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奇恒之腑的功能特征和应用,和五脏六腑进行综合比较
奇恒之腑的功能特征和应用,和五脏六腑进行综合比较奇恒之腑《黄帝内经》素问篇的第十一篇:五藏别论中提到奇恒之腑。
很多人对奇恒之腑还是了解不多,它像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但是这六个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大致意思就是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宫,这六种脏器是禀受地气而生的,它们功能特点都是藏蓄阴精,就象大地藏载万物一样,宜蓄藏而不妄泻,名叫“奇恒之腑”。
这个奇恒之腑,要结合五脏、六腑一起来谈。
概述奇恒之腑,分别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
奇恒之腑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奇恒之腑在女子为六个,而在男子为五个,其实,男女皆有“胞“,不应只将女子胞规定为奇恒之腑之一。
为了弥补男子的奇恒之腑也有六个,明清医学家加了”精室“这一脏器。
1、脑脑居颅内。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
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
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负责思考,和产生意识的部位。
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二章 五脏之象
概说
藏 象
最宝贵的器物
广义 泛指内脏
藏
zà ng
喻指人体 的内脏 深藏于内
狭义
五脏
藏象
cá
精
ng
贮藏
神
形象 解剖形态之象
生理之象 象 表象
病理之象
狭义的脏
以 象 测 藏
应象 内 脏 与 自 然 界 相 通 应的事物和现象
张景岳:“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 藏象。”
血是奉养精神与形体最为重要的物质
《灵枢·营卫生会》:“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 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 生身,莫贵于此。”
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灵枢·本脏》谓:“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相傅:辅佐、辅助。
治节:治理调节。
(4)“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是产生、耐受、解除疲劳的根本,为藏魂之所。 •肝藏血,血养筋,筋连属关节而主司运动。肝血 充盈,筋膜濡润,运动灵活,能够耐受疲劳;肝 血不足,筋失濡养,可产生疲劳,所以说肝为罢 极之本。 •肝为藏魂之处,魂是在神的支配下的无意识的精 神活动或动作,以肝血为物质基础,肝血充盈, 则魂有所舍,夜寐安和。
膀胱位居下焦,是三焦水液所归之地,故称之为 州都之官。
气化 此指以肾气(阳)为主的各脏腑之气对膀 胱所藏津液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 升腾、输布和尿液的形成、排泄两方面。
总之,十一藏的功能离不开胆,即十一藏的功能 正常与否与胆的功能密切相关。
但并非指胆是十一藏的主宰而凌驾于心君之上, 只是强调了胆的功能而已。
《内经》中类此而强调某一脏腑功能的提法并不 罕见,如“肺者,藏之长”,“胃者,五藏之本”等。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内经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内经藏象第一单元:气、阴阳、五行要点: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属性特征1.基本概念阴阳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治病必须从阴阳入手,因为阴阳是病的根源。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2.属性特征XXX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XXX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如果阴阳反作,则会产生病症。
第二单元:藏象要点一: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1.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特点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个器官都是由地气生长而成,它们都藏于阴而象于地,因此它们不会泻出,被称为奇恒之腑。
2.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个器官都是由天气生长而成,它们的气象是天,因此它们会泻出而不会藏起来。
它们接收五脏中的浊气,被称为传化之腑。
这些器官不能久留,必须不断输泻。
魄门也是五脏的使者,水谷不能长时间停留。
五脏是藏精气而不泻出的器官,因此它们会满而不能实。
六腑是传化物而不藏的器官,因此它们会实而不能满。
当水谷进入口腔时,胃就会变得实而肠变得虚;当食物下到肠道时,肠就会变得实而胃变得虚。
按语:魄门与五脏之间有密切联系。
魄门是胃肠的末端,但其功能也受五脏的制约。
魄门的启闭需要心神、肝气、脾气、肺气和肾气的协调,才能保持正常。
魄门对内脏的气机升降也有重要影响。
要点二:藏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藏象是指人体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互联系和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和经络三部分内容。
五脏六腑是人体的腑脏系统,奇恒之腑是人体的特殊腑脏,经络是人体的脉络系统。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化为血液,以滋养全身之四肢百骸;卫则在肉皮之间,以保护身体免受外邪之侵害。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认为的脏腑功能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认为的脏腑功能黄帝内经中认为的脏腑功能【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1),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2)出焉。
肺者,相傅(3)之官,治节(4)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5)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6)者,臣使(7)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8)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导(9)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10)之官,化物(11)出焉。
肾者,作强(12)之官,伎巧(13)出焉。
三焦者,决渎(14)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15)之官,津液藏焉,气化(16)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17),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18)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19)乎哉,消者瞿瞿(20),孰知其要!闵闵(21)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
余闻精光(22)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注释】(1)十二脏之相使:十二脏,指心、肺、肝、脾、肾、膻中、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十二脏器。
十二脏之相使,即十二脏腑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
(2)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相傅:古代官名,辅助君主而治国者,如相国、宰相、太傅。
(4)治节:治理、调节之意。
(5)中正:不偏不倚之义。
(6)膻中:此指心包络。
(7)臣使:即使令之臣。
(8)仓廪:贮藏粮食的仓库。
(9)传导:转送运输。
(10)受盛:指小肠承受容纳胃传来的食物的功能。
(11)化物:指小肠变化物质将饮食物分清别浊的功能。
(12)作强:指精力充沛,作用强力,偏指体力活动。
(13)伎巧:伎,同“技”,多能之义。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一、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1)心主血脉;(2)心主神明;(3)心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4)喜为心志,汗为心液。
2、肺:(1)肺主气,司呼吸;(2)肺主宣发肃降;(3)肺主通调水道;(4)肺朝百脉,主治节;(5)肺主声,开窍于鼻;(6)肺合皮,其华在毛;(7)忧悲为肺志,涕为肺液。
3、脾:(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液;(2)脾主统血;(2)脾主统血;(3)脾合肉,主四肢;(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5)思为脾志,涎为脾液;(6)脾的生理特性:脾主生清,喜燥恶湿。
4、肝:(1)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纳化和胆汁的排泄功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合津液的代谢,调畅任督二脉。
(2)肝藏血;(3)肝合筋,其华在爪;(4)怒为肝志,肝开窍于目;(5)肝的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性喜条达,恶抑郁。
5、肾:(1)肾藏精:①肾藏先天之精:它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先天之精与生俱来,藏于肾。
②肾藏后天之精:是由后天之本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后天之精充盛注入于肾,与先天之精结合,转化为肾精。
(2)肾主水: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肝三脏有关;(3)肾主纳气;(4)肾主骨、生髓、通脑、齿为骨之余;(5)其华在发;(6)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7)恐为肾志、唾为肾液。
二、六腑的生理功能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2、胃:为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的生理特性(胃气主降,胃喜润恶燥);3、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分别清浊;4、大肠:传化糟粕;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6、三焦: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化和运行水液。
三、奇恒之腑1、概念:奇,异也;恒,常也。
不同于六腑的六个器官的总称,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脑的生理功能:主精神活动,主感觉运动。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月经、主孕育胎儿。
六腑与奇恒之腑
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
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
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
贲门上连食,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
出入胃腑的通道。 下脘
贲门
幽门
第8页/共32页
中脘
上脘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 食水谷的作用。
2.主腐熟水谷 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 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第3页/共32页
一、胆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来源于肝,由肝精肝血化生,或由肝之 余气凝聚而成。贮藏于胆腑的胆汁,在肝气的 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 的消化和吸收。
第4页/共32页
一、胆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 (一)主要生理功能 2.主决断
第10页/共32页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 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失通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 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症。
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 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
第11页/共32页
2.喜润恶燥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
第14页/共32页
2.泌别清浊:
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 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
①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 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即所谓“中央土以灌四 傍”;
②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 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
③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液,故有“小肠主液”之说。(病理:泌清别浊异 常,则大便稀薄,小便短少。故临床上治疗泄泻 常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六腑功能阐述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六腑功能阐述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对于五脏六腑的功能有着详细的阐述,本文将对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六腑功能进行介绍。
一、五脏功能阐述1. 心脏:黄帝内经认为心主血脉,主宰人体的血液循环。
心脏的功能是将气血推动到全身,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心脏还与神志相关,控制人的思维、情绪和意识活动。
2. 肺脏:肺主气,主宰呼吸。
肺脏的功能是吸入新鲜空气,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出体内的废气二氧化碳。
肺脏还与皮肤相关,通过排汗调节体温。
3. 肝脏:肝主疏泄,主宰气机的调节。
肝脏的功能是疏泄气机,保持气血的顺畅运行。
肝脏还与情绪相关,调节人的情绪状态,保持心情舒畅。
4. 脾脏:脾主运化,主宰消化吸收。
脾脏的功能是将食物消化成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脾脏还与肌肉相关,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
5. 肾脏:肾主藏精,主宰生殖和生长发育。
肾脏的功能是储存精气,控制生殖功能和性发育。
肾脏还与骨髓相关,调节骨髓的生成和血液的生成。
二、六腑功能阐述1. 胆囊:胆囊主疏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
胆汁是消化脂肪的重要物质,胆囊的正常功能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 胃:胃主受纳,主要功能是接受和储存食物。
胃腑的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小颗粒,与胃液混合,形成食糜,为后续的消化吸收做准备。
3. 大肠:大肠主传导,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粪便。
大肠腑的功能是将消化道中的残渣物质排出体外,维持排泄功能的正常运行。
4. 小肠:小肠主吸收,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小肠腑的功能是将食糜分解成更小的颗粒,与肠液混合,使营养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
5. 膀胱:膀胱主藏尿,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
膀胱的功能是将肾脏产生的尿液暂时储存起来,当膀胱充盈时,通过排尿将尿液排出体外。
6. 三焦:三焦主温煦,主要功能是调节水液代谢。
三焦腑的功能是将水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体内水液平衡。
六腑与奇恒之腑
生理特性
1、主通降 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 2、喜润恶燥 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受纳、腐熟。
胃功能失调
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大便秘结; 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大便秘结; 或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 或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
三、小肠
位于腹中,上与胃相接(幽门),下与大肠相接(阑门)。 位于腹中,上与胃相接(幽门),下与大肠相接(阑门)。 ),下与大肠相接 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 1.主受盛和化物 2.主泌别清浊 2.主泌别清浊
膀胱功能 失调
遗尿,甚至小便失禁;尿痛, 遗尿,甚至小便失禁;尿痛,淋 排尿不畅,甚至癃闭。 涩,排尿不畅,甚至癃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形态结构:认为是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 形态结构:认为是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 生理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生理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三焦者, 灵兰秘典论》 三焦者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
小肠功能 失调
腹胀,腹痛,呕吐,便秘;便溏, 腹胀,腹痛,呕吐,便秘;便溏, 小便短少,泄泻等。 小便短少,泄泻等。
四、大肠
位于腹中,上口与小肠相接(阑门),下端为肛门。 位于腹中,上口与小肠相接(阑门),下端为肛门。 ),下端为肛门 生理功能 传导、 传导、排泄糟粕 “大肠主津” 大肠主津” 胃的降浊 肺的肃降 肾的气化
(二)部位之三焦 1、生理功能
(1)通行诸气(2)运行水液 )通行诸气( )
2、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膈以上(心肺) 膈至脐(脾胃、肝胆) 上焦 --- 膈以上(心肺) 中焦 --- 膈至脐(脾胃、肝胆) 脐以下( 膀胱、大肠、小肠等) 下焦 --- 脐以下(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奇恒之腑名词解释
奇恒之腑名词解释奇恒之腑是中医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体腑脏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其中最上部的一部分。
奇恒之腑包括心、肺、脾、肝、肾五个腑脏。
奇恒之腑的“奇”指的是心和肺,而“恒”指的是肝、脾和肾。
中医认为,奇恒之腑起着“藏血”、“藏气”及“藏精”等重要作用,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心是奇恒之腑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负责血液的循环和供应。
心主血脉,掌管血液的循环运行,为身体各个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保持人体的正常机能。
同时,心还具有统摄人体情绪和精神活动的功能。
其次,肺是奇恒之腑中另一个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
肺主气机,不仅负责吸收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还排除体内的废气,维持人体的呼吸功能。
肺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非常重要。
脾是奇恒之腑中的第三个重要器官,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并将其转化为人体所需的养分。
脾主运化,不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还参与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和免疫功能。
脾的功能失调往往会导致消化系统的相关问题,如食欲不振、腹泻等。
肝是奇恒之腑中的第四个重要器官,主要负责排毒和调节血液循环。
肝主调畅,不仅负责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还帮助调节血液循环,保持正常的血液供应和流动。
肝的功能异常往往会导致体内毒素积聚、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最后,肾是奇恒之腑中的最后一个重要器官,主要负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肾主生化,不仅负责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还掌管生殖机能和生殖激素的分泌。
肾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如尿频、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综上所述,奇恒之腑是中医学中对人体五腑脏的统称,包括心、肺、脾、肝和肾。
这五个器官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奇恒之腑的概念和功能,有助于人们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肾、六腑、奇恒之府
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⒈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 ⒉肾在窍为耳及二阴,主二便 ⒊肾在志为恐
⒋肾在液为唾
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肾主骨 生髓 通脑 其华在发
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骨髓:充养骨 (肾主骨) 精生髓
肾 藏 精
脊髓:聚于脑,脑为髓海 (肾通于脑) 精化血(精血同源) 发为血之余 (其华在发)
肾的生理特性: 2.肾为阴阳水火之宅
肾为阴阳水火之宅
元阴 肾内寄 为一身阴阳之根本
肾是全 身阴阳 水火协 调平衡
元阳
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故一身水火由肾所主
的关键
肾的生理特性: 3.肾恶燥
肾为水脏,藏精、主津液气化
燥则伤阴→日久肾精耗损→骨髓枯竭
肾的生理特性: 3.肾与冬气相应 通于冬气
肾与四时冬气相应,肾中精 气在冬令最为旺盛。 冬季气候寒冷,万物蜇藏; 肾为寒水之脏,主藏精,为 封藏之本,故肾应冬时。 临床意义: ①冬季养生,宜静而少动, 饮食睡眠充分,以藏养积蓄。 ②久病体虚之慢性病,多在 冬季发病。
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天癸”的生成及人体生长 发育与生殖能力的盛衰。 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一种促进生殖 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关论述,形象科学地记载了 人体生、长、壮、老及机体齿、发、骨的生长情况,与肾 中精气盛衰的密切关系。
女子:七~二七
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肾藏志:
志(P57):意志和经验的存记,记
忆的保持,心理活动的指向和
集中,“肾藏精,精舍志”。
意(P50):意识、回忆、未成定见的思维,体现了脾主运化的功能, “脾藏营,营舍意”,脾虚可见: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 钝…
藏象3)--六腑及奇恒之府
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 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2.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
运动趋势。 胃气的通降作用,主要体现于: ①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 ②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 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③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 ④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五、膀
胱
膀胱又称“脬”(pao) 位于小腹中央,上有输尿管与肾脏 相通,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
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 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 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下输于膀 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
2.排泄尿液:
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 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
二、胃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 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 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 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 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 出入胃腑的通道。
下脘 中脘 贲门
上脘 幽门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 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 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功能:
①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大肠承接); ②胃气的通降,实际上涵括了大肠对糟粕排泄 的作用; ③肺气的肃降,有助于糟粕的排泄(肺与大肠 相表里); ④脾气的运化,有助于大肠对食物残渣中水液 的吸收; ⑤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主司二便的排泄。
2.大肠主津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
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 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 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 主津”。
中医基础知识六腑奇恒之府
220021/12/2299
第十页,共35页。
六腑 别 称
胆
中精之府
清净之府
小肠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受盛化物 分清泌浊 (主液)
病 理表现
胸胁胀痛、腹胀、食欲不振、 口苦、厌油、呕吐,黄疸, 胆结石
大便稀薄、小便短少
临床上常‘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22021/12/299
第十七页,共35页。
脏腑的表里关系
脏腑表里关系是: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 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
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 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
而出现高热、昏迷、谵语等症。
这会在以后的“卫气营血"辩证中提到。
宗气、营气、卫气,水液失 衡
第十一页,共35页。
五五 行脏
木肝别称将军之Fra bibliotek 罢极之官火 心 生之本
君主之官
生理功能
主疏泄 主藏血
主血脉 主神明
土 脾 后天之本
仓廪之官
主运化, 主升举, 主统血
特性 六
腑
体阴 胆
用阳
恶热 小 肠
别称
生理功能
中精之府 清净之府
贮存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受盛之官 受盛化物
分清泌浊
六腑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腑”,古称府,有库府的意思。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六腑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即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 之存留。所以六腑以和降通畅为顺。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一、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二、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三、奇恒之腑
形态中空与腑相似,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同,除胆为六腑之外,皆无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配属。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在事业单位卫生人才招聘考试中,藏象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五脏与六腑。
考点主要集中在脏腑的生理功能上。
包括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五脏与六腑的区别,五脏与六腑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今天今天与各位考生分享一下其功能特点,希望能帮助考生顺利拿到高分。
一、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六腑包括胆、胃、小肠、膀胱、三焦,其中胆不但是六腑之一,也是奇恒之府之一,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五脏的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是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六腑形态特点是多为中空的官腔或囊性器官。
对于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的对比鉴别是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
二、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重点掌握泌别清浊的功能。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
(1)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
(2)将水谷精微吸收,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3)小肠吸收大量水液,与尿量有关。
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则大便稀薄,小便短少。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就是这个原理。
【例题】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肾司二便,大便小便相关B.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C.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D.利小便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的具体应用。
若小肠的泌别清浊异常,则大便便稀薄,而小便短少,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多寡与尿量有关。
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即是这个原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之一)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之一)脏、腑与奇恒之腑是构成人体的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有机结合形成人的生命活动。
而活动的基础是“精”,动力是“气”,表现为“神”,所谓精气神就是脏腑活动衍生的产物和能量,又与脏腑互相依存和相互促进。
五脏:脏为藏,藏精气(心肝脾肺肾)六腑:腑为受纳和消化谷水,吸收和轮布津液,排出废料和残渣。
(大肠,小肠,膀胱,胆,胃,三焦)“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脏与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彼此相应。
壹五脏心(五行:火)心,经脉下络小肠,与小肠为表里。
(俗语好心肠)一,心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活动。
二,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血有荣养的作用,脉为血行的隧道。
心与脉推动血液的循环运行。
面部的色泽变化,是心和血脉活动的反应。
心气不足,血脉空虚,面无血色,皎白不华;心气衰弱,血行障碍,血液凝涩,脉道不通,则面色发绀(紫中带黑)。
只有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盛,循环通畅时,人的面色红润光泽有神。
三,心包络心包络是心的外膜,络附于膜,是通行气血的道路。
邪气侵犯人体,一般由外至内,由表及里。
包络就是心的外卫,故邪气侵心,常会侵犯心之包络。
四,膻中膻中穴在两乳间,是心包络的屏障。
,是宗气所积之处。
位置近心肺,为宗气发源地,能为心肺输转气血,协调阴阳,使志意舒畅,精神愉快。
肝(五行:木)肝经络胆,与胆相表里,俗语“肝胆相照”一,肝为“将军之官”而出谋略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也不宜过亢二,肝藏血肝藏血与心主血脉不同,前者调节血量,后者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血液在脉内的流通量,是随着人体的活动情况(包括四时昼夜阴阳之气的影响)而增减。
休息和睡眠时,活动减少,大量血液会藏于肝。
三,肝主筋,其华在爪。
筋附于骨节,筋的收缩驰张,使骨节运动自如。
所谓“久行伤筋”。
筋的荣养来于肝,而爪为筋之余。
肝与筋的关系,会反应在爪。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之二)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之二)脾(五行:土)脾经络于胃,脾胃互为表里。
开窍于口。
功能:运化轮布营养津液,升清降浊,是营血生化之源。
五脏六腑四肢都赖以养,所以是“后天之本”一,脾主运化脾负责运化:水谷精徽,运化水湿。
足太阴脾经,脉络贯穿胃属脾,络于食道上口,吸收胃中水谷的津液,轮送至三阴经。
胃实五脏六腑的给养仓库,阳明胃经是太阴脾经之表,表里配合。
谷水进胃,胃消化谷水,脾吸收水谷津液,通过阳明经而轮布三阳经。
胃为阳-土,性燥而主降,使水谷以下行。
脾为阴-土,性湿而主升,使津液上轮。
胃燥脾湿,相互作用,才能消化饮食。
脾不仅输送胃中津液到全身,且能运化全身水湿之气,促进水液环流和排泄,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
若脾虚,不能健运,水湿潴留,就会浮肿、痰饮等。
脾虚不是水湿潴留的唯一原因,但水湿潴留反过来会影响脾的功能。
所谓湿困脾土”。
二,脾主肌肉,其荣在唇饮食入胃,通过脾吸收,荣养肌肉。
肌肉失养,逐渐消瘦。
反映在口唇上,凡营养不良,脾虚久病,口唇颜色多萎黄不华。
四肢赖以活动,来自饮食所化之阳气。
四肢为“诸阳之本”三,脾统血脾还有统摄血液作用。
脾健,才能裹护血液,维持血液运行而不散溢。
肺(五行属金)肺位于胸中,经脉循喉咙而出,下络大肠,互为表里,开窍于鼻。
功能: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以充全身,住皮毛而煦泽肌肤。
一肺主气气,来源:饮食水谷之精华,另一是吸入自然之气。
自然之气,由肺吸入;水谷之气,经脾脉轮布上注于肺,两者结合,积于气海,成为宗气(膻中穴)。
以行呼吸,贯心脉以布散全身。
二,肺为“相传之官”而主治节治节是指脏腑能保持正常生理活动而言。
心主神明,也依靠肺的协调。
心肺协调,正常不乱。
血的运行,需靠肺气舒畅才能贯心脉而通达。
心与肺,气与血,相辅相成。
所谓俗语“气血两旺”三,肺气肃降,通调水道人体的水液运行和排泄,与脾之健运有关,与肺的主肃降也有关。
饮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黄帝内经》中讲的“奇恒之腑”,你有了解过吗?
《黄帝内经》中讲的“奇恒之腑”,你有了解过吗?小编今天给大家讲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在黄帝内经当中,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特点,把脏腑划分成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这三类。
相比大家对五脏六腑的概念比较清晰,但是对奇恒之腑稍微的陌生一点。
没关系,我们慢慢学习,那么五脏分为肝心脾肺肾,六府分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三焦是什么?可能有很多的同学也不是很清晰,不要着急,在随后的时间里,小编会把心脏肺脏,脾脏,肝脏,肾脏包含的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包含奇恒之腑,每一个脏器、脏腑我都会单独的再出来,去给大家分享,继续它的功能,它的特点。
还有一个叫奇恒之腑。
首先奇恒之腑包含什么?要明白。
他包含脑、髓、骨、脉、胆和女字胞,奇恒之腑在黄帝内经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大家可能听得多。
这个女子胞是什么?其实女子胞就是子宫和卵巢!那么奇恒之腑,它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同是一类相对封闭的组织器官,但是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似腑非腑;又像腑又不是腑。
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就像脏器又不是脏器,所以叫奇恒。
这个奇恒之腑延伸一个概念,奇恒之腑在女子只为六个,在男子五个。
要明白,其实男女皆有,上面有个女子胞,不单单这个女子胞,男子也有,男子皆有胞。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女子胞规定为奇恒之腑,你比如说为了弥补这个男子在奇恒之腑当中有六个,我们的明清医学家又加了一个脏器叫“精室”,这是为奇恒之腑,就是像脏非脏,像腑非腑。
以后小编会把每一个脏器单独摘出来,给大家去解释它的功能和特点。
就这样我认为真的更加透彻,只有懂得本着东西,才能够真正的成为名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
点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1),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
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2),此六者,地气(3)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4),名曰奇恒之府(5)。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6)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
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7)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8),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9)。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注释】
(1)方士:此处指懂得医理的人,或医生。
(2)女子胞:即胞宫,现称子宫。
(3)地气:即阴气。
(4)藏而不泻:藏,贮藏。
泻,输泻。
指奇恒之府能贮藏精气,无输泻功能。
(5)奇恒之府:奇,异也。
恒,常也。
指脑等六者,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其形态、功能异于寻常之脏腑。
(6)天气:即阳气。
(7)传化:传输转化,传导、消化水谷及糟粕。
(8)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通“粕”。
魄门,指排泄糟粕之门,即肛门。
使,役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指魄门也为五脏主使和使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9)满而不能实:满,指精气盈满。
实,指精气壅实、呆实。
意为五脏精气宜盈满,但不能壅实不行。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我听到医生对脏腑的议论,有的把脑髓作为脏,有的将肠胃作为脏,或者作为腑。
我冒昧地提出彼此相反的疑问,但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希望听一听其中的理由。
岐伯回答: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种组织器官,是秉承阴气所生的。
它们都能贮藏阴精,好像大地贮藏万物一样,所以是主贮藏而不传泻,名为奇恒之腑。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种器官是秉承阳气所生的,像天阳之气运转不息,所以主传泻而不贮藏。
它们还能接受五脏浊气,名为传化之腑。
浊气不能长久停留,而应输泻。
肛门也是五脏的役使,水谷糟粕不能长时间留藏。
所谓五脏是贮藏精气而不是主传泻水谷的,所以,五脏精气宜盈满,但不能壅实不行。
六腑是主传导消化水谷而不是主贮藏精气的,所以,六腑水谷和糟粕宜暂时充实,但不能满滞不行。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饮食入口至胃,则胃中充实而肠中尚空虚,饮食从胃而下,则肠中充实而胃中空虚了。
所以说:实而不满,满而不实。
五脏六腑的功能见下表。
【按语】
本节讨论了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奇恒之腑的名称主要由其结构功能所决定的。
在性能上,它们属阴像地,主藏蓄阴精,与五脏性能相似,但脏与腑之间有表里配偶关系,而它们却没有。
因此,既与一般的脏与腑有相似之处,又异于一般脏腑,故称“奇恒之腑”。
五脏的功能主藏精气,故精气宜充满。
同时,精气又要保持运行流畅,不能壅实不行,才能灌注营养全身器官组织,故其功能特点是
“满而不能实”。
所以,五脏病理不外乎精气不满和脏气壅实两端。
临床上脏病多虚,虚则补之,但不可纯补、峻补、壅补,应该补中寓通,静中寓动。
如补脾当配和胃消导之品,养心宜佐以和血活血之品,补肺应伍以宣肃之品等;脏亦有实证,主要为精气壅实不行所致,如肝气郁结、肺气壅滞、心血瘀阻等,治疗当以疏通为大法,寓补于通。
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传化物包括水谷及其糟粕,还有五脏代谢后的浊气。
为保持传泻的通畅,六腑应处于一种“虚实”的状态,如“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
这种“实”是暂时的,水谷和糟粕在六腑中不可久留,消化道不能同时充满,需要按时排空,故其功能特点概括为“实而不能满”。
因此临床上六腑以满而不通为其主要病理特征,多见食积、便秘、癃闭、黄疸、水肿等实证病变,故凡治六腑病以通降去实为大法,所以后世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说法。
“魄门亦为五脏使”的理论对临床意义颇有指导意义。
由于魄门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临床无论外感、内伤病变,下查魄门是不可忽略的方面。
首先,对于疾病预后的判断,查魄门可知其吉凶。
如昏厥证,二便失禁者,为脏气衰败之象,预后多不良,治当急固其气;而大便秘结不通者,多为实证,治需急通其便,以泄其邪。
其二,在疾病治疗中,魄门病变,调理五脏;五脏病变,通调魄门。
如魄门输泻失常所致的泄泻证,治有温中健脾的附子理中汤,温补肾阳的肾气丸,疏肝解郁的逍遥散、痛泻药方等。
便秘证治有针对肾阳虚的济川煎、半硫丸,治疗肝气郁滞的五磨饮子,治疗热传大肠的麻杏甘石汤等。
五脏病变,通调魄门,如心经火盛,导热下行,方用导赤散;肝胆火盛方用龙胆泻肝汤;邪热壅肺方用凉膈散、防风通圣散;胃肠热结方用大承气汤等。
其三,在治疗原则的确立上,脏腑病变引起的泄泻、便秘,当求其本,调理五脏,但因二便失调直接影响脏腑功能者,则应急先调治魄门,先治其标,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者治其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