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面临的问题及其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面临的问题及其策略
作者:刚祥云陈雅歆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2017年第10期
摘要:近期有关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话题被“提上日程”,但是究竟何谓研学旅行以及如何合理地推进研学旅行并使之落地生根。道理似乎明朗,实践仍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研学旅行”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尚未被普遍理解;第二、实践过程中易出现“难接地气”、“逐利而无学”、“安全不好保障”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以高校研学旅行理论方案的研发与推广为首要,以研学目的地对接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资源的整合为必要,以研学旅行课程化的有效拟定为方略,致力实现“高校+中小学+旅游地”研学旅行一体化。
关键词:研学旅行;中小学教育;课程化;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0-0026-0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特别是2016年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研学旅行得到快速发展。但研学旅行在实践层面上存在一定难度。这种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研学旅行”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尚未被普遍理解;第二、实践过程中易出现难“接地气”、“逐利而无学”、“安全不好保障”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以高校研学旅行理论方案的研发与推广为首要,以研学目的地对接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资源的整合为内核,在研学旅行课程化的有效拟定下健康运转,实现“高校+中小学+旅游地”的研学旅行一体化。
一、“研学旅行”的义涵及其必要性
“研学旅行”是一种践行校外教育的重要方式。回顾国内“研学旅行”的足迹,可以从2013年全国个别省市地区进行试点探索说起,2014年7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再次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直到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同年12月,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合力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并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义涵及其重要性做出阐述。其中明确:“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简而言之,“研学旅行”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在旅游过程中,践行校外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毫无疑问,“研学旅行”概念的提出,有其自身价值和时代意义,主要体现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合理化转向,总结其益处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参与者个人而言,可以增长知识、培育情感、锻炼意志,使参与者的身、心、德、智、体等获得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调动了人的知、情、意等心理结构,并使它们有效配合,协调运转。
第二,对于群体社会而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机制完善。
第三,对于教育方式而言,它是对新兴教育方式的一种探索,而且是积极有为的。因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落脚点是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某种深度融合,进而在轻松愉悦的旅行过程中学习,因此,它是一种现行学校教育之外的校外实践“补偿”。
第四,对于生活质量而言,可以弥补学生日常单调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健康合理地利用闲暇时光。在满足学生出门旅行愿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生活趣味与多样性,丰富其人生阅历。
总之,“研学旅行”不失为一种积极有为而又潜藏巨大力量的教育践行方式。但是这一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研学旅行”践行过程中的问题
任何一种新型理念的实践,都会伴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研学旅行”在实践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归纳为:
第一,“研学旅行”方案宏大而笼统,难“接地气”。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不一,承载能力有异,基础设施也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研学目的地的选择及其研学方案的制定上,要慎重且“接地气”。解决这一问題,就要在一个大的原则下,尽量实施具体的原则,距离选取的“就近”原则,目的地选择的“个性”原则,教育内容与活动方式设置的“多样化”原则以及根据不同季节旅游人群与当地旅游资源的“变化”原则。更为重要的是,研学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研学结束后是否能惠及“研后之教”,这直接关系到研学活动的持续开展。
第二,“研学旅行”观念及其必要性,可能尚未得到普遍理解。观念意识的陈旧或者误解,可能会阻碍“研学旅行”的茁壮成长。比如: 2017年5月26日,联盟成立大会上,笔者作为参会一员,在与一些企业及教育机构代表的交流过程中,笔者深感有些人并没有完全理解“研学旅行”的宗旨及其意义,对其概念的理解仍旧停留在“游玩”和如何能够获得自身利益这一方面,有“游”而无“学”。况且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他们制定课外活动的一个“标尺”。此外,
就目前中小学校的教育现状而言,“升学率”仍是其首要考虑因素,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愿意将时间和金钱投资到与分数直接相关的校内课程方面,而压缩对与升学课程无关活动的投入。
第三,鉴于研学旅行活动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出行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研学过程中可能会滋生“逐利而无学”的现象。首先,对校外活动的安全性考量。出门旅行,安全是重中之重,出行前如何对设计的研学路线作出安全评估,拟定安全规范,如何规避风险;出行途中,遇见意外情况,有何种应急预案;对于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如何处理、如何认责,都要解决在研学之前。其次,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旅游企业乃至教育机构的参与,因此多部门合作,不同理念有时难以统一,部分企业或教育机构有“逐利”倾向,因而,研学旅行能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导”,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保持警惕,且要实施有效的管控措施。
三、“研学旅行”践行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以高校研学旅行理论方案的研发与推广为首要
高校具有丰厚的师资力量,有一批具有长期从事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专家,他们有丰硕的理论经验,借助于理论素养,并结合一定的教育学发展规律,可以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研学旅行理论方案。而随着合理方案的提出,就可以在当地的研学旅行基地做试点推广,并在推广的过程中逐步完善。高校在制定研发方案的同时,要做到分阶段、分内容、明目的,因为不同阶段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以及小学生和中学生接受心理层面上的差异,因而对研学目的地的兴趣点也存有差异。
(二)以研学目的地和学校教育的资源整合为必要
合理方案的制定是首要条件,而研学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整合亦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内容。这就需要部分景区的建设必须对接学校教育、学校课程,分阶段执行,并针对小学与中学研学内容的不同而做出相关调整,甚至可以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之初,将研学因素考虑在内,结合专家、教师等意见,设计成集大众旅行、研学旅行等多种旅行模式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此外,教育和旅游部门相结合,可以使两个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将繁琐的旅行移交给经验丰富的旅行机构代为操作,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关注“研”和“学”,既能转移风险,又能给学生减轻经济负担,使研学旅行既有“学”,又能“游”。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的“辅助与补充学校与家庭教育”研学旅行,在旅行社的代理下, 8所学校6000名学生进入大学,他们各自“探秘奇趣的昆虫世界,其中有蝴蝶欣赏,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等;探寻农耕文化包括了解蜜源植物、寄主植物、蝴蝶文化,认识石碾、马车、风车、水车等,感悟中国万年农业;踏入深厚土壤世界,感受五色土壤神奇,园内识花认树,走进神秘植物世界,参观室外五谷杂粮、中药材;探寻动物世界的神奇奥秘,观看电影《地下仪仗队》、《植物私生活》、《云断秦岭》等”。
(三)以课程化的拟定、运行为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