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些现状:
1. 美国:美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对较为发达,纽约地铁、华盛顿地铁等是其中的代表。

美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采用高架和地下的混合运行方式,覆盖范围广泛,服务人口众多。

2. 日本:日本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地铁为主,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城市的地铁网络非常发达。

日本的地铁系统通常采用地下运行方式,车辆高度智能化,运行精准且频率高。

3. 英国:英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伦敦地铁为代表,是全球最早建成并运营的地铁系统之一。

英国的地铁系统覆盖范围广泛,线路数量众多,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选择。

4. 德国:德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地铁、轻轨和市郊铁路等。

柏林、慕尼黑、汉堡等城市的地铁系统连通了市中心和周边地区,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5. 法国:法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巴黎地铁为代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

法国的地铁系统覆盖了巴黎市区及周边地区,提供了便捷的城市交通服务。

6. 韩国:韩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地铁为主,首尔、釜山等城市的地铁系统覆盖范围广泛,线路密度高。

韩国的地铁系统
运行稳定,为居民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

总的来说,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成熟、覆盖范围广泛,为居民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出行选择,减少了交通拥堵问题,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活质量。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

地铁线路总长度约221.6 km,地下隧道约占175 km,共设置车站380座,车辆保有总数约347辆,年客运量总数也已突破12亿人次。

巴黎的地区快速地铁(RER)非常发达,运营线路共有363 km,其中14 km与地铁共线,249 km为城市快速铁路SNCF。

RER的年客运量约4亿人次。

巴黎地铁车站柏林地铁在进人20世纪的最初24年里(1900年至1924年),在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下铁道,如德国的柏林、汉堡,美国的费城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等。

柏林的第一条地铁开通于1902年。

国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情况分析(doc 22页)

国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情况分析(doc 22页)

国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情况分析(doc 22页)国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情况分析易厚梅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国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情况分析1 前言城市的规模基本上取决于城市的人口(含郊区人口,下同),世界上一般把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称作大城市。

特大城市是相对大城市而言的,国内外并无严格的定义,国内常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称作特大城市,为便于比较,这里我们所指的国外特大城市也采用这一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相对城市公共电汽车等无轨公交系统而言的有轨公交系统。

根据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独轨、新交通系统和市郊铁路都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范畴,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彼此之间的区分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基本上是依据运量的大小而定的。

几年前,国内有关人士还在大声疾呼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但今天发展以公交系统为主,尤其是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多方式多层次综合交通系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几乎成了世界上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识。

研究国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情况,无疑将有助于发展建设我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鉴于此,我们介绍了国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概况,对典型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我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议》一文中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2 国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国外人口在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大概有26个,表1给出了这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况。

伦敦、纽约、巴黎、芝加歌、柏林、莫斯科、东京、大阪等发达国家的这些城市因起步较早,大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30年代以前就已开始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投入运营,因此现在都有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强大轨道交通线路。

而且,同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内部以及不同轨道交通方式之间彼此衔得相当好。

国内外地铁发展现状

国内外地铁发展现状

国内外地铁发展现状
地铁作为一种快速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外地铁的发展现状如下:
国内地铁发展现状:
在中国,地铁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自国内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以来,中国的城市地铁网络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最长的城市地铁线路网。

上海地铁、广州地铁等一线城市的地铁网络十分密集,连接了市区与周边地区,为居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

同时,像成都地铁、重庆轨道交通等二线城市的地铁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中。

国外地铁发展现状:
在国外,许多大都市也建设了相当规模的地铁系统。

伦敦地铁、纽约地铁等世界一流都市的地铁网络覆盖了广大区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高效的交通出行选择。

此外,东京地铁、巴黎地铁等城市的地铁系统也是全球有名的。

这些地铁系统通常通过多条地铁线路与城市各个区域相连,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服务。

地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不过,随着地铁网络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首要问题是地铁的拥挤程度。

由于地铁承载了大量的通勤人流,高峰时段的座位常常供不应求。

此外,一些地铁站点设施老旧,无法满足乘客的需求。

再者,地铁建设需要巨大的投资,往往需要长时间来回收成本。

对于一些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来说,地铁建设可能存在困难。

此外,地铁建设还面临着环保和资源
保护的挑战。

综上所述,国内外地铁发展现状各有特点。

在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的同时,地铁作为一种快速交通工具,仍然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为人们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各地对轨道交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高容量、高效率的城市交通方式,对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些现状和趋势。

首先,很多国家都在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

例如,中国的地铁建设规模庞大,世界上有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而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也在快速发展地铁系统。

其次,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这包括引进新技术,如自动驾驶列车和智能信号系统,以提高运行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一些国家也在逐步转向电动轨道交通系统,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减少排放。

此外,一些国家也在推动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建设,以实现城际快速交通。

例如,欧洲各国之间的高速铁路网已经非常发达,连接了许多主要城市。

而在亚洲,中日韩等国也有着高速铁路系统,使得跨国交通更加便利。

另外,一些创新型城市也在尝试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

例如,超级高铁和磁悬浮列车等新技术,正在被一些国家和地区投入试点使用。

这些新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摩擦阻力,使得交通更加高效,减少能源消耗。

总体而言,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全面发展。

各国正不断加大对轨道交通的投资,并致力于提高效率、可持续
性和跨国连接。

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型城市的崛起,轨道交通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和城市发展。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的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进展。

目前,伦敦地铁已有12条线路,总长度约410km(地下隧道171 km),共设置车站275座,地铁车辆保有量总数约419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8.5亿人次。

受伦敦成功建设地下铁道的影响,美国纽约也于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

随着纽约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1900年市区人口已有185万人,同时地铁建设也在不间断地发展。

现在纽约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

目前,纽约地铁线路共31条,总长度约443.2km,其中地下隧道258 km,共设置车站504座,居世界首位。

地铁车辆保有总数约6561 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10亿人次。

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

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及新建线路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发展分析

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及新建线路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发展分析

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及新建线路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发展分析一、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59个国家和地区的167个城市开通地铁,总里程达15622.61km;21个国家和地区的55座城市开通轻轨,总里程达1396.21km;58个国家和地区的416座城市开通有轨电车,其中有里程数据来源的240座城市的有轨电车总里程达11179.28km。

欧亚大陆总运营里程占全球的90.11%,其中欧洲总运营里程最长,为14710.962km。

分制式看,亚洲地铁和轻轨里程最长,各占全球地铁和轻轨里程的60.02%和65.59%;欧洲有轨电车里程最长,占全球有轨电车里程的96.16%。

分国家/地区来看,中国大陆总运营里程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里程23.92%;德国以3615.1km的里程排名第二。

分制式看,中国的地铁和轻轨里程均排名世界第一,各占全球地铁和轻轨里程的37.78%和30.22%;德国的有轨电车里程达3214.4km,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有轨电车里程的28.75%。

全球共80座城市的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100km,其中中国有18座城市;共19座城市总里程超过300km,其中中国有8座城市;上海、北京、莫斯科、广州、首尔的总里程超过500km,其中上海以801.34km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成都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并超越了纽约、南京和武汉。

二、铁路、城轨、城际、重载铁路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控制中枢,用于指挥列车行驶、并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实现轨道交通高效运营的目标。

目前我国城轨信号系统包括三种:基础CBTC系统、CBTC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I-CBTC系统)、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系统),应用市场包括新建线路市场、既有线路升级改造市场和重载铁路市场。

CBTC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流产品,FAO、I-CBTC均为在CBTC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升级产品。

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共计211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6730.27公里,按照平均每条线路32公里计算;2016-2019年,公开招标正线线路分别为17条、29条、26条、36条。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在国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各不相同,但都呈现出一定的共同特点。

下面将简要介绍几个国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首先,英国的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系统,始建于19世纪。

如今,伦敦地铁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拥有多条线路和数百个车站。

伦敦地铁以其高效、可靠和方便的特点而闻名,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选择。

其次,日本的铁路系统也以其高度发达而著名。

东京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每天运送数百万名乘客。

日本的高铁系统(Shinkansen)也备受赞誉,以其出色的速度和舒适的乘坐体验而闻名。

这些铁路系统的高效运营为日本的城市交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此外,德国的铁路系统也相当发达。

德国的ICE高速列车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和高速的列车之一。

德国的城市也都拥有良好的地铁网络,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选择。

总体而言,国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表明,这些国家注重发展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以提供高效、便捷和可靠的交通服务。

这些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维护,但它们在减少交通拥堵、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借鉴这些国外经验,加强轨道
交通系统的建设和改善,将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改善人民生活。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运营的一种大众交通工具,通常是通过铁路或地铁系统进行运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发展起来。

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出现在英国伦敦,于1863年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被命名为“地铁”(metro),之后成为其他国家和城市模仿的榜样。

在此之后,巴黎、纽约、柏林、东京等许多城市也陆续开通了地铁系统。

这些早期的地铁系统以地下铁路为主,因此被称为“地铁”。

20世纪后半叶,全球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轻轨和有轨电车的建设逐渐增多。

轻轨是指相对于传统地铁系统而言,运行速度更慢、载客量更小、途经的站点更多的一种轨道交通方式。

有轨电车则是指通过电力系统驱动的有轨交通工具,通常在城市内街道上行驶。

这些新的轨道交通方式在城市内部连接性更好,更容易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另外,一些国外城市还采用了单轨交通系统。

单轨交通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通过在一根轨道上悬挂电动车辆进行运行。

与传统的地铁系统或者轻轨系统相比,单轨交通具有更低的建设成本和更高的建设速度,因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为受欢迎。

目前,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不断扩大。

许多城市正在扩大原有的地铁线路,并且新的城市也纷纷推出轨道交通系统,使得城市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例如,上海的地铁系统从2000年的3条线路逐渐扩大到了现在的16条线路,覆盖了城市大部分区域。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载客量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一些城市采取了更新换代的措施,例如增加列车数量、增加车厢容量等。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通过引入自动驾驶技术、智能转向系统等先进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共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起步较晚,我们可以吸收国外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宝贵经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吸收国内外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经验,对于发展适宜北京的、有中国特色的轨道交通系统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几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1 纽约概况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位于美国大西洋海岸的东北部。

该市由曼哈顿、皇后、布鲁克林、布朗克斯和斯塔滕岛五个区组成。

纽约市总面积为,其中土地面积为,水面积为,2009年估计约有839 万人。

纽约都会区是全美最大的都会区,也是全世界最大都会区之一,整个纽约都会区由23 个郡组成,总面积为17405km2,2009 年估计人口约1907 万人。

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将纽约都会区定义为纽约-纽泽西北-长岛,纽约州-纽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都会统计区,纽约都会统计区又分为 4 个都会区分区。

根据上下班通勤方式,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还定义了一个范围更广的、由纽约都市区和邻近 5 个都市区组成的区域,也称为纽约-纽瓦克-布里奇波特,纽约州-纽泽西州-康涅狄格州-宾夕法尼亚州联合统计区,也常被提及为纽约、纽泽西和康州三角区,这个区域的总面积为30671 km2,其2009年的估计总人口约2223万人。

与美国其他任何一个主要城市不同的是,公共交通是纽约最受欢迎的交通模式。

2005 年%的纽约人上下班通勤乘坐的是公共交通工具。

纽约的轨道交通系统分为两个独立的系统——地铁网和通勤铁路网。

地铁网为纽约中心城服务,覆盖范围为中心城4个区,目前共有线路25条,长度370km,运营车辆6700余辆,占全美地铁车辆的2/3,地铁工作日日均客流量350万乘次。

通勤铁路网为纽约大都市提供通勤服务,它的铁路网络把位于纽约、纽泽西和康州三角区区域的郊区与纽约市连接在一起。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可谓多种多样。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例子:首先,东京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发达和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

目前,东京地铁系统拥有13条线路,总长度达到304.6公里。

这个系统每天运送超过900万乘客,是东京市著名的交通工具之一。

东京地铁系统致力于提供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出行环境,持续进行线路和车辆的更新和改进。

其次,纽约地铁系统是美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

该系统拥有24条线路,总长度超过1,355公里。

纽约地铁每天运送超过550万乘客,是纽约市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纽约地铁系统自20世纪初就开始运营,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和改进。

最近,纽约地铁系统开始使用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如自动列车控制和列车到站提示系统,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体验。

此外,德国柏林的地铁系统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

柏林地铁系统目前拥有9条线路,总长度达到146.3公里。

该系统每天运送超过100万乘客。

柏林地铁系统以其高效和可靠的运营而闻名,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方便和快捷的出行选择。

柏林地铁系统还在继续扩展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最后,中国的上海地铁系统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发展现状。

上海地铁系统拥有16条线路,总长度达到676公里。

该系统每天运送超过1000万乘客,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

上海地铁系统以其现代化和高效的运营而闻名,为上海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选择。

上海地铁系统还计划继续扩展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交通需求。

综上所述,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多样丰富,东京、纽约、柏林和上海等城市的地铁系统都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以提供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出行环境。

这些城市地铁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比分析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比分析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总结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伦敦地铁: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之一,伦敦地铁在规 划、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其他城市 提供了借鉴。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新加坡地铁:新加坡地铁以其高效、便捷、环保的特点闻 名,其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
技术水平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外城 市轨道交通技术不断创新和升级,智能化、绿色化程度较高。
03
运营管理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逐渐规范化、精细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对成熟,服务品质较高。
0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对 比
建设主体对比
国内
以政府为主体,通常由城市政府或其 下属机构负责建设和运营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
高架列车
高架列车在国外应用较多, 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和 欧洲等国家。
轻轨列车
轻轨列车在国外应用较为 广泛,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和适应性,适合中小城市 和旅游景区。
信号系统对比
国产信号系统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主要采用国产的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性能可靠、成本较低。
停滞与复苏阶段
提升与多元化阶段
19世纪中叶,伦敦建成世界上 第一条地铁线路,标志着城市 轨道交通的诞生。
20世纪初至50年代,欧美国家 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技术不断进步,逐渐形成完 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受 石油危机和财政压力影响,部 分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陷入 停滞。随后,随着经济发展和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轨道交 通建设重新复苏。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地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地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的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进展。

目前,伦敦地铁已有12条线路,总长度约410km(地下隧道171 km),共设置车站275座,地铁车辆保有量总数约419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8.5亿人次。

受伦敦成功建设地下铁道的影响,美国纽约也于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

随着纽约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1900年市区人口已有185万人,同时地铁建设也在不间断地发展。

现在纽约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

目前,纽约地铁线路共31条,总长度约443.2km,其中地下隧道258 km,共设置车站504座,居世界首位。

地铁车辆保有总数约6561 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10亿人次。

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

国内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建设的高速铁路系统,一般采用电力驱动,以地下、地面或高架形式运行。

这种交通方式具有运行速度快、运行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和采用。

以下分别介绍国内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快速轨道交通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成都等城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

截至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了82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未来10年,预计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继续快速增加,成为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

在技术方面,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已开始向多层交叉、智能控制、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越来越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体验,如加强运营管理、研发数字化系统等。

二、国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城市也开始推广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其中,欧洲最先采用这种方式的城市是伦敦,其地铁系统始于1863年,目前已建成了全长270英里的网状轨道系统。

此外德国、法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牙、土耳其等欧洲国家的城市,也都建设了自己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而在亚洲,日本的高速铁路、中国台湾的台北捷运、韩国的首尔地铁和新加坡的地铁等,也是全球快速轨道交通的代表。

未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向着高速、智能化、数字化、环保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外地铁现状

目前国内外地铁现状

国内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7座城市都建造了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公里。

东京地铁近2000公里,年运量在100亿人次以上。

伦敦市内地铁共有9条线,总长408公里。

巴黎轨道交通承担了公共交通70%的运量,地铁有15条线,共199公里。

纽约市区地铁线共有27条,长443公里。

莫斯科拥有一个跨及全市的立体交叉地铁网,总长243公里,140多个车站,由一条环线和8条放射线组成,日运量高达800多万人次,居世界之首。

我国地铁建设事业起步较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居民出行和物资交流的高度频繁,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

伴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地铁这种动力大、不占用地面空间的交通运输设施,正在大中城市建设中悄然兴起,并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就推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逐步发展地铁交通的政策。

随后在80年代末,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再次明确其在基本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地铁交通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污染少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新世纪开始,国家首次把“发展地铁交通”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国内地铁建设以大城市与省会城市为主。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地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大连、武汉、南京、香港和台北这10个城市,它们多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的通车里程已超过100km。

正在建设或已获得批复建设地铁的城市还有23个,分别是重庆、成都、苏州、杭州、无锡、宁波、沈阳、哈尔滨、乌鲁木齐、西安、郑州、南昌、长沙、合肥、青岛、福州、泉州、东莞、广佛线、贵阳、昆明、南宁、澳门。

据我国各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规划图显示,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地铁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km,投资规模达99373亿元。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国际发展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国际发展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国际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2.1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国际背景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便捷、快速和高效出行的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逐渐成为各国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德国、日本、美国等,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并且在技术研究和运营管理上具有相当富有经验的积累。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仅提供了人们便捷的出行方式,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国际发展中,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成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不断地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得以不断改进和升级,提升了其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除了传统的地铁系统,轻轨、有轨电车等形式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城市和地区的需求。

此外,国际合作和交流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国和地区通过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形式,共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和挑战。

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等形式。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技术创新、设备制造、运营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进步。

中国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国际发展。

首先,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国际背景,包括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其次,将详细介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技术进步、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就和挑战。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增加,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正逐渐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和推崇。

在许多国家,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亚洲、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角度,介绍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

亚洲是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力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目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已遍布全国许多城市,包括首都北京、上海、广州等。

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也非常发达,连接了全国各地。

此外,日本的铁路系统也是亚洲最发达的之一、日本的高速铁路系统,“新干线”,以其高速、安全、准点的特点而著名。

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和新加坡,也在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欧洲是另一个轨道交通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

欧洲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和柏林,都拥有发达的地铁和轻轨系统。

伦敦的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繁忙的之一,为伦敦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选择。

巴黎和柏林的地铁系统也十分庞大,可满足这些大城市的交通需求。

此外,欧洲还建立了跨国铁路系统,如“欧洲之星”和“欧洲城际列车”,使跨国旅行变得更为方便和快捷。

北美的轨道交通发展相对落后于亚洲和欧洲。

然而,一些北美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和华盛顿特区,都拥有发达的地铁系统。

纽约的地铁系统是北美最大、最繁忙的。

它为纽约市的800多万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手段。

芝加哥的零线是世界上最老的地铁系统之一,也为这座城市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

华盛顿特区的地铁系统较小,但是它连接了美国首都以及周边地区,方便了政府工作人员和游客的交通。

澳大利亚也在积极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悉尼的地铁系统在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建设后,于2024年开始运营。

这个地铁系统将悉尼各个城区连接起来,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墨尔本也计划建设一条地铁系统,以改善城市的交通流动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亚洲发展迅速、欧洲发展较为先进、北美发展相对滞后、澳大利亚在积极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了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简析了当前国内外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状况以及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发生原因并给出国内外常用的解决方案,简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应急体系、安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优势、不足与待解决的问题,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内各部门在轨道交通安全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安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系统,保证系统,信息系统
一、引

随着全球环境、气候、能源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公路、航空、船舶等交通方式遭遇到巨大的压力,各国政府转寻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指快速、安全、节能、准时、运量大等特点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磁悬浮、快轨、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

在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把城市轨道交通定义成“通常以电能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市轨道交通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公认绿色交通方式。

我国人口密集、资源紧缺,城市化发展迅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既定国策。

在建设部、铁道部和各级省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了集中建设和全面发展时期,轨道交通线网结构越加完善、列车密度越来越大、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出行频率越来越高。

轨道交通在百姓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正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轨迹和思维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动脉,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承载着大客流运输任务,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影响力十分巨大。

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力度,但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及工程施工涉及面广,各类情况错综复杂,各种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抓好安全保障工作是当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研究背景
1.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德国是首创轻轨的国家,也是轻轨较多的国家之一。

1971年德国为迎接慕尼黑奥运会,首次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区修建地下轻轨,与市郊铁路相连,构成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国外发达国家公共交通系统都十分注意市郊铁路作用,并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和电力化,使之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组成部分。

其不仅承担城郊区与中心,郊区与郊区的乘客运输,而且还促进了城市发展。

因此,国外大城市的市郊铁路不仅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运输工具,还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重视。

2.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于1965年北京地铁1号线,目前已有50多年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展现不同发展趋势。

建设开始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00年代初,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真正以城市轨道交通为目的项目开始建设。

建设高潮阶段是20世纪00年代,重庆、南京沈阳、天津开始计划建设轨道交通。

调整阶段是1997年年底,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
24.5km)、深圳地铁1号线(19.5km)、广州地铁2号线(23km)开始启动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城市面貌在发生改变,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对旧城区的改造也在发展。

旧城区一般既有结构物密集,建筑物繁多,道路多,干扰较大,改建十分困难。

地铁建设基本上在地下进行,在城市改建过程中优势较明显,因此我国大部分城市在旧城区的规划改造中选择了地下铁道。

地铁建设造价昂贵,且资金基本由地方财政承担,故我国当前地铁建设大部分都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日益进步,加之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引进,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选择上,其设备来源愈加国产化,形式愈加多样化。

3.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就当下国情而言,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现在对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先进技术的吸收引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形式选择展现出愈加多样化的趋势。

虽然目前中国城市原创轨道技术含量比较欠缺,但由于近年本国政府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比较充裕,科研项目较多,故城市轨道设备技术含量在日益上升。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费用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设备费用占据较大比例。

大部分设备和技术主要依赖国外进
口,造成了建设、运营及维修成本较大。

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中,中国除了对引进技术的引进、学习、吸收外,更应培养城市轨道系统建设人才,以对中国的城市轨道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争取在城市轨道方面的设备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进展。

我国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努力去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国有化。

这样可以减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成本,且利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国内各级部门单位也需要不断引进新型的实用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问题,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在施工阶段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危机可分为两大类,
自然和人为,如:气象灾害、地震等引起的轨道故障、路面塌方、洪水等;列车相撞、出轨及车辆故障;信号控制系统、线路及供电设备故障;人员不慎落入轨道引起的事故及乘客拥堵造成的意外事故;严重的社会灾害,如火灾、毒气、爆炸等。

城市轨道交通本身空间狭,设备和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发生突发事故,
抢救和疏散工作均十分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均十分严重。

从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百年的历史教训来看,火灾是安全事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

虽各种事故形式不一,但共有特点是具有空间分布有限性、突发性、潜在性、发生事故的空间、时间及强度随机性。

对其发生的机理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而造成的事故往往难以避免。

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提
高,许多自然灾害将渐渐得到抑制,而人为灾害却不断增长。

各种原生事故、自然事故、人类活动与灾害、衍生事故、次生事故间具有相关性,事故影响与破坏非常复杂,加之抗灾减灾经验欠缺,相关研究远不能适应迅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于安全事故的防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涉及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众多环节与各个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抓好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
企业及政府主管各部门要加强安全意识并建立轨道交通安全的长效机制,从机制和体制上保障安全生产。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应由保证、控制及信息系统。

在3个系统中,保证系统是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及组织保证,是体系运行的根本与前提;控制系统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部分,在管理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信息系统是用来进行信息的收集、转换、加工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和控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五、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
安全评价工作是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中安全的有效保证。

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原则:系统中每个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都必须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系统中所有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都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标准,安全标准使用系统所造成的每位乘客在单位出行时间内可能造成伤亡的概率进行衡量,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并提高运行能力,轨道交通每一条线路的开发和设计阶段就应该做好安全评价和分析,从而使系统在生命周期中达到安全性要
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