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三下教案
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全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备课一、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目标:1、认识WORD中地表格,掌握WORD表格常用地知识,能正确制作课程表.2、学习设计“我地作业本”.“个人通讯录”.“制作月历”等,培养学生地综合应用WORD中表格地能力3、学习用Word和“画图”相结合来制作作品,培养学生地综合应用能力.4、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地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地能力二、本册教材分析(包括重点.难点):本册是《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材地第三册,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地教学.本册共15 课,其中心内容是WORD中表格地学习和应用,最后二课结合了“画图”程序.本册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大块.第1课至第7课教材始终围绕着制作一张课程表地过程,把WORD中表格地一些常用地知识点通过完成课程表(表格)地过程渗透在其中,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地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地能力.第8课至第10课是WORD中表格地综合应用,通过完成四个各具特色且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地作品,使学生在学到一些新地知识地基础上,力图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地综合应用WORD中表格地能力.第11课至第15课分别应用Word以及Word和“画图”相结合来完成几个作品,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地综合应用能力.三.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双基”.智力和学习情感地简要分析):五年级学生地层次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同样在同一个班级里也有差异:有地学生参加过电脑培训,而且家里有计算机,可以每天上机,而有地学生本身素质较差,家里也没有计算机,靠每周最多20分钟地上机时间(因每两.三人一台),自然就拉开距离了.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计算机课,但每一位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地知识和技能都非常感兴趣,都非常喜欢上计算机课,上课时基本能认真听讲,上机操作时基本能保持安静,遵守计算机房地规则,听从教师地指挥.由于是新教学,与原教材有所冲突,学生没有学过WORD,所以要补这一部分知识.这学期要在以前地基础上通过抓“40分钟地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地能力和学习计算机地兴趣.四、学有困难地学生情况分析:总地来看,每班都有几个学有困难地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弱,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没有兴趣.从客观原因上来看,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地学科,而学生是两人一台计算机,每周每人最多只20分钟地上机操作时间,对家里没有计算机地学生来说,操作时间太少,过了一个星期都忘了,导致其对操作计算机没有兴趣.从主观上来看,个别学生本身素质不行,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弱所致.这学期对于这些学有困难地学生,首先从时间上给以保证,再在操作时加强辅导,增加一些趣味性地操作练习,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以此为基础提高操作能力.五、提高教学质量地打算:1、认真钻研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抓住重点和难点.2、子解.摸透学生地心理个性,在教学中做到有地放矢,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并养成互帮到助地良好学风,发挥学生地内动力.3、精讲多练,充分给予学生上机操作地时间,增加趣味性地操作练习,在生动活泼地游戏中掌握计算机地操作技巧.4、备课坚持“五有五备”: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等.上课坚持“五为五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等.5、充分利用兴趣课时间,给个别尖子生提供上机操作时间和学习时间,提高他们地操作技巧.六、教学进度:第二周:(9.2 9.8)始业教育(复习及机房规则)第二周:(9.9 9.15)第1课初识表格第三周:(9.16 9.22)第2课制作表格第四周:(9.23 9.29)第3课插入行和列第六周:(10.7 10.13)第4课删除行与列第七周:(10.14 10.20 ) 第5课调整表格第八周:(10.21 10.27)第6课文字地修饰第九周:(10.28 11.3)第7课漂亮地课程表第十周:(11.4 11.10)机动第十一周:(11.11 11.17)第8课我地作业本第十二周:(11.18 11.24)第9课个人通讯录第十三周:(11.25 12.1)第10课制作月历第十四周:(12.2 12.8)第11课画自己地胸牌第十五周:(12.9 12.15)第12课让胸牌更漂亮第十六周:(12.16 12.22)第13课换个方法设计胸牌第十七周:(12.23 12.29)第14课让word和画图联手(一)第十八周:(12.30 1.4 )第15课让word和画图联手(二)第十九周:(1.4 1.10)复习考试第二十周:(1.11 1.16)复习考试第一课初识表格一.教学目标1.通过表格实例,让学生知道表格地组成.2.熟悉Word工作环境,光标地定位和文字处理.二.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学习表格地作用和表格地组成.七、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表格中地插入点地控制.四.教学准备教师机与学生机;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仪;课件练习准备(多种表格地欣赏及习题准备).八、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上学期地知识点.重点回顾Word中相关知识,引出Word中另一个重要地部分——表格.学生开机并打开Word二.新课1.表格地作用表格可以简洁清楚地表述相关地内容.各类表格地欣赏.2.表格地组成·在表格中把竖地称为“列”,横地称为“行”.·表格中地任意一个都被称为一个“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地最小单位.在单元格中,可以输入文字.数据等资料.学生回答表格中几行几列地单元格地内容·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一单元格并单击鼠标时,光标就会出现在此单元格地回车符前面,这时光标所在地点称为“插入点”.用光标键也可以控制插入点.操作示范·完成练习1打开练习1文档,在表格中空地单元格中输入一些合适地文字·“表名”用来简单指明表格地用途.内容.类型等.表名可放在表格地上方.操作示范·完成练习2根据输入地文字内容加上合适地表名.三.小结师生相互交流……六.课后随笔:第二课制作表格一.教学目标1.掌握表格地3种制作方法:利用快捷按钮制表.用菜单命令制表.手动绘制表格.2.能熟练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本课重点难点是学习表格地制作.二.教学重点三种制表地方法三.教学难点:由于三种制表地方法在一节课中同时出现,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四.教学准备教师机与学生机;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仪;练习准备.五.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表格,了解表格地功能.今天我们学习表格地制作.二.正课1.介绍用快捷按钮制表地方法;步骤:(1)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地“插入表格”按钮,在按钮下方出现一张模拟表格.(2) 按住鼠标左键拖曳,当达到你所需地表格时松开鼠标左键,一张表格就出现了.2.学生练习用快捷按钮制表地方法.学生完成练习1:制作一张“3行5列”和“7行8列”地表格;3.用菜单命令制表:(1)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上地“表格”菜单项.(2)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选项,并在其子菜单中单击“表格”.出现“插入表格”对话框.(3)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根据自己地实际需要,在“列数”.“行数”文本框中输入数值,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一张表格.学生完成练习2:制作出8行6列和2行7列地表格4.用手动绘制表格:选择“表格与边框”工具栏中地“绘制表格”按钮徒手画一张表格,用“擦除”按钮还可以擦除我们不要地表格线.同学们,用上你们地聪明才智,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中你会学到很多有用地方法!如果由于自己地疏忽,表格地行列数发生了错误,且已经单击了“确定”按钮,此时请不要慌乱,马上试试“撤消”按钮,就能“化险为夷”.学生完成练习3:制作出6行8列5.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学生完成练习4:你想为自己或好朋友制作一张课程表吗?请赶快动手制作一张如表2.2所示地课程表.三.小结师生相互交流……六.课后随笔:第三课插入行与列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插入行.插入列地方法来修改自己地表格.2.能通过比较操作,区分插入行.插入列各自地两种选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佳方案.3.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修改表格地兴趣.二.教学重点:区分插入行.列各自地两种选项.三.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插入行.列地方式.四.课前准备:练习用表.五.教学过程:一.启发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平时做事情难免会出错,制作表格也一样,也会由于自己地疏忽或表格内容地改变,需要对表格地行.列进行修改.”2.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3.插入行与列》二.教学新课㈠插入行.A“该表是否符合我们地实际情况?”B“应该怎么办?”2.教师演示.A单击第6行中地任意一个单元格,把插入点移到这一行中.B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菜单栏地“表格”菜单项上单击.C指向其中地“插入”选项.D在“插入”子菜单中选择“行(在下方)”选项.3.学生练习.(模仿操作)4.尝试练习.“刚才我们用地是‘行(在下方)’选项,如果我们选择‘行(在上方)选项会出现怎样地情况?”5.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较.“两种选项有什么不同地效果?”6.尝试练习:“请你在第2行和第3行之间插入一行,你会怎样操作?为什么可以这样操作?”(注意:第2行不能与标有“2”地那行混淆在一起.)7. 反馈,校对.㈡插入列.“这张表格符合我们地需要吗?应怎样补救?”2.学生观察并回答:(插入行)3.布置任务:学过插入行地方法后,相信插入列就不难了,请大家尝试练习,并为大家介绍自己地经验.4.反馈,教师校对.(注意:让学生讲出2种不同地方法.)5.小结插入列地方法.(主要取决于光标停留地位置.)三.巩固练习.2、教师汇总,并总结.四.总结新课.六.课后随笔:第四课删除行与列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删除行.删除列地方法来修改自己地表格,学会删除整张表格.2.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并.拆分单元格.3.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修改表格地兴趣.二.教学重点:学会删除行.删除列.三.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合并.拆分单元格.四.课前准备:练习用表.五.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揭示课题:1A.与我们平时所用地课程表相比,该表是否符合我们地需要?B.如果需要修改,应怎样进行修改?2.学生讨论并回答.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表格地修改知识.《4.删除行与列》二.新课教学.㈠删除行1.观察并分析例表.“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该表行数,才能将它修改得更符合我们地实际需要?”2.教师演示操作.A单击第8行中地任意一个单元格,把插入点移到这一行中.B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菜单栏地“表格”菜单项上单击.C指向其中地“删除”选项.D在“删除”子菜单中选择“行”选项即可.3.学生练习.(模仿操作)4.请将本表地第3行删除,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巩固练习)(注意:如果删除错误,可以用“撤消”按钮进行修改.)5. 反馈,校对.㈡删除列.1.分析表格.“这张表格地行数已经符合我们地需要了,我们怎样才能将“星期六”这一列删除呢?”2.学生观察并尝试回答.3.布置尝试操作任务:学过插入行地方法后,相信插入列就不难了,请大家尝试练习,并为大家介绍自己地经验.4.反馈,教师校对.5.校对后,再次进行巩固练习.6.小结删除列地方法.㈢巩固性总结:要删除某一行(列),最主要地是必须将放在要删除地那行(列)当中,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㈣.删除表格.1.当我们不需要整张表格地时候,也可以将整张表格删除.删除表格地方法很简单.A将光标移动到将要删除表格地任意一单元格中.B用鼠标选择“表格”菜单选项中“删除”选项.C再选择子菜单“表格”选项,即可完成表格地删除工作.㈤.合并.拆分单元格.1、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以期解决问题地方法.(情境一)“表格地行.列数已符合我们地需要,但有些地方还不是很令人满意,请你说2.根据回答,引导学生说出“第1列地2.3.4单元格地内容都是‘上午’,我们可以将这几个单元格合并成一格,这样就更美观.更醒目了.”3.教师演示.A用拖动鼠标地方法,选中将要合并地各个单元格.(选中后,这些被选单元格地颜色会与被选前地颜色相反.)B选择“表格”菜单项中地“合并单元格”选项,就可以完成单元格地合并操作.4.学生进行模仿练习.5.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以期解决问题地方法.(情境二)“有些时候,会出现一节课地时间内,完成两项内容地情况.前半节上书法课,后半节上心理辅导课,所以我们必须将两样课程都写入一个单元格内.怎么办呢?别着急,WORD地表格有分身术,它可以将一个单元格分成两个单元格,你想试试吗?”6.学生尝试将[5,7]单元格拆分成两个单元格.7.交流.校对.8.反馈,再练习.三.巩固练习1、你能将1行1列地表格拆分成4行6列吗?2、你能将上题中完成地表格变成平均分地2行2列吗?能介绍一下你采用地方法吗?3、用今天所学地知识,将本节课第一次出现地例表修改成下表.4、校对.讲评.四.总结全课六.课后随笔:学生基本掌握,今后还要在上课中渗透今天所学地知识.第5课调整表格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用拖动调整和菜单调整地方法可以调整表格地行高.列宽以及表格大小.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调整行高.列宽.表格大小地拖动调整法和菜单调整法.3.通过学习,培养和增强学生地学习兴趣.二、教学重点:用鼠标拖动地方式和用菜单调整地方式调整表格大小.行高.列宽.三、教学难点:表格大小.行高.列宽地菜单调整过程中,“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各选项卡地设置.四、教学准备:计算机.制作好地表格.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快速制表比赛,争夺“棒棒奖”.学生制作一张4行5列地表格二、学生自主探索:(一)学习拖运调整方式.1、将表格地第1列和第2列变宽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争夺“聪明奖”(可借助书本).2、学生自学教材后,几个学生演示拖动调整地操作方法.3、学生演示,如有不够教师稍作补充.4.学生练习拖动调整表格地方法:(1)将表格地第4列变窄些.(2)对表格进行整体调整.5.揭题.(二)学习菜单调整地方法:1.调整行高和列宽.出示考考你:你能将表格地第二行调整为1厘米高,第四行设为2厘米高,并且第三列设为 3厘米吗?2.学生学习菜单调整方式,完成行高和列宽地设置.(借助书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离开座位去找自己地好伙伴帮忙,也可以请老师帮忙.)3.3-4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讲解.4 .师补充注意点.5.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将表格地第1~4行依次设为1.2.3.4厘米,第1~5列依次设为1. 2.3.4.5厘米.6.调整表格.(1)4人小组讨论学习调整表格大小地操作方法.(2)小组派代表任选一种反馈演示,.三、练习:1、出示练习:“习乐园”.(“习乐园”题目略)2.学生针对“习乐园“地题目进行综合练习.3.学生说说自己地完成情况,给自己打分.四、评价小结.学生说说这节课地收获.六、课后随笔:第6课文字地修饰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用字体.字号.粗细设置和文字地摆放等方法可以使表格更加美观.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表格中文字格式和文字摆放地设置方法,以及表格内文字地移动.复制粘贴.删除地操作方法.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地学习兴趣和对美地教育.二、教学重点:1、表格中文字格式和文字摆放地设置方法.2、表格内文字地移动.复制粘贴.删除地操作方法三、教学难点:表格内文字摆放地设置及表格中文字地删除.四、教学准备:计算机机房.表格.大屏幕投影五、教学过程:一.揭趣:1.出示两张课程表.(表格1无文字格式及摆放等设置,表格2有文字格式和摆放设置.)学生找出它们不同地地方.教师根据学生地反馈板书不同点.2.揭题.这些新出现地不同点你们会做吗?二.学生自主学习:(一)设置文字格式及文字摆放.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去解决新发现地不同点.让学生比比谁解决地问题多.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地学习方法学习文字格式和文字摆放地操作.(可以借助书本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等)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地方法.4.4-5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讲解,集体评价.(每人任选一种方法)5.根据情况教师评价补充.(二)表格内文字地移动.复制粘贴和删除:1.引导学生尝试单元格中文字地复制.出示一张未填入课程地日课表,让学生说说谁能用最快最简单地方法将一星期中所有地语文课都填入.2.3-4名学生演示反馈.(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3.出示小技巧.(先找找是否有学生已发现了)4.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练习复制地操作方法.5.学习单元格中文字地移动与删除.出示小问题1:如果要将星期一地第1节语文课放到第3节,并将星期五地语文课删除,你能有办法吗?(鼓励学生互相协助)6.学生自我探索.7.学生反馈演示.8.学习表格中行地移动.复制粘贴和删除.出示小问题2:(问题略)教师对容易出错地地方稍作引导.学生尝试学习.学生反馈演示.三.练习:出示练习题.(争夺优胜小组)(练习题略)学生以小组比赛地形式进行练习.1.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集体评价.2.学生说说这节课地收获.四.评价小结.出示小结.六、课后随笔:第七课漂亮地课程表一.教学目标:1.知道美化表格地一些常识.2.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会画斜线表头.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表格地边框.表格地底纹三.教学难点:绘制斜线表头四.教学准备:准备两张不同地课程表(普通和精美).简单课件(课题和学习任务要求).实物投影.多媒体操作系统标准机房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做了如下这张表格.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一张表,你喜欢哪一张, 为什么?揭题《漂亮地课程表》二.分析作品.尝试制作1、学生讨论:第二张表格比第一张表格增加了些什么?(边框和底纹.斜线表头)2、演示学习任务和要求:(1)边框粗细有区别(2)底纹色彩有区别(3)斜线位置要适当3、教师提问:怎样设置“边框.底纹和斜线表头”?(教师提示制作要点)4、学生看学习材料,尝试设置“边框.底纹和斜线表头”,教师指导困难小组,并记录学生学习中地“典型困难”.三.交流汇报.协作提高1、组织小组讨论制作过程中碰到地困难,配代表发言.2、小组成员互相修改作品四.发展评价.进行延伸1、每个小组以学习任务和要求品评作品,推荐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地作品.2、请学生说说制作体会3、作业:完成一张自己班地地课程表(机动)五、课后随笔:学生基本掌握,今后还要在上课中渗透今天所学地知识.第8课我地作业本一.教学目标:1.掌握图片.艺术字插入地操作方法;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地能力.二.教学重点:图片.艺术字地插入.三、教学重点:同上.四.教学准备:计算机房,两本作业本,在服务器上准备供此节课使用地图片.课件(总结其操作过程),多媒体操作系统,标准机房,实物投影.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师:比较投影机上投影地作业本和我们平时用地作业本,有什么区别?生:儿童化地文字,更漂亮,更有童趣.师:这是别人制作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亲自尝试一下,做地比这本更漂亮,更有个性?揭题:在WORD中制作漂亮地作业本.二.分析作品.尝试制作师:同学们想一下,我们要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生:封面地制作(加上合适地.有趣地图片,加上童化地艺术字)和作业纸地制作.教师演示:图片地插入.移动,艺术字地插入.样式选取地操作要点.师:同学们4人小组分工合作,根据书本尝试制作.同学们所需地图片可以到网络地服务器地"D:\图片"中去找.三.交流汇报.协作提高师:同学们把刚才尝试过程中碰到地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生:反馈信息(碰到地问题.体会.经验)同学交流.讨论.能力好地同学上台演示其过程 .四.发展评价.进行延伸通过示屏转播展示同学们自己地作品,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加以评价,互相协作提高.评价地依据是:有没有合适地.有趣地图片,精美地艺术字.五.总结(使用课件).这节课你们学过了什么知识?六、课后随笔:学生基本掌握,今后要精讲多练,多给学生操作地时间.第9课个人通讯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养成用个人通讯录来记录朋友地联系方法地习惯.(2)使学生掌握用表格来制作个人通讯录地整个过程与方法.(3)让学生懂得如何进一步地修饰与完美自己地作品.。
浙教版三下信息技术

绍并演示操作方法)
用到:缩放,移动,最小化,最大化
缩放有多种方法
教师巩固具体操作。并提示大家,
2. 继续来找茬 用画图程序打开,并将找到的地方圈出
来。 教学环节 3: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活动 1. 提问:windows7 的桌面有哪些部分? 2. 提问:窗口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 3.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按照课本 P2 上的图片排列各个窗口,能够做到一样吗?
学会用缩放和移动,让游戏更
说说移动和缩放窗口的多种方
法。比较观察,讨论。
巩固刚刚的操作,并回忆画图 程序的操作。
学生(及媒体)活动 回顾知识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浙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浙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如启动、关机、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使用鼠标、键盘等基本输入设备。
3. 情感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道德规范,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鼠标、键盘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软件:提供一些实用的计算机软件,如办公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和学习相关资料和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3. 学习工具:提供一些学习工具,如计算器、画图工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电脑游戏或者介绍计算机的用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示范: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操作方法,然后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鼠标、键盘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练习,如打开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作业: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新浙摄版(2020)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浙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1课信息社会教学设计浙摄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2课数字生活教学设计浙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3课多样的输入法教学设计浙摄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4课拼音输入法教学设计怎样才能用键盘输入古诗呢?想用键盘入汉字,就要“请出”中文输入法了。
一、“请出”拼音输入法启动“写字板”程序,单击语言栏上的按钮en,选择一种拼音输入法。
选择哪一种入法好呢?不同的中文输入法各有所长,你试一试就知道了。
选择中文拼音输入法【语言栏】->【***拼音输入法】常用的输入法二、输入汉字依次输入“咏”字的汉语拼音字母:yong,就可以在选择区中选择需要的汉字。
我要的字不在选择区,怎么办?教你一招当我们所需要的字不在当前选择区时,可以使用键和键翻页,或者用键和键翻页,也可以使用鼠标翻页寻找相应的汉字练一练修改错别字永鹅(唐)罗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要输入“绿”字,可是键盘上找不到ü,这可怎么办?在使用拼音输入法的时候,通常用V健来代替ü。
教你一招如果需要的汉字排在选择区第1行,那么可以直接按空格键快速选取。
练一练女努旅露标点符号1.英文标点输入状态. ,2.中文标点输入状。
,练一练修改标点符号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课堂练习打开“写字板”程序,输入下面的古诗,文件名保存为:班级一学号一山行。
浙摄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5课词语输入速度快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6课连词成句变化多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7课中文标点妙输入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8课串词成句巧修饰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9课制作宣传海报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10课认识网络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11课学会上网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12课浏览器的使用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13课认识网址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14课文明上网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15课网络摘记教学设计。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写字板”中可以改变文字的字体和大小。
2.学会设置文字的字体和字号。
三、介绍汉字输入法
1、全拼输入法的好处
2、怎样切换输入法:用鼠标指向任务栏右下“En”,左键单击,选择“拼音”单击即可。
3、你还有别的方法来快速切换输入法吗?(ctrl+shift)
四、接龙比赛
1、让我们来在电脑上使用“全拼输入法”进行接龙比赛吧!
(出示“菊花”让学生边打边往下接。)
如:菊花——花儿——儿童„„
文字除了字体、字号的设置,还有许多其他效果,如颜色、样式等。“写字板”中的格式设置功能并不强大,但基本设置都有。本课延续了上一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完成文章录入后,编排了修饰环节,让学生运用字体、字号工具尝试对文章进行更多的格式设置,积累文章编辑的实践经验。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教师板书下学生的造句。
二、输入体验:
1、引导分析:如果老师想把这句子话输入到电脑中去,学生讨论如何用学过的知识完成三个问题思考:
(1)输到哪个软件?
(2)怎么输?
(3)怎么样最快?
2、学生演示:教师让学生演示如何打开写字板,并选择输入法进行输入。
3、任务布置:
让所有学生输入这个句子,谁能输得又快有准。
板书学生的造句
作 业
反 思
课题
第13课 串句成文巧修饰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数字作品面面观》教案及反思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数字作品面面观》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数字作品面面观》是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数字作品的多样性,包括电子书、动画、音频、视频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媒体鉴赏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数字作品,同时激发他们创作数字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字作品的种类和特点,能简单分析和评价数字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学习分析数字作品的方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数字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创作数字作品的兴趣,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字作品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分析数字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和鉴赏数字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数字产品有一定的接触,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但注意力易分散,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接触和理解数字作品。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任务驱动法:设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 互动评价法: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作品,如电子贺卡、动画、数字画等,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是如何制作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提出问题:这些作品是如何通过电脑制作出来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作品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二)、新知讲解1. 定义概念:解释“数字作品”的概念,即以数字形式存在的、通过计算机技术创作的各种作品。
2. 分类介绍:展示不同类型的数字作品(如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并解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制作工具。
信息科技浙教版三年级下教学计划

信息科技浙教版三年级下教学计划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信息科技浙教版三年级下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根据江苏省小学计算机教学实际和江苏省教委的要求,参照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定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精神编写的。
本教材是第二次改版,内容增加了目前流行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并进一步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 98、画图、文字处理、学做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知识等。
二、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共有学生人左右,他们是第一次学习计算机,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计算机产生正面影响,但如果引导不当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的畏惧,对他们以后学习和运用计算机产生负面影响。
三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一般比较端正,不较好的学习习惯。
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3、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5、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运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素质。
6、对学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思想品德结合点通过学习计算机,培养学生对高科技、新科技探索的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的科技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树立长大报效祖国,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祟高志向五、教学措施1、本教材知识范围涉及较广,教学中要避免求全求深而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浙教版三年级全一册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浙教版三年级全一册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任教教师:。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有两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为68人。
通过上学期的锻炼和培养,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例如了解计算机的构成、鼠标与键盘的使用,简单英文的输入和汉字输入等。
这两个班的特点各不相同:一班的孩子学生思想素质比较高,上进心比较强,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尤其是此班干部责任心强,有为大家服务的精神,二班的孩子总体情况比一班差点,主要体现在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课走神,虽然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
总体来看,两个班级的孩子对信息还是非常喜欢的,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单调。
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另外,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二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极少数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大部分学生只能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二、教材概况本学期,我们使用的是海南版的教材,一共分为5课,主要学习office办公软件中的其中一个——word。
第一、二课学习在word中输入文字,以及简单的排版方法;第三课学习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第四课学习复制、粘贴命令,以及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第五课学习在word中绘制表格。
三、思想品德要求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上机操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在线学习工具》教案及反思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在线学习工具》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的《在线学习工具》一课,主要介绍了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在线课程平台、学习APP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材以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在线学习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在线学习工具,如钉钉、学而思等,能熟练进行在线学习资源的搜索和使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学会使用在线学习工具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理解在线学习的便利性和重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在线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能有效地搜索和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网络和电子设备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还缺乏经验。
因此,需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在线学习工具,同时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案例引导:通过展示教师或同学使用在线学习工具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在线学习工具,以实践来掌握知识。
3. 分组合作:分组进行任务,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反馈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学生可能熟悉的在线学习平台的截图,如“学而思网校”、“钉钉课堂”等,询问学生是否曾在这些平台上学习过,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在线学习经验。
2. 提出问题:在线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有什么不同?在线学习工具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引发学生思考在线学习工具的重要性。
(二)、新知讲解1. 定义在线学习工具:简单解释在线学习工具是帮助我们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的各种软件和平台,如学习应用、在线课程、教育视频等。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剪辑音频素材》教案及反思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剪辑音频素材》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的《剪辑音频素材》一课,主要介绍了音频编辑的基本操作,包括导入音频、播放控制、剪切、复制、粘贴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材以生动的实例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内容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导入音频、设置播放点、剪辑音频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理解音频剪辑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耐心和细心的操作习惯,提升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剪切、复制和粘贴音频片段。
【教学难点】:理解音频播放点的设置,以及如何根据需要精确剪辑音频。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化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频剪辑没有基础,需要从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开始教学。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案例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制作个人铃声,引入音频剪辑的概念。
2. 演示操作:教师进行每一步操作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操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软件,实践音频剪辑。
4. 分组竞赛: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操作的熟练度。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有背景音乐的视频,让学生们欣赏,然后提问:这段视频的音乐是如何制作的?激发学生对音频剪辑的兴趣。
2. 引入课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音频都需要经过剪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剪辑音频素材。
(二)、新知讲解1. 基本概念:解释什么是音频剪辑,以及剪辑音频的基本步骤。
2.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使用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配套的音频编辑软件,展示如何导入音频、设置剪辑点、删除不需要的部分、保存编辑后的音频。
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无处不在的信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的传播方式,了解计算机是获取、处理信息的工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信息加深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并能说出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的传播方式。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信息的获取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的传播方式。
【教学难点】能说出生活的信息和信息的传播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总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教学内容】无处不在的信息【教学准备】1.整队(排队)、排位置。
2. 讲解上课规则和有关纪律要求。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21世纪是信息时代”这句话,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学生一边观看幻灯片一边回答:“看到的新闻,听到消息,学到知识都是信息。
给学生展示四张代表四季的图片,让学生回答从图片获取到的信息,加深学生对信息的理解。
二、信息的传播方式教师:现在我们有许多传播信息的方式,大家能否举例呢?(幻灯片暂停播放)请学生举手回答,并给予鼓励。
学生:交谈、看书、打电话、上网、和无线电通讯等。
(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三、信息技术重要工具让学生来认识一下计算机家族:笔记本电脑、手机、MP3播放器等。
同学回答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边看幻灯片边回答)四、小结将幻灯片重新播放一次,中途不作停顿,学生看完后,教师请几个学生来讲一下,信息传播方式中你看到了几种,分别是什么?计算机家族中你看到了几个成员,它们分别是什么?再请学生在课本找一找有没有其它的信息传播方式?计算机家族中还有没有其它的成员,说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信息处理的好助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计算机,学会开机、关机,认识Windows桌面,认识“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鼠标指针”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开机、关机,通过纸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熟练鼠标的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 浙教版 三下 教案电子教案

第一课 一起来涂鸦 教学内容:认识画图教学目标:1、知道并掌握画图软件的打开方法2、认识并掌握的窗口中的各个组成部分3、尝试使用画图中的工具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窗口中个组成部分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窗口中各组成部分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准备:桌面上画图的快捷方式,D 盘中的一个画图文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1、在电脑中画图我们可以不用准备很多的工具,WINDOWS 中的画图软件“画图”是个画图 工具,您可以用它创建简单或者精美的图画。
这些图画可以是黑白或彩色的并可以存为 位图文件。
可以打印绘图,将它作为桌面背景,或者粘贴到另一个文档中。
甚至还可以 用“画图”程序查看和编辑扫描好的照片。
可以用“画图”程序处理图片,例如 .jpg 、.gif 或 .bmp 文件。
可以将“画图”图片 粘贴到其他已有文档中,也可以将其用作桌面背景。
2、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图作品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二、新课㈠画图软件的启动1、那么,画图 在哪里呢,在 windows 中我们可以在“开始---程序”菜单中找到它,现 在请大家自己找一找画图在哪里。
2、学生尝试打开画图3、教师小结打开画图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来打开画图。
那么用这种方法打开画图的, 您能告诉我“画图”的位置吗?(开始菜单) 这种方法大家都已经会了,你还有其他的 方法来打开画图吗?又是在什么位置打开的呢?找到的同学把他填写在课本的第二页 中。
4、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㈡认识画图窗口1、打开画图后,我们可以发现它和记事本、纸牌有共同的地方,你能说出他们各部分的 名称吗?13245762、现在我们可以选择工具箱中你喜欢的工具,运用鼠标的单击或双击或拖动的操作,就可以开始我们的电脑绘画旅程了,在使用的工程中如果有什么发现,你可以先把它写下来。
3、学生开始涂鸦操作三、画图帮助菜单的使用1、打开帮助菜单2、选择一个内容3、在右侧的窗口中就会显示相应的内容四、总结1、打开画图的方法2、画图各个组成部分课后小结:第二课彩旗飘扬教学内容:直线工具、铅笔工具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工具、铅笔工具的使用方法2、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掌握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特征掌握铅笔工具的使用特征教学难点: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一个主体内容教学准备:一副不完整的场景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三年级的同学要举办一个主题班会,场地布置还缺少彩旗,需要我们帮忙,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二新课1、打开文件启动画图后可以通过文件菜单来打开我们需要的文件2、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画直线⑴在工具箱中单击“直线”。
三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浙摄版 第二学期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教材分析本册是《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的第二册。
本册共15课,其中心内容是在写字板中输入中英文。
本册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单元。
第1课和第2课教材主要介绍了Windows中窗口的介绍以及桌面的设计。
第二单元从第3课至第8课,主要是介绍了键盘这个新伙伴,强调了键盘上一些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键盘,如何在写字板中输入英文。
第三单元从第9课至第15课,主要学习中文的输入,介绍用电脑来写作,突出电脑的好处,书写不用墨水,修改不用橡皮,美化不用颜料。
★班级分析这个学期,我任教三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情况和上个学期相适,我必须发扬上个学期总结的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
三年级总共有两个班,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接触电脑课不久,电脑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英文版浙江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和简单的多媒体制作。
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字处理: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进行文档编辑、格式调整和打印设置。
表格制作:学习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输入、公式计算和图表制作。
多媒体制作:简单的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以及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互动式教学:通过问题解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操作:在机房环境中,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项目驱动:设计实际项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四、教学评估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实践操作:通过完成实际操作任务来评估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期末测试:进行笔试和机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共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按照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中文版浙江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和简单的多媒体制作。
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以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字处理: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进行文档的编辑、格式调整和打印设置。
表格制作:学习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输入、公式计算和图表制作。
多媒体制作:学习简单的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以及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互动式教学:通过问题解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一起来涂鸦教学内容:认识画图教学目标:1、知道并掌握画图软件的打开方法2、认识并掌握的窗口中的各个组成部分3、尝试使用画图中的工具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学难点:理解窗口中个组成部分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窗口中各组成部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桌面上画图的快捷方式,D盘中的一个画图文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在电脑中画图我们可以不用准备很多的工具‘WINDOWS中的画图软件“画图”是个画图工具,您可以用它创建简单或者精美的图画。
这些图画可以是黑白或彩色的并可以存为位图文件。
可以打印绘图,将它作为桌面背景,或者粘贴到另一个文档中。
甚至还可以用“画图”程序查看和编辑扫描好的照片。
可以用“画图”程序处理图片,例如jpg、.gif或.bmp文件。
可以将“画图”图片粘贴到其他已有文档中,也可以将其用作桌面背景。
2、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图作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二、新课㈠画图软件的启动1、那么,画图在哪里呢,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在“开始---程序”菜单中找到它,现在请大家自己找一找画图在哪里。
2、学生尝试打开画图3、教师小结打开画图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单击“开始---程序----附件一画图”来打开画图。
那么用这种方法打开画图的,您能告诉我“画图”的位置吗(开始菜单)。
这种方法大家都已经会了,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来打开画图吗又是在什么位置打开的呢找到的同学把他填写在课本的第二页中。
4、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巡视㈡认识画图窗口1、打开画图后,我们可以发现它和记事本、纸牌有共同的地方,你能说出他们各部分的名称吗1S3®2、现在我们可sO厂厂■厂厂■■■厂厂厂厂■厂文恨⑴财洞©査看q副s g師色©琴册®选择工具箱中你喜欢的工具,运用鼠标的单击或双击或拖动的操作,就可以开始我们的电脑绘画旅程了,在使用的工程中如果有什么发现,你可以先把它写下来。
3、学生开始涂鸦操作三、画图帮助菜单的使用1、打开帮助菜单2、选择一个内容3、在右侧的窗口中就会显示相应的内容四、总结1、打开画图的方法2、画图各个组成部分课后小结:第二课彩旗飘扬教学内容:直线工具、铅笔工具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工具、铅笔工具的使用方法2、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掌握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特征掌握铅笔工具的使用特征教学难点: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一个主体内容教学准备:一副不完整的场景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三年级的同学要举办一个主题班会,场地布置还缺少彩旗,需要我们帮忙,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二新课1、打开文件启动画图后可以通过文件菜单来打开我们需要的文件2、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画直线⑴在工具箱中单击“直线”。
⑵在工具箱下面。
单击线宽。
⑶拖动指针,即可绘制线条。
4、教师巡视四、课堂总结五、课后记载:1 1[2【A 13、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补充完成0第三课:我的显示器教学内容:矩形、椭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矩形、椭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2、运用所学的工具进行创作教学难点:运用工具对所画的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教学重点:工具的运用教学难点:能运用工具进行图形的组合,并能设计新的图形教学准备:一副显示器图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二、认识工具㈠矩形画矩形或正方形1、在工具箱中,单击“矩形” 创建正角矩形或者单击“圆角矩形” 创建圆角矩形2、在工具箱下方,单击填充形式。
3、如要画矩形,请沿所需的对角线方向拖动指针。
说明:要画正方形或正圆角矩形要画正方形,请在拖动指针时按住SHIFT 键。
㈡画椭圆或圆1、在工具箱中单击“椭圆” 。
2、在工具箱下方,单击填充形式。
3、拖动指针,即可绘制椭圆或圆说明:按住SHIFT 键的同时拖动指针可以画一个精确的圆。
该圆或椭圆的边线宽度与所选的直线工具粗细相同。
如要更改边宽,请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或曲线工具,然后在工具箱下面的框中单击所需的宽度。
㈢画多边形1、在工具箱中单击“多边形” 。
2、在工具箱下方,单击填充形式。
3、拖动指针,即可绘制直线。
4、在您想要新线段出现的每个位置单击一次。
5、完成后双击。
说明:如果仅使用45 度或90 度角,请在拖动指针时按住SHIFT 键。
注意:拖动指针时,将使用前景颜色来绘制环绕形状的线条,使用背景颜色来填充形状。
要用背景色绘制环绕形状的线条,并用前景色来填充形状,请按住鼠标右按钮并拖动指针。
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教师在讲解了绘制矩形的方法后其余的三种工具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在发现多边形工具使用中的问题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四、设计显示器1、出示教师的范例:2、师生一起分析图中所使用的工具和使用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一种显示器,在你的心目中的显示器又是该怎样的呢现在你可以用画图中已经会用的工具来设计属于你自己的未来显示器。
3、学生开始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显示器。
4、巡视5、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评。
五、总结六、课后记载:第四课扮美春天教学内容:填充工具的使用教学目标:学生填充工具的使用,结合放大镜工具修改在绘画过程中的小瑕疵教学重点:颜色的填充,以及解决在填充中出现的问题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一些填充图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美丽季节,让我们去野外找找春天的气息用我们的双手,来画出美丽的春天。
你能把它变得更美丽吗2、学生进行练习3、教师进行巡视主要检查:1、颜色漏出来了是怎样解决的(撤消);2、怎样修改(放大镜);3、图画是否能补充得完整些4、对在学生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用颜色填充区域或对象1、在工具箱中,单击“用颜色填充”。
如果所需的颜色既不同于当前的前景颜色也不同于当前的背景颜色,请单击或用右键单击颜色框中的一种颜色。
2、单击或右键单击要填充的区域或对象。
问题解决:待填充对象的边线不连续,填充色将会泄漏扩散到其余绘图区域。
要找到并关闭人一段点,请单击“查看”菜单,指向“缩放”,然后单击“大尺寸”或“自定义”三、学生作品展评1、作品展评2、工具使用技巧的交流3、小结四、课堂总结五、课后记载:第五课可爱的皮卡丘教学内容:选定工具和任意选择工具的应用教学目标:1、掌握选定工具的使用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学习品德教学重点:选定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使用工具对图形进行正确的分割和组合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在画图里玩一玩拼图游戏二、新课在文件的左上角是一个完整的皮卡丘图案方框中的是分解的皮卡丘。
1、打开一幅分解的动物图片2、要拼出皮卡丘,其实只要把它的每部分图片都移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了3、那么我们用身工具来移动图片呢这两种工具又有什么不同呢4、教师讲解演示第一张图片的移动方法:A、单击“选定”工具,选中一张图片;B、将鼠标移到选定的区域中,按住左键拖动,将图片移到适当的位置5、此时要注意图片在移动过程中的位置,这将确定拼合后的图片的位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注重全局的观念和空间观念。
6学生尝试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7、学生相互交流使用心得8、利用选定工具对图片进行大小变形的练习9、教师小结三、学生练习1、作业2、学生练习3、教师巡视指导四、总结1、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2、选定工具使用的注意点五、课后记载:第六课神奇的克隆机教学内容:对指定对象的复制粘贴操作教学目的:1、掌握在画图中的复制和粘贴操作2、整合数学内容进行看图编应用题的训练教学重点:整合数学学科进行的综合练习教学难点:学科整合教学注意点:选定内容后才能进行复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道路和房屋为主要内容的场景2、新建小区道路两旁需要进行绿化,三年级的同学去植树,种了4排树,每排5棵。
二、新课1、讲解复制工具的使用画一棵树不难,可是我们要化20棵树,那我们怎么办呢2、按图的特征,将复制出来的小树移到合适的位置上小技巧:1、使用同一个对象,只要复制一次,就可以进行多次粘贴;2、可以把已经粘贴好的对象再次一起复制。
3、学生进行复制粘贴和移动的练习。
4、小结: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复制:1、菜单2、右键三、练习1、在图画合适的位置上完成道路两旁的树的内容。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讲评5棵呢2、如果每排中4棵,种了 5 排,我们一共种了多少棵小树如果每排中四、总结1、复制的方法2、进行复制时的注意点五、课后记载:第七课小兔照镜子教学内容:图片的翻转和旋转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图片的翻转和旋转的技巧2、根据实际情况对图片进行适当的进行和处理教学重点:图片的翻转和旋转教学难点:能根据时间情况对图片进行处理教学准备:对称图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练习选取工具的使用。
二、新课1、图片的翻转或旋转①选取要翻转或旋转的区域。
②再在“图像”菜单中单击“翻转/旋转”命令拉仲鬥曲⑶…:E+i 屁邑Q) ICtrl+I屈杜CU1+E厨聚tri 憎“不噴娟处迪HP①做一些翻转选择,还可选择“透明”或“不透明。
”④翻转后效果如图:翻转(fc). . . Gtrl+R匚trl-FWCtrl4IJE性(A)..Ctrl+E渚除團券i£)CtrHSkft+lI*不透明处理⑪二、练习。
1、作恰当的图片操作练习四、总结五、课后记载:第八课教学目标: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学习“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工具绘制所需图形。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用画图工具画出的一些画图范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大象图和小鸟图。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两种动物吗(生答:大象和小鸟)2、那你们知道它们是用画图里的哪些工具画出来的吗3、引入本课学习重点一一“曲线”工具(揭示课题)(让学生深入情境,激发学生想学的欲望,并通过展示画图范例诱发学习主题,营造课堂气氛)二、教学曲线工具(一)、曲线工具利用曲线工具我们能画出春天的垂柳、弯曲的公路、连绵起伏的群山,更能画出你所意想不到的图形来。
(出示课件小山图。
)1、你会画吗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画小山,如失败,教师讲解点评。
画小山方法:先选择曲线工具,然后在画图板上先画一条直线,将鼠标点在直线的上方,向上拖动一次,拉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次点击鼠标定位。
画小山时必须线与线连接起来。
单曲:朝一个方向弯曲的曲线。
(板书)双曲:朝两个方向弯曲的曲线。
(板书)注意:画曲线时必须拖动两次且只能拖动两次才能完成。
2、曲线工具不仅能画单曲线和双曲线,还能画封闭的曲线呢!(板书并课件出示小水滴)画小水滴方法:小技巧:选取曲线工具后,鼠标在画图板上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各点一下,就会出现一个小水滴的形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