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摘要:一、前言二、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概述1.物理2.化学3.生物三、各科知识点详解1.物理1.力的概念和作用2.简单机械3.功与能2.化学1.原子和分子2.化学反应3.酸碱盐3.生物1.细胞结构2.生物进化3.生态学四、总结正文:一、前言七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是中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涉及到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学科的基础知识。

华师大版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文将对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概述1.物理七年级下学期的物理课程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和作用、简单机械以及功与能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力的作用效果,熟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理解功与能的关系。

2.化学化学课程主要包括原子和分子、化学反应以及酸碱盐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3.生物生物课程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各科知识点详解1.物理1.1 力的概念和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学生需要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力的作用效果,如摩擦力、重力、弹力等。

1.2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不改变能量形式而改变力的大小的机械。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斜面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简单机械的计算方法。

1.3 功与能功是力在物体上的作用导致物体移动的能力,是标量。

能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是矢量。

学生需要理解功与能的关系,掌握功和能的计算方法。

2.化学2.1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粒子。

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性质。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 _________ 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 _____________ ,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___________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_________ ;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 内。

4)水一般以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 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____________ 。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 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_________ 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_______ 法提取淡水。

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____________ ,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 ___________ 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 _______ ,其中大约 _______ 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______ ,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_____________ 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实用版)
目录
1.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的概念
2.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的主要知识点
3.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的特点
正文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的概念】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是指我国华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针对初中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程的教材。

该教材以严谨的科学知识和生动的实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广大初中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的主要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力、热、光、电、磁等基本概念和定律;简单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实验操作。

2.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等。

3.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生殖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的特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科学性:教材内容严谨,符合科学原理,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科学知识。

2.系统性:教材知识点设置合理,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

3.实用性: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实例和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趣味性: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图片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华师大

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华师大

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华师大一、物理知识点1. 浮力:物体受水的推力,与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大小成正比,该推力称为浮力。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它的重力时,物体就会浮起来。

2.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称为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阻:导体阻碍电子流动的程度,称为电阻。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 电压:电荷在两个点之间移动所携带的能量,称为电压。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二、化学知识点1. 化学反应:两种或以上的物质发生变化,生成一种或一组新物质,称为化学反应。

2. 元素:无法进一步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元素。

元素由原子组成。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以上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

化合物由分子组成。

4. 原子:最小的化学单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三、生物知识点1. 细胞:最基本的生物学单位,所有生物都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成。

2. 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以便身体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生物系统,包括口腔、胃等。

3. 循环系统:将氧气和养分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身体中排出的生物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等。

4. 呼吸系统:将氧气吸入体内,排出二氧化碳的生物系统,包括鼻子、气管等。

四、地球科学知识点1. 地球结构:由核心、地幔、地壳组成,地球最外层是地壳,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层,核心是地球最内层。

2. 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等组成,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的一层,空气形成大气环流,形成云和降水,平流层是大气层次最高的一层,在那里形成了大量的臭氧。

3. 轮廓地图:可以看到一个区域各种地形高低的简单图形,间隔线表示高度跨度,等高线表示地形特征。

4. 极光:在地球磁场中,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与大气层中的分子碰撞产生的自然现象,是一个多彩而美丽的自然奇观。

以上是七年级下科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由于体内的发光细胞的酶与氧发生作用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发光现象。

7、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8、人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

月亮本身不发光(填发光或不发光),人们看到的明亮的月亮是因为月球反射了太阳的光的缘故。

9、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产生的圆形光斑的现象,这些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太阳是球状体,通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就是圆形的。

10、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事实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1、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1)小孔成像(2)日食、月食(3)影子的形成。

12、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假想的线叫光线13、光速的公认值为c=2、108m/s,一般计算取c=3108m/s=3105km/s14、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的2/3。

15、为什么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光的光亮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光速比声速大。

16、阳光经过棱镜后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17、白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的各种色光都向棱镜底面(填上或底面)偏折,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2021年整理)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

(2021年整理)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 和。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96。

5% 。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 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华师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华师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华师
磐石自然科学教材
华师磐石自然科学教材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全书涵盖了生命科
学和地球科学两大板块。

本文将对该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简
要介绍。

一、生命科学
首先是细胞学,包括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细胞器、细胞分裂、染色体和遗传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是人的生殖和发育,包括男女
生殖系统和胚胎发育。

再次是植物学,包括植物的组成、种子的
结构、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生态系统,包括了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河川生态、陆地生态和
海洋生态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二、地球科学
在地球科学板块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的结构、火山地震、
板块构造、大气环境和水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理解地质地貌、环
境和资源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变化和环境的演变具
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我们也可以学习与气象相关的知识,包括气象基础知识、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华师磐石自然科学教材是一本宝贵的科学资源,帮助学生们理
解和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知识。

通过全面的学习,可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探究科学的能力,开拓视野,为人
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

5%。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

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

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

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完整)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推荐文档

、根据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特点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程度,胚后发育可以分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它的细胞质含有丰富
、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它由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与女性产生的卵子在输卵管结
、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一面沿输卵管下移,植入子宫内膜。

、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

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需要的
将蓝色的花瓣置于培养皿中,滴上酸性溶液,过一段时间后,花。

最新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最新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第⼀章⽔1〉地球上的⽔1)⽔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哺育了⼈类和其他⼀切⽣物,为⼈类的⽂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种最宝贵的⾃然资源。

2)海洋⽔占地球上全部⽔量的;陆地⽔占总⽔量的;还有少量的⼤⽓⽔等。

3)⽔存在于、、以及内。

4)⽔⼀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然中。

5)⽔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的进⾏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命的作⽤可分为:和。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占了地球上全部⽔量的96.5% 。

海⽔是咸的,是因为海⽔中含有⼤量的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中含盐类物质g。

所以海⽔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前最常⽤的海⽔淡化的⽅法是法提取淡⽔。

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占了地球上所有⽔量的,其中⼤约是咸⽔,咸⽔主要存在于⼤陆内部的⼀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陆的⾥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

8)⼈类较易利⽤的淡⽔只占淡⽔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中的⽔数量不多但这部分⽔却会成云致⾬、形成复杂的天⽓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中有⽔。

10)地球上有丰富的⽔,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11)淡⽔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13)⽔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

15)不同植物的含⽔量不同,⽔⽣植物⽐陆⽣植物含⽔量,⽣命活动旺盛不分⽐不旺盛部分含⽔量,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量可达。

16)⽔母的含⽔量⾼达,⼈体中含⽔量约占体重的,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量不同,如肌⾁中含⽔,⾎液中含⽔,⾻中含⽔。

⼀般成年⼈每天排尿约,通过呼吸和排汗散失⽔分约,我们每天⾄少应饮⽔。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作者:日期: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篇一: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一章第一节水的存在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 .3% 3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 5 升水,人体重量的2 /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 5是水分5 .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 2 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 /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 .、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 0气味无味凝固点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客服热线:、68 8 0191 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悬浊液、乳浊液: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一一用汽油擦洗客服热线:、68 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思考2】放在干洗店的衣服为什么不能当日取回?一一原理:有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液中,而这些有机溶液往往有毒、易挥发,因此不宜即日领回。

(完整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最新)

(完整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最新)

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

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

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和。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96.5% 。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 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

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13)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5)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水量,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

16)水母的含水量高达,人体中含水量约占体重的,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如肌肉中含水,血液中含水,骨中含水。

一般成年人每天排尿约,通过呼吸和排汗散失水分约,我们每天至少应饮水。

17)人们曾发现埋藏在地下的1000多米的莲子始终没有发芽,后来人们把这种子播种在有水的泥土里,竟然发了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水的三态变化1.活动:冰的熔化过程: 1、器材:;2、在加热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冰熔化成水,就不时地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中。

3、冰在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到0C o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吸热,温上升。

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4. 物质从的现象叫熔化。

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熔化的条件:。

物质从的现象叫凝固。

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

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凝固的条件:。

冰变成水是冰的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把一杯0C o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的桶中,则。

用质量相同的0C o冰和0C o水冷却食品用冰的效果好,这是应为。

冬季的早晨,气温为-5C o,湖面上结了一层冰,则冰的下表面与水面交界处温度为。

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6.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2、。

7. 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C o,则48C o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8 .物质从的现象叫汽化。

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

在液体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

9. 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就动速度,蒸发就越快。

液体在温度下都会蒸发。

10. 不同点:蒸发:在液体进行的,是在温度下均可发生的汽化现象,是一种汽化现象。

沸腾在温度下,在液体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但温度,此时的温度叫做。

11.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有关,压强越大,沸点。

盐水的沸点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12. 画出水的沸腾图像和水蒸汽的的液化图像13. 水蒸发时要热量。

所以蒸发具有制冷效果。

14. 物质从的现象叫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二是:15. 水蒸气发生液化时会热量,所以皮肤被100C o水蒸气烫伤比被100C o开水烫伤。

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用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会儿后才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16. 南极平均气温在-25C o,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17. 夏天如果用电风扇对这温度计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如果在温度计的水银泡上包上浸过乙醚的纱布,过一会儿示数,这是因为。

18. 物质从的现象叫升华。

升华过程要。

物质从的现象叫凝华。

凝华过程要。

例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各两个)。

19. 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过程是:,需要放热的过程是:。

20. 寒冷的冬天早上,房间门窗玻璃表面往往结一层冰花,这是现象。

有时候窗玻璃表面出现水珠,这是现象。

21. 由于水的蒸发,植物的蒸腾和,地球上的水在陆地、、之间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叫做。

22. 、水汽输送、和沸腾、径流等是水循环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

水循环中水的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

水循环过程中产生复杂多变的现象,也带来了和的能量资源。

但是水循环也会造成降水的时间、空间的不均匀,而形成洪涝或。

23.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陆间水循环;二是发生在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上内水循环;三是发生在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陆上水循环。

24. 水循环的内因:,水循环的外因:。

25. 判断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2、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3、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4、冬天北方树枝出现雾凇5、霜的形成6、湿衣服变干7、冰箱中拿出饮料过一会儿瓶壁上出现水珠8、露的形成9、电灯泡中钨丝变细 10、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11、夏天阴冷的石头头比较湿润 12、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

1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14、吃冰淇淋感到凉爽 15、飘渺的雾。

3〉水是常用的溶剂1.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和物质。

天然水是溶液,是。

2.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只有组成,混合物由组成。

3.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混合物叫溶液。

能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

溶液由和组成。

即溶液质量= + 。

4. 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时,习惯上把看作溶剂。

通常不指名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

5. 把10克蔗糖放入80克水中,过一会儿蔗糖不见了,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形成了,其中是溶剂,是溶质。

所得的溶液质量是克。

6. 指出下列各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医用消毒酒精。

溶质,溶剂。

2、生理盐水。

溶质,溶剂7、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溶剂。

4、碘酒溶液。

溶质,溶剂。

5、葡糖糖注射液,溶质,溶剂。

6、汽水,溶质,溶剂。

7、白酒,溶质,溶剂。

8、氢氧化钠溶液,溶质,溶剂。

9、澄清石灰水,溶质,溶剂。

10、稀硫酸,溶质,溶剂。

11、硫酸铜溶液,溶质,溶剂。

12. 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一般用,取用块状药品可用取用。

13.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14. 在下,在里,把不能在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15.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6.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17.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

但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一些。

18.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水中,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溶质的溶解度。

我们用溶解度来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要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必须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的性质有关,还与有关。

20. 应用溶解度计算的式子:(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S:100g溶质质量:溶液质量=S:(S+100g)21. 30C o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5.8g/100g,表示,如果在该温度下要溶解22.9g硝酸钾,则至少需要 g水。

22. 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某温度下,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

23. 溶解度曲线:反映物质的随的情况。

24. 从溶解度曲线可知:大多数物质的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如。

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

及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

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曲线越陡,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

25. 把少量氢氧化钠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到试管变热,这说明氢氧化钠溶解时热量,溶液温度;而把少量硝酸铵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到试管变冷,这说明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氯化铵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

表明在溶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有明显的现象,有些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则温度变化不明显。

26.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液体小液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里的混合物叫液。

这两类液体统称为液,久置后一般会出现现象。

27. 浊液和溶液最主要的区别是悬浊液中物质颗粒。

分散,久置后要;溶液中分散的颗粒较,分散,久置后。

28. 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之外,还有、等。

油脂在水中溶解,在汽油中溶解;碘在水中溶解,在酒精中溶解。

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29. 1.2克碘溶于适量酒精中,配成20克碘酒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溶液质量为克,溶剂质量为克。

4〉水的组成活动:水的电解1、在水的电解器的玻璃里管内注满水,为了,可以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和两只玻璃管内液面。

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阳极氧气,阴极氢气。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为阴极)2、验证两种气体的方法:和;阴极产生的气体能形成火焰;将干燥的烧杯倒置在火焰上烧杯内壁出现。

这种气体是;阳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这种气体是。

3、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表达式:说明水是由和的。

41、一切物体都有质量,空气也有。

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这个空气层叫。

它对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产生的作用。

作用的方向是。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实验。

3、覆杯实验说明了。

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瓶会变瘪,原因是瓶内气压,且外界大气压。

请解释瓶吞鸡蛋的实验原理:。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4、空气对流的原理:空气受热会 ,密度会并;而空气受冷会,密度会并。

也就是说热空气 ,冷空气 ,这样空气就会流动起来。

所以要使气体(包括液体)很快流动,加热必须加热气体(液体)的__ _,而冷却气体(液体)应该冷却气体(液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