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生物圈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安徽省淮南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雁南飞”指的是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B.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C.会说话、会做家务的机器人D.能慢慢长大的钟乳石3.3月以来,随着云南昭通气温持续回暖,在这里越冬的黑颈鹤开始陆续北迁返回若尔盖繁殖地。

该现象主要体现了A.生物保护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4.自然界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的华章,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生石花C.钟乳石D.珊瑚5.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B.该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和食草昆虫之间有捕食、竞争关系C.草固定的全部能量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阳光→草→鼠→猫头鹰→真菌是一条食物链6.在我们“探究鼠妇的分布受光的影响”实验中,至少要选10只鼠妇做实验,目的是为了( )A.取平均值B.减少偶然性C.对照实验D.三种说法都不对7.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这属于(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对环境的制约8.大草原上的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蝶恋花B.鸡打鸣C.羊吃草D.风吹雪10.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滇金丝猴,四肢短小、皮毛厚实,是为了在刺骨的寒风中减少热量的散失。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同步练习(包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同步练习(包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 温度B. 水分C. 阳光D. 空气2.《说苑•正谏》中有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 蝉→螳螂→黄雀B. 露水→蝉→螳螂→黄雀C. 树→蝉→螳螂→黄雀D. 黄雀→螳螂→蝉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 猫头鹰→老虎→种子B. 青蛙→蛇→鼠→猫头鹰C. 植物遗体→细菌→动物D. 草→兔子→狐狸→狼4.大量使用农药,反而使害虫增多,原因是()A. 益虫被大量消灭B. 食虫鸟大量减少C. 使害虫产生抗药性D. 环境污染严重5.深海中无绿色植物分布,这是因为()A. 太热B. 太冷C. 缺氧气D. 无阳光6.下列不属于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是.A. 温度、湿度B. 害虫、蝗虫C. 水分、阳光D. 土壤、空气7.下列食物链的写法准确的是()A. 草→羊→狼B. 草→兔→狼→细菌C. 兔→狐→细菌D. 阳光→草→昆虫→蛙8.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 生物都是由病毒构成C.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二、双选题9.关于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如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和向下可各达10千米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表层和岩石圈的大部C. 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D. 只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才能在大气圈中生活10.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以下关于生物圈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包括了全部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 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C. 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是由浮游植物提供的D.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11.具有一系列生命活动特征的物体叫生物,请判断并选出以下全属于生物的一项()A. 转基因大豆、珊瑚虫、大肠杆菌B. 克隆羊、月季、孔雀C. 试管婴儿、禽流感病毒、恐龙蛋化石D. 珊瑚虫、智能机器人、酵母菌12.下列说法中,能体现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是()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C.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D.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13.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B. 生物都能进行繁殖C. 生物都能运动D. 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反应三、填空题14.调查也是________ 的常用方法.调查时首先要有明确的________ 和调查________ ,制订合理的________ .15.福州内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水质清澈,成群的鱼虾畅游其中…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内河一度成为污水排放地,脏臭袭身,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为还“绿水绕人家”的美景,市政府已开始全面整治内河.专家介绍,投放合适的鱼类是净化水质的重要一环,如投放以藻类为主要食物的鲢鱼.(1)内河属于________ (湿地/河流)生态系统.(2)“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________ 是鱼虾等水生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3)过渡排放污水,使内河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__ 的.16.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大、小两种变形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间超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正常生活,这种现象属于( )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2.近年来,不少白鹭出现在开江明月湖畔,形成明月湖的一道独特风景。

白鹭主要以湖里的鱼虾为食,而鱼虾又以水草为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为水草→鱼虾→白鹭B.如果湖水污染,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白鹭鸟C.通常情况下,食物链中鱼虾的数量最多D.水草属于生产者,鹭鸟和鱼虾都属于消费者3.某农田中种植着大豆,同时生长着稗草、鸭跖草等杂草,分布有七星瓢虫、大豆蚜等动物和根瘤菌等微生物。

下列关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七星瓢虫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能B.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C.大豆和稗草都能制造有机物,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D.根瘤菌固定的含氮物质可以为大豆提供含氮无机盐,因此根瘤菌属于生产者4.2023年2月监测记录显示,随着青海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且食物充沛,1万余只赤麻鸭由候鸟逐渐变成当地的留鸟。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5.下列现象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是( )A.草盛豆苗稀B.光照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C.七星瓢虫捕食蚜虫D.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虫B.克隆羊C.电脑病毒D.生石花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需要营养B.都能由小长大C.都能运动D.都能繁殖后代8.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北风吹,燕南飞B.铁皮生锈C.雨后春笋D.葵花向阳10.初一五班的同学进行课后实践——发豆芽,同学们发的豆芽都是黄色的,而小刚发的豆芽是绿色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小刚发豆芽的过程中( )A.水分过多B.营养物质不足C.没有遮光D.温度过高11.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在下列吃与被吃的生物关系中,构成食物链的是 ( )A.白菜→菜青虫→食虫鸟B.阳光→牧草→牦牛C.蝗虫→青蛙→蛇→苍鹰D.牧草→绵羊→细菌12.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这是因为植物要( )A.生长B.长出新的树叶C.贮存营养D.排出体内的废物13.以下哪种情形是生物改变环境的实例( )A.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C.野鸭的趾间长有皮肤构成的蹼D.刺槐的光合作用使大气的氧含量提高1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生活需要营养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15.蜂蝇是节肢动物门食蚜蝇科的一种动物,它在外形上颇似雄性蜜蜂,可以有效地吓退入侵者,这种现象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影响生物16.在游览怀化中坡山公园时,四月的山脚已是百花齐放争相斗艳,而走到山顶上,却只见到零零散散的几株杜鹃花的花苞,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分17.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A.作出假设B.实验C.得出结论D.表达交流18.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特征,下列选项中,全是生物的一组是()A.太阳、病毒、山羊B.蝗虫、蛇、钟乳石C.新冠病毒、银耳、生石花D.兔子、银杏、机器人19.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下列关于生物生命特征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B.生物都能运动并排除体内的废物C.生物都能生长、分裂、分化和繁殖D.生物都能从环境中吸取营养并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东湖山公园B.一块农田C.一条河流D.池塘的鱼21.在开展调查活动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B.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C.调查时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对象D.开展调查时要能制作生物标本22.生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相互影响、维持生态平衡,这也是党的18大以来倡导的和谐低碳的目标。

河南省商丘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河南省商丘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河南省商丘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一般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B.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产氧量的70%,被称为“地球之肺”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由于人口密集,容易造成环境问题D.湿地生态系统能蓄洪抗旱、净化水质,被称为“地球之肾”2.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漂亮的珊瑚B.面包上长的霉斑C.逐渐变大的石头D.古老的动物骨骼3.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的“城市名片”,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但因“水土不服”,成活率较低。

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4.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校园内的生物,将香樟、橘子树、水草、玉兰归为一类,将蚯蚓、蚂蟥、蚂蚁、喜鹊归为一类。

他们的归类标准是( )A.按照生活环境B.按照用途C.按照形态结构特点D.按照数量5.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是因为海洋生物数量最多B.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C.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D.从生态角度来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生态没有任何联系6.下列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人B.变形金刚C.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D.珊瑚虫7.2023年春季,我市某河段水葫芦开始疯长,水葫芦是一种从外国引进的植物,引入我国后,很快在部分水域蔓延,并威胁水中其它生物的生存。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葵花朵朵向阳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B.温度C.光照D.土壤2.下列例子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朵朵葵花向太阳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C.人体肾脏形成尿液D.植物生长需要水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B.乙表示消费者,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4.中央电视台介绍过,云南有一种草,只要对它唱特殊的歌曲,它的叶子就会翩翩起舞。

这种现象体现了()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5.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划分为()A.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B.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C.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D.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6.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阳光、空气、水D.植物、动物、细菌、真菌7.产生“南橘北枳”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B.温度C.空气D.阳光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肥沃C.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花开花谢B.螳螂捕蝉C.日出日落D.蜜蜂采蜜10.下列环境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撒哈拉大沙漠B.内蒙古大草原C.关中平原的农田D.西双版纳森林公园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弹钢琴中的“机器人”B.慢慢长大的钟乳石C.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D.蘑菇12.下列有关食物链“草→鼠→蛇→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链中鹰获得有毒物质最少B.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该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D.该食物链中,蛇和鼠之间是捕食关系13.用书本遮在爬行的蜗牛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时,蜗牛会往阴影处移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记者于2021年12月13日获悉,天津从入境人员中检出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为中国内地首次检出,下列能表明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属于生物的是()A.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B.具有细胞结构C.由有机物组成D.能使人体发病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种现象属于()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3、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肉质叶像石头的生石花B.长蘑菇的朽木C.鱼化石D.木偶4、2021年4月日本正式决定将福岛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人海,核废水最终会污染()A.海洋生态系统B.日本本土C.城市生态系统D.整个生物圈5、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不.包括()A.需要营养B.能够运动C.进行繁殖D.遗传和变异6、校园中的下列景象,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草地B.一棵银杏C.一群麻雀D.一片白云7、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除了对所观察到的生物要仔细观察外,还要注意()A.该生物的生活环境B.观察参与的同学C.该生物的名称D.自由行动,多处调查8、下列关于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称谓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B.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C.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D.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肺9、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具有发达的根系(如右图),这一现象体现了()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D.一条河流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山东省泰安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舱内,水稻幼苗的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

这体现了(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繁殖后代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人民齐心协力对抗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生物的判断依据是( )A.不具细胞结构B.具有致病性C.能繁殖后代D.个体微小4.植物的光合作用,人的排尿、排汗、呼吸等,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B.繁殖C.新陈代谢D.应激性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冬眠的青蛙B.休眠的种子C.新冠病毒D.电脑病毒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生物圈的范围约在海平面以下11000m和海平面以上10000m之间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组成的D.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组成生物圈7.玉米螟的幼虫咬食玉米的茎、叶和果实,使玉米减产。

而赤眼蜂可将卵产在玉米螟的卵内,使玉米螟约虫卵不能孵化成幼虫,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玉米螟危害玉米的生长B.玉米螟和赤眼蜂都是消费者C.玉米螟和赤眼蜂能组成一条食物链D.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8.牵牛花昼开夜合,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A.生物能够繁殖后代B.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征C.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9.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上升B.下降C.保持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10.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宁强汉水源湿地公园B.美丽的校园C.渭河流域D.西安某公园水系中的金鱼11.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由于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当它在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叶片合闭这个现象说明生物A.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和繁殖D.能像动物一样运动12.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相符的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朵朵葵花向太阳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山公园就是一个生态系统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D.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生产者1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草盛豆苗稀B.大树底下好乘凉C.瑞雪兆丰年D.雨露滋润禾苗壮15.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313)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313)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________,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答案】食物链【分析】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食物网。

【详解】根据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可以写出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物质和能量。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和物质能量的流动。

8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____和____总是维持在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答案】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

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它的特点是动态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8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的。

【答案】自动调节一定限度【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详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云南省思茅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云南省思茅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云南省思茅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的特征不包括( )A.运动B.繁殖C.应激性D.生长2.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之后,与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相比()A.加罩网的实验区小草生长旺盛B.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场虫害严重C.加网罩的实验区草场虫害严重D.生长一样良好3.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DDT浓度为0.5×10-8,现发现各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表。

检测对象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DDT浓度/×10-60.0052.00.575.50.04某同学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了下面四条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A.A→C→B→D→E B.C→A→D→B→EC.E→B→D→C→A D.A→E→C→B→D4.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朵朵葵花向太阳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在校园中调查生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只调查自己感兴趣的生物B.品尝果实的味道并记录C.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也要记录D.单独行动完成调查任务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的叙述不能体现其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B.在草原上草木生长茂盛时,兔子的数量会增加,但有一定限度C.草场上过度放牧就会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很难恢复D.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7.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公园里的所有生物B.澧水河中的鱼类和水C.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D.一条小河8.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③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B.③可将②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盐,供①利用C.②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9.下列生命现象中,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A.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0.下图表示某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食物链。

辽宁省大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①小麦;②蜂鸟;③海带;④蘑菇;⑤鲤鱼;⑥菊花;⑦河蚌;⑧紫菜。

小亮将这些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将①②④⑥归为一类,将③⑤⑦⑧归为一类。

他归类的方法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的家3.下列几种生物现象,主要受温度影响的是A.寒冷地带的森林中针叶林较多B.人参、三七适宜在密林下生长C.小麦、玉米在强光下才能长得旺盛D.仙人掌适宜在沙漠干旱地区生长4.如果要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实验装置()A.B.C.D.5.将调查的校园生物,按生活环境进行归类应该是()A.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B.植物、动物和微生物C.作物、家禽、家畜和宠物D.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6.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以上都是7.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对此起制约的生态因素是()A.水分B.温度C.阳光D.土壤8.小米想探究植物空气湿度的影响,用干湿计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分别测量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湿度。

处理测量数据之后绘制如下统计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时段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小B.由图可知,植物能降低空气湿度C.应该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D.同一地点,晚上的空气湿度大9.与“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诗句是()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C.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0.小冠同学最近学习了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以下是他对相关知识的一些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的生命现象B.“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生命现象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蚂蚁B.青霉菌C.珍珠D.月季12.苹果蠹蛾是一类严重影响苹果生产和销售的蛀果害虫,其幼虫钻入果实内,造成大量虫害果,并导致果实成熟前脱落和腐烂。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

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B.影响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C.该生态瓶中只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3.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多样。

我省的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蔬菜基地B.湿地公园C.原始森林D.高山草原4.在调查周围的植物时,发现叶呈针形的植物是( )A.松树B.桃树C.菊花D.梧桐树5.在学校组织的“校园生物大调查”中,下面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草丛中发现一条蛇,当场将它打死B.小军发现几株奇怪的花草,顺手折下来跑去问老师C.小红抬头一看,天空飞过了一群小鸟,小红将它们记录下来D.小伟看到别人记录单上有蟋蟀,虽然自己没亲眼看到,但也将它记录下来6.向日葵朝向太阳生长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B.生物具有一定的结构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由小长大7.通过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我们对生物的普遍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运动的就一定是生物B.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有生长现象,能够长大的物体都是生物8.为了保护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南极洲,对于所有去南极旅游科考而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要求带离南极地区,这是因为南极洲上的哪类生物相对比较稀少而作出的相关保护措施( )A.动物B.植物C.细菌和真菌D.病毒9.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婴儿听优美的音乐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机器人下棋10.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11.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A.春兰秋菊——光照B.北雁南飞——水分C.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土壤D.春雨贵如油,一滴莫白流——温度12.坡峰岭位于房山区境内,环境优美,是游人喜爱的休闲度假场所,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坡峰岭的鸟类B.坡峰岭的枫树C.坡峰岭森林公园D.坡峰岭山上的土壤13.如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五条食物链B.图可以与阳光、水分和空气部分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图中一条食物链为:草→鼠→蛇→鹰D.正常情况下,在这个食物网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草1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蜗牛C.人体蜡像D.恐龙蛋的化石15.某稻田中有害虫稻蝗和一定数量捕食稻蝗的青蛙,如果捕获全部青蛙,则稻蝗的数量变化可用图中哪种曲线表示()A .B .C .D .16.下列选项中,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A .太湖B .太湖里所有的鱼C .太湖里的水草D .太湖里的水17.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动,会立即合拢起来,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过程在几秒钟就完成,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 .生物能够完成反射活动B .生物具有应激性C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D .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18.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 .B .C .D .19.西双版纳有一种跳舞草,其叶片随着歌声能上,能下,说明生物具有( )A .向光性B .应激性C .遗传性D .适应性20.春天的蚬河里野鸭戏水,绿柳斜映水中,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整个蚬河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B .蚬河里的生物只有竞争和捕食关系C .蚬河里的水草、鱼和野鸭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D .如果遭遇水质污染,野鸭体内的有害物质浓度最高21.千百年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今的瓜和豆的单株产量比以前高了许多,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 .适应性和应激性B .生长和发育的特性C .遗传性和变异性D .恒定性和可变性22.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食草昆虫→老虎→山羊B.阳光→植物→兔→狼C.狐→老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蛇→老鹰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下列能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 )A.黄蜂B.硫细菌C.枯草杆菌D.土壤25.在诸多的古诗文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山东省济宁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试卷)

山东省济宁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试卷)

山东省济宁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C.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或动物的粪便、遗体等不含有能量D.能量的传递是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2.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各小组普遍出现鼠妇没有分布在遮光区,而是钻入未遮光区湿土中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应最先考虑采取的措施为()A.改进实验方法B.修正原先假设C.继续重复实验D.修改实验数据3.中国传统的诗句、谚语中蕴涵了不少生物学知识。

下列成语中体现生物基本特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捕蝉——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蜻蜓点水——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D.种瓜得瓜——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能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等B.生态系统中,能为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的只有生产者C.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生态系统中,只有生产者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大自然5.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无直接关系的是( )A.保护濒危生物B.培育粮食新品种C.测定新冠病毒基因序列D.建立天宫空间站6.早春二月,市政府广场看桃花游人如织,与此同时富川油菜花金黄一片;阳春三月,人们云集姑婆山赏杜鹃花;六月,钟山十里画廊荷花飘香。

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地方,别样的花开。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下列关于图中生物分布特点判断不正确的是( )A.B可以代表鸽子B.D可以代表细菌C.G可以代表青蛙D.C可以代表蚯蚓2.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描写“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文中描述的下列哪种生物和其他三种不是一个类群A.皂荚树B.蟋蟀C.鸣蝉D.蜈蚣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具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烤鸭B.钟乳石C.珊瑚D.蘑菇4.“十一”假期,几位同学到社旗县城东北大乘山游玩,大乘山植被繁茂,生物种类繁多。

下面是他们结合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做出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A.整个大乘山是一个生态系统B.大乘山上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C.大乘山清新的空气和清澈的溪水都属非生物部分D.大乘山中各种生物之间只有捕食、竞争及合作关系5.下面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白云B.一块农田C.一群绵羊D.一棵香樟树6.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A.石头B.机器人C.水杯D.小狗7.生物圈包括了(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表层C.大气圈的中下层、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表层D.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8.生物圈的范围不包括( )A.大气圈B.水圈C.动物圈D.岩石圈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斗争C.捕食D.共生10.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可知,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碳和氢是有机物中重要组成元素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只能由动植物遗体分解而来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D.大气中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将碳又储存于绿色植物中11.“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这句话属于( )A.结论B.假设C.问题D.幻想12.小华不小心磕破了膝盖,这时几百万血小板会形成一张有黏性的大网,把自己和一些红细胞粘在一起,构建一道临时屏障,快速止血,阻止更多病菌的侵入。

浙江省宁波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蛇→草→食草昆虫B.青蛙→蛇→猫头鹰C.草→食草昆虫→青蛙D.草←食草昆虫←青蛙2.下列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帝企鹅生活在以南极大陆为中心的冰冷地区B.亚洲象生活在亚洲的热带丛林C.珊瑚虫生活在热带海洋浅海区D.雪莲花生活在寒冷的湖泊中3.所有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岩石上的地衣B.蝴蝶标本C.喷发的火山D.珊瑚4.草履虫、酵母菌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都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A.它们都属于最低等的植物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它们都有相同的遗传物质D.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5.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这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C.生物能繁殖后代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6.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保护森林B.减少固体垃圾C.减少经济支出D.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7.某生物兴趣小组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水温B.鱼缸中先放入金鱼,然后小心加冰块调节水温C.金鱼安静后记录呼吸次数8.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骆马湖中所有的生物B.淮安市森林公园C.一块农田中的水稻9.原长势相同的两盆君子兰,放在窗台的叶片墨绿鲜艳,放在客厅的叶片淡绿泛黄,影响叶片颜色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B.温度C.阳光D.土壤10.黄河鲤是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吉林省长春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上至今发现有200多万种生物,根据其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可以分为病毒、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

这些生物的共同特征是①具有遗传物质②能够繁殖③独立进行新陈代谢④具有细胞核⑤具有细胞膜⑥都具有应激性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⑥2.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蝴蝶、玫瑰、机器狗B.空调、桌椅、落叶C.富贵竹、浮萍、石头D.柳树、蚂蚁、仙人掌3.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A.人运动后流汗B.手足口病病毒能繁殖后代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D.钟乳石慢慢长大4.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组别黄粉虫数量光照条件温度土壤对照组20只阴暗28℃③实验组20只①②湿土该实验方案中①②③应分别为( )A.阴暗 28℃ 干土B.阴暗 10℃ 湿土C.明亮 10℃ 湿土D.明亮 28℃ 干土5.下列都属于生物的是()A.蝴蝶与花B.细菌与空气C.土壤与树D.恐龙与恐龙化石6.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电脑病毒C.新冠病毒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7.2023年2月初,全国疫情开放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后,某中学向全体家长发放了电子调查问卷,调查全部学生及其家长感染后的康复情况。

这是利用了探究方法中的()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8.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铁锅生锈9.惊蛰过后,天气转暖,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树木开始发芽,春播作物开始播种。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二章综合测试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生物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

下列彼此间表现相互有利的一组是()A.人与艾滋病病毒 B.水稻和杂草C.大豆与菟丝子 D.蜜蜂与槐花2.鱼儿水中游,鸟儿天上飞,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这体现了()A.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B.与食性相适应的现象C.与体型相适应的现象 D.以上三项都正确3.下列各项中属于共生现象的是()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②黑粉菌导致玉米形成黑粉瘤③某些藻类与真菌形成地衣④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光合作用⑤牛胃内的瘤胃细菌,可以帮助牛分解和利用纤维素⑥红色毛癣菌导致人患足癣和手癣A.④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A.油菜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日照时间变短有关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石门坊的黄栌树叶在秋天因温度降低而变红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6.“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A.1只 B.10只 C.100只 D.多少只都行7.下列生物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狼与羊B.蜂巢中的两只蜜蜂 C.狗与其身上的跳蚤 D.松树与水杉8.下列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玉米地里的土壤 B.降雨量 C.玉米螟虫 D.光照强度9.下列现象中,反映生物对光照强度变化适应的是()A.蛾类在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大雁往南方飞D.菟丝子的叶片退化10.对生活在草原上的野兔而言,环境就是()A.草原上的植物、狼等 B.阳光、水、温度、土壤C.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 D.以上都是11.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据此判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草属于生产者,其他都属于消费者B.蚱蜢、螳螂、蜥蜴属于消费者C.通常情况下,蜥蜴的数量最少D.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所有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树木C.水田中的水稻D.一个池塘13.关于生态系统槪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B.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相同和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C.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D.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14.澳大利亚曾发生牛粪太多破坏草场现象,后来从中国引进一种动物﹣﹣蜣螂,有效地解决了牧场上大量牲畜粪便堆积问题.请问,蜣螂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15.如图为贺州园博园全景图,可见图中有人工河、小树林、草地、城池等.另外,河中有鱼儿嬉戏,林中有鸟儿鸣唱…据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食物网 D.食物链16.如图中能较好反映生态平衡时某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的是()A. B.C. D.17.在食物链草→鼠→鹰中,如果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则草的数量会()A.增加B.减少C.变化不大D.不确定18.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蘑菇 B.河蚌 C.水草 D.鼠妇19.下列能够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菜地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环境 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无机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20.图中的食物网是由()条食物链构成的A.4条B.6条C.7条D.9条21.下列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2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水圈 B.大气层 C.生物种类 D.生物圈23.生物圈是指()A.地球上的全部动物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C.地球上的全部植物D.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24.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废弃物带离南极,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弃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 )A.人迹罕至,没有消费者B.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C.微生物(分解者)很少D.废物利用或研究需要25.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淡水湖及其中的全部生物B.毛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动物园中全部生物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26.自然界中的任何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B.具有较复杂的营养结构C.生产者的数量多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7.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是消费者B.甲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C.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D.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28.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A.锡林郭勒草原B.亚马逊热带雨林C.亚寒带的针叶林D.极地苔原带2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城市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30.在一块稻田里,稻卷叶虫、蝗虫是危害水稻的害虫,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学们在校园调查躩螋的生活环境,结果如下表,由此可知适宜躩螋生存的环境是()地点水泥路上水槽边的石头下湿花盆地下干草地中数量(只)023192A.阴暗潮湿B.阳光充足C.阴暗干燥D.高温干燥2.下列食物中,能够成立的是( )A.草→食草虫→蚱蜢→蛇→鹰B.蚱蜢→草→吃草籽的鸟→蛇→鹰C.草←食草虫←蚱蜢←蛇←鹰D.草→蚱蜢→食草虫→鹰→蛇3.“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A.能生长和繁殖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体内废物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呼吸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都能生长繁殖5.下列正确的食物链是()A.太阳→青草→昆虫→蛙→蛇B.青草←昆虫←蛙←蛇C.青草→昆虫→蛙→蛇D.昆虫→蛙→蛇6.下列地点或区域中,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座城市B.家里所有人C.森林里的树木D.一条河里的鲢鱼7.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按照对照实验的要求,表中①、②应分别设计为:组别条件光照温度土壤甲阴暗25℃潮湿乙①②潮湿A.阴暗、0℃B.明亮、0℃C.明亮、25℃D.阴暗、25℃8.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葵花朵朵向太阳——生物需要营养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现象C.松鼠摄取食物——生物需要营养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9.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甘肃省定西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甘肃省定西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甘肃省定西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窗台上的小绿植渐渐向窗外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这主要体现了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下列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诗句是()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C.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3.水生植物红萍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稻田泥土中的微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以上叙述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红萍B.有害昆虫C.微生物D.鸭子4.下列哪组是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A.阳光、空气、水和土壤B.阳光、空气、水和营养物质C.空气、水、营养物质和土壤D.阳光、土壤、水和营养物质5.下列语句没有蕴含繁殖现象的是(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B.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C.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6.葱的叶子上端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此现象说明()A.叶绿素形成不需要土壤B.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C.叶绿素形成需要很大的湿度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7.下列两种生物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A.牛和羊B.狮子和老虎C.鸡和鸭D.食虫鸟和虫8.下列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几种常见生物,都属于生产者的一项是()A.草、灌木B.细菌、兔C.鼠、鸟、蛇D.细菌、真菌等微生物9.下列具有生物特征的是A.钟乳石B.珊瑚C.生石花D.手机病毒10.“大雁南飞”指的是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上海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上海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上海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种生物之间有时有互助关系,下列可以说明这一点的例子是()A.海洋中生活着的蟹和海葵之间B.处于繁殖季节的雄性梅花鹿之间C.蜜蜂和被传粉的植物之间D.蚁群将食物一起搬进巢穴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不断生长的钟乳石B.在水中游来游去的草履虫C.能说话的智能机器人D.电脑病毒3.在探究实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A.阳光B.水温C.水D.空气4.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生物影响生物C.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5.蟑螂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白天它们躲在阴暗的地方,到了夜晚才出来活动。

对于形成蟑螂这一生活习性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B.温度C.水分D.光照6.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小麦和杂草B.猫和老鼠C.青蛙和蛇D.蛔虫与人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桃树B.枯叶C.机器人D.钟乳石8.下列各项符合食物链的是( )A.藻类→虾米→小鱼B.藻类←小鱼←虾米C.虾米→小鱼→大鱼D.虾米←大鱼←小鱼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恒定不变的B.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10.《动物世界》中,羚羊发现猎豹的追击后迅速奔逃,逃脱过程中大量出汗,逃脱成功后来到小溪边饮水补充水分,这一过程不能体现下列哪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11.下列有关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湿地生态系统D.植物制造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70%的是森林生态系统12.在调查校园内生物的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A.事先设计好调查表B.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它忽略C.不要伤害校园内生物D.注意个人安全,小组同学集体活动1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生物圈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2、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5、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6、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7、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类法8、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合拢下垂这个生命现象属于()A、新陈代谢B、应激性C、变异D、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9、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大类的依据是()A、用途B、生活环境C、形态结构D、个人喜好10、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11、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12、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13、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14、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15、生物圈的范围是()()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6、对于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17、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B、水分C、空气D、有机物18、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D、地球及生物19、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0小时,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A、空气B、食物、水C、空气、食物、水D、水20、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21、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A 、空气B 、水分C 、阳光D 、营养物质 22、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水圈 D 、以上三项 2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 A 、查阅书刊报纸 B 、拜访有关人士 C 、臆造拼凑数据 D 、上网搜索 24、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 A 、分组实验 B 、 重复实验 C 、独立实验D 、对照实验 25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合作 B 、寄生 C 、捕食 D 、竞争 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 、合作 B 、食物网 C 、捕食 D 、竞争 27、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温度和水分 B 、光和温度 C 、水分和光 D 、土壤和温度 28、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2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A 、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 、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 、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 、 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30、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 A 、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 、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 、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D 、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3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 、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C 、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32、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 、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D 、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3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池塘中的水草B 、 池塘中的鱼C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 、 一个池塘 34、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水、空气等 35、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36、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先减后增37、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 、生产者B 、分解者C 、消费者D 、食物链38、下列是一些池塘中常见的生物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将上述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次序为( ) A 、④→①→②→③→⑤ B 、②→⑤→③→①→④ C 、③→②→①→⑤→④ D 、②→⑤→④→③→① 39、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 、A→B→C→D→E B 、E→D→C→B→A C 、D→A→B→C→E D 、C→E→B→A→D 40、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 A 、少量增加 B 、富集 C 、减少 D 、不变 41、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草→兔子→狐狸→狼B 、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 、猫头鹰→老虎→种子D 、青蛙→蛇→鼠→猫头鹰 42、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A 、无限的B 、不受影响C 、有限的D 、永不改动4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水圈B、生物圈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44、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A、DDT挥发性极强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45、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人B、绿色植物C、高楼大厦D、动物46、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47、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开采48、下列那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呼伦贝尔大草原B、青海湖C、人工蔬菜大棚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二、填空题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设置了和两种环境。

4、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把10只鼠妇放在培养皿中央,在培养皿的左侧盖上黑纸板,5min后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在(1)中,若房间的光线很暗,5min后观察,_____________出现(1)中的结果(填“能”或“不能”)(3)、小露同学在完成探究(1)时,发现10只鼠妇均躲在了黑纸板下,她轻轻地将培养皿的右侧放入潮土,在慢慢的取下黑纸板,5min后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

由此又能够得出的结论是:(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5)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了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____________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________两种环境的对照。

(6)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链:(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图中动物可统称为。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3)在此食物网中,总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一条食物链为(4)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和。

(5)如果鼠的数量减少,短期内蛇的数量怎样变化。

(6)蛇和鼠之间是关系(7)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8)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和的流动。

能量流动是(9)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通过食物链不断(10)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维持在的状态,这就叫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