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合集下载

十八大最新教育指示

十八大最新教育指示

十八大最新教育指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最新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报告提出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科学发展,人民满意。

具体提出了六项任务: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进一步明确强调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

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四是坚持协调发展。

要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五是坚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六是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袁贵仁指出,报告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提出,要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当作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迅速在全国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涵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涵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涵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则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进步的关键所在。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涵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师资培训改革等等。

下文将具体阐述这些改革的内涵和意义。

一、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育体制改革旨在建立健全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平,加强学校管理和治理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科融合、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此外,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偏重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而教育评价改革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能力、素养和创新潜力纳入考量。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师资培训改革师资培训改革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而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

因此,师资培训改革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的实践培训和终身学习机制,从而确保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涵丰富而广泛。

只有在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和师资培训改革等多个方面齐头并进,我们才能够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当紧密合作,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落地实施。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迈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为国家的繁荣做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教育部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

教育部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

2012年·第12期11月2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袁贵仁强调,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定不移、不失时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袁贵仁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全面”重要目标,特别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加大综合改革力度,提高改革的协调性实效性,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

袁贵仁强调,要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一)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要充分认识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改革意识,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深化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一同部署,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深化改革的要求。

(二)进一步做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教育事业极其重要、极其复杂,必须基于国家“五位一体”建设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两个大局,加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

要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各地各校差距大这一现状,充分考虑教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正确处理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步发挥基层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要求,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教育工作评价的根本标准。

基层蕴藏着无穷的改革力量和智慧,是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尊重地方和学校的首创精神,保护和调动基层改革的积极性。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变得愈发重要和紧迫。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指在各个环节和层面对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构建立体化教育体系构建立体化教育体系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

这一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层次的教育,旨在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全面、均衡的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石,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和发展。

政府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提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对学前教师的培训和支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智育、德育、体育和艺术的全面培养。

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推动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

应当加强与行业的对接,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技能培训,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二、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的评价体系强调程度分级和竞争,容易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分数,忽视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因此,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是培养人才、推动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

教育评价应该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学术成绩,还应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如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

同时,教育评价也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潜能。

政府和学校应当加强对教育评价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教育机构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巩固,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当今的中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教育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情况下,教育事业发展要越过“高原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我们重视教育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

教育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配套,否则就很难推进。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针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校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等进行统筹设计、系统推进。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教育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推动教育事业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和推动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切实解决好“入园难”、“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者:袁贵仁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3年第12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

(一)改革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5年辉煌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发布迈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努力构建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战略部署,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特别是2010年发布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3年来,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明显增强,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顺利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都在朝着纵深推进。

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这完全得益于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注入的活力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三维十度体系学习心得)

全面深化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三维十度体系学习心得)

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学习三维十度立体评价体系心得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民的期盼;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必须优化学习负荷;必须优化教学方法。

双有效: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双有效课堂评价体系:三维十度课堂评价体系,是在实践层面落实“双有效”课堂要求、构建和谐新课堂的典型的较为成功的路径和模式。

二.三维十度立体评价管理体系三维十度立体评价管理体系以“和谐教育”为核心,以“双本”教育思想(教学管理以师为本、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为理论支撑,形成了全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内容体现:教的基本模式、学的基本模式和评价的基本模式校长观:充满理想、思想新颖、人尽其才、公正公平教师观:师德高尚、充满激情、业务精湛、育人教书学生观:充满活力、习惯优良、善于沟通、关爱他人课堂观:激发学能、以学定教、学习有效、教学有效教的重心在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是不是形成了;学习的兴趣、动力、意志等是否得到激发而形成自身的品质。

三.践行教学改革,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线教学改革的目标传统教学的利与弊:传统教学中,多轮教学与反复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容及应用得到了训练,学生机械的重复过程得到了熟练;但在学生自身接受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的意识、质疑和进取心却受到了遏制,缺少了批判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改革的目标:1)让每个学生都进步,都学会学习;2)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路径和知识认知结构,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品质;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机、意志等学习动力系统。

三维十度引领的学习方式:学生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案,一次完成一下学习任务:读书感悟、构建知识结构、练习寻疑、答惑解疑、展示创新、梳理总结学习成果。

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的目标,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优化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
近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印发,明确了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虽然教育需要产业化、证券化,以助推社会有序参与,但教育更应注重本源与边界,提供更公平与更高质量的教育,推动社会发展。

《意见》对K12(即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校外辅导行为予以规范。

以勤上股份为代表的K12 校外辅导领域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

幼教、职教与继续教育则受到鼓励。

国家政策利好职教领域,这对恒企教育长远发展肯定是好事。

读罢《意见》后,开元股份副董事长、恒企教育董事长江勇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意见》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设立2020 年目标
教育的地位再一次被明确。

《意见》指出,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意见》提出,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 年,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缓解,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格局更加完善,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

在充分肯定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优先发展地位需进一步巩固。

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学前。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1期关键词:教育改革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攻坚克难重点和系列政策举措,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的战略思路。

我们必须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5 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针,始终强调把教育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在健全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促进教育公平体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实施3 年来,教育改革步入攻坚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全面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继续推进教育领域多方面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我国顺利完成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教育总体上处于全球中等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改革带来的强大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

第二,教育改革是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我们积极适应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在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上迈开新的步伐。

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旨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下面提出了一些实施方案,以推动教育领域的综合。

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应推行减负政策,减少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兴趣爱好和专长。

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实训设备不足等。

因此,应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完善实训设备。

同时,要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将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培养更多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

第三,要加强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

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大学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另一方面,要高校的招生制度,逐渐实行全面招生制度,增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名额,以选拔更具创新能力的学生。

同时,也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第四,要加强教育评价。

目前,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要改变评价方式,推行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

这样既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力。

最后,要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为优秀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总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综合管理类A类)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归纳概括题(30分)题目:请阅读以下材料,归纳概括出我国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材料:1.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2.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实现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好学”的目标,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

3.高等教育方面,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逐年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不断提高。

4.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城乡、区域教育差距逐步缩小。

5.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提出对策题(35分)题目:某市为了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

然而,在推广过程中,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垃圾分类设施不足,且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导致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缓慢。

针对这些问题,请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综合分析题(45分)题目:以下是一份关于我国某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调查报告,请根据报告内容,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国某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消费比重下降,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比重上升;2.住房消费支出稳定,但占比有所下降;3.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增长迅速,成为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居民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

请结合以上调查报告,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

2.针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材料作文题(40分)题目: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题,结合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综合管理类A类)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归纳概括题(30分)题目:请阅读以下材料,归纳概括出我国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导向和重点举措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导向和重点举措
视 点 聚 焦 本 刊 关 注 ■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导 向和重点举措
◎福建 教 育学 院 郭春 芳
摘 要
党 的十 八届 三 中 全会 提出 的 深化 教育 领域 综 合改 革 , 是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事 业 全 面深 化 改革 的 重要 内 容 , 是 基本 实 现 教育 现代 化宏 伟 目标 的强大 动 力 , 是 努 力办好 人 民满 意教 育的 必然 要求 。深化 教育 领域 综合 改革 , 必 须坚 持立 德树 人 的基 本 导 向 , 必 须 把握 大力 促 进教 育 公平 、 进 一 步完 善教 育体 系、 开展 考试 招 生 制度 改 革 、 推 进 管办 评 分 离等 改革 重点, 促 进 教育 事 , 具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义。

提 出 的发 展 目标 和 要求 , 是全 面 建成 小 康社 会 的 奋 斗 目标 在 教 育领 域 的 重要 体 现 。基本 实 现 教育 现代 化 ,
就 是 要树 立现 代 化 的教 育 理念 , 建立 完 善 的现 代 教育 体 系和 现 代化 的教 育 管理 制度 ; 就是 要 加大 教 育投 入
事业 的科 学发 展 。 3 .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是努 力办好人 民满意教育
的 必 然要 求
党 的十八 大提 出 “ 努力 办好 人 民满 意 的教育 ” , 充 分体 现 了党 中央 对 教 育 事 业 的高 度 重 视 和 对 优 先 发 展教 育 的坚定 决心 。“ 努力 办好 人 民满意 的教 育 ” 既是 科学 发 展观 以人 为本 核 心 思想 的重 要 体现 , 也 是实 现 好维 护 好发 展 好 最广 大 人 民根 本利 益 、 促 进 人 的全 面 发 展 的 重要 体 现 , 就 是 要坚 持教 育 为人 民服 务 、 教 育 的发 展 成 果 由人 民共 享 、 以人 民满 意 不满 意来 评 价教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汇报材料)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汇报材料)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汇报材料引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通过对教育体制、教师培养、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能够促进高中教育的有效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教育体制改革高中教育体制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

我们应该加强对高中教育管理的规范和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加大对高中学校的投入。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和实际经验,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培养改革教师是高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升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并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

学生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评价、项目评价、小组评价等,以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政策建议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建立高中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估,推动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

4.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结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教师培养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努力,我们能够全面提升高中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调研报告: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调研报告教育事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全面掌握我区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进展,积极探索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新途径,区委成立专题调研组,对深化中小学校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两项改革”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区教育基本情况(一)学校布局及学生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255所,在校学生104537人。

其中,幼儿园179所,在园幼儿36816人(公办33所、5463人,民办146所、31353人);小学58所,在校学生49441人(公办33所、29440人,民办25所、20001人);初中9所,在校学生4841人(公办8所、2637人,民办1所、220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校学生2562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0877人(公办3所、4517人,民办1所、6360人)。

城区现有学校175所,在校学生87740人,分别占学校总数的68.6%、学生总数的84%;农村现有学校80所,在校学生16797人,分别占学校总数的31.4%、学生总数的16%。

(二)教职工队伍结构基本情况。

教师编制结构情况: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在编在职教师3611人。

其中:中小学编制3050名、幼儿园编制423名,按照省颁标准,中小学、幼儿园共缺编538名。

教师学历职称情况:全区现有高中教职工65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634人,达标率97.4%,拥有中高级职称教师474人,占72.8%;初中教职工875人,专科及以上学历863人,达标率98.7%,拥有中高级职称教师575人,占65.7%;小学教职工1802人,专科及以上学历1747人,达标率96.9%,拥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423人,占78.9%;幼儿园教职工260人,专科及以上学历230人,达标率88.5%,拥有中高级职称教师66人,占25.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进程的快速推进,全区教育供需矛盾突出、学校布局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教学缺乏活力,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大班额”、“择校热”、“入园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要求和教育强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教育部2024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2024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2024年工作要点一、深化教育改革在2024年,教育部将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重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二、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重点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鼓励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五、增强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推进数字化教育转型加快推进数字化教育转型,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七、促进教育公平与特殊群体关爱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农民工子女、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八、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扩大留学规模,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九、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十、强化教育评价和督导工作完善教育评价和督导体系,强化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评价和督导工作。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对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同时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力度,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

1辽宁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1辽宁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1辽宁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辽宁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根据国务院相关部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作要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思路,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1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坚持*、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实施范围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的教师;设区的市和县教学研究、电化教育、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可参照本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参加改革四、主要内容健全制度体系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臵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2、统一职称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2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小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4、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岗位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完善评价标准1、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坚持从满足我省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全省各类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具体标准条件》各市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申报标准条件,可高于省定的具体标准条件2、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着眼于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3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其中,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体现中学、小学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所区别;对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创新评价机制1、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各市要加强对中小学职称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实行评审专家责任制2、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在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认可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办法,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增强评审公信力3、完善和严格评聘工作程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从申报、推荐、呈报、评委会组建、同行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核准公布等逐个环节加以明确,确保评聘程序科学规范、过4程公开透明、结果客观公正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1、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待遇,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管理和规范2、中小学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各层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和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各等级的结构比例,根据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体系,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中小学教师岗位设臵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正高级教师数量按照国家下达我省的指标确定,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统筹兼顾岗位、学段、学科、层级、地区等结构要素,科学制定全省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具体方案,评审结果上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审批经批准同意的正高级教师直接聘任,不占用学校高级岗位3、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要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中小学教师竟聘上一职称层级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对历史原因和政策因素形成的超出岗位结构比例聘用情况,由学校按照主管部门确定的本年度可聘用岗位数额开展评聘工5作,省对各市实行总量控制和因市制宜政策,确保改革时核实的超岗数量逐年减少4、加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组织领导学校要组建竞聘推荐组织实施机构,制定竞聘方案,竞聘方案经学校全体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按照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管理权限,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基本程序如下:个人申报中小学教师竞聘相应岗位,要按照不低于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具体标准条件的要求,遵循规定程序向聘用学校提出申报;考核推荐学校对参加竟聘的教师,要结合其任职以来各学年度的考核情况,从师德素养、岗位教学工作业绩、教学一线实践经历、表彰奖励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经集体研究确定结果并公示其中,竟聘上一职称层级岗位的拟聘人选,参加专家评审;同一层级内竟聘上一岗位等级的拟聘人选,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专家评审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组建辽宁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委会,负责全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工作各市有关主管部门组建相应职称评委会,负责所属中小学高级教师及以下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工作评委会按照评价标准条件,对学校推荐的拟聘人选进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评审结果经公示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学校聘用学校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结果,按照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有关6规定,将通过审核确认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5、对改革前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原有资格依然有效,聘用到相应岗位时不再需要经过评委会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这部分人员择优聘用时给予适当倾斜6、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批准,有条件的市可以探索施行特设岗位副高级教师评聘工作,按照省人力资源保障厅、省教育厅下达的岗位计划,选聘市或县直属中小学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从事3年以上教育教学服务,实行岗位专设、职务特聘、待遇先兑、关系不动等优惠政策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五、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动员部署召开全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对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各市按照省里工作安排和有关要求,搞好本地区动员部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省对市、市对县、县对学校的政策培训人员过渡通过学校梳理统计、个人核对确认、统一资格审查等程序,对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对应关系,直接7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体系,并统一办理过渡手续,顺利实现现有已聘用人员的职称过渡工作对于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资格予以保留,按改革前实际聘用岗位过渡,待相应岗位出现空缺时按政策和程序参加竞聘对于学校改革前已经超出岗位结构比例开展聘任的,改革时人员按照改革前实际聘任情况,正常过渡到对应岗位组织评聘学校教师岗位出现空缺的,根据工作需要并经主管部门同意后,确定推荐数量,并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组织开展竞聘推荐工作通过竞聘推荐且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由学校直接聘用;对通过竞聘推荐但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参加职称评审,通过评审后由学校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从XX年开始,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按照《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具体标准条件》和《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XX年10月底前完成全省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后实施聘任总结评估按照全省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安排部署,认真组织自查和检查,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改革工作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深化完善改革的意见建议8六、有关要求加强领导,分工负责省*成立全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省*分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工作的副省长任组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分管负责同志及有关职能处室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除正高级教师外,由各市负责组织实施各市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改革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综合管理和指导监督,切实做好具体组织和落实工作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改革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和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内部人员过渡、职称评聘和聘后管理工作平稳过渡,稳慎实施要做好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准备工作,结合实际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照改革政策认真梳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点研究和妥善处理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制度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新矛盾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有序推进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各级别新的职称评聘工作,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原则要求、标准条件、评价办法、评聘程序等进行9科学谋划,有效推进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强舆情监控,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做好政策解释、舆论宣传和业务培训等工作,讲清说透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主要精神和政策规定,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处理矛盾和焦点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重大部署,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

要求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重视心理健康,改进美育教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要求促进教育公平。

把受教育机会公平作为基本要求,以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作为重点环节,更加重视规则公平。

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帮扶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才。

要求提高教育质量。

着力推进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确保教育改革1/ 17发展的各种要素都能有效服务教育质量提高。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要求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要求推进管办评分离。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挑战当前,我省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随着社会生活逐步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迁移流动的教育人口将大幅增加;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学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已经受到全方位的冲击,等等。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改革创新,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之---------------------------------------------------------------最新资料推荐------------------------------------------------------ 引领、强省之根基。

(三)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成为新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0 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奋斗目标。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是江苏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江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鲜明旗帜。

去年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与教育部签署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至2020 年)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正式启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

规划到 2020 年,全省教育发展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在实施步骤上,规划到 2019 年全省教育现代化整体达成度为70%、 2019 年为80%、 2020 年为 90%左右。

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更高,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更加注重内涵水平,更加突出时代特征。

今年将首次开展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

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努力实现实实在在、老百姓感受得到、公益普惠的教育现代化。

(四)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呈现新趋势公平而卓越,3/ 17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追求。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全面教育改革计划,包括延长学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育标准等。

法国启动新一轮高中教育改革,确立更好定向、更好辅导、学好外语三大改革目标。

2010 年,英国政府发表题为《教学的重要性》的教育白皮书,就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等进行了详细规划。

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呈现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反思教育的价值取向,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二是侧重对课程的持续改进和更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三是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柱,从培养、入职、培训、奖励等环节入手,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调整学校与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形成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

美国 2019 年提出在未来 3 年投资 80 亿美元,促进校企合作培训 200 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到 2020 年增加 500 万职业教育毕业生。

韩国在《2020 目标:全民职业教育》中提出,要构筑面向所有人的、从学校向工作---------------------------------------------------------------最新资料推荐------------------------------------------------------ 岗位、从工作岗位向学校灵活转换的、贯穿终身的、职业能力开发导向的、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

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我们必须放眼世界,立足实际,进一步明确思路,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布局结构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事业发展规模保持稳定。

在初中毕业生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中职学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2019年全省中职招生 33. 9 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 99. 8%,完成率位居全国第四。

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盐城、扬州、镇江等 8 个市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中职招生计划,部分地区中职学校招生超过了普通高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推进 215 个试点5/ 17项目。

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贯通衔接,试行3+2 3+3 3+4 5+2 四种形式的分段联合培养。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推进对口单招改革,开展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高职院校试点,积极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

目前全省中职毕业生约有30%直接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

!--endprint-- !--startprint-- 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推进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目前全省教育系统内公办中职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标准(三星),现有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四星)134 所, 58 所学校立项建设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学校比重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建成 118 个国家级和 317 个省级中职实训基地。

2019 年立项建设 113 所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 277 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在 2009~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代表团中职组、高职组金牌数连续 5 年双双获全国第一,实现五连冠。

在 2019~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中职组实现金牌总数和总分三连冠。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

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最新资料推荐------------------------------------------------------ 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每年订单培养规模占招生总量的 20%左右。

推进引企入校办校进厂等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协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建立 22 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校企合作战略联盟。

成立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建立 1200 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专业统筹推进职教课程改革,建成 264 个课改实验点和133 所课改实验学校。

58 所国家示范中职校协作开发了 102 门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推进中职2. 5+0. 5 、五年制高职4. 5+0. 5 学制分段改革。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质量监测。

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就业率连续 7 年保持在 95%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实行职业学校教师职务单独评审,开展职业学校特级教师和正高级讲师评审。

率先在全国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首次评出 150 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至此,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覆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各类教育。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体系。

7/ 17省财政每年安排 2019 万元用于中职教师培训,安排 500 万元用于特聘兼职教师补助。

目前,全省职业学校教师本科达标率达到 94%,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 65%。

总体上看,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职普比例失衡,部分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较差,各项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校企合作有待深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尚未受到普遍重视,一些试点地区、学校对改革持观望和应付态度,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气研究解决。

(二)认真做好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战略任务,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关键举措,以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努力在发展方式、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最新资料推荐------------------------------------------------------ 机制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