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教案设计
初中成语专题教案

初中成语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3. 培养学生对成语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来源和分类。
2. 成语的典故、用法和语义。
3. 成语的游戏和 activities。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定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教师总结并给出成语的定义,解释成语的来源和分类。
二、成语典故与用法讲解(15分钟)1. 教师挑选几个典型的成语,讲解其典故和来源,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文化。
2. 教师讲解成语的用法和语义,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成语。
三、成语游戏与 activities(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成语的记忆。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语猜谜游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成语,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成语的数量和质量。
2. 学生作业中使用成语的情况。
3. 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运用成语的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来源和分类,让学生对成语有了全面的认识。
通过讲解成语典故和用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成语,并在游戏中巩固成语的记忆。
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让学生进一步重视成语的学习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成语幼儿园中班教案

成语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成语的基本概念和含义;2.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爱学习的兴趣;3.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4.培养幼儿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课件、图片等教具材料;3.故事书籍等教材。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1.通过各种形式的成语图片等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2.给幼儿们讲解什么是成语,引导幼儿们了解成语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2. 学习过程(30分钟)1.选取一些常见成语,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初步认识这些成语,了解它们的基本含义;2.通过故事情境,把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3.通过多次反复的朗读、演讲、联想等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记忆能力。
3. 拓展延伸(10分钟)1.让幼儿自己发掘成语的含义,通过互动形式,互相交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氛围;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成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4. 总结评价(5分钟)1.让幼儿总结所学成语的基本概念和含义;2.以游戏、问答等方式检测幼儿对成语掌握程度;3.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
四、教学效果评价1.评价标准:评价幼儿对成语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2.评价方式:网格评价法(包括观察记录、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评价结果纳入幼儿学习档案,为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五、教学小结成语作为汉语特有的语言形式,它既有语言概念,更有文化深度。
通过成语教学可以增强幼儿对语言文化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同时也为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未来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成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成语课教案——精选推荐

成语课教案篇一:成语教案成语教案《趣味成语》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汉语中的成语常常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许多成语都有一个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如: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等。
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积累词汇,而且能增强阅读、理解水平,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另外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它,会使语言更精练,更形象生动,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教学设想】1、依据教材,回忆并引导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成语,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以语文活动课形式,交流课外学习的常用成语,并达到引导学生注重平时阅读积累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3、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强兴趣,如:成语竞猜、成语接龙、成语对联等游戏性练习。
4 让学生利用成语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导入:成语接龙(5分钟)1、说出成语的特点:(多,有一段典故,4字为主)2、显示成语概念,齐读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3、为了更好地积累成语,我们试着分类记忆,今天学习4种类型(投影)二、成语中有两个字意思相反1、翻开109页,齐读成语2、说出16个成语的特点,画出每组成语中相反的两个字,齐说3、同桌一唱一和(大公——无私),师生一唱一和4、小组交流其他有这种特点的词语,到黑板写5个/组5、做练习,对答案三、成语中有有关动物的字1、学生举例,到黑板写,5个/组2、做练习,对答案四、成语中有有关动植的字1、学生举例,到黑板写,5个/组2、做练习,对答案五、成语中有有关数字的字(一至十,百,千,万)1、一至十,百,千,万在一到四组轮流回答2、做练习,对答案六、成语中有有关人体器官的字(一至十,百,千,万)1、学生举例,到黑板写,5个/组2、做练习,对答案七、用成语做广告1、导入:成语的使用还很有趣,今天我们几样商品做广告(牙刷、涂改笔、金笔、臭豆腐、冰箱、自行车)2、做练习,对答案八、在生活中学会用成语下周感恩节,我们以感恩为主题把自己的感谢写下来,并用成语概述你所感谢的人。
大班语言国学类活动《成语》教案

大班语言国学类活动《成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国学类活动教材《成语》。
主要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成语故事”,详细内容为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背景,理解成语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成语故事的学习,以及成语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成语故事课件、挂图、卡片。
学具:成语故事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例:有一天,小明在公园里玩耍,突然看到一位叔叔在树桩旁坐着,一动不动。
小明很好奇,问叔叔为什么不动。
叔叔笑着说:“我在守株待兔。
”同学们,你们知道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吗?2. 新课内容:(1)讲述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2)分析成语中的关键词,如“守株”、“待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
(3)通过例句讲解,让学生明白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给出几个场景,让学生运用成语“守株待兔”进行造句。
六、板书设计1. 成语:守株待兔2. 故事梗概:农夫偶然得到兔子,便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结果兔子没等到,田地荒芜,农夫后悔不已。
3. 成语意义:比喻不努力工作,只知等待机会,结果一事无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成语“守株待兔”造句。
(2)讲述你了解的其他成语故事。
2. 答案:(1)例句:他一心想着守株待兔,结果错过了很多机会。
(2)答案开放,可根据学生所了解的成语故事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了成语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避免死记硬背,要理解成语的内涵。
成语教案范文3篇

成语教案范⽂3篇《正确使⽤成语》教案教学⽬标:1.辨析成语运⽤中主要会出现的错误类型。
2.学习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规律,提⾼判断⼒。
教学重点:辨析成语运⽤中主要会出现的错误类型。
教学难点:学习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规律,提⾼判断⼒。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导⼊悠悠成语,融贯千秋。
它是历史事迹的缩影,是民族⽂化的结晶,是前⼈经验的积累,⽆不闪烁着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
从⼀定意义上来讲,千古流传的成语是中华民族⼈⽂素质的⽂化底蕴。
⼆、成语运⽤的错误类型纵观近⼏年的⾼考试题,辨析成语运⽤时会出现下列错误类型:(⼀)望⽂⽣义⾼考中有⼀些不常见的成语,因为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命题者在设题时故意望⽂⽣义,曲解词义。
例:在语⽂⽼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掉了⽂不加点的⽑病。
总结:很多时候,字⾯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如果按字⾯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
这样的成语很多,如:⼤⽅之家、下⾥巴⼈、登堂⼊室、毫厘不爽等。
(⼆)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使⽤范围或误作他⽤。
例:古⼈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充栋。
类似的现象还有:相敬如宾只能⽤于夫妻之间;青梅⽵马只能⽤于年幼的男⼥之间;⾖蔻年华指⼗三四岁的少⼥;等等。
(三)搭配不当每个成语由于⾃⾝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
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或与中⼼词搭配错误。
例:第⼗五届北京放映推介晚会在华彬紫⾦剧院举⾏,⼏百名中外电影⼈济济⼀堂地重温62部精彩的国产⽚。
总结:⼀个词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式,⽐如说,有的只能⽤于否定句中,如“同⽇⽽语”“等量齐观”等;有的不受数量词修饰,如“莘莘学⼦”等。
(四)误⽤褒贬成语从感情⾊彩上⼜可以分为褒义、中性、贬义。
在使⽤中,必须辨明⾊彩,否则就会误⽤。
例:司机张师傅冒着⽣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感动了⽆数市民。
成语创意讲授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成语的起源和发展。
2. 成语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成语的创新运用。
2. 成语在表达中的恰当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故事、成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成语积累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成语的起源和发展- 介绍成语的起源:成语源于古代的寓言、诗歌、历史故事等。
- 讲解成语的发展:成语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成语库。
- 分析成语的特点:简洁、凝练、富有哲理。
2. 成语的特点和应用- 分析成语的结构: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结构固定。
- 讲解成语的分类:按内容、按感情色彩、按修辞手法等分类。
- 强调成语在表达中的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三、成语创意讲授1. 教师展示成语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成语进行创意运用。
3. 各组派代表分享创意,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成语,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2. 教师提供一些情境,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成语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收集更多成语,制作成语卡片。
2. 举办成语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4年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简介成语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是千年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感受成语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热爱。
本教案以2024年为时间背景,结合新课程标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汉语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包含五个成语故事,分别为:《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和《杯弓蛇影》。
每个成语故事的教学内容包括:成语解释、成语来源、故事梗概、人物分析、主题思想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和故事梗概。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主题思想。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成语的魅力。
5.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语故事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成语运用能力:通过课后实践环节,评价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4. 单元测试:进行成语知识测试,了解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安排共分为五个课时,每个课时对应一个成语故事。
具体安排如下:第1课时:《刻舟求剑》第2课时:《守株待兔》第3课时:《掩耳盗铃》第4课时:《亡羊补牢》第5课时:《杯弓蛇影》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成语的含义、来源和故事梗概。
难点: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以及对成语背后道理的理解。
八、教学准备1. 教材:成语故事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成语故事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成语教育课题教案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成语的魅力——成语文化教育探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分类,掌握成语的基本结构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成语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结构和意义。
2. 成语的分类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成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 成语的灵活运用和创造性表达。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成语卡片、成语故事书籍、成语接龙游戏道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成语相关知识,准备分享自己积累的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成语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成语的起源、发展和分类,让学生对成语有初步的认识。
二、新课讲解1. 成语的基本结构:讲解成语的结构特点,如四字成语、五字成语等。
2. 成语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成语的意义,如“画龙点睛”、“举世闻名”等。
3. 成语的分类:介绍成语的分类方法,如按意义分类、按结构分类等。
三、成语故事分享1. 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成语故事,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教师讲述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精卫填海”等,让学生感受成语的魅力。
四、成语接龙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
2. 教师点评并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成语的例子。
二、成语运用训练1. 教师给出情景,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2.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成语文化内涵探究1. 教师讲解成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如成语的来源、演变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成语文化。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运用价值。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第一篇:成语教案成语教案活动名称:由“头”字引出的成语活动目标:1、结合成语记忆图、记忆操理解成语含义,背诵成语。
2、重点识字:头、听、说、年3、结合每条成语,重点学习A、说一说图中的导游在干什么。
B、知道图中“金蛋”是没有根据的传闻。
C、推测小猴和小猫的对话。
D、了解鹅卵石的形成。
活动准备1、《毛驴拔刺》的故事2、教学挂图3、幼儿操作卡4、麦克风一个5、鸭蛋一个6、红包袋一个7、鹅卵石一个活动过程1、由故事导入提问:故事中有谁?发生什么事了?2、引出成语A、头头是道:学习含义及记忆操,出示麦克风。
B、道听途说:出示鸭蛋及挂图,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C、说来话长:出示红包袋,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D、长年累月:出示鹅卵石,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3、复习成语及记忆操。
4、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游戏名称:快乐旅行先把字宝宝放在椅子上,然后让幼儿找到相应的成语,然后进行快乐之旅。
5、带幼儿出活动室进行参观。
6、小结第二篇:成语教案成语教案(人教版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生自读三.讨论,归纳。
(一)成语特点汉语词汇极其丰富,四字结构的词语数不胜数。
而成语以四字结构为主,因此,有些同学经常将诸如“简明生动”、“洁白晶莹”等四字结构的词语也说成是成语。
其实,这些并不是成语。
要弄清什么是成语,就要先搞清楚成语的特点。
[矛头淅米剑为炊][百岁老翁攀枯枝][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一般地说,汉语成语有以下特点:1.源远流长。
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成语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期为人们所使用。
如“有恃无恐”、“盲人瞎马”、“捕风捉影”等都是大家熟悉并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
【打草惊蛇】2.定型不变。
定型不变指的是成语的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
成语授课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成语教学2. 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3. 课时安排:2课时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5个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成语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成语的含义- 成语的结构- 成语的运用2. 教学难点:-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成语的搭配和运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幅描绘成语场景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成语。
-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它们是怎么来的呢?2. 新课讲授- 教师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种类。
- 举例讲解成语的含义、结构和运用。
3. 成语学习- 教师选取5个成语进行讲解,如“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
- 学生跟读并尝试解释成语的意思。
4. 课堂练习- 教师设计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
-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点评。
5. 总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收集5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成语吗?它们的意思是什么?2. 成语运用- 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用所学成语进行改写。
- 学生展示改写后的句子,教师点评。
3. 成语故事- 教师讲述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
- 学生复述故事,教师点评。
4. 成语接龙- 教师组织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成语。
5. 总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以成语为主题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测试评价:进行成语测试,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教学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一些常用成语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热爱和积
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教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些常用成语的含义。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一些成语的基本含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成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成语:选择一些常用的成语,通过解释、例句等方式让学生理
解成语的含义。
3. 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造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4. 温故知新:复习之前学过的成语,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成语教学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掌握成语知识。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成语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学生教师成语新教案

学生教师成语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理解十个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解释:对每个成语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明白成语的意思。
2. 成语故事:讲解成语的来源,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
3. 成语例句:给出每个成语的典型例句,让学生学会成语的正确运用。
4. 成语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提高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故事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学会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成语卡片:制作成语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2. PPT:制作PPT,展示成语的含义、故事和例句。
3. 练习题: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成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成语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运用所学成语,评价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后续章节待补充)六、教学安排1. 课时:每节课45分钟,共计10节课。
2. 教学进度:每节课讲解2-3个成语,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故事或情境,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成语。
2. 讲解成语:讲解成语的含义、故事和用法,让学生明白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
3. 例句展示:给出每个成语的典型例句,让学生学会成语的正确运用。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成语。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成语的用法和搭配。
八、教学拓展1.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反应速度。
2. 成语故事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增加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
成语教案设计

成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成语和其含义;•运用成语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常用的成语及其用法;•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难点:•理解成语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运用成语灵活地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资料和课件;–笔、纸、黑板等教学工具。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带入成语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用一些常见的成语示例,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意思并进行解释。
2. 学习成语•教师通过展示成语的词语解释和使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教师可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成语的用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对话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加深记忆和理解。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个成语,其他小组猜测其意义和出处。
•每个小组可以从课本、网络等资源中查找相关的资料,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资料最全面。
4. 实践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掌握情况,布置一些与成语相关的写作或口语练习。
•学生可以撰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的成语进行表达。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活动,用成语进行角色扮演。
5. 知识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成语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学生可以在笔记本上做一个成语的小结和思考,帮助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主动参与。
同时,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某些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应该采用更多的实例和教学方法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此外,下节课我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成语授课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成语的起源、特点及分类。
(2)掌握10个以上成语的含义、用法及例句。
(3)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成语的含义、用法及例句。
(2)成语的分类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成语的运用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起源、特点及分类。
(2)播放成语故事或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成语学习(1)教师选取10个成语,逐个讲解其含义、用法及例句。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成语,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游戏环节(1)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成语。
(2)成语猜谜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5. 成语运用(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成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合作精神。
2. 成语运用: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成语,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表达。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成语词典》2. 多媒体课件: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游戏、成语猜谜等。
3.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粉笔、教鞭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成语复习教案6篇

成语复习教案6篇成语复习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学生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力,语言表达、写作、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
2、每组请一名学生按成语的意思练习表演。
3、指导学生通过校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积累成语,作好活动的`准备。
一.成语接龙的活动形式开始上课:每人一个成语_同学们,几年来的语文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了吧。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进入成语活动,共同享受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吧!二、找成语。
老师即兴说一段话(内容关于学校及班级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请同学们认真听,找出其中的成语,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准。
三、写成语。
同学们,不仅咱们的学校,咱们的班级变化了,我们美丽的家乡开发区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吗?四、走进成语乐园。
1、带数字的成语你知道吗?2、自然景物的成语知多少?3、人物品质的成语知道吗?4、动物园里的成语有多少呢?5、带近义词的成语你知道吗?五、走进成语植物苑顺()摸()()落归()粗()大()火()银()()红()绿沧海一()囫囵吞()胸有成()()断丝连世外()源()立()群()头()尾六、走进人体成语宫。
()瞪()呆()舞()蹈()亡()寒()红()赤劈()盖()()濡()染()来()去三()六()摩()接()推()置()七、我们和成语手拉手交朋友。
把意思相反的两个成语用线连起来,两全其美寥若晨星当局者迷两败俱伤雕虫小技鬼斧神工浩如烟海别开生面流芳百世默默无闻墨守成规并驾齐驱赫赫有名旁观者清分道扬镳遗臭万年八、看图猜成语。
出示活动图,同学们抢答成语九、成语表演。
请几位课前有准备的同学表演,然后请同学们猜出有关的成语。
十、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觉到了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
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如果用上了成语,也能为你的作文添色不少。
成语教学教案

成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并能正确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3. 成语的故事来历和应用场景4. 成语的拓展延伸三、教学重点1. 掌握一些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2. 能正确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3. 了解成语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四、教学过程Step 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15分钟)1. 引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成语。
2. 解释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特殊的词组,由两个或更多个汉字组成,具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
3. 介绍成语的特点: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寓意深远的特点。
Step 2: 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0分钟)1. 呈现一些常用成语,并让学生尝试猜测其意义。
2. 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Step 3: 成语的故事来历和应用场景 (25分钟)1. 向学生讲解一些常用成语的故事来历,以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2. 学生自主阅读一些成语的故事,并找出成语在故事中的应用场景。
3.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展示他们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应用场景的发现。
Step 4: 成语的拓展延伸 (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灵活运用:成语可以作为修辞手法使用,让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更丰富多样。
2. 学生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编写一个小故事,展示成语的拓展应用。
3. 学生进行表演和分享,展示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教授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讲解成语的故事来历和应用场景,以及拓展成语的延伸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了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1. 复习已学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写出一个句子来运用其中的成语。
初中成语活动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初中成语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 成语游戏与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及故事。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猜成语等游戏。
3.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写作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及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
3. 互动:进行成语接龙、猜成语等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成语。
4. 实践: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写作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成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成语运用能力: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写作等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满意度: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成语活动的满意度。
六、教学资源:1. 成语卡片:制作成语卡片,用于讲解和复习成语。
2. 成语接龙游戏:准备成语接龙游戏道具,用于课堂互动。
3. 成语故事书籍:提供成语故事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制作成语卡片。
2. 选择一个成语,写一篇关于该成语的故事或作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本节课的成语活动,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词汇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汉语文化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中班学习成语教案 幼儿园成语教育

幼儿园中班学习成语教案一、前言成语是汉语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教育中,成语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文化视野。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中班学习特点,设计一份成语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幼儿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目标1. 帮助中班幼儿区分成语与普通词语,理解成语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联想能力,能够通过情景联想理解成语的含义。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成语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初步了解(1)通过图片、故事、动画等形式介绍常见的成语。
(2)老师简单解释成语的基本意义,并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听写。
2. 成语辨析(1)组织游戏:老师口头描述一个成语的意思,让幼儿通过举手或者站起来等方式来表示自己知道成语的意思。
(2)通过图片或故事情景,让幼儿猜测并辨析成语的含义。
3. 成语故事(1)老师讲述有关成语的寓言故事,并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
(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成语故事编排。
4. 成语表演游戏(1)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成语表演,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老师引导幼儿在表演中灵活运用成语,鼓励幼儿进行成语意义的再创造。
四、教学评估1. 通过听写、画画、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成语理解能力的测评。
2.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是否运用了学习到的成语。
五、总结成语教学需要针对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幼儿对成语的喜爱和运用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希望本文的成语教学方案能够给幼儿园教师及家长提供一些参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拓展活动在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基本成语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拓展活动,以加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可以组织一场有奖励的成语接龙比赛,让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应用所学成语,增加他们对成语的兴趣。
传统文化之成语活动教案

传统文化之成语活动教案引言成语是汉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现象之一。
这些精简的四字短语,凝聚了我们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和智慧。
成语活动是一种有趣的、交互式的、具有挑战性的方式来学习和运用这些成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个关于传统文化之成语活动的教案,它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2.增强学生口语表达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些熟悉的成语,例如“画蛇添足”、“三人成虎”、“鸟语花香”等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并分享自己理解的成语。
2.成语分类将成语分为以下四类:1)形容词性成语例如“明亮透彻”、“冷静沉着”等。
2)名词性成语例如“九牛二虎之力”、“废寝忘食”等。
3)动词性成语例如“步步为营”、“当机立断”等。
4)成语拼音谐音例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等。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组成语,进行分类。
3.写成语故事让学生自由选择三个不同的成语,编写一个包含这三个成语的故事。
学生可以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倡导团队合作和协作。
4.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第一个学生朗读一个成语,然后下一个学生要说一个以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开头的新成语。
例如,第一个学生说“千姿百态”,下一个学生可以说“态度认真”。
如果学生无法立即回答,他的小组将失去此次游戏的机会。
5.成语比赛在这个环节中,让每个小组挑选一个代表来参加成语比赛。
比赛规则:1)教师说出一句话,例如:“我今天去了一趟北京故宫,看到了很多古代的文物。
”2)学生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用成语回答这句话,例如:“我今天去了一趟北京故宫,目不暇接、琳琅满目,感觉像是穿越时空到了古代。
”3)教师根据回答正确并使用成语的数量来评出胜利者。
6.总结结束活动前,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分享这个活动的结果和所学到的知识。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悟。
成语教案教学设计

成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成语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成语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运用。
2.教学难点:成语的正确使用和成语文化内涵的挖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讲解成语的概念: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结构紧凑、意义完整的词组或短语。
(2)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成语,如“画蛇添足”、“杯水车薪”等。
2.成语特点讲解(1)成语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如“亡羊补牢”、“矫枉过正”。
(2)成语具有意义上的完整性,如“精卫填海”、“守株待兔”。
(3)成语具有修辞上的生动性,如“对牛弹琴”、“狼狈为奸”。
3.成语分类介绍(1)动物类成语:如“狼狈为奸”、“画蛇添足”。
(2)植物类成语:如“瓜熟蒂落”、“根深蒂固”。
(3)人物类成语:如“诸葛亮借箭”、“岳飞精忠报国”。
(4)历史故事类成语:如“指鹿为马”、“草木皆兵”。
4.成语运用实例分析(1)讲解成语在句子中的应用,如“一组词语搭配成语:一组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真是‘齐心协力’。
”(2)讲解成语在段落中的应用,如“一篇文章中描述一个人勤奋好学,可以用‘孜孜不倦’来形容。
”5.成语文化内涵挖掘(1)讲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如“守株待兔”的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所体现的价值观,如“精卫填海”所体现的坚韧不拔精神。
6.课堂互动(1)成语接龙游戏:教师出一个成语,学生接着说一个以该成语一个字开头的成语。
(2)成语猜谜游戏:教师出一个成语谜语,学生猜出成语。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2)让学生用所收集的成语写一篇短文,要求正确运用成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概念、特点、分类、运用及文化内涵,使学生掌握了成语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
但在成语运用实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成语在句子和段落中的应用仍存在困惑,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导语: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富而又韵味的语言就是其中之一,成语是这个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瑰宝。
二、赏宝——鉴别赏析
1、回忆一下,六年级积累与运用中所学过的成语。
你知道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吗?
l 估计学生回答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含有叠音词的成语,含有方位词语的……
师:大家很善于观察,这些成语结构形式很有趣,把它们放在一起便于记忆。
(板书——结构形式)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宝贝,大家看看都有些什么特点呢?
2、读一读,想一想。
看看这些成语有些什么特点?
如雷贯耳暴跳如雷挥汗如雨掌上明珠
唇枪舌剑酒囊饭袋口若悬河鼠目寸光
l 指名说。
l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比喻手法。
师:也还是来举例说明一下,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其它的词语你们也都用了比喻的手法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如鼠目寸光掌上明珠暴跳如雷挥汗如雨
3、看看这些成语表达意思的方式上又有什么特点?
千钧一发怒发冲冠响彻云霄万无一失
l 默读,小组讨论,请两位同学说一说
l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夸张手法。
师: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它们是怎么把意思夸大来说的
l 若学生说的是“怒发冲冠”;师:看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顶起了帽子,这怒气是大到极点了!多么形象啊!
若学生说的是“千钧一发”;师:对呀,那么重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丝上,还不马
上要掉下来,这样来表达情况危急的意思别具一格。
……
齐读下列在词语的构成上都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成语。
千方百计九牛一毛立锥之地
入木三分披星戴月平步青云
小结:成语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确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非常形象。
像这样使用了夸张的成语还有很多很多。
(板书:表意方式——夸张)
l 小结过渡:当然,也有些成语中既用了夸张,也用了比喻的手法;如:弹丸之地、九牛一毛等。
(板书:表意方式——比喻)成语的确十分有趣,无论是它的词语的构成,还是它的意义,以及它的语言形式,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更重要的,成语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
看下面的成语就是来源于千年前的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你能试着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4、读一读,说一说。
它们来自历史故事:
画龙点睛纸上谈兵卧薪尝胆完璧归赵
它们来自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亡羊补牢惊弓之鸟狐假虎威
l 齐读
l 师:谁能给我们说一说,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请一到两名同学说一说)
l 师:知道现在用这些成语表达什么意思吗?(板书:来源——历史故事、寓言故事)
l 小结过渡:我们中华民族真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把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都浓缩在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中。
不仅如此,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就已经直接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就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内容——说理)
读一读(齐读)
百闻不如一见骄兵必败防患未然良药苦口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宁可玉碎,不可瓦全。
师:看看,听了一百次不如亲眼看一次。
这告诉我们听到的不如看到的可*。
再比如“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宁可玉碎,不可瓦全”我们都是在积累与运用中学过的,它们的意思还记得吧?
小结过渡:相信读了这些成语,你一定深受启发!从成语我们不难发现,汉语是世界上多么优美、多么丰富的语言,汉语中表达的历史文化精神是多么博大精深。
如果同学们继续去发现,继续去探寻你一定会发现成语还有许多有趣的特点。
过渡:成语的确是丰富,要想学好用好它们,我们还得把它们整理一下,给它分分类,就让我们进行第二项活动——寻宝。
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画一张寻宝图吧!
三、寻宝——头脑扫描
1、整理分类
师:通过赏宝,我们已经将一些成语分了类,不过,这张寻宝图,还不完善,大家也可根据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画一张属于自己的成语寻宝图。
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夸张、比喻说理
\︳︳/
来源表意方式内容
\︳/
成语寻宝图
3、学生活动:自由画自己的寻宝图。
小组合作交流,并尝试用寻宝图找到更多的成语。
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4、小结展示学生的寻宝图。
通过你的这种寻宝方法,你能找到哪些宝贝?(展示两三个学生的寻宝图)
若学生提到教材中学过的词语,师:这是教材中出现过,大家掌握得不错。
5、讨论:通过刚才我们画寻宝图,你对成语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又有了什么理解?(引导学生对整个赏宝寻宝建立完整印象,感受到成语的确丰富而又充满内涵的,激发学生
对成语的热爱。
)
小结:成语不仅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创新,如许多口头俗语中有大量的生动形象富有意味的语言,也进入到成语宝库中,成语也就越来越丰富,可以说是生生不息,富有生命力。
四、用宝——回归生活
l 过渡:有一张寻宝图,掌握了这么好的寻宝方法,你们找到这么多宝贝,而且我们还知道尽管这些成语源远流长,但今天依然有着无比鲜活的生命力。
几千年的锤炼,让这些成语非常完美,而且让我们常用常新。
我们不能光觉得好,还要能用好它。
老师这里准备了三级阶梯的练习,看看大家运用得怎样?(发练习题)
第一阶梯:你能用吗?
师:大家刚才在制作寻宝图的时候,找到这么好的成语,如写人的动作的,写风景呀。
这一阶梯,我们重点检查大家头脑中有没有这样一些成语,能不能在具体的要求下用一用。
(要求学生先独立练习,提前练习完的学生可以与同学交流,然后集体看屏幕指导。
)
1、描写“说”的成语很多,下列成语侧重于表现说话时的情态。
你能写出几个来吗?
不想说:
悄悄地说:
想说而说不出:
诚恳地说:
2、找有关于内容方面的课本上的意思接近的成语,然后根据释义写成语。
3、近毕业考试,同学们都在认真复习迎考。
看到大家勤奋学习的情景,你会想到哪些成语。
先小组议论,指名说。
第二阶梯:你会用吗?
师:我们有那么多成语在头脑中“随时待命”,在生活中应用,在运用中还要考虑
用得准不准,用得合不合适,所以第二阶梯,就要看看你会不会用?
(仍然要求学生先独立练习,提前练习完的学生可以与同学交流,然后集体看屏幕指导。
)
1、下列句子划线成语有一处用得不恰当,请把它找出来。
(1)文章已写好了,作者又加上了几句口号,这岂不是画龙点睛吗?
(2)不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如何为自己的虐囚事件辨解,都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的鬼把戏。
(3)这篇故事我只是囫囵吞枣地读过一遍,只记得一些情节,至于课文所包含的道理呀,就不知道了。
小结:只有理解成语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加准确地运用。
使用不当,再好的宝贝都会失去价值,成语也是这样。
过渡:成语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只有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下面这些人物就是我们本册出现的。
你能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一个成语来评价他们吗?
2、运用一个恰当的成语,评价下列人物。
(1)通过学习,在本册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有的詹天佑,的宋庆龄,的诸葛亮,的周瑜,蔺相如,的廉颇。
(2)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评价一下你的老师和同学(或者是你的父母)吗?
第三阶梯:你善用吗?
师:大家不仅对成语积累很丰富,而且用的也很准确,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有意识地去使用成语,提高运用成语的主动性自觉性,这就是第三阶梯:你善用吗?下面请看一个小学生写的片断。
他就缺乏使用成语的意识。
大家还是先独立完成。
1、读下面一段话,看看什么地方能换上成语,并读一读句子,看看句子有什么变化?
昨天天气不错,爸爸说要带我去江滩公园放风筝,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我高兴的快要发狂了。
爸爸总是天未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工作很辛苦,常常累得一点劲都没了,哪有时间陪我出去玩。
人未出门,可我恨不得立刻就到公园。
来到公园,这里的人可真多啊!看看满天的各种颜色的风筝,我一下子都等不得了,拉着爸爸的手直奔江边。
小结:当然,使用成语要恰如其分,并不是任意堆砌。
2、任选用下列成语中的三个编写一段话
喜出望外愁眉苦脸大发雷霆忐忑不安
五、结束语: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就让我们继续我们的寻宝之旅,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璀璨的成语宝库吧,让我们一起在成语的丰富的文化境界中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