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知识、练习与答案

合集下载

山水田园诗试题+答案+解析

山水田园诗试题+答案+解析
目录
联系教材 熟悉题材
///////
(2020·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纪村事 韦 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
翻译诗歌: 长得茂盛的碧绿藤蔓,绿影映照门扉;一条小路沿着墙伸向远方,若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 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 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课前准备:《创新设计》《限时综合强化练》 山水田园诗练习页子
课堂流程:
1.8:00——8:50 学习诗歌专题题材八山水田园诗,按时完成课
堂练习,认真笔记。
2.8:50——9:30 完成《限时综合强化练》第五练、第六练。
注意:做题过程中将会点名抽查做题情况,请各位认真对待!
3.9:30——9:50 对答案,红笔修正,保留做题痕迹,上传本节
目录
联系教材 熟悉题材
///////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 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钱塘湖春行》试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试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字词请解释以下诗句中的字词:-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绿杨、阴里、白沙堤二、句子翻译请将以下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默写填空请根据诗句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孤山寺北______西,水面初平______低。

- ______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______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______堤。

四、内容理解概括请概括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象。

五、描写手法请分析诗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美景。

六、句子赏析请选择一句诗句进行赏析,并说明其妙处。

七、人物环境情感分析请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些人物、环境或情感的态度。

八、主旨剖析请阐述这首诗的主旨,并说明诗人是如何通过诗中的景象来表达这一主旨的。

答案:一、解释字词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中,是一座孤立的小山,因山上有孤山寺而得名。

寺:指佛教的庙宇,这里特指孤山寺。

北:方位词,表示方位,这里指孤山寺的北面。

贾亭:指西湖边的一座亭子,以贾岛的名字命名。

西:方位词,表示方位,这里指贾亭的西面。

水面初平:指春天湖水初涨,与岸齐平。

云脚:指云彩的底部,形容云彩低垂的样子。

低:形容云彩位置低。

早莺:指春天最早出现的黄莺。

争:争夺,这里指莺鸟争相占据阳光充足的树枝。

暖树:指阳光照射到的树木,因温暖而吸引鸟类。

新燕:指刚刚从南方飞回来筑巢的燕子。

啄:用嘴取食或建筑巢穴的动作。

春泥:春天湿润的泥土,燕子用它来筑巢。

古诗鉴赏专练之写景技巧(10道题及答案)

古诗鉴赏专练之写景技巧(10道题及答案)

古诗鉴赏专练之写景技巧(10道题及答案)古诗鉴赏专练之写景技巧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诗歌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江大风袁枚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缆系地无所,鼍①呜窗有声。

金焦②知客到,出郭远相迎。

[注释]①鼍(tuó):即扬子鳄,鸣声如鼓。

②金焦:金山和焦山,位于镇江江边。

◆诗人从哪些角度描绘了风中渡江的场面?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5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举两例简要分析。

(5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

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

(5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①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

写景诗知识、练习与答案

写景诗知识、练习与答案

写景诗鉴赏景物作用:(一)内容上的作用翻译解析----(点明时间季节)(二)表达情感的作用运用手法(如:动静、远近高低、色彩、感官、反衬、虚实结合、修辞)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主旨)。

(三)结构作用照应题目、照应上下文、对比(承上启下,铺垫)例:早行陈与义(宋诗)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第二句与第四句具有怎样的作用?答:①内容上: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只听到稻田深处的草虫鸣叫,交代了天未放亮,突出诗人出行之早。

②情感上: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衬出夜之昏暗;稻田深处的草虫鸣叫,反衬出环境之寂静。

渲染寂静凄冷的氛围,烘托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羁旅漂泊的愁绪(借景抒情—主旨)④结构上;照应题目:天未放亮,星斗纵横,稻田深处的草虫鸣叫,可见出行之早。

照应题目“早行”。

写景抒情类诗歌问答格式例析。

第一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正确解答:这类问题,解答思路分为三步:1、再现诗歌画面2、概括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情感第一步,考生应用描写性的语言把诗歌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尽量优美生动,切忌直接翻译。

第二步,描绘画面后,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或清新明丽,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孤寂清冷,或绚丽多彩,或生机勃勃,或萧瑟苍凉……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的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剖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剖析时应注意,大部分的写景抒情诗是以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但还有一类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写景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写景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写景诗鉴赏练习题宋兴树2010-8-1一、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

试举两例分析。

二、过分水岭唐·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爰一夜声。

1.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

2 .试说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真切感受的?三、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请简述你的见解。

四、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述。

(2).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四、.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诗人写桃花溪借用《桃花源记》的典故,使之富有神秘色彩,说说末句一问透视了诗人怎样的意趣?五、水槛遣心唐·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此诗写景最传神的是哪一联?联系全诗试作评说。

六、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从结句“别有天地非人间”看全诗,诗人陶醉的“碧山”是怎样的世界?从中看出诗人崇尚的是什么?八、. 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道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人山中留客的理由有几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九、次北固山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景抒情类古诗带练习题

写景抒情类古诗带练习题

写景抒情类古诗带练习题一、选择题A. 《登鹳雀楼》B. 《望庐山瀑布》C. 《使至塞上》D. 《春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A. 《凉州词》B. 《使至塞上》C. 《塞下曲》D. 《赋得古原草送别》A. “日照香炉生紫烟”B. “遥看瀑布挂前川”C. “飞流直下三千尺”D. “疑是银河落九天”二、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______”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______”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象。

3.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了山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孟浩然《春晓》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2. 请分析王维《使至塞上》中如何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四、默写题1. 默写杜甫的《望岳》。

2. 默写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五、阅读理解题1.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2.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的?3. 你认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六、匹配题1. “月落乌啼霜满天” __________ A. 《静夜思》2.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__________ B. 《宿新市徐公店》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__________ C. 《望岳》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 D. 《登高》答案:1. D 2. B 3. C 4. A七、改错题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正确诗句应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确诗句应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八、连线题1. 王维 __________ A. 《鸟鸣涧》2. 杜牧 __________ B. 《枫桥夜泊》3. 李商隐 __________ C. 《无题》4. 孟浩然 __________ D. 《春晓》答案:1. A 2. B 3. C 4. D九、判断题1. 《春望》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山水田园诗专题练习及答案

山水田园诗专题练习及答案

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1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5分)(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6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诗。

此诗表⾯上看似⼀⾸写景诗,描绘了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哲理诗,表达了诗⼈于乱世中追求圣⼈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原⽂】 原⽂: 春⽇ 宋代:朱熹 胜⽇寻芳泗⽔滨,⽆边光景⼀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知识点】 译⽂: 风和⽇丽游春在泗⽔之滨,⽆边⽆际的风光焕然⼀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春天。

胜⽇:天⽓晴朗的好⽇⼦,也可看出⼈的好⼼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河名,在⼭东省。

滨:⽔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创作背景: 这⾸诗从字⾯意思上来看,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

⽽根据作者⽣活的年代推算出这⾸诗创作之时泗⽔之地早已被⾦⼈侵占,泗⽔游春不是实事,⽽是⼀种虚拟。

作者也从未到过泗⽔之地,⽽此诗却写到泗⽔,其原因是朱熹潜⼼理学,⼼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

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15⽇~1200年4⽉23⽇),⾏五⼗⼆,⼩名沋郎,⼩字季延,字元晦,⼀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称紫阳先⽣、考亭先⽣、沧州病叟、云⾕⽼⼈、沧洲病叟、逆翁。

谥⽂,⼜称朱⽂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闽学派的代表⼈物,世称朱⼦,是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师。

【练习题】 1.阅读下⾯这⾸古诗,完成①②两⼩题。

春⽇秦观 ⼀⼣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蔷薇卧晓枝。

【注释】 ①浮⽡:晴光照在⽡上。

池上练习题答案

池上练习题答案

池上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池上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C2. 池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B3. 诗中“白水明田外”一句,描述的是哪种景象?A. 阳光下的田野B. 夜晚的月光C. 雨后的清新D. 雪后的宁静答案:A4. 池上这首诗中提到的“山气日夕佳”中的“山气”指的是什么?A. 山中的雾气B. 山中的清新空气C. 山中的水汽D. 山中的花香答案:B5. 诗中“飞鸟相与还”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自然的赞美B. 对生活的向往C. 对自由的渴望D. 对友情的珍视答案:C二、填空题6. 池上这首诗的首句是“______”,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田园景象。

答案:白水明田外7. 诗中的“此中有真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感悟。

答案:自然之美8. “欲辨已忘言”一句,暗示了诗人对于______的无言之美。

答案:自然景色三、简答题9. 请简述《池上》这首诗的主旨。

答案:《池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田园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0. 诗人在《池上》中是如何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答案:诗人通过描绘白水、山气、飞鸟等自然景物,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来传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四、论述题11. 论述《池上》这首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池上》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影响了后世诗人对田园诗的创作,也启发了人们对自然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五、附加题12. 如果你有机会去池上,你会选择在什么时间,为什么?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可根据个人偏好和对诗的理解自由发挥。

)结束语: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不仅复习了《池上》这首诗的内容,还深入理解了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

《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

《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⑴ 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⑵ 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⑶ 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清荣峻茂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参考答案〗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

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tuān),急流的水。

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ù),冲刷。

峻(jùn),高而陡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

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

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3、潭上有什么景物?竹林,水声,奇石,青树,翠蔓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

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作者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D2. 文章中提到的“湖心亭”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杭州D. 南京答案:C3. 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哪些情绪?A. 喜悦B. 忧愁C. 宁静D. 激动答案:C4. 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自然元素?A. 雪B. 湖C. 亭D. 所有选项答案:D5.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雪的描写主要突出了雪的哪些特点?A. 纯净B. 洁白C. 轻盈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文章中提到“________”,形容了雪的轻盈。

答案:轻如鹅毛7. 作者形容雪覆盖的湖面为“________”,展现了雪的洁白。

答案:镜面8. 文章中提到“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雪的赞美。

答案:雪景如画9. 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________”,体现了雪的宁静。

答案:万籁俱寂10. 文章中,作者通过“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雪的热爱。

答案:心旷神怡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作者对雪的描写手法。

答案:作者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轻盈、洁白和宁静等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雪景之中。

12. 文章中,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有哪些感受?请简要分析。

答案: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宁静和心旷神怡。

雪的洁白和轻盈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而雪覆盖的湖面和周围环境的宁静则让作者感到万籁俱寂。

四、论述题13. 根据《湖心亭看雪》一文,论述作者对雪的情感态度及其对自然美的感悟。

答案:作者对雪的情感态度是热爱和赞美。

通过对雪的轻盈、洁白和宁静等特点的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雪的热爱。

同时,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的宁静感受,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欣赏。

作者认为自然之美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宁静,从而更加热爱和珍惜自然。

五、翻译题14.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英文:“湖心亭看雪,心旷神怡。

写景诗问答题十四种题型

写景诗问答题十四种题型

写景诗问答题十四种题型【问答题题型】【写景手法】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①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 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②原:原野。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

【写作效果】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面的题。

赴洛道中作[晋]陆机①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 ①陆机:西晋文学家。

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②案辔:案,同“按”。

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独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

【画面】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面的题。

哀郢二首①(其二)陆游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②。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③,废城霜露湿荆榛。

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炼字】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溪亭林景熙①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 ①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赏析颈联中“穿”“数”二字的妙处。

【语言特色】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行香子[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写景诗专项练习有学案有习题带答案

写景诗专项练习有学案有习题带答案

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诗鉴赏学案一、考点阐述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也是历年高考命题选材的一个热点。

这类诗歌,或勾勒意境,或写景言志,或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此类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意象的识别与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味与品析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的辨析与评价。

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对考生的诗歌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二、知识梳理(一)、一般来说,写景诗涉及以下知识点:1、传统意象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2、意境所展示的画面及其凸显的情感氛围和主题思想,3、情和景的关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一些表达技巧、写景的方式方法,4、与主旨相关的炼字、炼句及修辞的辨认分析,5、诗话材料中对情景关系的评点等等。

(二)、鉴赏中常用语主要有:1、思想内容方面,如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方面,如借景抒情、白描、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相生)、浓墨渲染……3、语言特点方面,如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三)、诗歌鉴赏的一些问题(名师传真)问1:考试中容易出现哪些诗歌题材答:考试中常出现的诗歌按题材可分成三类,咏物诗、叙事诗、写景诗。

咏物诗是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因而在表达技巧的分析上主要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象征,拟人等。

叙事诗在表达技巧上要分析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具体事物的描写方法如细节描写等。

较为复杂的是写景诗,从情与景的两种关系看,一种是正衬关系,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一种是反衬关系,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前者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代表,后者以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为代表。

问2:写景诗情景交融的方式有几种答:写景诗情景交融共包括:一是触景生情,即诗人心中早有某种情感,由于看到某种景象而触发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如杜甫的《登高》,正是秋风呼啸,落叶飘零的景象触发了诗人悲秋的情感。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属于“永州八记”之一,其中“小石潭”位于永州。

2. 文章开篇描述了作者“下马观之”,表明作者对小石潭的自然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潭中鱼可百许头”,用以形容潭水清澈,鱼儿游动的情景。

4.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小石潭的自然景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不是《小石潭记》中所描绘的景物?A. 清澈的潭水B. 翠绿的竹林C. 游动的鱼儿D. 飞舞的蝴蝶答案:D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了“皆若空游无所依”,这一句是用来形容:A. 潭水的清澈B. 鱼儿的游动C. 竹林的茂密D. 石头的坚硬答案:B三、判断题1. 《小石潭记》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散文。

(对)2. 文章中提到的“小石潭”位于北京。

(错)3. 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对)四、简答题1. 请简述《小石潭记》中“小石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答:小石潭位于永州,是一处自然景观。

其特点为潭水清澈,鱼儿游动,周围环境幽静,给人以宁静之感。

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是如何表达对自然美的感悟的?答:柳宗元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如“皆若空游无所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五、论述题1. 论述《小石潭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小石潭记》是唐代散文的典范,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其影响深远,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研究古代散文和自然美学的重要文献。

2. 分析《小石潭记》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答:《小石潭记》通过描写一个小石潭的自然景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使得作品在有限的篇幅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思考。

望洞庭练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练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练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

2. 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描绘了洞庭湖在秋夜月光下的______。

3. “潭面无风镜未磨”中,“镜未磨”比喻的是湖面的______。

4. “遥望洞庭山水色”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的______之情。

5. “白银盘里一青螺”中,“青螺”指的是______。

# 答案:1. 刘禹锡2. 宁静与和谐3. 平静如镜4. 向往和赞美5. 湖中的小岛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望洞庭》中所描述的景象?A. 湖光秋月B. 潭面无风C. 洞庭山水D. 长江落日2. “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白银盘”指的是什么?A. 湖面B. 月亮C. 洞庭山D. 长江3. 《望洞庭》一诗中,诗人刘禹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悲伤B. 愤怒C. 宁静D. 激动# 答案:1. D2. A3. C三、简答题1. 请简述《望洞庭》一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如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答案:1. 《望洞庭》是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

诗中通过对湖光、秋月、潭面、山水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艺术特色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将湖面比作“白银盘”,将湖中小岛比作“青螺”,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洞庭湖的宁静和美丽。

2. “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通过“湖光”和“秋月”两个自然元素的结合,展现了洞庭湖在秋夜月光下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用“两相和”来形容湖光与月光的相互辉映,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赞美之情。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望洞庭》全诗,回答以下问题:```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 诗中“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如何理解?2. “遥望洞庭山水色”一句,诗人是如何描绘洞庭湖的?# 答案:1. “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形象地描绘了湖面平静如镜的景象。

《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引导语:《钱唐湖春行》这首诗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学完这首诗,我们需要做一些习题来巩固知识,这样才不会忘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钱塘湖春行》课后习题及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做题吧!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堂练习一⑴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

⑵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课堂练习二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答案1.行“字”为线索(答“春行”也可),“早春美景”2.示例:如“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练习题三1.全诗以为线索,以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3分)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分)答: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附加题答案1.(3分) 行春杭州西湖2.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pg寫景詩鑒賞景物作用:(一)內容上の作用翻譯解析----(點明時間季節)(二)表達情感の作用運用手法(如:動靜、遠近高低、色彩、感官、反襯、虛實結合、修辭)渲染氛圍;奠定感情基調;表達作者怎樣の感情(主旨)。

(三)結構作用照應題目、照應上下文、對比(承上啟下,鋪墊)例:早行陳與義(宋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幹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第二句與第四句具有怎樣の作用?答:①內容上: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只聽到稻田深處の草蟲鳴叫,交代了天未放亮,突出詩人出行之早。

②情感上:主要運用了反襯手法。

星斗縱橫,分外明亮,襯出夜之昏暗;稻田深處の草蟲鳴叫,反襯出環境之寂靜。

渲染寂靜淒冷の氛圍,烘托詩人孤獨寂寞の心境,羈旅漂泊の愁緒(借景抒情—主旨)④結構上;照應題目:天未放亮,星斗縱橫,稻田深處の草蟲鳴叫,可見出行之早。

照應題目“早行”。

寫景抒情類詩歌問答格式例析。

第一種類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の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の思想感情?提問變體:這首詩歌描繪了什麼樣の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の情懷?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の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の情感?正確解答:這類問題,解答思路分為三步:1、再現詩歌畫面2、概括意境特點3、剖析作者情感第一步,考生應用描寫性の語言把詩歌展現の畫面描繪出來,儘量優美生動,切忌直接翻譯。

第二步,描繪畫面後,用一句簡潔の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の意境の特點,或清新明麗,或恬靜優美,或雄渾壯闊,或孤寂清冷,或絢麗多彩,或生機勃勃,或蕭瑟蒼涼……第三步,根據這首詩歌の情境氛圍の特點再來剖析詩人の思想感情。

剖析時應注意,大部分の寫景抒情詩是以樂景寫樂情(如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或哀景寫哀情(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但還有一類是以樂景襯哀情の,如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詩人借清新美好の春景の描寫,透露出羈旅異鄉而思歸の感傷。

這類詩單抓景物特徵意境氛圍特徵是很難把握住作者情感の,但詩題、詩中直接議論抒情の句子、個別透露作者情感の字詞、背景等還是能夠給我們一些提示の。

上面那首我們可以抓三、四兩句直接議論抒情の句子。

再比如李華の《春行即興》“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我們可以通過抓“自”“空”兩字,體味出春山一路山花爛漫,鳥語婉轉の佳境卻無人來欣賞,以樂寫哀,寫出了詩人對時代の感慨。

例1:西樓曾鞏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問: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の情感?簡析之。

(6分)答:連天の海浪伴隨著陣陣雷聲洶湧而來,在北風の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擊堤岸,又咆哮著遠去。

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之前の壯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の雄偉氣勢。

表達了詩人雍容の氣度、開闊の胸襟和坦然面對急風暴雨似の生活の態度。

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の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の壯觀景象。

第二種類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是如何描寫景物の?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在寫景方面有何特色?簡要分析這首詩歌描寫景物の方法。

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看寫景の順序:如由低到高、由近及遠、由外而內等等,還可以用上俯視、仰望、遠眺、近觀等詞語。

2、看描景の角度:如視覺(繪聲繪色)、聽覺(摹聲)、嗅覺、觸覺等,詩人會調動各種感官來寫景。

3、抓住景物の特徵,一切景語皆情語。

4、看手法:修辭(比喻、比擬、誇張……),表現手法(襯托、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相生、點面結合、側面描寫……)5、看層次安排:如總分、照應6、看詞語の錘煉(動詞、形容詞、有活用の詞)當然在答題時,不必面面俱到,從中選兩三點這首詩歌寫景最主要の方法作答即可。

但一定注意不要貼標籤,要結合詩中の詞句來分析。

例2:(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題)蘇幕遮範仲淹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Fpg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問:這首詞在景物描寫方面,有哪些特點?答:(1)描寫視角頗具匠心,從高到低或從上到下(碧雲天,黃葉地),由近及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2)突出秋景の鮮明色彩:碧藍の天空,枯黃の落葉,綿長の水波,蒼茫の遠山,連天の芳草,西下の斜陽等。

(3)抓住典型景物大處落筆,境界開闊,寫景中暗寓離情。

例3(2004年吉黑滇川題)木蘭花宋祁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殘照。

注: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の波紋。

問:這首詞の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の?試對此進行分析。

答: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皺紗;然後是楊柳初醒,嫩黃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

春の風光正是這樣一層層展開,故用了“漸覺”一語。

第三種類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描寫の景物有何作用?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寫景の目の是什麼?正確解答:1、借景抒情、以景襯情。

2、點明時間(時令特點)地點(特定環境、背景)。

3、為全詩奠定感情基調。

4、渲染一種氛圍。

5、烘托人物形象或心理或品格精神。

答題時注意把握詩人の情感或塑造の形象の特徵,結合具體の詞句,抓住主要の方面作答。

例4:下麵是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其一),讀後回答問題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問:詩題為《秋詞》,那麼作者在詩中寫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麼?答:詩中の環境所抒寫の景象都暗合“秋詞”の要求。

金井梧桐,秋深葉黃,夜深霜重。

作用:①點明題意,向讀者暗示,這是一首宮怨詩;②渲染烘托淒清孤寂氣氛,奠定哀怨感情基調;③烘托人物孤苦抑鬱の心境。

總之,掌握了詩歌題幹設置類型和解題思路,考生就能心中有數,沉著應戰,在詩歌鑒賞題上拿到理想の分數。

其他類型の詩歌也可按照此法進行總結。

練習(第一部分)一、閱讀下麵這首詩,完成①、②題。

(10年北京)古風(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暉①,浮雲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鵷鸞③。

且複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暉:落日餘暉。

②枳棘:枝小刺多の灌木。

③鵷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①下列對本詩の理解,不正確の一項是(3分)A.前四句,寫詩人登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の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の基調。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の"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の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於描寫白日將盡、浮雲變幻の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世事人生の感受。

D.九、十句の意思是本應棲息於梧桐の鵷鳥竟巢於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の思想感情。

(4分)二、閱讀下麵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2010年全國卷2)夢中作①歐陽修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

【注】①本詩約作於皇祐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範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於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束,斧已爛掉,回家後發現早已換了人間。

③酒闌:酒盡。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麼樣の心情?(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三、閱讀下麵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2010年重慶卷)菩薩蠻·北固題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儂也替江愁,山山不到頭。

片帆如鳥落,江住儂船泊。

畢竟笑山孤,能留儂住麼?(1)簡析"片帆如鳥落,江住儂船泊。

"中"住"字の含義。

(2分)(2)詞の上闋說"依也替江愁",下闋說"畢竟笑山孤","愁"與"笑"是否矛盾?為什麼?(4分)四、閱讀下麵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蘇軾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本詞是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被貶在黃州所作。

(1)這首詞上闋寫景,詞人可謂一個妙手の大畫家,短短幾句就畫出了多種景物。

你認為這首詞在寫景上有怎樣の特點?請舉例分析。

答:(2)這首詞下闋寫人,你從中看到の詞人是一個怎樣の形象?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答:五、閱讀下麵の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11年廣東卷)減字木蘭花蘇軾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

等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1)詞中所寫の春天の最美好時節是什麼時候?為什麼?結合詞中の描寫簡要說明。

(3分)(2)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中所表達の思想感情。

(4分)六、閱讀下麵這首詩(11年安徽卷)琅琊溪①[宋]歐陽修空山雪消溪水漲,遊客渡溪橫古槎②。

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詩寫於作者被貶滁州(今安徽省境內)期間。

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

②槎(chá):這裏指拼紮而成の簡易木橋。

(1)這首詩圍繞溪水描繪了哪幾幅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の情感?(4分)(2)請從虛實結合の角度對詩中三、四兩句進行解析。

(4分)七、閱讀下麵兩首宋詩,完成後面の題目。

(11年湖北卷)登城望湖樓晚景劉敞蘇軾雨映寒空半有無,橫風吹雨入樓斜,重樓閑上倚城隅。

壯觀應須好句誇。

淺深山色高低樹,雨過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圖。

電光時掣紫金蛇。

(1)兩詩均寫江南雨景,但景色有異,《登城》寫の是□□□□,《望湖樓晚景》寫の是疾風驟雨。

(2分)(2)兩詩第三句都描寫相對靜止の畫面,請分別說說它們在原詩結構中の作用。

(2分)(3)以上兩首詩,劉詩優美,蘇詩壯美,請結合詩句賞析。

(4分)八、閱讀下麵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11年江西卷)清明①黃庭堅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 注]①此詩作於詩人被貶宜州期間。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時晉人。

從晉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後拒絕做官,隱居綿山被燒死。

(1)這首詩首聯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4分)(2)指出“人乞祭餘驕妾婦” 用典の出處。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の思想感情。

(4分)練習(第二部分)一、社日唐王駕鵝湖山下稻糧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