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753f58a300a6c30c229f64.png)
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0.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1.下列各组句中加括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夫学须静(也)②贤哉,回(也)!B ①学而时习(之)②君子(之)行。
C ①静(以)修身②可(以)为师矣。
D ①思而不学(则)殆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2.选出下列括号中词语用法与“温故而知新”的“新”用法相同的一项()A.非淡泊无以(明)志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非学无以(广)才D.非宁静无以致(远)3.下面句中“以”字用法与“静以修身”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非宁静无以致远。
4.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否定的形式肯定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强调只要能做到“淡泊”“宁静”就可以“明志致远”。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指出放纵懈怠、轻薄浮躁带来的恶果将使人追悔莫及,警示儿子不要浪费光阴。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的“静”不是单纯的安静、沉静,而有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摇的意味。
5.阅读《颜氏家训·勉学篇》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
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29034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8.png)
第15课诫子书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2)俭以.养德()(3)非宁静无以致远..()(4)多不接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诫:告诫。
B.淫慢则不能励.精励:激励。
C.非志.无以成学志:立志。
D.年与时驰.驰:迅速逝去。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阅读全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8.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7224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f.png)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B.静以/修身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学/无以广才2.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国都中的人谈论这件事,并使宋国国君听到这件事。
D.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松地拿起屠刀。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年与时驰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
B.意与日去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
D.将复何及译文:又怎么来不及!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中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理屈词穷B.穷追猛打C.穷乡僻壤D.山穷水尽二、基础知识综合根据要求答题。
6.请把《诫子书》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仿照示例,《秋词》中任选两句进行朗读设计。
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子规”渲染出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
第二句,“闻道龙标”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
“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课时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f5e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2.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课时作业(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将复何及.(来得及)C.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D.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3.下列对《诫子书》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提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是“静”和“俭”。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淫慢”和“险躁”的害处。
D.文章最后一句强调要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顾野有麦场,场王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5.某中学开展“秉承诗书传家,传承优良家风”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在写“耕读传家”时,小卉同学对使用哪种字体很是犹豫,请你帮他选择并简述理由。
(楷书)(隶书)(行书)(2)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中。
(只填字母)从中,我明白了“家”满载着爱和期望;从中,我明白了“家”是一份真诚和信任;从中,我明白了“家”是绵绵的思念和温暖的避风湾;从中,我明白了“家”是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担当。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B.诸葛亮《诫子书》C.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D.曾子杀猪(3)活动结束后,小卉写了一段感言,请你修改。
【甲】对个人而言,家风是我们从哪儿来的根、到哪儿去的魂,对社会而言,家风是一种情怀、一种积淀、一种信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44fe936529647d2728526d.png)
《诫子书》同步练习1.课内阅读【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精编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精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a3f4302020740bf1e9b3f.png)
16 诫子书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fú) (2)淫.慢(yín)(3)遂.成枯落(suì)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俭以.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非学无以广.才(使……广博,增长)(4)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5)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6)意与日.去(岁月)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一: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50字左右)示例: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精编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精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4b8996284ac850ad0242c6.png)
16 诫子书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fú) (2)淫.慢(yín)(3)遂.成枯落(suì)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俭以.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非学无以广.才(使……广博,增长)(4)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5)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6)意与日.去(岁月)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一: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50字左右)示例: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6课 诫子书 课时练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6课 诫子书 课时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9203c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d.png)
《诫子书》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夫(fū)君子之行B.淫(yín)慢则不能励(lì)精C.险躁(zào)则不能治性D.悲守穷庐(lú)2.对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B.静以/修身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学/无以广才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意与日去相委而去B.险躁则不能治性学而不思则罔C.静以修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D.将复何及措手不及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学须静也非志无以成学B.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D.险躁则不能治性学而不思则罔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年与时驰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B.意与日去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C.多不接世译文: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D.将复何及译文:又怎么来不及!6.下列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文着重围绕一个“静”字来论述修身、养德、治学。
B.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放纵懈怠、轻薄浮躁。
C.文中既有正面论证,也有反面论证,如“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就从反面说明了“静”的重要性。
D.全文以记叙为主,主要论述了修身治学,强调了淡泊宁静的价值。
班级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7.[读书方法大家说]根据所学课文,结合示例,完成表格。
人物读书方式示例孔子①______________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葛亮心无杂念,沉潜其中夫学须静也鲁迅(童年)②______________“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8.[读书笔记设计展]有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笔记设计,请选出你喜欢的设计,并说说所选设计的妙处。
设计一读书笔记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章回: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精彩情节:评价感悟人物评价:我的感悟:设计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f1b742eefdc8d377ee3249.png)
15《诫子书》课时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选自《周公诫子》,有删改)3.写出下边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险躁则不能治.性( )(2)子无以.鲁国骄士( )4.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译文:课时训练答案一、1.D 点拨:D项正确的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能治性二、3.(1)修养(2)因为4.要立德、修身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5. (1)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向;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15课 诫子书》03(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15课 诫子书》03(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974c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a.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 诫子书》课时练一、下面对《诫子书》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不仅仅是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宁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二、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句话常被人们当作表示“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诫子书》,完成下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词语。
①无以(____)②明志(____)③驰(____)④穷庐(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诸葛亮认为成才的三条件是什么?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解释。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编练习第16课《诫子书》(word文档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编练习第16课《诫子书》(word文档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75552814791711cc7917a3.png)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编练习--第16课诫子书==本文档为word格式有参考答案,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2)淫.慢()(3)遂.成枯落()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2)俭以.养德()(3)非学无以广.才((4)淫.慢则不能励精()(5)年与时驰.()(6)意与日.去()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5.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 )(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50字左右)02 课内精读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非宁静无以致.远()(2)险躁则不能治.性()(3)年与.时驰()(4)遂.成枯落()7.翻译下面的句子(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8.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e425f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0.png)
15.诫子书【基础作业】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jiǎn)以养德。
B.非淡泊.(bó)无以明志,非宁静.(jìng)无以致远。
C.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zào)则不能治性。
D.遂.(suí)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B.险躁则不能治.性(修养)C.年与时驰.(奔驰,奔跑)D.意与日去.(离开,消失)3.下列对语句的翻译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除了内心恬淡,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明确志向的,除了摒除杂念和干扰,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目标的。
理解:强调“淡泊”“宁静”对于确立并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性。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理解:这句话间接说明“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理解:“学”已不是一般的学习,它包含修养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是单纯的宁静,它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理解:诸葛亮教导儿子,要想成为济世之才,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这样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4.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则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则标语的上半句,请你补写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2)某同学随爸爸妈妈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吃饭时,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小孩的妈妈劝阻无效,小孩的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的语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的语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9fd3a84254b35effd3417.png)
2019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一、填空 5%(每空 1 分)《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 /”区分以下句子的朗诵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 15%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加点字解说24 分(每个解说 1.5 分)1、静以修身().2、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安静无致使远(安静:致:远:)....4、非志无以成学().5、险躁则不可以治性(险:治:)...6、非学无以广.才()7、淫慢则不可以励精(淫:慢:励:)....8、年与时驰.()9、将复何及().10、诫子书(诫:书:)...四、翻译以下句子24%( 4+4+4+4+6+2 )1、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致使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可以励精,险躁则不可以治性。
5、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6、将复何及:1 / 3五、阅读32%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致使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可以励精 ,险躁则不可以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6%(每空 2 分)2、作者写这封信的意图是什么?3%答: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安静无致使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 5 句话 , 传达出的信息 ,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成效必定要好得多,这就是简洁的力量。
( 3%)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6课 诫子书 课时练含答案(1)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6课 诫子书 课时练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3c0f96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b.png)
《诫子书》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淡泊.(bó)险躁.(zào)B.致.远(zhì)枯.落(kū)C.淫.慢(yíng)穷庐.(lú)D.励.精(lì)治.性(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非淡薄无以明志B.非宁静无以至远C.淫慢则不能厉精D.险躁则不能治性3.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2)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3)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5)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6)多不接世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16《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16《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382ea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a.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16《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 (2)淫.慢( )(3)遂.成枯落(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3)非学无以广.才(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年与时驰.( )(6)意与日.去( )3.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非学/无以广才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淡泊/无以明志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诫子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
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
该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9)+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9)+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cfe7b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9.png)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题目中的“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B.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C.“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书写的意思,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D.“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险躁则不能治性”两句中的加点词是一对反义词。
3.下列对《诫子书》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提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是“静”和“俭”。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淫慢”和“险躁”的害处。
D.文章最后一句强调要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将复何及.(来得及)C.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D.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5.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A.淡(dàn)泊宁静致远B.淫(yín)慢无以成学C.枯(kū)落年与时驰D.险躁(zào)悲守穹庐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6.根据课文《诫子书》内容填空。
(1)《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______。
(2)《诫子书》中强调“学、才、志”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对人振奋精神和修养性情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
(4)文中常被人们当作座右铭,以激励自己“志当存高远”的句子是:______。
新人教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有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有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93433e680203d8cf2f2429.png)
新人教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有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诫子书》练习含答案一、填空《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三、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加点字解释1、静.以修身()2、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宁静..(宁静:致:远:)..无以致远4、非志.无以成学()5、险.躁则不能治.性(险:治.:)6、非学无以广.才()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励:)8、年与时驰.()9、将复.何及()10、诫.子书.(诫:书.:)四、翻译下列句子24%(4+4+4+4+6+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6、将复何及: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6%(每空2分)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答: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
(3%)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2%分)答: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初一)习题资料:16《诫子书》 (含答案)-可打印精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初一)习题资料:16《诫子书》 (含答案)-可打印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b398f47783e0912a2162a36.png)
16《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
答案:1.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5%(每空1分)
《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15%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加点字解释24分(每个解释1.5分)
1、静.以修身( )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
..(宁静: 致:远: ) ..无以致远
4、非志.无以成学()
5、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治.:)
6、非学无以广.才()
7、淫慢
..则不能励.精(淫:慢.:励:)
8、年与时驰.()
9、将复.何及()
10、诫.子书.(诫:书.:)
四、翻译下列句子24%(4+4+4+4+6+2)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6、将复何及:
五、阅读32%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6%(每空2分)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
答:
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
(3%)ﻫ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2%分)
答:
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5%(2+3)
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3%
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
3%(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
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4%(2+2)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答案
一、《诸葛亮集》诸葛亮孔明政治家、军事家
二、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1、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2、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3、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远:远大的目标
4、立志
5、险:轻薄治.:修养6、使……广博,增长7、淫:放纵慢.:懈怠励: 振奋8、疾行,指迅速逝去9、又10、诫:告诫、劝勉书.: 书信
四、1、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2、(如果)内心不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崇高的志向,(如果)做不到精神集中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3、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立下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4、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华随同时光疾速逝去了,意志随同时光而消失了,最终凋落、衰残。
6、又怎么来得及
五、1、学习(治学)做人(修身)对比论证
2、告诫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不要懈怠、浮躁。
3、宁静节俭超脱(淡泊名利)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1)非淡泊无以明志(2)非志无以成学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志和学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既要立志,更要学习。
)
6、本句话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淡泊和宁静看似无所作为,实则为了将来能有更大的作为。
本句话表明诸葛亮对儿子很高的期望。
7、立志、学习、惜时
8、示例:1、一个人要想成才成学应该要具备多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2、一个人要修身养德,就要淡泊名利,培养宁静的心态。
9、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