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七种证型及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冠心病辨证论治

冠心病辨证论治

冠心病辨证论治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浊内阻、心阳不振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将冠心病分为以下证型:1、气滞血瘀型:患者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引发心痛。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原则,常用的中药有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

2、痰浊内阻型:患者多因饮食不节、痰浊内阻、痹阻心脉而引起心痛。

治疗应以化痰祛瘀、活血止痛为原则,常用的中药有瓜蒌、薤白、半夏等。

3、心阳不振型:患者多因年老体弱、阳气不足、心阳不振而引发心痛。

治疗应以温阳益气、活血止痛为原则,常用的中药有桂枝、附子、人参等。

除了以上证型外,还有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等,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中医还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整体观念是指从患者的全身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则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还注重预防和调护。

预防方面,主要是通过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加强锻炼等方式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调护方面,主要是通过调节情志、改善睡眠、调节饮食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冠心病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还需要注重预防和调护,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这一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医学体系,以其独特的辨证方法和论治体系为世人所称道。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的辨证方法及辨证论治体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独特的医学体系。

在中医理论中,辨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冠心病

中医冠心病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病理变化如何认识?中医理论认为:心的功能是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

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

因而心脏如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

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太阳,即指心中之阳气,内洞,即指空虚之意。

就是形容心中阳气的衰竭。

心阳虚损或心气不足,是导致发病的主要方面。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篇》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阴弦”是代表寒邪气盛,“阳微”是说明阳气虚少。

阳虚是因,阴盛是果。

所以《巢氏病源·胸痹候》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

”又在《心痛候》中说:“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

”心既主阳气,又主血脉,阳气有亏,或导致阴血虚损,或导致血行不畅,或导致气血阻滞,有此一者,均可使心痛发作,或心悸怔忡。

正如《证治准绳》所说:“血因邪泣(同涩)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

”虞天民《医学正传》亦说:“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

血因邪涩而痛者,属于血滞;邪胜血虚而痛者,属于血虚;污血冲心而痛者,属于血瘀,临床各有其见症。

神志既存于心血之中,无论属于血滞、血虚、血瘀任何一种病变,都可以引起神志不宁,邪热入于血分时,尤其明显。

反之,神志先病,而后影响心脏的阳气或阴血病变的,亦很常见。

故《证治准绳》说:“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

心虚则邪干,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

”《巢氏病源》亦说:“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 FDA8 FDA8 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所以,冠心病发生的基本病理为心气虚而邪气乘。

致病的原因为风寒痰饮,乘心之经络,“ 支交”不通而痛。

《灵枢·经络篇》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是动则病心痛。

”又在《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心脉……微急则心痛引背。

冠心病中医治疗妙方

冠心病中医治疗妙方

冠心病中医治疗妙方*导读:冠心病中医学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胸痹、厥心痛、冠心病中医学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畴,认为其病主要是由痰浊上犯心胸,心阳失展,阻滞经脉,或由情志抑郁,气机失畅,导致气血郁滞,引起胸闷心痛等症状。

其病之标,以痰浊、血瘀阻滞经脉为主,其本则属脏腑功能低下,故有心阳不振、气阴两虚、阴虚阳亢等基本证型。

因此,在急性发作期,主要以通阳化浊、活血化瘀为主治其标症,兼及本虚;在缓解期或慢性发病过程中,则以温通心阳、益气养阴、滋阴潜阳为主,兼治其标。

气虚阳衰型冠心病,可见心慌气短或气喘,胸闷心痛,肢冷,面色苍白或面足浮肿,指甲青色,舌质紫暗,苔白,脉细软微弱或虚大无力。

治以益气温阳、化瘀定痛。

方取参附汤合失笑散加味。

常用方:党参200克,生黄芪300克,熟附块60克,桂枝90克,红花90克,桃仁、酸枣仁各90克,淮小麦120克,丹参150克,失笑散(包煎)100克,炙甘草60克,细辛45克,白术、白芍药各90克,猪苓、茯苓各90克,郁金90克,炒枳壳90克,麦门冬90克,五味子90克,干姜30克,陈皮60克。

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人鳖甲胶90克、阿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

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可见心悸胸闷,短气倦怠,心前区隐痛或刺痛,失眠多梦,眩晕口干,舌红或紫,脉细数或细弱。

治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方取生脉散加味。

常用方:黄芪250克,党参150克,天门冬、麦门冬各100克,五味子90克,丹参120克,赤芍药、白芍药各90克,柏子仁100克,郁金90克,桃仁、酸枣仁各100克,炙甘草30克,桂枝3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80克,远志90克,茯苓120克,当归100克,青龙齿(先煎)90克,白术90克,沙苑子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

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鳖甲胶90克、龟版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

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常见冠心病的八种证型及常用中成药1寒凝

常见冠心病的八种证型及常用中成药1寒凝

常见冠心病的八种证型及常用中成药1寒凝寒凝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证型,指由于体内寒邪滞留,导致心脉凝滞不畅而引发的心脉狭窄和心绞痛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寒凝型冠心病的八种常见证型以及常用的中成药治疗方法。

一、寒凝阻络型寒凝阻络型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包括大黄附子汤,该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络舒筋的作用,可缓解心绞痛症状。

二、寒凝痰湿型寒凝痰湿型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痰多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包括温通化痰汤,该方具有温阳通络、化痰止咳的作用,可改善痰湿阻滞的症状。

三、寒凝血瘀型寒凝血瘀型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痛、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包括活血化瘀方,如桃红四逆汤,该方具有活血化瘀、舒络止痛的功效,可缓解瘀血导致的症状。

四、寒凝气滞型寒凝气滞型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急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包括散寒行气汤,该方具有温阳通络、散寒行气的作用,可改善气滞导致的症状。

五、寒凝血瘀痰滞型寒凝血瘀痰滞型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痰多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包括活血化痰方,如消痰散,该方具有活血化痰、通络止痛的作用,可改善痰滞导致的症状。

六、寒凝湿热型寒凝湿热型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口苦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包括清热祛湿方,如龙胆泻肝汤,该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舒肝的作用,可改善湿热内蕴导致的症状。

七、寒凝痰瘀型寒凝痰瘀型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痰多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包括活血化瘀祛痰方,如调痰止咳汤,该方具有活血化瘀、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改善痰瘀阻滞的症状。

八、寒凝虚滞型寒凝虚滞型冠心病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包括温补正气方,如补中益气汤,该方具有温补脾胃、益气固表的作用,可改善气虚导致的症状。

以上是常见冠心病的八种寒凝证型及相应的常用中成药治疗方法,患者应根据自身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标准

一、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诊断标准,是中医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诊断内容。

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诊断,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重点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证型及辨证诊断标准,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中医学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证型根据中医理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证型包括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火旺型等。

下面分别对这些证型进行介绍。

1.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多见于情志不畅,气郁化火的患者。

其临床表现为胸闷、疼痛胸部疼痛拘紧,胸部疼痛拘紧,疼痛牵引至左肩臂及双肩背部,有时也伴有胃脘痞闷、呕吐等症状。

2. 痰湿阻滞型痰湿阻滞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多见于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的患者。

其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浑身沉重,乏力,心悸等症状。

3. 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多见于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的患者。

其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

4. 阴虚火旺型阴虚火旺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多见于长期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的患者。

其临床表现为心烦、口干咽燥、口苦、多梦、失眠等症状。

三、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诊断标准1. 气滞血瘀型的辨证诊断标准1)胸闷、疼痛,疼痛部位拘紧,不适牵引肩臂、颈项;2)脉象沉涩或弦数;3)舌质暗、胖苔紫暗。

2. 痰湿阻滞型的辨证诊断标准1)胸闷憋闷,疼痛沉重;2)乏力;3)脉象滑数;4)舌质胖润、苔腻。

3. 气虚血瘀型的辨证诊断标准1)心悸、气急、胸痛;2)脉象沉细或迟;3)舌质淡、胖嫩、边有瘀点。

4. 阴虚火旺型的辨证诊断标准1)心烦、口干咽燥;2)失眠多梦、秋极;3)脉象细数;4)舌质红绛、裂红无苔。

四、结论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证型及辨证诊断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治一直是中医治疗的核心。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一、7种冠心病辨证施治的中成药1、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等。

2、气滞血瘀——心可舒胶囊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症。

3、心血瘀阻﹑瘀阻脑络——心血宁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用于心血瘀阻﹑瘀阻脑络引起的胸痹,眩晕,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高血脂症。

4、瘀血闭阻——金银三七胶囊理气活血,祛瘀止痛。

用于瘀血闭阻所致胸痹,症见胸闷,胸痛,心悸等,以及冠心病,心绞痛。

5、胸痹气虚——心通口服液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用于胸痹气虚痰瘀交阻证,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心烦乏力,脉沉细﹑弦滑或结代;冠心病心绞痛。

6、气虚血瘀——血栓心脉宁胶囊益气活血,开窍止痛。

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

7、气血不足——银参通络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等。

二、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功能.主治丹参口服液活血化瘀,养心通脉.用于胸痹引起的心痛,心悸,胸闷,乏力以及轻度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等症。

丹参滴注液活血化瘀,通脉养心。

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

丹参片活血化瘀,清心除烦。

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及心神不宁。

丹参舒心胶囊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

乐脉颗粒行气活血,化瘀通脉。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性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人参再造丸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

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如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体质虚弱等。

因此,在治疗冠心病时,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一、中医辨证中医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方法之一。

针对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气血两虚证气血两虚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之一。

患者常常出现心悸气短、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治疗时,中医会通过调理气血,补益心脏,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等。

2. 痰湿阻络证痰湿阻络是冠心病的另一常见证型。

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胸痛、舌苔厚腻等症状。

治疗时,中医会通过清热化痰、通络开窍,常用的药物有半夏、陈皮等。

3. 热毒蕴结证热毒蕴结是冠心病进展较为严重时出现的证型。

患者常出现剧烈的胸痛、口渴、舌质红等症状。

治疗时,中医会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连翘、三七等。

二、中医论治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疗法两个方面。

1.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核心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证型,中医会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气血两虚证可用补气养血的药物,痰湿阻络证可用化痰通络的药物,热毒蕴结证可用清热解毒的药物等。

2. 辅助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会结合一些辅助疗法进行治疗。

如针灸疗法可以调理气血,改善心脏功能;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等。

这些辅助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预防与调理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时,也强调预防和调理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定期的运动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发展。

此外,中医还倡导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造成不良反应。

总结: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辅助疗法和预防调理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的全科医学处理【28页】

冠心病的全科医学处理【28页】
(二)实验室检查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尚缺乏敏感而又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血液检查有助于危险因素的检出。 心肌损伤标记物增高水平与心肌坏死范围及预后明显相关。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超声、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均有不同程度 的临床意义。
全科医学概论(第5版)
四、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二)职业 (四)肥胖 (六)高血压 (八)家族史
第二节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全科医学概论(第5版)
一、常见症状
(一)胸痛
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体之后,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二)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可发生呃逆导致窒息进而引发死亡。
(三)全身症状
可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皮肤湿冷、大汗、心悸或呼吸困难、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等, 应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全科医学概论(第5版)
二、冠心病的体征
(一)心脏体征
通常无特殊体征,但发作时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常为持续存在。其中以室性期 前收缩或房性期前收缩、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为多见。
(一)脂质浸润学说 (二)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 (三)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 (四)内皮损伤反应学说
全科医学概论(第5版)
四、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
冠心病的流行趋势在世界各国呈现不同类型,与西欧和北美相比,东欧及俄罗斯的冠心病发病率更 高;我国北方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南方,同一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全科医学概论(第5版)
三、冠心病的治疗
5. 并发症防治 冠心病病人如并发休克、心衰、心律失常等,应及时对症处理。

冠心病治疗指南

冠心病治疗指南

4、危险分层:Duke活动平板评分是根据运动时间、ST段压低和 活动中心绞痛程度来进行危险分层的指标。 Duke评分=运动时间(分)-5×ST段下降(mV)-(4×心绞痛指 数) 心绞痛指数:0:运动中无心绞痛,1:运动中有心绞痛,2:因 心绞痛需中止运动 Duke评分:≥+5分低危,1年病死率0.25%;-10-+4分中危,1年病 死率1.25%;≤-10分高危,1年病死率5.25%;75岁以上老年人, Duke评分可能受影响。 (二)负荷超声心动图、核素负荷试验(心肌负荷显像) .分运动负荷和药物负荷试验:包括双嘧达莫、腺苷或多巴酚丁胺 药物负荷试验,用于不能运动的患者。
运动心电图
运动前 运动中 运动后
运动中 V3、 V4、V5导联
ST段水平型
下移 ≥0.1mv持
续2min以上
• 七、多层CT或电子束CT。
• 可检出冠状动脉钙化并进行积分。但钙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却并 不相关,因此,不推荐将钙化积分常规用于心绞痛患者的诊断评价。 • CT造影为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形态的无创检查方法。有较高阴性预测价 值,若CT冠状动脉造影末见狭窄病变,一般可不进行有创检查。 • 冠脉CT造影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有一定限度,特别当钙化存在时会 显著影响狭窄程度的判断。
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 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 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 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 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 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 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辩证使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

辩证使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

辩证使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正文:一、引言在当今医学领域,中成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成药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中成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辩证使用进行详细探讨。

二、冠心病概述1.冠心病定义: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状态的总称。

2.冠心病分类:冠心病可分为稳定型冠心病和不稳定型冠心病两种类型。

3.冠心病症状: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喘等。

三、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辩证使用1.中成药治疗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防巩固和保证疗效。

2.中成药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常用方剂及其功效:a.丹参片: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b.桂附地黄丸:滋阴补虚、调经活血。

c.三七胶囊: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3.中成药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的常用方剂及其功效:a.复方黄芪口服液:益气养血、增强心肌功能。

b.心脑健胶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c.三七胶囊: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四、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不可盲目使用。

2.遵医嘱服用中成药,不可过量或中断使用。

3.在使用中成药的同时,应注意伴随药物的使用和饮食调理。

五、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临床研究报告: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2.中成药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辨证论治:中医学中指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特点,辨别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等,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2.防巩固:指预防疾病的复发、反复,确保疗效的持久性。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们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冠心病的辨证治疗。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因素。

这些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紊乱,进而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阻塞心脉,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二、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冠心病可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痰浊痹阻型: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气短等症状,舌质淡紫,苔白腻,脉滑或弦。

治疗宜化痰宣痹,活血通络。

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2、瘀血痹阻型:主要表现为心胸疼痛、刺痛、固定不移等症状,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沉涩或结代。

治疗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3、心气不足型: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自汗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

治疗宜补益心气,养心安神。

常用四君子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4、心阳不振型: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或迟缓。

治疗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常用桂枝甘草汤合参附汤加减。

三、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冠心病以辨证施治为主,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调整脏腑功能,特别是心脏的阴阳平衡,同时兼顾气血双调,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还在于副作用小,长期服用对患者身体无不良影响。

四、预防与调护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强调冠心病的预防与调护。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2、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3、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4、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5、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023年中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3年中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3年中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2023年中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冠心病的治疗方法21.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

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对于部分血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阻塞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管再建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硝酸酯类药物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等。

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

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

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坚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通常半年-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肝癸钠、比伐卢定等。

通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疗术中。

(3)纤溶药物溶血栓药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

(4)β-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即有康心绞痛作用,又能预防心律失常。

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一线用药。

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和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阿尔马尔)等,剂量应该以将心率降低到目标范围内。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

心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每一次的心脏收缩,使携带氧气及营养物质的血流由主动脉输送至全身各个部位,满足全身各组织细胞代谢需求。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冠心病,会对人体心脏功能造成极大危害,需要人们了解该疾病相关知识,并尽早预防、诊断与治疗。

文章以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为重点,对其予以深入分析。

一、冠心病临床表现冠心病患者主要在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病,发病后患者可感到心前区疼痛,疼痛为压榨性或绞痛性,并会使其感到憋闷。

疼痛位置由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并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等部位,严重时疼痛感可放射到小指与无名指部位。

而胸部疼痛可延展至颈部、下颌、牙冠、腹部等。

在夜间或安静状态下,由冠脉痉挛产生胸痛症状,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而出现进行性胸痛主要由于体力劳动及情绪过激引起,且在熟睡或休息时发作。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来说,疼痛则会持续加剧。

根据患者心绞痛疼痛程度可进行分级,主要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疼痛十分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半小时。

此时患者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并伴有恶心、出汗、发热、呕吐等症状出现,严重时会出现休克、心衰、血压下降情况。

但是一部分患者症状并不明显,仅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现象,或存在胃肠道症状,而对于部分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来说也会存在没有疼痛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可引发患者猝死,且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大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就导致猝死,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而患者心绞痛未发作时可表现出心音减弱,心包摩擦音,对于伴随室间隔穿孔及乳头肌功能不全患者来说,在其他部位均会听到杂音,并且心律不规则。

二、冠心病诊断(一)冠心病诊断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找到心肌缺血或冠脉阻塞的证据,并根据心肌损伤标志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坏死。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
冠心病的症状与诊断
1)典型症状:心绞痛 2)心电图检查:明确有否心肌缺血或梗塞 3)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狭窄的血管、部位及程度 4)其它:运动试验 胸片 超声心动图 核医学:心脏断层显像(ECT)包括单光子断
层显像(SPECD)和正电子断层显像(PET)。
修复 平滑肌细胞 炎症 巨噬细胞/T细胞
斑块稳定
斑块不稳定
Adapted from Weissberg. Atherosclerosis. 1999;147:S3–S10
不稳定斑块
薄的纤维帽 脂质核
破裂的斑块
血栓 炎症 细胞 少量平滑肌 细胞 激活的巨噬细胞
分 类
依据
–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
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与血脂有关
少量平滑肌细胞 炎症细胞
平滑肌细胞增多
无炎症细胞
薄的纤维帽
厚的纤维帽
受侵蚀的内皮 激活的巨噬细胞
完整的内皮 泡沫细胞
不稳定斑块
Adapted from Libby. Circulation. 1995;91:2844-2850
稳定斑块
临床冠脉事件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有关
新的危险因素
饮食中缺少抗氧化剂
体内铁贮存增多 存在胰岛素抵抗 ACEI基因过度表达 血中凝血因子增高 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发病机制
脂肪浸润学说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
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克隆学说
损伤反应学说
冠心病的病理变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系统动脉 硬化进程的一部分。早期为动脉壁细胞内以及 细胞外基质中脂肪沉着,逐步聚积、扩大形成 黄白色隆起于内膜的斑块,即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基底部可能出现中心组织退变,脂 肪堆积崩解而呈“粥”样。斑块表层有胶原纤 维层覆盖,基底部往往有毛细血管供给营养, 在斑块的基础上可发生钙化、出血或溃破,形 成溃疡或伴血栓,从而使动脉腔变窄。

冠心病中医证型分析与治疗进展

冠心病中医证型分析与治疗进展

2 1 辩 证分 型 的意 义 .
辩 证 分型 客观化 是 中医学 现 代研
究 的重 点 之一 , 中 医 内科 学》 将 冠心 病 分 为 心血 淤 阻 、 《
寒 凝心 脉 、 滞心胸 、 气 痰浊 闭阻 、 阴两 虚 、 。 气 心 肾阴虚 、 肾 心 阳虚 7个 证 型 。辨证论 治 最 大 的特 点 是 在治 疗 上 能顺 应
其 变 , 活处 理各 种 临床 现 象 , 治 疗 重点 落 在 疾 病 或机 灵 使 体 功 能 的现实 状态 上 , 分 体 现局 部 与 整 体相 结 合 、 充 共性
与个性 相 结合 的 医疗思 想 。 2 2 辨证论 治 的原 则 . 冠心 病 中医辨证 归 纳起来 有 两大 方 面 : 是正 虚 即气 虚 , 一 阳虚 和 阴 虚 , 数 以心 气 虚 为 主 ; 多
高 于对 照组 , 且心 血淤 阻 型 C 6 p、X ,明显 高于气 阴两 D2 T B 虚型, 故认 为心 血淤 阻型 患者 的 C 6 p、X ,水平 明显 升 D2 T B
高 可能 是淤 血证 的 主要 特 征之 一 , 阴两 虚 型患 者 6K — 气 - e t- G 1l oP F 明显 降低 可 能 是冠 心病 本 虚 的病 理 、 理 学 基 0 生 础 及诱 发冠 状动脉 痉挛 的主要原 因 。
21 0 0年 1月 第 2 3卷 第 l 期
Ciia si ̄ oi Mitea v Vo.3 N .。 au r 0 0 l clMidan ss& s rD 。 1 。 o1 Jn ay2 1 n h 2

8 ・ 3
冠心病中医证 型分析与治疗进展
丁 波
[ 键 词 ] 冠状 动脉 疾 病 ; 统 医 学 ; 关 传 中药 疗 法 ; 述 综

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

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

中医辨证论治冠⼼病冠⼼病多属本虚标实证,临床上辨证⾸先应辨别标本虚实。

标实可分为⾎瘀、痰浊、寒凝、⽓滞;本虚可分为⽓虚、阴虚、⼼肾阳虚和⼼阳暴脱。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必要时可标本同治。

标实证以⾎瘀为主,故活⾎化瘀为本病的基本治法。

本虚证以⽓虚为主,⽓虚可发展到阳虚,甚⾄到阳虚欲脱,故补⽓是治本的关键。

现在关于本病的证型说法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个⽅⾯:⼼络瘀阻证胸部左侧刺痛,固定不移,甚则上引肩臂,⼊夜为甚,伴有胸⼝堵闷,⼼悸,⾯⾊晦暗,⾆苔薄⽩,⾆质紫暗或有瘀斑,⾆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

治宜活⾎化瘀,开胸通痹。

药⽤:旋覆花汤加减。

处⽅:旋覆花,茜草,红花,⽠蒌仁,丹参,⾚芍,川芎,降⾹,青葱。

随证加减:胸痛剧烈者,可加乳⾹、没药、蒲黄、五灵脂,以增强祛瘀⽌痛的效果;失眠者加合欢⽪、夜交藤、酸枣仁;如畏寒肢冷,可加炮附⼦、⼲姜、黄芪、红⼈参;⼤便秘结者,可加⽣⾸乌、⾁苁蓉。

痰浊内阻证胸痛窒闷,⽓短喘促,形体肥胖,肢体沉重,咳嗽多痰,脘痞⼝黏粘,⾆苔浊腻,脉滑。

如果痰浊化热,可见痰多黄稠,⼤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化痰通阻,宣痹开胸。

药⽤:⽠蒌薤⽩半夏汤加味。

处⽅:全⽠蒌,薤⽩,半夏,厚朴,枳实,桂枝,茯苓,⼴郁⾦,杏仁,黄连。

随证加减:痰黄,脉滑数者,加⽵茹、黄芩;肢体⽔肿者,加猪苓、⽩术、泽泻、⼤腹⽪;如胸痛剧烈,胸痛彻背,⾆暗有瘀斑者,为痰瘀夹杂,应加⾚芍、桃仁、王不留⾏、蒲黄、五灵脂。

寒凝⼼脉证胸痛彻背,受寒加重,畏寒肢冷,胸闷⽓短,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冷汗,⾯⾊苍⽩,⾆苔薄⽩,⾆质淡,脉沉细或弦紧。

治宜⾟温通阳,开痹散寒。

药⽤:⽠蒌薤⽩⽩酒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处⽅:全⽠蒌,薤⽩,桂枝,细⾟,当归,⾚芍,炙⽢草,通草,炮附⼦,丹参,檀⾹。

随证加减:胸痛剧烈者,可加炮附⼦、炮姜、⾁桂、吴茱萸;肢体湿冷者,可含化苏合丸或速效救⼼丸等,以温阳通痹⽌痛。

⽓滞⼼脉证胸部闷痛,掣及两胁,时⽽叹息,每于郁闷不乐⽽发作,胃脘胀闷,嗳⽓吞酸,⾆苔薄⽩,脉弦细。

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心绞痛型冠心病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

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

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

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

心绞痛型冠心病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都应该应用。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0mg/d。

常用剂量为每次100mg,每日早晨服用。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2.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增加运动耐量。

剂量应个体化,要求用药后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min,严重心绞痛患者如无心动过缓症状,可降至50次/min。

有严重心动过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紊乱、有明显的支气管痉挛或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

外周血管疾病及严重抑郁是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相对禁忌证。

常见副作用为乏力,以双下肢明显,一般不影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常能自行缓解。

3.硝酸酯类: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色潮红、心率加快和低血压。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中医治疗冠心病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治疗。

在中医中,有一套辨证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辨证角度探讨冠心病的辨证标准。

一、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症状,舌质暗红,苔黄腻,脉细弱有力等。

治疗上,重点补益心脏气血,活血化瘀。

可选用益气养血的中药,如黄芪、当归、川芎等。

二、痰湿阻滞证痰湿阻滞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之一。

患者多有胸闷、咳嗽、痰多等症状,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治疗上,重点祛痰化湿,通络导滞。

可以选用降痰化湿的中药,如半夏、川贝等。

三、血瘀阻络证血瘀阻络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胸闷、心痛、疼痛剧烈等症状,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治疗上,重点活血化瘀,通络祛瘀。

可以选用活血祛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等。

四、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之一。

患者多有心悸、口干、失眠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上,重点滋阴清热,平衡阴阳。

可以选用滋阴清热的中药,如天冬、玄参等。

五、心肾不交证心肾不交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心悸、气短、腰酸等症状,舌质红,脉细数或沉弦。

治疗上,重点补益心肾,调节心肾功能。

可以选用补益心肾的中药,如熟地、山药等。

综上所述,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主要包括气虚血瘀证、痰湿阻滞证、血瘀阻络证、阴虚火旺证和心肾不交证。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以达到平衡阴阳、调整气血、活血化瘀的目的。

当然,在进行中医治疗之前,还应结合现代医学诊断,遵循医生的建议,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注:本文所阐述的中医辨证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冠心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百科名片冠状动脉在心脏的分布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目录疾病简介疾病分类致病原因发病机制1临床表现好发群体1疾病症状1疾病危害1诊断鉴别典型症状1辅助检查1疾病鉴别急救措施1疾病治疗药物治疗1手术治疗1介入治疗1其他治疗疾病预后疾病预防预防方法预防药物并发症饮食注意疾病忌口饮食调养展开疾病简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

心脏自身的氧气和营养又如何得到呢?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

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1]疾病分类一、隐匿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

二、心绞痛型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三、心肌梗死型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四、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五、猝死型分类标准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1][2]致病原因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冠心病治疗方法

冠心病治疗方法

冠心病治疗方法*导读:冠心病药物治疗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治疗,它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疗程的。

假如说没有出现用药明显的副作用,一般是长期的、终生服药的。

即便是做了介入或是搭桥手术,出院以后,还得认认真真地吃药,才能避免其他部位再发生血管堵塞。

……冠心病药物治疗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治疗,它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疗程的。

假如说没有出现用药明显的副作用,一般是长期的、终生服药的。

即便是做了介入或是搭桥手术,出院以后,还得认认真真地吃药,才能避免其他部位再发生血管堵塞。

冠心病的详细治疗:预防护理:1.一级预防包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见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2.二级预防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及时发现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时住院治疗,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3.熟悉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随身携带;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1~2片,不能吞服;含服硝酸甘油后需注意血压减低,应休息;片剂有效期为半年,应定时更换;硝酸甘油装入棕色瓶内避光,防止受热、受潮。

治疗:一、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一)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1.终止胸痛发作(1)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2)硝酸脂类药物,如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1~2min 即开始起作用,约30min后作用消失。

不良作用有头昏、头胀痛、面红、心悸、头部跳动感等,偶有血压下降。

单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10mg,舌下含化,2~5min见效,作用维持2~3h。

使用硝酸酯类喷剂,1~2喷,口腔喷入。

同时可使用镇静药物。

2.缓解期的治疗避免各种诱发的因素如饱食、情绪激动、劳累,戒烟戒酒;调整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

使用作用较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止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或联合使用以下3类药物。

(1)硝酸酯制剂: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5~10mg,3次/日,口服。

持续3~5h。

5-单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是长效硝酸酯类药物,每次20~40mg,2次/日。

硝酸甘油膏或橡皮膏贴片涂或贴胸前或上臂皮肤,适于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的七种证型及治疗方法
冠心病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

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

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综观现代各家辨证意见,可归纳为两类七型。

1.实证
痰浊内阻:阵发胸闷或心前区憋痛,连及肩臂,心悸,心慌,形体肥胖,身重乏力,泛泛欲呕。

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结代或弦滑、滑数。

胸阳痹阻:心胸疼痛颇甚,痛连肩背或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每于受寒后诱发,心悸气短。

舌质淡,苔白,脉沉弦或迟或结代。

气机郡滞:胸闷而痛,时时憋气,每因情志变动而诱发。

苔薄白,脉弦或结代。

心脉瘀阻:心胸疼痛,似锥如刺,痛有定处。

连及肩背,心悸气短,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涩、或促、或结、或代。

2.虚证
气阴两虚:心胸隐痛而频作,劳累后尤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口干少津。

舌质淡或暗红,舌体胖嫩,边有齿印,少苔或无苔,脉细弱、细数或结代。

心肾阳虚:心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或结代。

阳气欲脱:心痛短气,盗汗淋漓,四肢厥冷,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唇指甲青紫,甚至昏厥。

舌淡暗,苔白,脉微欲绝或结代。

冠心病的临床辨证错综复杂,不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并见,更有气血阴阳诸虚并存,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互相掺杂,故必须权衡轻重,分清主次,不可拘泥。

冠心病的分型治疗:
(1)实证
①痰浊内阻
治法:清化痰浊,宣通胸痹。

处方:全瓜蒌、薤白头各12克,法半夏、远志、菖蒲各9克,降香4.5克。

加减:胸痛甚加延胡、香附;气虚加人参、黄芪;血瘀加川芎、红花;阳虚加附子、桂枝;血脂高加生山楂、生首乌。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痰浊内阻型79例,心绞痛临床显效44%,好转46.6%,无效9.4%,总有效率为90.6%;心电图疗效显效31.4%,改善26.3%,无效42.3%,总有效率为57.7%。

常用成方:温胆汤、导痰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等。

②胸阳痹阻
治法:温通胸阳,行气活血。

处方:瓜蒌、薤白头、川芎各12克,桂枝、法半夏各10克,三七粉4.5克(冲)。

加减:气虚加人参、黄芪;寒重加附子、干姜;胸闷加降香。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胸阳痹阻型161例,心绞痛临床显效71例,占44.1%,改善78例,占48.4%,无效12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心电图观察13o例,显效24例,占18.5%,改善56例,占43%,无效50例,占38.5%,总有效率为61.5%。

常用成方:瓜蒌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③气机郁滞
治法:行气活血,宽胸开郁。

处方:川楝子、柴胡、郁金各10克,延胡索、丹参、川芎各12克,降香6克。

加减:痛甚加失笑散;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气郁化火去川芎,加龙胆草、黄芩。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气机郁滞型117例,心绞痛临床显效57例,占49%,改善53例,占45.3%,无效7例,占5.7%,总有效率为
94.3%;心电图观察74例,显效19例,占25.7%,改善36例,占48.6%,无效19例,占25.7%,总有效率为74.3%。

常用成方:金铃子散合失笑散、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等。

④心脉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宽胸理气。

处方:丹参、全瓜蒌、川芎各15克,赤芍、薤白头、蒲黄各12克,五灵脂9克(包)。

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阴虚加麦冬、五味子;痰浊加二陈汤;胸闷加降香或檀香。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心脉瘀阻型246例,临床显效73例,占29.7%,改善164例,占66.7%,无效9例,占3.6%,总有效率为96.4%;心电图观察228例,显效65例,占28.5%,改善156例,占68.4%,无效7例,占3.1%,总有效率为96.8%。

常用成方:丹参饮合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等
(2)虚证
①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黄芪、丹参各15克,五味子、红花各4.5克。

加减:胸闷加瓜蒌、薤白头;阴虚甚加生地、阿胶;痰浊加二陈汤;胸痛加延胡索;心惊甚加煅龙齿、朱砂(冲);失眠加夜交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气阴两虚型68例,临床显效36例,占52.9%,改善26例,占38.2%,无效6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1%;心电图观察64例,显效20例,占31%,改善26例,占40.6%,无效18例,占28.4%,总有效率为71.6%。

常用成方:生脉散加减。

②心肾阳虚
治法:温补心肾,益气活血。

处方:附块9克,桂枝、红参、红花各6克,仙灵脾、巴戟肉各12克,黄芪、丹参各15克。

加减:水气凌心加茯苓、白术、干姜、气喘痰延上壅于肺加三子养亲汤;胸闷加瓜蒌、薤白;胸痛加延胡索、三七。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心肾阳虚型87例,临床显效28例,占32.2%,改善47例,占54.0%,无效12例,占13.8%,总有效率为86.2%;心电图观察42例,显效13例,占31%,改善20例,占47.5%,无效9例,占21.4%,总有效率为78.6%。

常用成方: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右归饮等。

③阳气欲脱
治法:补气固脱,回阳救逆。

处方:人参、麦冬各24克,熟附子、丹参各15克,五味子12克,桂枝6克,炙甘草9克。

加减:水凌心肺加葶苈子、桑白皮;面浮肢肿加白术、茯苓、大腹皮,去五味子,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抢救;汗出过多加煅龙牡。

用法:每日1剂,必要时2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疔本病阳气欲脱型34例,显效12例,占35.3%,好转15例,占44.1%,无效4例,占11.8%,死亡3例,占8.8%。

由于本型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大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常用成方:独参汤、参附汤、四逆汤、参附龙牡汤等。

如前所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往往是虚实夹杂证并见,因此治疗上决不能拘于上述七种证型或割裂开辣,而要辨证施治,随证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