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讲课教案
怎样提高小学生低年级的计算能力小课题研究
原因。
基于这些原因我在数学计算教学中采取了一些相应措
施: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能力,增强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陶冶了情操。
(五)恰当巧妙地创设情境运用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整理知识、记忆、运用知识解决数学应用
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
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
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
二、学生方面:
1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2、学生的计算养成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尽力做到:
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自觉行为。
3、对于计算学生也有个性的想法,具有敢于质疑和批
驳的创新意识。
出其中影响计算能力的因素。
2、学生学习习惯和计算方法、速度、能力现状的调查
研究。
3、指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整理知识、记忆、运用知
识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方法。
五、研究方
法
1、观察法、调查法:通过对学生及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建立
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
2、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小学低年级计算方面的资料,开阔研究思路,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
对于孩子来说能够顺利使用,并提高自己计算能力的方
法就是好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要组织学生及时、积极的交流,引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本校本研修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具体目标如下:1.明确学生计算能力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方案。
3.实施计算能力提升方案,通过实践检验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校本研修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学生计算能力的概念和特点;2)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4)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方案;5)实施计算能力提升方案,通过实践检验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6)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研究成果和经验;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4)讨论法:组织教师座谈会,共同探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案;5)总结法: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五、校本研修研究成果:通过本次校本研修,我们将形成以下成果:1)学生计算能力提升方案;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3)总结和归纳的经验和教训;4)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经验;5)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和方案。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校本研修方案黄堡镇逸夫小学杜艳丽《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校本研修方案黄堡镇逸夫小学杜艳丽一、校本研修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表现突出的问题,我校学生特别是中高段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些教师把这些都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通过我们的长期观察,情况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于我们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个校本研修内容。
二、校本研修研究的理论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要求: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探知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综上所述,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教案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教案第一篇: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教案简便计算•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掌握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2、灵活地掌握计算技巧和策略;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简便方法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我们每天在学习,在看书.小明有一天在看《格林童话》,他对我说:“这本书我昨天看到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你知道他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吗?学生汇报:要知道还剩下多少页,就必须知道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如果老师告诉你这本书有234页,你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列式.汇报:234-66-34二、自主探究1、揭示课题:加减法的简便计算.2、你能说一说你列式的理由吗?3、这道题你可以怎样计算呢?4、学生自由地计算.5、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学法尝试:一般先用234-66,再用差减去34,顺着依次计算.我发现66和34是互为补数的数,所以,66和34都要减去,我可以将它们一齐减去,也就是用234-(66+34)=234-100=134,说明小明已经看了100页,剩下134页.针对这道题,因为234和34是同尾数,如果将它先减去,会得到整数,再减去66,也很简单,也就是234-34-66=134.]6、你总结出了同尾数,大家举例说一说哪些数是同尾数.如果是同尾数,若做减法,可以简便,若做加法就不能简便了.7、在加减简便运算中,如果两个数是互为补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将是一个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就是互为补数的数做加法,会使计算简便.但如果是两个补数相减,就不能利用补数凑整.三、实践应用四本书的价钱分别为56元、31元、19元、24元,哪三本书的价钱在100元左右?引导学生分析有几种可能性.如果用A、B、C、D分别表示四本书,取三本的可能性有如下四种:A+B+C、A+B+D、A+C+D、B+C+D.这四种里面分别是取三种书,不取A、不取B、不取C、不取D的情况,因此用总价分别减去A、B、C、D,也可以求出三种书的钱数.1)、引导学生分别计算,看哪些数接近100.2)、如果小明只买48元和47元的两本书,付出1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钱?[学法尝试:我可以列出以下几个算式:100-48+47,100-48-47,100-(48+47),50-48+50-47.] 同学们相互交流,组织学生讨论,该如何添括号?如何用符号连接两个算式?50-48、50-47之间为什么用“+”号连接呢?四、课堂小结学生看书,质疑.[学法反思:我刚才的列式中100-48+47是错误的,47也应该减去.在加减的简算中,注意补数和同尾数的处理.在符号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学会带符号搬家.]五、创新拓展一列火车从A开往B,途经C、D、E、F、G五站,其中AC间距离为1800米,CD间距离为2100米,DE间距离为3700米,EF间距离为2300米,FG间距离为3200米,GB间距离为1900米.你能算出AB间的距离吗?第二篇: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又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个方面。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方案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方案板桥回小杨建全一、课题研究的意义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
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
“必要”一词清晰地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一方面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
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地学生占三分之二左右,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教学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
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出问题。
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
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课标精神,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提出《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以研促培,以研促教。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一)研究内容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四大块:1、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调查小学生计算能力包括二方面:一是计算的准确性,二是计算的快捷性。
在课题立项之前,我们对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不看清就下笔小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教研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教学观摩:组织课题组教师观摩有关计算优秀课堂展示,通过观摩优秀课堂,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方法,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2.课题研讨:围绕《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分组进行课题研讨,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教学设计:提前准备好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并在活动中与他人分享和讨论。
4.分组讨论:根据不同年级和教材内容,分组讨论特定的教学问题和难点,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5.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6.教师互助:教师之间相互试讲,相互观摩,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彼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活动安排1.活动前期准备:负责人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并通知教师准备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2.活动启动仪式:介绍活动目标和安排,并邀请专家进行主题演讲,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3.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堂展示,观摩后进行讨论,分享观察和体会。
4.课题研讨:分组进行课题研讨,每组根据自己的课题进行发言和交流,其他教师进行提问和讨论。
5.分组讨论:根据不同年级和教材内容,分组讨论特定的教学问题和难点,并形成讨论结果。
6.教学设计分享:每位教师分别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借鉴和改进。
7.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每位教师进行发言和讨论,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8.教师互助:安排教师之间进行相互试讲和观摩,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9.活动总结:由负责人总结活动成果和收获,给予积极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四、活动评估1.设立评估指标:设立评估指标,包括质量评估和参与度评估,根据指标进行评估。
小学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主题教研 记录
教研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活动时间:5月14号三、活动地点:学校办公室四、活动参与及听讲人:全体教师五、活动过程记录:1、交流我们的实践过程教研组长: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改变多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弱的现状呢?下面谈谈看法:xxx: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师完全归于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所造成,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xxx:错误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综合能力的欠缺。
比如运算法则、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者不能够合理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所造成。
xxx:即使孩子在计算中他虽然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
xxx: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如算理不明白、公式没掌握等等),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xxx: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他们都谈到了兴趣的重要性。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
xxx: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
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的提高计算准确性。
xxx: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
xxx:计算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教师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经常让学生有意识的参与购物、坐车等费用的计算,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口算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真是一举双得。
2、经验反思首先,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实施方案《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二、课题研究背景: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小学阶段,从各年级考试的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分数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5%)如数学中的解决问题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而学生计算失分率却非常高;从平时的数学检测还是作业、练习中发现,学生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
就目前而言,作为数学基础的计算能力,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独立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忽视。
可见,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很令人担忧,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想如何才能使孩子在计算上少出现差错,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急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为此,我们认为提出此课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
基于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小学生在理解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四则计算的法则和方法,了解四则计算的定律、性质,学会简便计算;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还可以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让他们真正掌握好学习数学的工具,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教案
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教案教案: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能力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步骤:Step 1: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让学生放松身心,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Step 2:复习基础知识(10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以巩固基础知识。
Step 3:数学游戏(15分钟)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计算的乐趣,并逐渐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Step 4:引入新知(10分钟)1. 通过实例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Step 5:拓展练习(30分钟)1. 给学生分发一些计算题目,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结果,并核对答案。
可以设置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 对于计算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耐心指导其重新思考问题,并帮助其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Step 6:巩固训练(20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复杂一点的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配对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沟通合作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趣味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与调整: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机会分享解题思路,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3.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不足。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陈述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并进行小结与归纳。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活动方案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活动方案(城南小学低数组)一、问题的界说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学习的质量,因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
二、问题的提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
”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也写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在2000年颁布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有些学生不懂算理,计算法则的运用比较僵化。
习题错误将经常不断。
当出现错误时,师生都没有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
学生见到计算就发憷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必须加强计算教学,采取动中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三、问题的内涵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是与数学概念的掌握紧密联系着的。
计算是以理解数学概念为基础条件的;而数学概念又是要通过计算的实践才能获得巩固和发展的。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和研究课题方案
网络课题下的子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的能力”课题方案北站小学数学组执笔:沈慧文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但是,一直以来,所谓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目的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而不重视计算过程,学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甚至连老师也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
新课程实施以来,计算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计算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
35或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经常都是你说我说,显然我们发现学生们的思维虽然活跃起来了,场面也显得热热闹闹,但是学生讨论交流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堂上缺乏必要的练习,之后,我们却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有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了,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
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这个课题,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学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明确指出:“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的研究研究方案
《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的研究》研究方案1、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来源于生活:当今社会股票、利息、保险、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数学计算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常识,融入人们的日常活动,归咎其中,计算有尤其显得重要。
在作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学习中,计算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必要、细致的长期教学工作。
因此,社会对学生能够正确计算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今天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基础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提高了计算能力,实际问题的正确解决才有了保障。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
对此,家长以及很多的学生,都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
但我们不禁要问:“粗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认真分析学生的错误,发现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计算时存在各种心理障碍。
2、课题概念的界定“低年级学生”是指1——2年级,即7——8岁的学生。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指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会合理正确的估算,算法多样化,避免繁杂计算。
3、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1、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存在不少计算困难的学生。
正确认识和区分计算能力差的学生的原因,即影响因素,正确定位引导学生的指导方向。
2、通过制定实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由因材施教转为因人施教,激发兴趣、重拾信心,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正是“个性化教学,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理念的体现。
3、找出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成因及对策,并相应改正后提高计算能力的研究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难题,又可以在理论上弥补国内对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上的不足,正是目前所需要的科学研究。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设计方案.doc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设计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屮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智能。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耍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屮,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能力上都很不理想。
通过平时检测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情况也能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耍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乂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使计算方法合理性和灵活性。
因此,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通过情呆教学,使学生意识到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的使用数学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愉快情景计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老师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在计算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发展自主探索学习的思维,培养灵活计算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运算敏捷性练习,注意计算与运用的有机结合,努力创设学生喜欢的数学计算课堂。
在创造性的开发学习资源,设计情景及教研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的自我农现成长。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方案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蔡大河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良好习惯不仅是人的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终身学习的源动力。
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从自觉、自强到自动、自然的实践过程,更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目标。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所以教学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计算的方法,积聚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可见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实验是一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旨在使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提高学习质量,形成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学会迁移的、终身受用的良好学习方法。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还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由于不少学生从小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数学学习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方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缺乏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③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④上课精力不集中,听课方法差,抓不住重点的习惯;⑤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仔细检查的习惯;⑥不善于温故知新,缺乏自觉复习的习惯;⑦识记方式单调,机械识记成份多,理解记忆成份少,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的学法指导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师学法指导意识淡薄,学法指导能力差;二是强调教法设计,忽视学法设计;三是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探究性学习;四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五是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法的指导训练。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大丰市西团二小朱燕平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知识经验不足,计算教学内容又比较枯燥。
所以在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尝试、探求,逐步建立起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去理解感受数学形成的过程。
为此,我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一是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二是针学生计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现实困境和理论难题,本课题将深入揭示这些困境和难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三是填补了小学生计算能力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空白实践价值:一是为如何克服计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提供现实案例。
二是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提供实践依据。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展示与分析现实案例,揭示现有的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产生的阻碍,为调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提供实践依据。
为调整课堂教学提供实践依据。
三是为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尝试、探求,逐步建立起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去理解感受数学提供了方法、途径、思路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1、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精品文档《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一、研究背景计算能力就是自学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关键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到的比重非常大,学生计算能力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学生自学的质量。
无论搞什么样的题,无论解题思路如何,结果都必须通过排序去全面落实。
可知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整个数学自学中就是至关重要的。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践行学生的深入细致、精细、冷静、不惧困难的品质。
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建议,必须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技术创新意识。
其中,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是异常关键的,相同年龄相同学校都对这方面展开了强化和扩散。
例如:直观速算、口算、估计等。
但在教学过程中难被教师忽略。
教师和学生重点都在“轻、难点”上,而忽略计算能力的提升。
我校通过近几年来的观察、考查、分析、总结,发现我校低年级的学生在实际的数学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
主要情况包括: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计算的出错率极高。
常见情况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
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马虎,但通过我的长期观察,情况实际并非如此简单。
.精品文档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同意对“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个课题展开研究。
本课题将利用国内外尚无的经验与理论,以及国内外尚无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融合当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研究。
期望通过此次课题研究,力求建构合乎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化解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问题,普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一、研究背景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
无论做什么样的题,无论解题思路如何,结果都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不同年龄不同学校都对这方面进行了加强和渗透。
如:简单速算、口算、估算等。
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教师忽视。
教师和学生重点都在“重、难点”上,而忽视计算能力的提高。
我校通过近几年来的观察、考查、分析、总结,发现我校低年级的学生在实际的数学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
主要情况包括: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计算的出错率极高。
常见情况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
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马虎,但通过我的长期观察,情况实际并非如此简单。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决定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本课题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经验与理论,以及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研究。
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研究,力求建构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够解决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问题,普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找到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具体目标(1)学生目标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②、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计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2)教师目标①、面对新课程改革中计算课的困惑,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对计算课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并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②、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计算的负担,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
三、可供借鉴的理论和经验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四、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一)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论证研究课题的意义、价值,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
2、用多种方法来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
例如:设计调查表,让学生评估自身的计算能力。
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小组研究,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
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
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计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在班级内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利用小游戏、竞赛、抢答、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后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措施:了解低年级的学生的计算基础,重点分析我们三年级的学生计算出错的情况。
(一)、将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问卷方式进行摸底(附问卷)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
全面了解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掌握情况。
对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1、误认误认是由于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错误。
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前感知性的错误,在我们三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中常见。
2、误写误写是本来计算正确,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的笔误。
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后抄写的错误,在我们三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也比较常见。
典型的是计算过程正确,而答案抄写错误。
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在草稿本上计算正确,但当抄到作题纸上时却出现错误。
3、误算误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这种错误包括算理不清、法则不熟、口算有误等。
(二)、分析各种错误原因,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错误,对于我们分析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十分有益的。
就我们三年级二班全班学生的计算错误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班级普遍存在的;一类是个别学生的错误。
练习结束后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分类记录。
对第一类错误全班讲评,对第二类错误面对面分析。
分析个别学生的错误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误认、误写两种类型的错误属于心理因素所致,误算是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
据统计,属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错误,在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中约占60%左右,而属于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仅占40%左右。
具体分析一下,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知识技能方面(1)、基础知识不扎实(2)、算理不明(3)、基本口算不熟练2、计算习惯方面(1)、心不在焉(2)、操作程序混乱(3)、书写潦草(4)、缺乏检查、验算的习惯3、心理因素方面(1)、思维定势干扰(2)、注意力不稳定(3)、情感比较脆弱基于以上学生的多种错误原因,我们课题组经研究后采取以下措施:1.知识技能方面加强基础性训练,口算能力的引导与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指导相结合。
《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因此,我们首先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循序渐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人先准备一本口算本。
课上,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天拿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
训练时,作为三年级数学计算学习来说,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层次的加深,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既要坚持有意识的训练,又要逐步过渡,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课后,每天让学生同学之间或由家长给学生出10道口算题进行练习。
持续2~3个月,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就能基本解决,也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还要注重理解算理。
《新课标》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
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
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2.计算习惯方面(1)、培养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智能的最集中体现。
只有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兴奋、最活跃的状态,数学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纯的做计算题,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为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在平日练习中,我们经常进行计算题竞赛,有时还穿插一些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
这种紧张有序的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一方面,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像口算、笔算和利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了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计算训练中,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通过这些练习,有意识的让他们比谁的准确率高、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增强了竞赛意识,对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得以准确、迅速进行的有效保证。
许多小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包括:①认真看数的习惯。
做题时,让学生认真看清数字,特别是0、8、6这几个数字,学生最容易看错。
另外,对于一步计算的算式,要求学生看一眼就能记住,不能看一个数写一个数,集中精力,养成认真看数的习惯。
②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让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③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会出现各种错误。
因此,不仅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计算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
例如,让学生看清运算符号,弄懂运算顺序;这些都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④仔细计算的习惯。
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许多时候不是由于不会计算,而是由于计算不仔细,例如: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等。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算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则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⑤算后演算的习惯。
每次计算结束后,让在学生确定所列算式和运算符号无错误的情况下,再对计算结果进行重新演算和验证,既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3、心理因素方面对三年级学生计算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在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以下几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对学生调查你做题时注意力集中吗?得以下统计数据:很集中 38%容易受干扰 42%不能集中注意力 20%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做题容易受环境干扰,一些外在因素往往会影响他们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