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美丽乡村建设须遵循“十大原则”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的思考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的思考
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乡村作为城乡结合部,扮演着农田、农业、农民等功能的重要角色,而美丽乡村建设与规
划则是为了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要注重乡村的整体规划。
乡村不同于城市,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应该在
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
乡村建设要遵循自然、生态、人文的原则,
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保留乡村的传统建筑和风貌,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要注重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乡村不能完全依赖城市,应该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
和乡村产业。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
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
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交通、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要注重农村社会治理。
乡村社会治理是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乡村的组织
管理机制,加强村委会和农民自治的作用,提高乡村居民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还要加
强乡村安全管理,加强对乡村环境的监管和治理,提高乡村的安全和公共秩序。
要注重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乡村的精神文化
和价值观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乡村文化旅游、农耕体验等文化活动,
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十大范本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十大范本参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有资源不代表有产品;有产品不代表有产业;有产业不代表能产生效益。
因此,把资源转成经济需要经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再逐渐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再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等多重环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让我国广大乡村的“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国家农业部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十大模式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提供范本和示范。
1、产业发展型模式——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
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
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
论美丽乡村建设几个要点
论美丽乡村建设几个要点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在保持农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以实现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几个要点。
一、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是乡村美丽建设的基础,要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加强水土保持和森林资源保护,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在农村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垃圾分类处理和清洁能源利用,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二、基础设施提升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首先,要加强农村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
其次,要改善农村供水、供电和通信设施,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公共服务。
三、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
一方面,要发展农业多元化经营,推广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产业收入。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企业建设,鼓励农民创业,促进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加。
此外,要加强农村电商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
四、农村民生改善农村民生改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点之一、要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完善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的支持,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农民参与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加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决策和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农民的自治能力和发展能力。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基本工作原则
在总结和回顾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基本工作原则后,我深切感受到这些原则的重要性。只有在遵循基本工作原则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找准方向,做好相关工作,推动乡村建设蓬勃发展。希望未来在乡村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能够更加注重基本工作原则的落实和践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也希望通过持续地研究和探讨,不断完善和创新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的基本工作原则,为乡村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三、综合发展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应该注重综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统筹安排资源,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多方面的提升和改善。
四、可持续发展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注重长远规划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方案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考虑,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一时好处不伤长远利益,为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总结回顾起来,我认为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基本工作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原则。只有在基本工作原则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找准方向,做好相关工作,推动乡村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希望未来在乡村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能够更加注重基本工作原则的落实和践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对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基本工作原则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乡村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基本工作原则对于推动乡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基本工作原则的指引下,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能够更好地顺应实际需求,促进乡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些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乡村建设方案。
理论文章:美丽乡村建设须遵循“十大原则”
理论文章:美丽乡村建设须遵循“十大原则”我县将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精神,结合市委对我县“当好绿色发展排头兵”的定位,通过“创建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力求让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
XX县将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厚重的人文历史,坚持建设的十大原则,全力打造一批最美休闲乡村,让昔日熟悉的田园风光汇聚成一个个“世外桃源”,一幅幅“美丽XX”的画卷。
遵循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方可成就大业。
对规划建设要坚持区域统筹、全域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稳扎稳打、量力而行的方针。
一个阶段一个节点、一个时期一个重点,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确定1个至2个重点村,集中力量,点面结合、分步实施、强力突破。
遵循自然生态、返璞归真的原则。
自然生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
美丽乡村的美,美在青青的山、清澈的水、蓝蓝的天,美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在莺飞草长、鸟语花香、活鱼小虾、小桥流水人家,美在放飞的思绪、宁静的心境、淡淡的乡愁。
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尊重自然,尊重人文主体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乡村生态保护,比如:不施用化肥,减少土壤水体污染;禁止打鸟砍树,禁止网粘鱼、电打鱼、药毒鱼,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大拆大建、移山造河、人工造景,保持乡村生态气息、原有风貌,留住乡土树种等。
要引入现代科技,享受便捷生活。
自然生态不是要回归原始生活状态,返璞归真不代表脏乱、落后、闭塞,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运用高科技,注重自然风貌与现代技术的嫁接,让美丽乡村既有古韵又有新风,通过科学适度的改造、修饰和点缀,既保留乡土人文的青涩淡雅,又吸纳现代生活的方便快捷,让人置身青山茅屋,有一种远离浮躁、穿越时空的感觉。
论美丽乡村建设几个要点
论美丽乡村建设几个关键点一、生态文明自然美。
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显着的标志。
要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让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空气更清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乐园的美丽乡村。
二、科学规划布局美。
一是要根据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进行扩镇、并乡并村,使乡村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坚决处理农村违法用地、违章建设。
二是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通过村庄整理、经济补偿、异地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居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
三是全面开展“强塘固房”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屋顶山塘和饮用水源山塘综合整治、水库除险加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四是深入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
三、生产发展殷实美。
一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扩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
切实保护耕地,力争粮食丰收。
二是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三是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
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民工公寓,发展农民服务中心、来料加工服务点和村级物业等,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创业增收生活美。
一是继续深化、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真正让生态得到保护,农民得到实惠。
二是积极落实国家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税收优惠等政策,深入开展家庭服务、企业(单位)和优秀品牌创建活动,促进农民工等各类劳动者在家庭服务业就业。
三是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村民逐渐富裕起来,为农民上学、医疗、养老、安居等民生需求提供物质保障,为幸福生活提供物质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
乡村作为人们身心休闲的重要场所,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面貌,还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因此,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迫在眉睫。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原则:可持续发展、保护优先、区域特色、全面参与。
三、建设内容与重点:1.产业振兴: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适宜的农业、农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
通过扶持农民合作社、设立农业产业园区等方式,引导农民转型升级,增加收入。
2.宜居环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包括水电路气、卫生污水处理等基本设施的完善,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
3.生态环保: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耕种和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农业投入物质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4.城乡一体:加强城乡规划,改善农村用地和建筑布局,推进农村建设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
同时,加强城乡交通和网络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推进方式与保障:1.政策引导: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奖补政策,引导和激励农民参与乡村建设。
2.资金投入:增加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乡村建设。
建立乡村建设资金专项,完善投融资机制,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人才培养:加强乡村建设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乡村建设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同时,加强农村青年的培养和教育,引导他们回乡发展。
4.宣传推广: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推广。
举办乡村文化节、农民展览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树立美丽乡村的品牌形象。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一、生态环境优先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基础,因此必须保护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要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培育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农民参与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依靠农民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因此要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同时,要注重发挥农民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农民在农村建设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四、农村土地利用原则新农村建设要遵循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农村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农田、林地、草地、水域等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
同时,要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五、基础设施建设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六、公共服务均等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农村地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场所,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相等的公共服务。
七、产权保护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产权保护的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乡村的独特魅力,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美丽乡村建设的规范,并探讨如何实施这些规范来推动乡村的发展。
一、保护乡村自然环境作为乡村的独特之处,自然环境的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这包括保护水资源、森林资源、农田资源等。
首先,要划定水源保护区,禁止乱采乱挖、乱倾倒垃圾等行为。
其次,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农田的保护,杜绝乱建乱占农田的现象,保护耕地资源。
二、优化乡村建设布局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筑布局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不随意拆除老旧建筑,合理规划新的建筑。
其次,要合理规划农田、居民区、公共设施等功能区域,确保乡村建设有序、美观。
三、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开发和利用乡村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在开发过程中,要尊重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避免对其正常生活造成干扰。
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
要修建和改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
同时,要注重环保,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五、推动农业发展乡村的农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要推动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要加强农业产品加工和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保障乡村民生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
要关注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包括保护乡村自然环境、优化乡村建设布局、发展乡村旅游、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发展以及保障乡村民生等多个方面。
通过实施这些规范,可以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提升乡村的独特魅力,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下面是对该指南的详细解读:1. 标准的目的和范围:该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乡村建设,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乡村建设项目,包括乡村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
2. 术语和定义:该指南对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和解释,以便统一理解和使用。
3. 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该指南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包括生态优先、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等。
这些原则旨在保护和提升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4. 乡村规划和设计:该指南对乡村规划和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乡村布局、建筑风格、绿化设计等方面。
它强调了乡村规划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5.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该指南强调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等具体要求。
它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倡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6. 农村经济发展:该指南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具体措施。
它鼓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7. 社区参与和管理:该指南强调了社区参与和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推动社区自治等具体要求。
它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是一份全面指导和规范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它涵盖了乡村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通过遵循该指南,可以推动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
坚持“十大原则”做好“四篇文章”——谷城县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
2019年第9期县市委书记论坛n^H jl99做好“四篇文章”—谷城县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〇伍义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 振兴的支撑点。
谷城县坚持“美丽乡村建设十大原 则”(一難1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自然生态、文化表 现、差异化发展、规模化呈现、标准化管理、群舰线、注重宣传、党建引领),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 入点,立足“花小钱、办大事”,精准施策,久久为功,积 极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发展路径。
_、以小切口撬动大战略坚持搞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从小处着眼,从 细节入手,做好乡村振兴的“四篇文章”。
一是做好“边”的文章。
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 远,以点带线、由线及面,压茬推进、步步为营”思路, 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沿着高速高铁、国省干线、县乡 村道边,每个乡镇每年精选1至2个村,渐次推进美 丽乡村建设。
先后打造了堰河村、铜山村、老君山村、小坦山村、下七坪村、九里坪村等一批生态乡村、迷你 之乡、康养胜地,带动创建国家、省级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36个,省级绿色示范村10个、美丽宜居村14 个。
二是做好“特,,的文章。
坚持差异化原则,打造了 “大雪纷飞看櫻花”老君山,“千年古镇,梦里水乡”金 牛寺,“睡大草原、数大星星、听天籁之音”左庙/祧之夭夭,灼灼其华”万家营,“牧童遥指杏花村”青山,“看 山看水看天下,赏花赏月赏秋香”观音沟等一批特色 鲜明、风格各异的美丽乡村。
围绕特色定位,每村每年完成一到两件重点工作,今年修点路、明年种点树、后年建房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办,步步 为营、久久为功,昔日贫瘠的小山村,纷纷上演"^山櫻花谷,从无到有,万人供赏玩;堰河民俗园,拔地而 起,八方有来客”的华丽蝶变。
三是做好“人”的文章。
坚持将“走群众路线”作 为制胜法宝,引导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
先后 选树闵洪艳、黄明星、孙远举等一大批心系群众、费作 善成的先进典型,带领干部修村道、挖堰塘、清沟渠,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触村庄更漂亮,景色更靓 丽。
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
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一)建设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
对村居布局、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建设时限等内容,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
二是群众主体。
要紧紧依靠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强化群众主体意识,切实增强群众主动创建的责任感。
坚持群众投入为主,发挥好政府的帮扶引导作用,提高村民创建的积极性,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村建设品牌。
三是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条件、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
四是量力而行。
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
(二)建设要求。
坚持把生态文明和“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农村的各个建设领域,在广大农村中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人文,着力构建“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的农村改革发展体系,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美丽家园、幸福家园。
1、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路子,发展效益型的农业、林业、畜牧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
集约利用资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让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
主要工作要求:农业生产产业化。
大力发展农村“一村一品”,按照集约、优质、安全的产业方向发展,通过农村、农民、农业等组织的高效协同,土地的有序流转,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撑,引导民间资金加大农村农业的投入,重点发展村级农业合作组织和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清洁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作为支撑,将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公司+理事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好稻米种植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走生态文明发展路子,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乡村的建设中首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在调查走访当 地的实际情况后,再进行设计然后再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3]。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并切实维护农民的利 益。此外,为了保证建设的合理性需要在建设公共设施之前办 理乡村建设许可证。
(2)加强监督以及宣传的工作。由于在农村地区普遍存 在着农村居民学历较低的情况,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工 作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居民一旦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有了较为 深入的了解就能够更加配合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此外,加强 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需要叫停不合格的建筑并让他 们限期整改,而且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注重自然景观和建筑 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也是很有必要的。
(3)乡村空间规划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美丽乡村规 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这样一来就能够 根据当地的多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从而能让规划设计方案 更加贴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的经济发 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农民真正需求的基础上进行 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够真正做到利民惠民[4]。
城乡规划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浅论株洲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浅论株洲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与策略作者:陈慧芝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6期[摘要]本文在调研株洲地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该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原则和实施建议,为同类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途径;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1 坚持四个“注重”,统一建设思路1.1 规划先行,注重统筹城乡遵循已定规划,调整优化整个城乡的产业结构、人口定居点及其共享基础布局,进一步彰显乡村自然环境、乡村风光、民俗民风、文化传承、古老建筑等特色,把乡村定居点与古老村落“自然混搭”为“美丽乡村”的主要节点。
1.2 着眼生态,注重绿色环保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通过积极挖掘生态经济,扎实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取得环境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双丰收,让乡村踏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3 结合实际,注重分步推进慎重确定村镇基层组织凝聚力强、村民踊跃、优势明显的乡村探索建设路径,通过合理布置乡村景观,将有特色的相邻村连成一片,打造美丽乡村经济与生态带,不断提升整体建设品位,逐步建设出人文特色鲜明、整体风貌优雅的美丽乡村。
1.4 整合资源,注重持续发展积极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的切身利益摆在第一位,从方方面面鼓励村民自发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热潮中。
整合涉农政策,把美丽乡村建设同精准扶贫、三农建设、乡村书屋建设等有机融合,形成建设合力,依靠政府、社会人事、有责任的企业等资源,创新机制,坚持持续发展,早日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2 理性确定发展策略,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1 凸显特色内涵,找准美丽乡村建设新途径应着重体现乡村独有的秀丽风光、农耕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牢固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思路。
首先应着手优美人居环境建设,真正强化建设基础。
在环境上要保持自然,朴素,清洁,在环境上要真正美丽。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原则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原则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施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乡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准则,以确保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一些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地理、人文、经济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不同地区的乡村建设需求和发展方向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特色。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乡村建设工作不仅能够满足当前需求,还能够为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在实施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全民参与原则。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应当充分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农民和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促进农民和村民的参与和自主发展,使他们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
四、产业振兴原则。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应当注重产业振兴,通过发展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方式,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制定具体的产业振兴方案,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五、文化传承原则。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应当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挖掘和弘扬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增强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制定具体的文化传承方案,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六、政策支持原则。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效果,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措施,促进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政策效果,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落地落实。
七、科学规划原则。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科学规划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确保乡村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关于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意见十
关于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意见十关于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意见十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地区也面临着新的转型和挑战,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基础和民生保障也逐渐得到了加强。
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势在必行,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制定和贯彻实施意见,来实现中国乡村建设的高质量。
而“关于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意见十”,就是这样一份文件。
一、指导思想本意见制定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是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有力保障,是推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基本原则1. 建设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划分的行业指导和专家指导的分类指导系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 注重环境保护,强化乡村生态建设;3. 坚持县市乡三级联动,实行统筹规划,按需分配的工作模式;4. 坚持鼓励创新,帮助人才引领美丽乡村建设;5. 改革机制,配合政策,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三、目标任务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2.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群众生活;3. 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推广科学种植成果及美丽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4. 保障农民权益,助力农村公共事务规范化。
四、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1.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1)制定专业规划的分类指导制度,针对不同的地域和产业,制定例行指导措施,指导美丽乡村建设;(2)全面开展城乡规划整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2. 农村环境整治(1)引用绿色环保技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升土地品质;(2)强化旱涝灾害防范,全面落实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措施;(3)加强农业废弃物管控,科学进行农业循环利用。
3. 农村公共服务(1)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推行“互联网+农村”模式,引入信息技术支撑农村电商、医疗等服务;(3)在农村重点地区设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解决老人、残障等特殊群体问题。
4. 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1)采用自然、文化、历史等方式展示农村特色、品牌;(2)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生态文化旅游、农业特色旅游等领域。
浅析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
浅析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
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当前的国家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要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意味着,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和需求,注重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规划,让乡村人民发挥主体作用,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乡村的繁荣与发展。
二、注重环境保护。
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这意味着,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约资源,减少噪音和污染。
在乡村建设中,应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水土保持,遏制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等环境问题。
这样才能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让居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这意味着,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完善农村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民生活的改善提供支撑。
同时,应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持。
四、重视文化传承。
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重视文化传承。
这意味着,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传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加强文化、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建设,挖掘和弘扬乡村中的文化传统。
同时,应该适当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有特色和品位的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强产业扶持。
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加强产业扶持。
这意味着,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乡村产业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乡村产业。
同时,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合力推进、综合施策的系统性工程。
只有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和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方案简介在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开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路径。
为此,本文将探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建设美丽乡村方案。
何谓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是指在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达到标准的具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乡村。
美丽乡村有清新的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饮用水、交通和能源等,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也能吸纳年轻人回乡创业。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建立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社会。
美丽乡村的建设原则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乡村。
2.人居宜居:将人们的生活与乡村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乡村。
3.精华传承:保护乡村文化、历史和风俗,挖掘和传承乡村精华。
4.创新发展:依托信息、设计、科技、产业等创新手段,加快乡村现代化发展,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美丽乡村的要素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有以下要素:1.环境资源: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生产力。
2.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的交通、通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
3.产业发展:挖掘乡村文化、历史和风俗资源,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公共服务:建设乡村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
美丽乡村的建设路径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需要遵循以下路径:1.加速发展乡村经济。
发展乡村经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和关键,需要大力支持农业、农村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2.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保障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
3.改善乡村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提高农村生产性、生活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的基础。
4.保护生态环境。
实施水土保持、造林绿化、治理农村环保等措施,保证农村的环境质量。
结论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
美丽乡村公约
美丽乡村公约一、背景介绍美丽乡村公约是为了推动乡村发展,保护乡村环境,提升乡村形象而制定的一项政策。
乡村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风情,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乡村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乱建乱拆、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丽乡村公约应运而生。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公约的实施,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保护乡村环境和传统文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 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乡村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乡村的可持续性。
- 共享发展原则: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乡村和城市共同发展。
- 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防止乡村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三、主要内容1. 乡村规划建设:- 制定乡村规划:根据乡村的资源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乡村规划,明确乡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 优化村庄布局:合理规划村庄的布局,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使之更加美丽宜居。
- 保护传统建筑:保护乡村的传统建筑,维护乡村的历史文化传承,促进乡村的文化旅游发展。
2. 环境保护与治理:- 治理农村污染: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乡村环境质量。
- 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乡村的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
- 节能减排:鼓励乡村居民采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乡村绿色低碳发展。
3. 乡村产业发展:- 发展特色农业: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 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开展乡村旅游业,吸引游客,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开展乡村文化产业,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
4. 社会服务与公共设施建设:- 提供基础设施: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水、供电等,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文章美丽乡村建设须遵循“十大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
为了顺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保证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下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十大原则”。
第一,以生态为基础。
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改善水体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只有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以农民为主体。
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通过农民的自愿参与,让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和受益者。
第三,以产业发展为核心。
乡村建设需要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村的发展动力。
第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
乡村建设需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改造,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
只有改善基础设施,才能提高农村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
第五,以文化传承为支撑。
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乡村成为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场所,提升乡村魅力和吸引力。
第六,以社会管理为保障。
乡村建设要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
要加强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社会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第七,以制度建设为引导。
乡村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支持和法律
法规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要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
扶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第八,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乡村建设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应用,推广
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第九,以教育培训为支持。
乡村建设要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
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要注重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让农民学有所教、学有所用。
第十,以国际交流为桥梁。
乡村建设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
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国外的乡村发展模式,吸引外资外技,推
动乡村建设的国际化。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须遵循以上“十大原则”,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推
进乡村振兴。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打造出真正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