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宋占峰)轨道控制网(CPⅢ)的平面测量概论

合集下载

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20130426

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20130426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测绘资质甲级 11002031综合勘察甲级 010654—kj2013年4月北京文件编写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航测遥感研究院编写:张银虎复核: 张江审核:张大春审批:张金龙目录一、概述 01.1 编制依据 01.2 工作范围 01。

3 工程概况 01。

4 既有精测网概况 (1)二、工作内容 (3)三、执行的技术规范与依据 (3)四、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与高程系统 (4)4。

1 平面坐标系 (4)4.2 高程系统 (5)五、测量单位资质及人员要求 (5)六、线上CPⅡ加密点测量 (5)6。

1 线上CPⅡ加密点的布设 (5)6.2 线上CPⅡ加密点的埋设 (6)6。

3 外业测量 (8)6。

4 数据处理及网平差 (11)七、线上水准加密点测量 (13)7。

1 线上水准加密点的布设 (13)7。

2 线上水准加密点的埋设 (13)7。

3 外业测量 (15)7。

4 数据处理及网平差 (17)八、CPⅢ控制网测量 (18)8。

1 CPⅢ点的布设 (18)8。

2 CPⅢ点的埋设 (28)8。

3测量仪器设备及软件 (34)8.4 CPⅢ控制网平面测量 (35)8.5 CPⅢ控制网高程测量 (41)8。

6 CPⅢ控制网成果表 (45)九、CPⅢ控制网的复测与维护 (45)9.1 CPⅢ控制网的复测 (45)9.2 CPⅢ网的维护 (46)十、成果资料整理与提交 (47)10.1 数据整理归档 (47)10.2 成果资料提交 (49)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一、概述1。

1 编制依据根据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工程施工进展,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等技术文件要求,对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进行编制.1.2 工作范围项目工作范围为吉林至珲春,线路全长364。

CP3测量

CP3测量

CPⅢ控制网布测CPⅢ控制网又名基桩控制网,是高速铁路测量最基本的控制网, 在高速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从线路的中线放样、底座混凝土钢模放样方案、轨道板调整到钢轨精调系统都会用到CPⅢ控制网,在后期线路维护的时候也需要用到CPⅢ,所以CPⅢ控制网在施工中显的极为重要.在修建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等无砟轨道前都需要进行CPⅢ基桩测设。

在做CPⅢ布测之前,首先要做CPⅡ网的复测。

CPⅢ:中文为基桩控制网。

沿线路布设的三维控制网,平面控制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或线路控制网(CPⅡ),高程控制起闭于沿线路布设的二等水准网,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施测,为无碴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无砟轨道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Ⅲ),主要为铺设无砟轨道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轨道施工测量控制网CPⅢ适用于新建250~350km/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新建200km/h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可参照执行。

CPⅢ主要为铺设无碴轨道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桥上每60m左右在下、上行两侧的防撞墙上各设一个点,路基也在下、上行两侧的电气化杆基座上每100多米各设一个点。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技术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之前的工作准备、CPⅢ控制点的布设、测量仪器的要求、CPⅢ平面测量精度、CPⅢ轨道控制网网型要求、CPⅢ轨道控制网平面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介绍了CPⅢ控制网平面测量的技术特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关键词:高速铁路精密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速铁路已经蔓延向全国东南西北,人们对于快速出行和舒适安全的要求也十分关注。

列车快速行驶的过程中旅客乘坐舒适度以及安全性的高低,已经是用来进行铁轨平顺度衡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为无砟轨道铺设的高平顺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轨道控制网CPⅢ是一个沿着轨道线路两侧布设的三维控制网,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或线路控制网(CPⅡ),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测,为轨道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可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控制网。

为了保证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平面测量成果的一致性,应该做到三网合一。

为了保证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进行轨道控制网CPⅢ正式测量之前,应采用水准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对管段内二等水准网、CPⅠ以及CPⅡ控制网进行全面复测,并采用复测合格的精测网对破坏的点重新布设和测量,并上报设计院批复。

按照设计要求,对于距离超过1km的CPⅡ需按同精度内插方式进行加密。

在进行轨道控制网CPⅢ外业测量的时候,测量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需克服各种外界观测条件的阻碍,其测量精度为每个控制点与相邻5个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均要求小于1mm。

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的测量方法,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测量技术,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点的数量很多,测量的工作任务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要求的技术精度比较高,如阳光、灰尘、棱镜松动、对中基座偏差、热源、冻霜、遮挡、震动等因素均会对其测量精度产生影响,故适宜在夜间或阴天干扰因素较小的良好测量环境下进行测量,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检查是确保CPⅢ平面测量数据合格的基本条件。

高速铁路、地铁轨道平面控制网(CPⅢ)测量原理的探讨

高速铁路、地铁轨道平面控制网(CPⅢ)测量原理的探讨

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开工建设,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京津城际铁路采用了德国博格板无砟轨道技术,其精密工程测量也按照德国博格公司制定的要求实施。

郑西高速铁路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采用了德国旭普林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其精密工程测量按照德国旭普林公司制定的要求实施。

武广客运专线于2005年6月动工。

2006年10月铁道部发布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中测量的主要精度指标是参考京津城际铁路和郑西高速铁路的测量精度指标。

武广客运专线建设中的精密工程测量按照《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实施。

在暂行规定中规定:基桩控制网(CPⅢ)应按导线测量或后方交会法施测,在其条文说明中解释为:CPⅢ采用后方交会法测量为德国旭普林和博格公司采用的方法,后方交会控制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CPⅢ点上应设置强制对中标志。

2009年10月铁道部发布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

规范将基桩控制网名称改为轨道控制网,后方交会法名称改为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了《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有砟轨道铁路轨道控制网测设补充规定》,其规定:CPⅢ平面网测量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这一测量方法已经在高速铁路和时速200km客货共线的铁路轨道控制网中广泛应用,最近几年来也逐步推广到地铁轨道测量中。

这种控制网作为轨道控制网具有显著的优点,采用自动全站仪,从这种轨道控制网的CPⅢ点作为自由设站的已知点,进行自由设站后配合轨道测量小车测定铁路轨道位置,能保证轨道的中心位置及轨道的高平顺性。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我们对这种轨道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处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对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的测量原理却讨论得很少,一般认为其测量原理是在自由测站上对CPⅢ点进行边角交会,使每个CPⅢ点至少应保证有3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

土木建筑工程: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考试资料

土木建筑工程: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考试资料

土木建筑工程: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考试资料1、填空题双块式轨枕出厂检验项目为()、()和()。

正确答案:轨枕外形尺寸;外观质量;混凝土抗压强度2、单选CPⅢ控制点埋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上方防护墙顶端,布置间距为(江南博哥)()m左右一对,且不大于80m。

A、60B、70C、80正确答案:A3、单选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及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

A、±0.1mmB、±0.3mmC、±0.5mm正确答案:B4、填空题所谓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就是以(),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通过()嵌入均匀连续的钢筋砼道床板内,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无碴轨道结构形。

正确答案:现场浇注砼方式;机械振机法5、单选在场内木质垫块的尺寸要求为()。

A、175*175*120mmB、185*185*120mmC、175*175*100mmD、175*175*175mm正确答案:A6、单选在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后,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应满足()A、第1个月1次/周;第2、3个月1次/2周;3个月以后1次/月B、第1个月1次/天;第2、3个月2次/1周;3个月以后1次/月C、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2周;3个月以后1次/2月正确答案:A7、单选无碴轨道与有碴轨道的过渡应采取下列处理措施:在两股基本轨之间,设置()根钢轨作辅助轨。

A、1B、2C、3正确答案:B8、单选梁端1.5m以外部分的桥面高程允许误差()mm,梁端1.5m范围内不允许出现正误差。

A、±7B、±8C、±9正确答案:A9、问答题双块式轨枕扣件安装注意哪几个方面?正确答案:⑴扣件安装前要将轨枕鞍部的残碴清理干净,确保套管中无其参考解析:试题答案⑴扣件安装前要将轨枕鞍部的残碴清理干净,确保套管中无其他杂质如石子、水等;⑵套管中添加的防腐油脂要适量,用量严格控制在10-15克内;⑶安装扣件时要对扣件进行外观检查,如有外观变形的扣件要及时进行更换;⑷安装时要注意,弹条分为Skl15弹条和SklB15弹条两种型号,同一根轨枕上必须安装同一型号的弹条。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学习版[1]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学习版[1]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学习版[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学习版总则1.0.1 为统一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其测量成果质量满足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250~350km /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高速铁路定义为速度值大于250km/h。

1.0.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在对应的线路轨面设计高程面上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10mm/km。

公路和一般铁路投影变形值不大于25mm/km。

1.0.4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当个别地段无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时,可引用其它高程系统或以独立高程起算。

但在全线高程测量贯通后,应消除断高,换算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

有困难时亦应换算成全线统一的高程系统。

1.0.5 在国家控制点满足平面、高程控制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国家控制点座位高速铁路的平面、高程控制点。

1.0.6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可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

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基准,高程控制测量应以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基准。

1.0.7 为满足高速铁路平面GPS控制测量三维约束平差的要求,在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开展前,应首先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框架控制网(CP0)。

1.0.8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1.0.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二级布设,第一级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高程基准;第二级轨道控制网(CPⅢ),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

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关键技术

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关键技术

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关键技术[摘要]:系统的阐述了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的关键技术,并对每道作业流程的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作了详尽的说明,对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的测量控制工作有着极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 CPⅢ控制网测量关键技术1.概述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Ⅲ)是沿线路布设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平面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 Ⅰ)或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高程起闭于线路水准基点,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测,是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CPⅢ控制网由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建网测量,工程竣工后移交给运营单位用于运营期间轨道维护测量,具有相对精度高、点位分布密集、测量工作量大、使用周期长等特点。

2.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2.1 CPⅢ精密控制网测量作业流程测量准备 CPⅢ网标志布设 CPⅢ网加密 CPⅢ网测量 CPⅢ网数据处理及评估 CPⅢ网复测。

2.2 CPⅢ测量准备工作1)测量单位必须具有乙级及以上测绘资质和CPⅢ控制网测量经验,作业人员须持有国家测绘部门颁发的测绘作业证且具有无砟轨道CPⅢ施测经历或通过专业的CPⅢ数据采集及平差数据处理培训。

2)CPⅡ加密与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测量,以及CPⅢ网测量所采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须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要求的仪器精度指标,经过正规仪器检定部门的检定并在有效时间内,作业前和作业期间进行必要的检校。

3)CPⅢ的控制网测设应在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通过后进行。

4)按铁道部建设司《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要求,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进行全面复测。

5)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Ⅲ基桩网,一般情况下要加密CPⅡ网。

CPⅡ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CPⅢ基桩网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Ⅱ点。

在路基、桥梁地段CPⅡ加密可采用GPS 接收机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基础上按同精度扩展方式加密;隧道内CPⅡ控制点应在隧道贯通后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测设。

轨道控制网(CPⅢ)测设

轨道控制网(CPⅢ)测设

轨道控制网(CPⅢ)测设1 一般规定1.1 CPⅢ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沿线路两侧成对分布;2 纵向间距宜为50m~70m;3 安装高度宜高于外轨顶面30cm。

4 桥上应设于固定支座端。

1.2 CPⅢ目标组件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 每个棱镜均需提供各向异性和棱镜加常数的检测报告。

2 重复设置或互换棱镜后坐标分量较差不得大于0.3mm。

3 所有棱镜加常数互差不得大于0.2mm。

1.3 CPⅢ点的预埋件宜通用、统一。

1.4CPⅢ观测时应避免在气温变化剧烈、阳光直射、大风或能见度低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宜选择在阴天无风或日落二小时后、日出前、气象条件稳定的时段进行;测距应进行气象改正。

2 平面控制网测量2.1轨道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进行,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2.1的要求。

表2.1 CPⅢ平面网的主要技术指标注:1 同精度测量限差指控制点两次测量,其X、Y方向坐标差的限差。

2 相对点位精度指的是相邻两点间相对点位误差椭圆长短轴平方和的平方根。

2.2轨道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应使用自动跟踪的全站仪。

仪器水平角测量方向中误差不应大于1″,距离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1mm+2D×10-6(D为测距)。

2.3 轨道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自由设站间距宜为120m,每一测站应前后各观测3对CPⅢ控制点,下一测站应至少重复观测上一测站的3对CPⅢ控制点,每个CPⅢ控制点至少应在3个自由设站点上被观测过;2 当设站间距为60m时,每一测站应前后各观测2对CPⅢ控制点,下一测站应至少重复观测上一测站的2对CPⅢ控制点,每个CPⅢ控制点至少应在4个自由设站点上被观测过;3 测量CPⅢ时,每隔500~800m应与CPⅠ或CPⅡ联测,当CPⅠ或CPⅡ密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密CPⅡ控制点;4 CPⅠ或CPⅡ点应至少在两个测站上进行联测,联测长度宜在200m以内,最长不应超过300m。

测量手册CPⅢ讲解

测量手册CPⅢ讲解

2.4.2、测量内容
(1)CPⅡ控制网加密(洞外GPS加密、洞内导线加密)
(2)二等水准加密(含桥上下三角高程传递);
2.4.3、坐标和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
为保证三网合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与线路CPⅠ、CPⅡ相同投影带的工程独立坐 标系统,并满足投影变形值不大于10mm/km的要求。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 基准。
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1/130 000 1/80 000
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下列式计算
ds Xi2j Yi2j Zi2j
s
s
式中:△Xij=(Xj –Xi)复 –(Xj –Xi)原
△Yij=(Yj –Yi)复 –(Yj –Yi)原
△Zij=(Zj –Zi)复 –(Zj –Zi)原
2.4.1、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 [2006]158号);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6)、《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 法》(铁建设[2008]80号); (7)、其他相关规定;
2.2 精测网全面复测
按铁道部建设司《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 制网(CPIII)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要 求,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进行全面复测一次。
为保证三网合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与线路CPⅠ、CPⅡ 相同投影带的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并满足投影变形值不大于 10mm/km的要求。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土木建筑工程:无砟轨道工程施工(题库版)

土木建筑工程:无砟轨道工程施工(题库版)

土木建筑工程:无砟轨道工程施工(题库版)1、单选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的观测和调整期。

A、4个月B、5个月C、6个月正确答案:C2、问答题整体道床道岔铺设施工工艺流程是什么?正确答案:工艺流(江南博哥)程是:桥面处理→基标测设→道岔轨料上桥→拖散道岔钢轨→道岔支承块上桥→连接道岔钢轨→架起道岔并上齐配件→上支承块→粗调道岔轨道状态→钢筋绑扎及焊接→精调道岔→轨道状态检查→浇筑支墩→拆除支撑架→轨道状态检查→承轨台模板组装→浇筑混凝土→拆模、混凝土养生。

3、单选站场纵向排水槽结构外缘至同侧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A、1.8mB、2mC、2.2m正确答案:A4、单选双块式轨枕混凝土拌制温度控制在()℃。

A、5~30B、10~35C、15~25正确答案:A5、问答题何谓轨道板精调?正确答案:轨道板精调就是将轨道板准确地安装到设计要求的空间位置。

6、填空题砂浆拌制,开启乳化沥青回流装置,对储箱内的乳化沥青进行回流,以保证储箱内的乳化沥青(),回流时间可视储箱内乳化沥青储存时间、储存量和回流速度而定,至少应使储箱内乳化沥青全部流出与流进一次。

正确答案:均匀一致7、单选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与凸形挡台的间隙不得小于()mm。

A、30B、40C、50正确答案:A8、单选下列各项中,低塑性水泥混凝土支承层必须具有而水硬性混合料不作要求的技术要求为()。

A、收缩率B、增实因素C、抗压强度正确答案:B9、单选板连接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20MPa,连接操作是围绕并确保板内()℃时零应力状态而进行的连接筋张拉施工。

A、10B、20C、25正确答案:B10、填空题10个承轨台的承轨台拱高实际高差与标准高差的偏差允许误差是(),3个承轨台的承轨台拱高实际高差与标准高差的偏差允许误差是()。

正确答案:±1mm;±0.5mm11、单选支撑层浇筑完成后,当气温低于()℃时。

应采取保湿措施。

4(宋占峰)GPS控制测量(CP0,CPⅠ,CPII)

4(宋占峰)GPS控制测量(CP0,CPⅠ,CPII)

1、网形布设
CP0 控制网应在初测前采用GPS 测量方法建立,全线一 次性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 CP0 控制点应沿线路走向每50km 左右布设一个点,在线
路起点、终点或与其他线路衔接地段,应至少有1 个CP0
控制点。
CP0 构网联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CP0 控制网应与IGS 参考站或国家A、B 级 GPS 点进行联测。全线联测的已知站点数不应少 于2 个,且在网中均匀分布。 2)每个CP0 控制点与相邻的CP0 连接数不得小 于3;IGS 参考站或国家A、B 级GPS 点与其相邻 的CP0 连接数不得小于2。
五、控制网交桩及复测
控制网交桩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 1 CP0、CPⅠ、CPⅡ控制点成果及点之记。 2 CPⅠ、CPⅡ测量平差计算资料。 3 线路水准基点成果及点之记。 4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资料。 5 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网联测示意图)。 6 CP0、CPI、CPII控制桩和线路水准基点桩。
4 复测控制网测量精度统计分析 1)独立环闭合差及重复基线较差统计
2)GPS网自由平差和约束平差后最弱边方位角中误差和边 长相对中误差统计 3)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统计
4)水准测量测段间往返测较差、附合水准路线高差 闭合差、水准路线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统计
5 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形值不宜大于10mm/km。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 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
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
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 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 制基准。

CP3测量要点

CP3测量要点

CPⅢ控制网布测CPⅢ控制网又名基桩控制网,是高速铁路测量最基本的控制网, 在高速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从线路的中线放样、底座混凝土钢模放样方案、轨道板调整到钢轨精调系统都会用到CPⅢ控制网,在后期线路维护的时候也需要用到CPⅢ,所以CP Ⅲ控制网在施工中显的极为重要.在修建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等无砟轨道前都需要进行CPⅢ基桩测设。

在做CPⅢ布测之前,首先要做CPⅡ网的复测。

CPⅢ:中文为基桩控制网。

沿线路布设的三维控制网,平面控制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或线路控制网(CPⅡ),高程控制起闭于沿线路布设的二等水准网,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施测,为无碴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无砟轨道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Ⅲ),主要为铺设无砟轨道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轨道施工测量控制网CPⅢ适用于新建250~350km/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新建200km/h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可参照执行。

CPⅢ主要为铺设无碴轨道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桥上每60m左右在下、上行两侧的防撞墙上各设一个点,路基也在下、上行两侧的电气化杆基座上每100多米各设一个点。

摘要 (V)第一章任务概述 (1)1.1任务名称 (1)1.2设计依据 (1)1.3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主要内容 (1)1.4工程概况 (1)1.5地理环境 (2)1.6既有精测网情况 (2)2.1.1精测网的资料 (2)1.6.2平面控制网 (3)1.6.3高程控制网 (3)第二章精测网复测 (4)2.1平面控制网复测 (4)2.1.1 CPⅠ网复测 (4)2.1.2 CPⅡ网复测 (4)2.1. 3 使用仪器 (5)2.1.4 CPⅠ和CPⅡ测量作业技术要求 (5)2.1.5 精度要求 (5)2.2高程控制网复测 (7)2.2.1高程复测 (7)2.2.2使用仪器 (7)2.2.3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7)2.2.4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8)2.2.5高程测量作业要求 (8)2.2.6 高程网平差处理及复测成果评价标准 (9)2.3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 (10)2.4CPⅢ网测量工装准备 (10)第三章CPⅢ网测量标志选用和埋设 (11)3.1CPⅢ网点测量标志选择 (11)3.2CPⅢ网点的埋设 (11)3.2.1 CPIII点的编号 (11)第四章CPⅡ控制网加密测量 (13)4.1CPⅡ加密方法 (13)4.2CPⅡ加密点网标埋设与检测 (13)4.3CPⅡ加密点的平面分布 (13)4.4观测方法 (13)4.5观测要求 (14)4.6数据处理 (14)第五章CPⅢ控制网测量 (15)5.1CPⅢ控制网平面测量 (15)5.1.1 CPⅢ布网形式 (15)5.1.2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15)5.1.3观测时段的选择 (16)5.1.4测量要求 (16)5.1.5主要技术指标 (17)5.1.6现场记录 (18)5.1.7 CPIII外业测量注意事项 (19)5.1.8 CPⅢ控制网平面数据处理与评估 (20)5.2CPⅢ控制网高程测量 (20)5.2.1测量方法 (20)5.2.2联测网形 (20)5.2.3主要技术要求 (21)5.2.4内业数据处理 (22)5.2.5二等水准点上桥 (22)5.3CPⅢ网分段与测段衔接 (23)5.4CPⅢ网复测 (23)5.5连续梁等特殊结构CPⅢ网测量 (24)5.6外业注意事项 (25)5.7CPⅢ高程测量 (25)5.7.1 联测的复测 (25)5.8主要技术要求 (26)5.8.1 CPⅢ高程控制网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26)5.9桥面高程传递 (27)第六章CPⅢ网测量实施计划 (29)6.1CPⅢ网测量安排 (29)6.2执行单位及分工 (29)设计总结 (3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宋占峰)轨道控制网(CPⅢ) 的平面测量

8(宋占峰)轨道控制网(CPⅢ) 的平面测量

同样条件下,两种方法那种平均多余观测分量更高?
CPⅢ平面网可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 分段测量的区段
长度不宜小于4km,区段间重复观测应不少于6对CPⅢ点。区 段接头不应位于车站范围内。
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坐标差值应≤±3mm。
满足该条件后,后一区段CPⅢ网平差,应采用本区段联测的CPⅠ、
准则矩阵标准:
A-标准:使网的平均点位方差最小
E-标准:使点位误差椭圆为圆,且各点一致
CPIII 网精度要求:
CPIII点应设置强制对中,连接件加工误差不大于0.05mm,安装误差如下表:
CPIII 网形: 网形1:每个CPIII点被三个自由测站观测。
如下图,网形1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为多少 ?
CPIII在路基两侧,每隔60米一对点,点位误差分布均匀。
按CPIII用自由设站建立轨道测量测站点,精度高,测量
轨道的位置有较好的一致性。
CPⅢ控制网测量
6、CPⅢ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CPIII平面网应在线下工程竣工并通过沉降变形评估后施
测。测量前应对全线CPI、CPII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 复测合格的CPI、CPII成果进行CPIII控制网测设。 埋设CPIII的支柱、墙等建筑物已施工,并已稳定, CPIII点标志的埋设。
CPIII 网形: 网形2:每个CPIII点被四个自由测站观测。
如下图,网形2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为多少 ?
3、 CPIII 网与高级点联测要求
《暂行规定》对控制点两次定位坐标差的中误差,即“重复性 测量精度为5mm ”,新规范未再提该点。而指出“CPⅢ平面网 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 成果的X、Y坐标较差应≤±3mm”

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

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

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学习版------3.5.1CPⅢ平面网测量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控制网设计应符合表3.1. 1的规定。

3.5.2 CPⅢ平面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竣工并通过沉降变形评估后施测。

CPⅢ测量前应对全线的CPⅠ、CPⅡ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后合格的CPⅠ、CPⅡ成果进行CPⅢ控制网测设。

3.5.3 CPⅢ平面网应附合于CPⅠ、CPⅡ控制点上,每600m左右(400~800m)应联测一个CPⅠ或CPⅡ控制点,自由测站至CPⅠ、CPⅡ控制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

当CPⅡ点位密度和位置不满足CPⅢ联测要求时,应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增设CPⅡ控制点。

3.5.4 CPⅢ点应设置强制对中标志,标志连接件的加工误差不应大于0.05mm,C PⅢ棱镜组件的安装精度应满足表3.5.4要求:表3.5.4 CPⅢ棱镜组件安装精度要求3.5.5 CPⅢ平面网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 使用的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

2 观测前须按要求对全站仪进行检校,作业期间仪器须在有效检定期内。

边长观测应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元素改正,温度读数精确至0.2℃,气压读数精确至0.5hPa。

3.5.6 CPⅢ标志按本规范附录A.4的要求,一般埋设于接触网杆基础、桥梁固定支座端的防撞墙、隧道边墙或排水沟上,相邻CPⅢ控制点应大致等高,其位置应高于设计轨道面0.3m。

同一条铁路应采用统一的CPⅢ棱镜组件。

3.5.7 CPⅢ控制点号和自由测站的编号应唯一、便于查找。

编号规则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4.4的规定。

3.5.8 CPⅢ平面网观测的自由测站间距一般约为120m,自由测站到CPⅢ点的最远观测距离不应大于180m;每个CPⅢ点至少应保证有三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Ⅲ平面网可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 分段测量的区段 长度不宜小于4km,区段间重复观测应不少于6对CPⅢ点。区 段接头不应位于车站范围内。
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坐标差值应≤±3mm。 满足该条件后,后一区段CPⅢ网平差,应采用本区段联测的CPⅠ、 CPⅡ控制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连续的1~3对CPⅢ点作为约束点 进行平差计算。
CPⅢ控制网测量
2)水平角测量的精度
3)水平距离测量的精度
CPⅢ控制网测量
9、CPIII标志点位位置说明 CPIII控制点一般按60m左右布设一对,且不应大于80m
点位设置高度应高于设计轨面0.3m,且应设置在稳固、可靠、 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 于准确识别和使用。
CPIII 网精度要求:
CPIII点应设置强制对中,连接件加工误差不大于0.05mm,安装误差如下表:
CPIII 网形: 网形1:每个CPIII点被三个自由测站观测。
如下图,网形1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为多少 ?
CPIII 网形: 网形2:每个CPIII点被四个自由测站观测。
如下图,网形2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为多少 ?
CPⅢ控制网测量
7、CPIII 点号编制原则
按公里数递增进行编号,其编号反映里程数。 位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左侧的CPIII点编号为奇数,位 于里程增大方向右侧的CPIII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 的地段应注意编号不能重复。 如1001304, 1001表示DK1001,3表示CPIII, 04表示 CPIII点序号。
6、CPⅢ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 CPIII平面网应在线下工程竣工并通过沉降变形评估后施
测。测量前应对全线CPI、CPII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 复测合格的CPI、CPII成果进行CPIII控制网测设。 ❖ 埋设CPIII的支柱、墙等建筑物已施工,并已稳定, CPIII点标志的埋设。 ❖ 观测仪器、专用棱镜等设备准备和检验。
❖ 坐标换带处CPIII平面网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 影带的CPI、CPII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交相邻投 影带两套CPIII平面网的坐标成果。提供两套坐标的 CPIII区段长度不应小于800m。
4、CPⅢ平面网复测
❖ CPⅢ平较差应≤±3mm,且相 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X、 ∆Y较差应≤±2mm。较 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 应对超限的CPIII点采用同精度内插方式更新成果。
CPⅢ控制网测量
5、CPⅢ控制网测量特点
❖ CPIII控制点上不架设观测仪器。 ❖ CPIII控制点不埋石,只设测量标志,安置专用棱镜。 ❖ CPIII在路基两侧,每隔60米一对点,点位误差分布均匀。 ❖ 按CPIII用自由设站建立轨道测量测站点,精度高,测量
轨道的位置有较好的一致性。
CPⅢ控制网测量
CPⅢ平面测量
主讲人:宋占峰 中南大学
1、 起算坐标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CPⅢ平面网应附合于 CPⅠ、CPⅡ控制点上”,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要求“当 采用后方交会法测量时, CPⅢ控制网应采用独立网平差, 并在CPⅠ或CPⅡ中置平”, 如何理解,两者的异同。
铁三院王长进撰文“不同意CPIII网不受约束,至于 怎样在CPI和CPII中置平就更难让人理解”。 如何理解“置平”的概念?高铁CPIII采用“置平”的 方式合适吗?那些实际工程测量中采用了“置平”的方 式?
在CPIII控制点旁边,应清晰、明显地设置点号标识。点 号标识可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为6cm的正楷字体刻绘的标 志牌,也可采用用白色油漆抹底,红色油漆喷写点号。点号 标牌规格为300mm*200mm,应注明CPIII编号。
CPⅢ控制网测量
CPⅢ测量标志点埋设(路基地段)
CPⅢ控制网测量
CPⅢ测量标志点埋设(桥梁上)
CPⅢ控制网测量
CPⅢ测量标志点埋设(隧道内)
10、 数据处理
闭合差计算
1 横向闭合环
2 纵向闭合环
3 斜向闭合环
CPIII平面控制网间接平差 方向误差方程:
距离误差方程: 写成矩阵形式:
方向观测中误差 方位角的中误差为:
距离观测中误差 距离中误差
❖ 网形
反面算例
❖ 闭合差
CPIII平面网的点位精度与约束点的位置有关,通过采用 450m、900m、1800m间距的约束点进行约束网平差,对比 平差后的点位精度成果,如下图:
德铁DS833.0020 的控制网精度标准
“自由测站到CPI、CPII控制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300m”的理解。
同样条件下,两种方法那种平均多余观测分量更高?
CPⅢ控制网测量
8、测量精度要求
1)仪器及精度要求 全站仪必须满足如下精确度要求: 角度测量精确度: ± 1″ 距离测量精确度: ± 1mm +2ppm 使用带目标自动搜索及照准(ATR)功能的全站仪,如:Leica (徕卡)系列的:TCA1201,TCA1800,TCA2003等,每台仪器 宜配12个棱镜及基座。
2、 CPIII 网精度及可靠性
控制网质量标准包括精度、可靠性和费用 ● 精度标准
纯量精度标准:选择描述全网总体精度的某一量作为 评定网的精度指标。如边坡监测中使垂直边坡的精度高, 直线隧道贯通的横向精度要求高。 准则矩阵标准:
A-标准:使网的平均点位方差最小 E-标准:使点位误差椭圆为圆,且各点一致
3、 CPIII 网与高级点联测要求
《暂行规定》对控制点两次定位坐标差的中误差,即“重复性 测量精度为5mm ”,新规范未再提该点。而指出“CPⅢ平面网
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 成果的X、Y坐标较差应≤±3mm”
CPⅢ点位坐标中误差应为多少?
“每600m左右应联测一个CPI或CPII控制点”的理解。
反面算例
❖ 自由网平差
反面算例
正面算例
❖ 闭合差
正面算例
❖ 约束平差
正面算例
❖ 约束平差
正面算例
❖ 约束平差
正面算例
❖ 约束平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