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_柴文佳
关于新疆昭苏县城镇化现状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疆昭苏县城镇化现状的文献综述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各族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改造重点。
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合理确定改造内容,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的完整居住社区。
坚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施策。
科学确定改造目标,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合理制定改造方案,体现小区特点,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坚持居民自愿,调动各方参与。
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激发居民参与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小区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支持,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坚持保护优先,注重历史传承。
兼顾完善功能和传承历史,落实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要求,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展现城镇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坚持建管并重,加强长效管理。
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引领,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促进小区治理模式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和谐共建,促进交流交融。
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在社会管理“最后一公里”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形成嵌入式居住环境,建设和谐安定、安全保障、环境宜居的住宅小区。
我们将在2023年底基本完成我县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3年底基本完成2000—2005年建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4年底基本完成2005年以后建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计划于2025年初步判定老旧小区五年工作考核细则,巩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建设目标。
对功能完善的老旧小区,实现基本补齐居住社区短板的建设目标。
最终对改造成果明显的城镇居住社区进行整体验收,基本形成老旧小区运营管理机制,制定物业托管方案,健全改造完成老旧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国内外城镇化质量内涵与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外城镇化质量内涵与评价研究综述周正柱【摘要】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理解影响着城镇化质量的评价,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是建立在其内涵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镇化质量内涵与评价的文献梳理,分析目前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在研究理论上,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在研究内容上,对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内在机理和路径有待进一步深入;在选择指标上,兼顾定量和定性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研究维度上,从状态、过程、空间多维度来评价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深化;在研究尺度上,对县级及以下城镇和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掌握城镇化质量内涵与评价的研究动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7页(P10-16)【关键词】城镇化质量;内涵与评价;研究综述【作者】周正柱【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提高至2016年的57.4%。
城镇化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等,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带来水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城中村”问题突出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为此,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我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等都强调“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明确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因此,我国未来城镇化建设将由加速推进向减速推进转变,其着力点是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单菁菁,2014)。
以此为背景,对国内外城镇化质量内涵与评价研究动态进行全面梳理,了解其研究现状及方向,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城镇化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科学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外关于城镇化质量内涵与评价的研究从现有文献看,国外学者没有直接研究“城镇化质量”问题,也就没有直接给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但与之相关研究则比较丰富,主要从反映城镇化质量的某些方面,如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来体现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表1)。
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
分 布 性 指考 虑 到 人 口、 地 理 空 问 等 分 布 特 点 ;, 泛 性 即 评 价 过 程 应 保 证 公平 合理 。 ( )生态城市的研 究 二 生态 城 市 的 思想 起 源 于 霍 华 德 ( 8 8 的 “ 园城 市 ” 19 ) 田 的 理 念 。P 盖 迪 斯 ( 9 4 ・ 10 )首 次将 生 态 学 的 原 理 和 方 法 应 用 于 城 市 研 究 。理 查 德 ・ 吉 斯 特 ( 9 4 使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的 雷 18 ) 理 念 进 一 步 具 体 化 ,提 出 了 以相 对 较 小 的 城 市 规 模 建 立 高 质 量 城 市 、就 近 出 行 、 小 规 模 地 集 中 化和 物种 多样 性 有 益 于健 康的四项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并针对 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 提 出生 态 城 市 的 改 造 措 施 。雅 尼 科 斯 特 ( 9 7 认 为 生 态 城 18 ) 市 是 “ 生 态 学 原 理 建 立 起 来 的一 种 社 会 、 经 济 、 自然 协 调 按 发 展 ,物 质 、 能 量 、 信 息 高 效 利 用 ,生 态 良性 循 环 的 人类 聚 居 地 , 即 高 效 、 和谐 的 人 类 栖 境 ” ,这 是 首 次提 出 的 生 态 城 市的完 整 概 念 。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
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
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
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
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 、发展缓慢和近期快 速增长的国家 ,但是中国城市化研究开展滞后 。自 1979 年吴友 仁 发 表《关 于 中 国 社 会 主 义 城 市 化 问 题 》一文后 ,中国城市化研究才得到快速发展 。此 后 ,从国家城市化战略出发 中在以下九个方 面。
〔作者简介 〕 顾朝林 (1958—) ,男 ,江苏靖江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 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 ,教育部地理学教 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吴莉娅 ,苏州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 , 博士 。
2. 中国城市化道路 与城市发展方针的讨论相呼应 ,关于城市化道 路的争论在 1980 - 1990年代也极为激烈 ,主要有小 城市论 、大城市论 、中等城市论 、多元发展论 、城市体 系论等 。 ( 1 )小城市论 1983年 ,中国城镇化道路学术研讨会一致认为 中国应该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 、具有自己特点的 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 ”、“各不同地区的城镇化道路 也应各具特色 ”。讨论会和吴友仁的总结报告注意 力的焦点在“积极恢复和发展小城镇 ,特别是广大 的农村集镇 ”,从社会主义分布生产力理论和安全 要求出发 ,小城市“是符合理性的 ,是有生命力的 ”。 在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工业化的现实和“小城镇 ,大 战略 ”的导向以及既定城乡制度的制度惯性作用
进入 21世纪 ,城市发展方针讨论已不在表象的 城市规模之争和新的城市发展方针表述上 ,而集中 于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内涵上 ,“人口 (户籍约束 ) 、资 源 (土地制度 )与城市化 (分工演进 )之间的两难冲 突已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持续不断地完善制度 ,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分工效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 根本出路 ”。因为“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是农村非农 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 ,也是城市占据当今 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主导地位的过程 ,是乡村性向 城市性转化的社会变革 ,所以健康发展 、质量 、特色 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导向 。
城镇化质量评价论文(全文)
城镇化质量评价论文1引言从经济进展、社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民生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省市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
目前哈尔滨市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城镇化质量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民“入城”后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习惯等。
因此,对哈尔滨市城镇化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2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2.1模型设定本文采纳因子分析法对哈尔滨市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在揭示出各指标内部关系的同时,将多个指标减少为几个因子,并通过这些因子的综合得分对研究对象加以评价,不仅可以达到降维的目的,还能幸免人为评价的主观性。
设原有p 个变量x1,x2…,xp,且每个变量(或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将每个原有变量用k(kp)个因子f1,f2,…,fk 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因子模型为:(1)其中,xi是可实测的随机变量,fi为公共因子,ij(i=1,2,…,p;j=1,2,…,k)称为因子载荷;εp称为特别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解释的部分,其均值为0,在实际分析时可以忽略不计。
2.2指标选取城镇化质量是用来衡量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极大地反映了城镇化对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
对一个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分析应该从城镇化质量的构成要素出发,包括经济、社会、居民生活、城乡统筹等各个方面。
为此,本文在参考20XX年ZG社会科学院所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一是城镇综合实力,包括经济进展、城市规模、城市产出效益等方面;二是城镇社会进展,包括城市服务、教育、交通等方面;三是居民生活质量,包括居民收入、储蓄存款、生活环境等方面;四是城乡协调程度。
在考虑到哈尔滨市各市、县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实际情况时,本文选取的指标有:人均GDP(x1)、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x2)、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3)、非农业人口比重(x4)、第三产业比重(x5)、邮政服务XX点数(x6)、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x7)、公路线路里程(x8)、一般中学在校人数(x9)、万人拥有病床位数(x10)、每万人互联XX用户数(x11)、人均科技支出(x12)、人均教育支出(x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4)、人均储蓄存款余额(x1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x16)、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x17),如表1所示。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现代经济信息16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韩文艺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综述通过对近年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论文进行总结,梳理了中国学界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体系;综述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016-01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大关,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存在弊端,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火车头”,为我国赢得后发优势,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
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梳理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定义、内涵和着重点,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研究张占仓(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相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
单卓然,黄亚平(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
鉴于此,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集约、更高效、更绿色、更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研究新型城镇化和传统的城镇化有本质区别。
单卓然、黄亚平(2013)简明扼要地提出三个内涵,分别是民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质量的城镇化,笔者也比较赞同此看法。
张占斌(2013)认为有四个内涵,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三是构建科学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于小城镇协调发展;四是实现人的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中国的城镇化。
城市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城市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城市管理作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对城市管理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揭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两者紧密相连但又有着不同的重点和目标。
城市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的规划布局、土地利用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而城市管理则更侧重于城市运营、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然而,二者之间的界限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模糊,需要综合考虑。
城市管理的发展历程城市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早期的城市管理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服务,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城市管理逐渐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元化、整体化的治理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城市管理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向1. 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管理城市管理需要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可持续性问题,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近年来,许多研究聚焦于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2. 城市治理与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市民、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
城市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需要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来实现。
城市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如何促进社会参与,提高城市治理的质量和效果。
3. 城市管理的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中,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城市管理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结论城市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关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社会参与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管理研究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思路。
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
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柴新星,李枝敏(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摘要]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是实现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我国当前高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质量问题日益显现,引人关注。
关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化质量内涵的研究;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研究以及其他城镇化质量的相关研究。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了当前在城市化质量研究上取得的各方面进展,指出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对未来城镇化质量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质量;城市现代化[DOI]10.13939/ki zsBe 2015.16.031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27%。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基本符合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城市化朝着合理化和健康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健康的因素,使得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因质量不高而广受诟病。
究其原因,改革开放前体制机制缺陷带来的政府方针、政策的误导,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用地扩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新衍生出的一系列资源环境剥夺问题共同导致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质量问题的滋生。
2城镇化质量内涵研究城市化质量是个发展的、多维度的包容性概念。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城市化的质量内涵定义为:第一,城市化的动力表征,包括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及其可持续性;第二,城市化的公平表征,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的总和;第三,城市化的质量表征,包括城市对于物质支配水平、生产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享受水平的综合度量。
张春梅等认为城镇化质量内涵丰富,具体包括城镇的经济发展质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乡统筹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四个方面。
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
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作者:柴文佳王立会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3期[摘要]对于城市化质量问题在国外研究中并没有直接的提法,但是相关的研究非常丰富。
主要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环境、资源为侧重点的生态城市研究,以人为侧重点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城市化质量的内涵。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49-02一、国外研究现状(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国外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如Daly(1989)提出测评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4项标准,即环境影响要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人类产生的废物要小于自然界的吸收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被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资源替代的速度,并以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框架;Broat (1994)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应体现层次性、科学性、数字化的要求,用易测度的、便于分析、比较和预测的指标,分层次、按顺序、客观地表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Maclaren(1996)提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设计应遵循综合性、前瞻性、分布性、广泛性的原则。
其中综合性是指指标应综合反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关联性;前瞻性即目标要指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布性指考虑到人口、地理空间等分布特点;广泛性即评价过程应保证公平合理。
(二)生态城市的研究生态城市的思想起源于霍华德(1898)的“田园城市”的理念。
P•盖迪斯(1904)首次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研究。
理查德•雷吉斯特(1984)使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以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建立高质量城市、就近出行、小规模地集中化和物种多样性有益于健康的四项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并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提出生态城市的改造措施。
雅尼科斯特(1987)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这是首次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完整概念。
文献综述 浅析我国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浅析我国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苏梅花在《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因素分析》一文中提出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从2003年至今制定了许多政策着力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而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就是让农民有更多机会在城市发展、工作、定居,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促进城市化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骆永民在《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多因素分析》一文中提出理论经济学认为,城乡间交易效率和劳动效率的差距是促进城市化的关键因素。
在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对城市化进程还有负向作用的是城市的专业化经济、农民进城的迁入成本和农村土地使用权及村集体相关福利。
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帮助农民致富的措施对城市化进程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比较而言,降低农民进城迁入成本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将成为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与产业转移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现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处理好城镇化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课题。
可见城镇化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
城镇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城镇化的基本学科,以城镇化建设问题为研究重点,国外学者从区位理论方面开展;对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众多。
国外的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就是城镇化过程,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唯有城市化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是一个次要因素。
但对于我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基于我们的社会实践,提出以城镇化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确定了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化的主要途径是农村城镇化(费孝通,1986;辜胜阻,李正友,1998)。
这些文献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城镇化的推动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尤其表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方面。
对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国内学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进行梳理。
自上而的下模式的角度研究城镇化动力机制一般是从国家投资、政策、国家大型企业、重点项目带动以及大中型城市扩张等方面(薛凤旋,杨春,1995;刘红星,1987;齐康,夏宗玕,1985;张庭伟,1983);自下而上模式从农村富余的农副产品交换、乡镇企业、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推进城镇化发展(刘传江,1999;费孝通,1984);李强等(2012)从动力机制和空间模式两个视角理解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特征,将我国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归纳为以下七类:建立开发区、建设新区和新城、城市扩展、旧城改造、建设中央商务区、乡镇产业化和村庄产业化;边雪等(2013)从人口城镇化、产业非农化、用地城镇化进程的相对关系角度,在三角模型中将城镇化的协调关系模式划分为六种类型。
新型城镇化研究文献综述
文明及综合素质、 受教育能力与水平、 食品安全、 市民健康 门槛调整 准入制度、 监管制度
、
速度与质量、 土地节约集约、 空气及水环境质量、 公共服务便捷程度、 品质生活
表 2 城镇化模式
模式
典型代表 特征
最大 的优 点在于能通过强制力整合 、 协 调各 方面的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 , 城镇化 具有 目的性、 前瞻性和 可控性 , 同时 政府掌握 了资源配置及收益分配的话语权, 一定程度 上弥补了城镇建 设资金 的短缺 , 客观上加快 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
文化事业、 社会网络、 非政府团体机构 服务型政府、 民营发展、 民间投资、 政务以及财产公开
低碳理念、 自然环境、 历史文脉、 绿色建筑 、 垃圾循环 、 新能源 、 新材料 区域协调与一体化、 低污染、 低耗 能、 低排放
内
涵
框 架
内涵三
:
质量 的城镇化
社会层面 体制制度 层面 城镇建设层面
问影 响垦 区城镇化 的主要动力依次 是市场力 、 内源 力、 行 政力
和 外 向力 。黑 龙 江 垦 区 远 离 大 都 市 和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 城 镇 化 动 力 表 现 为 典 型 的“ 内 生性 增 长 , 4 寺点 , 垦 区 农 业 发 展 模 式 和 经 济 增长方式 , 可 为 我 国新 农 村 建 设 , 尤 其 是 中西 部 农 村 发 展 提 供
近5年来《城市发展研究》中有关城管的文献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研究背景、意义及文献综述1.研究的背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外来务工人口的涌入、城市环境的破坏等都给城市管理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另一方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还不够完善,导致现实中出现较多问题。
与发达国家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化水平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城市管理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当下城市管理和执法系统的建设,还处在发展而有待逐渐完善的阶段。
2.研究的意义研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相关问题,需要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及矛盾点。
通过研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矛盾,分析其根源和本质,有利于把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较为可行的有益对策。
再者,一方面,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整体城市的发展,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的政策方针;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则有利于城市管理内涵的发展,最终有助于促进一个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及其生活品质的改善。
3、文献综述3.1国外文献美国有专门的法律《纽约市摊贩管理条例》和《摊贩保护第一修正案》,对城市管理方面明确规定了相关内容。
例如,从法源上,美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执法程序,为其依法行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能有效缓解一定的冲突和矛盾。
这样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具有较好、充分的执行力,而对美国城市发展有极大的益处。
另一方面,美国的法律规定,也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其中,从而也极大提升城市的民主管理机制,而在一定意义上落实了“当家作主”的理念。
再者,我们的邻近国家新加坡,也因其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面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强大的民众支持以及相对严格的罚款体系,从而能较好地对城市管理进行执法,从而也使其成为众多国家的效仿对象。
3.2国内文献客观来说,由于我国当下的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相对较低,在一些城管执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
陕西省城市化质量评价
陕西省城市化质量评价靳美娟【摘要】运用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得出陕西省应从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入手,以尽快提升陕西省城市化质量的结论.%By means of the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comes to a conclusion of upgrading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Shaanxi Province as soon as possible. Wherefore, suggestions including increasing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building mor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nhancing human capital stock etc.【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2(030)001【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城市化质量;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陕西省【作者】靳美娟【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72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但由于学科差异,对城市化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在城乡之间迁移的结果;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在城镇相对集中的过程[1].综合各学科的看法,城市化实际上反映了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一个复杂过程,不能简单地视为是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或者是单纯城市人口的增加,更不能用单一城市化率来衡量,城市发展更应该注重的是城市质量的提升.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城市自身发展的质量,即城市现代化.城市是城市化的核心载体,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基础;其次是区域发展质量,即城乡一体化,这是城市化发展的终极目标[2].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欲构建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若干提升城市化质量的对策.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指标,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二类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指标,包括人的预期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拥有高校在校大学生、万人拥有医生数和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第三类为科技和信息指标,包括国际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第四类为环境指标,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具体计算方法:第一步,根据4大类13个指标的重要性分别赋予权重,权重之和为100.第二步,确定各指标现代化的目标值,以目前我国最发达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的平均值作为基准.第三步,计算城市现代化水平得分,计算公式为式中:S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得分;Pi为城市第i指标的实际值;Mi为第i指标的目标值;Qi为第i指标的权重;Pi/Mi表示城市第i指标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程度(当城市第i指标实际值高于目标值时,视为城市在该方面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设定Pi/Mi=1).第四步,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分为4个等级,S >85为高度现代化城市,60<S≤85为中等水平的现代化城市,40<S≤60为初步现代化城市,S≤40为现代化前期的城市.1.2.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具体计算公式为式中:S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系数;S1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S2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当S≥0.5时,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当0.2≤S<0.5时,处于由二元结构状态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阶段;当 S<0.2时,基本完成了城乡一体化过程.1.2.2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程度恩格尔系数(e)是指食物支出在消费品总支出中的比重,通常以此来作为判断生活水平高低和生活质量好坏的标准:e<25%时,为富裕型生活;25%≤e<45%时,为小康型生活;45%≤e<55%时,为温饱型生活;e>55%时,为贫困型生活.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程度是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减去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一般认为,当恩格尔系数差异程度小于5个百分点时,可以认为城乡居民在生活质量上基本趋于一致;当差异程度在5~10个百分点时,生活质量差异较大,属于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时期;当差异程度大于10个百分点时,则认为城乡生活质量还存在很大差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根据表1数据,计算出陕西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得分为69,介于60~85,属于中等水平的现代化.从四个现代化水平指标的实现程度来看,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四大类指标中,环境发展水平得分最高,其现代化水平实现程度为32.2,这是因为陕西作为中国重要的石化、煤炭工业基地,工业污染相对较多.因此,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政府重视环境整治,加大投资力度,使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比重均超过基准值.第二,经济实力现代化程度、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现代化程度居中,其现代化水平实现程度分别为13.3和17.8,基本反映了当前陕西省的发展状况.这是因为:在全国重要省份经济实力排名中,陕西省仍位居后位,说明陕西省经济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总体水平基本吻合,同时也说明经济实力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提和主要决定因素,要提高陕西省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必须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与北京、上海相比,陕西省居民生活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短期内仍然具有明显的低收入低消费特征,但从纵向时间序列观察,近几年政府已经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物价和持续提升职工工资,使得居民素质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第三,科技与信息现代化程度最低,其现代化水平实现程度仅为5.7,说明在陕西省城市发展中,科技现代化建设较为滞后,而城市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以科技与信息现代化来支撑.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 586.13/9 772.07=36.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 115.66/2 979.4=37.4%. 这两个系数均介于25%~45%,属于小康型生活.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程度:37.4%-36.7%=0.7%,小于5个百分点,说明陕西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趋于一致.3.1 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提升城市化质量奠定经济基础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工业化发展能为城市化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陕西省作为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为充分发挥工业化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如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业,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陕西省产业的竞争实力;三是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提升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四是实施产业聚集战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提供空间载体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化的物质载体,其建设程度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城市的运行效率,而且还代表了城市现代化水平[3].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却成为陕西省城市现代化领域中的“软肋”.加强陕西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由于陕西省经济落后,政府财政有限,为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建设.其次,要改革投资管理方式,减少投资审批程序.三是提高重大项目直接融资的能力.3.3 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提供智力支持人力资本就是能够应用专业知识驾驭现代生产设备,或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能,能从事高效率经济社会活动的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推动城市化的主体[4].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5],1900—1957年,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利润增加17.55,也就是说,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企业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会显著提高,必然会带来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工业化的发展又会促使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力资本积累,是陕西省城市化发展的智力保障.据研究,在落后地区,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为:初等教育为29%,中等教育为19%,高等教育为24%;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为:初等教育为27%,中等教育为16%,高等教育为13%.为此,应该加大基础教育投资,提升办学层次,进一步扩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还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发挥人力资本对城市化质量的乘数效应.【相关文献】[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3]陈鸿彬.提高城市化质量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经纬,2001(6):63-66.[4]赵海燕,王吉恒,王结.黑龙江省城市化质量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7,2(358):86-88.[5]赵雪雁.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69-73.。
我国城市治理新模式探析
作者: 赵静 柴文佳
作者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出版物刊名: 现代交际:学术版
页码: 111-11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7期
主题词: 城市治理 巴尔的摩 数字化治理模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发展迅速,城市治理遭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城市治理结构,积极回应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提升治理能力与公共服务绩效,成为我国城市政府无法回避的任务。
因此,借鉴国外城市治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中国城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城市治理的战略对策,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 交际49柴文佳 王立会(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摘要]对于城市化质量问题在国外研究中并没有直接的提法,但是相关的研究非常丰富。
主要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环境、资源为侧重点的生态城市研究,以人为侧重点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城市化质量的内涵。
[关键词]城市化 质量 发展[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49-02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国外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如Daly(1989)提出测评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4项标准,即环境影响要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人类产生的废物要小于自然界的吸收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被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资源替代的速度,并以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框架;Broat(1994)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应体现层次性、科学性、数字化的要求,用易测度的、便于分析、比较和预测的指标,分层次、按顺序、客观地表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Maclaren(1996)提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设计应遵循综合性、前瞻性、分布性、广泛性的原则。
其中综合性是指指标应综合反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关联性;前瞻性即目标要指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布性指考虑到人口、地理空间等分布特点;广泛性即评价过程应保证公平合理。
(二)生态城市的研究生态城市的思想起源于霍华德(1898)的“田园城市”的理念。
P•盖迪斯(1904)首次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研究。
理查德•雷吉斯特(1984)使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以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建立高质量城市、就近出行、小规模地集中化和物种多样性有益于健康的四项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并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提出生态城市的改造措施。
雅尼科斯特(1987)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这是首次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完整概念。
(三)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加尔布雷思(1958)最早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在生活舒适、便利程度以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或乐趣”。
罗斯托(1971)把经济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认为“追求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将会消除因经济增长带来的严重问题,平息社会内部的各种不满情绪,人们的生活丰富愉快,社会的发展稳定而和谐”,指出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
古雷特(1971)指出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生活质量的改善,认为发展至少包括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方面。
刘本杰(1976)从经济学角度把生活质量观念综合到微观分析生产理论的一般框架之中。
坎贝尔(1976)强调从心理学角度,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强调主观生活指标对于生活质量的解释。
埃德•迪安纳(1992)认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以及主观指标均能反映社会生活质量,三种指标各有缺陷、相互补充。
西奥多•舒尔曼(1994)侧重于人类发展投入方面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涉及经济、科技、教育、外交、安全、福利、卫生等领域。
二、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城市化发展的质量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城市化质量的研究也逐渐出现。
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理解、关于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如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文明城市评价、生态城市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研究等)和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
(一)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涵义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刘传江、郑凌云(2004)认为城市化水平有双重涵义,即数量和质量。
数量是指由于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质量则是上述转变所达到的程度。
曾塞丰(2004)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程度是否相适应是城市化的质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福建省城市调查队课题组(2005)对城市化发展的质量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将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概括为四个基本要义:一是反映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现状,评价城市人口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状况;二是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强度”,即经济发展水平质量;三是要体现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结构、分工的“协调性”,即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协调发展;四是城市化发展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的发展“公平性”,强调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效率之间的差距应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应趋于一致,城乡差距应逐步被淡化和消除。
孔凡文、许世卫(2005)把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概括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镇管理的加强等六个方面。
袁晓玲、王霄、何伟炜、陈跃等人(2008)认为城市化质量的考量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明的城市化、精神文明的城市化、生态文明的城市化。
责任编辑:张丽柴文佳(1984-),男,河北唐山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王立会(198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转48页)现代 交际48(上接49页)(二)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我国学术界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主要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文明城市评价、生态城市评价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等。
1.人居环境评价宁越敏、查志强(1999)以上海为例,进行了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李华生等(2005)提出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质量、生态维护、居住水平、建设能力、建筑条件、能源环卫、给水排水、交通通讯、经济水平、稳定程度、文明程度、智力能力等12个方面涉及35个指标;祁新华、程煜、陈烈、沈鸿等人(2008)以广州为例进行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
2.生活质量评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4)颁发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该体系由“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两部分构成。
“基本指标”反映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等。
“特色指标”主要反映城市获得重要荣誉的情况,包括创建工作集中宣传、荣誉称号、城市整体形象等方面。
这是有关文明城市内容的非常全面的评价体系。
(三)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对于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很多学者构建了评价体系并对一些地区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和分析。
叶裕民(2001)认为“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城市化核心载体——城市的发展质量,即城市现代化问题;二是城市化域面载体——区域的发展质量,即城乡一体化问题”,“城乡一体化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终极目标”。
并对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选择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维度,共包括12个具体指标;对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2个指标构成。
利用此指标体系对我国9大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提出提高城市化质量的一些对策。
【参考文献】[1]陈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西南交大硕士学位论文,2006.[2]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3]曾赛丰.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81-197.怀疑论的错误在于“其要在无可疑问之处置疑”,显然是无意义的。
也就是说,怀疑论者往往没有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
“一个问题可以提出,也就可以解答。
”也就是说,怀疑论者如真的提出了合适的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解答也“存在于有某种东西可以说的地方”。
(P88)所以,真正的怀疑论是没有的。
(十一)人生问题及其解答维氏说,“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得到了回答,人生的问题仍然毫未触及。
”科学问题跟人生问题是不同的。
科学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科学的方法得到回答,但是人生的问题却只能从非科学领域得到启示。
每一个人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正因为这样,人生问题的解决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抉择,所以,与其说我们人生有问题,不如说每个人的问题本身就是解答。
所以维氏也说,“人生问题的解决即在这个问题的消失中”。
(十二)可说的和不可说的维氏说,“哲学的正当方法固应如此:除可说者外,即除自然科学的命题外——亦即除与哲学无关的东西外——不说什么。
”玄学主体是不可说的,因为关于玄学命题中的某些符号,没有意谓。
诸如关于神、关于感觉的命题,神和感觉本身并无意谓。
伦理学和美学命题因为超越世界,所以也不可说。
人生问题因为可以随便说,即因人而异,所以问题消失在解决中;不属于可以清晰地说的范围。
逻辑命题只能显示自己,但什么也没有说。
虚构的事物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没有意谓,所以是假的,说了也白说。
只有自然科学的命题,日常生活世界发生或未发生的事情可以说。
本节除了讨论命题函项的一般形式外,还讨论了逻辑命题的特性,以及划定了可说世界与不可说世界的界限,或者勿宁说,在划定了可说的界限的同时也给不可说划出了界限。
七、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不可说的东西,要么是超越世界的伦理和美学的东西,要么是神秘主体;对于这个领域,多多少少解答了某种关于人生的问题。
在客观实在世界保持沉默的东西,在主体世界,即属人世界则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1](英)维特根斯坦(著),张申府(译).名理论:逻辑哲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英)维特根斯坦(著),陈嘉映(译).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3]Wittgenstein,L.,G.E.M.Anscombe(trans.).Philosophical Investig ations(3rded.).Oxford:Basil Blackwell,2001.[4]W i t t g e n s t e i n ,L..P h i l o s o p h i s c h e B e m r k u n g e n.B a s i l Blackwell,1957.[5]Wittgenstein,L..The Blue and Brown Books.Basil Blackwell,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