发酵法,以葡萄糖为原料,在酵母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发酵罐、酒精计、蒸馏装置、冷凝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2. 试剂:葡萄糖、酵母、硫酸、无水硫酸钠、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葡萄糖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备用。
2. 发酵液的制备:将葡萄糖溶液倒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酵母,搅拌均匀,控制温度在25℃左右,发酵时间为48小时。
3. 乙醇的蒸馏:将发酵液倒入蒸馏装置中,加热至沸腾,收集95℃左右的馏出液。
4. 乙醇的纯化:将馏出液冷却,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乙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液的制备:经过48小时的发酵,发酵液体积增加,产生气泡,说明发酵反应进行顺利。
2. 乙醇的蒸馏:蒸馏过程中,收集到95℃左右的馏出液,表明乙醇已经蒸馏出来。
3. 乙醇的纯化:加入无水硫酸钠后,乙醇上层清液透明,无杂质,表明乙醇已经纯化。
六、实验数据记录1. 葡萄糖溶液的浓度:5%2. 发酵温度:25℃3. 发酵时间:48小时4. 馏出液温度:95℃5. 纯化后的乙醇透明度:无杂质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乙醇,并对其进行了纯化。
2. 乙醇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
3. 乙醇具有较高的沸点和溶解度,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八、实验讨论1. 发酵过程中,温度和酵母的添加量对乙醇的产量和纯度有较大影响。
2. 在蒸馏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乙醇的产量。
3. 纯化过程中,无水硫酸钠的添加量要适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乙醇的纯度。
化学实验报告答案高中
实验名称: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差异。
3. 通过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原理: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金属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活泼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离子还原成氢气。
实验中,我们选择锌、铁、铜三种金属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氢气的产生情况,来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实验材料:1. 金属:锌片、铁片、铜片2. 酸:稀盐酸3. 试管4. 烧杯5. 烧杯夹6. 滴管7. 水槽8. 氢气收集瓶9. 氢气检测试纸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实验环境。
2. 将锌片、铁片、铜片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
3. 用滴管向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4. 观察并记录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情况。
5. 收集生成的氢气,用氢气检测试纸检验。
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锌片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迅速生成氢气。
2. 铁片与稀盐酸反应较慢,产生气泡较少,氢气生成速度较慢。
3. 铜片与稀盐酸基本不反应,无气泡产生。
实验分析:1. 锌、铁、铜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情况不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同。
2. 锌的活动性最强,其次是铁,铜的活动性最弱。
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有关,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实验结论:1. 金属与酸反应能产生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2. 通过实验验证了金属活动性顺序:锌 > 铁 > 铜。
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酸液溅到皮肤上。
2. 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金属纯度、酸浓度等,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变量。
3.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报告人:XXX指导教师:XXX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篇一: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共1篇)篇一:人教版化学必修2《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人教版必修2《实验手册》答案(第三章)p27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钠的性质(1)光泽:金属光泽颜色:银白色现象:切口处可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方程式:4na + o2 ==2na2o结论:钠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2)现象: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化学方程式:2na + o2 =△= na2o22、铝的性质实验现象:铝箔发红,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
实验原理分析:①al2o3的熔点远高于al的熔点,包在al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al不会滴落。
②al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快又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一、金属与水的反应1、钠与水的反应: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溶液变红色。
方程式:2na+2h2o=2naoh+h2↑实验事实:钠的性质非常活泼,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反应放热,钠与水反应有碱和气体。
p28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蒸发皿中产生大量肥皂泡,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仍呈黑色。
化学方程式:3fe+4h2o(g) =高温= fe3o4+4h2二、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铝入盐酸中现象: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点燃气体观察到蓝色火焰。
铝放入naoh溶液中现象: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点燃气体观察到蓝色火焰。
三、钠与盐溶液的反应现象:①钠放入cuso4溶液中: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产生蓝色沉淀。
②钠放入fecl3溶液中: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产生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2na+2h2o+cuso4 =cu(oh)2↓+na2so4+h2↑6na+6h2o+ 2fecl3 =2 fe (oh)3↓+ 6nacl+3h2↑实验结论: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化学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化学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某种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并探讨该反应
的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
该化学反应是一种酸碱滴定反应,其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酸 + 碱→ 盐 + 水
为了确定该反应的机理,我们需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酸和
碱溶液,并以不同的体积添加到滴定瓶中。
然后,我们通过滴定法
测定使用到达中和点时所需的滴定剂体积,从而计算出化学反应的
摩尔比例。
实验步骤
1. 准备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包括滴定瓶、滴定剂、酸和碱
溶液等。
2. 根据实验要求,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酸和碱溶液。
3. 将滴定瓶放置在白色背景下,以便更清楚地观察滴定剂的颜色变化。
4. 将酸溶液滴入滴定瓶中,在滴定的过程中,记录下每次添加的滴定剂体积。
5. 当滴定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停止滴定,并记录下滴定剂的总体积。
6.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浓度的碱溶液进行滴定,并记录每次滴定的结果。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们得到了一系列酸和碱溶液的浓度以及滴定剂的体积。
通过计算每次滴定的摩尔比例,我们可以确定酸和碱的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影响该反应的因素。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了该酸碱滴定反应的机理,并发现了影响该反应的因素。
这些结果可以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锡铅锑铋实验报告答案
锡铅锑铋实验报告答案实验报告答案:锡铅锑铋实验目的:1. 熟悉锡铅锑铋的性质;2. 学习通过化学方法合成锡铅锑铋合金;3. 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合金合成及性质的影响。
实验原理:锡铅锑铋是一种四元金属合金,它的性质与合金成分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锡铅锑铋这种四元金属合金,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真空的气相共沉积。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要制备出优质的锡铅锑铋合金,需要控制好以下几个因素:1. 制备气体:实验中使用的是N2和H2的混合气体。
其中H2在气体混合物中的比例越高,合成出的锡铅锑铋合金中Sn和Pb 的含量就越高。
2. 反应温度:锡铅锑铋合金的合成需要经过高温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合金内部结构松散,温度过低会导致合金的化学反应速度过慢。
实验中我们控制反应温度为800℃,合金的结构和成分都相对较稳定。
3. 反应时间:实验过程中,反应时间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短时间无法合成出合金,时间过长会造成合金表面氧化,从而影响合金的品质。
4. 反应器压力:合金合成过程中,反应器的压力关系到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和合金的成分比例。
实验中我们控制反应器的压力为0.2atm,较适合合成出优质的锡铅锑铋合金。
实验步骤:1. 将锡、铅、锑、铋的粉末混合,在氧化钨舟中加热,使其蒸发;2. 施加高频电磁场,使蒸气与气体混合;3. 控制反应温度在800℃左右,将混合物沉积在坩埚表面;4. 可选取控变压器进行电离,调节对质子、电子及溅射离子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重量的锡铅锑铋合金;5. 依据实验目的设计一定的试验方案,进行实验;6. 将实验得到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光学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
实验结果:在控制好实验条件后,我们共合成了20个锡铅锑铋合金样品,合金的成分变化在我们预期的范围内。
不同反应温度、气体混合物、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合金的成分、外观、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不同比例的锡、铅、锑、铋在合金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在工程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实验原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以几个常见的工程化学实验为例,探讨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答案和解释。
一、溶解度实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实验是通过测量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来确定溶解度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选择一种溶剂和一种溶质,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直到达到饱和溶解度。
然后,通过测量溶液的浓度,可以得出溶解度的数值。
例如,我们进行了一组溶解度实验,选择了氯化钠作为溶质,水作为溶剂。
在不同温度下,我们逐渐加入氯化钠,直到溶液饱和。
然后,我们使用电导仪测量了溶液的电导率,并根据电导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了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溶质分子的动能增加,使得溶质分子更容易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溶解度。
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并且与已知的溶解度数据相一致。
二、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实验是用来确定酸碱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的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选择一种酸和一种碱,并测量它们的浓度。
然后,我们逐渐加入碱溶液到酸溶液中,直到酸碱中和反应完成。
通过测量溶液的pH值,我们可以确定酸碱中和时的酸碱摩尔比。
例如,我们进行了一组酸碱中和实验,选择了硫酸作为酸,氢氧化钠作为碱。
我们先测量了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然后逐渐加入氢氧化钠到硫酸中,直到酸碱中和反应完成。
最后,我们测量了溶液的pH值,并根据酸碱的摩尔比,计算出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并且符合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三、氧化还原实验氧化还原实验是用来确定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工程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篇一: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实验名称3: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1、掌握用Kmno4制取o2的方法2、了解o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实验步骤: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往试
管中装入Kmno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
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
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
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
2、把细铁丝先沾点酒精,点燃,再伸入到o2瓶中。
现象:1、木炭在o2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分析及结论:
1、c?o2?co2,co2使石灰水浑浊
2、Fe?o2?Fe3o4
3、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实验名称4: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实验目的:认识分子的运动
实验器材:试管、滴管、滤纸条、棉花、酚酞溶液、浓氨水
实验步骤:1、在一张滤纸条上滴几滴酚酞溶液,把滤纸条放入试管中。
2、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将试管平放于实验桌上。
3、往棉花上滴数滴浓氨水,观察现象。
现象:试管中的滤纸条,由外到里逐渐出现一个一个红点
分析及结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不断运动,进入到试管中,与滤纸条上的酚酞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红色物质。
实验名称5:水的净化------过滤操作
实验目的: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烧杯4个、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明矾粉末
实验步骤:1、在A、b、c3个烧杯中,装入半杯浑浊的河水。
2、往A、b两杯中加入2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
3、准备过滤器。
4、过滤A得到滤液D。
5、比较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