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表内除法(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对于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计算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学生对于除法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道具,如分水果、分零食等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除法的算式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并讲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除法运算的顺序和规则,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除法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敨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基本除法运算的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除法运算中的余数概念,并正确处理余数。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表内除法的示例和练习题。
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
3.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前一单元数学知识,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引入问题,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为表内除法的学习做铺垫。
2. 新知识讲解
1.讲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2.介绍表内除法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表内除法运算,包括
如何处理余数等问题。
3. 示例演练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表内除法示例,确保他们掌握了基本运算方法。
4. 练习环节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新知识。
5. 拓展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除法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强调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1-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1-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表内除法运算的概念。
2.学会利用竖式运算法完成简单的表内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竖式运算法解决表内除法问题。
三、教学准备
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教案手稿
3.板书、彩色粉笔
4.数学练习册
5.课堂小组活动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新知识
1.引入表内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看到一组除法算式,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
2.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表内除法的重要性。
第二节:讲解课程内容
1.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表内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2.分析表内除法运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运算法的原理。
第三节:学生练习
1.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一些简单的表内除法运算题目。
2.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检查和纠正。
第四节:课堂互动
1.定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或上台演示解题过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思维,促进学习。
五、课堂总结
1.回顾今天课程内容,强调表内除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提醒学生完成作业,并对下节课内容进行预告。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相关题目。
2.总结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础知识,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除法知识,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提前复习乘法知识,准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除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除法接力、除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除法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物品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表内除法运算。
3.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多步骤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白板、马克笔、小板书。
3.备课:设计好教案和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表内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2.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讲解1.介绍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和运算方法。
2.举例说明表内除法的具体运算过程。
第三步:示范演练1.教师示范一个表内除法的运算题,并请学生跟随一起操作。
2.学生自主练习表内除法算式,教师随堂巩固。
第四步:拓展练习1.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一些需要用表内除法解决的场景。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呈现自己的答案。
第五步: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设计一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表内除法去解决。
六、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进行运算,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表内除法教案6篇
表内除法教案6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认真准备,因此不能不慎重对待。
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老师定位课堂的优点和不足,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案课件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表内除法教案”,相信它会引起您的兴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记得收藏!表内除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包含分的表象,经历包含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包含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学习包含分之后,学生容易混淆“等分”与“包含分”,教师应注重加强两种分情况的对比,找到隐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包含分”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
瞧,动物王国要开春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分东西呢。
出示课件:苹果,桃子师:哇!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打算分给谁?怎样分呢?我们一起瞧一瞧。
课件出示:猴子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分桃子【设计意图:结合春天要开运动会的情景,引出本节课探究的新知,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受“包含分”的含义(一)分果冻1.提出问题师:猴子妈妈想怎样分这些桃子呢?课件出示问题:8个桃子,每2个分给一只小猴,可以分给( )只小猴呢?学生活动:留有片刻学生独立思考2.动手操作师:你能帮助猴妈妈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吗?并把你的想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给同桌听。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1)学生活动:小老师板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全班互动。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诀⼝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紧密联系学⽣的⽣活经验,为学⽣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了解知识来源于⽣活,消除学⽣因为第⼀次接触除法⽽产⽣的陌⽣感,从⽽让学⽣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是通过学⽣动⼿操作,分⼀分、摆⼀摆等⽅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抽象概括,建⽴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先建⽴“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
在总数中分⾛同样多的⼏部份,也就是⼏个减数相同,这样⽤除法计算⽐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个数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多少⽤除法计算,求⼀个数⾥⾯有⼏个另⼀个数也⽤除法计算。
3、通过看⼀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诀,那么⽤2~6的乘法⼝诀求商就⽐较容易了。
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相乘得被除数,再想⽤哪⼀句乘法⼝诀。
5、除法应⽤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是把总数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多少;⼆是表⽰⼀个数⾥有⼏个另⼀个数。
因此,除法应⽤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
这两种应⽤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
不同点是其中的⼀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教学⽬的: 1、让学⽣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较熟练地⽤2-6的乘法⼝诀求商。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表内除法一教案课题: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人教版)第7-9 页例 1、2,练习二第 1、 2 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让学生经历分物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指导活动学生活动修改一、准备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准备了哪些食品。
说一说了解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到的情况二、新课1.教学例 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 1)班的 5 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1)讨论分(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配方案。
(2)(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动手分一分。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 13 页“做一做”。
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 份,特别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平均分成5(2)让学生用10 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份,是什么意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 5 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
然后,按分的结果思。
”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请各组用实(1)按 14 页例 2 提出: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5 份。
物图卡片(或(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表内除法(一)知识点教案
表内除法(一)知识点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
2. 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算式,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等分和包含分)的不同含义。
2. 理解除法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一些分东西的场景图片,如把6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等,提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呢?”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分法。
(二)新授(25分钟)1. 平均分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拿出8个小棒,在黑板上演示不同的分法,如:- 一种是分成1根和7根;- 另一种是分成2根和6根;- 再一种是分成3根和5根;- 最后是分成4根和4根。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问学生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2) 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3) 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棒动手操作,把12个小棒平均分成3份,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是否平均分。
2. 除法的初步认识(15分钟)(1) 教师再次展示平均分的例子,如把10个桃子平均分给5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分几个?引导学生用连减的方法计算:10 - 2 - 2 - 2 - 2 - 2 = 0,得出每个小猴子分2个桃子。
然后教师引出除法算式:10÷5 = 2,介绍除号“÷”,并讲解除法算式的读法:10除以5等于2。
(2) 讲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0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5是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2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
(3) 让学生再做一些平均分的例子,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如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列出算式15÷3 = 5,教师巡视指导。
二年级表内除法(一)教案
二年级表内除法(一)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表内除法(一)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 准备一些练习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表内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除法算式,如:12 ÷ 3 = ?,并询问学生如何计算出答案。
知识讲解:1. 教师向学生解释表内除法的概念,即在一个乘法表中,除法算式的除数和被除数都可以在表中找到。
2. 教师可以用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如何在乘法表中找到除数和被除数,并进行除法运算。
示范操作:1.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些表内除法的算式,如:4 ÷ 2 = ?,6 ÷ 3 = ?,并要求学生在乘法表中找到对应的除数和被除数,并计算出答案。
2. 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上台示范解题过程,以加深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理解。
巩固练习:1. 教师分发一些练习题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检查答案。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
拓展应用: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一个篮子里有18个苹果,每个人分到3个苹果,问一共可以分给多少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用表内除法解决。
总结回顾: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表内除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练习和应用。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制作乘法表的游戏或编写表内除法的小故事,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2.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运算——除法。
你们听说过除法吗?谁来说说除法是什么?生1:除法就是分东西。
生2:除法就是把一个数分成几份。
师:说得很好!除法就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份,那么我们怎样用除法来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内除法。
2.学习除法的含义生:3根。
师:那么我们怎样用除法来表示呢?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写出来。
生:12÷4=3师:这就是除法算式,其中12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商。
除法算式的写法是:被除数÷除数=商。
3.学习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除法的含义,那么怎样来计算除法呢?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一起学习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1)口算除法师:我们先来学习口算除法。
请大家看这个算式:9÷3。
谁能来说说怎样计算呢?生:9÷3=3,因为3乘以3等于9。
师:很好!这就是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可以先找到一个数乘以除数等于被除数,然后就可以得到商了。
(2)笔算除法师:我们学习笔算除法。
请大家看这个算式:18÷6。
谁能来说说怎样计算呢?生:18÷6=3,因为6乘以3等于18。
师:很好!这就是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可以在草稿纸上先试着找到一个数乘以除数等于被除数,然后就可以得到商了。
4.练习巩固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1)口算练习3÷1=4÷2=6÷3=8÷4=10÷5=(2)笔算练习12÷3=18÷6=24÷8=30÷10=36÷1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含义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相同和不同于乘法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乐于分享知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区分除法和乘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
2. 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重点讲解表内除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训练(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例题,让他们在纸上做除法运算,师生互动,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合作,互相讨论解题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温故知新(10分钟)•复习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6. 总结(5分钟)•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化学习成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强化练习,帮助学生提升除法运算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表内除法》练习题。
2.思考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写一篇感悟文章。
经过此教学设计,相信学生在掌握表内除法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运算的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
2.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3.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的含义。
2.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
3.计算简单的除法题目。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下册》人教版。
2.黑板、彩色粉笔。
3.讲义、练习册。
教学过程1.引入:介绍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是将一定数量的东西均匀分成几份的运算方式。
2.例题讲解: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讲解表内除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表内除法的要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
2.进行综合性练习。
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复习表内除法的步骤。
2.解决较复杂的除法问题。
3.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下册》人教版。
2.黑板、彩色粉笔。
3.讲义、练习册。
4.生活实例图片。
教学过程1.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
2.实例讲解:通过生活实例,讲解如何应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练习,包括简单和较复杂的表内除法题目。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和综合性练习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的应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至第九课时(内容与前述类似,略)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内容梗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南,我们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
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些二年级教案,了解一下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单元备课教案(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1、平均分的认识2课时。
2、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1课时。
3、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1课时。
4、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1课时。
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2课时。
6、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课时。
7、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1课时。
8、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
9、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共11课时。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单元备课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十一课时: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表内除法的相关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2.能够独立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难点1.理解除法运算中的概念和规则。
2.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学生作业本。
3.教辅资料:相关的练习题和教学案例。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通过举例解释表内除法的概念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他们对表内除法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步:讲解与示范1.通过讲解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
2.老师给出示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对学生的表内除法计算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第四步:拓展与应用1.设计一些情景题目,让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表内除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2.结合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六、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强调学生在课下的复习和巩固工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二年级《表内除法(一)》教案
《表内除法(一)》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二年级1.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本节课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竖式的计算方法;将数学知识巧用在生活中。
教学重点:①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②竖式计算教学难点:①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②列竖式计算。
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的基本运算。
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节课运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详细讲解例题,给予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手段的利用:采用多媒体技术,目的在于通过大容量信息的呈现和生动形象的演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加深理解。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目标:(1)指导学生对示例进行详细分析,熟悉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融入学生,引发问题师:有9跟胡萝卜,分给三只兔子,每只兔子能得到几根呢?二.讲授新课⑴分别讲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竖式的计算方法⑵分别讲例题,变式题对题目的解题方法详细讲解。
三.课堂练习1.列竖式计算9÷3= 12÷4= 25÷5= 45÷9=49÷8= 84÷9= 55÷7= 66÷8=四.本节小结:师:今天我们讲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五.规律小结:1.除法竖式用“”表示除号。
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左边,商写在除号的上边。
2.有余数的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计算结果后要写出“答”。
六、下课。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9课时)》《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9课
时)》《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地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团结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教学课件和习题,以示例说明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2.准备小组讨论的活动安排,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3.确保教室秩序和教学设施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
1. 概念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例子引入表内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表内除法。
2. 教学示范(15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讲解示例题目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小组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几道练习题,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合作,加深对表内除法的理解。
4. 练习巩固(15分钟)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5. 总结回顾(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强化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体会。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准备下节课的复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表内除法掌握的还不够熟练,需要多加训练。
下节课要更加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增加练习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本对学生有所帮助,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
1.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本节课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竖式的计算方法;将数学知识巧用在生活中。
教学重点:①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②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①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②列竖式计算。
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的基本运算。
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节课运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详细讲解例题,给予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手段的利用:
采用多媒体技术,目的在于通过大容量信息的呈现和生动形象的演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加深理解。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的目标:(1)指导学生对示例进行详细分析,熟悉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融入学生,引发问题
师:有9跟胡萝卜,分给三只兔子,每只兔子能得到几根呢?
二.讲授新课
⑴分别讲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竖式的计算方法
⑵分别讲例题,变式题对题目的解题方法详细讲解。
三.课堂练习
1.列竖式计算
9÷3= 12÷4= 25÷5= 45÷9=
49÷8= 84÷9= 55÷7= 66÷8=
四.本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讲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规律小结:
1.除法竖式用“”表示除号。
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左边,商写在除号的上边。
2.有余数的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计算结果后要写出“答”。
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