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五篇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考研笔记重点知识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考研笔记重点知识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考研笔记重点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确立的条件/客观依据、如何正确理解)3所有制结构的改革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5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内容、基本要求、意义(2)按要素分配的前提和基本要求(3)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依据及分配方式种类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经济机制含义及分类、经济体制的含义及分配2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配置的优缺点(2)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配置的优缺点3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的关系4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框架(一般特征)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鲜明特征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三个制度、两个体系)7一切市场经济共同的原则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及其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2产权、为什么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和前提3企业制度的演变4国企改革原因、基本取向、成绩及存在问题5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和任务6国企改革是不是要国有经济彻底推出市场7三农问题第四章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1市场体系的特征2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如何健全3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两个重点第五章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1国民收入两种核算体系的异同2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概念、理由)3收入差距(产生原因、度量、倒U假说-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收入差距逐步恶化的原因)4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收入差距非理性扩大的原因、如何对待收入差距问题5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转型期如何处理该关系6社会保障的功能、内容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消费1消费不足的原因2调整消费与投资关系的措施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1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问题2引进技术问题(意义、原则)3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的关系(见政治)4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八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1失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应对措施2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应对措施3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及其相互关系4宏观调控的两个重点(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5宏观调控方式及效果6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7经济中存在的问题8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的定义、经济发展的定义及内容2两者的联系和区别3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类型及两种增长方式的特征5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1.质的规定性:A 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章资源及其设置一、选择和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也是资源配置的过程,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

2.怎么生产。

3.为谁生产。

二、市场配置方式的三大特征:1.决策的分散化。

2.资源流动和生产结构及规模的市场化。

3.资源和产品的分配竞争化。

三、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1.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向。

2.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的过程较长。

3.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他不能对有益外部性进行鼓励、刺激,也不能对有害外部性进行自动抑制和调节。

四、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有四大功能或作用:1.传递信息的功能。

2.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3.提供生产力和促进企业竞争的功能。

4.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第二章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五、市场经济的特征:1.产权的确定性。

2.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

3.经济活动的竞争性。

4.经济行为的法制性。

5.市场体系的开放性。

六、现代市场经济一般四大特征分析:1.看得见的手的调节。

2.现代公司组织形式。

3.通过政府维护市场积极秩序。

4.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体系。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七、产权的特征:1.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式。

2.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

3.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多种权利的综合。

4.产权的统一性和不完全性。

5.产权起源与资源稀缺性及交易费用有关。

八、产权制度的功能: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形成稳定预期的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一句话,产权制度能有效地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九、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1.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条件(①具有独立经营、利益不同、在各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市场经济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GAI)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GAI)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一[篇基本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时间:92年14大基本框架:1基石(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5个支柱(1.现代企业制度2.市场体系3.分配制度4.宏观调空5.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转变: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体制的转变目标:1.10年把框架搭起来(2002年16大提出)2.再用1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形式。

其一般特征:1.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2.企业经营独立自主3.宏观调空间接进行4.市场体系相对完善5.经济管理依法进行(X)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三要素),还有是利益机制。

其主要功能:1、配置资源功能2、推进技术进步与节约消耗功能。

其局限性:1、滞后性2、局部性3、短期性4、不稳定性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P13(B)价值规律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依据。

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也在发生规律。

原因:市场经济是依据一定的经济规律运行的,由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运行形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自然就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的依据。

(X)市场经济运行原则:1、等价交换原则2、自由竞争3、优胜劣汰4、机会均等5、诚实守信6、开放原则P24(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条件与一般市场经济是相同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与一般市场经济是相同的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与一般市场经济也是相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1.市场运行主体以公有制企业为主2.市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总体上以按劳分配为主3.市场经济运行要求宏观调空保持较强力度P32(L)进一步深化所有制改革的思路第一.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就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还要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1精选全文完整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1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1、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总结国际共产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及时而明确地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紧接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系统化、具体化,并提出了我国到20世纪末初步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动纲领。

2、经济体制最根本的问题是资源(或称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选择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说就是选择资源的配置方式,使资源实现合理有效配置。

3、各种生产要素正是在竞争、供求、价格等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不同商品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就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讲的由“看不见的手”调节社会经济,到了这个时候,典型的市场经济才完全形成。

4、除市场经济之外的资源配置方式,不能使社会资源实现有效而合理的配置,根本原因在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人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照价值规律办事。

5、市场经济天生的缺陷,集中表现在:第一,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第二,市场调节具有不确定性;第三,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6、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提出国家采取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以解决失业主张的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使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进一步理论化。

7、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再次提出: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那么回事。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第一篇市场经济基本原理8、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因为,选择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生产什么,第二怎样生产,第三为谁生产。

9、影响资源合理配置的五大因素:一资源配置方式,二财产关系三决策结构,四信息结构,五竞争与垄断。

经济学根据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把市场划分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一: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摘要: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只有坚定地贯彻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依法治国;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以,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着上层建筑的依法治国,即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关系主要受国家控制,各经济主体听命于国家的行政命令,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少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大相径庭,经济关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来调节,配之以有限的国家宏观调控,各经济主体是独立的,需要靠自己自主经营,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各类经济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不是无条件得到担保的,必须坚定地贯彻依法治国的战略,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才能使各经济主体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自主。

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的需求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永恒性矛盾。

这个矛盾的存在,会使不同群体之间为争夺资源而展开竞争。

毋庸置疑,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只有展开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

但是,参与竞争的主体必须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主讲:崔建华课程的重要性:它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核心课。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一、课程内容提要:1、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2、所有制和所有制的结构。

3、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消费者、企业、政府。

5、市场供求与市场机制。

6、市场的类型和市场体系。

7、产权理论的基本问题。

8、宏观经济调控。

9、中市场经济如何溶入世界经济体系。

10、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

二、对于学好这门课的几点建议:1、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

4、多交流、多实践、多看书。

第一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本章内容要点:经济体制二、对中国经济体制转变的概括:“计划经济功成身退;市场经济继往开来”第一节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一、资源配置1、经济学历史的简单回顾。

2、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资源稀缺性问题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实际数量少于人们想要数量。

4、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是一种选择,因为资源用途的选择会产生“机会成本”(2)、怎样生产?是生产方法的选择问题,受生产要素价格、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

(3)、为谁生产?实际指产品价值的分配二、资源配置的方式:1、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1)、计划的方式包括: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2)、市场的方式主要依靠价格来引导资源的流向2、资源配置的方式决定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三、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是邓小平经济思想中非常科学的论断,也是理论的新的发展,是密切观察改革进程及时总结经验的成果。

这一讲到此结束对上节课进行简单回顾1、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及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

2、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3、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第二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兼顾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平 保护自由竞争与维持社会稳定相统一 政府对经济进行间接的、宏观的管理 联邦银行发挥特殊作用 实行独具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1篇 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第三节 法国计划市场经济模式
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 经济运行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
政治体制为基本特征的政治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2篇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第二节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背景、组成部分、经济后果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2篇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两步走”: 第一步先建设新民主主义 社会,实现由农业国到工 业国的转变; 第二步再实现由新民主主 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转变。
4 计划经济的理论来源及实践 5 苏联东欧的经济转轨 6 我国过渡模式的理性抉择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2篇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第四章 计划经济的理论来源及实践
第1节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构想 第2节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3节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2篇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存在的条件不同
二者的 区别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研究的角度不同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1篇 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功能
第1节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第2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第3节 市场经济的优势与局限性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1篇 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精选五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精选五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精选五篇)第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一、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成就与问题,经验与教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这一框架包括五个部分: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运行的基础。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决定》提出的重点是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

三、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四、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五、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成就与问题,经验与教训‘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取得这一长征的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资源配置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但是市场经济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使市场经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商品经济原则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相统一,即在市场经济秩序下,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分配制度。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必须在公有制和计划指导的基础上实现。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必须坚持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既要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发展,又要保持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点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私人经济与公有经济的关系,工人在经济利益分配中的地位,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平衡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持公有制和公平分配的基本原则,做好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使市场经济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经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受到了国际市场经济的影响。

欧美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市场机制较为完善,但是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而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市场经济则强调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使得市场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时,借鉴了国际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未来展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有制和公平分配,促进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章资源及其配置1.选择和配置资源的基本问题:选择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生产什么。

第二,怎样生产。

第三,为谁生产。

2.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性:第一,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向。

第二,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过程较长。

第三,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3.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四大功能:第一,传递信息的功能。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第三,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的功能。

第四,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第二章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4.市场经济的特征:1.产权的确定性。

2.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

3.经济活动的竞争性。

4.经济行为的法制性。

5.市场体系的开放性。

5.现代市场经济产生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全面成熟,它的一般特性:1.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借助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干预经济。

2.财产权更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度凭借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

3.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4.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成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载体。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6.产权的特征:第一,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态。

第二,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

第三,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多种权利的总和。

第四,产权的统一性和不完整性。

第五,产权起源与资源稀缺性及交易费用有关。

7.产权制度的功能: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形成稳定预期的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产权制度能有效的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

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建立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四节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条件:其内部特有的经济条件就是:(1)社会化大生产;(2)社会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3)商品货币关系消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确立的,距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篇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它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更有自己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以计划为指导,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的市场经济。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公有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确立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理论研究也趋于活跃。

在这个时期,经济学界开展了多方面的大讨论,出现了改革国家所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念主张。

但当时“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还占统治地位,经济理论的整体突破还没有完成,代表者有李震中和姚耐的“计划经济说”:还有的学者认为商品经济子虚乌有,代表者有张理智;正因如此,1978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就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最大的禁区,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基础。

从1992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以1992年“南方讲话”为标志,“三个有利于”观点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人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由此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机制,它的基本特点或内在要求,就在于通过运行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和有效性来配置资源。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5篇范文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5篇范文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5篇范文第一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来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基本特征创新与发展意义与价值论文正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确立的背景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我们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和配置人、财、物等等这些资源,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主观条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才实行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计划经济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一共有三次历史性的突破,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知识点总结[新版].ppt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知识点总结[新版].ppt
➢ 产权交易是产权的有偿转让,是广义财产 权的经济性流动。
精心整理
29
二、产权交易的意义及方式
1、企业产权转让的意义 • 有利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化 • 是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 • 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 • 有利于实现企业产权
结构的多元化
精心整理
30
2、产权交易方式
根据交易形式划分: 购买式 承债式 吸收入股式 控股式 人员接受式
精心整理
39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基本条件
一、内部条件
1、具有独立经营、利益不同、在各个经济 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市场经济主体。 2、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 3、建立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 制。
精心整理
40
二、外部条件:
1、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经济主体——企 业的微观经济活动。 2、建立和健全各种市场法规制度。 3、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制度。
精心整理
34
产权制度的功能
• 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 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形成稳定预期的功 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即 有效地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 行为。
精心整理
3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
精心整理
3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 计划和市场的基本思想
一、计划配置方式
(一)计划配置方式的含义
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 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 程实现资源的配置。中央计划机构以行政指 令形式层层下达计划指标,通过计划平衡决 算的差额或者缺口显示产品稀缺程度,从而 进行资源配置。
精心整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目录⏹绪论⏹第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第三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绪论⏹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研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市场经济的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首先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一门学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一门学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意义了解社会指导自己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唯物辨证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第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章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第一节市场与市场经济A、市场经济的一般含义(一)资源配置方式1、含义⏹资源:是指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

⏹资源配置是指社会经济资源在社会产品生产上的分配。

⏹资源配置方式是指在社会产品生产上分配资源的方式。

2、内容⏹决策结构,即经济决策权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制度与规则。

⏹信息结构,即经济信息收集、分析、传输、反馈的机制。

⏹动力结构,即社会成员从事经济活动的目标体系。

⏹协调结构,即对各种经济决策进行协调一的机制。

3、资源配置方式的类型(1)传统配置方式: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决策权的分配来源于传统的血缘关系;信息结构原始,传统习惯和超经济强制是经济运行的原动力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不同经济单位的经济决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

(2)、市场经济配置方式: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决策结构是分散的,作为决策主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信息是按照买卖之间的横向渠道传递的,其内容主要是价格;当事人彼此之间的经济行为是通过积极的物质刺激来推动的;决策的协调主要是事后通过市场进行的。

整个资源配置过程和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的解决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3)、计划经济配置方式:是以现代社会化生产和传统国有制为基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第十三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战略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B)。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2.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会导致(B)。

A.物价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B.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C.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3.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C)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促进经济增长 B.实现充分就业C.稳定物价水平 D.实现社会公平4.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D)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A.经济增长量 B.经济变化量C.国民生产总值 D.经济总量5.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种种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是(D)。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计划手段 D.经济手段6.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体系中之所以能发挥其灵敏调节的功能,成为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B)。

A.与法律手段相结合,具有法律的强制力B.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其变动会引导和调节它们的经济活动 C.由国家政策调节,具有政策的威力D.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具有行政约束力7.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全部货币收支状况是(B)。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际收支C.国有资产 D.国际资本流动8.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的关系是()D。

A.绝对一致 B.互相矛盾C.没有任何联系 D.辩证的矛盾统一9.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B)。

A.转移支付政策 B.税收政策C.政府重点扶持 D.国债调节10.不属于行政手段特点的是(A)。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强制性 D.速效性11.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包括(C)。

A.中央调控与地方调控 B.市场调控与计划调控C.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 D.中央调控与直接调控12.由于产业结构变化、产业升级而造成的失业属于(C)。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13.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经济增长的含义不包括(B)。

A.促进结构优化B.保持经济尽可能快的增长速度C.经济效益有所提高D.避免大幅度波动14.当需要扩大总需求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是(C)。

A.增加税收 B.紧缩财政支出C.扩大财政支出 D.缩小投资规模15.当经济处于萧条或过冷状态时,政府应当把(A)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A.经济增长 B.价格稳定 C.促进就业 D.平衡国际收支16.当经济过热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A)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适度从紧 B.扩张性 C.适度放宽 D.积极稳健17.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属于(D)。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18、1993年至1997年,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变为"高增长,低通胀",世界舆论认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这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B)A. 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B.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C. 低通胀以高增长为必要条件D. 高增长和低通胀是相辅相成的19、关于黄河断流,院士专家考察组在结束考察后提出,首先应通过立法由政府实施对黄河水资源的资源权属管理,即建立一个权威体制,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其次,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可见,在考察组看来,对黄河水资源的配置( C)A. 应以市场为主要手段B. 应进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C. 应实行国家宏观调控D. 应以市场为基础,辅之以宏观调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大市场”和“小政府”是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合理选择。

根据这一思路,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是(ABDE)。

A.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B.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两极分化C.对资源进行配置和再配置D.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E.运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运行2.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冷状态时,政府应把(AE)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促进经济增长 B.稳定物价 C.控制通货膨胀D.平衡国际收支 E.实现充分就业3.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ACDE)。

A.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B.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C.稳定物价水平 D.充分就业 E.平衡国际收支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有(ABCD)。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E.经济管制5.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ABCE)。

A.国家计划 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E.法律手段6.与国家计划、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相比,法律手段具有的特点有(ACD) A.约束性 B.直接性C.强制性 D.稳定性 E.速效性7.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ACD)。

A.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节B.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间接调节C.为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障D.保证计划、经济、行政等手段的正常运行来调节经济运行E.通过规定、指令直接干预和控制经济活动8.国家调控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ABCE)。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 D.外交政策 E.收入分配政策9.下列关于充分就业的论述,正确的有(BCE)。

A.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B.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就业状况C.它并不排除诸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D.一般存在4%~6%的自然失业率E.自然失业率为010、近年来,随着航空,公路运输的发展,"铁老大"的地位受到动摇.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铁路部门相继推出灵活定价,客车提速等一系列措施.这表明( BCD)A. 运输部门之间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B. 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打破某些企业或行业的垄断地位C. 竞争给铁路部门带来了发展的压力和动力D. 运输部门的发展应以市场的变化为导向11、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纺织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共压缩纺锭465锭.但是,有的地区在地方利益驱动下,利用本地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将已淘汰的陈旧纺锭重新投入生产,导致又新增纺绽444万锭.为了提高纺织行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企业扭亏为盈,中国决定三年压绽1000万,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BCD)A. 微观经济利益和宏观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B. 微观经济利益和宏观经济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C. 微观经济效益应服从宏观经济效益D. 国家应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三、辨析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日益加强,国家对市场竞争的干预和调控相应的日益减弱。

2、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角色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统一.3、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都是经济发达区域,然而在中国各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的污染最严重,渤海的污染面积已达 41.3%”。

辨题: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又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4、经济发展就是指GDP的增加。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取代传统产业。

6、“十一五”规划强调: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据权威机构预测,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未来几年中,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投资可能达到每年80亿至100亿美元。

辨题:“走出去”越多越好。

7、经济全球化进程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扩大,因此,必须反对经济全球化。

四、问答题1、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2、试说明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与区别。

3、运用本章分析的社会总供求关系的原理分析1997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运行出现的新特点。

4、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5、试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1-5 BBCDD 6-10 BBDBA 11-15 CCBCA 16-19 ADBC二、多项选择题1-5 ABDE AE ACDE ABCD ABCE 6-10 ACD ACD ABCE BCE BCD11 ABCD三、辨析1、答:错。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是市场机制的弊端日益明显,2、答:政府在经营性的经济活动中,既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扮演"运动员"的角色,又负责经济的调控扮演"裁判员"的角色,3、答:(1)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2)经济发展能为污染治理提供物质基础。

但是,我们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思路。

4、答案:(1)GDP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标准, (2)但GDP 的增加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

5、答:(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化,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6、答:①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发展。

②“走出去”的同时,也需要“引进来”。

在继续利用外资的同时,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更好的“走出去”。

7、答: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经济发展必须也必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