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秦时期的史学观念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
• 吉祥物和吉祥图案可以说是吉祥观念的具体表现──为了表达对 幸福、欢乐喜庆的向往,人们便把事物固有的属性予以加工,或 加上艺术的象征意义,例如把某个事物附会神话传说或取其名称 的谐音,并视为吉兆,或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图像。 • 吉祥物表现了人类与生俱来趋吉避凶的本性,撇除迷信的成分, 我们可尝试细味由追求吉祥而衍生的动人故事和艺术成就。就是 现今的许多体育盛会之中,亦常有 「吉祥物」的出现,其他诸 如建筑雕塑、木器文饰、陶瓷描绘、窗花剪纸、壁画挂历乃至商 标城徽或广告宣传等各方面,均反映了这种对生活的企盼。 • 吉祥两字的组合使用,据认为最早出于《庄子· 人间世》:“虚 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人成玄英对此有个疏解:“吉者,福善 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试以这条疏解来说明众多吉祥纹图的 生成,就是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图像,用来表达求吉 驱凶观念;可以是自身祈愿的,也可以是相互祝颂的。反过来讲 ,就是许多吉祥纹图的题材和构图,都有“福善之事”和“嘉庆 之征”作为创作的素材。
新课标高中历史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先秦
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教学目标:强化时序、牢记关联、把握特征、 厚积薄发,构建横向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链接: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 治制度的特点》、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节 《百家争鸣》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 先秦: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时期三个阶段)
封建制不等于封建社会 • 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制,即封邦建国,以 藩屏周,是由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 对周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建立 诸侯国,形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严格等级 关系,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 的封建社会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 建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社会历史阶 段。
论先秦两汉史学观念之三变——从“微言大义”到“文胜质则史”、“实录”
本是郑伯被其大夫子驷弑之 , 而这里不这样说 , 只说是“ ” 卒 。为什么这样记载?《 公羊传》 襄公七年解
其“ 是“ 指” 为中国讳也” 故“ , 不言其大夫弑之” 谷梁传》 。《 襄公七年解释其“ 说 : 指”
未见诸 侯 , 日如 会何 也 ? 致 其 志也 。礼 , 侯 不 生 名 , 其 生 名何 也 ?卒 之 名 也 。卒 之 其 诸 此
名, 则何为加之如会之上?见 以如会卒也。其见 以如会卒何也?郑伯将会 中国, 臣欲从楚 , 其
乃还 。 ] [( 蚪)
虽然不是崔杼直接动手弑君 , 但是在崔杼 的指使下其君被弑 , 因此 , 书法 ” 以“ , 以“ , 义” 就一定是“ 崔杼
弑其 君 ” 这是 透过 表 面现象 看 到 了史 事 的本 质 。所 以大 史 一 定 要 这样 记 , , 虽然 被杀 , 两 个 弟 弟 也 还 其
不虚美 , 不隐恶” 实录” 其 以“ 的“ , 实录” 言记 事 , 中国古代 史学达到 了新的境界。 记 使
关键 词 : 史学观 ; ; ; 义 文 实录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I 6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4 9 2 1 0 0 0 17 0 2 (02)2— 0 5—0 9
但更重要的是观念 。《 春秋》 认为 , 义 ” “ 比事更重要 , 事轻于“ , 义” 不要因为事而妨碍 了“ 。如《 义” 左 传》 定公十四年 :
“ ” 义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古代的历史学派
中国古代的历史学派中国古代历史学派是指在中国古代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学派及其代表性思想。
这些学派对于历史的研究方法、观点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解释都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将从先秦到唐朝时期,介绍中国古代的几个重要历史学派。
1. 先秦时期的历史学派1.1. 正史学派正史学派是汉族的一种学派,强调把历史落实到具体的人物、事件和年代,注重史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该学派主要代表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通过详实的记载和严谨的编写方法,奠定了后世正史编纂的基础。
1.2. 纪传学派纪传学派是注重史料考证和历史记载的精细化的学派。
该学派主要代表是《春秋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他的著作以其丰富的史料和细致入微的叙述方法,成为古代史书写的典范。
2. 汉朝时期的历史学派2.1. 经学派经学派主要注重对经典文献的解释和研究,将经典视为通往真理和道德的阶梯。
该学派主要代表是东汉时期的董仲舒,他提出“罔象之辩”,认为历史事件可以通过对经典的解读来得出结论。
2.2. 方志学派方志学派以地方志著述为主,注重地理、人文资源的描述,对地方的历史和地理做了深入的研究。
该学派主要代表是东汉时期的葛洪,他的著作《西京杂记》被后人称为第一部地方志著作。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学派3.1. 史学派史学派主要关注历史的思想、制度、文化等方面,认为历史的发展与人的思想和制度有密切关系。
该学派主要代表是晋代的范晔,他的著作《后汉书》、《三国志》等,以其独特的史学思想和观点,对后世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道家学派道家学派把历史看作是自然界的一种变化,主张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认识历史和人的发展。
该学派主要代表是南朝梁代的萧子雄,他的著作《归藏》以其独特的历史哲学观点,对古代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唐朝时期的历史学派4.1. 经史学派经史学派强调经史两者之间的结合和相互影响,认为经典和历史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该学派主要代表是唐代的孔颖达,他的《续史通》以其广博的历史材料和对史书的归纳总结,对后世史学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苗伟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秦、秦汉时期,是它的产生阶段;从春秋、战国之际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逐步产生了。
其标志是《春秋》、《左传》和《史记》等书所反映出来的对于史学的认识。
从《春秋》和《左传》来看,它们的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史学意识;从《史记》来看,它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司马迁的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这可以看作是古代史学理论产生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它的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马、班所奠定的基础上,中国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
这时期的史学理论,已不限于提出来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新的探讨,而且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
这是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时期。
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唐初政治家关于史学的言论。
《晋书》卷八二有关史家的传记、《隋书?经籍志》史部诸序等,都是反映这个时期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文献。
尤其是刘知几的《史通》,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标志着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里程碑。
第三个阶段,是宋元时期,是它的发展阶段;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
通史、民族史、当代史、历史文献学等方面,在这时期都取得了许多新成果。
史学批评在相当广泛的范围里进一步展开,史学理论在不少问题的认识上更加深入,在表现形式上亦更加丰富了。
这几个方面表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进入了它的发展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是它的终结阶段。
中国史学发展到明清时期,有两个极明显的特点,一是越来越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二是出现了批判、总结的趋势,同时也萌生着嬗变的迹象。
史学理论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两个特点,而后一个特点表现得更突出。
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阶段,其特征便是批判、总结和嬗变。
明后期的王世贞、王圻、李贽,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前期的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章学诚、阮元、龚自珍等,在史学理论方面,各有不同的成就和贡献。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普洱学院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
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2、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
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
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3、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
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
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
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4、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由司马迁首创,分别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
其中,本纪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朝代或皇帝的历史,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书是专门的分类史,表是以表格形式记载的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的历史重大事件,列传是除本纪和世家以外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5、唐八史:唐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
唐建立后,提倡设馆官修史书,令宰相监修。
唐代先后修撰的正史有八部,习称“唐八史”,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李延寿私人编修但获得政府批准而列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
6、“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
中国史学史课件第一章
• 第三,历史著述中,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内容明显增加。 • 第四,历史的鉴戒功能被逐渐认识,得到很好发挥。
第二节 从学在官府到私人著史
二、孔子修《春秋》
春秋晚年,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私人讲 学和私人撰述之局,这是孔子的创造,也是社会变化和思想 文化发展的结果。
诸侯国形成大国割据局面。邦国的数目越来越少 ,规模却越来越大。 • 兼并过程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扩大了诸华 、诸夏文明圈的范围,带动了民族融合的脚步。
国家机制的健全,民族意识的加强,知识阶层的扩 大和文化传播手段的进步,带来了史学变化发展的契 机。当时史学的主要变化有:
• 第一,从孔子修《春秋》开始,出现了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 。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改写的一部史书,被后世 列为儒家经典,因此也称《春秋经》。
《春秋》中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评判。这本书 的编纂就寓含着他针砭社会,儆戒人心的用意,因此,书中 的观点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第二节 从学在官府到私人著史
三、《左传》及其历史编纂特点
• 《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成熟的编年体史书 ,大致成书于战国初期。
第一节 远古传说、历史意识与历史记载
四、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的国史
• 《左传》和《国语》中,多次用 “春秋”指称各 国史书。
• 国史主要记载的是当时朝聘、会盟、征伐、城筑 、祀典等国家大事和统治者与王公贵族各种争夺 权利的活动。
• 春秋时期,国史的表述形式至少有三种:一是只 记某时有某事发生;二是写出史事的过程;三是 记言,或以记言为主,或记事又记言。
• 《战国策》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包含了不少非 贵族出身的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结构 变化的特点,这是史书中新出现的内容。
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与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与研究方法中国古代史学传统源远流长,其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古代中国历史学家注重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与研究方法的演变与特点。
一、古代史学传统的形成中国古代史学传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崭露头角。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也是最早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它以纪传体的形式,系统地记录了从上古到秦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并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史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传统的开端。
二、古代史学传统的特点1. 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古代中国历史学家非常重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他们广泛收集各种史书、编年体史书、家谱、碑刻、铭文等,以获取历史资料。
同时,他们还注重将这些史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研究和利用。
例如,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就广泛搜集了大量的史书和史料,并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类,使得史料的利用更加方便和系统。
2. 事件的分析与解释古代中国历史学家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
他们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整理,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古代史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古代中国史学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
从先秦到汉代,主要以纪传体史书为主要研究方法,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记录和分析。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学家开始注重史料的批判和考证,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学方法,如辨伪、考古、考证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史学研究方法日趋完善和多样化。
四、现代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史学研究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史学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等,对历史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以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史概述1. 先秦时期的历史时代包括夏、商、西周、东周四个王朝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2. 夏、商、周是先秦时期的三个朝代,其中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王族建立的王朝。
3. 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并得到稳固。
4. 先秦时期是战国时期的前半段,战国时期是先秦时期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标志着封建制的全面确立与王权削弱。
二、夏商周三代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致可以时间跨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有夏启、太康、仲康、相等、杼等五代君主。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大致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最有名的商朝君主是商汤和商纣。
3. 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王族建立的王朝,大致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周朝最有名的君主是周武王、周文王、周公,西周以崇尚礼乐而闻名。
4. 东周:周公是周文王的大臣,他致力于改善周王室与周国近臣僚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将周王族及帝室的实际政治权力移交给群臣,以解决这一问题。
周公追郑、继续太、伯煊伯、叔敖、叔度、叔帒、叔虞、叔匄、叔犮、叔心、叔全、公瑶、公旦、公宇、公仪、公洛、公嵩、公庚、公叔。
公叔出身太公僚姓,是虞姬之子。
三、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 封建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国家政权的基本单位是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国,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2. 诸侯攘地称王:在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这种情况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削弱和国家的分裂。
3. 封建王朝的衰落:先秦时期的最后阶段,封建制度的依附性逐渐减弱,地方势力日益强大,导致中央政权的衰落。
四、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学派1. 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开端,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
中国史学史知识整理
中国史学史知识整理中国史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旨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论和理论体系。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中国史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悠久和细致的学科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史学的起源、演变以及传统派别等方面进行整理和探讨。
一、中国史学的起源中国史学可追溯至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历史学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历史事件的搜集和记载。
《左传》等史书是先秦时期较为著名的作品,为后世历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史学的演变1. 儒家史学儒家史学是中国史学的主流派别,儒家经典中积累的大量历史思想,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基石。
儒家史学强调礼、乐、政治等方面的内在价值,对于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2. 民族史学民族史学强调了对中国历史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研究。
在民族史学的指导下,历史学家开始研究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历史,丰富了中国史学的内容。
3. 文化史学文化史学强调对文化现象的研究,例如宗教、艺术、科学等方面。
文化史学的兴起拓宽了中国史学的研究领域,对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史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视角。
4. 社会史学社会史学注重对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变迁的研究。
它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类行为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对古代中国社会的演变提供了深入的探讨。
三、中国史学的传统派别1. 实证派实证派注重对历史事实的收集和归纳,并通过数据的分析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实证派在探索中国史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理论派理论派强调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动因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潮流和历史进程的理解。
理论派在历史理论的建构上具有独特的贡献,对理解历史的本质及其意义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评价派评价派注重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并深入研究历史人物的意志和个性。
评价派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深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中国史学的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学科的发展,中国史学逐渐从传统的研究方法和主题转变为更加综合和多元的学科。
先秦诸子关于历史变化趋势性的史学思想
是史 学产生 的必备条件 。先 秦诸子 的历 史变 化
观,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了先秦时期 史学思想的先
进思 潮 ,也影 响 了后世 史 家思 想 及 中 国 民族 史学 的特 质 。
先秦诸 子关于历史变化趋 势性史 学思想 的 产生 ,受其时代剧变的深刻影响 ,深深地打上了 时代 的烙印。 先秦诸子所处 的时代 , 正值春秋后期至战国 时期 ,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剧烈变化和重
种 共识。先秦诸子 的历史变化 趋势论 的产生 , 时代剧 变的深刻影 响并打上 了时代 的烙印 。关于历 史变化的观 受
念, 是先秦诸子 史学思想 中最具特 色的部分之 一 , 并且 为后世 史家所继承 , 成 中国古代 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 构
特点。
关键词 : 先秦诸子 ; 变化 ; 势 ; 趋 史学思 想
Vo _ 7 o 1 l 2 N .
20 0 6年 2月
F b 20 e .0 6
・ 史学 思想史 研究 ・
先秦 诸子 关 于历史 变化趋 势性 的史 学思想
林 晓平
( 赣南师范 学院 历 史 文化 与旅 游系 , 江西 赣州 3 1 0 ) 4 0 0
摘 要 : 史是变化不 已的一种 述程 , 历 这种 历史进程表现 出一定 的趋 势性 , 对此 , 先秦诸子基本 上形成 了一
又据礼记礼运从孔子对大同与小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大道之行的大同之世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从大同之世滑落到大道既隐的小康之世的遗憾和感叹但其中也流露出他对这种历史变化趋势的无可奈何的承认
维普资讯
淮北 煤炭 师范 学院学 报 ( 哲学 社会科 学版 )
第一章 史学的产生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史学
• • • • 一、史书编撰的历史背景 (1)封建制确立 (2)学术下移、文化开始普及 (3)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二、《左传》——第一部完备的编年史
• • • • • • • • (1)名称 (2)作者和成书年代 (3)内容 (4)材料来源 (5)《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6)史学上的地位与贡献 (7)《左传》体现出的复杂历史观 (8)注本
• 《春秋》: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 《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 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 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 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 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 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 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2、史学思想 • 商周时期 :鉴借作用 • 战国:为现实政治服务
• 思考题 • 1、孔子及其《春秋》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及其撰写历史的方法; • 2、《左传》在历史编撰学上的发展及其历史文 学成就
• 2.神话传说中的“史影”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充 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 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 古神话传说。通过剥 离其神话部分,可以 看到历史的影子。
女 娲 半 人 半 蛇 —— 相柳——九首人面,蛇身
• 三,口述史事与成文记事 • 四、商周时期的史官及史书 • 1.商朝已有史官 ,有典籍
•
朱右曾
方诗铭、王修龄
先秦文化
先秦文化感想与收获先秦,中国历史学名词。
泛指中国古代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
先秦的另一含义,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秦朝成立),先秦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段历史。
原始社会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
进入阶级社会后,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
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
传说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第一个朝代。
四百余年后(即约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个王桀王暴虐无道,成汤革夏,立商朝。
商时,青铜器工艺非常发达,甲骨文文字也十分成熟。
约前1046年,黄河上游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取胜后建西周,定都镐京,疆域逐步扩大。
前841年“国人暴动”,反抗周厉王暴政,此后实行六卿合议,史称“共和行政”,这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前770年,在西北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下,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此后,随著周王朝势力衰落,分封诸侯形成了众多诸侯国,相互争战,著名的先后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被称为春秋战国。
这一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韩非子,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史称“百家争鸣”。
先秦产生许多能子,儒家的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庄子(南华经)》;法家申不害、韩非。
墨家的墨子。
先秦时期也有不少的经典作品:《论语》,以及传为左丘明所著的《国语》、左丘明所著《春秋左氏传》。
孔子所著的《春秋》为经,此书则为传,并与《国语》的内容互相参证。
《易经》、《礼记》、《孙子兵法》、《吕氏春秋》、《诗经》等一大批著名作者和这个作品。
先秦产生了许多著名帝王诸侯,三皇五帝及炎帝(共九位皇帝):开启了“禅让制”。
夏禹:传说“大禹治水”,是“禅让制”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7:中国传统史学
3、求实直书、书法不隐
据实直书,不隐恶,不溢美;君主不观当代国史
4、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刘知几:才、学、识 章学诚:才、学、识、德
4、隋唐:转折 数量、官修史书制度 正史、史学理论著作、典志体 5、宋元:繁荣发达 正史、 总论性通史:资治通鉴、通志、文献通考 纪事本末体、金石学
6、明清:深化与嬗变 私修盛行 类书、丛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 考据学 方志 史评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容 2、最系统完整地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 3、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4、为文学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表、书 (后为“志”)
史学价值:首创纪传体通史体例
进步的大历史观和大民族观 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历史 爱憎分明的写作态度
文学价值:浓郁的抒情色彩
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人物如生 独特的审美观念
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汉) 《后汉书》、《三国志》、《宋书》、《南齐书》、 《魏书》(魏晋南北朝) 《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 书》、《隋书》、《南史》、《北史》(隋唐) 《旧唐书》(五代十国)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 《宋史》、《辽史》、《金史》(元) 《元史》(明) 《明史》(清) (与《清史稿》、《新元史》合称二十六史)
中国传统史学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
1、先秦:萌芽 历史传说 甲骨文、金文 尚书、诗经 编年体与记言体史书:春秋 战国策
2、秦汉:正史奠基成型 纪传体:史记 通史与断代史: 史记 汉书 3、魏晋南北朝:史学独立 数量:较前增加40余倍 种类:新增人物传记、史译史注、地理方志等 摆脱附庸地位:“史学”、史部
三、传统史学的巨大成就
古代中国历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古代中国历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自己的历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这种思想和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为后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代中国历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一、历史学思想1. 史籍主义古代中国历史学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的历史学思想主要是以史籍主义为代表。
史籍主义认为,史书中所记载的历史都是真实的,应该尽量保留并加以整理。
同时也重视史书的编纂和校核,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
2. 演变论汉代时期,历史学思想逐渐发生变化,演变论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演变论认为,历史是一种渐进的变化,人类社会经过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演进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和发展趋势。
这种思想是对中国历史中发展规律的第一次探讨,也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供了启示。
3. 史学派唐代时期,史学派成为历史学思想的主流。
史学派强调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认为历史应该以大事为主,注重事件的前后关系和相关联性,同时也对史书中的错误进行了许多纠正和补充。
4. 韩非子思想韩非子思想对古代中国历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非子认为,历史是由人类自身所创造的,而历史对人类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同时,他也认为历史的研究应该以客观真实为基础,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的干扰。
二、研究方法1. 考据法考据法是古代中国历史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内容主要是以史料为基础,通过搜集、校对、整理等手段,还原历史真相。
考据法在中国历史研究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方法。
田野调查法是指对某一历史事件所涉及的场所、人物、文物等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过程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3. 比较法比较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之一,古代中国历史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中国历史之先秦时期(讲义+笔记)
中国历史之先秦时期(讲义)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系列课程历史常识(一)先秦时期小提示幼儿——第296页小学——第285页中学——第297页知识框架(框架讲义无,请看课件)一、先秦时期1.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农皇)五帝: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尧、舜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世俗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燧人氏钻木取火、结绳记事伏羲氏教民渔猎、创制八卦神农氏遍尝百草、教民农耕真题练习拓展.(小学、幼儿2015上)下列选项中,被后世尊为我国农耕和医药始祖的是()。
A.神农氏B.伏羲氏C.燧人氏D.有巢氏真题练习(中学2019上)21.中国是丝绸的故乡。
下列传说人物中,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织绢之术,被后世奉为“先蚕圣母”的是()。
A.黄帝B.神农C.女娲D.嫘祖(幼儿2020下)17.“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孙中山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所称誉的是其中之一,该人物是()。
A.黄帝B.炎帝C.尧D.禹一、先秦时期2.夏朝——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者:禹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大禹像3.商朝甲骨文——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4.西周周武王——牧野之战周幽王、褒姒——烽火戏诸侯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经济:井田制4.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真题练习拓展.(中学2018上)春秋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分为不同阶层,下列选项中,其等级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公、王、大夫、士B.公、王、士、大夫C.王、公、士、大夫D.王、公、大夫、士一、先秦时期5.东周周幽王死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6.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和越王勾践。
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
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先秦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阶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历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实证与考据。
先秦史学注重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证,强调以实证为基础的历史研究方法。
史家们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史书、铭文和考古材料等,分析比较各种史料,以求得真实的历史事实。
在《史记》中,司马迁以其精湛的考据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考证,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注重历史逻辑与叙事。
先秦史学重视历史的逻辑关系和叙事方式。
史家们试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整理,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例如,在《春秋左传》中,鲁国史官左丘明通过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叙述,以展示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争斗。
三、强调史事的价值和启示。
先秦史学强调历史对于当代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和启示。
史家们认为通过研究历史,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的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
在《战国策》中,韩非子通过对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政治主张和军事理论。
四、注重史学的方法论。
先秦史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和方法。
例如,在《史记》中,司马迁提出了“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两种叙事方式,为后世史学研究提供了范本。
在《战国策》中,韩非子提出了“以实论事”、“以权论事”和“以道论事”等方法,对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重视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先秦史学对于道德和人性的思考也是其基本特点之一。
史家们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和评价,对道德品质和人性的优劣进行了反思和评判。
例如,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带有鲜明的道德倾向,他赞扬忠义之士,批判奸佞之徒,体现了先秦史学对于道德价值观的关注。
先秦史学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基本特点体现在强调实证与考据、注重历史逻辑与叙事、强调史事的价值和启示、注重史学的方法论以及重视道德和人性的思考等方面。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史学是研究和阐述⼈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时代顺序,运⽤具体历史事实,阐明⼈类社会⾃⾝运动的进程及其规律。
在⽂化⼤系统中,这⼀以事实为基础的逻辑思维科学,⼜是⼈类从⾃发的实践活动⾛向⾃觉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涌现出众多的史学家和史学著作。
中国历史记载的完整性在世界上是⽆与伦⽐的。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历史是依靠中国⽂献才得以有完整的了解,这是中国⽂化对世界历史做出的重要贡献之⼀。
第⼀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先秦: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我国是世界上史学发达最早的国度之⼀。
早在远古我们的祖先就注意积累租保存以往的经验,那时没有⽂字,⼈们⽤脑记⼝说和结绳刻⽊等⽅法记事,记载⼈类童年时期的实践活动。
⼈类学家从⾄今还没有⽂字的民族那⾥知道有结绳、刻⽊这种⽅法,但这种记录却⽆法保存永久,⼝头传说有的却⼀代⼀代流传下来,并且被后⼈⽤⽂字记载下来,这些古代的传说,就是我们知道的最早的历史,如“⼥娲补天”、“后羿射⽇”、“黄帝战蚩尤”、“鲧禹治⽔”等。
中国有⼤量的有关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这些历史传说还不能称为史学作品,但已经包含着史学的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史学的源头。
夏商时期,⽂字的出现和历法的产⽣并不断成熟,为史学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史学开始萌芽。
有意识地历史记载逐渐成为统治者经常性的活动和国家的⼤事。
《尚书·多⼠》说:“惟殷先⼈,有册有典”。
“册”是由多⽚⽵简编成的书籍,也就是历史⽂献。
“典”是放在架⼦上的⽵简。
这时也有了起草⽂书、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的史官。
商代甲⾻⼘辞中有“作册”、“史”、“尹”等字。
“史”是负责记事兼有巫官⾝份的⼈,《说⽂》:“史,记事者也”;据王国维考证,“作册”等于“内史”。
“尹”是掌管⽂献者。
甲⾻⽂中还有“册六”、“编六”等字样,说明商代编纂⽂献的规模很⼤。
商代还设左学、右学,让贵族“学于古训”,也就是学习历史。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说明】中国史学史是近年来中国史学新树立的一分支学科,其主要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阐释史学在发展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史学的各种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从而做出系统的自我批评与自我总结的一门高等学校的必修专业课程。
任务和目的:中国史学史的主要任务,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古今历史著作,探索史学思想的源流、派别及史学本身发展的规律,考察历史知识积累的过程和历史编纂方法的演变等。
中国史学史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历代史家和史著的分析研究,阐述中国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揭示中国史学发展规律,探明中国史学前进的方向、途径与动力。
中国史学史的重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史学遗产批判地进行总结,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发扬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促进我国史学的发展。
具体而言中国史学史的任务为:第一,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史学的时代特点或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
第二,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特点。
第三,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
第四,史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第五,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
第六,史学发展的规律(历史的进步与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与史学内容的逐步丰富的一致性,不同的历史观点、史学观点的矛盾斗争促进着史学的进步,求真与致用的对立统一,史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在历史进步和史学发展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等等)。
教法原则建议:本大纲和现在所能见到的同类大纲相比,试图在以下这几个方面提出独立见解,现就其特点和教法原则建议阐述如下:第一,在内容方面,力图在阐述清楚中国史学发展之全貌的基础上,适当突出这一发展过程中之理论成就的积累,并尽可能兼顾到有关认识历史的理论和有关认识史学的理论。
在这方面,现有的一些著作,给人们留下了可以发挥的广阔空间,希望教者做一些拾遗补阙的事情。
第二,在分期方面,不刻意探求以今天的社会发展分期观点与史学发展阶段相结合的分期方法及其结论,也不刻意探求从史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来划分它的发展阶段性的分期方法及其结论,而是采用长期以来人们比较习惯并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时段划分;这样做的好处是,或许可以使更多的学者在他所熟悉的历史时段的框架中去认识该时段史学发展的面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学之极其兴旺发达,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史学发展上的连续不断,史籍形式与内容的丰富多样,是其他任何单一的古代民族和国家所无与伦比的。
这种文化特点的出现、巩固和持续发展,当然有着很复杂的原因,但追溯到中国文化起源的先秦时期,探讨当时史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如何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日趋繁荣的基础,则为史学史研究所必须关注的焦点。
一、“殷鉴”――中国上古理性思维的第一线曙光人类的意识,是从原始社会就存在的,但意识进步到理性思维的程度,则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理性思维”,是指具有深刻性、系统性的逻辑思考。
原始人在生产斗争中,会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却不能以系统性逻辑思考的方式认识其本质,原始神话是当时思维和认识的最高成果,其中包涵神天迷信、自然崇拜以及征服自然力的愿望,而这种思维寄托于虚幻的想象,不属于理性思维的性质。
当人类社会携带原始宗教意识与征服自然力的愿望步入阶级分化时期,一方面自然力的人格化即神的信仰被统治者强化,可能使思想更趋向于麻木;另一方面社会变革、社会分工与脑力劳动者的出现,以及生产力的进步,都可能使理性思维迅猛发展。
这两种对立的因素的消长,将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明”时代到来之际的文化发展状况。
古希腊的奴隶制由于具有打破了氏族公社的框架,解除了氏族血缘关系纽带对人们个性的束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比较明显,商业比较发达,神权的统治比较松驰,政治上形成奴隶主民主制等等社会条件,产生一批人身与思想皆比较自由的脑力劳动者,带来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产生了较为系统的科学和哲学。
而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仍袭用氏族制度的躯壳以建立统治政权,血缘氏族纽带经过改造形成了更为紧密的种族关系与宗法关系纽带,适应水利的需要而实行土地公有制,在政治上也表现为王权专制,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即反映了这种状况。
于是,与王权专制对应的上帝崇拜和反映宗法关系的祖先崇拜相结合,形成牢固的神权、族权观念,各个层次人们思想的理性自由受到扼制,文化的发展走上与古希腊不同的途径。
中国上古从夏代至商代,弥漫着浓重的宗教迷信观念,夏代遗存的文化资料很少,商代的卜辞则反映出凡事皆须仰求上帝以定然否,一切皆由冥冥中的神秘力量所决定,人是绝对被动的,统治者也没有对事务独立判断的自觉意识,而最早的脑力劳动者基本上均担任或兼任占卜、祭祀一类的神职,并不具备独立进行理性思维的社会条件。
文化发展的成就主要呈现在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气象、历法、冶炼及直接观察的天文星象等方面,却缺乏如古希腊那样灿烂的学术遗产。
据传夏朝经历了约五百年,商朝的历史也达五百年之久,然而至春秋时期,孔子即发出夏、商“文献不足”的浩叹,〔[2]〕其实更为不足的乃是理性思维及其成果。
夏商两代,漫漫千年,社会意识上严重缺乏自觉精神,充满盲目和蒙昧。
在中国上古,理性思维要冲破神天迷信罗网的禁锢,只能等待机缘、另辟蹊径,这机缘就是殷周之际的政权变革,这蹊径就是首先从历史思考上打开缺口。
周族原为臣属于殷商的小邦,逐步强大并最终取代殷商的统治地位,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振荡。
殷商末年,商朝的个别政治人物已经预感危机,向商纣王提出警告,而纣王则认为他受大命于上天,不以为意。
〔[3]〕可见在商代,除极少数人之外,统治者对“天命”皆抱有极其僵化的迷信。
周灭殷商之后,周仍然面临着殷民的反抗,这一切引发了周初主要统治人物的忧思:殷商为何败亡?周政权如何巩固、如何避免重蹈殷商的覆辙?于是形成了明晰的“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观念,〔[4]〕意思是:以殷商的覆灭为鉴戒,则知“天命”之难保,即从历史思考而重新认识天命。
这种思考得到反复的强调与深化,例如《诗经·大雅·荡》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这里所说的“殷鉴”,是指殷朝应以夏为鉴。
这自然会导出周以夏、殷为鉴的认识,《尚书·召诰》言:“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即将夏、商兴亡的历史引为借鉴。
“殷鉴”是周初统治者提出的概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总结,就是要以前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行政的借鉴与警惕。
这种思索深化到天命与人事的关系、民众的作用以及施政措施和政治原则等问题,形成了在天命论外壳内具有理性精神的历史观与政治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天命转移的观念。
周初统治者在《康诰》中,通过总结历史明确地提出“惟命不于常”,〔[5]〕这与《诗经·大雅·文王》中“天命靡常”一样,都是说“天命”是可以改变和转移的,周初的许多诗歌、文诰皆在叙述历史时表达了这一思想。
那么“天命”发生转移的条件是什么?《尚书》中《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等篇记载周公多次详细总结夏、商、周政权变革的历史,认为统治者如果对天帝失敬、行为放纵、贪图安逸、弃德任刑、残害无辜,都会被上天遗弃并降下惩罚,转移天命。
上天密切地关注着人世,特别是监督人间统治者的举动。
《多方》记载周公的话说:“天惟时求民主”,即上天时刻寻求着好的君主,这样,天命的转移是随时可能的,使周初统治者充满上帝可怕而不可依赖、保守天命很不容易等忧患意识。
这种天命转移、上天时刻监督下界的观念,是殷商统治者所没有的,在思想上顺理成章地可引出两个重要的认识:其一是上天成了制约王权的力量,君主不能为所欲为;其二是承认改朝换代的合理性,甚至从历史变动的现实出发来说明天命的归宿。
这种历史观点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学术均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敬德”以修人事的观念。
周初统治者的“天命转移”观念,形式上似乎强化了天命的权威,但却在描述天命转移原因时却注入了理性思维的因素,实际上探讨了天命与人事间的关系。
人在“天命”面前不是无所事事,不是无能为力,统治者可以通过其符合“天意”的作为以“祈天永命”,巩固政权。
这种“祈天永命”的作为包括较多的内容,诸如敬天敬祖、勤政恤民、谦逊俭朴、行教化、慎刑罚等等均在其内,大多属于修治人事的范围,这些内容被抽象地概括为“德”的概念,〔[6]〕因而提出“敬德”的政治原则。
“敬”,就是以恭谨态度对待和执行,“敬德”的主张在《尚书·召诰》中再三申说,认为夏、殷的灭亡都是“不敬厥德”造成的。
在周初历史文献中,《康诰》、《梓材》、《多士》、《多方》等篇均强调“明德”,“明德”与“敬德”的含义基本一致,〔[7]〕其他周初文献也普遍使用“德”的概念阐述政治、教化和个人修养的问题。
“德”这个范畴的提出,来自对历史、对天人关系的理性思考,是对人事行为的积极认识,是表达中国上古哲理性政治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8]〕“敬德”观念在思想上原本是要调和天命与人事,使之合一的,但天命掌握在神明的上帝手中,人只能在修治人事上下功夫,“敬德”实际是立足于人间的现实事务,因此周初统治者甚至说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9]〕的话来。
第三,“保民”的观念。
从殷末到周初的社会振荡,令统治者亲眼看到下层民众的力量。
改朝换代的战争,需要许多下层民众为之冲锋陷阵,在这种情况下,人心向背就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周初统治者认真思考这段亲身经历的历史,产生了重视民众的思想。
《酒诰》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意思是说: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应该把下民作镜子,我怎能不据此(殷商灭亡的史实)为重要鉴戒呢?以民为鉴,包含着重民和重视人心向背的认识,这必将导致对待民众政策上的调整,于是,周初统治者明确提出“保民”政治观念。
《康诰》中讲“用康保民”,是说要使民众安康;讲“裕民”,〔[10]〕是说要教化民众;讲“作新民”,是说要改造殷商遗民;《无逸》篇还讲到要体察民间疾苦,施惠于民,关爱鳏寡孤独等等。
这一切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防止民怨,使之顺从。
为此目的,谨慎而严明地使用刑罚当然极其重要,但鉴于殷纣王滥用酷刑之弊,因而更强调“慎罚”。
民怨是可以反映人心向背的,周初统治者对此予以格外重视,认为“怨不在大,亦不在小”,都必须认真对待,听到民怨,应更加“敬德”,使不顺从的小民变得顺从。
《康诰》中大声疾呼:“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
”意思是:要谨慎呀!可畏的上天是否诚心辅助你,可以从民情中表现出来。
这又具有将天意与民情拉向合一的意味,成为后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思想的先声。
〔[11]〕第四,明确的以历史为鉴戒的思想。
周初对政权兴亡问题的理性思考,没有停留于笼统的认识,而是深化到一些细节,注意到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例如《康诰》中即已提出立身行政要“敷求于殷先哲王”、“别求闻由古先哲王”,即向殷商以及更古的英明君王学习。
《酒诰》则在关于戒酒这一具体问题上,叙述了商朝国王从成汤至帝乙时的君臣都勤于政务,不但不敢纵情饮酒,而且也没有纵饮的闲暇。
商纣王君臣都大肆饮酒,政治败坏,终于亡国。
周文王则早就教导说只有祭祀时才可用酒,我们遵守文王之教,所以代殷受命。
在《无逸》篇,更细致地列举商代勤政君主绵长的执政年限,和贪图享乐君主短命的年限予以对比,要求以此引为鉴戒。
在《召诰》、《多士》、《多方》等篇都谈论了夏、商改朝换代的历史,《君奭》、《立政》篇更较为详细地总结了夏商周(文王、武王)三代用人行政制度的发展与经验教训,从而提出治国“立政”的原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周初统治者已经做到从多种角度总结历史,通贯地考察夏、商到周文王、武王的历史发展,从中概括出一些政治经验和教训。
因此,周初统治者的历史认识,是最早的理性思维,其“敬德”、保民观念以及对天人关系的新见解,皆是从历史思考中得出的。
至今诸多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著述强调西周产生怀疑天命的观念,却不知其来自“殷鉴”,即来自历史的思考,所以难免得出本末倒悬、因果错位的结论。
中国上古最早的理性思维,产生于以“殷鉴”为标志的历史认识领域,首先通过对历史的思考来认识政治、认识天人关系,从而启沃心智,继而丰富逻辑思考能力,打开哲理的眼界。
这对中国文化特征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造成历史认识与政治文化结成密不可分的联系,积淀为凡事从以往历史中寻求根据、经验与教训的思想模式。
“殷鉴”的思考,还导致历史文献的保存与整编,今所存之上古典籍文献,都是西周及其后保存和整编的。
所有这些,都是史学得以发展的基础。
因此,中国古代史学的兴旺发达,历代官方的史学活动之绵延不废,古代史学多以经世致用为根本宗旨……这些西方所不具备的特点,皆可追溯至理性思维的源头,追溯到“殷鉴”给中国社会文化植入的思想根基。
二、官方记史体制以及相应的史学观念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正式的历史记载?这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
《左传》中有《夏书》、《夏训》的记载,〔[12]〕然而那是否真实、是否真是夏代的历史记载,很难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