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
第七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第七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流行病学实验设计要点和评价实验效果的主要指标熟悉流行病学实验的基本特点了解流行病学实验的概念,主要类型和优缺点二、教学大纲精要(一)流行病学实验的概念流行病学实验通常以人类(病人或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二)流行病学实验的基本特点1. 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2. 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作为处理因素可以是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疫苗、药物或方法措施等;3. 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4. 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根据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法有其独到之处。
如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是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可以随机抽样,但不能随机分组。
与描述性研究相比,实验性研究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能够检验假设;与分析性研究相比,虽然两者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实验性研究在检验效应能力上比任何分析性研究都强得多,其往往可以作为一系列假设检验的最终手段而作出较肯定性的结论。
(三)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1.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其研究对象是病人,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随机化实验分组的实验方法,病人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的病人。
2.现场试验(field trial) 是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化分组,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
3.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 是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实验观察,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实验流行病学分析解析ppt
实验流行病学设计的类型
01
前瞻性实验
根据研究目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前瞻性地观察干预措施对结局的影响。
02
回顾性实验
根据已有的数据或资料,回顾性地分析干预措施对结局的影响。
实验流行病学设计的关键要素
干预措施
明确干预措施的内容、实施方法和时间。
研究人群
明确实验对象的人群特征、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结局指标
选择科学、客观、敏感的结局指标,并明确其测量方法和时间。
数据收集与分析
采用科学的数据收集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本量
根据研究目的和预期效果,确定适当的样本量。
实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03
总体
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也称总体单位或个体。
总体与抽样
抽样
从总体中选取部分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实验流行病学分析的步骤
04
03
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研究目的和收集到的资料,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时间安排等。
确定研究问题
01
明确研究目的
研究者需明确研究问题,包括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角度等。
02
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偏倚
实验流行病学分析中,受试者的选择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选择偏倚的出现,影响结论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失访偏倚
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退出研究或失访,这也会导致选择偏倚,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受试者选择偏倚
VS
实验流行病学分析中,干预措施的实施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影响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受实验设置: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通常需要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并设计出相应的研究方案来回答这些问题。
研究者会制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明确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的方法。
2. 随机化和对照: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通常使用随机化对照试验设计,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线特征上的平衡。
随机分配可以降低个体的选择偏倚和分配偏倚,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干预控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某种干预措施对流行病或健康指标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干预进行控制。
研究者会明确干预的类型、剂量、频率等,并在实验组中进行实施,同时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或进行对照干预。
4. 结果评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干预措施对流行病或健康指标的效果。
因此,研究者需要确保准确测量和评估研究结果,例如通过生物标志物、疾病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5. 数据分析: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检验干预措施是否对流行病或健康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6. 结果解释: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得出关于干预效果的结论,并解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研究者需要充
分解释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潜在偏倚,以及结果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随机化对照试验设计、干预控制、结果评估、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解释性,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及其相关因素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支持,并指导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下面将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首先,流行病学是一门观察研究的学科。
流行病学研究依赖于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相关风险因素。
研究者通过调查和观察,收集大量的数据,从而揭示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
这些数据可以从各个渠道获取,如病例报告、医疗机构记录、健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
其次,流行病学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学科。
为了全面了解疾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病学需要集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流行病学需要应用统计学、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便分析和解释疾病的传播途径、风险因素和潜在影响因素。
第三,流行病学是一门动态的学科。
疾病的流行动态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流行病学需要不断地跟踪和监测这些变化。
这就要求流行病学研究者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及时收集和整理最新的数据,以便及时调整预防和控制策略。
流行病学研究还需要预测未来的流行趋势,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四,流行病学是一门实证研究的学科。
流行病学研究依赖于大量的实证数据,并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这些数据。
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设计包括纵向研究、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
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最后,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主要用于指导公共卫生政策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研究者通过对疾病流行特点的分析,可以为政府、卫生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流行病学也可以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综上所述,流行病学是一门观察研究的、多学科综合的、动态的、实证的和应用性强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揭示疾病在人群中传播的规律和相关因素,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06 实验流行病学
100%
保护率 (protective rate,PR)
保护率
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 实验组发病(或死亡)率 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
100%
PR95%可信限 PR 1.96 1 P2Q2 p22 P1Q1 100%
P12
n2
P14 n1
n1、n2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人数 P1、P2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发病率;Q1=1- P1,Q2=1- P2
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均是以自然人群人作为研究 对象、在现场环境下进行的干预研究,但前者接 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后者接受干预措 施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社区,或某一人群的各个亚 人群。
第五节 现场试验与社区试验
目的 (用途)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病因或危险因素评估 评价卫生服务措施质量 评价公共卫生策略
对照 组发 生率
N [Z
2 p(1 p) Z p1(1 p1) p2 (1 p2 ) ]2 ( p1 p2 )2
为1p-β水平相应
的标准正态差
试验组发生率
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连续变量样本量
为1-β水平相应 的标准正态差
N 2(Z a Z ) 2 2
d2
估计的 标准差
1.意向性分析(ITT)指所有病人被随机分入 RCT中任意一组,不管他们是否完成试验,或者 是否真正接受了该组治疗,都保留在原组进行结 果分析。即比较①组+②组和③组+④组。它反 映了干预措施的效果。如干预措施确实有效,该 种分析往往会低估其效果。
2.依从性分析,遵循研究方案分析(PP)是比较 ①组和③组,而不计②组和④组。它只对实验依 从的人进行分析。能反映试验药物的生物效应, 但由于剔除了不依从者,可能高估干预的效果。
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
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
实验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发展。
它结合了流行病学和实验方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首先,实验流行病学以实验为基础。
实验流行病学采用实验性的方法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性。
实验流行病学的实验包括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病原体实验以及临床实验。
其次,实验流行病学结合了流行病学和实验方法。
实验流行病学将流行病学和实验方法结合起来,以更加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及治疗疾病的有效性。
再次,实验流行病学强调社会因素的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将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结合起来,以系统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
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在疾病发病中社会因素的作用。
最后,实验流行病学与其他流行病学方法结合。
实验流行病学与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
总之,实验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性的有效方法。
它结合了实验和流行病学的方法,强调了社会因素的研究,并与其他流行病学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预防和治
疗疾病。
因此,实验流行病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疾病。
流行病学复习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含答案)名词解释答案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
(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10、预调查:为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预先在一小范围内用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调查研究。
1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12、人群免疫性: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衡量,人群中有免疫力的人数多,则人群免疫性性高,反之则低;一般情况下,人群免疫性是以人群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百分比表示。
13、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
他着重研究疾病发生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作用的后果和控制的方法。
14、移民流行病学:它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和移民原居地人群三者地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并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一、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及意义临床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分析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率以及与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关系,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与传统的流行病学相比,临床流行病学更加关注疾病在个体水平上的发展和表现,强调临床医学实践中的流行病学应用,是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
二、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1. 个体化研究临床流行病学侧重于对个体病例和临床数据的深度分析,注重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包括生物学特征、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通过个体化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准化的参考依据。
2. 疾病谱和临床表现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不仅要对疾病的发生率和分布进行分析,还需深入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特点和并发症情况。
通过深入研究疾病谱和临床表现,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
3. 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个性化和精准化。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预后情况以及干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流行病学特点1. 疫情监测和防控临床流行病学强调对疾病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及时监测疫情的发展趋势,预测疫情的爆发规模和范围,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源,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疾病传播和暴发风险。
2. 危险因素评估通过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可以深入评估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揭示疾病的暴露来源和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危险因素的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风险和危害。
3. 健康政策制定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卫生系统的规划和资源配置。
实验流行病学
概述
基本特征: 1. 属前瞻性研究 2. 施加干预处理 3. 随机分组 4. 平行对照
概述
主要类型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 通常把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分为
(3)盲法的程度(分类):
可将参与研究的人员分为四个 层面:①研究主持者②受试者(研 究对象)③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 员④疗效考核的研究人员(资料分 析者)。
分类:
①单盲:病人(研究对象)不知 道其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 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研究对象 的偏倚。
②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不 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 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 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③三盲:研究对象、执行医疗措 施的医护人员以及疗效考核的研究人 员(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均不知 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 措施还是对照措施。
研究的设计者(主持者)负责制 定一套完善的掩盖真相的代号制度和 保密制度,并监督整个试验过程,以 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㈠明确实验目的及意义
5. 尽可能用盲法随机分配治疗措施, 对分配的治疗不依从,应当测量其 程度与原因;
6. 可以应用安慰剂作为比较。
现场试验(field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al)
是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 是个人,而不是亚人群。
如用乙型肝炎疫苗在母亲HBsAg阳性 者的婴儿中进行预防乙型肝炎感染的 现场试验,因为这种婴儿比母亲 HBsAg阴性的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的机 会高得多。
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类疾病分布、影响因素和流行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流行病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学科特点:
1.群体观点
流行病学强调从群体角度看待人类健康和疾病。
它研究的是整个群体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而不是仅仅关注单个个体。
因此,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通常基于大样本的数据分析,从而提供对疾病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的深入理解。
2.对比研究
流行病学通常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群体或不同时间的疾病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这种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流行的差异性和原因。
3.定量分析
流行病学强调定量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评估疾病的流行程度和趋势。
它通常采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4.观察性研究
流行病学主要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揭示疾病流行的特征和规律。
这些观察性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等。
描述性研究主要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分析性研究则通过对特定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来解释疾病流行的机制,横断面研究则主要关注不同时间点上疾病流行的变化。
5.政策导向
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通常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对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建议。
因此,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对于改善公共卫生政策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公卫医师考试辅导: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公卫医师考试辅导: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流行病学着眼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
第二,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表现为以分布为起点的特点。
第三,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
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
第四,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利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科学、高效地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评价各项研究的效果。
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
第五,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医学的特点。
第六,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
与临床医学不
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
流行病学实验特点
流行病学实验特点流行病学实验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人群中的疾病和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来探究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流行病学实验是观察性研究。
与实验室实验不同,流行病学实验不能直接操控和干预被研究的因素,而是通过观察、调查和统计来获取数据。
因此,流行病学实验只能观察到现象之间的相关性,而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实验是群体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通常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人群的观察和调查来获取数据。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而不仅仅是个体水平的研究。
第三,流行病学实验具有时间顺序性。
在流行病学实验中,研究者通常会先观察疾病的发生情况,然后再观察可能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时间顺序对于流行病学实验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因果关系。
第四,流行病学实验是综合性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因此,流行病学实验需要具备统计学、流行病学、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第五,流行病学实验是动态的。
流行病学实验通常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观察和调查,以获取疾病发生的动态变化。
因此,流行病学实验需要定期更新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六,流行病学实验是应用性的。
流行病学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等。
因此,流行病学实验需要结合实际应用,为社会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流行病学实验是一种观察性的群体研究方法,具有时间顺序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流行病学实验通过对人群中的疾病和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来探究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实验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指导公共卫生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大题总结
流行病学大题总结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PS:“*”表示“来自资料”,历年考题未见“题目后数字”表示历年出现次数,“!”答案有待确定绪论名解:Epidemiology 2: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制订并验证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简答:1.简述流行病学原理①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②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③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④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⑤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2.流行病学在临床医学中的用途作为一门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流行病学有别于以个体为对象的临床医学。
但是,流行病学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临床医学:(1)从学科角度看,流行病学有助于提升临床医学个体诊断的综合、分析和升华,从而树立群体的观点,从宏观面上获得有关病因的线索;(2)流行病学还可以指导临床医学相关疾病的病因、治疗、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为相关疾病提供依据、决策与评价;(3)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观点,改变了临床医学以往单纯的依靠经验和直觉的方法,使得疾病的治疗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3.举例说明流行病学在临床医学中的用途(10分)4.*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科学,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疾病的传播规律和控制方法,具有季节性、聚集性、传染性等特点。
1、季节性:部分疾病具有季节性爆发的趋势,比如流感通常在冬季、春季发生,登革热一般在夏季和秋季流行。
2、聚集性:疾病可能会在特定时间或地点呈现出聚集分布的趋势,比如乙肝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3、传染性:部分疾病会通过接触、飞沫、血液、粪便等途径传播,比如手足口病通过呼吸道或接触等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通过血液或呼吸道等方式传播。
此外,还具有外来性、地方性、年龄和性别等特点。
感染流行性疾病后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积极治疗。
实验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可以用来确定卫生保健的优先级,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卫生保健需求进 行比较,可以确定哪些卫生保健服务更为重要。
社会学研究
社会影响评估
实验流行病学可以帮助评估社会事件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事件关注度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哪些社会 事件对社会影响更大。
社会政策评估
预测疾病趋势
实验流行病学可以用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 组的疾病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可以预测未来的疾病流行趋势。
公共卫生研究
预防疾病传播
实验流行病学可以帮助研究如何预防疾病的传播,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传播情况 进行比较,可以找出哪些预防措施更为有效。
评估公共卫生政策
实验流行病学可以用来评估公共卫生政策的效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公共卫生政策 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哪些政策更为有效。
案例五: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研究
总结词
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 回顾既往病例资料,评估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 响因素。
详细描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评估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人员通 过收集既往病例资料,比较了不同组别之间的生存率差 异,并评估了各种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通过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包括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生活方式 等因素。
方法学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在方法学上仍有 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更加精确 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
重复性。
跨学科合作
实验流行病学正逐渐与其他学科 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如计算机科 学、生物信息学和环境科学等, 以实现多学科的协同创新。
流行病学--实验
流行病学试验
1、基本概念、分类 1.1 概念: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或多组,给予实验组某 种实验因素(干预措施),对照组不予该种实验因素(干预措 施)或给安慰剂,比较两或多组的结局,从而判断该种实 验因素(干预措施)有无效果的实验研究方法。 特点:实验法、对照、干预。
1.2分类: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与个体试验等
究对象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不同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消除 选择和混杂偏倚。 抽样随机、分组随机、实验顺序随机。
(3)重复:replication :主要指实验组与对照组有足 够的例数,即样本含量n足够大。
广义还含整个实验和个体观察的重复。
4、盲法 应用
盲法:参与研究的有关人员不知实验分组情况。 目的:消除有关人员主观因素带来的混杂影响。
(1).受试对象 仅(1)不知-----------单盲 (2).实验操作员 (1)和(2)均不知--------双盲 (3).数据分析员 (1)、(2)和(3)均不知-----三盲
5、结果评价
5.1 指标: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保护率、效 果指数等。
5.2 标准。
临床试验
2、临床试验的定义及其特征 2.1 定义:将研究对象(病人)随机分为两或多组,给予实 验组人群治疗措施(干预措施),比较两或多组的结局,从 而判断治疗措施(干预措施)有无效果的实验研究方法。
常 用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 RCT------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3、流行病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随机、重复。 (1)对照:control:实验研究必需设立对照组。 注意与实验组保持均衡性(balance)(同质性)。有随机对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1.随机化分组 最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下列三种: ⑴简单随机分组(simple randomization) ⑵分层随机分组(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⑶整群随机分组(cluster randomization)
2.设立对照
在研究干预措施的效果时,直接观察到的往往是多种因素的效应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作用,合 理的对照能成功的将干预措施的真实效应客观的、充分的显现出来,使研究者能做出正确的 评价。
㈣类试验(quasi-trial)又称半试验(semi-trial):
一个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必须具备上述四个基本特征,如果一项实验研究缺少一个或几个基 本特征,这种实验研究叫类试验。根据是否设立对照组可将类试验分为两类:
1.不设对照组的类试验 一是自身的前后对照,即同一受试对象在接受干预措施前后进行比较。 二是与已知的不给干预措施的结果进行比较。
4.制订出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对诊断的质量控制,给予干预措施的质量控制,现场调查 的质量控制等。
在研究时采用“盲法”也是保证研究过程两组有可比性的手段。盲法可分为单盲、双盲及三盲。
①单盲(single blind): 单盲是指只有研究者知道实验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属于哪 一组。一般处理方法是给予对照组以安慰剂。
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某种干预措施(要研究的因素),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或给予安 慰剂,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不是亚人群。现场试验主要用于病因研 究和疫苗及预防措施效果评价。
㈡社区干预试验
有些实验研究其现场情况或给予干预措施不适合以个体为单位来进行,而更适合于以社区或 某一地理区域为单位来划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按实验组的群体给予干预措施。如通过改水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实验研究,食盐加碘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实验研究。如果参与的社区 比较多,也需进行随机分组,不过分组的单位是社区或亚人群而不是个体。像这样的研究我 们称之为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流行病学学科特点
流行病学学科特点
1.群体的特征: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现象和健康状态,即从人群的各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问题的起点,而不仅是考虑个人的患病与治疗问题,更不考虑它们如何反映在器官和分子水平上。
2.对比的特点: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
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的强度或死亡的危险度,频率实际上就是一种概率,流行病学强调的是概率。
此外,流行病学工作要求有数量,合理地数量依靠统计学原则来决定,同时参照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动。
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
4.社会心理的特点: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心理的特点。
5.预防为主的特点: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
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
6.发展的特征:纵观流行病学的历史可以看出,针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的定义、任务是不断发展的,研究方法在近年内不断完善,尤其是流行病学学科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产生了许多新分支,这些均体现着流行病学发展的特征。
流行病学实验
5.对照
(1)目的:排除以下影响因素的干扰。 • 不能预知的结局:患者疾病自然史不同 • 向均数回归:极端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向均数回 归 (极端——正常) • 霍桑效应:对疗效产生的正向或负向效应 • 安慰剂效应:对医药产生的正向心理效应 • 潜在未知因素的影响
(2)原理 )
• 实验组: • 对照组: T + S1 C + S2 e + c + s1 s2
(2)分段随机分组 先将实验单位按进入实验的序号分成 若干区段,每个区段的例数为实验组 数的T倍(T=2,3,4,…)。分别在 每个区段内进行随机化分组。
为比较三种方法对某病的辅助治疗效 果,根据估算,拟观察90例,试按分 段随机化方法将患者等分为三组。 ①编号 根据就诊顺序从1到90编号 ②确定段数及各段人数 10段 各段9人
(1)简单随机分组 将全部实验对象统一进行随机分组, 适用于成组比较。可用抽签或随机数 分组。 为研究某种新疗法对某病患者的效果, 以常规方法作对照,拟观察条件相近 的某病患者10例,试随机分为两组。
将拟观察的10 10个患者按就诊顺 ①编号 将拟观察的10个患者按就诊顺 序从1 10编号 编号。 序从1到10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4 3.7 4.3 4.6 2.8 3.2 4.0 4.7 3.3 3.9
3.8 4.5 4.9 4.8 5.1 4.5 5.2 4.5 4.1 6.0
1.4 0.8 0.6 0.2 2.3 1.3 1.2 -0.2 0.8 2.1
安眠药前后比较 t=4.062,P<0.01。 安慰剂前后比较 t=4.253,P<0.01。 两组睡眠增加时间比较 t=1.150,P>0.05,不能认为该 安眠药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
实验流行病学是一种基于对疾病原因与效应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 规范化: 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流程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化,以确保在不同研究环境下获得可比较的结果。
2. 随机化: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对象需要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以消除随机误差和筛选基础变量。
3. 对比性: 为了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验流行病学需要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执行相同的干预措施,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
4. 双盲性: 实验流行病学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和参与者均不知道谁接受了治疗干预措施,以避免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的主观影响。
5. 长期性: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周期通常比较长,旨在评估治疗干预措施的长期效应和持久性影响。
总之,实验流行病学作为一种高度规范化、严谨性强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随机误差、筛选基础变量、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影响,因此在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